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牛山孙氏宗祠 | 牛山孙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牛山孙氏宗祠 |
冠世榴园 | 冠世榴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文化旅游区东西长45华里,南北宽6华里,面积达12万亩。该园区有榴树530余万林,48个品种,始建于西汉成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素以历史之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林,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基尼斯之最”,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并被列为“花之路”旅游热线上的重要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3A级景区,是一处集自然山川,生态园林、民俗宗教、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枣庄冠世石榴园是一方美丽、富饶、英雄的土地,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人口360万,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五区和滕州市,枣庄,处于“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上,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素有“鲁南明珠”之称,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人文古迹荟萃,蕴藏着深厚的旅游发展潜力,新的旅游形象定位为“灵山秀水的铁道游击队故乡”。 交通 公交旅游专线以三角花园为起点,途经解放路、206国道,至冠世榴园风景区,全程15公里,每15分钟一班。 京福高速公路北上(或南下),至枣庄出口下,前往枣庄汽车站,然后顺206国道向西南至冠世榴园入口; 顺-公路北上(或南下),至临沂汤庄出口下,前往枣庄汽车站,然后顺206国道向南至峄城汽车站再到冠世榴园。 门票 门票总价格:32元 青檀寺景区门票价格80元/人(元); 园中园门票价格5元; 一望亭门票价格5元/人; 匡衡墓门票价格2元/人。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山东省枣庄市区南部、峄城区西部的群山之阳 |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 | 铁道游击队纪念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坐落于枣庄市委、市政府西南6公里处,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速公路西侧,占地9公顷,面积69万平方米。纪念园以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为主体建筑,广场、甬道、碑廊、清风台、金山墓、王强墓、八大亭、影视城等20多个景点散布其间。 目前,该景区形成“一书——小说《铁道游击队》,一曲——《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一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一碑——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一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五部剧——五个版本的影视剧《铁道游击队》”的以“战争文化”品牌为特点的红色旅游景区,使薛城(旧称临城)独有的“革命遗产”得己弘扬、继承和发展。现在,全山已栽植树木30余万株,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乔灌花木复层立体搭配,季节变化明显,历史遗迹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相融合,让人留连忘返,把薛城这块锦绣山川点缀得更加威武雄壮。 1、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广场——薛城区委、区政府为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以原临山广场为基础特别重修扩建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广场。该广场占地1000余平方米,全部大理石铺就,广场周围青松翠柏环绕,在无声无息间祭奠着烈士和英雄的英灵。在广场的大门正中间镶嵌着由-上将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广场”10个金箔帖面大字,使整个广场更显庄严肃穆。现在,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广场已经成为我们当地群众在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无论是在旭日东升的清晨,还是在华灯初放的傍晚,这里总会聚集1000余名当地百姓,或载歌载舞,或弹琴论赋,三五一群,老少同乐,呈现出一片和平盛世的景象。 2、甬道:全长340米,宽20米,共有148级台阶。两侧采用间段式,八卦式,听涛园三个风格各异的造型花坛。 3、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坐落在纪念园中心,高33米,占地2000平方米,于95年8月建成。游击队战士持枪冲杀的铸铜人物塑像,矗立于纪念碑顶端,碑正面为铁道游击队图案,左侧是自上而下贯穿整个碑体的五十根枕木,象征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碑体正面为竖起的铁轨造型,体现了游击队员活跃在铁路线上,浴血奋战的深刻含义。碑体中央镶嵌着由原国家主席-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8个金箔帖面大字,截至目前,是唯一由国家主席题词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底座正面篆刻碑文,碑底座两侧的花岗岩人物浮雕,再现了游击队员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碑座的八级台阶象征八年抗战。 4、碑廊:庄严肃穆,层次分明。-、-、-、-等重要领导人和郑惕、刘金山、王众青等老游击队领导挥豪泼墨,题写了盛赞游击队杀敌壮举,爱国豪放的碑文。 5、双雄墓:念碑东150米处,两墓相隔百米,也称“双雄墓”是为纪念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副大队长王志胜而建。整个墓葬区绿树成荫,鲜花环绕,威武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6、八大台:即八个方位不一,造型各异,颇有民族特色的亭台。分别为薛国亭,华众亭,古井亭,鸿雁亭,南极亭,召凤亭,南石亭,千山亭。从八个不同的亭子走过,可以看到八个角度的薛城区景色。有如欣赏一场立体环幕电影。白天,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群展示署区的繁荣和兴旺,黄昏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带给人们多少深情的遐思。 地址:枣庄市薛城区泰山中路 |
中陈郝窑址 | 中陈郝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陈郝瓷窑遗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区西稍偏北10公里处,属于薛城区邹坞镇中陈郝村。 窑址北部是与钓台、卓山一脉相承的山麓,南部丘陵时起时伏,附近有煤矿,盛产瓷土,蟠龙河自北向南从村中流过,瓷窑址面积颇大,方圆约四、五平方公里。田野中、河流边散落很多古瓷片,俯拾皆是,整个村落就建筑在手工业作坊区的废墟上。村中自地表以下3米多深,全是不同时代堆积起的瓷片。历年来,村民在耕田翻土、开挖水渠时发现数以千计完整的瓷器,有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皿,有造形生动灵巧的玩具。中陈郝古瓷窑址可以划分为三大区域,自蟠龙河出村东上为青瓷区。河床两岸散布大量青釉瓷片和窑具,一直延伸到北陈郝和张岭村南部。田野中窑址众多,土色有黑有红,耕土层之上随处可以见到古瓷片。岸边的瓷片堆积有的地段高达3米。瓷器碎片以青釉为多,黄釉、酱釉以及釉上施褐班彩时而可见。 1987年,对村北青瓷区进行了发掘,文化堆积共分六层,各层土质土色和遗物不尽相同,可以划分四期。第一期年代为北朝晚期;第二期为隋代;第三期为唐代、五代;第四期为北宋。可见这处遗址延续时代之长。以挖掘的文物看,可以分为窑具、瓷器、铜器三大类。窑具主要有三足支钉,筒状支具不规则形支具支柱、托座、匣钵、垫圈、五齿支具、蹄形卯模、垫饼、垫钉和垫板等物。瓷器有碗、胡人头像、罐、盆盘、钵、杯、盘口壶、高足盘、器盖、执壶、水盂、灯、埙、砚等。铜器主要有隋代五株钱、铜镜、北宋铜钱。 这次考古发掘,在青瓷区还发现了一份重要的遗迹。有料池、窑炉、灰坑等。料池平面呈长方形,池底犹保存3厘米厚的瓷土。隋代窑炉两座,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由火道、窑门、火膛、出灰道、中心柱、窑床、烟囱组成,隋代瓷窑炉在我国北方发现不多,在山东还是首次发现。这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古窑炉为研究我国古代的窑炉结构、瓷器的烧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唐代灰坑四座,出土大量可以复原的窑具和瓷器。 中陈郝窑址村北青瓷区发现的大量瓷器,造型古朴凝重,以实用为主,釉色青中闪绿,坚实耐用。过去研究瓷器发展史的学者大都持“南青北白”的说法,认为隋唐以前青瓷器产于南方,白瓷器产于北方。中陈郝发现的大量青瓷器表明,枣庄在隋唐之前就开始烧制青瓷了。 2006年中陈郝窑址作为南北朝至清代的古遗址,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铁道游击队影视城 | 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是旅游和拍摄的最佳景区。影视城市薛城区委、区政府为配合大型红色经典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由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枣庄电视台创意、设计、规划,经枣庄市委、市政府批准,由薛城区人们民政府,枣庄市广播电视局共同投资建设。影视城工程分三期完成。目前,只有一期工程对外开放,第二、三期工程还在建设中。 第一期工程是为确保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电视剧拍摄场景所需而建。依山而建的“南圩子”、“大兵营”、“枣庄东升武馆”、“大茶房”、“鸽子楼”、“德顺兴药店”、“西门”、“三星楼”、“正泰国际洋行”、“万富楼”、“太史第”、“大东旅社”、“议和炭厂”、“同乐戏院”、“落子园”、“炮楼”、“大牌坊”等建筑物,具有鲜明的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再现了当年老枣庄的历史风貌。 第二、三期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业已完成,主要有环山铁路、蒸汽机车及微缩的枣庄、邹坞、临城、沙沟各站及参错古镇的官署、学堂、医院、会馆、钱庄、当铺等,城镇盘桓,老街斜巷,小桥流水,商铺林立,处处展示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宛如一幅生动的鲁南民俗风情画卷。同时建起“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一览独有的战争文化。届时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具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影视城,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宏大的规模、完善的服务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堪称全国百家公色之旅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全国影视拍摄基地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永兴路265号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临山公园) 电话: 0632-4488061 官方网站:http://www.tdyjdysc.com/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60元 |
薛城遗址 | 薛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城遗址位于山东省股县城南15公里。 薛城遗址是东周时期的诸侯国薛国的都城遗址。文献有关薛国的记载都很早,《左传·定公元年》记载,在夏代、商代的时候即有薛国;《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战国时期齐国灭薛国,并封田婴于薛。秦汉时期在此处设县。近年来,山东省文物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示了古城遗址的概貌。 城址的平面呈不规则正方形,周长10615米,城墙迤俪起伏,高出地面4~7米。城内的地势十分平坦,宫殿遗址居于城内正中央。城东北角有两座高大的土冢,相传是战国时孟尝君及其父田婴之墓。在过去,城址周围常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出士,此外还发现了一处汉代的冶铁遗址。(国家文物局) |
枣庄中陈郝村 | 邹坞镇为明清历史古镇,镇内有“九庙十桥七十二座瓷窑”的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拥有明清时期瓷窑遗迹。在中陈郝村内,设置了一个村级博物馆,收纳了一些出土的文物。经考古学家验证,中陈郝瓷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于现今景德镇瓷技。 地址: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 营业时间:24小时 游览时间:大约8小时 特色景观:中陈郝瓷窑 |
西仓桥 | 西仓桥 |
杨峪风景区 | 杨峪风景区 |
凤鸣湖南方植物园 | 凤鸣湖南方植物园 |
青华阁 | 青华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青华阁,位于陶庄镇“枣庄市园艺场”内的山坡上,原名“吕祖阁”,始建於康熙三十年。创建“吕祖阁”碑记,现镶嵌于阁的底层北墙内。其内容为:“予御风乘云,历览各区大地僧寺道观之间,建楼立阁者不可胜指,夫普提仙灵何借栖止於是,而必须烦财聚工坐土木与其上也。得毋主之者籍以身便耶。噫嘻!是说也,世岂无之?而就所论於清允道士也。清允年未及壮,即断尘缘,违父母、舍妻子而隐。初舍朝阳,后得白云而居,自以为缟衣黄冠,伏羲穴而老终身,倘徉焉足矣。若必后后焉,苦心竭思,竞日奔波,工作之为是与尘俗奚异哉?然则,清允何以有是乎,盖为吕祖故也。纯阳与清允夙植根缘,自清允归山后,降乩提度不惜金针者,於兹数十年矣。殷殷恳恳,若不忍释,而清允者奉事益虔,又以为崇之不尊,祀之不久不可以图报也,爰立阁焉。纯阳虽不借阁而尊,而清允尊之之意彰也。清允虽不能长留其身以事纯阳,其徒若孙之据阁而祀者亦自可久矣,是清允建阁之意也。然不有倡者谁开其始,不有辅者难见其终。是举也,倡者李氏如昆,盖一以报吕祖之德,一以成清允之志也。然而报德成志者,又不独李氏,则辅之者又端赖有众人焉。试看阁头起白云之烟雾,楼角敛凤岭之彩霞,驾鹤车而栖息者有焉,杖山头而仰止者有焉,妥灵壮观得与黄鹤岳阳相比迹者,谁谓非诸君子之所赐也哉。清允不忍没众人之力,予不忍负清允之请,因记。大清康熙三十年岁次辛未孟夏谷旦。” 陶庄镇 陶庄镇,位于薛城区北部,总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辖30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3个居委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夏商先贤奚仲、仲虺在此留下了永放光辉的足迹。 矿产资源丰富,早在元、明时期就有人在此采煤,1920年中兴公司在此开矿,并建有专用铁路运营线,因此,陶庄赢得了“小窑”的美誉,并成为枣庄市最早的两个建制镇之一;已探明的资源还有石灰石、铝…… 详细++ |
张庄民俗石榴山庄 | 这是一个静静的山村,不知道多少年,多少代,养育了多少人;这是一个古老的山村,因为山村里房前屋后都是石榴,人们就叫它石榴山庄。走进山庄,仿佛进入了世外榴园,古朴的石屋、千年的古槐、苍老遒劲的石榴树、热情好客的村民……构成了一幅恬静安适的山村田园风光。 世外榴园的小山村 张庄石榴山庄依山傍水,优雅闲静,景色宜人。走进山庄,榴林深深,曲径通幽,簇簇榴花,烁烁诱人。村东的榴花峪被群山环绕,峪中的玉华泉、圣土泉、筛子泉、柳泉缓缓喷涌,清泉甘美、奔流下泻、浪花飞溅、恍若仙境。山庄里古树名木繁多,石榴栽培历史悠久,部分石榴树树龄都在四百年以上,百年以上石榴树千余株。当我在初冬的时节来到这里,石榴的叶子已经变成黄色飘落在石榴树下,棵棵榴树、千姿百态,风格迥异,苍劲奇崛。久经风雨的石墙碧瓦、草棚农舍在石榴树林中错落有致,朴实的村民依坐在自家门口,悠闲地吸着烟,自然和谐的山村总是那样平静。石榴花、果、叶、干、根俱美,四时皆宜观赏,初春时节,万株吐蕊,竞相开放,春意盎然;仲夏之时,榴海荡漾,榴红似火,争奇斗妍;深秋之至,硕果累累,悬于枝头,笑迎宾客;隆冬来临,怪枝嶙峋,虬枝缠绕,披雪挂霜…… 在古老的山村中,有一棵造型奇特的石榴树,那就是“石榴太皇后”,树龄600余年,树形优美,树冠庞大,因有九根主干,十八条分枝,故名九股十八杈,据林业部门统计,此树为鲁南石榴树之王。关于这棵石榴树的历史,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先祖讳彩,字还白,明朝仕至南京刑部正郎,避0臣魏忠贤-辞官还乡,携带宫廷石榴树种植在圣土山下的张庄村,据一位老者介绍,这棵石榴树就是张氏先祖——张彩亲手所植。距离石榴太皇后不远处,有两个颇似拐杖印和脚印的石痕,当地村民赋予它神话的色彩,给它命名为“仙人采果石”。传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到蓬莱赴群仙会,路经此地,正值榴果成熟季节,便采摘石榴解渴,因用力过大,就在青石上留下一只脚印和一个拐杖印。当我听完这则传说的时候,会心的一笑,古老的山村、古朴的村民,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传说,滋润着山村里一代又一代人 。 在张庄,除了房前屋后形态各异的石榴树之外,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树冠参天,树干一人抱不过来的槐树。槐树亦称家槐,取其谐音家怀,意为怀念家乡,在很多乡村都有种植,但在鲁南有张庄村这么久远的槐树还很少见。走进张庄,最吸引人的三棵槐树就是吉祥槐、卧龙槐和千寿槐。吉祥槐位于石榴山庄南,树龄700余年,树高7米。据说民国年间,众村民在槐树下乘凉,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顿时天气骤变,大雨磅礴而下,忽一雷电击中大树南侧枝,顷刻,半个树干断下,唯村民乘凉处安然无恙,众人认为此树有神灵保护,故称 “吉祥槐”。 离吉祥槐不远处,便是著名的卧龙槐,位于一村民院中,树龄300余年,树干苍老,树冠却枝繁叶茂,树主干向北倾斜,北部一主枝垂入地下,逶迤入地 2米后又伸出地面,突出地面的主干向北生出2枝。该树由北向南看过去,主干酷似一条巨龙盘绕,昂首腾空,人们根据这棵古槐的形态,给它命名为“卧龙槐”。沿卧龙槐拾级北上,大约300米便是享誉四方的千寿槐了,千寿槐有逾千年的历史,树干区径1米有余。据说唐朝大将薛仁贵东征高丽,途经张庄村安营扎寨时亲手所植。清嘉庆年间,曾枯死三年,后又复活,至今枝繁叶茂。 |
奚仲山 | 奚仲山 |
奚仲故里 | 奚仲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奚仲故里 |
中陈郝桥 | 中陈郝桥 |
石榴山庄 | 石榴山庄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