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李端甫 (1905~1932)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李端甫(1905~1932),原名李其楷,化名刘奇之、刘可久,阜阳县行流集人。民国11 年(1922 年)考入设在阜阳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民国15 年,经堂兄李乐天(李光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阜阳的国民党内部分为“元老”和“二小”两派。“二小派”中小学教员居多,倾向革命。李端甫利用当时北伐军到达阜阳的有利形势和中国共产党在教育界的影响,反对较右的“元老派”,与“二小派”合作建立国民党临时县党部。李端甫当选为执行委员,并兼农民部长,以此身份公开开展中-组织的发展工作和农-动。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笼罩阜阳,阜阳的中-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李端甫等辗转武汉、安庆,几经周折,终于与党取得联系。根据党的指示,他回到家乡行流集,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继续开展农-动。 民国17 年1 月,李端甫等在行流集福音堂召开第一次群众大会,到会200 余人。会上李端甫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抗捐抗税,并积极发展农协会员。此后又连续两次召开农民大会,在行流集周围发展了农协会员2 万余人。 2 月,国民党驻阜阳高桂滋部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前来镇压行流农-动。为震慑敌人,李端甫于次日在尹家窑召开农民大会,农协会员扛着武器,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会上李端甫历数国民政府县长康欣之残害群众、贪赃枉法的罪行。会后农协会员举着马叉、大刀,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那一连国民党士兵不敢轻举妄动,撤回城里。 3 月,中共中央批准皖北特委武装-计划。据此,特委决定4 月底或5 月初举行-。但因叛徒出卖,-计划被敌获知,情况紧急。4 月7 日,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等在阜阳城西湖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举行-。次日李端甫在行流集策动20 余名士兵哗变,获枪19 支。又从农协会员中挑选3000 多人组成了5 个赤卫大队,为提前-作了充分准备。9 日凌晨,李端甫率领赤卫队策应阜阳城内的起义部队攻城,因联络中断,策应未成。10 日,起义部队一部在昌绍先、杜律德等率领下与李端甫的农民赤卫队会师,四乡的农协会员也汇集到行流集。下午,李端甫在王官集主持召开了2 万多人参加的大会,庄严宣布皖北苏维埃政府和皖北工农红军成立。李端甫被推举为苏维埃政府主席。11 日,在反动武装的“围剿”下,李端甫等率众英勇抵抗,终因力量悬殊,起义失败。 此后,李端甫先后担任中共阜阳县委书记、阜阳中心县委委员、宣传部长等职。后奉命调往鄂豫皖苏区工作。民国21 年10 月,在保卫金家寨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以上内容由"望天狼"分享。] |
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 | 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一、基本情况 泉水湾湿地公园位于阜阳市颍泉区,地处沃野千里的淮北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15°33′~115°55′、北纬32°54′~33°07′之间。泉水湾位于泉河北畔,南临泉河,东起泉颖闸,西起坎河溜闸,位于老泉河河道上,全长15千米,规划总面积452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288.47公顷,占湿地公园土地总面积的63.82%。 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分类系统,参照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湿地公园内湿地主要为自然河流湿地(水面及河滩地),还有一小部分的库塘湿地。 二、动植物资源 (一)湿地植物 经本次调查初步统计颍泉区泉水湾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46科90属102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下同),其中蕨类植物有3科3属3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1科85属97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34科69属78种;单子叶植物7科16属19种。 阜阳颍泉区泉水湾湿地公园的水生维管植物在皖北还算是比较丰富的,共有19科34属40种。由于湿地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水体、水体基质、大气、光照及其形态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湿地植物的生活型可以分为以下5种:A.挺水植物:根系着生于水体基质,植株大部分挺出水面接受光照,缺水时可耐潮湿性陆生;B.浮叶植物:根系悬生于水体,叶浮于水面接受光照,叶柄长,或因变态茎上的叶生长期不同而叶片浮于水面,植株不耐干旱;C.湿沼生植物:根系着生于潮湿或水环境基质,植株在水湿或沼泽环境中完成生活周期,花序挺出水面,风媒或虫媒;D.沉水植物:根系着生于水体基质,植株沉入水体,花序或花各部简化,花期露出水面或于水中,水媒或自花传粉;E.耐湿植物:近水体生长的中生植物,生活周期能适应阶段性水湿与干旱,往往花果期处于后种生境,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 按上述不同生活型划分湿地公园内水生植物有挺水植物6种,浮叶植物3种,湿沼生植物19种,沉水植物3种,耐湿植物9种。在皖北湿地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明显,但以湿沼生与耐湿植物较多。从生境条件来看,此两类生活型分布于水域生境与中生环境间的过渡带。 根据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1999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湿地公园内现有国家I级保护的有1种,即银杏,属银杏科、银杏属,单属单种落叶大乔木。属国家Ⅱ级保护的一种,即莲。 (二)湿地动物 泉水湾湿地拥有十分丰富的动物资源,共记录到野生脊椎动物198种,隶属于29目55科。 泉水湾湿地属淮河水系,淡水鱼类资源丰富。经本次初步调查,在泉水湾湿地共发现有41种鱼类分布,以鲤形目为主。其中,鲤形目2科34种,非鲤形目7科7种;泉水湾湿地分布有两栖动物1目3科7种,分布有爬行动物6种,隶属于3目3科。泉水湾湿地内的哺乳类已知有5目7科14种,从种数看,以啮齿目2科8种,食肉目2科2种为主(见表5),具有明显的农田水域兽类特征。 调查发现,泉水湾湿地共分布有鸟类130种,隶属于15目33科。在130种鸟类中,雀形目计有58种,占湿地公园内分布的鸟类种数的44.6%,其中仅鹟科就有19种,是种类最多的一科;另有非雀形目鸟类72种,共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55.4%。从鸟类生态类型上看,泉水湾湿地公园分布有游禽类、涉禽类、陆禽类、攀禽类、猛禽类、鸣禽类等。在130种鸟类中,留鸟36种,占全部种类的27.7%,夏候鸟24种,占全部种类的18.5%,冬候鸟38种,占全部种类的29.2%,旅鸟32种,占全部种类的24.6% 泉水湾湿地内分布着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些国家级保护动物全部为鸟类,包括白琵鹭、白额雁、小天鹅、黑鸢、雀鹰、普通鵟、白尾鹞、鹊鹞、红隼、燕隼、阿穆尔隼、褐翅鸦鹃、鹰鸮、短耳鸮等共计14种,占该湿地脊椎动物总数(198种)的7.1%。 在泉水湾湿地内还分布有38种安徽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脊椎动物。其中,两栖类中金线蛙、黑斑蛙、中华蟾蜍、花背蟾蜍等4种为安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爬行类中,中华鳖、乌梢蛇2种被列为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兽类中,有2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豹猫和黄鼬。鸟类中,含30种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绿头鸭、花脸鸭、鸿雁、豆雁、大杜鹃、灰头绿啄木鸟、金腰燕、棕背伯劳、黑枕黄鹂、灰喜鹊、环颈雉等。 三、水文气候 颍泉泉水湾湿地公园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关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4.9℃,无霜期220天,年均降水91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4.5℃~15.0℃,1月平均气温1.0℃~1.2℃,7月平均气温28℃;常年月气温波动幅度以2月最大,可达9℃,以9月最小,一般在3.5℃;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接近37℃,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值在—12℃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21天。年平均降水量950mm左右,最大降水量为1722mm,最小降水量为389.6mm。地区年蒸发量1600~1930mm,随季节变化而不等,以夏季蒸发量最大,冬季最小,春季大于秋季。一年之中,6月份蒸发量最大,1月份蒸发量最小。泉水湾湿地公园位于半湿润区域,相对湿度稳定。3~6月相对湿度较大,在82%以上;10月至翌年1月较小,在78%以下;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
阜阳大戏院 | 阜阳大戏院座落在阜阳市繁华的颖州路中段,建于1958年,占地总面积8449.905M2,其中经营场所占地2500 M2,剧场内设1000多个座位,舞台口宽12米,深20米,剧场整体后楼三层,一楼为会议室、化妆室、道具室,二、三楼为招待所。前三楼一楼为前厅,二楼为机房,三楼南与豪华厅连接,北与北综合楼连接,门前有1500 M2的文化广场。 2000年市政府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单位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对原有剧场进行了加固改造,并改进了观众厅两侧群房及增建了附助设施,装备了消防喷淋自动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剧场内外装饰一新。并新添了豪华座椅、电影放映机、美国进口金属银幕、高清晰度数码投影机、音响、灯光及舞台设施,05年又建了300 M2的办公楼,使大戏院成为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接待大型会议为一体的综合型剧场。 2013年通过全面升级改造,硬件设施、整体环境、观映的舒适度大大提升。改造后的影城共有三个3D影厅,一个848座类似中国巨幕的影厅,两个共200座的VIP影厅,全部座椅采用新型高靠航空座椅,放映设备采用进口高清放映设备,场内采用吸音材料,安装了RD环绕数码立体声装置 ,放映的清晰度和观映的舒适度较好。 阜阳大戏院现有在职职工38人,离退休人员20人。 阜阳市地处安徽西北部,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阜南、迎上四县及颖州、颖东、颖泉三区和开发区,城乡人口932.8万人,非农业人员106.8万人。 阜阳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阜阳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六条航道构筑了优越的交通优势。 地址:阜阳市颍州北路81号 电话:0558-2265808 |
阜阳四九暴-动旧址纪念馆 | 阜阳四九暴动旧址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阜阳四九暴-动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四九纪念馆)现有馆址面积5700平方米,展室面积300平方米,有展室三间,展柜10个,革命文物30余件。现保留有月牙池、干沟、方池等革命旧址。汉白玉革命纪念碑一处,台阶为四级九阶,寓意“四九”。现存革命先烈们亲手栽植的枣树一棵。展室分为”深重灾难的阜阳”、“阜阳四九起义” 、“缅怀先烈、建设阜阳”等三个部分”,对外实行免费开放。1928年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在阜阳组织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高桂滋部)教导团、第十军(杨虎城部)军校和阜阳地方党组织领导的农民赤卫队。后因反动军队围剿,起义军弹尽粮绝失败,80多位共产党员、农民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次起义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八·七”会议精神,用革命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一次英勇的实践,它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打击了敌人的-气焰,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干部。解放后,当地党委在四九起义旧址王官集建立了四九暴-动旧址纪念馆,成为对社会开展革命传统、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形象的课堂。 |
颍泉区清颍公园(青颍公园) | 阜阳市青颍公园始建于1953年10月,占地9.7公顷。地处阜城商业中心,繁华地段,滨(泉)河而建,四季花香鸟语,毓秀隽朗,素有“绿色明珠”、“城市氧吧”之称,独具现代园林气息,更以其服务内容的综合性、服务设施的完善性和人文景观的科学性为特点,着重体现阜阳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的建园理念,是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观瞻为一体的高品位、高质量的综合性公园。 清颍公园始始建于50年代中期,由一农业单位庭院改造而成,建成后即冠名“清颍公园”。文革期间,以“清颍蕴涵封建文化,不能展示时代青春”为由,将“清”改为“青”。“青颍公园”误用至今己40余年,理应正本清源,予以纠正。 据考证:“清颍”一词古已有之,宋以来用之尤频。苏轼知任颍州,与黄庭坚、苏辙等人的诗词书信交往多用“清颍”,如《颍州别子由》“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满江红.怀子由》“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于叠”。子由即苏轼弟弟苏辙,兄弟情深意笃,曾在颍州三聚三别。《正德颍州志》记载:晏殊罢相出任颍州,建“清颍亭”,后人题诗“世乱颍水浊,世治颍水清。”可见‘清颍’蕴涵企盼太平之意。苏轼送别弟弟苏辙亦在“清颍亭”,故有“别泪滴清颍”之句。另有诗文“霜余己失长淮阁,空听潺潺清颍咽”、“莫言清颍水,从此隔河叹”、“清颍尊前酒满衣,十年风月旧相知”等佳句,无不流露诗人对颍州的眷恋之情。“清颍”一词源于颍州,是阜阳颍河文化的结晶。近代入名的“清颍楼”、“清颍书苑”、“清颍杂志”、“清颍学社”,包括“清颍公园”,均是清颍文化的积淀和延伸。为“清颍”正名,正是对阜阳文化的保护和发扬。 |
北三角游园景区 | 北三角游园景区 北三角游园位于阜阳市颍州北路,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园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景色宜人,是阜阳市人民休闲,放松心情,享受安宁的最佳场所。 |
刘崎公园 | 刘崎公园 刘崎公园位于阜阳市,秀丽的园林风光,公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奇花异木、文物古迹于一体,景观独特,交通便利,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最佳去处。 |
古西湖生态产业园 | 颍泉区古西湖生态产业园位于阜阳市颍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古西湖遗址,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阜阳生态园西侧,规划总面积7.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3.1平方公里。产业园以欧苏文化底蕴为传承,以生态产业为主导,以乡村旅游为主线,以建设阜城后花园为目标,把产业园建设成为生态优美、产业发展、具备休闲旅游多功能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历经三年的建设,现已初步建设成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阜阳城乡居民旅游、观光、餐饮、休闲的一个理想场所。 园区建设实行“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打造具有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区政府整合各类支农资金3000多万元,对园区交通、水利、电力、林业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投资建设,使园区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水系得到综合治理,电力、通信系统进一步升级改造。 园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本着不改变土地性质,符合生态、观赏、旅游、休闲的原则引进入园项目,目前已引进企业33家,总投资达1.56亿元。一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初见雏形。 ●园区项目简介 园区项目分为六大板块: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区、农家乐园区、花卉园艺区、水果采摘区、莲藕种植区、精品蔬菜区。 1、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区:占地120亩,栽培杏孢菇、双孢菇、金针菇等食用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2、农家乐园区:占地300亩,建有仿宋、徽派、仿古式等景观建筑,经营餐饮、垂钓、观赏、珍禽养殖、水果采摘等项目,为游人提供体验农业收获、垂钓、休闲、度假的场所; 3、花卉园艺区:占地670亩,种植各种优质名贵的花卉和高档绿化树种,远销海内外; 4、水果采摘区:占地800亩,种植各类无污染、无公害的水果,供游人采摘品尝; 5、莲藕种植区:占地280亩。每到盛夏,成片的各色荷花竞相开放,婷婷玉立的莲叶随风飘摆,引来水鸟徜徉其间,尽展江南水乡风光。为园区增加了绿色亮丽的风景。 6、精品蔬菜种植区:占地200亩,采用塑料大棚进行反季节种植,品种有大青茄、辣椒、番茄、豆角等,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古西湖生态产业园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园区多功能规划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整体形象,提升园区服务能力。把古西湖生态产业园建设成为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多功能为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信息来源:颍东区政府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信息来源:颍东区政府网 |
颍泉生态园 | 泉北生态园位于阜城北郊,跨湖而建,三大区相互辉映。南部为林果种植示范区,斑竹、桂花、香樟、琵琶等树种点缀其中,随风摇曳;中部为水产养殖示范区,日本锦鲤、斑点叉尾鲢、鲑鱼、异域银鲫等珍稀鱼类徜徉其间,随波逐浪;北部为畜牧养殖示范区,天鹅、孔雀、鸳鸯、猕猴、骆驼、鸵鸟等名贵动物各得其所,尽展其姿。 生态园由泉河洼地改造而成,现有水面50亩、土丘11座、桥梁10座、林木6万株、花草220余种、草坪20多万平方米,人文景观100余处。它集“农业示范、生态教育、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园内既有花香鸟语,又有禽飞兽走;既有芳草萋萋,又有水声潺潺;既有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又有楼台亭榭,神飞顾盼,犹如置身天园乐府。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金马社区 |
---- |
泉河社区 |
---- |
西湖社区 |
---- |
双河社区 |
---- |
泉北社区 |
---- |
三里社区 |
---- |
十里铺社区 |
---- |
新兴社区 |
---- |
泉颍社区 |
---- |
新建社区 |
---- |
白庙社区 |
---- |
三皇社区 |
---- |
王府营社区 |
---- |
北京西路社区 |
---- |
河滨社区 |
---- |
胜利社区 |
---- |
车站社区 |
---- |
尚庄社区 |
---- |
惠泉社区 |
---- |
坎河社区 |
---- |
泉源社区 |
---- |
中北社区 |
---- |
东关外回族社区 |
---- |
工业园社区 |
---- |
商贸城社区 |
---- |
街头村 |
---- |
李老庄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