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枣庄 >> 台儿庄区 >> 泥沟镇

泥沟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运河古城坐落于枣庄市辖区台儿庄区,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重建台儿庄古城,是几代台儿庄人民的梦想,古河道,古码头,一座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将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目前已经成为煤城枣庄的新城市名片。国家AAAA级景区。  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但是这座美丽的古城却毁于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炮火。  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台儿庄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曾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花水月。新中国建立后,台儿庄古城区一直是兰陵县和台儿庄区政权所在地,党和人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改山治水、战天斗地的运河治理、农田改造等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直到改革开放时期,台儿庄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改变,城市建设逐步向西部新区发展转移,旧城的老居  民区依然保持着古朴自然的陈旧落后面貌,顺河社区居委会3000名尚未完全脱离土地的农民,依旧居住在环境恶劣的棚户区。开发重建台儿庄古城,成了台儿庄几代人民的梦想。  2008年4月8日,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七十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工作,着力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打造成为沿运独有、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  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城,5月4日-民党荣誉主席-先生来台儿庄古城为泰兴楼奠基。  古城简介  台儿庄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八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京杭运河仅存的最后3公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运河”,是京杭运河最后一段活着的运河;城内拥有18个汪塘和7公里的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古水城。同时这里也是国台办批准的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  台儿庄古城面积2平方公里,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成为世界上继华沙、庞贝、丽江之后,第四座重建的古城,世界第三座二战城市,全国唯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台儿庄古城景区在文化展示上,围绕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文化,规划建设运河奏折展馆、兰祺书寓等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博物馆,逐步将整个古城打造成为一本大百科全书;在经营业态上,主要以国内高端品牌的酒吧、茶楼、客栈和运河沿线及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用“创态”的理念,丰富业态的主题文化内涵;在景区运营管理上,叫响“天下第一庄”著名品牌,打造精品旅游品质,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进行运营管理,在经营体制、商业特色、管理服务上,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成为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一块瑰宝。  交通  外部交通  1、在枣庄站有高铁与北京南站、上海虹桥、天津西站、南京南站、济南西站、青岛站、杭州站、徐州东站之间通行,上述地区的游客可以选择京沪高铁方便来往。枣庄西站有山东省内与省外主要省会城市的列车经过  2、枣庄市没有机场,可借道山东临沂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从机场出来再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到台儿庄。有条件的游客还可自驾游  外部交通  台儿庄本地公交票价一元  门票  1、散客门票160元/人,三日有效。(送客服中心至景区往返大巴车小交通);  2、网络:三日有效(需至少提前一天预订)。  (1)成人150元/人(送客服中心至西门往返大巴车小交通);  (2)成人165元/人(送客服中心至西门往返画舫船小交通);  (3)学生75元/人(送客服中心至西门往返大巴车小交通);  (4)学生85元/人(送客服中心至西门往返画舫船小交通)。  3、半票优惠对象:(仅限挂牌价门票)  (1)60周岁-69周岁(含69周岁)老年人(凭老年证、身份证)。  (2)身高1.2-1.4米之间(含1.4米)的儿童。  (3)7周岁-17周岁(含17周岁)未成年人(凭学生证或户口本、身份证)、24周岁以下全日制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  (4)三至四级残疾人(凭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  4、免票优惠对象:(仅限挂牌价门票)  (1)本地居民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外地居民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人(凭老年证、身份证)。  (2)6周岁以下(含6周岁)儿童(凭户口本或身份证)、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的儿童。  (3)一至二级残疾人(凭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  (4)本地居民凭本人新版残疾证(不分级别)。  (5)残疾人凭本人新版军残证或者新版残疾警察证(不分级别)。  (6)现役军人凭士兵证或军官证和军校学员证免费入园。  (7)离退休军人凭军人离退休证免费入园。  (8)持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国导证(IC卡)的导游人员。  (9)团队大巴车司机凭驾驶证A证、B1证(须配合当日带团证明使用)。  (10)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颁发并通过年检的记者证免费入园。  (11)持有省级以上(含省级)摄影家协会所颁发会员证的人员免费入园。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华兴路东段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古城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

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景区称号:湿地公园(国家级)  枣庄市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运河湿地为主的湿地公园。主要由涛沟河下游段、峄城大沙河分洪道下游段以及两河口之间的京杭运河段等河流湿地组成,将台儿庄城区包围其中,属典型的河流湿地。规划总面积2592公顷。其性质定位以湿地资源保护、修复为前提,以台儿庄运河湿地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为主要景观资源,以湿地观光、科普教育、度假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湿地公园。在运河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上,着力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生态功能、保障运河水质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地址: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大道兴中路南首  特色景观:运河、湿地  自驾车指南:  从S38岚曹高速的峄城南立交口下,沿S244南行至台儿庄区兴中路南首。  等级:AAAA  电话:0632-6716777  官方网站:http://www.5yfb.com/  开放时间:  8:00-17:30  

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一九三八年春,中-队重创日本侵略军两个精锐师团,歼敌万余人,取得了抗日战争初期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时隔半个多世纪,英雄的台儿庄人民没有忘记血与火的历史,没有忘记为保卫这块土地而牺牲的千万将士。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经中宣部批准,台儿庄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二日,投资1900万元兴建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古运河畔,占地面积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集展览馆、影视馆和全景画馆于一体,气势宏伟庄严。展览馆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实物6000余件;影视馆主要播放当年外国战地记者拍摄的战役实况,使人对台儿庄大战有进一步的了解。  全景画馆是一个十八边形的筒式建筑,高二十八米,直径四十三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是国内反映战争题材的三大全景画馆之一。全景画馆包括绘画、地面塑形、实物、灯光、音响等五个部分,艺术地再现了中-队在台儿庄从阵地战到巷战痛击日军,取得胜利的历史过程。大北门激战、清真寺拉据战、西北门争夺战等典型战斗场景,作为表现重点。整个画面高十六点五米,周长一百二十四点一米,画面首尾相连。巨幅画面与逼真的塑型有机结合,配有特殊的灯光、立体音响,战斗气氛极为浓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公共交通  1、台儿庄长途汽车站下车后,乘公交车即可抵达纪念馆  2、枣庄市区内乘枣庄-台儿庄专线也可到达  门票  25元,清真古寺5元,李宗仁史料馆10元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沿河南路6号  

枣庄李宗仁史料馆

枣庄李宗仁史料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李宗仁史料馆建在台儿庄老火车站旧址上,三面环水、风光秀丽、建筑风格独特,是座哥特式建筑,为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李宗仁史料馆由四个展室和一个影视厅组成。该馆以李宗仁先生一生“青春戎马,晚节奠花”和他指挥的著名台儿庄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全面介绍了李宗仁先生的一生,特别是挥师抗战御倭和回归祖国前后的爱国壮举。  馆内藏有李宗仁先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200余幅,文史资料1000余份,遗物和文物60余件,珍贵录相带一盘。所展示的这些内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均由李宗仁先生的第三夫人胡友松女士捐赠,属海内外首次展出的精品李宗仁史料馆是台儿庄大战遗址参观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进民族自信心的又一教育基地,是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团结全国人民的一部具体教材。  地址:枣庄市台儿庄区康宁路8号(火车站遗址)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外部交通  1、在枣庄站有高铁与北京南站、上海虹桥、天津西站、南京南站、济南西站、青岛站、杭州站、徐州东站之间通行,上述地区的游客可以选择京沪高铁方便来往。枣庄西站有山东省内与省外主要省会城市的列车经过  2、枣庄市没有机场,可借道山东临沂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从机场出来再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到台儿庄。有条件的游客还可自驾游  内部交通  台儿庄本地公交票价一元,无人售票  门票  10元  开放时间  08:00-18:00    李宗仁 (1891~1969)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1969年逝世于北京。 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 详细++  李宗仁 (1891~1969)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汉族。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抗日名将,爱国人士。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1965年(74岁)从美国返回中国大陆。1969年逝世于北京。 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二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多年来一直合作无间。最初二人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 详细++

晒米城遗址

晒米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晒米城遗址位于台儿庄北向15公里处泥沟镇境内,平面呈不规则哑铃型,长90米,宽80米,总面积约为7200平方米,地层堆积高约4~6米。晒米城遗址高台雄踞平野,向东俯览马庄村貌以及茅茨河故道,向西俯瞰枣台公路的南北川流,犹如一座土建城堡,格外醒目。  其实,晒米城应该就是一座古代城堡的几千年累积之遗存。1974年以来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多次考察,共采集发掘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其中完整的和可以复原的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三大类。陶器以黑陶为主,纹饰有竹节状纹、弦纹,器形较大,造型美观,为古瓦陶器中上乘。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锤、石刀等生产工县。均采用磨制技术。骨器主要有骨镞、骨角柄,骨簇是原始狩猎武器,骨角柄是为石器作柄。此外,还有周代灰陶折腹罐,春秋战国时完整的铜镞,汉代陶豆,魏晋时期花瓣纹瓦当,宋代花口瓶等器物。  另外,观察晒米城遗址断面,层次分明的古文化层堆积更是一览无余——最上层约2米厚的灰黄土色土质中,包含有汉代、周代陶器碎片,器形有灰陶旦、筒旦、极瓦、陶鬲、陶罐等。晒米城遗址第二层为商代堆积,器物隔片有灰陶鬲足、鬲口沿、石器残片、缸片、蚌片等,其厚度约为2米。这一层中又可分为若干小层,每小层约0.1—0.5米不等,有的小层是灰土堆积,有的则是未燃尽的木炭或红烧士堆积。晒米城遗址第三层为龙山文化堆积,灰土中夹杂大量蚌壳、河螺壳以及残碎石器和磨光黑陶片。陶器碎片中可辩认的器物种类有鬼脸式鼎足、鼎口沿、盆口沿、罐把手、豆柄等。据此推定,该遗址最下层文化堆积属于山东龙山文化城子崖类型,地层中含有龙山早中晚三期遗物,与周围地区所分布的同类型遗址文化面貌相一致。继龙山文化时期的居民之后,殷商先民,周代先民至汉代先民都在晒米城留下了艰难沉重的足音。  晒米城遗址身价弥足珍贵,源自遗存积淀年代的久远和规格、规模之宏大。但是其原有的称谓却无从考知。至于今名晒米城,据说源自一个和梁武帝有关的民问传说。  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字叔达,南朝兰陵郡中都乡人,有着突出的政治、军事与文学才能和建树,在辅佐南齐治国安邦过程中屡建奇功,最终创建了梁朝。萧衍在辅佐南朝齐明帝期间,南齐遭遇北魏孝文帝三十万大军的征讨。萧衍奉命出征淮河前线抗敌并自请充当先锋,发兵救援义阳被困守军。萧衍带领军队连夜抄小路赶到了距离北魏军只有几里地的贤首山,命令士兵将旗帜插满了山上山下。天亮,义阳城中的齐军看到满山旌旗招展,以为重兵已经赶到给他们解围来了,于是士气大增,马上集合军队出城攻击北魏军,同时顺风放火。这边的萧衍也趁机夹攻北魏军,萧衍亲自上阵,摇旗擂鼓助威,齐军士气高昂,个个奋勇杀敌。北魏军在齐军前后夹击下,溃不成军,只好退却。齐军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据传,就在此役期间,萧衍从故乡兰陵郡征集了大批军粮,沿茅茨河船运支援前敌,不料途中遇险船翻粮倾。军士们将粮袋打捞出水,就势将粮食摊在岸西的两座古城基台上晾晒,西城台晾麦,东城台晒米。萧衍创立梁朝之后,二台遂为世人看重,口碑相传,称之为“梁王晒麦城台”“梁王晒米城台”,简称“晒麦城”和“晒米城”。  关于晒米城遗址,在《峄县志·古迹考》中有专门记述:“晒米城、晒麦城俱在县东南三十里,二城相违,中隔一道,似是一城因路而分。”这里记述的晒米城与晒麦城中间的路,就是现在的枣台公路前身的一条古道。从明清至今,这条路一直是南通台儿庄,跨京杭大运河直达徐淮的交通要道。此间,枣庄中兴公司修筑的经台儿庄跨运河接陇海的枣—台铁路专线,其路基占用了晒麦城址,加上后来大量用土,晒麦城已经不复存在,晒米城址也屡遭蚕食,现今面貌实为残存。  和晒米城遗址有着相近、相似、相关的遗址,还有与其相距不远的兰祺故城遗址、难摊子遗址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台儿庄附近曾有存见的雷台、凤凰台、墩上等,大都属于汉代和汉前的遗存。这些遗存和晒米城遗址相比,其文化底蕴与考古价值皆大有逊色。晒米城集6000年风云积淀于一台,其残存遗址则更显其身价之贵。为了维护好这处人类文明的重要遗存,枣庄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公布其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儿庄清真寺

台儿庄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儿庄运河在明万历年间修通后,台儿庄遂成南北漕运咽喉要塞,于是“商贾辐辏”,其中不少是外来的回教徒。为有一个礼拜之处,他们便在台儿庄城东门里修建了一座小型的清真寺。清朝初年,漕运的繁荣带来了台儿庄的兴盛,“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俗称天下第一庄”,在台儿庄定居的回族客商越来越多,原来的清真寺已不能满足其朝拜之需要。时至清乾隆年间,阿訇李中和倡议重修清真寺,以发扬光大伊斯兰教。据寺前石碑记载:“李中和抛却浮屠,纯讲救理。南走蜀闽,北走豫燕,蓄款数年,功成一旦。”重修后的台儿庄清真寺,位于台城大北门内的郁记花园旧址,占地38亩。台儿庄清真寺寺院前大门向东,过厅5间,南北讲堂各5间,东西小讲堂各3间,西水房3间,大殿25间。后大门向西,门楼两旁有大理石紫花石鼓一对,光彩照人。院内苍松翠柏,花草葳蕤,清雅宜人。清朝末年,又将南讲堂改建成大门楼,大门改为面南,“清真古寺”的门额也换成了“回教堂”。据考,清真寺大都大门朝东,朝向伊斯兰圣城耶路撒冷所在的方向,唯有台儿庄清真寺面南。时至民国初年,阿訇陈性真和乡老马振堂先后2次募款修缮,古寺楼堂玉宇,颇为壮观,蜚声鲁南苏北,礼拜教民纷至沓来,一时门庭若市。  然而,兵燹之灾却将它毁于一旦。1938年春,中日台儿庄大战爆发。台儿庄清真寺建筑高大坚固,而且偏据北城,距火线最近,我守军186团将指挥所设置于此,遂为中日双方争夺的焦点。历经七天七夜的拉锯争夺,台儿庄清真寺沦为焦土,断壁残垣上的尸山血河,凝固成极为惨烈的悲壮画卷。四株古柏,有两株化为灰烬。幸存的两株也烧损过半,其中西侧那株主枝缺损,干枯龟裂,煎熬60多年之后死亡,于今只成枯干,依旧傲然立于堂前。另一株虽弹痕斑驳,却顽强生长,依然枝繁叶茂。西小讲堂弹痕累累,其弹痕特别密集的80平方厘米之砖墙,已于1988年10月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移去陈列。  台儿庄大战后,乡老马振堂向台儿庄十几家粮行募捐,于1942年重修了台儿庄清真寺。除恢复原建筑外,又新建了一座高28米的望月楼。望月楼瓷砖绿瓦,翘檐走廊,四面展角,雕梁画栋,好不气派,为当时台儿庄最高建筑物。但是,这些建筑在“文革”十年中惨遭浩劫,复又陷于破败窘境之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如雨后春风,让清真古寺再度焕发了青春。1983年,区政府斥资5万元,回族群众捐资3.5万元,按原样重修台儿庄清真寺大殿。该殿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琉瓦红墙,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此后,区政府又拨款修建了院墙和水房、门楼以及门外场地,原来的“回教堂”又换成了“清真古寺”门额。重修望月楼,耗资50万,  2006年大功告成。重建的望月楼为7层建筑共28米高,巍峨耸立的飞檐走壁,为古色古香的台儿庄清真寺平添几分清幽壮丽。与此同时,在城区南部也修复了古有的清真南寺。方便了伊斯兰教众的宗教生活。  在台儿庄清真寺重建、修建、改建的一系列工程中,台儿庄区始终注重保存当年台儿庄大战的风物见证,那斑斑驳驳的墙壁及其密实的弹洞,半枯半荣的古柏及其躯干内残存的弹头,每天都在无言地吟诵着当年惨烈的慷慨悲歌,向世人昭示着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和侵略者失败的必定结局。   

台儿庄战史陈列馆

台儿庄战史陈列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台儿庄战史陈列馆依托台儿庄革命烈士陵园,为兰陵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兴建,座落在台儿庄区文化路中段,区驻地中心。现已成为鲁南苏北地区建筑规模较大、陈展内容较为丰富、设施较为完备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多年来,台儿庄战史陈列馆(台儿庄革命烈士陵园)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在褒扬烈士、教育群众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与周边5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签订了共建协议,全区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在这里举行,每年接待本地及苏鲁豫皖等周边地区前来瞻仰、参观的青年学生、机关干部和社会群众达10余万人次。2001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党员教育基地;2009年被评为枣庄市“三八红旗集体”;2010年11月被评为枣庄市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至2012年连续六年被评为枣庄市“青年文明号”单位;2013年被区委、区政府确定为“双拥教育基地”。  整个战史陈列馆占地100亩,分英雄广场、战史陈列厅、国防教育园、壮国园、影视厅五部分。  英雄广场占地1500平方米,主要是为游人聚集、团体活动而建,广场中央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31.8米,碑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采用毛泽东同志手写体,背面刻有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将军撰写的碑文。  英雄广场北面是台儿庄战史陈列馆的主体建筑战史陈列厅,台儿庄战史陈列厅分为三个展厅,第一展厅为古代和近代时期在台儿庄发生的战事,第二展厅陈展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台儿庄地区所发生的战事,第三展厅为英雄人物厅。  国防教育园,占地20亩,主要建筑有大型武器展台和兵器展室。在大型武器展台上陈列的是我军战争年代使用过的飞机、大炮、坦克等大型武器。兵器展室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展厅内建有形象逼真的海、陆、空军事沙盘,其间陈列着“钢铁堡垒”坦克、“海上巨无霸”战舰、“蓝天雄鹰”飞机、“现代战争宠儿”导弹等等。  壮国园主要由长城微缩景观、互动项目、英烈纪念碑、改建碑、护城河等组成。长城微缩景观,长240米、高6米,仿八达岭长城建造,形象逼真,巍然壮观,象征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防的雄壮。  影视厅,通过播放珍贵的战地纪实录像和参战将士的访谈录,向游客系统地介绍台儿庄的战争历史和今日台儿庄的繁荣景象。同时馆内建有互动项目,让你亲手操作,亲身体会战斗的无穷乐趣。  现在台儿庄战史陈列馆,建筑雄伟,风格独特,松柏苍翠,百花争妍,环境优雅,风景宜人,是融瞻仰、教育、游览于一体的最佳场所,她将作为先烈们英雄业绩和高风亮节的形象,将彪炳千秋,永传后世。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外部交通  1、在枣庄站有高铁与北京南站、上海虹桥、天津西站、南京南站、济南西站、青岛站、杭州站、徐州东站之间通行,上述地区的游客可以选择京沪高铁方便来往。枣庄西站有山东省内与省外主要省会城市的列车经过  2、枣庄市没有机场,可借道山东临沂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从机场出来再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到台儿庄。有条件的游客还可自驾游内部交通  台儿庄本地公交票价一元,无人售票  开放时间  09:00-17:00  景点位置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儿庄战史陈列馆  

偪阳故城

偪阳故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偪阳故城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西南约2.5公里处,南依群山,东有龙河古道。  逼阳,春秋小国,子爵。《世本》云:“逼阳,妘姓,祝融之孙,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至于何时所封,初封何人,史无可考。《国语·郑语》曰:“妘姓邬、郐、路、逼阳,曹姓邹、莒皆为守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可知逼阳与曹姓国及其他妘姓国皆为周时诸侯国。《春秋》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春,鲁、晋、宋诸国联合攻打逼阳,因“城小而固”,至夏五月“遂灭逼阳”。逼阳城破,国君被俘,逼阳归宋。齐灭宋归齐,后归楚。秦设傅阳县,汉、晋因之,后废。  城周长3293米,当地有“九里单八步”之说。城址南北长、东西短,大体呈长方形。城中西南隅有小山,俗称“米山”。西北部有村庄,名城里村。其余皆为农田。残墙北部明显,系因清代农民义军加高旧墙,筑起了逼阳圩。现北墙高出地表4~5米,底宽20余米,整个城迹轮廓清晰可见。  故城内及城外东部,地面散见许多陶片,以灰陶为主,多为豆、罐、盆之类。陶器除素面外,有的饰有绳纹、凹凸纹。出土文物有砖、板瓦、瓦当、铁渣、铜剑、铜镞、铜印等。石器也偶有发现。清光绪《峄县志·杂记》:“峄地古陶颇多,而以逼阳砖为甲,其制古拙,无文,长尺有余,宽半之,质坚,重逾于金石。人得之以为砚,付手民治之,锋刃不能入也。”故城南,群山之阴,古墓成群,常有画像石出土。  2006年偪阳故城作为周至晋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儿庄古运河

  台儿庄运河为东西走向,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弯道,全长42.5公里。这段河道西高东低,落差很大,使这不足百里的航道就设置了八座船闸,致使南北大批船只、货物聚集台儿庄等待过闸,满河船只,帆樯如林,由于滞留的时间长,大批客商离船登岸,云集台儿庄,使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商业重镇,呈现出“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  台儿庄运河号称"活着的运河",由于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气息浓郁,真有回到明清时代之感,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   用时参考  30分钟  交通   外部交通   1、在枣庄站有高铁与北京南站、上海虹桥、天津西站、南京南站、济南西站、青岛站、杭州站、徐州东站之间通行,上述地区的游客可以选择京沪高铁方便来往。枣庄西站有山东省内与省外主要省会城市的列车经过   2、 枣庄市没有机场,可借道山东临沂机场、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从机场出来再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到台儿庄。 有条件的游客还可自驾游  内部交通   台儿庄本地公交票价一元,无人售票   门票   包含在台儿庄古城门票内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南部  

新关帝庙

新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末清初,漕运繁盛,山西商人纷至沓来,在台儿庄落户座贾。为联络乡党,借势兴商,他们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集资兴建山西会馆,供奉山西圣人关公灵位,实为关帝庙。因台儿庄已有一座关帝庙,故称新关帝庙。  新关帝庙初建时占地30亩,楼殿禅舍百余间,主要建筑有春秋楼、关公殿等,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春秋楼5间大殿约高15米,青砖白缝琉璃瓦,飞檐钩挂很壮观。新关帝庙楼上悬挂巨幅画像《二爷观春秋》。关公殿3间大堂,青砖筒条瓦,兽脊小飞檐,殿内关公塑像手握青龙彦月刀,刀头长1.3米,刀柄为优质青铜。塑像前有锡制大方桌,桌上有半米直径的锡制大香炉,终日香烟缭绕。  此后,晋商对新关帝庙的修缮维护一直未断。清乾隆三十年和乾隆五十年,两次大的工程,先后续建仪门、配殿、戏楼、辕门以及配套房舍几十间,还建了10米多高的兽脊压顶大照壁,彩楹画栋,蔚为壮观。新关帝庙照壁正面镶嵌“博爱高明,浩气弥伦天地;神圣文武,英灵卓绝千古”的对联。新关帝庙每年农历五月初三和十三关公磨刀日举行的盛大庙会,香客云集,艺人献艺,庙堂内外,热闹非凡。      关羽 (162~220)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追随刘备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详细++  关羽 (162~220)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追随刘备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详细++

船形街

  船形街是台儿庄标志性建筑。  船形街又称非物质文化博览园,园中有个巨型的船型,长110米,中间宽60米,四周环水,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寓意“大河行舟,一帆风顺”。  船形街不仅整体像一艘巨船,而且里里外外还塑造和绘制了许多小船。中间这艘船,是乾隆皇帝的龙舟形貌。这尊石雕作品是镇水兽,保证河水波澜不兴,航行安全。船上有供演出的后乐亭,现在正演出的柳琴戏,是当地的乡土剧种。   电话  0632-6679038;0632-6679788  景点位置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儿庄古城  

邳庄欢迎庄园

  邳庄欢迎庄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雷草村。该餐馆以传统农家土菜为主,包括特色炒鸡、鱼和扣碗肉等。

台儿庄憩园风景区

  憩园景区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徐楼村驻地,于2013年成立,园区总面积2122亩。  景区是以自然山水景观为载体,开展园林休憩、农耕体验、农产品采摘、娱乐垂钓等具有浓厚传统特色的休闲旅游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园。通过建设生态园林、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园、库山庙、民俗博物馆和毛楼战役纪念馆等景点,进一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位。现有生态观光园林800余亩,种植品牌核桃及苗木培育600余亩,种植黑小麦等农作物320余亩,养殖水面100余亩,栽植红枫、海棠、黄栌、石楠、玉兰、七叶树、马褂木、香花槐、国槐、龙柏等100多个苗木花卉品种。可供自由采摘的桑椹园、核桃园、草莓园、苹果、樱桃等采摘园12个。  地址: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徐楼村驻地  营业时间:全天  游览时间:大约6小时  特色景观:生态库山,松林净土,碧水奇石,天然氧吧  游览线路:停车场—民俗茅草屋(服务区)—水杉林—樱桃沟—樱花洲—沿河景观大道—主路景观大道—停车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泥沟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泥沟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