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钓鱼城遗址 | 钓鱼城遗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9月8日至12日钓鱼城旅游休闲文化节期间免费开放,9月13日起恢复正常售票。 2017年钓鱼城旅游节将于9月8日开幕,为期5天,将举行钓鱼城登山邀请赛、嘉陵江河钓大赛、中华龙舟赛、佛教祈福、星空露营乡村音乐节等多项活动。为吸引更多游客感受钓鱼城魅力,节会期间钓鱼城景区、涞滩古镇二佛寺将免费开放。 钓鱼城景区开放时间为每日8:30—17:00,涞滩二佛寺景区为每日8:00—17:30。游客们可凭身份证分别在钓鱼城半边街游客中心或奇胜门停车场、涞滩古镇二佛寺大门或游客接待中心领取免费参观券。 此外,为确保旅游秩序,根据景区日最大承载量,钓鱼城景区每日发放免费门票数量为10000人,涞滩古镇二佛寺为3000人,门票限量领取、一人一票,领完为止。 钓鱼城遗址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的合川市,是一处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的军事堡垒及古战场遗址。 钓鱼城始建于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该城址距嘉陵江约400米,城周长20余公里。现存有城墙、7座城门、皇城、皇井、午朝门、元帅府、水阁凉亭、敌楼、炮台、阅兵场、指挥台、天池、插旗山、牢房、一字城、水师码头等遗迹。在城址内还发现有唐末宋初的石刻卧佛、千佛岩,以及宋、元、明、清的历代摩崖题记多处。此外,城内的忠义祠和护国寺内,还存有宋、元、明、清各代的石碑16通。 钓鱼城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宋元时期的政治、军事、建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文物局) |
涞滩古镇 | 涞滩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涞滩镇古镇位于重庆合川市城东30公里处的鹫峰山上。1956年涞滩二佛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涞滩镇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巴渝十小景"之一,2000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十大保护古镇"之一,2003年10月,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山环水抱、景色秀美,历史悠久、文化昌明,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丽的村镇。 涞滩古镇历史悠久,宋时就已初成场镇规模,古镇滨临渠江,自然风光优美,明清民居高低错落,老街小巷古朴典雅,清代修筑的瓮城现保存完好,重庆仅有。 古镇涞滩,分上场与下场,其间相隔咫尺,形似兄妹,一高一低,一上一下,一刚一柔,互为照应。上场座落在雄视渠江的鹫峰山上,其势威峨,颇具阳刚之壮美,寨墙高筑,如龙盘虎踞于山势之间。石砌的寨墙内,保留着大量的清代民居和狭窄弯曲的青石板街巷。那些错落有致的木结构、小青瓦建筑群,给人以亲切、宁静、温馨、古朴之感。古老的涞滩八景,更犹如一部丰富的镇志,记录下古寨的美丽容颜与岁月沧桑。下涞滩在渠江边,紧靠渠江码头,有街一条,两侧民居多以前店后宅的形式出现。 涞滩古镇内的古庙建筑群体,始建于唐,兴盛于宋,重建于清,古镇附近曾有9宫(庵)18庙的传说,是佛教信徒集中的聚点,兴盛之时僧人上千,回龙庙、张爷庙已成遗址,现在庙内两棵参天古榕和庙门犹存。清代建筑的文昌盛宫,解放后改作完小校地,其主体建筑尚存,其中保存有古戏楼,戏楼平台外栏木刻浮雕,艺术价值极高,令人叹为观止。主庙二佛古寺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分上下两殿。其上殿坐落鹫峰山顶,占地5181平方米,分三个殿层,气势宏伟,宗教氛围浓厚。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玉皇殿、大雄宝殿(即佛爷正殿)和观音殿。左右分设社仓、禅房等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尤其是大雄宝殿,殿堂正中原来的三尊泥塑金身的主佛高五米,栩栩如生,佛光闪烁。两侧泥塑颜身的十八罗汉五光十色,神态各异,活灵活现,让人望而生畏。可惜文革时期寺内文物惨遭破坏。唯有其大雄宝殿内四根石柱高约十三米,由整条巨石制成,挺拔壮观,堪称历代建筑一绝。山门牌坊石刻镂空雕精美绝伦,是难寻的历史文化精品。 下殿位于鹫峰山间,依山建造的两楼一底殿堂檐拱建筑。其依山摩岩石刻群雕是涞滩古镇人文景观的集中表现,具有深刻的二佛禅宗文化的艺术内涵,集中反映了唐宋时期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艺术结晶。二佛寺下殿最大尊释迦牟尼佛像通高12.5米,依岩镌凿,被称为“蜀中第二佛”。寺内石刻的16罗汉是18罗汉——500罗汉塑像演变的始祖。禅宗六祖造像在全国石刻中是唯一的一组全家合影塑像。二佛寺的南宋石刻为我国第三石刻艺术高潮的代表作,总计有42龛窟,1700余尊造像,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聚点,也是全国最大的禅宗道场之一。著名学者丁明夷先生,将涞滩摩崖石刻喻为“一颗埋在地下的明珠”;美国艺术史家教授何恩之博士称其为“石刻艺术的宝库”;敦煌研究院院长、著名石刻专家段文杰先生题词“涞滩摩崖造像,宋代石刻艺术的精华”,“涞滩罗汉造像,石刻艺术的瑰宝”。 在涞滩除了领略古镇风韵,欣赏石刻艺术外,还可以尽情品茗以明清风格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文昌宫戏楼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渠江鱼为特色的饮食文化及纯朴的民俗文化,还可以赶庙会、参加素食文化节等。 涞滩镇 涞滩镇位于合川东北部的渠江西岸鹫峰山上,距合川主城区32公里,幅员面积79.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432亩,人口45736人,下设21个行政村,138个农业合作社,3个居民委员会。 镇内有“合武路”、“小正路”、“涞龙路”三条主干道,乡村公路48公里,实现通车的村19个,通航的村8个,全镇现有初级中学一所,完全小学3所,共有中小学生3000多人…… 详细++ |
古圣寺 | 古圣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圣寺原名虎声寺,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建 寺庙时,因掘得明隆庆年间"洪钟"、"残碣",更名古圣寺。清咸丰元年(1851年)再建。寺坐北向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大山门、牛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善堂等,两边分设配殿及厢杂房十余间,呈复四合院布局,总占地3375平方米。寺内建筑雕梁画栋,屋顶飞檐起脊,雕工精美,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1939年7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决心从教育入手,挽救国家危亡,在此创办育才学校。陶行知亲任校长,设自然、社会、文学、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等7组,并聘请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如翦伯赞、贺绿汀、郭沫若等到校任课,夏衍、田汉、阳翰笙、刘白羽、沙汀等名家先后到校讲演或作专题讲座。 1940年9月22日,周恩来、邓颖超来到古圣寺看望育才学校师生并题词。周恩来的题词是:"一代胜一代";邓颖超的题词是:"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同时还捐赠学校400银元。学校学生以沦陷区难童为主,教育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大胆实施"生活教育",民主教学、生产生活劳动、勤工俭学溶为一体,使学生在"生活教育"0真知、长才干,为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抗日救国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 1945年秋,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此开办农村青年干部见习班,1946年迁至红岩村。原寺牛王、观音殿为育才学校教室和读报室,两侧为办公室;大雄殿正中为礼堂,两侧为教室;余房为师生宿舍,邓颖超参观育才学校时曾在西厢房内留宿。陶行知住在距古圣寺右侧约200米远的"逸少斋"里。"逸少斋"是茅草房,约150平方米,是校长办公室兼会客室,周恩来、冯玉祥到育才学校参观时曾留宿这里。 如今,这里风光秀丽,水陆交通便利,校址基本如旧,经过恢复、维修,成为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育才学校是西南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实验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每年有数万名青少年及游客来此参观、考察、学习。 古圣寺位于合川草街镇古圣村凤凰山的古圣寺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草街古圣寺育才学校旧址,距合川市区30公里,濒临嘉陵江,是缙云山--钓鱼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嘉陵江小三峡片区内五大景区之一,为合川市和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直辖后成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的山门写有凤凰山几个字的石门建筑,他是石结构歇山顶牌楼式建筑,平面呈八字形(面阔五间6.35米,通高9.55米)。山门造型美观,门上戏剧人物花纹雕刻精美,两侧书法灵动飘逸;门的两侧外围墙上还书有字径达1.8米的“忠、孝”二字,据传这是冯玉祥的手书。整个庙宇是由山门——牛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善堂以及两侧厢房构成,由低向高逐渐抬升。整个平面呈椭圆型。 山门后的的这对石狮可不是一对普通的镇庙狮子,其实他是一对廊柱的基座,从这对狮子的大小大家就能够想象一下,当时这个庙宇的规模有多大了吧。右边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山门的后方左右分别写有“是”、“岸”两字,大家也一定很疑惑怎么没有“回”、“头”两字,其实这两字原来就在这对石狮的两侧,石狮身上的回廊柱子一直连接到上面的大殿——牛王殿。 该殿间壁存有清代石碑7块,并摩刻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宣宗皇帝亲笔御书的“恩沛佛门”四大字。牛王殿左半部分在“文革”中被拆毁,仅存右半部分。育才学校当年在该殿设有教室两间,左右稍间、尽间为学校音乐、舞蹈组和医务室旧址。舞蹈组由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创办;舞蹈组组建不久,即到重庆举办舞蹈音乐专场演出,轰动山城,陶先生对戴爱莲主任极力赞赏。戴爱莲不但带来了拉班舞谱,更带来了延安的秧歌舞。1945年春节,育才学校和附近的农民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广场上锣鼓喧天,戴主任领队扭起了陕北秧歌舞,从此秧歌舞扭遍了巴渝大地。音乐组的主任贺绿汀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就是他的作品。音乐组的特修课有乐理(包括音乐史、作曲等),弹琴与视唱、练身与欣赏等。音乐组学生能够自己作曲、作歌、常常举办“音乐晚会” 演出钢琴、提琴和歌唱节目。现代著名的指挥家陈贻鑫就是这个小组的学生。 旁边这个展厅是育才学校的医务室,医务室不但为育才师生服务,还积极为当地老百姓服务。当时学校组织懂得医药常识的教师训练了一批学生到附近农民家里免费送医送药上门,尽可能为农民解除痛苦,从而和农民们建立感情,密切关系。在每个周二的下午,同学们都去走“亲戚”,做社会工作,运用“小先生制”的方法,为附近的工人、农民办识字班,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以此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识字班办得最多时曾经有四十余处,多达一千多人。屠公泽曾任育才学校校医。 沿着台阶上去,大家所看到的这座大殿就是大雄殿了,大雄殿上的“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他是“爱满天下”的,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诺言。(插故事:当时政治形势紧张,经济非常困难,为了把学校办下去,陶行知经常要为募集资金四处奔波,自己的生活也非常艰苦。 大雄殿正殿为当时育才学校的会客厅,左边是当时戏剧组的教室。戏剧组主任章泯,原名谢兴,是我国著名戏剧作家,戏剧理论家,解放后回北京筹建北京电影学院,任中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当时戏剧组学生已经能够自编剧本、自己导演、自己作曲作词。在重庆、北碚等地演出过的话剧有《小主人》,秧歌剧《兄妹开荒》,《一朵红花》,秧歌舞《农作舞》,《朱大嫂送鸡蛋》和《朱警察查户口》,演出过四川方言剧《啷咯办》,《抽壮丁》,表演唱《茶馆小调》,《古怪歌》、《王大娘补缸》等。除了为筹款卖票外,育才师生经常在学校附近为当地农民和煤矿工人义务演出,宣传抗日主张和民主革命真理。 戏剧组楼上为育才学校校务主任方与严的寝室旧址。方与严,是安徽歙县人,他既是陶先生的老乡又是陶先生的学生(他曾在晓庄师范就读)。解放后被派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组工作,是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参加过开国大典,先后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和民族教育司副司长。 右边这两间房间是当时的总务主任马侣贤的寝室兼办公室,他曾任晓庄小学校长,山海工学团团长等职务。后来到育才学校任校总务主任、副校长、校长;解放后任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校长、上海行知中学校长、上海市北郊区副区长等职。 天井里这棵罗汗松,据考证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从明代建寺开始就伴随着历史的风风雨雨走过了无数不平凡日子。 旁边这间教室是当时社会组的旧址,原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同志幼年就曾在这间教室学习。社会组是育才学校学生人数最多、最大的一个组。社会组学生用白布绘制了两幅色彩鲜明的大型地图:一幅挂在教室左边,是中国抗日战争形势图。另一幅挂在教室的后边,是苏德战争形势图,图上插着各色小旗,由专人负责根据战争发展情况随时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地看清苏军与德军,八路军、国民党军与日伪军的作战区和战争形势。社会组还有三个学生负责把每天《新华日报》上刊登的重要新闻,用小黑板在地道的墙上公布出来。孙铭勋,廖意林曾先后担任社会组主任。 绘画组当时的主任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陈烟桥先生。育才学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素描纸,就用嘉乐纸代替。没有炭条,就用桑枝、枫枝装在铁盒子里烧焦代替,静物写生用的各种石膏模型,就在罐、盆、瓶、钵等物的外表上刷一层白粉来代替。绘画组还成立了“绘画研究会”,经常举行“星期画展”,出版过木刻集《幼苗》。 上面的观音殿是育才学校的小礼堂及教师办公室所在地。这2扇根雕制作非常精美,有200多年历史了;虽然有所损坏,但是依旧显示出古朴的风味。 在这座作为礼堂的大殿中,曾经悬挂着两条横幅。一曰:“觉悟性之启发,”一曰:“创造力之培养”。这其实也是陶先生教学思想的概括。他曾嘲讽那些只知读书的人为“读死书”。他说他的学校要培育的是他所说的“真人”即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就在前面那个演讲处他曾提出了每日四问:“你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你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你的工作有没有进步,你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就在这里他阐述了著名的《创造宣言》;他说: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合川文峰街 | 合川文峰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文峰古街处于涪江一桥与嘉陵江南屏大桥间滨江带,与合川北城商业中心一桥相通,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钓鱼城一桥相连;文峰古街背倚合川行政中心区和南城高尚住宅区构成的南部新城;文峰古街总占地面积约500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总绿地率33.7%,其中仿古商业街区5万平方米。该区域分为“一街、一园、两片”。 一街:仿古传统商业街,西起涪江一桥,东至盐仓,长约1000米,以重庆著名地标洪崖洞为蓝本,打造合川集旅游、餐饮、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巴俗文化商业街区。 一园:即滨江生态文化公园,占地约150亩,充分利用其原冲沟地形,开发河湖水系,打造优美的生态湿地,将公园绿化有机的融入城市环境中,提升区域绿化水平和景观均好性。滨江生态文化公园不仅可以提升该项目的形象,同时也是合川南城片区的绿肺,这片生态绿舟承载起时代的追溯,历史的变迁,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合川城市的又一张名片,提升了整个城市的空间品味。 两片:两片住宅区,东侧为联排别墅、多层花园洋房、小高层住宅、高档居住小区,西侧为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中高档住宅小区等,借助景区商业街和滨江生态文化公园的吸引力,发展旅游商业地产,有效带动物业开发,实现住区商业文化价值。 |
水波洞 | 水波洞位于合川区盐井镇,地处嘉陵江小三峡的沥鼻峡口,缙云山脉尾端与巴岳山脉尾端之间,南临缙云山,北靠钓鱼城,是小三峡国家级自然风景区的组成部分,离合川城区17公里,距重庆71公里,嘉陵江、渝南212国道线横穿山脚而过,乡镇公路与偷南国道相连直通洞口,水陆交通极为方便。水波洞全长6000余米,分为左洞和右洞,系两千万年来白石灰岩层被雨水渗透而逐步形成的溶洞群,是得天独厚、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传说此洞分别为白龙和神龟修道之处,因龙龟斗法,引来嘉陵江之水,淹没农田,坑害百姓,后被真武祖师降伏二怪,大水消退,便形成水波洞现在的模样,洞又分三层,上层为旱洞,中层暗河时断时续,下层为水洞。目前已开发1500米,最大的厅面积有800余平方米,小厅也有200平方米,厅最高可达20米以上。此洞洞内妙不可言、洞中有洞、洞中有景、洞中有声、洞中有水、水中有鱼。冬暖夏凉,平均气温在15℃左右。初春寒冬常有雾喷出,如白龙翻滚、寒气袭人,潺潺流水,银波荡漾,阴河滔声,震不绝耳,倍增莫测之感,是冬天御寒,夏日避暑,科考猎奇、朋友聚会、休闲疗养的绝好去处。 水波洞自然风景区融山、洞、峰、湖、瀑、林为一体,绝顶奇峰,林丰木盛,溶洞结群,独具特色。拥有五洞、四峰、两湖、六瀑和四文化遗址共21个景点。在这众多的奇观异景中,水波洞以它“奇、险、雄、秀、迷”的天姿绝色鹤立鸡群、独占鳖头。 洞中的自然景观使人眼花缘乱,钟乳倒悬、造型奇特,石笋、石花、石峰、石漫、钟乳遍布全洞,天然成趣、栩栩如生。由钟乳石形成的"二仙迎宾 "、"开外天"、"水晶宫"等百余个景点堪称一绝。 置身于洞中,夏日暑意顿然全消,令游人精神为之一爽。洞内曲径通幽,千曲百回,且洞中套洞,如迷宫,似神殿。溶岩造型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恍若置身于瑶池仙景。令现代都市人无不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在此引发"思古之幽情"。 “二仙传道”、“神龟护洞”、“聚仙官”、“冲天大佛”、“灵鹫山”、“广寒宫”、“神洞奇观”、“迷宫览胜”、“海子深入波”、“悟空大战李天王”、“龙潜水波”、“龙宫瑶池”、“定 海神针”,可谓千姿百态,一景连着一景,一景胜过一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离水波洞500米处的沙塘湾,便是水波湖,湖面10多亩,水深10米,是正在开发的处女湖,垂杆钓鱼,都有收获,它将建成“水上乐园”,为水波洞自然风景区增添姿色。 水波洞自然风景区群山环抱,水陆交通方便,服务配套。餐饮、住宿、会议厅、停车场、歌舞厅、娱乐茶园、骑马、钓鱼等一应俱全。山间别墅、综合服务大楼古朴典雅,随时为游客提供巴渝农家风味菜肴,使您领略到别具一格的乡村风味。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盐井镇 |
重庆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 | 重庆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庆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已启动建设,未来将成为集湿地文化展示、科普宣教、游憩休闲、体验观光、科学研究、生态文明教育等于一体的“湿地科普园”。 三江国家湿地公园近期于2019年建成,全部建成的时间为2021年。也就是说,两年后你就可以去湿地公园游玩了。 一个公园三条江 合川境内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流,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漫步合川的滨江路,能感受到“城在水中、城水相依”的优美风光。站在合川森楷路观景平台,对岸就是文峰古街,高高的文峰塔、青砖黛瓦的传统建筑,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彭先生住在嘉滨路边,吃完晚饭后一起去江边去散步,成了全家人最惬意的事。此外,早上有人跑步锻炼,晚上有人喝茶聊天,这里有美好的小城慢生活。 江、城、园、林、田、乡、湿已成为合川独特的景观资源,并正在打造滨水生态宜居的城市。 位于合川境内的三江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3860.1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585.86公顷,湿地率达到66.99%。 一个湿地公园里有三条江,在全市是唯一。三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为:嘉陵江干流自渠河口至合川境约34.8公里河段,涪江自渭沱电站大坝至嘉陵江断面22.1公里河段,涪江一级支流小安溪与嘉陵江一级支流百岁溪。其中,嘉陵江、涪江段以5年一遇水位线为界,城市里以滨江绿化带外缘为界;小安溪区域则以大堤顶部为界。 一个公园建五年 “合川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要全面保护、科学利用,让市民感受到生态、绿色的生活环境。”合川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合川要将三江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全国“河流-库塘”湿地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利用典型,建成嘉陵江流域湿地网络保护恢复和科普宣教的示范基地。 合川享誉国内外的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将整体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具有浓郁湿地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嘉陵江流域湿地生态旅游胜地。这里将成为“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的湿地公园,吸引更多游客前往。 目前,三江国家湿地公园已开始前期工作,规划已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评审,并获批开展试点建设。 据介绍,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期为2017-2021年,共5年。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是2017-2019年,远期为2020-2021年。 |
二佛寺 | 二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二佛寺位于重庆合川市城东30公里处的鹫峰山上,二佛寺原名鹫峰禅寺,占地5181平方米。据寺内碑文记载:唐广明二年(881年),唐僖宗曾遣使到该寺祈祷,说明在晚唐时就有此寺存在,并有一定规模。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 二佛古寺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分上下两殿。其上殿坐落鹫峰山顶,占地5181平方米,分三个殿层,气势宏伟,宗教氛围浓厚。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玉皇殿、大雄宝殿(即佛爷正殿)和观音殿。左右分设社仓、禅房等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尤其是大雄宝殿,殿堂正中原来的三尊泥塑金身的主佛高五米,栩栩如生,佛光闪烁。两侧泥塑颜身的十八罗汉五光十色,神态各异,活灵活现,让人望而生畏。可惜文革时期寺内文物惨遭破坏。唯有其大雄宝殿内四根石柱高约十三米,由整条巨石制成,挺拔壮观,堪称历代建筑一绝。山门牌坊石刻镂空雕精美绝伦,是难寻的历史文化精品。 二佛寺下殿位于鹫峰山间,依山建造的两楼一底殿堂檐拱建筑。其依山摩岩石刻群雕是涞滩古镇人文景观的集中表现,具有深刻的二佛禅宗文化的艺术内涵,集中反映了唐宋时期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艺术结晶。二佛寺下殿最大尊释迦牟尼佛像通高12.5米,依岩镌凿,被称为“蜀中第二佛”。寺内石刻的16罗汉是18罗汉——500罗汉塑像演变的始祖。禅宗六祖造像在全国石刻中是唯一的一组全家合影塑像。二佛寺的南宋石刻为我国第三石刻艺术高潮的代表作,总计有42龛窟,1700余尊造像,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罕见的佛教禅宗造像聚点,也是全国最大的禅宗道场之一。著名学者丁明夷先生,将涞滩摩崖石刻喻为“一颗埋在地下的明珠”;美国艺术史家教授何恩之博士称其为“石刻艺术的宝库”;敦煌研究院院长、著名石刻专家段文杰先生题词“涞滩摩崖造像,宋代石刻艺术的精华”,“涞滩罗汉造像,石刻艺术的瑰宝”。 二佛寺上殿是按禅宗“伽蓝七堂”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皆在中轴线上,依次为牌楼式山门、玉皇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左右两侧为配殿,分别作禅房、斋堂、僧房、香积厨、职事堂等,形成封闭的四合院落。整个建筑既讲究整体的对称呼应,错落有致,又追求建筑的个性,风韵独特。 |
合川双龙湖 | 合川双龙湖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双龙湖旅游风景区位于位于合川涞滩镇境内,距合川城区26公里,是合川重点培育的钓鱼城—双龙湖--涞滩古镇龙型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体育局命名的重庆市龙舟基地。双龙湖整体景区面积23.4平方公里,湖面水域面积6879亩,湖岸长81.123公里,岸线曲折,支叉众多,湖上分布若干独立岛和半岛,形成了宽阔而兼幽深的树枝状水面形态。包括4个全岛,67个半岛,100多个湖汉港湾。 湖面曲折多变,湖面宽处,山水一色、野鸭成群;窄处,幽深碧透、叶叶小舟,给静如处女的湖水增添了几分动感;众多湖汉与四周浅丘相互环绕,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然迷宫。由于部分地带的断崖构造,形成了许多天然景点:懒龙石、虎石洞、鹰咀岩等,使人觉得如进入了一个奇异的童话世界。响水岩瀑布、三块石瀑布,回声十里,情趣昂然。这里早观日出,晚看红霞,荡舟湖面,击波碎银。船在水面荡,人在画中行,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会议、游乐的好去处。 双龙湖是重庆“小十景”之一,1983年竣工的水库,筑有双龙湖大坝。双龙湖水面由一条自西向东和另一条自北向南汇合于大坝的两条水面组成。湖面曲折多湾,有湖汊100多处。长100m以上的湖汊使水面曲折幽长,变化万千,形成了双龙湖特有的自然景色。湖区水面同四周浅丘的高差在40m以内,构成了湖山相绕,层次分明,视线丰富的水面景观。双龙湖大坝建在两条溪河的汇合处,自然形成圆形独立小岛,相似“双龙抱宝”,故名为“双龙湖”。双龙湖湖面宽处山水一色,野鸭成群,白鹤展翅,禽鸟纵飞;窄处幽深碧透,引人入胜。湖区内的明代古寨遗址及汉代崖墓等人文景观与优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构成了双龙飞瀑、深港探幽、龙湖夜月、绿岛烟波、孤寨斜晖等众多景观。风景区自然风光旖旎,丘陵低山峰峦起伏,田园风光恬静幽雅,山、水、林、洞、岩溶为一体,形成了众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 类型: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合川云门山 | 位于云门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嘉陵江沿山脚流过,海拔约400米,山势逶迤,西起云门镇郊凤鸣村,东至渠河嘴,长5公里。隔江远望,寨墙环绕,古刹掩映,林木茂密,形如翠盖。山上庙宇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前山为大庙,后山有小庙。大庙内有殿四座,即大雄殿、关帝殿、观音殿、大碑楼。清代嘉庆年间,地主绅商为避教乱,在山上筑城寨,开城门四,凿蓄水天池九,迁万人上山,一时热闹非常。据碑文记载:“入夜明灯万盏,碧火映衬,萤挂九天。”有景点:扬善湾、落魂桥、和尚坟、白云洞等处,扬善湾有4公尺高宽的石刻“扬善”二字,大城门处有丰都书法家徐昌绪书刻的斗大正楷“云门”二字,检金门边石梁坎上 书刻有“此地江山谁为主”七个大字。民国年间为民间朝山进香胜地,也是夏天的纳凉佳境。 云门山是一个方山地貌,沿江为悬崖峭壁、雄险异常、而山顶脚较平坦,处处田园景色。如今,景区内开设有射击、射箭、航模、垂钓、篝火晚会、佛教活动、鬼国神宫、茶园、歌舞厅、宾馆、餐厅等旅游配套设施。身临其间,漫步松林,野炊烧烤余味无穷,旅游观光、野营度假,令你留连忘返。 如今,景区内开设有射击、射箭、航模、垂钓、篝火晚会、佛教活动、鬼国神宫、茶园、歌舞厅、宾馆、餐厅等旅游配套设施。身临其间,漫步松林,野炊烧烤余味无穷,旅游观光、野营度假,令你留连忘返。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云门镇境内 |
龙多山 | 龙多山距城区约60公里,位于燕窝赤水,海拔高度624米,相对高度242米,为唐宋时期合州赤水县辖境,山下有旧赤水县遗址,因峰岭逶迤,绵延天外,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而得名。相传西晋永嘉三年(309年)有广汉仙人冯盖罗在山上炼丹,一日全家17人飞升仙去,从此龙多山就闻名于世。武则天称帝时曾"钦敕"山僧在山上建放生池,唐玄宗时山僧曾"奉旨醮祭"。 龙多山景点可分历史遗址传说和自然风光两类,历史遗址传说景点有:巴蜀分界石、静老崖、飞仙泉、飞仙洞、飞仙石、灵隐崖、仙台、癞-石等。自然风光景点有:鹫台献瑞、飞仙流泉、怪石衔松、晴岩绕翠、黄龙吐雾、赤城旧迹、横江白练、群峰堆翠等,此即龙多山八景。 龙多山最精华最珍贵的是千余年以来所留下的古石刻艺术。最早的作品为东晋,多数为唐宋,明清亦有遗存。摩崖造像现存76龛,造像1742座(含千佛龛),因风化和人为破坏,多数残损不全。唐代凿造的"十佛龛"和"弥勒佛龛"为珍贵品。龙多山古建筑以寺庙为最多,最早为西晋始建,最晚为民国时期,但均已毁坏,或存地基残殿、或作农房。1985年县文物保管所设保管小组于此,拨款进行维修。 |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 |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合川市区东北约三十公里处,濒临渠江。位于涞滩镇鹫峰山东部山岩上,在山岩主体和崩裂的巨石间凿宽形成空间,并于南、西、北三面岩壁上摩崖造像。岩顶上为清乾隆年间重建的二佛寺下殿,系三重檐式木结构歇山顶建筑,抬梁式梁架,黄色琉璃瓦屋面,整体遮盖全部摩崖造像。造像共42组1700余尊,石碑及摩崖题刻14通,总分布面积约1200平方米。北岩系造像核心,主尊为释迦牟尼说法像,方向140°,通高12.50米,肩宽3.60米,肩厚1.20米,释迦头盘螺髻,面部丰腴,着双领下垂袈裟,左手抚膝,右手举于脸侧着说法印,赤足坐于平台上,左右各立侍阿难、迦叶,后背半环状立十地菩萨,各执法器,释迦肩部以上的后部山岩上雕刻千佛。南岩、西岩上分层雕刻有佛、观音、罗汉、禅宗六组等内容,形态各异,身份清晰可辨,特别是罗汉造像置于不同的生活场景中,行为和表情各不相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是一处反映禅宗教义为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丰富,形态生动,雕刻工艺高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二佛寺分上下两寺,上寺座落在鹫峰山顶,殿宇规模庞大,殿堂高大雄伟,占地约六千余平方米;下寺是依山而建的两楼一底重檐歇山式殿堂,檐拱翼骞,势若飞动。 2006年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育才学校旧址 | 育才学校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1939—1945年 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地区:重庆市合川区 批次:第六批 育才学校旧址位于重庆市合川区草街镇古圣村凤凰山古圣寺内,旧址所在的古圣寺系清代建筑,由山门、牛王殿、大雄殿、观音殿、同善堂、厢房构成,中轴线对称,方向270°,总占地面积43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19平方米。1939年,陶行知先生在中共南方局支持下,在此创立育才学校,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并聘请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到校任教,校内设有共产党支部,周恩来、邓颖超也曾到校为学生们作报告并题词,1945年育才学校撤离古圣寺至今,旧址原貌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大雄殿为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屋面为小青瓦,面阔7间24米,进深4间10米,高8.20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正脊饰二龙抢宝,柱间施花牙子雀替,撑弓上动植物雕刻精美,雕花石柱础,素面台基,普通踏道。育才学校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建设培育了大批人材,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重庆嘉陵江小三峡 | 重庆嘉陵江小三峡为文化旅游景点。 简介 以北碚为中心,由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组成,全长27千米。 上为沥鼻峡,又称牛鼻峡、铜口峡,位于合川盐井镇一带,全长3千米。峡中江流湍急,水深莫测,峡岸群峰高耸,峻峭幽深,有巨梁滩、狮子坟、笑和尚、牛鼻洞、猴子石、磨子沱等绮丽景观。 中是温塘峡,又称温泉峡、温汤峡,处于缙云山段,全长2.7千米。古时峡口建有温泉池,称为温塘,故名。入峡江水咆哮奔腾,旋涡叠生,气势磅礴;峡壁两岸相距不过200米,悬崖挺立,犹如刀凿斧削;峡岩之腰,泉如汤涌,云根窦生,景色秀丽,为小三峡之冠。 下有观音峡,又名文笔峡,全长3.7千米。峡口岸边有巨石屹立,形如石笏,俗称文笔石,旁边悬崖高处有一古刹,名观音阁,峡以阁得名。观音峡两岸绝壁万仞,怪石嶙峋,江水蜿蜒曲折,为嘉陵江小三峡中最险峻的一峡。 重庆合川区 |
白鹤湖 | 白鹤湖风景区位于合川区西北部的三庙镇境内,从合川城区经212国道可直达景区。距合川市区36公里。属水库型自然风景区。于70年代人工开凿筑坝而成。因常年有大量白鹤在此居住,鹤鸣如歌,故而得名。 该湖拦湖大坝长208米,高32米,坝顶宽10米,湖面5000余亩,水质清澈,四周青山环抱,湖中小岛耸立。湖区被陆地分割成两大部分,一边是曾家沟,一边是秦家沟,曾家沟河道狭窄,秦家沟湖面较宽。该景区融“奇、险、幽”于一体,湖区两岸悬崖峭壁,林木繁茂,瀑布飞泻、怪石林立、岩洞成群,水中鱼游成群,水面鸳鸯嬉水、野鸭欢聚,成群白鹤湖面横飞,岸上桃红柳绿,植被丰富。特别是景区内奇特景点“斗牛石”,上大下小两坨巨石重叠,微风吹过,能视摇摆,虽经千年却巍然屹立,稳如泰山,是为神奇;宝龙庙、金山寺等古庙香火鼎盛。 白鹤湖风景区是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的好去处。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西北部的三庙镇境内 |
合川人民公园 | 合川人民公园(合川体育场)由公园和儿童乐园合并改建而成,总投资2000万元,园区占地面积420亩,其中水面面积80.9亩,动物园面积40亩。是合川建设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公园之一。 公园位于重庆合川,满园绿地葱郁,鲜花织锦,亭台轩榭,巧夺天工,各种游乐设施精彩纷呈。园区规划主要采用以植物景观为主的自然式布局,共分六大功能区,由北向南依次为:花卉盆景区、游戏活动区、安静游览区、动物区、水上活动区、滨河休闲区。 主要景点有:腊梅园、樱花园、花卉盆景区、琵琶湖、银杏园、月季园、棕榈园、竹林园、藤萝架、休闲长廊、水族馆、奇石园、采莲湾等。园属动物园有狮、虎、熊、豹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0余种150多头(只)。目前,大型海洋水族馆正在建设中。游乐设施有自控飞机、转马、碰碰车、游船、滑翔龙、摩天龙、迷宫等近20个种类。 这里既是少年儿童的天地,也是成年人的乐园。 |
合川陶行知纪念馆 | 合川陶行知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育才学校是南方局在抗战时期对教育界、文化界进行-工作的重要场所。 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在重庆合川草街子凤凰山上的古圣寺开学,学生是来自15个省的战区难童。学校根据学生的爱好及特长授课,在主课之外还开设了音乐、戏剧、文学等小组,陶行知明确规定了办学宗旨,即“用生活教育之原理与方法,培养难童之优秀儿童,使之成为抗战建国之人才” 。 中共中央南方局遵照周恩来指示在育才建立了直属地下党支部,帮助陶行知办好育才学校。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吴玉章、邓颖超等曾在育才学校留下足迹,翦伯赞、艾青、戴爱莲、田汉、史良、贺绿汀等曾在这里执教。600多名育才学校的师生,有300多人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组织。在1947年的重庆学运中,育才学生发挥了骨干作用。 位于育才学校旧址的陶行知纪念馆,为仿古设计,纪念与陈列并举,教育与旅游相结合。 信息来源: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作者:刘立群 信息来源: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作者:刘立群 |
合川桃片 | 由合川桃片厂生产,已有140多年历史 ( 重庆) 合川桃片始创于1840年。用上等糯米、核桃仁、川白糖、蜜玫瑰等原料,精制加工而成,是重庆市地方名产之一。特点为粉质细润,绵软,片薄,色洁白,味香甜,突出浓郁的桃仁,玫瑰香味。1917年曾在巴拿马博展会上,获巴拿马金质奖。 合川桃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重庆市合川区现辖行政区域。 |
太和胡萝卜 | 太和胡萝卜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是合川的优良地方品种,以其品质好、富含胡萝卜素、营养丰富而倍受人们喜爱,享誉重庆市内外。太和胡萝卜长20-25厘米,横径2-3厘米,红皮,红肉,红心,个体均匀,头尾等大,近圆柱体,内心细小,质地脆嫩,汁鲜味美,色泽鲜红;该品种含糖12%,含铁0.23%,含维生素b160毫克/100公斤,含维生素b220毫克/100公斤,含胡萝卜素50毫克/100公斤。太和胡萝卜6-9月播种,11-3月可陆续采收,亩产1.5——2.5吨。 2014年,重庆市合川区蔬菜技术指导站申报的“太和胡萝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 重庆 申请人: 重庆市合川区蔬菜技术指导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太和胡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小河村、米市村、长流村、晒金村,地理坐标为:N30°6′35.45" -30°1′57.08″,E106°2′27.68" -105°58′47.24″。东西宽8300米,南北长13800米。太和胡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规模为800公顷,年产量3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太和胡萝卜肉质根长圆柱形,长25-30厘米,横径2.5-3.5厘米,单根重150-200克;表皮呈红2、独特内含成分:太和胡萝卜含胡萝卜素≥1.16mg/100g,总维生素C≥21.6mg/100g,维生素 B1≥0.064mg/100g,维生素B2≥0.018mg/100g,可溶性糖≥6.01%,粗纤维≤1%。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1)的规定。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
合川湖皱丝瓜 | 合川湖皱丝瓜是重庆合川的特产。 伏皱丝瓜是合川区一个地方优良品种,对其田间优良变异株系进行连续三年的自交纯化、单株单株单瓜定向选种和二年株系内定向选择,选育出性状表现稳定,具有合川伏皱丝瓜的基本特征,且雌花较早、第一结瓜节位较低、前25节的座瓜率较高、早期产量较高的三个优良品系,作为优良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其中A8-4-1比伏皱丝瓜农户自留种的第一雌花出现早6天,第一瓜结位降低5节,前25节的座瓜率提高9个百分点,平均单瓜重增加22克,在 7月20日前的早期产量增加731.4千克/666.7平方米,增产29.87%,作为合川伏皱丝瓜的改良种进行推广。同时,用合川伏皱丝瓜的优选变异株系A8-4-1为母本与外地品种“合引—530”的杂交后代F8-1-1,其第一瓜结位在6节,前25节的座瓜率达到59%,7月20日前的早期产量3589.1千克/666.7平方米;与A8-4-1相比,第一雌花出现时间提早4天,第一瓜结位降低1节,前25节的座瓜率提高12个百分点, 7月20日前的早期产量增加408.94千克/666.7平方米,增产12.86%,但其综合表现略次于重庆市农科所育出的春帅丝瓜,可作进一步研究提高。 2014年,重庆市合川区蔬菜技术指导站申报的“合川湖皱丝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 重庆 申请人: 重庆市合川区蔬菜技术指导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合川湖皱丝瓜产地保护范围为南津街街道、合阳城街道、钓鱼城街道、云门街道、大石街道、盐井街道、草街街道、双凤镇、狮滩镇、土场镇、清平镇、三汇镇、涞滩镇、龙市镇、钱塘镇、肖家镇、沙鱼镇、官渡镇、小沔镇、双槐镇、香龙镇、铜溪镇、渭沱镇、太和镇、古楼镇、隆兴镇、三庙镇、龙凤镇、燕窝镇、二郎镇共30个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8ˊ37"至106°40ˊ37"、北纬29°51ˊ02"至30°22ˊ24",东西宽69千米,南北长58千米。合川湖皱丝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规模为1334公顷,年产量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合川湖皱丝瓜果实长圆筒形,浅绿色,表皮有深绿色条纹,密生白色短茸毛并有皱褶。单嫩瓜重300-500克,长25—30厘米,横径4-5厘米,横截面近圆形。果肉白色,种子少,易去皮,质地致密、嫩脆,口感细2、内在品质:硬度≥7.6kg/平方厘米,可溶性糖≥3.0%,蛋白质≥0.20%,粗纤维≤7.8%。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产品质量符合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
合川东山坪血橙 | 合川东山坪血橙是重庆市合川区的特产。合川东山坪血橙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塔罗科血橙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橙子之一。该品种果大、味甜、无核;果色橙红、特光滑,果肉色深,全为紫红,脆嫩多汁,酸甜适口,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果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对防止心血管疾病和抑制癌症发生有帮助。 合川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以北,合川地貌多为低山、丘陵,以丘陵平坝为主,合川农业发达,是全国著名的农业高产区之一,大量引进了塔罗科血橙、桔橙7号以及宫内伊予柑等新品种,面积达3.5万亩,产量8000吨。 2013年,重庆市合川区东山坪水果协会申报的“合川东山坪血橙”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721311。 重庆市合川区东山坪水果协会 12721311 血橙(新鲜水果) |
合川东山坪葡萄 | 合川东山坪葡萄是重庆市合川区的特产。合川东山坪葡萄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3年,重庆市合川区东山坪水果协会申报的“合川东山坪葡萄”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721312。 重庆市合川区东山坪水果协会 12721312 新鲜葡萄 |
合川丝瓜 | 合川丝瓜 重庆市合川钓鱼城农产品协会 11351764 丝瓜(新鲜蔬菜) |
合川肉片 | “合川肉片”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据说,当地一家饭店的厨师无意中创制的。据说有一天,饭店下班后,厨师将卖剩的肉片用鸡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多种辅料和调料烹炒出来,供自己下饭吃。没想到一尝此菜,觉得非常鲜美可口。从此他就如法炮制。 “合川肉片”呈橘红色,甜酸带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风味,渐渐地成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风味菜肴,并在全国广泛流传,颇有影响。 合川肉片色呈金黄,外酥内嫩,麻辣适中,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出差旅游,招待贵宾,馈赠亲友的名特精品,被列入中国名菜谱。 以地名为菜名的“合川肉片”系四川合川地方菜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据说,此菜是当地一家饭店的厨师无意中创制的。相传有一日,饭店打烊后,厨师将卖剩的肉片用鸡蛋、淀粉包裹后,用少量油煎至两面金黄,再加多种辅料和调料烹炒出来,供自己下饭吃。厨师没想到一尝此菜,竟然非常鲜美可口。从此他就如法炮制。 “合川肉片”呈橘红色,甜酸带辣,外脆里嫩,很有四川风味,渐渐地成为合川以至四川菜系中的风味菜肴,并在全国广泛流传,颇有影响。 产地: 四川 类别: 菜 制作方法 Title 制作方法 【原料】 猪腿肉150克,水发木耳15克,地力2只,红泡椒5克,鸡蛋1个,葱8克,蒜6克,豆瓣酱18克,醋8克,黄酒6克,生油400克,麻油4克,干淀粉15克,白糖4克,酱油12克,味精、辣油、水淀粉各少许。 【制法】 (一)猪腿肉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3毫米厚的片,泡椒去籽切成片,地力捣成末,木耳洗净。肉片用盐、酒、味精腌渍一下。鸡蛋打散后加地力末、水淀粉、干淀粉拌成厚糊,肉片放在糊里搅和。 (二)将锅烧热,放油至五成热,将挂糊肉片逐步下锅,炸到肉片浮起捞出。待油温升至八成热时,肉片再投入锅内炸脆,倒入漏勺沥干油。将糖、酒、味精、醋、酱油、水淀粉倒入碗内,调成卤汁。原锅留余油10克,下蒜、葱、泡椒、豆瓣酱煸炒出香味,把木耳和卤汁下锅,再将肉片下锅翻匀,淋上麻油、辣油、起锅装盆。 |
合川黑猪 | “合川黑猪”起源于当地的“泥猪、刺猪”,具有适应性强、肉质鲜美、鬃毛质量好、配种能力强等优点,是长期选育形成的地方种猪品种,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但近年来由于受外来高产种猪的强烈冲击,“合川黑猪”数量急剧减少。合川区畜牧站工作人员称,目前全区仅有2.78万头,尤其是公猪仅存11头,濒临灭种危险。 “合川黑猪”重庆市地方品种标准对“合川黑猪”的品种特征特性、种猪等级评定进行了明确规定。国家禽畜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市农委的评审专家认为,制定该标准“有利于‘合川黑猪’的品种保存和选育推广”。 此前,为拯救这一珍贵的种猪品种,合川建立了黑猪保护区,甚至给“合川黑猪”中的公猪“发放”营养费。目前,当地畜牧部门正在申请国家级禽畜品种资源鉴定,争取建立“合川黑猪”资源保护核心种场。 品牌是现代畜牧业的突出标志,是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畜牧业的必由之路。从去年“合川黑猪”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成功以来,合川为充分发挥“合川黑猪”品牌带动作用,挖掘地方品种资源潜力,壮大地方优势产业,带动合川区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合川区畜牧兽医局在钱塘、沙鱼两镇之间规划建设了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种核心区,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一是在保种区内规划建设核心保种场1个,扩繁场5个,进一步加强对“合川黑猪”肉质风味、繁殖力、抗逆性、耐粗饲等优良特性的研究。将“合川黑猪”独特的优良特性和国外品种猪生长快、瘦肉率高的特点进行兼容,进而开发出特色生猪产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养猪业市场竞争力。 二是加强对“合川黑猪”的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加大保种选育和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合川区畜牧兽医局组织畜牧专家进村入场,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保种区“合川黑猪”养殖户(场)进行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合川黑猪”养殖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疾病防治、饲养管理、生物环保养殖、污水循环利用等技术的讲授与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养殖户的业务素质,使“合川黑猪”养殖户(场)在掌握一定的畜牧养殖技术的基础上,又能够具有一定的适应时代需求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理念,为他们发展“合川黑猪”养殖搭建致富的桥梁。 三是加大对“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种核心区建设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种猪性能测定标准》和“合川黑猪”地方标准进行性能测定,完善“合川黑”猪性能测定和繁育记录档案制度,做好“合川黑猪”种猪评定与猪群淘汰更新工作。在“合川黑猪”保种区设立保种警示牌,保种区内严禁搞经济杂交,作好保种场猪群鉴定、选种选配、饲养管理技术档案,其档案实行专人管理。 |
青草坝萝卜 | 青草坝萝卜种植历史悠久。传说当年曹操下江南带领 83万人马路过青草坝,官兵又饿又渴,曹操看到当地的萝卜又大又多,于是就下令官兵们吃,吃了三天三夜没吃完,剩下的萝卜就化成江水,流下去把下江人淹得喊天叫地,三天不退。据当地的百岁老人高百诚回忆,其祖上种植青草坝萝卜可能始于清乾隆41年左右。1924年,大户李九成,组织农民大力种植青草坝萝卜,用船运往周边及江浙一带贩卖,一举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民国时,青草坝年年都在禹王庙做庙会,庙会上就用青草坝萝卜做菜吃斋。同时还要评选“萝卜大王”,谁家的萝卜最大最重就是“萝卜大王”,要搭台唱戏以庆贺丰收,据说有位叫孔合川的保长家,就出了个10多斤重的大萝卜。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时,有一架美国飞机曾被日军击落于青草坝,死里逃生的美国飞行员靠青草坝萝卜充饥才活了下来,后国民政府派兵来青草坝接应盟军飞行员时也将青草坝萝卜带回重庆,使青草坝萝卜声名大振,连蒋介石也点名要吃渠河二郎滩下的青草坝萝卜,使青草坝萝卜在重庆成为-货。人们赞誉“青草坝的萝卜煮腊肉,不放油盐都好吃”“青草坝,萝卜大,不放油盐吃得下”,“青草坝,立冬萝卜小人参”。以至于青草坝现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儿歌:“萝卜红、萝卜白,说起萝卜都晓得;萝卜香,萝卜甜,萝卜出来快过年。” 青草坝萝卜产于渠江两岸的合川区龙市镇青坝无公害蔬菜基地和香龙镇枣泥坝无公害蔬菜基地,是重庆的名优地方品种。常年种植面积近10000亩,年产量30000余吨。青草坝萝卜个大、皮薄、色艳、脆嫩,肉白、汁浓、味甜,可作水果生吃。青坝萝卜含有丰富的糖分、维生素、无机盐、植物纤维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还含有淀粉分解酶,能促进人体的食欲和消化,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土洋参"的美誉,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重庆市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利用青草坝萝卜,以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萝卜线、萝卜卷风味独特,正在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青草坝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区域位于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青坝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3′52″~106°34′12″,北纬30°16′22″~30°17′28″。面积118公顷,年产量500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长9cm~14cm,粗7cm~12cm,单重0.3kg~0.8kg,皮为胭脂红色,肉为象牙白,切面光滑细腻,生食微甜、嫩脆、清香、无辣味,熟食微甜、化渣、爽口,生食、熟食和加工皆宜。 2、独特内含成分:青草坝萝卜维生素C15.0mg~20.5mg/100g,硒0.0100mg~0.0154mg/kg,钾260.0mg~330.0mg/100g。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标准规定。产品质量符合NY5082-2002《无公害食品萝卜》标准要求。 |
合川峡砚 | 钓鱼城峡砚,俗称三峡石砚或合川峡砚,采用重庆合川钓鱼城下嘉陵江沥濞峡段的天然峡石精雕细琢而成。“峡石”又名“黑玉石”,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分布于合川嘉陵江沥濞峡(俗称小三峡)东岸草街镇麻柳村(磨刀溪)后山一带。峡砚具有石质细腻,色泽淡雅,磨墨快速,不损笔锋,砚中蓄水,数日不干,储墨不腐,石料年久不风化的特点。峡石经重庆医学院徐国民教授化验,石内含有“氧化铝”,是削金切玉的坚硬金属,利于磨刀,清口利锋。雕刻艺人们使用刻刀、钻子、手锤、磨具等工具,经过开采石材(洞采)、选材、构思、制图、初步造型、细磨、精雕、上色、抛光、评选、包装等十几道工序,采用平雕、浮雕、镂空雕、阴刻、钻花,以及镂雕和浮雕等手法雕刻峡砚,产品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数百年来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被誉为巴渝三大名砚(三峡石砚、金音石砚、虁砚)之首,2009年钓鱼城峡砚被列入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峡砚雕刻技艺始于宋代,盛于清代,历史悠久。早在明代,钓鱼城峡砚就享有盛名,明代合州人吏部尚书李实用曾题诗赞峡砚:“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启墨龙云舞,运笔虎榜悬;石腻堪如玉,工艺圣手传;贵似翰家客,四宝居一员。”近代知名人士及书画家如冯玉祥、于佑任、谢无量等亦题诗赞扬峡砚。峡砚被列入巴渝十二品,是当年上海四宝斋、徽州老胡开文和汉口邹紫光阁等大文具店的上品。新中国成立后,合川三峡石砚曾经荣获四川省旅游产品优质奖、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重庆市优质产品证书等。其中由合川设计雕刻的“百龙戏龟”峡砚为中南海收藏品。 峡砚雕刻技艺传承的道路艰难曲折。宋代初期,合川本地从事砚台的制作人屈指可数,但雕刻技艺远近闻名。后来随着南宋中晚期宋蒙交战,合川峡砚制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复了砚台的制作,到了明末,又由于战乱,工匠为了躲避战乱,举家外出,致使合川峡砚的制作再度终断。到清康熙年间,由“湖广填川”的移民与当地的明间艺人李银山又开始了从事这类手工雕刻工艺,近代的明间艺人从单一的方型、条型、小圆型演变为自然形状的各种异形体。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雕刻艺人,将峡砚雕刻技艺传承至今,从二十世纪80年代,峡砚由几个款式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品种,而今,雕刻工艺后继无人,整个合川本地从事砚台制作的艺人只有十位左右,雕刻技术面临失传。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峡砚工艺品有限公司,决意大力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峡砚制作后继无人和峡石自然资源减少等困境,成立合川峡砚行业协会作为会长单位,着力整合合川本土民间雕刻技术,重金聘请本土知名雕刻大师和国内知名设计师,潜心研究峡砚的雕刻技法,精心制作峡砚精品,不断开发和推广峡砚,把峡砚这一民间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
合川葛 | 葛,多年生落叶藤本豆科植物。富含钙、磷、钾、铁、锌、硒等十几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和大量的膳食纤维等有用活性物质。合川大力开展葛根种植及其产品研发,致力于精心打造合川葛优质品牌,发展壮大合川葛产业,努力使合川成为全国最大的葛根种植和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葛根粉、营养葛根糊、速溶葛根晶、葛面、葛丁茶、葛粉丝、葛根三清胶囊、葛根异黄酮胶囊等20多个保健产品已在合川生产上市。 合川葛 重庆市合川葛产业行业协会 11404211 葛根(中药材) |
椒盐桃片 | 椒盐桃片创制于重庆合川,20年代在重庆等地也开始生产。其特点是:粉细腻,性酥脆,香味适口,微麻,略咸,味道特别鲜美。 椒盐桃片的特色 规格:长方形片状,厚薄均匀,片体完整,楞线分明,每公斤120~160片。 色泽:谷黄色。 组织:酥脆,细腻,桃仁在糕体内粘结紧密。 口味:酥脆化,渣香甜适口,微麻略咸,风味独特。 椒盐桃片的制作方法 材料:回粉,搅糖,桃仁,芝麻,川白糖,食盐,花椒面。 1.制回粉:糯米精选后,用温水淘净,水温50~60℃、滤干后用旺火以砂拌炒。每锅炒米1公斤左右,时间1~2分钟。要求炒米泡度均匀,无硬心,色泽洁白。然后磨成细粉,用120眼筛子过筛,保证粉子细腻,这称为“火粉”。将“火粉”置于特设的环境中吸收水分,成为回粉。回粉需湿度均匀,以手捏放后不散垮时方可,回粉时间一般应在7天以上,夏季时,回粉需加温炒热,冷却后方可使用。气温越高,粉子应炒得越热;冬季不需炒熟。这样能使制品光泽,不致变形。 2.搅糖:同合川桃片中搅糖的制作方法。 3.拌果料:先熬制糖浆(用糖量为产品的2%,糖与水的比例为10∶5),待熬至105℃时起锅。糖浆完全冷却后与桃仁、芝麻(桃仁需切成玉米粒大小,芝麻去皮)拌合,再下食盐和花椒面,拌合均匀,备用。 4.装盆:用-方形平底铁盆,将搅糖与粉子揉合后,用60眼筛子过筛,再分3层装盆。其中1/3与果料拌合,作为中层糖粉,其中2/3为面、底糖粉。面、底糖粉中,底糖粉占2/3。先将底糖铺于盆底,用铜镜走平压紧,再装中层糖粉,仍走平压紧,然后再装面糖粉,走平,捶紧,再走平。 5.炖糕:将糕置于温水锅中,水温50~60℃,时间3分钟左右,然后静置。 6.静置:夏天静置12小时左右,其余季节静置24小时左右。静置时,每方糕坯之间,需撒抹大米粉,以免粘连,并使色泽更好。 7.成型烘焙:将静置后的糕坯切片成型,糕片长约6厘米,宽2.5厘米,厚2毫米,然后均匀地摆在铁盘或平锅内烘焙,炉温150℃左右,时间约8分钟。糕片呈谷黄色时,即起锅。等冷却后进行包装。 |
盐梅 | 合川著名土特产。前清光绪中期,东渡乡艾家湾农民艾绍清初创。艾氏由祖籍江西引进制作方法,就地生产。民国初年,县人易正茂就文氏方法,加以革新,扩大生产。后又将技艺传与其子易炳煌。民国14年( 925年),获四川劝业会第五次会议奖章,之后名声大振,产品畅销国内,并运销东南亚国家,年销量约1~1.5万公斤 精制盐梅为椭圆形果实,色呈棕红,微带盐霜,肉厚、皮微结,颗粒全干,不回润,不吸潮,不霉变,入口则先为微咸,继微酸,再而变甜。可以疗治肠胃道感染及其呼吸道炎症。云南、广西气候炎热,易患喉头肿痛、喉头包块等症,食用盐梅,有特殊疗效,将盐梅视为珍品。盐梅尤有生津止渴,清凉爽身之功能,夏日炎暑,拈一二枚入口,顿觉酸甜适口,清香而有凉意,实为馈赠之佳品。牋牋解放后,东渡乡艾家湾盐梅树逐渐被砍伐,幸存者寥寥无几,盐海生产停止。 1981年后,市场又有少量盐梅出售。每0.5公斤1.5元,深受群众欢迎。( 合川) |
合川大红袍 | 合川大红袍是指合川所产的“大红袍”柑橘。- 合川大红袍 合川水果发展历史悠久,《新唐书·地理志》对合川“进贡”果橙就有历史记载。 合川市域有果树19科的70余种,千余万株。红桔类占果树总株数近60%,其中又以“大红袍”最著名,素有“江津广柑合川桔”之美誉,除销往北京、陕、甘等省市外,还曾大宗出口前苏联、东欧等。主要产在沙溪、官渡、钱塘、龙市、云门、福寿等地。 生长特点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约2m。小枝较细弱,无毛,通常有刺。叶长卵状披针形,长4~8cm。花黄白色,单生或簇生叶腋。果扁球形,径5~7cm,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薄易剥离。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 |
香龙大头菜 | 香龙大头菜,产于合川区无公害蔬菜基地香龙枣泥坝,常年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1.2万吨。大头菜又名根芥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中的一个变种,以肉质根为主要产品,每100克鲜菜中含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2.1克,维生素C44毫克,是我国蔬菜产品中粗纤维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种。香龙大头菜肉质根呈长圆柱形,皮脆而光滑、肉白色、有强烈的芥辣味;单根重1000克,非常适合腌制和油闷;叶生于短缩径上,长倒卵园形、板叶无皱褶,可作盐菜加工原料。该品种生育期130-150天,在当地9月上旬播种,10月中旬定植,次年1、2月份收获,亩植3000株左右,一般亩产3000公斤以上。香龙镇以传统工艺加工大头菜历史悠久,产品独具特色,热销广安、华蓥等地。 |
合川枇杷 | 合川枇杷主栽品种为大五星、早钟六号,现已全面完成无公害枇杷产地县(区)的认证,种植面积达4.2万亩,常年产量2.1万吨,产值1.7亿元。其中古楼、大石、燕窝三镇建成无公害优质枇杷科技示范推广百里长廊3.2万亩,辐射10万余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约5万人,约占全区枇杷种植面积的76.2%,主产区人均年增收500元。自2000年以来合川枇杷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9年间在枇杷产业总投资达3800万元,先后完成部、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特别是2003-2005年间争取国家、重庆市财政资金300万元,新建无公害优质枇杷基地1.5万亩。目前,合川区优势枇杷生态示范园建设已经纳入重庆市2009年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合川区无公害优质枇杷科技示范推广基地项目已经纳入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移民科研项目,这将进一步强化我区枇杷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效益。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