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埇桥区 >> 金海街道

金海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宿州市博物馆

宿州市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宿州市博物馆,位于宿州市政务中心对面,占地50亩,建筑面积1万平米,2010年10月建成开放。建筑风格充分吸纳了汉文化元素,仿汉式高台大屋顶规制,大理石外墙,正立面镶嵌着取自汉化像石图案的浮雕,庄重古朴。  全馆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库房、办公区域、临时展厅和民间艺术馆。其中,民间艺术馆包括地方戏曲、埇桥马戏、民间工艺、书画艺术和灵璧奇石5个部分。二、三层是展示宿州历史文化展厅,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云、人杰地灵等7个部分。展陈文物700余件,馆内集展览、收藏、陈列、研究、传播于一体,史料翔实、图文并茂。  宿州市博物馆是副处级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陈列部、宣教部、保管部、保卫部四部一室,现有员工36名。全馆上下努力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经常举办各种主题讲座、临时展览和交流活动;精心完成展陈提升工作,充实展陈内容;尽力做好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关心支持下,宿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安徽省“十一五”十大地标性建筑、第四届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宿州博物馆已经成为研究保护、宣传展示宿州历史文化的平台和窗口,成为宿州人民的骄傲。  一、免费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00-11:30(11:00起停止取票入场)  下午2:30-5:30(5:00起停止取票入场)  3:00-6:00(5:30起停止取票入场/夏季)  星期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闭馆  二、地理位置  安徽省宿州市通济一路8号(银河一路市政府对面广场中央)

涉故台

  位于安徽宿州市墉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KM,西至206国道8KM,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发端于此。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九百闾左同赴渔阳戍边,至大泽乡,因雨受阻,失期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吴广遂智杀校尉,率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筑坛盟誓,诛伐暴秦。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其盟誓之坛为“涉故台”。  涉故台呈覆斗形,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4427.8平方米,周围绿树掩映,环境优雅。上有古柏数株,东沿尚存一口古井,深20余米,曰:“龙眼井”,为寺庙遗存。涉故台上存有明万历、清道光、清光绪、民国29年四块碑记。据碑文记载,明代以前曾于此台设置过“楼台寺”。南沿有一株古枯树,树呈龙形,通体鳞甲,曰:“柘龙树”。  在南70米中轴线上矗立一座陈胜、吴广起义大型浮雕像,雕像通高9米,宽6.2米,厚1.7米,总重120吨,雕像外形为火炬形,象征陈胜、吴广点燃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陈胜右手持剑指向蕲县,左手振臂呼唤起义军,吴广怒目举棒,首冲在前。此稿样在1984年全国城市雕塑评比会上获得铜牌奖。  涉故台周围还有篝火狐鸣处,鱼腹丹书湾及七十二连营等景点,《史记、陈涉世家》载有相关故事。东南建有陈胜、吴广起义纪念馆“鸿鹄苑”,仿古建筑,总面积2475平方米。集碑廊、文物陈列于一处,内有名家碑刻数十方,并陈列全国知名书画家馈赠书画近五百件。  涉故台作为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祥地,是中国农民战争和农民革命的源头,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一九六一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宿州烈士陵园

宿州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宿州烈士陵园,座落在安徽省宿州市东北角,为缅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功勋卓著的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枫将军以及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市牺牲的革命烈士,经省委、省政府批准,1951年开始建设,1959年建成对外接待参观。陵园占地面积156亩,绿化面积达64%。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以彭雪枫汉白玉塑像、革命烈士纪念碑、彭雪枫纪念馆为主体的纪念建筑物成南北向依次座落在陵园的中心轴线上。  高8米的彭雪枫将军汉白玉塑像,由著名雕塑家邹佩珠女士主持雕塑,1959年建成。塑像栩栩如生,英姿飒爽,再现了彭雪枫将军光辉形象。  造型美观、气势宏伟的彭雪枫纪念馆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徽派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群。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馆名为张爱萍将军题写。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中厅为雪枫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出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各种文物资料,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介绍了彭雪枫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东厅为淮海战役纪念厅、西厅为宿州市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牺牲的革命烈士事迹展厅。  在雪枫塑像和纪念馆的中点,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为塔型建筑,高26.7米,基座长宽各为44米,全部为白色大理石砌成,正南面镌刻着陈毅元帅题写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苍劲雄浑。碑前广场有3000平方米,全部为花岗岩地板,彰显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的雄伟高大,突出了庄严、肃穆的氛围。  宿州市烈士陵园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先进单位”、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地”称号、多次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安徽省对外接待参观先进单位”、“安徽省民政系统文明窗口单位”、“民族精神代代传”安徽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徽省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雪枫路1号  彭雪枫 (1907~1944)  彭雪枫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彭雪枫4岁即跟祖父念书习字,稍长,先后在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及察院高等小学就学,1921年小学毕业。他14岁只身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1923年,进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就读,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克思主义…… 详细++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彭雪枫 (1907~1944)  彭雪枫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彭雪枫4岁即跟祖父念书习字,稍长,先后在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及察院高等小学就学,1921年小学毕业。他14岁只身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1923年,进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就读,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克思主义…… 详细++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闵子骞祠

闵子骞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闵子骞祠及墓座落在曹村镇闵祠村。三面环山,泉水涌流,环境幽雅。紧傍206国道,交通便利。是我市重点名胜古迹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德与颜渊齐名。闵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宋朝皇帝褒闵子为“畿圣”,历代皇帝赐匾封公,文人墨客赋诗题记,其懿行美德千古传为佳话。  阳光下的闵子骞祠  闵子墓座北朝南,高6米,直径40米,近旁有两座中形墓,传说为闵子迁的两个弟弟,墓高2米,直径24米,总占地约6400平方米,墓地松柏藏密,“闵墓松风”素为宿州八景之一。闵祠始建于宋,现存殿宇14间,祠内存有古柏和千年银杏。祠外有两座碑亭,祠东公路旁还有牌坊一座,-“先贤闵子故里”。祠东南有孝泉和闵子故居。闵祠近傍还有骞山、晒书台、洗漱沟、荷花池、芦花坡、洗砚池等景点。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动人的传说故事。  -旅游小贴士:  地址:宿州市曹村镇闵祠村  开放时间:8:00——18:00    曹村镇  宿州市墉桥区曹村镇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两省三县交界处,北距江苏省徐州市20公里,毗邻江苏省级开发区和三堡鑫城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京沪铁路、206国道纵穿全境,301省道横穿墉桥区曹村工业园区,相距合徐、连霍高速公路仅7公里离观音机场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共辖有3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6.2万人,总面积为122.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万亩,山场面积为…… 详细++

闵子骞祠堂

闵子骞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闵子骞祠及墓座落在曹村镇闵祠村。三面环山,泉水涌流,环境幽雅。紧傍206国道,交通便利。是我市重点名胜古迹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名列七十二贤之首,德与颜渊齐名。闵子以孝名天下,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宋朝皇帝褒闵子为“畿圣”,历代皇帝赐匾封公,文人墨客赋诗题记,其懿行美德千古传为佳话。  闵子墓座北朝南,高6米,直径40米,近旁有两座中形墓, 传说为闵子迁的两个弟弟,墓高2米,直径24米,总占地约6400平方米,墓地松柏藏密,“闵墓松风”素为宿州八景之一。   闵祠始建于宋,现存殿宇14间,祠内存有古柏和千年银杏。祠外有两座碑亭,祠东公路旁还有牌坊一座,-“先贤闵子故里”。祠东南有孝泉和闵子故居。   闵祠近傍还有骞山、晒书台、洗漱沟、荷花池、芦花坡、洗砚池等景点。这里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动人的传说故事。    安徽宿州市  闵祠村  闵祠村位于曹村镇南部2公里处,北与曹村镇曹村村接壤,西与萧县白庄村搭界,南靠河北村,东与陈疃山相连。村内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京沪铁路自村西而过,206国道纵穿南北,连霍、合徐高速公路距村分别为10公里、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该村座落在骞山之阳,靠山而居,山上松柏葱翠,怪石林立,环境优美。闵子骞祠堂、墓地有两千多年历史,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详细++

小山口遗址

小山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小山口遗址,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北1公里处,西部紧邻萧县,北部邻江苏省铜山县,东部靠京沪铁路。遗址地势平坦,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西侧有一条河,叫倒流河,东部山峦逶迤,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为先民们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条件。  小山口遗址,包含新石器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对于进一步研究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别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面貌和性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填补了宿州市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空白。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测定,遗址的地层堆积包括了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小山口文化,分别为公元前6077一前5700年和公元前5858一前5650年,距今约8000年,是已确定的安徽省最早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目前暂定为小山口一9+期文化”。小山口遗址,不仅在安徽省新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研究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与黄河中下游新时期文化的区别和联系,也具有重要价值。  小山口遗址包含新石器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为探寻皖北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演化,以及对研究淮北地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特别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面貌和性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林探花府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杨庄乡林庄,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标的府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方标,字锦堂,力大过人,善施兵器,武艺高强,清嘉庆辛未武科探花,清代名将,历任甘州提标、城守参将、衢州总兵、浙江提督等职。  林探花府风光  探花府尚存房屋58间,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房屋结构、砖雕、木雕、彩绘等装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探花府原有房屋81间,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府门前空场树立旗杆4根,高11米左右,旗杆座分列大门两侧。主体建筑四进院落,明三暗五式,主体建筑的西部还有三进侧院建筑。主体建筑后面原设有花园和养鱼池,花园左侧有练武场,陈设有各式武器,可供参观。  -旅游小贴士:  地址:宿州市杨庄乡林庄  开放时间:8:00——18:00    杨庄乡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乡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两省两县(安徽省、江苏省、铜山县、埇桥区)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北距江苏省徐州市20公里;交通便利,北距连霍高速公路10公里,西离合徐高速公路15公里,距206国道10公里,曹褚公路横穿全境。全乡辖22个行政村,人口4万多,耕地面积6.8万亩,总面积72平方公里。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详细++

宿州林探花府

  介绍  林探花府座在宿州市杨庄乡林庄,系清代武探花林方标的府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方标,字锦堂,力大过人,善施兵器,武艺高强,清嘉庆辛未武科探花,清代名将,历任甘州提标、城守参将、衢州总兵、浙江提督等职。  探花府尚存房屋58间,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群,其建筑布局、房屋结构、砖雕、木雕、彩绘等装饰都具有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探花府原有房屋81间,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府门前空场树立旗杆4根,高11米左右,旗杆座分列大门两侧。 主体建筑四进院落,明三暗五式,主体建筑的西部还有三进侧院建筑。主体建筑后面原设有花园和养鱼池,花园左侧有练武场,陈设有各式武器,可供参观。    安徽宿州市  杨庄乡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乡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两省两县(安徽省、江苏省、铜山县、埇桥区)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北距江苏省徐州市20公里;交通便利,北距连霍高速公路10公里,西离合徐高速公路15公里,距206国道10公里,曹褚公路横穿全境。全乡辖22个行政村,人口4万多,耕地面积6.8万亩,总面积72平方公里。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详细++

汴河故道

  汴河是隋炀帝杨广时代所开凿的运河北段;唐宋时,江淮漕运皆由汴水而达京师,南宋时淤废。汴河故道经灵壁县入泗县境,沿泗宿公路北侧,过长直沟、彭铺抵泗县西关,分东、西汴河。东汴河穿城东注,经水口魏家、枯河头、通海店至江苏省泗洪县的马公店与谢家沟(老濉河)汇合,东流经青阳镇折向东南,至临淮头入洪泽湖;西汴河经城过南关闸南下,经石梁河至天井湖入淮。      泗城西门偏北约15米处,明代有汴河入城的水关,遗迹现尚可辩。1972年于鹿鸣山北2华里汴河故道0土土木船1只,前后两舱,长约10米。经鉴定为宋前水船。  -旅游小贴士:  地址:宿州市泗县  门票:免门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新汴河水利风景区

新汴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宿州市新汴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宿州市城区北部,结合新汴河治理工程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始建于2012年的宿州市新汴河水利风景区西起京台高速、东至宿州闸。主景区3.9公里,面积220公顷,设1个演艺广场、8个水上游乐码头、7个文化广场和2个儿童乐园。  主景区按“一点两线”布局,“一点”即表现宿州人民治水精神的大型标识雕塑“远航”,“两线”即新汴河两岸,北岸展示发生在宿州大地四次著名战争及战争文化,南岸展示宿州历史、人文和民俗文化。目前淮海路以西、拂晓大道以东区域已经建成,淮海路以东,京沪铁路以西正在建设中,新汴河景区已成为成为集观光、休闲、健身、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  2016年8月12日,水利部正式批复该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交通  1、市内乘坐2路、3路、22路到三角洲生态公园或者汴河景观带站,乘坐601路天鹅湾站即可到达。  2、公共自行车:景区内设置多个公共自行车借还点,比如三角洲公园南门、天鹅湾西、三角洲北、欢乐岛、大泽惊雷、符离鏊兵、淮海硝烟等等均可借还;同时宿州公共自行车均已开通支付宝扫码租车,及您的蚂蚁花呗信用度在600分以上即可免费使用宿州公共自行车,无需押金,单次借车时间在30分钟以内免费,超时没30分钟0.5元,有支付宝代扣。  3、开车更加便捷,周边有大型免费停车场。

古台寺遗址

古台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古台寺遗址位于維桥区曹村镇幺庄村南约200米农田中,与小山口遗址相距10千米。  该遗址南部有一个高出地面约10米的夯土台,据说,土台上曾有寺庙建筑,故称“古台寺”。古台寺遗址比现地面稍高,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约有6万余平方米。  遗址于1982年发现。1990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队对该遗址再次调查,并于1991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古台寺遗址堆积除耕土层外,包括汉代堆积、大汶口文化堆积和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遗址地表散落有大量陶片及少量石器,多灰陶、少红陶,器形有鼎、罐、豆等,多绳纹、弦纹。发掘出土大量骨角器、石器和陶器。  10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安徽省该遗址的早期遗存,与小山口遗址属于同一种文化类型。  古台寺遗址的发掘,发现了皖北早期新石器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先后的地层依据,对进一步认识皖北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的面貌和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

赛珍珠故居

赛珍珠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赛珍珠故居位于宿州市市区大河南街东部,现存房屋十八间,面积约300平方米。世界文化名人赛珍珠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1892年6月26日生于美国西佛吉尼亚州,出生三个月便被放在摇篮里随着做传教士的父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此后赛珍珠一生的前40年除了回美国上大学的4年和读硕士学位外,基本上在中国度过的,她先居住在苏北的清江,四岁时全家回到镇江,结婚后随夫君(John Lossing Buck)在宿州生活了四年多,赛珍珠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其成名作《大地》三部曲中描写的北方地主庄园及中国农村生活等都以宿州为原形。《大地》三部曲在美国家喻户晓,是美国及西方国家最早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伟大之著,在介绍东方文化方面,赛珍珠被欧美誉为“可与马可·波罗相媲美”。  -旅游小贴士:  地址:宿州市市区大河南街东部  开放时间:8:00——17:30    赛珍珠 (1892~1973)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和女权活动家。 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在镇江风车山上在她小时候就读过现在仍然存在的崇实女中内…… 详细++  赛珍珠 (1892~1973)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和女权活动家。 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在镇江风车山上在她小时候就读过现在仍然存在的崇实女中内…… 详细++

九女坟

  九女坟位于宿州市墉桥区褚兰镇夏疃村墓山孜北坡,是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是安徽省迄今发现规模较大,保存比较完好的东汉晚期画像石墓,是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历史的重要文化遗产,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室由双甬道、横前室、双后室和一个耳室组成。墓门向西,墓向285度。墓室全长7米、宽4.84米。前室长3.46、宽1.93、高2.16米。耳室在前室北侧,  东西长1.4,南北宽1.2,高1.37米。墓门两个,各有甬道通前室。甬道均长1.8,宽1,高1.54米。墓门宽0.9,高1.11米。墓道为斜坡式,有阶,不规整,长5.55,宽2.68米。前后室均石砌叠涩顶,墓顶长方形,有青石藻井,藻井上有雕刻图案,墓室布满画像石刻,前室画像石刻最为集中。主要内容有神话故事并刻有门吏、车骑、宴饮、舞蹈、杂技、百戏、疱厨等人物以及神禽异兽。图案构思富于变化,造型栩栩如生,线条质朴流畅。前室藻井上,雕刻着伏羲和女娲环绕盛开的莲花,轻舒广袖,翩翩起舞。画像石刻的画面,相互关联,带有连续性和故事性。   

宿州五柳龙泉

  介绍  五柳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宿州市市区北约30公里的夹沟镇,处于徐州图库、淮北、宿州三市的中心,总面积35平方公里,这里以“山青、水秀、洞奇、泉灵、稻香”而闻名,景区南、西、北三面环山,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宜人。     主景区内龙泉湖碧波荡漾、水质甘甜、岸边垂柳、龙柏、雪松相托,景色非常秀丽;景区的盆山洞内石笋、石柱千奇百怪,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五柳矿泉丰富,著名的有呵泉、龙泉、珍珠泉等,属优质矿泉水;优质的矿泉水润育了著名的夹沟香稻米,宋代至明、清朝为皇宫“贡米”,素有“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之誉。     五柳景区除优美的自然景色外,还有龙泉寺、大方寺、闵祠、殷商文化遗址及古汉墓群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实为皖北图库地区少有的旅游佳境。    安徽宿州市

五柳景区

  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西北部夹沟镇、符离镇及曹村镇境内。京沪铁路和206国道及景区西部的合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距安徽省宿州市区30公里、淮北市区20公里、江苏徐州市区30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景观为一体。具有深厚文化积淀以山、水兼备为依托的平原低山型度假休闲风景旅游区。  以“山清、水秀、洞奇、泉灵、稻香”而闻名,景区南、西、北三面环山,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宜人。   以五柳龙泉湖为核心,包括闵祠、马皇后故里、流沟寺、大芳寺等游览区。总面积46平方公里。景区峰峦属宿北武里山区,呈南北走向,逶迤曲折,山势起伏,山环水抱,宛如龙脉。“神龙”头北尾南,若把龙脊山,龟山,鱼山相连是“四灵”之山,龙山凤坡显“龙凤呈祥”。这里藏有天然生态林和灵泉。碧湖、溶洞有史前文化遗址,先贤闵子骞故里、明马皇后故里、明朱棣屯兵(皇垫湖)之地,有大芳寺、汉墓群。集青山绿水、茂林修竹、灵泉奇洞、宝刹名寺、古墓神木于一体。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景区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树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0.4%,树相呈现出暖温带和亚热带过度类型,群落呈水平分布,有木本植物46科160余种,可利用药材200多种。这里有二千年以上的人工栽培的银杏、柏树等“神木”古树,还有自然古老森林的苍天大树。  大芳寺周围有几十株大青檀,其中一株青檀,依山而卧,盘根错节,干粗可十人围,树高35米,主干高1.5米,冠幅500平方米。呈放射壮分枝,以不同角度直插云霄。型态各异,甚为壮观。五柳景区主要景观有20多处,著名的水景有湖中柳林、珍珠灵泉、青龙吐水、马娘娘鉴池、龙泉湖面;石景有二灵戏趣、群牛卧坡、莲花拜佛、雄鹰观景、姜太公钓鱼台、猛虎爬山、石生山杏、神劈芳崖;溶洞有:“果老洞”、“秦山洞”、“芳崖洞”等。    夹沟镇  夹沟镇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南面有山形似蛇,北面有山状如龟,相传龟蛇大虎于此,开成一沟,故而得名; 206国道、津浦铁路纵贯全境,交通极为便利,山清水秀,物产丰美,素有“淮北小天府”之美誉,犹如一颗灿烂的明珠熠熠闪耀在安徽北大门。 夹沟镇拥有170平方公里土地,9万亩耕地, 7万社会人口,设有三个街道居委会 、三十七个行政村,建成…… 详细++

金海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和谐苑社区

----

王徐社区

----

后付社区

----

河拐社区

----

前付村

----

邵王村

----

李桥村

----

闫店村

----

王桥村

----

七里村

----

张沈村

----

五里村

----

金海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