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回龙湾洞穴遗址 | 回龙湾洞穴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回龙湾洞穴遗址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布德镇,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距今已1.8-1万年。出土了大量的细石器、砾石石器以及骨化石等等。其中细石器具有类似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砾石石器具有典型南方旧石器晚期器物特征。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洞穴遗址位于金沙江北岸的“火石岗”山上,为石灰岩和胶结岩构成的溶洞。座东向西,东西背靠山岭,西向面临把关河水系的一条气名溪沟旁,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 35’,北纬260 38’。遗址高出现把关河水面约300公尺,海拔1550米。遗址位于东西方向,洞深12米,南北最宽处在洞口为4.6米,洞口高11.9米,内高平均3米。堆积面积约35平方米。地层堆积平均厚度在2米以上。可分三大层七亚层。以五花、灰色和山地红壤三种土层堆积为主。文化包涵物有打制的小型石器、细石器、骨器、动物牙、骨化石及灰烬,炭屑等物,距今2万至1.2万年左右。从回龙湾洞穴遗址石制 品总的性质、地层和化石等的综合情况来看,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其石制品的器型,制作技术乃风貌与广西的白莲洞,贵州猫猫洞,四川的富林文化,以及中原地区的山西下川等,遗址均有不少相似之外,尤其是红土文化层的石制品组合与富林文化十分相近。 1987年7月至8月,攀枝花市文管处和仁和区文教局一同,对洞穴进行试掘工作,通过试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其中有骨器、骨针、骨镞、骨锥等。 1991年4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回龙湾遗址(旧石器晚期)”为四川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市、县、镇共同出资,对回龙湾遗址采取了封闭式、并取石垒墙、木栅栏封洞口双层保护的办法。 |
迤沙拉村 | 迤沙拉村迤沙拉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称,位于四川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处,居住着600余户人家,其中有400多户人家高度集中在一处小山坡上,修建着相似风格的苏皖民居木瓦房,错落有序,高墙深巷,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镇。 迤沙拉村至今约有600来年历史,是汉族与彝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群体,既传承了古老彝族的民族特性,又融入了汉族的文化元素,现在这里居住着1500多人,有起、毛、纳、张四大姓,民间有“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之说,据考证他们的祖先是明朝南京人,是“洪武开滇”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据当地提供的资料显示,明朝初期,朱元璋派兵30万远征云南,军队以南京人为主,另有部分江苏、江西、安徽人,后来明朝政府鼓励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并规定:娶了彝族妇女的,士兵改归彝族;娶了纳西妇女的,改归纳西族。迤沙拉彝族自然村落就这样一代代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据介绍,迤沙拉村民居是苏皖民居与彝族民居的巧妙组合,是经过苏皖建筑师改造的彝族民居。生活在这里的彝族男人不穿查尔瓦,彝族妇女不披羊皮褂;彝族人家,堂屋里只摆神龛,不设锅庄;民族民俗文化也与众不同,其风格融合着秦淮河畔的江南丝竹。 “迤沙拉村家家有院,院院相邻;门前有巷,巷巷相通。这些村道小巷像蜘蛛网一样交织在一起,一般来说,不走过两三次,都会迷路的。”当地村民说。 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 景点位置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东南端 |
攀枝花大黑山森林公园 | 大黑山森林公园是四川省级森林公园,日照充足,天空睛明,空气清新。汽车从垭口顺着往东,当走到三棵松树的小山包,顺着山脊望去,是隆起的菩萨岩。它象一个昂起的龙头,与山脊相连,酷似一条长长的巨龙横卧,俯视南面.如层层梯田处是兰尖矿山。举目远望,沿金沙江两岸而建的百里钢城,依山傍水,十分雄伟壮观。回首西望,傲立群峰之首的是海拔2920米的老鹰岩,其上松林密布、郁郁葱葱。还有一块方圆数百米的草地,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春暖花开,姹紫嫣红,深秋季节则是黄花遍地。 更为独特的是,这里生长着一种阔叶树,自然长成一个个三厘米左右直径的圆球,错落有致,十分美观。后山的箭竹林和高山杜鹃花,给大黑山森林公园凭添了几分魅力、在这条山脊上,还可饱览四大景观。展观日出,晚观彩霞,雨天观变幻莫测的云海,夜可观百里钢城万家灯火。 从垭口处向西走,是平缓的林间小道。穿出森林,看到的村落,就是彝族村寨何家村.这里的彝族村民,平时都穿着民族服装。特别是姑娘们,身着用手工缝制的上衣,再围着百褶裙,头戴饰物,色彩艳丽,婀娜多姿。村民们待人热情,纯朴有礼。村头有一小石林,石柱林立。形态各异,趣味横生。这里是村民们逢年过节玩耍的地方。每逢"火把节”或欢迎贵客,不论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这里跳起锅庄舞,甚至通宵达旦,尽兴方休。此外,大黑山还有仙人洞,桃花园和石塔等景点。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务本乡境内 类型:森林 游玩时间: 建议3小时 |
豆地贞节牌坊 | 豆地贞节牌坊为攀枝花市文物保护单位。 豆地贞节牌坊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原为木质,后损毁。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建为石质牌坊。据记载,该坊为纪念“曾母毛老太君”所立,体现当地民间节孝文化的浓郁传统。石坊为黄色砂岩质地,为四柱三间,宽6米,高9米,明间、次间高度相似。明间门洞檐下有石刻匾额,两侧均有题刻,一侧为“竹节松心”,另一侧为“节坊焕彩”。石坊其余各处也均有题刻与浮雕,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豆地贞节牌坊规模虽不大,但比例匀称,结构紧凑,目前保存状态良好,题刻雕花均清晰可见,黄色石坊在参天古木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古朴沉着。 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金江镇 |
西祝寺 | 西祝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祝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初为武帝神祠。清道光五年(1825年)曾重建四大殿,现仅有后殿存留。后殿面阔三间16米,进深二间7米,通高8米,为单檐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因为发现较晚,西祝寺后殿尚未得到妥善维护,整体结构出现倾斜,亟待整修。虽地处偏远,但仅从后殿的尺度仍可推测西祝寺当年的庞大规模,在攀西地区较为少见。有望通过对西祝寺遗存建筑与史料的挖掘进一步了解该地区佛教与民间文化发展的历史信息。 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 |
下湾遗址 | 下湾遗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湾遗址位于仁和区新生乡共和村东北约300米的大河、篦箩河汇合处二级台地上,属巴关河上游水系,台地现已垦植为农田,建有房舍。遗址文化层堆积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台地高处的南坡。其地层分布:地表为农耕土层,厚约50公分;其下为山地黄壤层,再下即为文化层,厚约30~50公分。文化层中包含物有红烧土、碎陶片、磨制石器等文化遗物。伴有磨制石器十多件,常见有斧、石、凿等器型,石凿磨制较精细,代表了较高的工艺水平。 |
宝鼎生态旅游区 | 宝鼎生态旅游区,瀑布跌水,云雾霞光,石林石景、森林景观处处可见,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物种多样,其中有扇蕨等珍稀植物5种,九龙颈槽蛇、雀鹰、穿山甲等珍稀动物18种。宝鼎生态旅游区因猴闻名,当初仅有的20只猕猴现已发展到200余只,一个野趣横生的生态旅游区正在逐渐形成并被游客接纳。 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 类型:森林 门票:免费 |
营盘山古战场遗址 | 营盘山古战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具有神气色彩的营盘山,坐落于阿喇彝族旅乡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与云南省永仁县维地乡接壤,最高海拨2460米,遥相对应的是云南省自然风景旅游胜地--方山。营盘山地势险要,山势雄伟,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令人向往。一条古老的马帮路横贯山间,是以前永兴至昆明古丝路必经的交通要道。穿行于婆娑的原始森林之中,浩瀚的-无边无际,温山遍野的奇花异草让人目不暇接。倘若凌晨登上山顶开阔地,观赏日出破晓那一刻的壮观景象,定叫您心潮澎湃,终身不忘。 传说三国时期,蜀吴相争,诸葛亮统兵作战于此山,并在山中安营扎寨,抗击敌军,山上可见由南向北沿山脊由不规则片石砌成的营埂,长约400M,高宽各1.5CM,南端有石砌堡垒,顶虽已塌,壁上射击,瞭望孔及通道均清楚可辩,是古时指挥作战的场所。往北每隔100M左右有稍小的堡垒残迹三处。北端的堑壕,哨位痕迹多处。附近的三角架山有“先锋营”,永富乡有“万宝营”,与云南立溪的“龙潭营”互为犄角;后来人们便习惯地称之为营盘山。营盘山古战遗址,虽目前难以追溯、考评它的历史根源,但其雄伟壮观的营梗(军营、山寨围墙)足以证明古时候这里曾发生过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蜿如一条巨龙一般的营梗横垣山顶,由块块巨石垒砌而成,长约500米,宽约2.5米,高约3米,并设有5处瞭望孔,山寨高耸的寨门虽早已毁坏,但登上寨顶的台阶仍有保存。战壕、峰火台遗址依稀可见,大大小小的类似军营营房的建筑物遗址,多达上百处。其中最大、最集中的建筑群3处,每处都有20幢以上的建筑遗址。营盘山东南山坡上的营长坟,长眠的就是古战争中壮烈牺牲的将领之一,虽墓地多次被盗,但仍能在墓地附近找到墓碑。营盘山背面的石桌子,据传说是当年将领们研究作战方案、指挥作战的地方,如今长宽约2米的大石桌仍遗留在森林中。迈步营盘山古战场遗址,其雄伟的营梗,诸多的营房建筑物,蜿蜒曲折的马帮路,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 |
攀枝花鑫岛游乐城 | 攀枝花鑫岛游乐城简介攀枝花鑫岛游乐城是攀西规模最大的具有时代特色的综合性大型游乐场所,整个游乐城构思独特,设计新颖,造型别致,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是旅游娱乐,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游乐城占地300余亩,水域和陆地融为一体,形成一个自然岛。 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289号(鑫岛车站下即到) 类型:游乐场 电话:0812-2261448 开放时间: 9:15-22:00(9:15-22:00日场,18:00-22:00夜场) 门票信息: 门市价:70.0元起 日场成人票:120元;夜场成人票:70元。 |
岩神山 | 有人说,仁和的岩神山是攀枝花的青城山。此话虽然有失偏颇,却也不无道理。 说“岩神山是攀枝花的青城山”有失偏颇,是因为就像有人论断的“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天下也不会有两座完全相同的山。同青城山等其他的山相比,仁和的岩神山有它大不相同的地方。 说“岩神山是攀枝花的青城山”不无道理,是因为在攀枝花这样一个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式立体气候著称的地方,就在仁和镇所处的坝子边缘,居然会有这样一个清幽、清凉、清静的地方,确实出人意料,故而凡是登过青城山的人来登岩神山,总会隐隐觉得是在登名幽天下的青城山的感觉,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仁和的岩神山,就是仁和的岩神山。 岩神山上树木多,这也许是大多数游人要去登它的一个理由。我们平时工作生活的环境,因为地处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域,植被显得有些枯焦,于是一有闲暇时间,就想亲近绿色,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岩神山突兀于仁和坝子边缘,海拔较高,加之“神山”的名分使人们不敢贸然杀伐,因此植被就特别的好,成了人们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有人说,仁和的岩神山是攀枝花的青城山。此话虽然有失偏颇,却也不无道理。 说“岩神山是攀枝花的青城山”有失偏颇,是因为就像有人论断的“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天下也不会有两座完全相同的山。同青城山等其他的山相比,仁和的岩神山有它大不相同的地方。 说“岩神山是攀枝花的青城山”不无道理,是因为在攀枝花这样一个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式立体气候著称的地方,就在仁和镇所处的坝子边缘,居然会有这样一个清幽、清凉、清静的地方,确实出人意料,故而凡是登过青城山的人来登岩神山,总会隐隐觉得是在登名幽天下的青城山的感觉,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仁和的岩神山,就是仁和的岩神山。 岩神山上树木多,这也许是大多数游人要去登它的一个理由。我们平时工作生活的环境,因为地处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域,植被显得有些枯焦,于是一有闲暇时间,就想亲近绿色,这也算是人之常情吧。岩神山突兀于仁和坝子边缘,海拔较高,加之“神山”的名分使人们不敢贸然杀伐,因此植被就特别的好,成了人们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岩神山的植被有些怪,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气候的变化,植被也在跟着变化,灌木林、云南松、阔叶树,一层一层呈现带状往上抬升,整座岩神山,简直就像是一部攀枝花立体气候的说明书。 山上的树木也怪,有直立参天的,有攀援似藤的,有盘曲如虬的,有俯伏卧地的。由于植物的向光习性,在山势陡峭的地方,还常常站立着一株或几株向一侧伸出长枝的树,就像黄山的迎客松,一个个伸出手臂在迎接登山的游人。不过,这些殷勤迎接客人的礼者,并非是黄山松,它们有的是云南松,有的是罗汉松,也有的是麻栎树或其他什么树。 岩神山上有个寺,名叫普陀寺。 普陀寺清静得出奇。这里,完全没有了城市的喧嚣,四周是一片寂静,静寂得有些虚无飘渺。即使是暮鼓晨钟,啾啾鸟叫抑或盛夏的蝉鸣,在这里似乎也成了寂静的注脚,证明着这里实实在在的寂静。登临岩神山的寺庙,面对庄严肃穆的神像,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自觉降低说话的声音,放慢脚步,把落地的脚力放得轻了又轻,生怕讲话的声音,鞋底与地面撞击的声响会搅破了周围的寂静,也怕震起的尘埃污染了仙家居住的环境。 岩神山上的寺院,修建在一面绝壁下。如果从山脚下示意,那面绝壁就是粉红色的佛面,而普陀寺就修建在佛面的颔下。上有佛面呵护,下有佛肩拱托,显得神奇绝妙。 普陀寺寺院建筑群由观音殿、龙王殿、大雄宝殿、玉皇殿、雷神殿、山王殿、弥勒古佛殿七个殿庙组成。虽然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使得依岩顺势而建的寺庙有些局促,但其红墙碧瓦,飞檐斗拱,到也给人恰到好处,古色古香,玲珑剔透的感觉。尤其是玉皇殿,更是别具风姿。 玉皇殿建在直若示掌的绝壁下,大殿的后山墙,其实就是崖壁。殿内的地面,靠崖壁的一面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平台,而向外的一半,则由数根柱子撑起的楼面。抬眼望去,一座玉皇殿就像是半座吊角楼,被人为地贴在绝壁上。 景点位置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镇莲花村 |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攀枝花市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城市,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龙头、核心和成功典范。波澜壮阔、热情燃烧的三线建设给攀枝花镌刻上了火红的时代烙印,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红色遗产。为了全面反映和展示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建设历史,弘扬“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于2010年正式立项,2015年3月3日建成并对外开放。2016年4月11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正式冠名为“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目前,博物馆共接待国内外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全国各地三线建设老同志、学生及其他各类观众上百万人次,影响巨大,已成为“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博物馆目前已收集了中央和全国十三省区各类三线建设文物20000余件(套),图片2万余张,其中包括60余位中央领导同志亲临三线建设指导的文献、图片资料及文物;采集了国家相关部委、省、市、企业三线建设领导者、亲历者和研究学者等各个层面高清口述历史视频120人、8000多分钟,收集了其他三线建设时期视频资料3000多分钟。另外,还收藏有解放军总装备部调拨的坦克、大炮、装甲车等军工方面文物。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展陈由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党中央的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七大部分组成,全面展示和反映了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以全局的角度、历史的厚度、时代的高度,展现了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被评为全国2016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主题展陈。 我们的目标是:把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打造成三线建设的资源库和三线建设精神的传承地,成为全国三线建设者和后继者们的精神家园。 服务事项 “铭刻峥嵘岁月,熔铸历史丰碑” 地址 攀枝花市仁和区炳仁路 联系电话 0812-3329750 服务时间 周二、三、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四、五、六9:00—18:00,17:30停止入馆(大型节假日另行通知) 交通线路 可乘9路、27路公交车到博物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同德烈士陵园 | 同德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仁和区同德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占地面积七千一百三十三米,现葬有一百一十四名烈士,其中十七名是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在同德境内蕨笈坪、蘑菇山、冷水箐、光头山一带崇山峻岭剿匪中牺牲的烈士。其次九十二名是一九六七年以来为修建成昆铁路及攀枝花基地建设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其余五名为和平年代牺牲的烈士,年龄最大的四十二岁,最小的十六岁! 该园于一九九五年被攀枝花市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零一一年被四川省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零一二年被攀枝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沙坝田风景区 | 沙坝田位于啊喇乡政府所在地西南方,距永富街约1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顺平干公路驱车约15分钟便到沙坝田。一座近500亩的人工湖(水库)依偎在翠绿雄奇的群山之间,古木青松倒映湖中,千姿百态,尽显出蓝天碧水的大自然景观。 苍劲的百年古桷树傲然挺拨,清澈的湖水从50米左右高的钢筋混凝土大坝飞流直下,与坝底小潭相汇,形成一幅小潭瀑布的别致景观。湖心小岛面积虽不大,但风崇松林,几层梯田,在阳光和湖水的映衬下,更加耀眼夺目。登上小岛,四周青山环抱,脚下湖水荡漾,大自然的美丽和谐此时此刻显得格外淋漓尽致。泛舟垂钓,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微微涟漪五彩斑斓,嬉戏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令人心旷神怡;夜宿湖畔,一壶美酒、一弯新月、点点繁星、松涛阵阵,更叫您如痴如醉,浮想联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大田会议会址 | 大田会议会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田会议会址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现为攀枝花市武警教导队所在地,占地3750平方米,是攀枝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为拉姑林业局机关所在地,是1962年修建的林业局机关办公楼,四合院,砖木结构屋架、土坯墙,小青瓦屋面,白泥、白灰浆抹面起保护土坯墙和美观作用,为当时仁和区最好的建筑楼群。 1964年9月9日,冶金、地质、铁道、交通、邮电、粮食等18个部委和云、贵、川三省的有关领导共计180余人在大田拉姑林业局机关办公楼召开现场联席会议,会议传达周恩来总理关于基地继续选点和进一步规划的指示并作出具体安排,史称“大田会议” 中共中央于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上,从中央领导到各省、市、中央各部门思想认识都统一在下决心建设三线,建设攀枝花。会后,周恩来总理指定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程子华为西南工作调查组组长,率领吕正操、王光伟、徐驰等会同西南局和云、贵、川三省的同志,全面负责调查规划组织工作。8月18日,调查组向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汇报攀枝花调查规划情况和厂址选择问题。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对西南局所提“厂址初定弄弄坪,继续找点比较,统一规划,多点布局”的意见表示赞同。9月7日,国家计委和西南局根据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继续选点比较,进一步做好基地规划”指示,再次组织“攀枝花工业基地规划工作组”进行攀枝花基地继续选点和进一步规划。 1964年9月9日,冶金、地质、铁道、交通、邮电、粮食等18个部委和云、贵、川三省的有关领导共计180余人在大田拉姑林业局机关办公楼召开现场联席会议,在大田拉姑林业局机关办公楼召开现场联席会议研究攀枝花继续选点和进一步规划问题。中央各部委和云贵川三省领导、攀枝花基地规划工作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计委副主任程子华主持,西南局第二书记阎秀峰传达周恩来总理、李富春副总理关于基地继续选点和进一步规划的指示,并对继续选点和进一步规划工作作了安排,要求全体规划成员克服困难,务将基地继续选点和进一步规划工作搞好,基地继续选点和进一步规划工作正式展开。9月11日,中共中央批准,西南三线建设筹备领导小组成立,下设:以攀枝花为中心的工业基地规划工作组、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配套工作组、钢铁厂选址工作组。程子华、阎秀峰负责以攀枝花为中心的工业基地规划,蒋崇璟、鲁大东负责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配套,徐驰负责钢铁厂选址。攀枝花建设大会战的序幕便徐徐拉开了。 大田会议”研究决定了攀枝花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初步选定弄弄坪为攀枝花钢铁厂厂址,揭开了攀枝花开发建设至为关键的一页。 据了解,2002年,大田会议旧址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13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筹资开展大田会议旧址群维修保护工程,打造攀枝花又一旅游景点。维修保护工程对会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维修整治,增设了资料室、文印室、学习室等,真实还原了大田会议召开现场。纪念馆现有上百幅资料图片,大院内还摆放了一块天然巨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界牌水库 | 界牌水库是啊喇彝族乡境内3座小型水库中最大的一座,库容110万立方米,距啊喇乡政府5公里。宽广的水域波澜壮阔,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于大山之间,可谓名符其实的高峡平湖。荡舟湖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浑然一体,令人赏心悦目。每当夕阳西下,俊俏的阿咪子唱着欢乐的彝歌,赶着肥壮的牛羊暮归而去,不远处风格独特的彝家村寨,缕缕炊烟的随风飘散,此情此景,给大自然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沿界牌水库右侧小溪逆流而上,一路溪流淙淙,怪石嶙立,长约两公里幽深峡谷别有洞天,顺峡谷继续前行,溪流两边陡峭的悬崖越来越狭窄,十分奇险,相距不足2米,站在谷底向上仰望,只能看见一丝蓝天,这独特的自然景观,便是人们常说的夹马槽“一线天”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攀西沙拉民族生态旅游区 | 攀西沙拉民族生态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平地镇濮彝族村,东临金沙江,与凉山州会理县隔江相望,北与大龙潭乡接壤。迤沙拉彝族村落是攀西地区最大的俚濮彝族聚居村,有500历史。民风淳朴,民居古色古香,独具特色。 生态旅游区的平均海拨为1570米,年均气温18摄氏度,日照时间长,降水量丰富,十分适应优质酿酒葡萄和各种鲜食葡萄的生长。平地镇现种有葡萄13825亩,其中,迤沙拉村切实抓住攀西农业综合开发大好时机,投资500余元,按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进行规划,种植葡萄有5000余亩,6公里葡萄长廊正在建设之中,已经具备了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基本条件。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