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金华 >> 婺城区 >> 新狮街道

新狮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金华两头乌猪

  牋牋金华“两头乌”猪又称金华猪,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金华猪的形成历史悠久,根据金华县古方出土的西晋(公元265-316年)陶猪和陶猪圈文物考证:早在1600多年前,金华、衢州(原属金华地区)一带养猪业已相当发达,由于产区山丘连绵,交通不便,远销十分困难,迫使农民寻找加工腌制猪肉、猪腿以便贮存和远销外地的新途径。据考证,金华农村腌制猪腿,始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相传在宋朝时期义乌人宗泽公,在行军时从家乡带去很多腌肉招待友人,味美质高,取名为“家乡肉”,距今也有900年左右的历史。 此外,以金华两头乌猪为原料的金华火腿为世界三大著名火腿品牌之一。2008年,“金华火腿腌制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金华市金华火腿”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因其头颈部和臀尾部毛为黑色,其余各处为白色,故又称"两头乌",是全国地方良种猪之-。原产东阳的画水、湖溪,义乌的义厅,金华的孝顺、澧浦、曹宅等地。本世纪60年代起饲养范围渐次扩大到省内外。金华猪皮薄骨细,肉质鲜美,肉间脂肪含量高,其后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金华猪产仔多,母性好,泌乳量大,哺育率高,繁殖性能好。 有关部门从70年代末开始采取金华猪的保种措施,由金华猪场、市农科所和农试站、东阳良种场按照大、中、小三个类型有计划地开展选育工作。( 金华)   金华两头乌猪    地域范围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华两头乌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金华市行政范围的婺城区、金东区、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浦江县、武义县、磐安县等9个县(市、区)及市直、开发区所辖的151个乡镇(街道)、5051个村庄(居委会),东至磐安县胡宅镇胡田村,南至武义县三港乡曳坑口村,西至兰溪市水亭镇黄岗坞村,北至浦江县檀溪镇周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 119°14′-120°46′30″和北纬 28°32′-29°41′之间,面积10941平方公里。2011年,区域内金华两头乌猪存栏3.55万头,出栏5.9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貌特征 金华两头乌头颈部和臀尾部为黑皮黑毛,胸腹和四肢均为白皮白毛,黑白相交处有明显的黑皮白毛的“晕”带。商品猪出栏时间以8~10月龄为宜,出栏体重60~70公斤。 2. 猪肉品质指标 金华两头乌皮薄骨细,肉质鲜红,肉味香郁,肥而不腻,理化、生化指标均优于外来品种猪。理化、生化指标:肉色评分3分,大理石纹评分3分,失水率(背最长肌)1.95%,肌肉pH1值6.3,肌肉干物质(背最长肌)27.12%,熟肉率(腰大肌)63.5%,肌内脂肪含量(鲜背最长肌)3.95%,肌肉肌苷酸含量(鲜背最长肌)0.80(光密度值/250nm)。

金华酥饼

  产品名称:金华酥饼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特性:进口酥碎,遇湿消融,即使牙齿脱尽的人也有门福品尝其味   产品历史:金华酥饼历史悠久,相传唐代开国名臣程咬金曾在金华开过酥饼店,是酥饼行业的祖师。以后代代相传,名气越来越大,成为闻名遐迩的传统特产。   产品简介:金华酥饼以白面粉、雪里蕻干菜、肥肉以及芝麻、菜油、饴糖等作原料,经过擀面做坯,裹馅和烘烤,制成蟹壳那么大一只酥饼,两面金黄,上面满布芝麻,中间以干菜肉为馅,上下各有10余层,每层薄如纸。香松酥饼,味道极佳。进口酥碎,遇湿消融,即使牙齿脱尽的人也有门福品尝其味;酥饼还以浓烈的陈香和鲜咸的回味显示其特有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顾客,民间有李白“闻香下马”的传说。   

藤稔葡萄

  藤稔葡萄   金华市婺东葡萄良种场1987年从日本引起藤稔葡萄第一代种苗,经过精心培植,培育出金藤牌藤稔葡萄,1992年果粒最大直径为4.40厘米,横径为3.85厘米(乒乓球直径3.8厘米),比乒乓球还要大。1993年金藤葡萄果粒最大直径为4.3厘米,横径4.15厘米,重36克,成为中国当代最大的葡萄。藤稔葡萄不仅果大汁多,而且甘甜爽口,是难得的果中珍品。   金藤葡萄自1991年以来先后已获全国5块金奖,1块银奖,1块铜奖。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学部委员、著名科学家李振声为金藤葡萄亲笔题词:“金藤葡萄,驰名中外”。诗坛泰斗、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艾青也亲笔题词:“金藤皇后,金藤葡萄”。

薄片火腿

  薄片火腿   选择皮色黄亮、肉红似火,香气浓郁、咸淡相宜、形似竹叶,色、香、味、形“四绝”的正宗金华火腿为原料,取其精华部位--中腰峰的上段雄片肉制作。厨师运用娴熟精致的刀工技术,切成大小厚薄均等的薄片若干,整齐地排列成拱桥型。它是一道咸淡适口、滋味醇和、富有余香、造型漂亮的冷盘菜。

天下竹酒

  是浙江省金华婺城区的特产。天下竹酒:来自金华饮用水源地沙畈乡的时光佳酿   天下竹酒是白酒和鲜竹在时光0同生长的佳酿,历经配制原浆酒、选竹、种酒、培育四个阶段,是纯天然的养生活酒。成品酒金黄清冽,酒呈琥珀色,兼具白酒的醇香和鲜竹的清香,入口温润,回味绵长。长期适量饮用天下竹酒利于止咳、活血清尿、抗衰老、调节生理机能,并对原发性高血压、便秘、痔疮等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天下竹酒由金华绿色天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耗资1000万元,将传承1700多年的古方结合现代生物科技开发研制而成。公司将优质原浆酒注入健康的野生幼竹竹腔内,经过化蛹成蝶的三年,酒中的1、杂醇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被竹体分解排放,竹体中的黄酮、鲜竹沥、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益的微量元素融于酒中,竹中白酒更加醇化、活化,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竹酒。竹酒种植基地位于金华市区的饮用水源地婺城区沙畈乡,首期已在梧桐村、店边村开发种植2000亩竹林,2013年年产优质竹酒3万筒(按自然竹节计算)。   公司名称:金华绿色天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华建军   电话:18906793399   网址:www.ls0086.com   公司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丹溪路1113号申华大厦B1813室  信息来源:婺城区风景旅游管理局

塘雅葡萄

    产品名称:塘雅葡萄     产品产地:浙江塘雅镇     产品成分:水分、糖分(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及其它有机物     产品季节:夏季     产品功能:超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体内自由基,起到多种疾病,延缓衰老、护肤美容等功能保健作用     产品历史: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到南北朝时,吐鲁番的葡萄已经很有名,高昌王派使者到金陵向南朝梁武帝萧衍进贡葡萄干和葡萄酒。《西域见闻录》描述吐鲁番品质优良,……葡萄种类甚多,无不佳妙,甲于西域。清朝乾隆时纪晓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称“西域之果,葡萄莫盛于吐鲁番”。葡萄岁有,作为贡品历代连续不断,充分证实吐鲁番生产葡萄和葡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     产品简介: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为葡萄科Vita-ceae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的果实,是地球上最古老得植物之一,也是人类最早栽培得果树之一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葡萄,汉书作蒲桃,可以造酒入酺,饮人则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汉书言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经》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旧有,但未入关耳。由此得知我国栽培葡萄甚古,品种也多。据近代文献指出葡萄多分布于温带至亚热带地区,葡萄属植物全世界约六十种,我国约二十五种。    浙江省塘雅镇坐落于金东区的中部,全镇现有人口将近三万人,以葡萄来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多达7500亩,并且凭借这过硬的管理及品质,在1999年的省农展会上荣获优质农产品银质奖、省级优质农产品奖。在一年以后,塘雅镇有幸被授予“中国藤稔葡萄之乡”的称号,藤稔葡萄以色泽鲜艳,颗粒饱满,汁多味甜且耐运输的优质而受到商贩的喜爱。          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发展与实践,葡萄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不断丰富,在1995年,全镇种植面积达400余亩。并在浙赣线上的塘雅火车停靠站旁创办了塘雅葡萄交易市场,举办了第一届塘雅葡萄节。现葡萄种植面积亩,产量达1.5万吨。同时品种也不断增加,果品质不断提高。现有藤稔、巨峰、红富仕、京亚、红提、黑提、京玉超藤、美人指、黑扎马特等10多个品种。经济效益直线提高。          每年葡萄销售季节的7月初至8月底,铁路部门增加列车停靠趟次,延长停车时间,预留1-2个车厢为葡萄专用车厢。新的葡萄品种和生产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葡萄套袋技术、引进新品种、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均广泛地运用于生产实践,为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这一特色产业,塘雅镇于1997年成立了葡萄协会,并成立了塘雅镇葡萄医院,为种植户及时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葡萄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去年全镇葡萄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曹宅布朗李

    产品名称:曹宅布朗李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特性:酸甜适可,香气纯正,果大核小,色泽以紫红色为主,肉质细脆,不易腐烂   产品成分:水 蛋白质 维生素 钙 糖   产品季节:六月中旬成熟   产品功能:解毒 健胃 消食 活血 化淤防癌抗癌   产品历史:它是在金东区曹宅镇桥下村鸳鸯林果园命名注册生产的,大概有五年的历史   产品简介:“紫晶珠”布朗李是金东区曹宅镇桥下村鸳鸯林果园命名注册生产的,该园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专业种植布朗李品种的果园。该园出产的布朗李果实酸甜适可,香气纯正,果大核小,色泽以紫红色为主,肉质细脆,不易腐烂,可久藏远运。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较高的糖分。

金华毛坦

  “毛坦”又称“麻坦”、“蟠桃果”,是由上等糯米与金华本地红皮毛芋制作而成的金华特色传统糕点,1950年就已驰名中外。2013年,金华毛坦传统制作技艺列入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宗金华毛坦的生产厂家金华市起源糕点食品厂,荣获“浙江老字号”称号。毛坦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吕芳银老人纯手工制作的金华毛坦堪称一绝,需精选纯糯米,通过浸涨、淋清、碾成粉、蒸熟成团块,再与用手工去皮后磨成的金华土毛芋(红芋)的生芋泥一起放入石臼内,用木棒无数次的挑打后成一体,切成条形后日晒,一到两个月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毛坦胚,再通过热加工、低温双锅油炸,对之进行熬糖、裹衣、上麻、烘烤后,制作完成。这个松脆可口的金华糕点小吃,据说历史比金华火腿还要悠久。

择子豆腐

  浙江特产—择子豆腐,是闻名遐迩的浙江特产,是独具地方特色的名优美食之一。择子豆腐是用一种叫择子(学名“石栎”)的野果制作而成的。秋天,择子成熟,采摘下来,加水磨成粉,晒干后储藏,以备常年制作。择子不仅可制择子豆腐,还可做择子面皮、择子面。这种豆腐呈栗壳色,韧而光滑,入口清凉,以冬笋烧煮最佳。     产品名称:择子豆腐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特性:择子豆腐或凉在清洁的井水中,或经冷藏后,口感淡雅舒适,清心爽脑。     产品功能: 解暑清热     产品简介:择子,是一种落叶灌木的果实,性凉,能解暑清热。先把择子果肉经过浸泡、磨细、过滤、晒干制成淀粉。再在粉里加水使其溶解,沉淀后将发黄的水倒掉,反复数次,将原有的涩味去尽,可使豆腐更为爽口。   

火踵神仙鸭

  火踵神仙鸭   将肥嫩鸭与正宗金华火腿脚踵放在土砂锅内,加调料用微火焖炖而成。火踵红艳浓香,鸭肉鲜嫩油润、汤汁浮白似奶,为清和园等老字号当家名菜之一。食之开胃生津、滋阴补虚、治病后虚弱。

武阳春雨茶

    产品名称:武阳春雨茶     产品地址:浙江金华     产品特性: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其纯天然无公害的先天品质,武阳春雨形似松针丝雨,色泽嫩绿稍黄,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     产品功能:精神爽朗,提神解乏,消除疲劳。生津止渴,爽身醒目,解暑去烦的作用。     产品简介: "一夕轻雷落万丝",武阳春雨茶产于早春三月的武阳川及海拨逾千米的牛头山麓一带,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其纯天然无公害的先天品质,秉承千百年传统制茶工艺,加之现代科技精心培育制作,更使"武阳春雨"茶品质卓尔不群,其形似松针丝雨,色泽绿嫩稍黄,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武阳春雨自开发成功以来,屡获殊荣,声誉鹊起,1999年荣获全国农业行业最高奖"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寿生酒

  产品名称:寿生酒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成份: 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   产品历史:金华寿生酒与金华火腿齐名,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早在南宋即为世所重,南宋《武林旧事》中,就有“金华造酒近时京师嘉尚”的叙述,而《苕溪酒隐丛活》中更有“江南人家造红酒色味两绝”的感叹。明朝中叶,几乎达到了全盛时期,明代《酒史》记“晋字金华酒   产品简介:金华寿生酒是中国历史名酒,采用金华特产纯双糯糯米为原料,调配当地的冬浆冬水,用红曲、麦区发酵,经过20多道独特的加工工序精致而成。其酒色橙黄清亮,既有红曲酒的色和味,又有麦曲酒的香和美,醇香可口,沁人心脾,余味无穷。   产品功能:健脾胃、除疲劳 延年益寿   金华寿生酒是金华一带的传统名酒,早在春秋末期,就已问世。后经制酒工人博采众长,制成一种半干型的黄酒,即为寿生酒。寿生酒以精白糯米作原料,兼用红曲、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喂饭法”分缸酿造。这样酿造出来的寿生酒金黄鲜亮,味香醇美,过口爽适,具有红曲酒之色、味,又兼有麦曲酒之鲜醇。习惯于饮黄酒者每赞誉寿生酒不亚于绍兴名酒“加饭酒”。1963年在全国第二届酒评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获银质奖。1988年北京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金华婺州举岩茶

  产品名称:金华婺州举岩茶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特性:条索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翠交辉;汤色嫩绿,叶底匀整,香气芬芳持久,滋味鲜醇甘美。   产品成份:有茶素、茶单宁、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咖啡碱、果胶、碳水化合物、多酚类、芳香族化合物等三百多种。   产品功能:使人脑清楚,精神爽朗,提神解乏,消除疲劳。发挥生津止渴,爽身醒目,解暑去烦的作用。   产品历史:民国时期制茶工艺失传   产品简介:金华婺州举岩茶亦称金华举岩茶、香浮碧乳等。产于峰石玲珑、巨岩重叠的金华市双龙洞附近的鹿田村一带。该茶闻名于宋,明、清时期列为贡品。特征是条索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翠交辉;汤色嫩绿,叶底匀整,香气芬芳持久,滋味鲜醇甘美。民国时期制茶工艺失传。新中国建立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并被评为省级名茶。   婺州举岩久负盛名,远在宋代已被列为全国茶苑的中一枝名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黄一正《事物绀珠》、张谦德《茶经》、詹景风《明辩类函》、方以智《通雅》等均把婺州举岩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之一。清朝末年,茶叶生产衰落,“举岩茶不知处”,名茶失传,湮灭人间。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经过精心培植,举岩茶终于获得重生。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1984年,获“浙江省名茶”称号;2007年在奥运圣火采集之际,婺州举岩被奥林匹亚博物馆永久收藏;2008年婺州举岩茶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猕猴桃

    产品名称:中华猕猴桃   产品产地:浙江金华   产品特性:糖类、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   产品简介:中华猕猴桃为落叶攀援缠藤本植物,俗称“藤梨”。   产品功能:可治疗热病烦渴、尿道结石、痢疾、高血压、肝硬化腹水和跌打损伤等病症

东白茶

  因产于东阳东白山,故名。据古籍记载,东白茶在唐代即闻名于世,至明代则列为贡品。东白茶有东白毛尖、东白春芽、东白顶芽三个不同名号。它们的共同特色是:芽叶肥壮,芽毫显露,色泽嫩翠,滋味鲜醇,香气清新,叶底黄嫩匀齐,汤色清澈明净。春芽绿叶镶金边,带兰花香;顶芽叶形挺秀,茸毛明显,伴有兰花香,回味持久。东白春芽经生化分析,内质可与西湖龙井相媲美,1989年被授予"浙江省一类名茶"称号,东白顶芽曾获省名茶优质奖状。( 金华)

金华中华猕猴桃

  中华猕猴桃为落叶攀援缠藤本植物,俗称“藤梨”。猕猴桃果含有糖类、脂肪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尤为丰富,约为柑桔、苹果、梨的10--30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既是水果中的佳品,又是一种特殊营养品。猕猴桃的果、茎、根均可供药用,具有滋养强壮、清热止渴、利尿通淋的功用。可治疗热病烦渴、尿道结石、痢疾、高血压、肝硬化腹水和跌打损伤等病症。经北京医院和美团医学博士莱纳.波宁多年研究,发现猕猴桃对防治癌症、胃肠道癌瘤有一定疗效。我县的中华猕猴桃的野生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高二的贮藏量最多。( 金华)

新狮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勤俭社区

----

方井头社区

----

后垅社区

----

姚垅村

----

杨家相村

----

沙溪村

----

康村社区

----

五一社区

----

骆家塘社区

----

高村村

----

下裴村

----

唐村村

----

车头社区

----

道院塘社区

----

新狮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