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休宁县 >> 流口镇

流口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齐云山

齐云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城西15公里,距屯溪33公里。齐云山古称白岳,因其“一石插天,与天并齐”,明嘉靖年间改名为齐云山。  齐云山方圆110.4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四起,峭壁耸立,飞云、流泉、云海、佛光;四时变幻,绮丽多姿。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全山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奇、岩怪、水秀、洞幽,徐霞客、唐寅、海瑞、戚继光等历代名人学士都留有佳句墨宝。  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齐云山道教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道教香火播及华东及东南亚各国。今全山有宫、殿、院、坛、阁等108处,道观27处,道房12家。齐云山的道教绘画、摩崖石刻和碑刻数以千计,几乎峰峰有题词、洞洞有刻铭,清代乾隆皇帝赞誉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现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齐云山又称白岳,位于徽州盆地,黄山脚下,屯溪西33公里,皖赣铁路在齐云山脚经过,因其“一石插天,与云并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齐云山海拔高度为585米,有36奇峰、72怪岩、24飞涧、加之境内河、湖、泉、潭、瀑构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图画。白岳的特点是峰峦怪谲,且多为圆锥体,远远望去,一个个面目各异的圆丘,自成一格。主要景观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华街、太素宫、香炉峰、小壶天、玄天太素宫、玉虚宫、方腊寨、五青峰、云岩湖等。齐云山碑铭石刻星罗棋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誉。该山道教始于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明代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成为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  地址: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县城西侧齐云山镇  类型:国家公园地质地貌山道观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天  电话:4000018686;0559-7561699  官方网站:http://ahqys.vpiao.cn/Client3/Default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75起。齐云山 齐云山 齐云山 齐云山 齐云山

休宁县古城岩

休宁县古城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古城岩,坐落在休宁县万安镇东侧,以众多的古迹遗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寿山旭日的奇特景观而闻名于世。国家AAAA级古城岩景区由香港金利嘉有限公司投资修建开放。  景区内的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庙、古门楼、古牌楼、古桥、古塔等和汪王故宫、朱元璋避难洞、练心石、半亭、方丛竹等遗址及气势宏伟的万寿塔和谐布局,互为映衬,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充分显示了古徽州古朴隽逸的风貌,精彩趣味的石雕、木雕、墨坊、罗盘制作等游客参与节目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更让游客如痴如醉,宛如走进了遥远的明清社会。  古城岩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独特的景致成为众多影视媒体的拍摄基地,《小花》、《走出蓝水河》、《新四军》、《历史的天空》、《大清徽商》、《为奴隶的母亲》、《快乐中国》、《徽州》、《大祠堂》等影视作品均在此大量取景。  万安镇  万安古镇位于休宁县城东,地处横江之滨,是著名风景旅游胜地黄山的南大门,距黄山风景区仅40多公里。与市府所在地屯溪相连,紧邻黄山机场,皖赣铁路和屯黄公路横贯全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古镇万安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镇内资源丰富,古迹众多,有闻名遐迩的古罗盘;“绿色金子”之称的松萝茶;历史悠久的知名学府——休宁中学;气势雄伟的万安坝;省级文物保护…… 详细++

麟圣博物馆

麟圣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山麟聖博物馆”座落在黄山市休宁县兰田儒村,地处黄山风景区至宏村西递两个世界遗产旅游专线的要道。全馆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其中专用展厅4000平方米,文物库房1000平方米,是经安徽省文物局批准设立的32家民办博物馆之一。  “麟聖博物馆”馆藏精品1万余件,设陶瓷、古代度量衡、古代家具、徽文化起源、徽州官宦文化、徽州三雕六大主题展厅,其中各时代的度量衡1000余件;陶、瓷3000余件;官宦遗物400余件;名人字画1000余件;古钱币2000余件;木雕、砖雕、玉雕、石雕、漆器等杂项2000余件,系黄山市民办博物馆品位最高、规模最大、藏品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民办博物馆。  “麟聖博物馆”严格按照“徽派”传统工艺建造,再现古徽州的原味建筑风貌。布局科学、藏品陈列有序、徽文化特色显著,成为集徽文化展示、学术交流、科考研究、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本馆全年开放时间超过300天,节假日期间正常开放,年均接待量超过一万余人次。欢迎到“黄山麟圣博物馆”体验一次印象深刻的文化之旅。  陶瓷馆:  陶瓷馆面积400平方米,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明清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物件3000余件,涵括了从新石器到民国的六千多年。这些陶、瓷器不仅代表了它们所处时代的陶瓷制作工艺和典型特色,也展示出我国淘、瓷器完整的演变发展历史,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时代的文化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意义。  古代度量衡馆  古代度量衡馆面积400平方米,收藏有1000余件各时代的度量衡。这些度量衡不仅全面展示了我国衡器发展的历史,也证实了徽州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商业。徽商文化作为徽州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至清代后,随着徽商的没落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徽商精神却一直传承至今。这些珍贵 度量衡藏品为研究徽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古代家具馆:  古代家具馆是我馆重要分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收藏了中国家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朝代——明、清各类生活用家具数件套。明式圈椅、官帽椅、灯挂椅,清代的屏风、漏窗及雕花床均有陈列。置身于家具馆,让使您时光穿越,回到旧时的梦幻般华贵的徽州。  徽文化起源馆  徽文化是与敦煌学和藏学并称的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  徽文化起源馆面积200平方米,其中收藏的近百件兰田化石把“高等生命”向前推进了4000万年,为早期复杂的高等生命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窗口;其外还收藏有 300多件新石器时代器皿,为生动再现六千年前古徽州人的生产方式、展现出古徽州人类文明传承的历史进程提供了实物基础,具有深远的学术研究价值。  徽州官宦文化馆  官宦文化馆展厅面积200平方米,其中收藏了各时代圣旨10余件,以石刻明成化圣旨、绫本撰写清乾隆诰命最为珍贵;此外藏有100余件顶戴和官舖;10余件明清时代的匾额。这些藏品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当时时代的官制和官宦文化,是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从不同层面证实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徽州三雕馆  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馆三雕馆展厅面积500平米,陈列展品百余件,大部分为徽州明清时期民间经典作品,工艺极至。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徽州三雕的早期物件,有力证明了徽州三雕工艺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见明堂民俗博物馆

见明堂民俗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见明堂民俗博物馆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罗盘之乡”--休宁县万安镇,现有藏品万余件,展厅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大展区,主要以明清红木家具、瓷器、铜器、玉器、杂件等为主,是集徽州文化、人文民俗、文物收藏、科普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宣传徽州文化、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1998年,见明堂收藏馆建馆。  2010年2月,休宁老城区迁建于新城区,更名为“见明堂民俗博物馆”,  2014年9月,在休宁县齐云东大道万安镇万新村27号地块,开工建设见明堂文化产业园基地,见明堂民俗博物馆藏品综合馆为一期工程。  2015年5月18日,见明堂民俗博物馆新馆已于正式开馆。  交通位置: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万新村27号。

徽州大峡谷

徽州大峡谷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徽州大峡谷原名源芳大峡谷,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源芳乡境内,景区长约25公里。 距黄山市16公里。  景区内悬崖峭壁蜿蜒曲折,群山连绵、飞瀑流泉,景色宜人。  徽州大峡谷景区划分为徽州峡谷漂流、源芳翠谷、仰山寺三大游览区,徽州峡谷漂流和源芳翠谷已建成,开放接待游客。  极速漂流  徽州峡谷漂流的特点可以用“险、绿、幽、趣”四个字来概括。漂流河道位于蜈蚣坑和上渔塘村之间,全程3.5公里,总体落差100多米。河道两旁险峰绝壁、柳树成荫,河道中怪石嶙峋、激流不断,特别是有多处河道狭窄、水流很急落差在5-8米的地方,需漂流游客紧抓橡皮艇拉手,飞驰前进。在“之”字形的河道中迂回曲折,九曲十八弯,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惊喜不断。乘上橡皮筏在这最清澈纯净的河水中激流勇进,让游客真正的体验到徽州峡谷漂流带来的惊险、刺激。  源芳翠谷  源芳翠谷以峡谷风光见长,长约三里。谷里清溪奔流、碧潭、翠池、银瀑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彩画。林中夹生的叶竹和形态各异的奇松怪石,以及乐于栖息于此的珍稀动物使得谷中的任何一景,都有如一幅优美而出色的图画一般,让人在峡谷走如在画中游。在这里游客还能观飞瀑、闯深潭、走栈道、登山石,体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魅力。  编辑  徽州大峡谷离黄山市区屯溪距离仅仅16公里。从黄山厘米国旅包车前往仅需20分钟。  徽州大峡谷公交线路:  到屯溪后,打的、12路车或6路车到阳湖车站下车,乘坐屯溪—源芳的班车,到徽州大峡谷下车。  徽州大峡谷自驾线路:  路线:  1、浙江温州方向线路:温州——金丽温高速——金华——杭金衢高速——常山——G205——叉口右拐——徽州大峡谷  2、浙江宁波方向:宁波——杭甬高速——杭州绕城南线(临安、黄山方向)——杭徽高速——黄山2号出口下高速——G205——叉口左拐——徽州大峡谷  3、江苏南京方向线路:南京——宁马高速——马鞍山——马芜高速——芜湖南——芜大高速(沿江高速)——铜陵立交——合铜黄高速——黄景高速——黄山2号出口下高速——右拐走G205——叉口左拐——徽州大峡谷  4、上海方向线路:上海莘庄立交——A8沪杭高速——杭州绕城北线(临安、黄山方向)——杭州绕城高速西线——留下互通立交——杭徽高速——黄山市2号出口下高速——右拐走G205——叉口左拐——徽州大峡谷

齐云山石刻

齐云山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云山碑刻统位于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  齐云山原有碑刻和摩岩石刻1400余处,现仅存462处,其中石碑206处,石刻256处。其余景区也有小量分布。遍布全山,以罗汉洞、紫霄崖和石桥岩一带为多。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北宋大观年间的石刻,大多数为明、清两代的石刻和碑刻,约占总数的80%以上。石刻大多镌于悬崖绝壁之上,有的字大逾丈,有的字小如拳。其中镌刻于寿字岩处的“寿”字楷书,字径达230厘米。碑刻及石刻字体,楷、行、草、篆、隶俱全,流派纷呈,各具风格,镌刻工艺精湛。  摩崖石刻位于西北鸡冠山峭壁上。面积约60平方米,按凹凸自成3阶,自上而下镌刻明正统二年(1437)、天顺五年(1461),成化七年(1471)分别为三监察御史张旭、张魁、张学御踢敕令。全楷书.大者盈尺,小者寸余,字体端正清秀,略有漫漶。原壁上还有解缙题诗,惜早年村民取石建屋毁去。山后有2石卓立如笏,称为双笏石。  《御制齐云山玄天太素宫之碑》碑高300厘米,宽120厘米,厚20厘米,黟西青石琢成,额雕双龙戏珠,边围刻以云龙翔风瑞苹花纹,精镂细琢,下置石龟驮负,碑文楷书,字体洒逸,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树于太素宫第一进殿内,屹然堂皇;1967年8月遭毁。  其中历代摩岩造像极多,现在尚存唐、宋、明、清历代遗留之大小佛龛共48座、造像共计2492尊。以唐代造型最多。主要集中于从“接引亭”而入,沿“牛头洞”、“罗汉岩”、“卧佛窟”、“仙人床”、“玉泉岩”一线的上下岩壁间,号“千佛长廊”。  罗汉岩佛像群位于千佛长廊入口处为“罗汉岩”,左侧峭壁上的接引佛像,宋代造型。龛高330厘米,宽110厘米,深50厘米。就岩造像,左手弯胸前持明珠一颗,右手垂直,掌心示众。岩上有依岩造像7龛,大小佛像157尊,除第6龛属宋代造型外,其余均系唐刻。上述各龛大小佛像造型,均线条突出,刀法粗犷,结构合理,神态自然。明末清初艺术大师任瑗在罗汉岩的峭壁上镌上“唐刻”二古篆字,为断代定诠。  卧佛窟造像位于千佛长廊半山腰,就岩凿龛。龛高340厘米,宽710厘米,深200厘米。龛内正中造一佛二菩萨像,居中佛像为全跏趺式莲座,左右二菩萨,手持法器。龛内右侧一佛乘孔雀,头颅已殁;左侧“涅盘变”一局,释迦牟尼向右侧卧,右手枕头,左手持飞天,瞑目凝神,甚为安详。  仙人床造像位于千佛长廊左侧危岩绝壁间,窟内有一石,如床,长700厘米,宽325厘米,厚200厘米,床面凹形似仙人曾卧,故名。《蜀中名胜记》卷十二载:“悬崖峭壁,上刻千佛,岩覆如屋,上有仙卧之迹。”仙人床岩壁造像计有3龛,共计2100多尊佛像。佛像错落其间,情态各异,今多呈风化剥落状。1982年,四川省文物普查工作组临场鉴定时,因岩高险峻,无法攀登,未予断代。  玉泉岩造像位于千佛长廊尽头左侧,岩窟高1220厘米,宽3200厘米,深1200厘米,是全山最大的一座石窟。窟额题刻有“羲画开光”四字楷体,尚可辨,题署上下款识均风化剥落。窟内摩岩造像与雕塑若干,其中,“巡城图”(牛车人物浮雕),造型为一辆大轱辘车载一佛持杖全跏趺式于莲座上,一夫执鞭驱牛行驶,两旁有数人簇拥,形若祈祷,故又有“黎民求佛去灾图”之称。浮雕下幸存跋文一局,虽已风化模糊,从拓片中尚能辨别“求佛、去灾”之记述。  2006年齐云山石刻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夹溪河漂流

  夹溪河漂流位于黄山儒村,被喻为“黄山第一漂”。它长达5公里。漂流时间达45分钟!它是南坝蓄水,所以即使在枯水季节,它依然能让你感觉到漂流的刺激感的!    黄山第一漂、夹溪河皮筏冲浪填补了黄山旅游没有皮筏艇冲浪漂流的空白。   本景区是黄山新型特色景区。是黄山唯一的皮筏艇冲浪漂流。皮筏冲浪漂流是旅游业的新兴产业,具有娱乐性和刺激性,同时也是新世纪体育健身游。    因为皮筏艇冲浪漂流是一项自助型的休闲旅游项目,游客的满意度很大程度来自于亲身体验,我景区管理规范,考虑全面,游客很满意。    黄山夹溪河皮筏漂流位于黄山脚下,距黄山市(屯溪)48公里,黄山景区(汤口镇)12公里,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20公里。翡翠谷20公里。起点于旅游黄金通道——屯黄公路儒村隧道口,汤口至宏村的宏儒公路儒村隧道口(宏村至儒村),交通十分便捷。    夹溪河漂流全程约5公里,乘皮筏顺流而下,两岸风景秀丽,群山环绕,悬崖壁立,林木繁茂,竹海茫茫,茶园连绵。时而险峰、奇石、蓝天、白云倒映、水浅处清澈见底、水深处如翡翠碧玉,鱼虾嬉戏水其中,“荡舟清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妙遐想您会油然而生。一路漂来山鸟鸣翠,心旷神怡。一路佳景美不胜收。是您来游黄山,玩水最佳去处。    夹溪河漂流地图 安徽夹溪河漂流交通地图常规景点:黄山+夹溪河漂流,游山玩水,夏季避暑好去处!  

三溪风景区

  三溪风景区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岭南乡,距黄山市区48公里。景区内自群山之巅发育成几十股小溪,汇合成一大溪流。沿山谷地势由东至西,蜿蜒而下,汇入村中,与寒冲溪、莲花溪两股潺潺流水汇合于水口。  景区内山峦叠翠,森林覆盖率达95%。境内潭幽涧长,瀑美泉灵,峰奇岩怪,尤其以“瀑多,潭幽”见长。八戒潭、桂花潭、五色潭、福寿潭、瑶池……它们或是近影沉壁、倒影明晰;或是碧波荡漾、水流潺潺。有的深不见底,变幻莫测;有的水质剔透,清凉可口;有的清幽明净,一尘不染。幽潭之上瀑布高悬,如母子瀑、知秋瀑、玉带瀑、天门瀑、漏斗瀑、彩石瀑……瀑瀑飞流直下,水光四射。瀑布、潭水、溪流、谷地、植物等天然形成了良好的水体生态景观。  游客从三溪村头的水口亭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徽派乡村风景。游客既可在村中游憩摄影,也可溯源进入核心旅游区,这里幽静的山林、清澈的溪水可让游客精神为之一振;游客时而漫步溪边小道,时而趟溪水过桥,至险要处还需攀爬栈道,在三叠瀑、知秋瀑、玉带瀑、天门瀑等处瀑飞谷秀、奇石林立,游客在此可观瀑吸氧、溯溪探源、寻幽探秘。体验多样生态旅游,情绪达到热潮。旅游区景观由乡村-溪水-瀑布-森林-漂流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游赏系列,同时配以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的活动项目,游客至此,都能留下难忘的经历和美好回忆。   

休宁古城

  休宁古城,今休宁县县城,设海阳镇。唐天宝九年(750年)始,这里一直是县驻地。它背倚松萝、凤凰、白鹤、玉玑诸山,夹溪江、横水穿饶而过。宋始筑城,当时城墙周长九里三十部,辟有六门,后增为七门,几经重修,至民国仍保存完好。建国后,因建设需要,城墙被陆续拆除。今城区东北和西南侧,有部分旧城垣遗迹尚存。旧时县城主要街道有县前街、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中街、后街、柳塘街等,街巷均为石板路面。建国后,经过历年建设,街道逐渐改观,商业中心和繁华区渐由西街移至南、北大街。1985年后,南、北大街全面拓宽,并改为水泥路面,两侧陆续建起一批高层建筑,显示出现代化城市风貌。  休宁县城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明代文学家程敏政、出版家胡正言、医学家汪昂,近代注明徽商汪宽也、程敦裕等均出生于此。城内徽派古建筑众多,西街早在明末就是商业中心,如今绝大部分店面仍保留徽派古建筑特色,街道还有一色的石板路面,不失为一条保存较好的商业老街。县前街钟鼓楼原为谯楼,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宁街育才巷内坐落有胡开文旧居。城东南隅白鹤山腰,两小山之间,有一泓清泉,泉上有红砂石砌成方形井圈,水清味甘,历久不涸,清人汪紫沧有诗赞曰:“雪魄暗翻凉入梦,冰满瓮贮澹如空。”号称城中第一泉,至今保存完好。  

休宁钟鼓楼

  钟鼓楼  它是休宁县城的标志性建筑。至正年间的钟鼓楼,史称当时的休宁县尹唐棣集富户14人集资重修钟鼓楼,至正五年(1345)六月破土,次年十一月竣工,其时钟鼓楼为两层楼阁建筑。明崇祯十四年(1641)毁于火,知县朱统钰重建,改为三层楼阁。清顺治六年(1649)邑令翁人龙重修,拆去顶层,复改为两层,下层垒以5米高的石台基,正中砌有拱式圆门洞,以为人行通道,其后侧砌有登楼石阶,楼前悬有“休宁县”三字直匾,楼前还引水辟地,池上架一石桥,名“三思桥”,明嘉靖年间知县宋国华改桥为照壁,作为县衙屏障。据清道光《休宁县志》载,钟鼓楼自明洪武二年起(1369),历经兵灾火焚,至清康熙十五年(1767),曾先后重建8次。如今,我们看到的钟鼓楼是经1984年大修、1986年竣工的建筑,如今该楼辟为“状元博物馆”,南北两侧空地将建成“状元文化广场”。

溪头三槐堂

溪头三槐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槐堂坐落在休宁县城南五公里溪头村,是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王经天倡导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时庭院中栽植的三棵槐树而得名,为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原有3进11开间,共约1500平方米,有182根屋柱,柱腰围80至100公分不等。整个大厅内含九个小厅,场面宏大,气势壮观。   溪头村拥有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该建筑建于明代,系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举王经天的故宅,因《宋史·王旦传》内有“旦父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为三公者”一说,王氏后人即以三槐为典故,堂名取“三槐堂”。整个祠堂内部雕刻工艺精湛,技法细腻,尤以木雕著称,为徽派祠堂建筑所少见,故在当地又被称作“金銮殿”。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溪大峡谷

  三溪风景区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岭南乡三溪村境内,距休宁县城50公里,距黄山市区48公里。景区内自群山之巅发育成几十股小溪,汇合成一大溪流。沿山谷地势由东至西,蜿蜒而下,汇入村中,与寒冲溪、莲花溪两股潺潺流水汇合于水口。  景区内山峦叠翠,森林覆盖率达95%。境内潭幽涧长,瀑美泉灵,峰奇岩怪,尤其以“瀑多,潭幽”见长。八戒潭、桂花潭、五色潭、福寿潭、瑶池……它们或是近影沉壁、倒影明晰;或是碧波荡漾、水流潺潺。有的深不见底,变幻莫测;有的水质剔透,清凉可口;有的清幽明净,一尘不染。幽潭之上瀑布高悬,如母子瀑、知秋瀑、玉带瀑、天门瀑、漏斗瀑、彩石瀑……瀑瀑飞流直下,水光四射。瀑布、潭水、溪流、谷地、植物等天然形成了良好的水体生态景观。    岭南乡  岭南乡地处安徽省最南端,毗邻浙江开化、江西婺源两个生态旅游县,距黄山风景名胜区80公里,伟人故里——江湾仅15公里,220省道休婺线和已经破土动工的“黄塔桃”高速公路穿越全境,而且是伟人故里旅游区与黄山风景区唯一的一条快速旅游公路,作为“生态金三角”的区位优势明显,全乡共辖5个行政村,3600人口,民风淳朴,对自然资源保护意识较强。 我乡土地面积3…… 详细++

万安古镇

  万安古镇位于休宁县城正东4公里处,它依傍于横江北岸,临水而立,皖赣铁路,屯景公路横贯全镇,镇东尽头,是风光的绮丽的古城山。三国吴永安元年(258年)至隋开皇九年(589年),古城山一直为县治驻地。隋末汪华起兵,统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也曾设治于此,并改古城山为“万寿山”,在山上建妨筑庙,大兴土木。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金声招募义军数千人,屯扎于此,后北上抗清,兵败被杀。万安地处盆地,依畔横江,又当休宁县通往州府的要道,遂成为早期外来居民的聚居地。在陆路不发达时,万安一直是古徽州重要的水运码头,来往行商众多,渐成集镇。镇街长约5华里,明清均为休宁九大街市之首,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誉。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在休宁县汪村镇石屋坑村,原为农户张志周家,1924年建,长11米,宽9米,占地面积99平方米,共3层,整个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1936年4月,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后,省委机关即在此房办公。屋内有暸望台2处,二楼为省委书记关英等人住处,三楼为省委小印刷厂。  以石屋坑村为中心,皖浙赣省委、皖南红军独立团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当地革命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给予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在附近的葛藤坞、野猪塘、螺丝宕、平鼻岭等密林中,至今还存留当年农民团和赤卫队建立的秘密棚、红军医院和红军开挖的战壕。与旧址相隔50米处的红军屋,是当年红军开会、休息和训练的地方。

黄村进士第

黄村进士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  地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东洲乡黄村  祠堂名。明嘉靖年间进士黄福所建。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大问问楼有七层斗拱。脊高12米,进深51米,通面宽15.5米,前后共四进,依次为门楼、门屋、享堂、寝楼,每进庭院两侧均有侧廊相连。但门屋前增建有门楼,寝楼后又加一天井,并在后天井的垣墙上做假门楼,在纵轴线上形成进深为五进的格局。占地面积790平方米。该房门楼上嵌有木匾一块,-"进士第"三个大字。  整座建筑有木柱102根,主柱围粗1.6米,选料讲究。横梁上雕楼龙、凤、狮、虎等异禽猛兽,刀法细腻,形象生动。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村进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筑,平面布局完整,结构用材硕大,建筑工艺精细,雕刻装饰精美,是研究徽州古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

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

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休宁县县域北部,公园范围主要包括横江和主要支流夹溪河的干流河道及其两岸湿地、部分林地。西起东亭河与横江交汇口,东达南潜大桥(近休宁县县界),北至东关碣(饮用水地表水源湿地公园上游界)。河道两岸以道路、堤岸为界,其中海阳段横江右岸包括第一道山脊线内的林地。地理坐标东经118°01′22"~118°13"39",北纬29°45"22"~29°49"04",总面积661.0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41.28公顷,湿地率66.75%。  湿地公园中野生植物丰富,考察记录高等植物138科、346属、493种;其中苔藓植物16科、24属、26种;蕨类植物18科、32属、40种;裸子植物4科、9属、10种;被子植物100科、281属、417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和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均为裸子植物;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野大豆(Glycine soja)。   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是以保护横江优良水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障千岛湖水生态安全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良好的湿地资源条件,展示优美的皖南水乡风光和源远流长的横江历史人文景观,开展湿地保育、科研监测和生态旅游等活动,将其建成集湿地保护、横江历史文化展示、科研监测及湿地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为生态保护型湿地公园。

流口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流口村

----

茗洲村

----

黄三村

----

流口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