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无锡 >> 宜兴市

宜兴市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宜兴紫砂陶

  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1984年,竹简紫砂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赢得金奖。除紫砂陶外,还有被誉为“东方的绿宝石”的宜兴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艺美术陶。( 无锡)下一篇:紫沙陶器

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盛于明清。1976年,在宜兴陶瓷产区道窑建设工程中,发现羊角山古紫砂陶窑址和大量早期紫砂陶残器,根据专家鉴定,这处古窑的烧造年代在北宋中期。到了元朝,紫砂陶器的烧制工艺逐渐成熟,已开始在器物上题词雕刻。明代中期,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被誉为各种茶具中的上品。清代时,宜兴紫砂陶工艺愈益精湛,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作装饰的新风格。二十世纪初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宜兴紫砂陶器的生产亦颇兴盛,有10多座龙窑常年生产,1932年产量仍高达二百二十多万件。 有茶壶、茶杯、花瓶、花盆、砂锅、人物雕等上千个品种。造型大方,色彩古雅。用紫砂茶壶泡茶不变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持握不烫手,使用年代越久,色泽越发光润。 宜兴紫砂陶是采用一种不同于红色粘土的天然五色陶土--紫砂泥。基本颜色有朱、紫、 米黄三种。泥中含有石英、高岭土、云母、赤铁等矿物质和各种氧化物。在撮氏一千二百 度左右的高温中烧制时,随着温度的变化,砂泥的颜色也随着变化,呈现出黄如梨皮,褐如墨菊,绿如松柏,赤如红枫,紫如葡萄,以及白砂、海棠红、朱砂紫等色。 “紫砂百寿瓶”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   宜兴紫砂质量技术要求   一、主要原料   1.产地范围内开采的紫砂矿,主要分紫泥、红泥、本山绿泥三种,外观为紫红色、红色、黄色、浅紫色、绿色、青灰色或黑色。   2.原料化学成分指标:   原料名称   化学成分指标   烧失量   名称   ≧(%)   名称   ≦(%)   ≦(%)   紫砂土   Al2O3   SiO2   Fe2O3   20.0   55.0   9.1   CaO   MgO   0.5   0.6   7.5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原料选取→自然风化→精练泥料→制作成型→烧制→成品→检验→包装。   2.关键工艺要点:   (1)原料加工:原料开采后风化≥180天,细碎后按不同产品过筛(筛孔尺寸0.106mm至1.700mm)目。过筛原料加水混和至含水量达20%至25%,自然状态下练制坯泥。练好的坯泥在封闭条件下自然旋转陈腐90天以后再次进行练泥。   (2)成型:通过拍打、拉坯、雕塑等手工工艺成型。   (3)装饰:在半湿状态下采用雕、刻、堆、画、贴、捏等手工工艺。   (4)烧制:   ①烘坯:从室温升至200℃,时间控制2小时至3小时;   ②收缩:从200℃升至950℃,时间控制在3小时;   ③氧化烧成:从950℃升至最高烧成温度(1050℃至1200℃),时间控制在2小时至3小时;   ④保温:保持最高烧成温度0.5小时;   ⑤冷却:自然冷却12小时。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产品呈紫红色、红色、黄色、浅紫色、绿色、青灰色或黑色等颜色,外表细腻,有砂质感。   2.理化指标:   (1)产品铁含量≥9.1%。   (2)开口气孔率3%至12%,闭口气孔率1%至10%,具有典型的双气孔特征。   (3)吸水率:2.5%至6.0%。   (4)抗热震性:180℃至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下一篇:宜兴紫砂陶花盆

宜兴大闸蟹

  宜兴螃蟹养殖面积近万公顷,亩产超百公斤的养殖户不在少数。在该市的官林、高塍和新建等乡镇,螃蟹养殖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据了解,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产品平均售价比同类产品高,经济收益显著。“宜兴大闸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于宜兴蟹农来说,是一个转型发展、丰产增收的好机遇。下一篇: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茶是江苏省宜兴南部阳羡游览景区的著名特产。宜兴市位于江苏省的最南   端,东濒太湖,南与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毗邻,西接溧阳,北连武进,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是我国紫砂茶壶主产地,丁山陶瓷闻名中外,历来有中国陶都之称。宜兴南部是地势起伏的丘陵山区,山峦重叠,地势较高,域内岕坞连绵,境内石炭岩溶洞颇多,有洞天世界之美誉,尤以“江南第一古迹” “海内奇观” 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宜兴还有“竹海”美称,那里翠竹茂密,连岗接坡,层峦叠翠,雄伟壮观。阳羡雪芽就产在该国家级太湖风景旅游区内,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   历史   东汉未年,就已有宜兴生产茶叶的记载。 唐代,宜兴以产"阳羡茶"进贡著名。 唐肃宗年间,常州刺史(旧宜兴属常州)李栖筠到宜兴,有个和尚送来"阳羡茶",李栖筠会集宾客品饮。茶叶权威陆羽认为阳羡茶"芬芳冠世"可以上贡给皇帝,于是阳羡茶被列为贡品。在陆羽的《茶经》中还记载:"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可见唐代阳羡茶之盛名。 宋代,宜兴茶叶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大文豪苏东坡留下了"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的诗句。 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阳羡雪芽采摘细嫩,制作精细,外形纤细挺秀,色绿润,银毫显露,香气清鲜幽雅,滋味浓厚清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幼嫩,色绿黄亮。   茶园位置   阳羡茶园,坐落在太湖之滨的群山环抱之中,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土壤肥沃,一九九八年,部份茶地开始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及除草剂,促进剂,完全按照有机的方式种植,加工并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计划在五年之内有机茶面积扩大到三百公顷。   品质特征   阳羡雪芽经高温杀青、轻度揉捻、整形干燥、割末贮藏等四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茶品质特征为:外形紧直匀细,翠绿显毫,内质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叶底嫩匀完整。   荣誉   阳羡制茶,源远流长,久负盛名。唐代始做贡茶。1915年在巴拿马赛会茯金奖,现有茶园三千公顷,年产干茶四千吨。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和烘炒青,功夫红茶,红碎茶多次茯国家奖励。   阳羡雪芽产于太湖西岸第一城的宜兴市丘陵山区的张渚、西渚、太华、新街、丁蜀、湖父、徐舍、宜城、环科园9个镇(街道、园),适宜种茶面积8000顷,现有阳羡雪芽生产茶园面积4000顷,年产量250吨,产值超亿元。宜兴市位于江苏省的最南端,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沪宁杭几何三角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东濒太湖,东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99.14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部为低洼圩区。新长铁路、宁杭高速、锡宜高速、宁杭、宜广公路穿境,交通十分便捷,经济发达,列全国百强县前十强。下一篇:蜀山陶器

宜兴百合

   江苏宜兴紧靠太湖,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产百合,不但产量较高,质量在全国也属上乘,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脾除湿、补中益气、清心安神的功效。煮熟后的百合略带苦味,但细细品来,则苦味变甜,甜而生津。为减轻苦味,鳞茎心部可少用,清洗时可用水多浸泡一些时间,并多换几次水。   地域范围    宜兴市太湖渎区(环太湖地区);周铁镇、新庄镇、大浦镇、丁蜀镇等环太湖地区   特定品质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白色广卵状球形无皮鳞茎,径1-8cm。地上茎直立,株高50-150cm,褐色或带紫色,被白色绵毛。单叶互生,无柄,狭披针形。中上部叶腋着生紫黑色珠芽。花3-20朵,通常10余朵,呈总状花序。花橙红色,花口向下,花被片强烈反卷,内面具紫黑色斑点。雄蕊向四面开张,花丝细长,花药暗紫红色。花径9-12cm。花期7-8月,8-9月地上部逐渐枯萎,留下休眠鳞茎越冬。   常见变种有:大卷丹var.splendens,花大,橙红色;毛卷丹var.fortuni,茎密被绒毛。日本发现有野生三倍体植株,花大美丽。中国卷丹分布更广,应当亦有,但尚未发现。也是百合类花卉的育种材料,与川百合L.davidiiDacharte等近缘植物杂交形成许多园艺品种。   文化典故     江苏宜兴紧靠太湖,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产百合不但产量较高,质量在全国也属上乘,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脾除湿、补中益气、清心安神的功效。煮熟后的百合略带苦味,但细细品来,则苦味变甜,甜而生津。为减轻苦味,鳞茎心部少用,清洗时可用水多浸泡一些时间,并多换几次水。其中百合观光基地最为著名。 卷丹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将其地栽于庭院则夏季可观赏花朵,秋季可食用鳞茎,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中国主要用作食用百合。其鳞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做蔬菜食用。   国外已成为重要观赏花卉。其花形奇特,摇曳多姿,不仅适于园林中花坛、花境及庭院栽植,也是切花和盆栽的良好材料。同时还是贵重的中药材,有滋补、强壮、镇咳、去痰之功效,对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的治疗有很高的疗效。   下一篇: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湖父杨梅是江苏无锡宜兴湖父镇的特产。

宜兴阳羡茶

  宜兴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古茶区之一,如今这里已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在宜兴山区,青山逶迤,绿带萦绕,百里茶区生机勃勃,清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人称“茶的绿洲”。“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历来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被列为贡品。( 无锡)   享誉一千多年的阳羡唐贡茶,当今作为国家级名茶的是“刑溪云片”和“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外形宽扁挺直,翠绿显毫,泡出的茶,汤色清翠明亮,叶底嫩绿成朵。阳羡雪芽,造型纤细挺秀,银毫披覆,犹如沾雪的幼芽,泡出的茶,汤色润绿透亮,叶底细匀幼嫩如雀舌。两种茶都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下一篇:宜兴陶瓷

高塍猪婆肉

  高塍猪婆肉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高塍镇的特色美食。宜兴高塍猪婆肉色艳、肉香、味鲜、皮沙,为大众喜爱的下酒之物,亦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高塍红烧猪婆(母猪)肉历史悠久。始出于宜兴市高塍镇桃园村陈氏家族,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先祖们以农耕为生,生活艰难,多有农户饲养猪婆,产仔出售,以补生计。每只母猪产了10窝左右小猪就无膘而不再怀胎,因其肉腥难食而不得不弃之。桃园村一陈姓农民,觉弃之可惜,遂试用多种佐料,烧制成美味猪婆肉。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途经宜兴高塍时,偶然用餐吃到了当地陈家猪婆肉店烧制的猪婆肉,觉奇香扑掉鼻味道上乘,连声称好,挥笔提匾:“高塍猪婆肉”。这匾被店家高挂于店堂,并将当天烧制乾隆所吃的猪婆肉汤敬称为“乾隆老汤”,嗣后,每每盛小勺“原汤”加进第二天烧煮的猪婆肉汤里,以此类推,即成“祖传秘方”。代代相传。现烧制的猪婆肉更是色香味齐全。   高塍猪婆肉的制作方法是:把不能再生仔猪的0猪,宰杀洗净后剁成6大块,下锅烹制,看着火候适时加上茴香、生姜、桂皮、芗草糖、黄酒等调料,其中烧制一只猪婆黄酒要用2至3千克之多,最后投下大红(食用色素),白肉由浅入深渐变赤色,煞是好看。随之飘出的香味也越来越浓。烧制时间一般为一天,当起锅时,那股鲜美而又奇特的肉香飘溢四方。一旦熟肉起锅来趁热尝鲜的络绎不绝。有买“厚头”腿肉的;有买“薄头”腰囊的;老人们喜欢既便宜又脆嫩的“省肠”(子宫)和奶酥;青年们喜欢啃猪蹄;更有人专买肉骨头啃。其中,用饲养时间超过4年的老猪婆烧制的猪婆肉,不仅油而不腻,而且肉皮香脆爽口(称之为沙皮),更是上品。其味之鲜美,没法用语言表达。卖肉人常用沿湖荷花塘采摘的荷叶,洗净晒干,作为猪婆肉的包装。   即使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仍有人在“地下作坊”烧制,只是不用色素,改用白烧,悄悄提篮小卖。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提起家乡和红烧猪婆肉,称赞它是“名不虚传的地方特产,文化底蕴深”,并嘱咐高塍的干部要用高科技提高猪婆肉质量。1995年,台胞虞兆中返乡赠建“兆中图书馆”,见乡亲们用高塍红烧猪婆肉款待他,非常高兴地说:“一见家乡的传统美食,顿觉家乡父老更亲更近。愿这一地方风味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临行前,他还将乡亲赠送的猪婆肉带到了台湾。   现在的高塍猪婆肉已经借助真空包装行销全国各地。   下一篇:宜兴大闸蟹

宜兴贡茶

  宜兴古称阳羡,汉代就植茶饮茶,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阳羡紫笋茶是始于唐代的贡茶。    宜兴的南部丘陵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40%,属天目山余脉。丘陵山区土壤以黄棕壤、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种植。宜兴的气候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合于茶树的生长。    阳羡茶为历代名人所称颂、宫廷皇室所赏识。唐肃宗年间(公元757—761),“茶叶祖师”陆羽饮品“阳羡紫笋茶”后大为赞赏,认为阳羡紫笋茶“芳香冠世产”,可以贡给皇帝。唐武宗年间,阳羡贡茶数量达到一万八千四百斤,第一批紫笋茶限清明前运到长安。隐居宜兴茗岭的唐代诗人卢仝曾作诗道:“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曾在宜兴居住的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也写下了“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裁”的名句。    如今,宜兴是江苏最大的产茶县(市)。现有茶园3500余公倾,年产茶叶近5000吨。宜兴茶叶生产,已是山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茶叶是山区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现在,全市由地方名茶四只: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宜兴有“茶的绿洲“之称,宜兴茶正以卓越的品质风格,享誉国内外。下一篇:竹海笋干

和桥豆腐干

  和桥豆腐干是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和桥镇的特产。和桥豆腐干历史悠久,其特点是干咸而不涩,甜而不腻,香而不厌,细细咀嚼,香喷喷,甜滋滋,咸津津,其味无穷。   和桥豆腐干是宜兴久享盛誉的特产之一,相传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其味特别鲜美,驰名遐迩,连清朝的皇帝也赞赏它为食中佳品,定为贡品。1950年,宜兴特制和桥豆腐干十多万斤,专程运往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寄寓祖国家乡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和桥豆腐干于2011年被列入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桥豆腐干制作要求很高,从精选原料到精制成品,要经过选豆浸发、清水过滤、上磨粉碎、蒸汽煮沸、撇泖点花、上榨压水、上盘划块、滚水氽翻等12道工序,然后再放入由茴香、桂皮、味精、白糖、酱油等调料配成的特备汤水中煮焖,让各种调料的味道渗透进去。同时,因其经高压而成,不易破碎,保管期长等优点。   如今的和桥豆腐干制作和选料更加讲究,它从黄豆的筛选、去杂、浸泡、磨浆、煮浆到灌装共1 9 道工序,好多实现了机械操作,仅有二三道工序是靠手工操作的。在配料上,除了习用的酱油、食糖、茴香外,还采用丁香、精盐、味精、海带、桂皮等多种作料。在品种上,有“海鲜豆腐干”、“开洋豆腐干”、“鲜辣豆腐干”、“焦油豆腐干”、“白坯豆腐干”等新品种,采用了消毒防腐真空软包装。2006年开始和桥豆腐干已经在互联网上售卖,直接可以在网上买到纯正的和桥豆腐干。   下一篇:高塍猪婆肉

宜兴乌米饭

  传说: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 ,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为了褒扬目莲的一片孝心,宜兴民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家家都吃乌饭,并一直流传至今。    宜兴民间制作乌饭的南烛树叶(宜兴俗称“乌饭草”),主要生长在宜兴南部丘陵山区一带,制作乌饭的米一般以糯米为主,掺入部分粳米,蒸煮后特别香润可口。宜兴吃乌饭习俗历史悠久,代代相传。至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称:“摘取南烛树叶捣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乌色之饭,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宜兴县志》亦有记载:“四月初八吃乌饭,此日演戏称‘乌饭献’。……又传,目莲以青精树(一名南天烛)叶浸糯米煮成‘乌饭’,瞒过鬼卒救其母,此俗传至今。”   宜兴乌饭是宜兴地方的特色美食,同时也是宜兴民间创造的一项独特的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在宜兴周边有较大影响。    本品具有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等功效,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下一篇:宜兴糖芋头

竹海笋干

  竹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在营养上,过去有不少人认为,竹笋味道虽然鲜美,但是没有什么营养,有的甚至认为“吃一餐笋要刮三天油”。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其实,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素0.9g、脂肪0.13g、钙22mg、磷56mg、铁0.1mg,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紫沙陶器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代,元朝时,紫砂陶器的烧制工艺逐渐成熟,已开始在器物上题词雕刻。明代中期,宜兴紫砂陶茶具极为盛行,被誉为各种茶具中的上品。清代时,宜兴紫砂陶工艺愈益精湛,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作装饰的新风格。20世纪初,宜兴紫砂陶器的生产亦颇兴盛,有10多座龙窑常年生产,1932年产量高达220多万件。品种有茶壶、茶杯、花瓶、花盆、沙锅、人物雕塑等上千个品种,造型大方,色彩古雅。用紫砂茶壶泡菜不变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持握不烫手,使用年代越久,色泽越发光润。 宜兴紫砂陶是采用一种不同于红色黏土的天然五色陶土——紫砂泥。基本颜色有朱、紫、米黄三种。泥中含有石英、高岭土、云母、赤铁等矿物质和各种氧化物。在1200℃左右的高温中烧制时,随着温度的变化,砂泥的颜色也随着变化,呈现出黄如梨皮,褐如墨菊,绿如松柏,赤加红枫,紫如葡萄,以及白砂、海棠红、朱砂紫等色。 紫砂陶代表作《紫砂百寿瓶》在1984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弦得金质奖。下一篇:宜兴百合

宜兴糖芋头

  大浦的特产“香梗芋”,鲜藕,蜜桂花,红米血糯少许。实为时令佳味。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少奇主席到江南视察,宜兴特意送上了香梗芋,香梗糯,颇得好评。

宜兴陶瓷

  宜兴是中国著名陶都,制陶历史已有5000多年。宜兴陶瓷素以精湛的技艺、浓郁的传统、丰富的造型、优雅的装饰而独步千秋,享誉海内外。被誉为陶瓷艺术殿堂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8000多件,是中国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陶瓷博物馆。( 无锡)下一篇:宜兴紫砂陶

滆湖大闸蟹

  滆湖水未受污染,水质活。大闸蟹青壳干净,蟹肥、香、鲜。 下一篇:宜兴阳羡茶

宜兴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宜城街道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经济开发区(屺亭街道)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新庄街道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环保科技园(新街街道)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芳桥街道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张渚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西渚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太华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徐舍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官林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杨巷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新建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和桥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高塍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万石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周铁镇

----

丁蜀镇 宜兴百合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湖父镇 宜兴紫砂 湖父杨梅 宜兴大闸蟹 阳羡雪芽 宜兴阳羡茶 宜兴百合 高塍猪婆肉 和桥豆腐干 渎上西瓜 宜兴陶瓷 宜兴紫砂陶

宜兴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