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桐庐县 >> 新合乡

新合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桐庐江南古村落风景区

桐庐江南古村落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桐庐江南古村落风景区总占地面积30.2平方公里,下辖深澳、徐畈、环溪、荻浦、青源五个村,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水系资源、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宗氏文化,是一个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更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旅游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美丽乡村样板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牛栏咖啡、猪栏茶吧、农业观光休闲项目荻浦花海等一批特色休闲景点的打造,使得“江南坎儿井,醉美古村落群”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攀升,江南古村落已然成为集田园风光、历史文化、非物质遗传、时尚休闲为一体的乡村综合性休闲旅游地,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近60余万人次。  走进江南古村落,走进幽韵古风,走进田园秀色。  易理深澳、孝义荻浦、清莲环溪、和合徐畈、山水青源,一村一故事,一村一幅画,一村一首诗,江南古村落同根同源,同心同德,透过千百年的浓浓烟尘,期待着人们来探索发现……

垂云通天河

垂云通天河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一条长长的暗河,缓缓地流淌,河水清澈见底。满载着游人的小船在碧流中飘荡,游人们探奇览胜,逍遥自在。这条长长的暗河就是位于浙西黄金旅游线上的垂云通天河。它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富春江畔,熠熠生辉。垂云通天河地下第一河。爱新罗敏毓赡游览垂云通天河为其美景所惊叹,欣然挥毫写下:垂云通天河,地下第一河。  垂云通天河是一条岩溶地下暗河,由于亿万年前的地壳变动及火山爆发等因素,使景区所在地范围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垂云通天河全长4.5公里,河道落差380米,总面积为8万余平方米。河道内岩溶地貌发育良好,地下水源丰沛,水质甘澄,空气清新,终年流水潺潺,河道曲折幽深,或成潭、或成泊、或成瀑,激流浅滩,变幻无穷,使人留恋忘返。  垂云通天河内冬暖夏凉,气爽水清,常年恒温18℃。明代诗人杨宏在游览垂云通天河后写诗赞道:“夏日炎忘暑,冬游却似春,源流虽一派,清白只垂云。”     小木船进入暗河洞门,一股凉意迎面扑来,酷暑的热辣辣、汗涔涔顿时烟消云散。地下暗河天然空调,真正的清凉世界。洞内钟乳石低垂,游人时而低头,时而仰首,任它摆布。河道弯弯曲曲、宽宽窄窄。窄处仅容一船通过,宽处黑咕隆洞,似乎看不着边际。地下河水清澈透底,两岸景石在彩色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此情此景,不禁令人生疑莫非身在仙境?原来地下河景致竟如此美妙!游船飞岩顶惊险又刺激垂云通天河既可泛舟听胜,亦可探幽猎奇。沿途观赏了垂云古迹、镇山古镇、江南蒙古包、水中大观园、石佛山洞后,船行至888米,由特别设计的升船设备将游客连人带船升至8米高落差的二级河道,惊险刺激,堪称一奇。连人带船飞上岩顶,稳稳地落入二级河道中。

桐庐天子地风景区

桐庐天子地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桐庐天子地风景旅游区位于浙江省桐庐县罗山境内,距桐庐县城区逾37公里,分水镇仅10公里,是通往千岛湖的05—16省道必经之路。相传1600年前的南宋开国皇帝刘裕就降生在此,公元420年刘裕称帝,重游罗山故里,御封此地为天子地。  天子地景区总占地面积逾四平方公里,由天子地生态沟及天子洞二大游览景区组成。景区内,一谷幽深、百瀑争流、千年古木、万亩林海、亿年溶洞等自然景观和100余处大小不一的景点,享有“富春山水景,美在天子地”之誉。  在当地还存有一个飘渺的传说。很久以前,八仙云游路过此地,见两条山脉走向酷似两条青龙,正啧啧称奇时,一朵红云从空中坠入山谷,铁拐李掐指一算,连连惊呼:“此天子出生地啊!”虽是神话,然相传1600年前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就降生在此。  景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百江镇罗山村  乘车线路:杭州乘汽车到桐庐,杭州汽车西站,南站每隔20分钟均有发往桐庐的班车,到达桐庐后在换乘开往百江镇的班可达。  自驾线路:  1、杭州绕城转杭新景(杭千高速)直达桐庐下高速,穿过桐庐县城经 (16、05省道) 向千岛湖方向过瑶琳及分水后到达景区;  2、上海出发从莘庄入沪杭高速,到杭州北出口后直接上绕城高速 (注意不要进杭州城区)至转塘出口下,沿320国道往富阳桐庐方向行驶,至富阳后沿 (23、05省道) 向千岛湖方向过瑶琳及分水后到达景区。

浪石金滩

浪石金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桐溪漂流,原名浪石金滩,浪石,据载:“昔日有巨石踞江中,宛浮水面,随波上下,名浪石”。金滩又名:“潮逆滩”,昔日钱塘江上涨至此而形成,系天然鹅卵石沙滩,面积达千余亩。现改名为桐溪漂流。有诸多历史遗迹典故的瑶母殿。自然风貌秀丽,四周青峦叠嶂,两岸阡陌纵横,沙滩交错。 蜿蜓跌宕,清澈见底,更有千年古樟、万倾芦海,四季景物各具风韵。  浪石金滩,现已开辟风情休闲旅游区、情水湾淡水沙滩浴场、芦海牛车赏景、风情棕榈林、野趣烧烤、天成的高尔夫练球场、万亩草滩跑马、帐篷、蒙古包露营等特色旅游项目。  长达两公里的江面上已开辟龙舟风情游,近百艘制作精巧的龙舟笑迎四方宾朋。龙舟备有桨、锣、鼓等,游人至此,或稳坐竹椅、悠然举桨、随波漂流,细品山水真趣;或敲锣打鼓,竞舟争雄,浪击金滩,豪情洒向山水间。

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瑶琳仙境位于中国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距杭州80公里,离县城23公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2年跻入国家AAAA极风景旅游景区行列。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画家叶浅予夸它是“中国少有,世界罕见”   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位于浙江西部的桐庐县瑶琳镇,距杭州80公里誉满海内外的瑶琳仙境,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2年跻入国家4A级风景旅游景区行列。   地理特征    瑶林仙境以其神奇的地势地貌和瑰丽多姿的钟乳石景,吸引着全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目光。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钓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严子陵钓台位于距桐庐以西约15公里富春江北岸宫春山上,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光(字子陵)隐居垂钓之地,故亦称严陵山。钓台高约70米,分东西两处,相距80余米,均为半山腰之磐石。东台为严垂钓处,有巨石如笋,传为严以此支撑垂竿,石亭为乾隆年建,很古朴。在此远眺,青山拥春江,俨如画卷。西台亦称谢翱台,南宋遗民谢翱在此面北痛哭,奠祭爱国英雄文天祥。西侧沿江新建严先生祠堂,祠内立有宋范仲淹所撰《严先生祠堂记》石碑,文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名句流传至今。   严子陵钓台门票:60元(含富春江小三峡游览船票)      交通:桐庐乘往富春江镇的中巴,车资3元,半小时可达,下车后再步行十多分钟即到游船码头。    富春江镇  富春江镇位于桐庐县西南部的富春江畔,西南连浦江、建德,北接县城桐庐镇,距杭州90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座新兴工业旅游城镇。全镇总面积20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辖15个行政村、9个居民区。境内有富春江电厂、富春江水电设备总厂、十二局富春江管理处、富春江水电职工大学等5家省部属单位,镇属工业企业482家和个体工商户1…… 详细++

范蠡休闲养生村落景区

范蠡休闲养生村落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位于桐庐县分水镇南部,流传着范蠡和西施的故事,包括新龙、武盛、天英、里湖、儒桥、大路六村。这里是体验农耕文化、欣赏田园风光、感受民风民俗的乡村养生度假胜地。节假日去骑游九龙绿道,体验割稻子、抓甲鱼、捉泥鳅等农事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哦。

畲族民俗村落风景区

畲族民俗村落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桐庐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你可以去这里体验一把畲乡风情!听听畲族山歌,观摩特色畲族婚礼。每年的“三月三”都会有畲族文化节!还有一批精品民宿坐落在村落里,是节假日好去处。

合村生仙里景区

合村生仙里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桐庐有个合村,传说出过一位神仙,因此又被称为生仙里,这是杭州市首个国家级全域AAA景区。来到这儿,可以去看农民创作的3D绘画;可以到 “合村味道”农事体验馆尝试做番薯干,玩累了就住在当地的民宿,枕着青山溪水、虫鸣星辉,甜美入睡好美妙。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大奇山,又名寨基山,形若莲花宝座,海拔600余米,位于桐庐县城5公里的富春江南岸。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40平方公里,有丰富的风景林木、奇特山水、珍稀动植物、古刹名寺资源和景观。公园内有木本植物和各类灌木近千种,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13种,兽类39种,禽类81种,还有松杉迎宾、金牛潭、观音尖、龙潭瀑布、十二生肖潭、玉屏飞瀑、竹园寻月、中日友好林、青青世界、雾泥岗、茫茫果林竹海等奇特的景观,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就连这里的索桥、栈道、亭子和大奇禅院古迹等也和这些景观天然成趣,协调典雅,是游客登山戏水、观瀑赏花探奇寻幽、野营度假、疗养避暑的极好去处。  沿着由鹅卵石铺成的曲径小道进入公园,首先跃进眼帘的是望不到头的果树林,果树林有“万亩果园”之称,产有20多个水果品种,包括白梨、水蜜桃、桔、板栗、杨梅、葡萄……春末夏初,千树万枝花开,群艳荟萃,招得蜂来蝶往。徜徉其间,凝神赏花,或携手缓行,或卧于花下,此情此景使您体验到回归自然的那份轻松、悠然和恬静的愉悦荡漾心间……到了采果时节,果实累累,压枝欲断,随手可摘,暖风起处,馨香四溢。果园有鸣声清脆的画眉,形态秀美的喜鹊,色彩艳丽的雉鸡,以及许多不知名的鸟儿,鸣啭不休,追逐戏耍,为果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离开果园,又登一段路程,浓浓的野味向你扑面而来。小径两旁,一望无际的苍松,笔直高大,直插云霄,山风吹来,松涛低唱。野兔、黄麂等动物不时在林0没,更显出这里的静谧。这里最宜沐森林浴,人躺吊床上,可倾听虫儿啾啾,流水潺潺,几多情韵,几多悠闲,真是别有一番风情在心中。不远处,硕大一片竹林,修竹万竿,翠绿欲滴,确有“夹径萧萧竹万枝,春昼阴晴人不知”的意境。  透过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林海望去,群峰横空,峰峦叠嶂,谷深坞幽,白云茫茫,雾气扑朔,烟雨迷离,层层萦绕。轻风起时,云散云聚,峰巅若隐若现,如水中芙蓉。云雾装点着大奇山的景色,使她显得更加活泼生动,富有魅力。一条小溪盘绕大奇山脚下,穿行于峰谷之间,清澈明净,终年不涸,在阳光下犹如一条闪闪发光的银链。循山间小径,踏幽谷,赏奇花,听流泉,攀栈道,渡索桥,自有一番回归自然的情趣。一片辽阔的湖水泛着蓝莹莹的光,那是大奇山水库。公园尽头的龙潭瀑布,高30米,宽6米,蔚为壮观,山风拂过,似蒙蒙雨雾,轻盈柔美。登上大奇山顶远眺,梯田层层,农舍依稀,蜿蜒的富春江像一条长龙,弯弯曲曲伸向天际,好一幅奇山异水的富春山居画卷  2006年10月1日大奇山门票景区门票40元调整为50元会员45元  杭州汽车西站、南站(快客)都有客车直达桐庐,每20分钟一班,车程1小时20分钟左右。在桐庐县城长途汽车站门口可坐20路公交车可直达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票价2元)  

富春江

富春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富春江是指钱墉江中游河段,上游自梅城开始,下至萧山闻家堰止,流贯桐庐、富阳两县,河段长达110公里,是钱塘江的主要航道。自古以来,富春江江水碧透,两岸峰岭锦秀,沿江名胜古迹棋布。它上通千岛湖和安徽黄山风景区,下接美丽的杭州西湖,分上下两段,从梅城到桐庐为上段,称桐江;从桐庐经富阳到闻家堰为下段,通常就称富春江。江两岸青山夹峙,峭壁峥嵘,中嵌碧流,风光幽深秀丽,这就是著名的七里峡谷,素有“小三峡”之称。在支流胥溪注入处,有“子胥渡口”、“伍子胥别庙”等古迹。

桐庐华林寺

桐庐华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华林寺位于桐庐县凤川镇南香泉山麓,又有别名“燕子窝”。因其地理位置风水佳,在民间又有“万代诸侯吉祥地”之称。华林寺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寺庙创建于五代吴越(907-978)期间,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而另一种说法中华林寺的创建时间更为久远,据《桐庐县志》记载,华林寺兴建于唐。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哪种说法,此寺的历史都在千年以上。可惜的是最早的华林寺却在元末毁于兵火之中。此后,华林寺先后于明洪武年间、景泰年间和清光绪年间重修。至建国初,历史悠久的华林寺尚存天王殿、大雄宝殿、上厅、下厅、斗阁、香泉亭等建筑,但在后来被逐渐拆除。  华林寺的历史在1997年得到了延续。是年,释默悟法师在诸多佛教信徒的支持下重建了华林寺。华林寺的地理位置极佳。明代刘基曾经在他的《虎镇山记》一文中曾经对华林寺的地里位置做了这样的记叙:“南望则三峰插天,列戟于后;则华林香水垂手可邑。东眺,则两水滢回,溪流涓涓;狮山如吼,亭山屹立,野花与草树,杂发点缀。北览,则近若梅山松林,其烟村云树与苍松翠竹,天然画图。更远望对岸,叠嶂重峦,云蒸霞蔚,爽然入我襟怀。西顾,则平畴绿野,一望千顷,铁岭、马鞍、鸡笼诸山,形势起伏,跌落顿挫,宛如城郭。”后人根据刘基的这篇文章考证,认为此文当时刘基在华林寺前的大庙山上写的。的确,华林寺背坐香泉山,右倚狮山,修竹蔽天;左据象山,茂林蔽日。两山呼应,迎合了“狮象护卫”之说。  华林寺所处的位置是凤川镇翙岗村。此村传说因为风水极佳,当年孙权祖母也相信这一说法,因此把自己过世后安葬于此地。但孙权之父孙坚将母亲又葬在了天子岗。于是“有了孙权一朝天子,失了孙家万代诸侯”。孙家后人懊悔不已,故将此地称为“悔岗”,后来又演化成翙岗。没有安葬孙权祖母的翙岗却建起了流传千年的华林寺,延连至今。  在当地,有一个传说,据说画僧贯休曾经在华林寺寺内绘有18罗汉。此事从过去的《桐庐县志》中也可得到记录:寺旧藏有水墨罗汉18幅,形貌奇古,世称仙笔。传昔有自矜其技者过寺,寺僧延之,供饮食,使画罗汉图。不日,有僧疑瞰之,见画者以盆水自照,图及第十六幅半身,觉之遂停,洗手自净,不别而逝。遗罗汉图十六幅半。画者必罗汉下界,或已修成罗汉身,故不愿被世俗扰,乃自隐、自化。期年后,又过一僧,笔法精妙,自云贯休,能续画罗汉图。须臾,十八罗汉成。只可惜,这罗汉图却没有给自己带来福运,先是有贼盗之,继而权贵持之,后又遇火,片纸无存。如此不免让人惋惜之余感叹世事之无常。笔者后来查到了贯休的来历,贯休又称禅月大师、得得来和尚,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罗汉图如其诗,“万水千山得得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意境洒脱大度,画面古朴刚正。能招徕到贯休这样的名画僧,华林寺当年的香火旺盛亦可见一斑。  上面这些都只是传说,其实华林寺真正的名声鹊起,与一个人的名字是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个人就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刘基,也就是人们口口相传那位有鬼神莫测之能的刘伯温。刘基元末流寓桐庐数年,曾经设馆于翙岗华林寺,与李近山、李宁之及徐舫交游,写有《虎镇山记》等诗文。刘基的学馆设于华林寺北的寺湾里。据传刘伯温也曾为始建于唐代的华林寺书过寺匾。元末,华林寺毁于兵燹。洪武年间,华林寺得以重建。大雄宝殿落成后,寺主持为请谁给华林寺匾题字犯了愁。一个当地出家的小和尚说:“何不请当朝重臣刘基题写?听我父亲说早些年他还在我们这儿教过书呢。”“对呀”,一句话提醒了主持,主持立即派人找去南京,向刘基要字。刘基感其诚意,慨然应允。刘基题写的匾悬挂于大雄宝殿之上,被华林寺历代僧侣视作镇山宝。可惜文革前,因破四旧,华林寺被强行拆除。在拆搬过程中,据说凤川的一个裁缝趁机将匾窃走,斫去了匾上的文字,将其当作了裁衣用的铺板。文革结束后,裁缝重将它送回华林寺。只可惜那匾上的字任凭他再作怎样努力都无法恢复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1997年,释默悟法师来桐庐云游山水,游至凤川香泉山华林寺旧址时见此地地形奇特,心有所感,于是发宏愿要重建华林寺。经过7年的建设,2004年华林寺大雄宝殿开光,诸多建筑物也陆续落成。新华林寺落成后,成为了当地著名的寺庙,变成了信仰佛教的群众开展宗教活动和弘扬佛教传统文化之所在,尤其是碰到江南时节期间,前来朝拜的香客更是络绎不绝。  景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凤川镇华林路  乘车线路:桐庐县客运站乘开往凤川镇的班车,到凤川镇南行至华林路可达。

天目溪漂流

  天目溪是富春江上的一条支流,水质清澈,摇曳的水草,形态不一的鹅卵石清晰见底,溪流蜿蜒曲折,一个滩连着一个滩,素有“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之说。置身竹筏上,时而穿涧过坳,山回水转,时而跌峦起伏,长风破浪,还可看鱼鹰悠闲捕鱼之场景,让人痴痴沉醉,尽享漂流之乐。天目溪漂流包括竹筏和皮筏漂流, 是沿当年徐霞客放舟漂流线路而开发的旅游项目, 行程约2.5小时. 距瑶琳仙境1.5公里, 与红灯笼乡村家园相连, 它们共同组成瑶琳仙境旅游板块. 漂流的全程约2.5公里。天目溪上的竹筏漂流能使你们开心、愉快,留下美好难忘的印象。     天目溪发源于临安天目山,因此而得名,它流经桐庐县分水镇,所以又叫分水江。它由东南方向流入桐庐镇。在桐君山下与富春江汇合。它在桐庐境内的长度约为53公里,江水清澈见底,溪面波光闪闪,两岸锦峰秀岭,小桥流水人家。多么美丽的江南田园风光。远离喧闹的城市,告别紧张的工作忘却一切烦恼来天目溪漂流。人在筏上坐,筏在水中行,您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天目溪源出天目山,这条被《水经注》描绘成:连山夹水,两岸对峙……水木相映,泉石争辉:的楼林紫溪,素有"溪有十八滩、一滩紧一滩"之说。乘坐古朴典雅的竹筏顺江而下,时而穿涧过滩,时而逐流嬉水,水面野鸭扑腾,溪涧游鱼相逐,自有一番悠然怀古之情。天目溪皮筏漂流,自操船浆,任意东西一路漂来,但见山柳舞风、竹桃含笑,两岸美景如画映江,构成动静相济,人移景换的诗情画意。     天目溪竹筏漂流行程约1.5小时,既有平潭碧波,又有急流险滩。皮筏漂流者自操船桨,可一人游,众人游,划桨嬉水,任意东西,煞是逍遥。漂流途中有5分钟上岸时间买竹筒饭回竹排上吃,竹筒饭10元/个,还有精彩的鱼鹰(鸬鹚)捕鱼表演,游人可与鱼鹰拍照同乐,更可与竹筏船工对山歌。   特别关照:该景点如遇双休日或节假日,经常要长时间等候竹筏,建议放在当天游程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进行,以避开高峰时段。你也可以去下游新开发的浪石金滩漂流,以适当分流。漂流的终点在红灯笼乡村家园。从红灯笼乡村家园向前步行2公里,或乘机动三轮车(每人1元)至路口,可拦到去桐庐的巴士,每人4元。     夏季到天目溪漂流,最好多带件便衣,湿了可以换。如果穿上涉溪鞋来漂流,那就免去了脱鞋的麻烦。

琴溪香谷

  琴溪香谷,地处浙江省桐庐县高翔乡珠村,属高山地峡谷景观。景区总面积约400公顷,林壑幽深,溪涧跌宕,古藤缠绵。这里可以用“三奇一绝”来概括:一奇是奇特的山地小气候,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十分宜人;二奇是满峡飘香,峡谷内漫山遍野的桂花树和上千株碗口粗的樟树,还有成片的“黄金柴”林和野山兰,四季飘香,蝶飞蜂舞;三奇是奇特的峡谷岩溶地貌,在绿树与古藤的掩映下,有大批裸露的石苞、石芽和多处50余米高的悬崖石壁,且景区内有多处小型溶洞;一绝是晚唐诗人施肩吾和徐凝曾在此龙门山龙门寺同窗求学,同举进士,其中一位还高中状元。   自驾车线路:富春桃园至琴溪香谷,沿淳安千岛湖路标指向行驶,途中留意琴溪香谷指示牌,驶入景区见琴溪石右转过桥,车程约20分钟。沿路部分路段正在施工,路况不佳,注意缓行,但可尽享山间驾车的乐趣。           琴溪香谷门票:40元      交通:上海到杭州可以乘坐火车或者长途汽车,到杭州安琪儿车站(杭州东站隔壁)乘坐至千岛湖方向的中巴车,到琴溪香谷景区门口下车,再换乘一部车至景区内。     从上海出发-沪杭高速公路-杭州转塘下-320国道-富阳下-05省道-(胥口)-05省道-水珠公路(3公里)-琴溪香谷    2、从江苏杭宁高速-杭州转塘下-320国道-富阳下-05省道-(胥口)-05省道-水珠公路(3公里)-琴溪香谷    3、从苏州出发-省道-318国道-104国道-320国道-富阳下-05省道-(胥口)-05省道-水珠公路(3公里)-琴溪香谷

桐庐圆通寺

桐庐圆通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圆通寺位于浙江桐庐县城内,面临清清幽远的富春江,背倚林木葱郁的舞象山,寺院青山环抱,清幽庄严,是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中规模最大的佛教胜地,素有“浙西普陀” 之称,历来与拉萨布达拉宫、昆明的圆通禅寺、南海的普陀山齐名,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四大观音道场”。历朝以来,由于兵火灾害,圆通寺屡毁屡建。  圆通寺始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距今已有1370多年,初名“紫竹林”,供奉观世音像。唐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扩建为寺,名圣德寺,又名潮音寺。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朝廷赐名“圆通禅寺”,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寺僧安隐法师重建。抗日战争时期,寺院遭日机轰炸被毁,后陆续拆除。千古名刹,千年沧桑,七经劫火,却屡毁屡建,实乃观音慈悲,深入人心之显现。  桐庐县人民政府为了弘扬佛教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根据城市规划,经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重建圆通禅寺,并以圆通禅寺为核心兴建圆通寺风景旅游区。2003年3月,恢复重建圆通寺,并对外开放。  现在重建的圆通禅寺一期工程占地75亩,寺院的主体建筑有寺前牌坊、天王殿、地藏殿、祖师殿、大圆通殿、大雄宝殿,纵线为轴,层层递进,布局严谨,遵历史之文脉,合佛教之规制,寺院不仅气势宏伟、规模空前,而且其建筑布局南北结合,于江南之中独树一帜。  寺内佛像的塑造,装饰的雕刻、楹联的撰写均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当代诗词书法名家之手。一流的建筑,一流的工艺和一流文化的完美结合在该寺得以充分体现。融山水之毓秀,纳天地之灵气,弘佛陀之大教,现圆通之圣迹,实为涤心洗虑,忘情山水之圣地。  景区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桐君街道圆通路15号  乘车线路:桐庐县城内乘小巴或出租至圆通路可达。

富春江小三峡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这是古人对富春江的赞誉;“不是漓江,胜似漓江”这是今人对富春江的评价,并把它与长江三峡、桂林漓江并称为我国最著名的三条江河风光游览线。  位于富春江上游桐庐七里泷至建德梅城一段河道,全长24公里,是富春江上风光最美的一段。  富春江小三峡亦称桐江,又叫七里泷。富春江小三峡,分为龙门峡、子陵峡和子胥峡。从七里泷口到严子陵钓台为“龙门峡”,长约4公里;从严子陵钓台至子胥渡口称“子陵峡”,长12公里;从子胥渡到三江口(富春江、新安江、兰江汇合处),全长8公里,因春秋时期伍子胥在此摆渡逃难而得名。  相传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避楚平王谋害,逃奔吴国,后经此渡口进入吴国都城姑苏。渡口石壁危立,上有摩崖石刻“子胥渡”三个大字。此处江面开阔,悄悄寂寂,古道萦回,故名“子胥野渡”。游览途中,可观赏到梅城古镇、双塔凌云、葫芦飞瀑等景点。梅城古镇是古睦州府、严州府、建德县的治所,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城有两湖,东西点缀,外有双塔,南北对峙。城内的思范牌坊、建德侯坊、明桂青柯、六合古井等名胜,可访古寻胜;城周围的玉泉寺、奉真道观、乌龙岭、万松林、双塔凌云、两江成字等景观,可探幽猎奇。双塔凌云南峰塔与北峰塔是两座七层砖塔,屹立在新安江、富春江、兰江的汇合口,隔江相望,构成“双塔凌云”。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七里泷,秀丽的山水风貌与璀璨的古迹文化相映,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优美极了。

杭州西泠印泥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   产品特性:色泽鲜艳、印迹清晰,质地细腻。   产品简介: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质地好的印泥,铃印出来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显得有精神。刘老手工制作出的印泥色泽朱红,鲜艳夺目,细腻浓厚;冬天不凝固,夏天不走油,印迹清晰,永不褪色。不仅如此,即便是在开水中浸泡或者在火上烤,这个印记依然很清晰。   产品历史:西泠印社是一个集书画、篆刻一体的学术团体,因濒临西泠桥而得名。在灿若星辰的西泠艺苑中,西泠印泥就是其中的一颗明星。它由百年前西泠创始人吴隐研制,与西冷印社的手拓印谱被并奉为印林至宝。“西泠印泥”系手工制作,有超级朱砂印泥、超级金碧印泥、高级榴花印泥、八宝清芳印泥、极品缨绶印泥等品种,色泽鲜艳、印迹清晰,质地细腻,长期以来倍受众多书画家们的喜爱。两年前,异地一家印泥厂与西泠印社对簿公堂竞相争夺西泠印泥的产权,由此可见西泠印泥的影响及魅力之大。

桐庐雪水云绿茶

  雪水云绿茶产自桐庐山区,以野生茶为主,产区群峰翠叠,云海飘渺,景色秀丽,林间茶丛点点,茶叶吸天地之精华,纳万物之灵气,清香飘溢。本品凝传统技巧和现代名茶优秀工艺于一体,选料讲究,注重加工,看重特色,以采含苞未放的壮实全芽为原料,经八道工序,精工细作,才成佳茗。成品外形紧直略扁、色泽嫩绿、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汤澈芽立,其品味之高,观赏之奇乃茶叶珍品。   桐庐名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故称“雪水云绿”。明李日华撰《六研斋笔记》记述宋朝时它就作贡茶。雪水云绿形似银剑出鞘,茸毫隐翠,汁色嫩绿明亮,清香甘甜。曾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金奖。 雪水云绿   中国文化名茶“雪水云绿”属绿茶类针形名茶,因其原料的独特性,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针形类名茶的历史。“雪水云绿”茶以“色、香、味、形”四美而见长,它形似莲芯,玉质透翠,挺而匀,深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历届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名茶评比中均获金奖,是全省唯一连续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的名茶。   描述   启之,形似岫玉和翡翠雕成的短剑   沏之,若仙女散花,根根飘逸而出   咗之,腹里管里喉里,林间香气馥郁缭绕,三刻不绝,不禁称奇。   雪水云绿   查之,方知,此茶乃桐庐名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故称“雪水云绿”。明李日华撰《六研斋笔记》记述宋朝时它就作贡茶。雪水云绿形似银剑出鞘,茸毫隐翠,汁色嫩绿明亮, 清香甘甜。曾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金奖。 当代书僧月照诗云:"雪山高万丈,泉水飞龙潭。天堂云雾露,孕育嫩绿香。”桐庐县新合乡的雪水、天堂二地,山高雾多气温低,所产的雪水云绿为茶中珍品。   该茶是赵朴初先生生前最爱喝的茶,具有外形绿润细扁,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雅,滋味爽醇,叶底完美匀齐的特点。   历史   大有来历   冠之以“雪水云绿”称号的茶叶,来自于富春江边的桐庐。茶叶的外观包装并无特异,甚至有些粗率。但是很自然地会忆起范仲淹的那首《鸠坑茶》:“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芽。”这“鸠坑茶”乃古名茶之一,陆羽《茶经》中即载有“睦州茶产于桐庐山谷中”之说。又据当代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所著《中国茶史散论》:“按清《海记》载文,清初各省贡茶条目,其中桐庐贡茶十二斤。”可见桐庐此地向为瑞草之乡,当今所谓的“雪水云绿”大有来历。   雪水云绿   卢心寄先生是“雪水云绿”这一佳茗的命名者,20多年前就隐于翠浓若滴的桐庐山中研发茶叶精品,终成正果。卢心寄先生介绍说,“雪水云绿”四字皆有出处,不仅符合草木之英的茶者秉性,更融注了中国茶文化精神乃至宇宙万象的渊源和精髓。听起来好像有点儿玄了,但博大精深的东西,往往就集中体现在玄绝奇妙的某一个点上,聚天地之灵,凭自然之造化,借水而发,饱涵“和”之精义,这一片片绿芽便非同小可。毫无疑问,产于“山山皆有茶”、“村村摘新芽”的桐庐,且作为芽型茶精中之精的“雪水云绿”价值几许,已经很清楚了。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此诗应与桐庐无涉,但细加品味,这围炉饮茶、推窗观梅的文人之谊,似乎只有发生在碧水环山、茶香四溢的桐庐,才是最典型、最纯粹、最有文学味的。说的也是,翻开典籍,面积不大的桐庐之地,历代文豪竟常麇集于此,李白、白居易、杜牧、孟郊、苏轼、谢灵运、沈约、王安石、黄庭坚、范成大、杨万里、罗隐……还留下了大量诗文,历数无尽。茶馨与墨香总是联系在一起。是不是这片“桐君云山探雀舌,富春碧水煮龙团”的神奇山水,已彻底吸引住了他们,让“吾之于茶者,性命之交也”(清· 杜濬《茶丘铭》)的文人魂系梦牵于桐庐,蹀躞流连,一步三回,千百年不息?   “水静莸明,而况精神。”(《庄子·天道》)如今,桐庐人深知好山好水才有好茶的道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重视环境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近年打出的“打造潇洒桐庐”口号落在实处,成效卓著。剪一片云绿,煮一壶雪水。馨香不绝的清茶,显然是这片美丽土地走上永续发展之路的绝妙象征。   天尊贡芽   雪水云绿   桐庐茶叶蜚海内外,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西扬、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天尊贡芽”在南宋时已为贡品。   “天尊贡芽”茶,产于海拔千米、层峦叠嶂的歌舞乡天尊岩一带。每斤茶叶有嫩芽2。6万颗,形似寿眉,秀丽绿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生醇。1985年以来,该茶多次在省市级名茶评比中获省一类名茶和省名茶称号。1991年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荣获“名茶新秀奖”,当代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于1986年8 月来桐品尝“天尊贡芽”茶后,即兴挥毫写下“瑶琳钓台客欢游,品尝贡芽神更幽。气味清香别有格,名茶四美永传流。”的赞句。   “五云曲毫”茶,产于百江乡的高山之中,是1988年新创制的名茶。1989、1991年两度评上省一类名茶。该茶外形细紧卷曲,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味爽回甘,叶底绿明。1991年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获得“名茶新秀”奖。   保护地域   中国针形茶的鼻祖——“桐庐雪水云绿茶”有了自己的原产地保护地域。该县人民政府已经专门下发相关文件,首次对当地名茶“雪水云绿”的产地区域进行了细致划分。   “桐庐雪水云绿茶”自从20多年前创制以来,便一直以其高品质受到大众的喜爱,并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茶叶评比活动中获奖。然而,随着该茶叶名气的不断扩大,各地种植、仿制“雪水云绿”的情况越来越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极大地影响了“桐庐雪水云绿茶”在市场上的形象。近两年间,当地政府曾通过整合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对“雪水云绿”品牌进行保护。为了进一步保证“桐庐雪水云绿茶”的品质特征,不久前,该县决定依照“桐庐雪水云绿茶”的原料要求、各产茶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茶树的适制性,对全县该茶产地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和保护。   根据各地自然环境和茶树特性,桐庐县目前将其境内“雪水云绿”的产地区域界定在新合、钟山、分水、百江、合村、瑶琳、凤川、横村及富春江等9个乡镇的59个村,并对这些区域的茶园设置原产地域标志。在划分地域的同时,当地还将全面普及标准化的生产、加工技术;对未按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产地,一经查处,即取消原产地保护地域资格。   “划分产地区域不仅可以保证我们‘雪水云绿’的品质,还可以极大地保障茶农的利益。”桐庐县茶业站站长姚福军表示,随着“桐庐雪水云绿茶”产地区域的划分,该茶的原料品质将会得到有效保证,茶叶的质量也将会得到稳定的保障,这不仅可以促进“桐庐雪水云绿茶”今后的发展,同时还将为当地茶农增收提供帮助。姚福军还向记者透露,目前当地正积极申报原产地证明商标,对“桐庐雪水云绿茶”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   生产销量   目前,桐庐县建有名茶生产基地53000亩,建成无公害茶基地43500亩,绿色食品茶基地1000亩,有机茶基地1960亩。2007年名茶“雪水云绿”产量350吨,产值12000万元,“雪水云绿”茶是浙江名牌产品,“雪水云绿”是浙江省著名商标,并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挑战高目标   “雪水云绿”一直以其香味形俱佳的高品质受到大众的喜爱,并在国际、国内、省、市的茶叶评比会、茶叶博览会等活动中多次获得金奖。近日,在县敬老茶会上闻得喜讯,“桐庐雪水云绿茶”证明商标已于4月6日正式公示,原产地保护正式启动,这标志着我县“雪水云绿” 茶品牌发展再上新台阶。   雪水云绿   这是一个品牌为王的时代。提起品牌,饮料大家马上想到CocaCola,说到笔记本电脑大家马上想到的是IBM。能马上想起的,说出来的,这就是品牌。如今,茶业也早已迈入了品牌竞争时代,立顿、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等品牌早已如雷贯耳。当然,如今市场可谓是“江南处处皆龙井”、“何处不是铁观音”,走进茶叶批发市场,每个商户都称自己的产品是“正宗”的、“原产地”的,“乱花渐欲迷人眼”。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雪水云绿”的品牌建设没有退路。   令人欣喜的是,县委、县政府历来非常重视 “雪水云绿”茶品牌的建设:2005年3月成立了县“雪水云绿”茶产业协会,对“雪水云绿”茶实行了行业管理,并突破了整合品牌的“瓶颈”;同年12月 14日成功注册了“雪水云绿”茶商标,实现了“雪水云绿”茶品牌的整合,对“雪水云绿”名茶“五统一”严格管理,即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监管……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雪水云绿”茶又先后被认定为杭州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县政府还表示,要创造条件力争使“雪水云绿”茶尽早通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命名,并加大“雪水云绿”品牌整体宣传,努力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品牌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只要存在就需要做品牌。培育一个品牌,需要几代人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懈努力,更需要有战略的眼光和恒久的韧劲。我们有理由相信,“雪水云绿”品牌明天定会叫得更响,犹如富春山水“椎鼓鸣钟天下闻”。   摘下国字号   “剪一片云绿,煮一壶雪水”,桐庐的“雪水云绿”早已在茶叶界名闻遐迩。传来一个好消息,又为“雪水云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桐庐县茶叶种植标准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省市部门的审查。该项目的立项成功,标志着该县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实现了零的突破。   该项目的示范区域为桐庐县分水镇、百江镇、钟山乡、新合乡四个产茶重点乡镇,现有茶园总面积25000亩,茶农6500户。“雪水云绿”茶叶标准化示范项目的确立,将使名茶朝着精品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有利于该县茶叶产业再创新高,充分发挥品牌效益,促进茶产业迅速发展。   桐庐县茶园面积达5.2万亩。2007年,全县名茶“雪水云绿”产量达345吨,产值1.02亿元,为桐庐县茶叶   桐庐雪水云绿茶   地域范围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美丽的富春江畔,距省城杭州75公里,行政隶属杭州市,属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范围,320国道、杭千高速穿境而过。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为1825平方公里。桐庐雪水云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浙江省桐庐县行政范围内的新合乡、钟山乡、百江镇、合村乡、分水镇、瑶琳镇、横村镇、富春江镇、风川镇等9个乡镇59个村,东至新合乡引坑村,南至钟山乡夏塘村,西至百江镇翰板村,北至合村乡瑶溪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9°35"-30°05"和东经119°10"-119°58"之间。面积3334公顷,年产量4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桐庐雪水云绿茶为外形单芽针形,色泽嫩绿,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完整,冲泡后于杯中婷婷玉立,具有独特的内在品质与观赏美感。 (2)内在品质指标:桐庐雪水云绿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类化合物。理化指标:水份≤6.5﹪、总灰分≤6.5﹪、粗纤维≤12﹪、氨基酸含量≥2.0%,水浸出物≥36﹪。 (3)质量安全: 雪水云绿茶质量安全采用对实物样理化、卫生等指标的检测、监控而得以保证,雪水云绿茶理化、卫生指标按GB2762、GB2763执行并参考NY/T 5244,执行。

天尊贡芽

  天尊贡芽是半烘炒绿茶中的名茶,原名天尊贡岩茶。因产于浙江桐庐县歌舞乡天尊峰东侧的天尊岩而得名。宋代曾作为贡品,系历史名茶。   《桐庐县志》 天尊贡芽是半烘炒绿茶中的名茶,因产于浙江桐庐歌舞乡天天尊贡芽 天尊贡芽   尊峰东侧的天尊岩而得名。宋代曾作为贡品,系历史名茶。 桐庐自古出明朝,历代以来,不仅有贡芽,另有雀舌、莲心等茶生产。然而几经沧桑,诸茶失传。天尊贡芽于1985年研制成功,恢复生产。   桐庐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天尊岭层峦叠嶂,岩石嶙峋,茶丛遍布于岩缝石壁之中,相传乃神仙播种。   天尊贡芽于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鲜叶为一芽一叶初展。每公斤鲜叶约1.25万个芽头。加工特点:薄摊吐芳,轻炒保色,理条造形,轻揉促质,低温透香。   成品茶形似寿眉,银茸披露,绿中透翠。冲泡后嫩芽状如雀舌,香气持久。   桐庐产好茶,远在三国时的《桐君采药录》中就有记载,说是“武昌、庐江、晋陵好茶,而不及桐庐”。唐代陆羽《茶经·八之出》中也说:茶“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睦州生桐庐峪,与衡州同”。到了宋代,这里产茶已甚普遍。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潇洒桐庐郡》诗中对当时浙江桐庐、建德、淳安等地风物盛况,描写得十分清楚,其中一诗曰:   潇洒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   轻雷何好事,   惊起雨前芽。   相传伍子胥曾避难到桐庐乡下,他十分喜欢歌舞,后人就把这里称为歌舞乡。境内有天尊岭,层峦叠嶂,岩石嶙峋,云雾缭绕,土壤肥沃。茶树遍布岩缝石壁之中,相传是由神仙撒籽播种的。用这种鲜嫩的茶树芽叶精心制作之茶,品质特好,味甘香幽。《桐庐县志》载:“邑天尊岩产茶最芳辣,宋时充贡。”宋高宗赵构建都临安(今杭州)时,朝臣曾将此茶进贡朝廷。赵构饮后,顿觉爽心悦目,下旨把这“飘溢香兰花香味”的好茶,每年进贡,并封生产此茶的歌舞乡直坞山为宋家山。天尊贡芽 天尊贡芽   天尊贡芽采用一芽一叶初展鲜叶,经鲜叶摊放、杀青、轻揉、初焙、摊凉、复焙等工序制成。特点是:薄摊吐芳,轻炒保色,理条造形,轻揉促质,低温焙香,将传统制法与新的加工技术融于一体,使成品形质兼美,堪称珍品。此茶冲泡后,嫩芽朵朵,状如雀舌;香气清高持久;汤色绿而明亮。干茶亦十分美观,形似寿眉,银毫披露,绿中透翠。   品质特征编辑此茶冲泡后,嫩芽朵朵,状如雀舌;香气清高持久;汤色绿而明亮。干茶亦十分美观,形似寿眉,银毫披露,绿中透翠。成品茶形似寿眉,银茸披露,绿中透翠。冲泡后嫩芽状如雀舌,香气持久。   天尊贡芽   桐庐县雪水云绿茶产业协会   11181249   茶

富春堂苦丁茶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   产品特性:茶多酚、酮体、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多种氨基酸、B-胡萝卜素及钙、钾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产品成分:天然成份,汤色清澈,气味清香,甘苦醇和。   产品功效:利于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消炎杀菌、健胃消积、提神明目。苦丁茶滋味甘凉、生津止渴、先苦后甘,回味持久,养颜又养眼。"   产品简介:富春堂苦丁茶精选桐庐大奇山一带的野生苦丁嫩芽,由名师手工揉制,按Q/TFTH02-2000产品标准精工制作而成。完整保留了其纯天然成份,汤色清澈,气味清香,甘苦醇和。野生苦丁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酮体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及氨基酸、水苏糖、微量元素硒等营养物质,是理想的纯天然多功能植物饮品,被誉为“绿色黄金”。   产品历史:苦丁茶属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冬青种,中国古书多称之为“皋卢茶”,为药、饮兼用之名贵保健珍品,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苦丁茶还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茶叶的主要证据之一。东汉<<桐君录>>一书中载曰:“南方有瓜卢木(即皋芦),亦似茗,至苦涩,取火屑,茶饮,......而交广(即两广和越南一带)最重,客来先设,乃加毛茸(绿茶的一种)。”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载曰:“苦,平,无毒。南人取作茗,极重之,......今广人用之,名曰苦登,.....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即利尿),通小肠(即治结肠炎),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即去痧利喉),清上膈(即清肺)。”由此可知,在古代中国岭南一带的老百生已有饮用苦丁茶习惯,并以之治病。   产品典故:苦丁茶嫩芽呈紫红色,传说是被茶女阿香的鲜血染红的。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香的茶女,因为长得美,官府欲将其选进宫中,但阿香死活不肯,被送进宫那天,她趁人不备,跳崖而死,鲜血溅到苦丁茶芽上,茶芽遂从绿色变成紫红色,味道也变得甘甜香浓,后来人们把苦丁茶称为紫笋茶。

杭州织锦

   sss产品产地:杭州     产品特性:色彩瑰丽、织工精细、色泽明快、图饰美观大方。     产品简介:杭州织锦色彩瑰丽,织工精细,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杭州织锦有1000多个花色品种,分风景织锦和装饰织锦两大类。风景织锦以表现人物、动物、山水、风景而见长,它能够植各派名画,而又不失原作风韵。著名的织锦画《八仙寿字》,融书法艺术、国画艺术和织锦工艺为一体,将张果老、吕洞宾等八位仙人织成一个寿字,近看是神态各异的八仙,远看是苍劲有力的寿字,加上光泽变幻,妙趣无穷。装饰织锦注重日用和装饰相结合,色泽明快、图饰美观大方。如织锦床罩、台毡,图案取材于人们熟悉的《红楼梦》、《西厢记》故事,周围镶以流苏,显得高雅而又大方。杭州织锦为浙江传统出口商品,由都锦生丝织厂生产,产品远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历史:中国浙江杭州生产的以真丝、人造丝为主要原料的重纬多彩织锦。五代时,杭州出现官营丝织手工业。南宋时,杭州成为中国丝织业的中心,官营锦院规模庞大,织机数百架,工匠千余人;民营丝织作坊也同时兴起。明清两代杭州织锦业以工巧闻名全国。1922年实业家都锦生在杭州创办都锦生丝织厂。杭锦分为织锦缎、古香缎和都锦生织锦3大类,其中都锦生织锦运用纹工技术表现摄影、绘画艺术而独具特色。品种主要有人像、风景、台毯、靠垫、床罩,以及提花窗帘、头巾、披肩、室内装饰面料和少数民族袍料等。人像、风景类杭锦多以中国古代绘画或摄影作品为粉本,尤以西湖风景为代表,分黑白、彩色两种。黑白像景以白色真丝为经线,黑白两色人造丝作纬线,通过纹样组织变化,表现水光山色,雾雨阴晴,以及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优秀作品有《江山万里图》、《丝绸之源》等。

桐庐板栗

   产品产地:杭州桐庐县   产品特性:粒大丰满,光泽红润,肉白香甜,品质最佳。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铁,锌,维生素E,核黄素,维生素C。   产品类别:百江板栗、富阳板栗、寿昌板栗。   产品季节:8~9月板栗果实增大期,10月板栗收获期。   产品功效:味甘性温,入脾经胃,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有对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功效;栗果是补肾佳品,兼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泻治咳等功效。   产品简介:板栗是桐庐县的名特产,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优质的品质。板栗为杭州市的主要林特产品之一,全市各乡镇均有种植。板栗作为木本粮食,有丰富的营养,果实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含量大体与大米、小麦相当,且粉质细腻、支链淀粉含量高。既可生吃,又可熟食、炒食。生吃,香甜爽脆,风干则甜度更高;熟食则可烧鸡、烧肉,味鲜香甜;糖炒栗子,则香甜糯绵,风味独特。目前,全市有板栗林产6万亩,已投资3万亩,产量1300吨以上。重点产区为寿昌、姚村、新安江等乡镇,以寿昌板栗最为有名。   产品典故:桂花鲜栗羹:唐明皇时,有个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晶亮。寂寞的嫦娥在广寒宫中,凝望人间,见到杭州西湖风景胜似天堂,游人尽情欢乐,禁不住舒展广袖,翩翩起舞。吴刚手击桂树为她伴奏,震得"天香桂子落纷纷"。此时,杭州灵隐寺中的德明师傅正在厨房烧栗子粥,无数芳香扑鼻的小粒飘落粥中,众僧尝了这种粥,都说特别好吃。德明师傅很高兴,便把散落在地上的桂子拾起来种在山上。很快这些桂子到第二年中秋就成树开花了,从此西湖四周就有了各种馨香的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就成为古都杭州的美称。桂花栗子粥经不断改进,也就变成桂花鲜栗羹而流传下来。

严州雪梨

   产品名称:梨   产品产地:杭州建德、桐庐   产品特性:果肉白色,皮薄肉厚心(核)小,质地多汁无渣,口味甜香脆嫩。   产品类别:严州雪梨、桐庐白梨。   产品成分:含有丰富的糖类、酸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成份。   产品季节:5月份梨树定果,8月中旬果实成熟,在立秋至处暑间上市。   产品功效:具有润肺润肠、止渴消炎、醒酒解毒等许多医药功效,可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倦怠乏力,咳痰咯血、咽干口渴的肺痨等疾病。   产品简介:严州雪梨又称建德白梨,是建德的一种传统名果。严州雪梨果形似“雅梨”,果实硕大。果实梗洼一侧常有一斜状凸起,梗洼极小面浅,果梗也略有偏斜,基部膨大成肉质。果皮色泽不套袋管理的初为绿色,成熟后黄绿色。严州雪梨的栽培适应性强,不论山地、平地甚至低洼地都可种植,产量也较高。除鲜食外,还可经加工制成水梨罐头、梨脯、梨干、梨酒等。桐庐白梨具有果形大、果核小、皮薄肉白、味甘汁多、香脆细嫩的特点。尤以白露采摘的白梨最佳。主要产区在当地的金西乡、三合乡。   产品典故:东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孙权听从诸葛亮建议迁都秣陵,改秣陵为建业。传说汉朝时秣陵有一个叫哀仲的人,他家里种出来的梨子个头很大并且味道鲜美,又脆又嫩,入口而化,被当时人称为“哀家梨”。在唐朝之后的古典小说《幽梦影》中有一段用哀家梨来作形容的话语是这样写的,“今举集中之言,有快若并州之剪,有爽若哀家之梨,有雅若钧天之奏”,可见哀家梨名声之大。由于哀家梨名气大,当时的人们常以能够吃到哀家的梨为荣耀。有些附庸风雅的人,为了炫耀自己的家财和能耐就想尽办法得到哀家梨。但是他们得到了哀家梨后却用蒸笼蒸熟了来吃。梨子本来是生吃才能吃出脆嫩味美的,何况又是以脆嫩和鲜美著名的哀家梨。因此人们就用哀梨蒸食来比喻不懂得某个东西的长处,稀里糊涂地糟蹋东西。

百江板栗

   产品产地:杭州桐庐   产品特性:品质好、颗粒大、产量高、味道甜美、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铁等。   产品功效:补肾佳品,兼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泻治咳等功效。   产品简介:浙江百江镇位于桐庐县西南部,全镇总面积149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4454户14560人。距县城47公里,省道杭淳公路自北向西穿境而过,是沪杭到千岛湖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 百江山高坞深,山体绵亘,重峦叠嶂,溪涧纵横,幽谷深壑,是桐庐县林业重点乡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00毫米,光照适宜,雨热同步,四季分明,具有板栗生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近年来,百江镇因地制宜,利用低丘缓坡大力发展板栗生产。至今板栗面积己达11000亩,其中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村2个,种植千亩面积的大户l户。目前己投产见效面积达8000亩,全镇平均年产栗籽65万斤,产值达260万元,人均板栗收入180元。板栗投产面积逐年扩大,现己成为百江镇农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目前,镇政府对已建的11000亩板栗基地正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基地的培育管理,改造低产低效林;二是着手建立规范的板栗市场,树品牌,实行品牌战略;三是增加科技投入,进一步提高科学经营和管理水平,并对板栗品种结构进行调整,使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相配套,提高百江镇板栗的经济效益,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

富春堂雪水云绿茶

  产品名称:富春堂雪水云绿茶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杭州市桐庐山区   产品特性:色泽嫩绿、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汤澈芽立,清香飘溢。   产品成分: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水溶性食物纤维、氨基酸、矿物质、胡萝卜素、维生素E   产品功效:降血脂、抑制动脉硬化、防衰老、促进消化、生津止渴、提神醒目、养颜美容之功效。   产品简介:富春堂雪水云绿茶产自桐庐山区,以野生茶为主,产区群峰翠叠,云海飘渺,景色秀丽,林间茶丛点点,茶叶吸天地之精华,纳万物之灵气,清香飘溢。本品凝传统技巧和现代名茶优秀工艺于一体,选料讲究,注重加工,看重特色,以采含苞未放的壮实全芽为原料,经八道工序,精工细作,才成佳茗。成品外形紧直略扁、色泽嫩绿、香气清高、滋味鲜醇、汤澈芽立,其品味之高,观赏之奇乃茶叶珍品。   富春堂雪水云绿茶用无色透明玻璃杯冲泡,凝目注视,见芽芯上下浮动,始若雀嘴嬉珠,后似水底千峰,翠芽玉立,清汤绿影,缕缕白雾,清香袭人,举杯细啜,渐觉神清气爽,满口生津, 醉人心扉。   产品历史:桐庐县产茶历史悠久,明清以来《浙江名茶录》中记载著名于时的品目有“分水天尊茶、桐庐黄芽茶”。清朝桐庐知县陈苌的《桐庐竹枝词》:“谷雨村村摘嫩芽,纷纷香气出篱笆。山家客到无供给,泉水新烹自焙茶。”道出了农家客来敬茶的朴质之心。在这古老的茶乡,曾流传着“桐庐云山探雀舌,富春碧水煮龙团”;“君山凝成云雾质,仙庐飘出万里香”之联语,把爱慕桐庐山水之意寓于茶情之中,引人冥思遐想。

瑶琳洞藏酒

  瑶琳洞藏酒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瑶琳镇的特产。瑶琳仙境洞藏酒经过瑶琳仙境长期恒温状态下陶罐洞藏,吸收了江南山水之灵气,产生大量的微量元素,加速酒的老熟,增加酒的柔绵感,使之温柔敦厚,醇香四溢。   浑然天成瑶琳洞,千变万化仙境中。陈年佳酿久未启,开坛畅饮似行空。近日,到瑶琳仙境景区游览的游客,游玩后手里多了一样别致的旅游纪念品——瑶琳仙境洞藏酒。   这种被誉为“产自名山 ,出自仙境”的佳酿是瑶琳仙境景区和山东鲁能泰山酒业共同开发的,它采用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利用泰山山脉泉水和纯粮原料,经固态发酵生产而成。其酿造用水经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泰山山脉层层浸润,清冽甜爽,富含大量的钙、铁、镁、钾、钠、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又它经过瑶琳仙境长期恒温状态下陶罐洞藏,吸收了江南山水之灵气,产生大量的微量元素,加速酒的老熟,增加酒的柔绵感,使之温柔敦厚,醇香四溢。   因瑶琳仙境洞藏酒不仅可通血脉、健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消忧怒、养脾扶肝,还具有抗衰老、抑制致癌基因的作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难得的休闲食品和旅游纪念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所以一推出,就受到游客的欢迎。江苏游客张先生夫妇手里提着四盒洞藏酒,笑眯眯地说:“这个旅游纪念品好,既有纪念意义,还可食用,你看,这包装多漂亮,买几盒回去孝敬长辈!” 瑶琳仙境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洞藏酒是对风景旅游溶洞功能拓展的一种新尝试,我们一直在动脑筋,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   

富春堂雪笋嫩芽

  产品名称:富春堂雪笋嫩芽   产品产地:浙江省杭州市桐庐   产品特性:鲜爽脆嫩,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   产品功效:增进食欲、健脾开胃。   产品简介:富春堂雪笋嫩芽采用桐庐合村一带高山(海拔1500米以上)野山青笋嫩芽为主要原料,经传统柴火蒸煮、木炭烘焙、手工揉制、真空高温杀菌等工艺,按Q/TFTH03-2000产品标准精工细做而成。其鲜爽脆嫩,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植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食用,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是宾馆、餐厅、家庭常备食品,被誉为纯天然(有机)食品。

钟山豆腐干

  钟山豆腐干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钟山乡的特产。桐庐钟山豆腐干系列产品以优质大豆和高山泉水为主要原料,结合传统工艺精致而成,具有卫生,方便,味美之优点,是酬宾宴客,馈赠亲友的一种理想绿色休闲食品。   桐庐县钟山乡豆腐干以独特的口味,得到不少人的喜爱。在钟山,“加喜”豆腐干加工厂算是有名气的企业之一。   钟山豆腐干系列产品以优质大豆和高山泉水为主要原料,结合传统工艺精致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和色素,真空包装并高温杀菌。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及其他营养物质具有卫生,方便,味美之优点,是酬宾宴客,馈赠亲友的一种理想绿色休闲食品。   

桐庐番薯干

  桐庐的番薯干,使用无化肥、无农药的高山红心番薯为原料,采用农家传统烤制技术精制而成,没有任何添加剂,很好的保留了番薯天然的甘甜味,口感软糯,色泽晶莹。现在还有真空的礼盒装,很多到桐庐来的游客,都会带一些回去,实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五云曲毫茶

  五云曲毫茶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的特产。桐庐五云曲毫成品外形紧细卷曲,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味爽回甘;叶底绿亮。   五云曲毫产于浙江省桐庐县,是由县农业局于1988年新创制的名茶。产地群山环抱,林木茂密,溪涧纵横,泉水泛流,相对温度大,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适宜茶树生长。鲜叶于清明前后采摘,选取择芽壮毫多的一芽一叶初展,长度2.5-3.0厘米,百芽重用4.5-6.0克。经杀青手揉初烘搓团整形文火焙干等工序加工而成。搓团时锅中茶叶分理处2~3团交替搓理。成品外形紧细卷曲,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味爽回甘;叶底绿亮。   

钟山蜜梨

  钟山蜜梨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钟山乡的特产。桐庐钟山蜜梨果大皮薄,肉质细嫩,清脆爽口,汁多清香,可滋润脏腑、生津养液,曾先后获得浙江国际博览会优质奖和杭州市优质农产品金奖。   钟山乡是桐庐蜜梨主产区,也是杭州市最大的蜜梨生产基地,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全乡蜜梨种植面积10020亩,品种以翠冠、清香、新世纪、圆黄、黄花梨为主,年产量在11000吨以上,产值达3050万元,蜜梨经济已经成为钟山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02年被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蜜梨之乡”。        钟山乡的蜜梨果大皮薄、肉质细嫩、清脆爽口,汁多清香,多次在省农博会及其他蜜梨评比中荣获金奖。   

桐庐白梨

  桐庐白梨具有果形大、果核小、皮薄肉白、味甘汁多、香脆细嫩的特点。尤以白露采摘的白梨最佳。果实阔圆锥形、短瓢形,黄绿色,果重175~235g。果面较粗糙,果点中大、多、褐色。梗洼浅小,有锈斑,萼片脱落或残存。果心小,果肉白色,质细嫩,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0.2%~12.8%,品质中上或上等。果实不耐贮藏(肉变绵)。生长势中等,树冠开张,3~4年开始结果,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强,耐瘠薄,耐旱。雨后易裂果,易染黑星病。产地8月中旬果实成熟。主要产区在当地的金西乡、三合乡。

新合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新四村

----

新合村

----

引坑村

----

新民村

----

松山村

----

新合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