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泸州 >> 合江县 >> 榕右乡

榕右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泸州尧坝古镇

泸州尧坝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泸州尧坝古镇简介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四川省文化模范地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泸州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古镇汇集了川黔两省的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西部川黔古镇,是响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胜地。  尧坝古镇历史悠久,是合江最早的六大古寨和八大古镇之一。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合江设置二乡六寨,尧坝寨为军事要寨,居六寨之首;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合江划分一乡七里二十都、六寨十九集市,尧坝居白马里第13都,称为尧坝集市;至清雍正七年,编为合江西乡尧坝支;光绪年间(1906)属西四区尧坝乡,解放后改为尧坝镇。古镇在北宋皇佑年间便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驿站,是古江阳到夜郎国的必经之道,有“川黔走廊”之称。泸州与赤水间未通公路之时,川南黔北的商贾往来和官方传书皆经尧坝到赤水,必在尧坝停歇,官方建尧坝驿站,各种商贩云集于此,商品齐全,市场繁荣,成为远近闻名的“小香港”。尧坝人杰地灵,名人荟萃。   地址:泸州市合江县尧坝镇兴尧路尧坝古镇  类型:古镇古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  电话:13551665080  官方网站:http://www.yaobaguzhen.com/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福宝景区

佛宝古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佛宝古镇位于川南边陲,大漕河畔。早在唐宋时期即为川盐入黔的盐道必经之地,元末明初形成商贸集镇,始称新场,清康熙时始称佛宝,是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兴镇至今已600多年历史。  古镇依山而建,随水而走,三水相汇,五桥相通,高低起伏,曲折多姿,同山水结合,与自然统一,青石街道弯延逶迤,老房古阁栉比鳞次,更有青山环抱,绿荫掩映,专家称之为“山地建筑的精华”,“一首空间交响乐”。  古镇因地处川南黔北接壤部位,处于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之处,从而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座座明清建筑、宫庙坛祠,处处吊脚木楼、雕刻绘画,以及幽婉的唢呐古乐、古朴的民俗演唱,无不凝聚着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佛宝古镇历史悠久、文化蕴涵深厚,是四川著名历史文化古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也是川渝黔生态旅游“金三角”文化旅游精品景区。   

白鹿清源宫

  合江县白鹿清源宫位于四川省合江县白鹿镇幸福街47号(老街东侧)。处在四川和重庆交界的地方。距合江县城20公里,距重庆市境2公里,市区110公里,距福宝镇25公里。位于合江到福宝自坏风景区、重庆市、石蟆镇等的交通要道上,道路状况好,对外交通方便。山门外是白鹿场老街(省级古建筑群文物保护),白鹿场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5),古街长约一千米,原是本县保存比较完好的古街(2012年至今也基本破坏)。对面施公馆是本县最大地主施晋生的庄园(保存完好),属省级重点文物。左侧是禹王庙(九十年代拆毁建小学)。下场口有邓家祠堂(属省级重点文物),是老红军马丹(关向应夫人)的故里。  整座道观由历史上的“万寿宫”和“清源宫”两宫组成,万寿宫(江西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有近三百年历史,是江西籍移民出资修建,主要供奉“许真君”、“张天师”、当今皇上等以及家族祖宗,也是江西籍人聚会活动的地方。清源宫建于清同治十一年,距今一百四十多年,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李冰而修建的,主要供奉“川主(李冰)”龙王等神像。  万寿宫(江西会馆),主要建筑保存完好,原滋原味的古建筑会馆和大型木雕的清朝移民(湖广上川)图是川中唯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泸州市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三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零一二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宫观使用面积共计四千一百二十平方米。其中:万寿宫一千五百平方米、清源宫一千平方米、厨房、办公、讲经说法堂、宿舍等五百二十平方米、绿化面积一千一百平方米。  宫观布局、文化特色及古建筑风格:  万寿宫建筑风格与明清时代南方道观建筑规则类似。四周有厚实的风火墙,由山门、戏楼、两厢经楼、正殿、后殿等组成。由低到高分级布置。  山门高大宏伟。厚实的砖墙上有砖石结构的巴壁牌坊,六柱五间。正中开山门,门额、门枋上刻有横额,对联及精美的浮雕纹饰,其上是龙纹禳边的“万寿宫”竖额和回纹镶边的“万寿宫”横额,两旁有刻深浮雕护卫神将,再上是灰塑纹饰。牌坊两侧上有石拱园顶侧门,门额和牌坊均刻有横额和对联。  戏楼、经楼:进山门便是戏楼。立柱14根直径50公分的大石柱,高8米20公分。屋脊宝顶坐中,两边有灰塑苍龙,螯头吻兽,飞檐翘角、檐下反宇。前台角柱上刻有对联“今古有同情,许多富贵功名,过眼恍如前日事;是非当定论,偌个贤奸忠佞,到头须看下场时。上额坊和台前额坊雕有人物一百多个,表现了十余个有代表性的历史典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移民图)。撑弓、吊柱上有精美的雕刻。戏楼设计别致、建造精巧。特别是雕刻,刀法豪放,生动传神,道家文化气氛浓厚,是清代木刻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戏楼和两厢经楼保存完好。大型石刻八卦图位于院坝上方正中的石阶梯上。  正殿(万法宗坛):从戏楼上四级石梯是宽大的院坝,院坝上十二级石梯是高大宏伟的正殿。六柱五开间,进深四间,面积三百四十平方米,中间四个排列用十六根五十公分直径石柱,台梁浮雕驼峰。正中为“万法宗坛”,上方正中有道教“三清”为首的“诸天帝君圣像”,上方左右有“慈航”、“救苦天尊”、“灵官”圣像,左右两侧有“文昌”、药王、财神、福、禄、寿圣像。进入万法宗坛引人注目的还有光明灯塔:高2.5米,19层,有2076盏神灯。道家盈联意义深玄。“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悬挂在前方;“万劫垂科受玉局通玄之旨,古今得道演金涵蕴奥之真”悬挂在进殿左右;“中天降鉴诸宿正位列斗罡,玄穹垂御群真环维演玄教”悬挂在万法宗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悬挂在正中上方的诸天帝君左右,。“南海驾慈航普度四生六道归安处,天界悬太乙光照八难三灾离苦间”。“先天主将一炁神君镇万清”分别悬挂在慈航、太乙、灵官圣像之坐左右。  后殿(三教殿):从正殿上八级石梯到后殿,是一个四合院,面积三百平方米。由正堂,左右厢,正中过厅,左右天井,恍如仙山别院。引人注目的是一付对联,上联是: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下联是: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额是:无上法桥。上方正中为道家代表玉皇大帝,左为儒家孔子圣人,右为释家(佛)代表千手观音。这里充分体现了三教和谐。左为迎佛堂(供奉西方三佛,右为忠孝结义殿(供奉关圣帝君)。  清源宫(川祖殿),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距今140多年。面积一千平方米,现有殿堂,左右经楼,院坝保存完好。中间五个排列16根50公分直径的大石柱。殿前悬挂有:开峡口破长谷疏通陇西河水灌良田,战恶魔斗凶顽寻得太平镇宝长久安。这是对川主李冰丰功伟绩的赞颂。正中天井彩光,川主位居正中,左有龙王,右有禹王等神像。屋脊正梁上写有:天开文运帝道遐昌,风调雨颂国泰民安等。  白鹿清源宫是政府宗教部门正式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是泸州市道教大型道观之一,现任住持欧罗明(法号),是目前泸州市道教教内箓职最高级别的教职人员。在这里按其宗教性质的教理、教义、教规等从事宗教活动,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笔架山风景名胜区

笔架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笔架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川南泸州合江县境内,距泸州市42公里,距合江县城7公里,与重庆市、贵州赤水市相连。景区面积8400亩,森林覆盖率为68.2%,年均气温16.2OC,降雨量1500毫升。山体具有典型的红色丹霞地貌特征,景观独特,风景秀丽。  笔架山平地一山突起,山势陡峭,古树参天,长江、赤水河、习水河绕山而过。乘船过赤水河,仰望笔架山恰如一座笔架,三峰二凹,卓然自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为人所用,隋代道教盛行时称古安乐山,至今还流传着张天师满山遍画天符树的传说。唐代改名为少岷山,因笔架山三峰耸立,形如笔架,清代后得名为笔架山。  笔架山自然形成的景点有仙人洞、仙人口、仙人石、九连洞、晒丹石、念经岩等28个,因此被誉为袖珍型的风景区。其中仙人石为长江上可见的石人之一。九连洞九洞相连,洞中奇石变幻多样。仙人洞持势险要,风清气爽,十分宜人。仙人口可饱览川南黔北交界处的群山,气势磅礴,晒丹石上可俯瞰三江盘绕,川南田园景色一览无余。  笔架山上的云台寺建于隋代,山门前至今还保留着六百多年的古樟,为川南少见。寺庙保存完好,庙内藏有黄庭坚的碑文,-元帅的诗词、明代的壁画、重达千斤的清代铜钟。  笔架山碑林由-、张爱萍、陆定一和一批著名的书法家题字,在自然的岩石上雕刻,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可供游人欣赏。  笔架山有飞仙亭、罗公亭、两江亭、夕照亭等7个人文景点。少岷渡假村集食、宿、行、娱、购于一体,为游人提供方便。山中森林小木屋让心贴近自然的最佳休闲之所。  地址:泸州市合江县境内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830-5263942  开放时间:  7:00-19: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周祠

周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有一座建于民国初期,中西合璧砖木结构两层楼房的建筑,堪称乡土建筑的精华,它就是周母孝祠,后简称周祠,位于合江县九支镇安居坝。  周祠虽几经沧桑,至今仍然保存较完整。其独特建筑风格在川南未闻有同类者,是川南屈指首数的地面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民国时贵州省主席、国民党上将、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所建。   周西成,名世杰,字西成,号继斌,贵州省桐梓县人。他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北伐后,转战湘桂、川黔;民国12年任川军暂编十二师师长;民国13年率部由川南进驻赤水县城,统辖黔北川南各县。其后,周西成一直坐镇赤水;民国15年6月任贵州省主席、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军长;民国18年,在与滇军作战中,胸部中弹,被抬过打邦河时落水殒命。   周西成其父早逝,依靠母亲把兄妹俩抚养成人。民国15年,周西成在任贵州省军务会办时,其母李氏病故。为安葬其母,周西成请阴阳踏地,从桐梓选至赤水,最后选至赤水河对岸的“安居坝”。安居坝,“吉壤也。其北主山雄厚,脉势纡徐,两砂既回,护有情岸,山峦秀拔多致……”人说这儿不仅是“风水宝地”,还有入土安居之意。   周祠,位于合江县九支镇安居坝,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建筑,占地为11153平方米,建筑面积1052平方米。其建筑布局基本继承了朱熹《家礼》中的建祠模式,即大门——祭堂——寝堂。   它整体上借用了外国的塔式造型,大门沿用了中国传统的牌坊式建筑风格。其主体四柱三间,开心间为房洞,有二扇门,上有题版和匾额。大门正中有一长190公分、宽70公分的竖额,刻有“越荫长依”四个一尺见方的篆体字,其意为更甚荫蔽长久的依托。   大门两边的石柱上有石刻长联一副,上联:崇祠备贤母寿庆,绳祖武、且嗣徽音,孝思在显扬,勋业崔嵬辉百世;下联民国有中流砥柱,共险夷、亦同休戚,茑萝施松柏,恩光照耀足千秋。   周祠把寝堂建于楼上,神橱建于右侧。   主体建筑祭堂(享堂)是一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房前左右花台原有两棵云南军友送的缅甸桂花树,现为二棵高大的黄桷兰。正中有五级半圆形如意踏道,由此步入祭堂。堂前有廊,立有6根副阶檐柱,柱础上分别刻有一对石狮、仰莲瓣、蟾蜍等。   祭堂面阔五间,开心间和次间为祭堂,稍间为寝堂。   两稍间外为半圆形封闭式阳台。祭堂内悬挂着周西成父母遗像,存放着列祖列宗牌位。下有香案与祭台,台上有双龙戏珠浮雕图案,台侧挂有垂带,左右存放宗祠太师椅8把,两侧粉墙上有“关云长勒马望荆州”、“岳母刺字”、“三顾茅庐”等壁画。堂内单条、中堂、对联字画为贵州各界所赠,多出自名家之手,其内容为颂念词。   综观祭堂,柱下有础,柱顶檐下有浅浮雕装饰,柱间拱顶相连,并饰浅浮雕山水画或神仙造像。窗为可拉动式木百叶窗。寝堂均有藻井、浮雕“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及太极图等图案。  祭堂后为宽大的院坝,两侧为四柱三间的粮仓,为祭祀和日常守护人员储存食粮之用。祭堂右侧为神橱,平房建筑。   周祠于1928年7月(农历5月)落成,其建筑十分壮观。“睹楝宇翠飞,施丹青而焕采,琴瑟钟鼓,令人有起敬孝之心焉”。今登楼凭栏远眺,乌蒙远山叠翠高耸;滔滔赤水河金波粼粼;安居十里平坝,稻海麦浪,阡陌纵横,竹树丛中,鸟声啾啾,虫鸣唧唧,云霞共欢,群山应答。真是“风水宝地”。   作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九支周祠,是泸州市宗祠中保存基本完整的祠堂,是研究民俗风土,封建宗教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周祠以其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享誉川南,且地处川黔交界人流汇集的九支镇,其旅游价值不可低估。

福宝古镇

福宝古镇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宝古镇距四川省合江县城42KM,是国家级福宝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街道全长450米,宽1.5——8.0米,是当时最热闹的繁华地段,并有回龙桥、三宫八庙、惜字亭等古建筑掩映其中。  福宝古镇景色  回龙古街(四川方言剧—傻儿司令拍摄点):含回龙街、正街、集市上等多条古建筑保留完整的景点。  古镇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屋宇千姿百态,排排吊脚木楼错落有致,随山势起伏。小街宽处七八米,窄处仅一米半左右,全部系青石板铺就,石阶起起落落,蜿蜒伸向前方。不时见撑伞的行人在石梯间上上下下,朦胧间呈现出一幅幅雨中小镇的诗意画面。  福宝古镇的三宫八庙,即: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五祖庙、土地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灯棚、王爷庙、观音庙。它们布局合理,且格局基本完好,大都设有戏楼、厢楼、天井、板壁,框架穿隼,雕梁画栋。除王爷庙、灯棚、观音庙未在回龙街外,其余的庙宇占了回龙街的2/5。  惜字亭位于一棵大黄角树下,该亭虽不宏大壮观,但于浓荫下也颇显古朴。惜字亭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共六层八方,仿八卦图型,高8米,每层每方都刻有深浮雕图案,且不福宝古镇美景  福宝古镇美景(20张)相同,是“天后宫”烧钱化纸的地方,所以又叫“字库”,俗称“化钱炉”。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古镇显得有些冷清,但整体保存比较完好,风貌依旧。最令人倾心的是,偌大一座古镇显得那么古朴、清幽,丝毫没有嘈杂的气息。在小镇,不论你跨入谁家院,踏进哪家门,都可随意参观。淳朴的山里人还会随和地配合拍照,乐于满足远方来客猎奇、探幽的欲望。  佛宝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如演灯戏、对山歌、打连枪、耍花灯、舞狮子等,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佛宝唢呐锣鼓演奏,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难得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宝”。佛宝风味小吃早在清末就享誉川南黔北,既有传统的酥饼、豆腐干、油炸糍粑块儿,也有以清水笋尖、玉兰片、竹笋、竹荪等绿色食品为主的竹系列“熊猫宴”,加上品荔枝、森林野味、梅子酒香,让远方来客大快朵颐。  门票:30元  地址:四川省泸州合江县的富宝古镇  

合江法王寺

合江法王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法王寺位于合江县二里乡凤凰山风景区,距县城40公里,贵州赤水市12公里,海拔820米。  法王寺系清同治年间敕赐十方丛林,川南黔北著名古刹。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清初,佛教禅宋临济正宗破山大师高足丈雪禅师,选定法王寺为蜀南黔北传法布道寺院,以宏扬佛法。清乾隆庚申年,成都三圣寺高僧文逐禅师来法王寺任主持,承传临济法系。后经奂宇、慧源、悟莲、德峰、果山等数代高僧勤勉创业,奏请大藏经、修藏经楼、建万寿亭、办佛学院,法王寺盛教昌隆,声名远播。法王古刹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由山门、关圣殿、万寿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佛学院、禅堂、观音殿及东西厢房巧妙构成。寺院所有建筑由整石凿成的228根红色石柱托起,整个寺院皆选用红色石料,其工程浩大、造型雄伟、雕刻精堪,为古刹建筑一大奇观,素有“天下石工第一”之誉称。世人观之,无不为之惊叹卷,令其“永远供奉,以光佛法”。并赐法王寺为十方丛林,谕其开期传戒。慈喜太后亲赐“法王禅寺”牌匾一块及半副銮仪护送藏经回寺。为报皇恩浩荡,历经十余年,建成万行亭,以供奉圣旨、銮仪,法王寺“香火之盛甲于蜀南”。  1941年,法王寺创办佛学院,为蜀南黔北佛坛一大盛举。重庆缙云山汉藏教理院太虚大师为佛学院名誉院长,先后有全国各地著名法师来院讲学。佛学院没研究班和普通班,分别传授高深佛学理论和一般教义,多时有学僧百余人。佛学院于1949年解散。法王寺开放后第一届寺庙管委会主任明仁和尚、副主任洪能、演谛和尚均系佛学院第一期学僧。  法王寺亦为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昔有石燕飞旋、殿井海潮、玄珠吐露、天地水碧、迥龙吸浪、月亮长明、莲花现瑞、大佛环顾、白马常现、观音龙珠等十大自然胜景。寺周树木葱服,竹海涛涌,溪水萦迥,鸟语花香,是远近闻名的风景保护林区之一。其红豆、银杏、岩红、福建柏、楠木及古樟、古柏、古松等国家保护树木,簇拥整个寺院。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万绿丛中掩映着碧瓦红墙,衬托出飞檐画阁,晨钏暮鼓,悠悠回荡,令人神往。  1958年,四川省委将法王寺定为我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寺庙,以后宜宾地区行署、泸州市、合江县相继将法王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经政府批准开放法王寺为佛教活动寺庙。海内外信众闻讯纷至沓来,以了却多年朝山心愿,四方游人更是络绎不绝。往观者,无不赞叹法王寺为天地之大观,佛教之圣地。    .  门票:免费  咨询电话:0830-5980001  开放时间:全天  到达与离开  自驾车从泸州城区出发,在城南上成自泸赤高速,在尧坝出口下高速,经新店、先市、石佛,到达法王寺,全程约1.5小时。  客运班车在泸州客运中心乘坐泸州至九支班车,在石佛下车,转九支至法王寺,全程约2小时。

转龙坝菜河园

转龙坝菜河园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米镇转龙坝菜河园,位于合江县城东北面10公里的白米镇斗笠村的长江北岸,距长江约2公里,该地势南北长,东西狭,北高南低,犹如一条赴江之龙,盘旋回首,故称转龙坝。  菜河园始建于清嘉庆中期(1796年—1821年),竣工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总占地面积1529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8平方米,系清中期合江乃至泸州最大的地主庄园,是川南清代庄园的典型代表作。200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该园林建筑坐西北向东南,门厅处由宽大的月台、牌楼式大门、石砌围墙组成,大器、壮观。园内之景分中、东、西、北四大部分,以水景为主,以“清幽古朴”为主题。  园林中心为三重厅堂建筑,这是菜河园的主体建筑,东部由大小和形态各异的几个小院与厅堂、亭廊、楼阁、斋轩有机地组合,建筑空间通透,与自然联成一体。  正中为三重堂,东有大小各异的小院、天井和厅堂、亭廊、楼阁、斋轩巧妙布局,建筑空间与自然天人合一。  西部水景是菜河园的主景,体现一个“乐”字。一条自然的溪流注入园内人工开凿的水池,池水又经溪流穿墙而出,池内的假山、石桥、通道,均可划船穿越。据《合江县志》记载:菜和园,林木蓊蔚,雅结宜人,相传陈氏盛时宴客园中,肴酒自厨置舟,由凿溪流出园内之得此名。  菜河园的人文景观,三重堂的匾、联、诗、赋虽已经分割成粮仓的隔板,但仔细搜寻依然能找回当年的儒雅气派,虽然石刻石雕艺术品已被分段而陈列于粮仓最底层,但依然从它的雕刻工艺、刀笔之精湛中找到它曾风光的原貌。  如今,唯有正门、围墙、封火墙、园林见证了庄园昔日的风貌,在正门的粉墙上吸引游人的六幅山水壁画依然诉说着转龙坝菜和园的历史……

神臂城遗址

神臂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南宋  神臂城(老泸州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市区东30公里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神臂岩上,亦称铁泸城。南宋淳祐三年(1243)为避蒙古军袭击,知州曹致大按照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山城防御计划修建,同年迁州治于此。城东西长25公里,南北长1公里,沿神臂岩顶边缘构筑为城。东面设耳城、护城池。  从淳佑三年至宋景炎二年(1277),泸州军民与入侵蒙军在神臂城拉锯争夺长达35年之久,曾先后5次易手,战况异常惨烈,直至守城军民全部战死,在四川当年近百个抗击蒙军入侵的堡垒中,属于最惨烈的牺牲战场之一。泸州神臂城保卫战,对保护重庆,延缓南宋王朝覆亡起到重要屏障作用,民间因此有“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之说。  2013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东门及城墙  保护范围:东门东、西两侧城墙外延2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2.神臂门  保护范围:城门四周外延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3.钟鼓楼遗址  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4.一字城  保护范围:南至长江,东、西、北三面分别以一字城外延5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5.护城石垣  保护范围:以护城石垣两侧外延20米、两端以炮台外延2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6.炮台遗址  保护范围:南至炮台石坎外20米,北至炮台石坎上10米,东、西以以炮台石坎外5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7.刘整降元和许彪孙托孤摩崖石刻  保护范围:西至石刻外1米为界,东、北、南分别以石刻外5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8.较场坝大土地石刻  保护范围:以石刻石龛外延5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9.岩弯石刻人像  保护范围:西至石刻外缘20米,东、南、北分别以石刻外缘5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10.蛇盘乌龟石刻  保护范围:石刻分布范围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佛宝森林公园

  佛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合江县城东南部,是贵州高原大娄山褶北缘向北延伸的尾部,景区面积432平方公里,分为玉兰山、自怀、天堂坝三个主景区,享有"林海"美誉。   玉兰山景区是福宝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腹心区,有森林4.5万亩,竹林1万亩,是地球上同纬度低海拔罕见的树种保存完好、物种十分丰富的常绿阔叶林带,是难得的天然动植物基因库。景区内有省林业厅挂牌保护的葵花松母树木基地和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区以森林风光为基调,集众多的飞瀑流泉、奇根怪石、险峰峻岭、幽峡深谷、珍禽异兽等为一体,其中尤以气势磅礴的竹海令人称奇。  自怀景区是世界同纬度上唯一的,保留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带。1989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季风光各异。盛夏时节气温平均比山外低5摄氏度以上,有天然大空调之说,山秀、水美、石奇、民风纯朴是自怀风光所独有。原始森林有植物千余种,有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木银杏、桫椤、银杉、水杉、红豆杉、鹅掌揪等。动物有上百种,灵猫、云豹、华南虎、猴等时常出现,花鸟鱼不计其数,被专家们誉为动植物基因库。  天堂坝景区属丹霞地貌,红色岩石和绿色林海相映成趣。景区主要以瀑布、溪流、异石和茂密的植被为主要特征。或山峦起伏,或溪流纵横,或深山古木,或飞瀑流泉,景色各异,争相诱人。  地址:泸州市合江县城东南部  类型:森林地质地貌山  游玩时间: 建议4-5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泸州自怀风景区

  泸州自怀风景区简介自怀风景区是世界同纬度上唯一的,保留完整的常绿阔叶林带,自怀景区在1989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这里四季风光各异,盛夏,气温平均比山外低5森摄氏度以上,有天然大空调之说,山秀、水美、石奇、民风纯朴,是自怀风光所独有。这里的原始林,有植物千余种,有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木银杏、桫椤、银杉、水杉、红豆杉、掌秋等;有动物上百种,灵猫、云豹、华南虎、猴等常有出现,花鸟虫鱼不计其数,被专家们誉为动植物基因库。自怀景区景点众多,游乐项目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原始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令您一饱眼福。毫须洞、青杆峡、中华岗、杜鹃沟、野人谷等原始风光,会给您返朴归真的感受;三星潭、牛郎溪、狮子峰、八戒望月、唐僧石像、霸王渠等充满神话,惟妙惟肖,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水上娱乐世界大滩人工湖,坝高33米,长110米,湖面长达7公里,是您荡舟度假休闲的好场所。血牵岩瀑布,高百余米,气势磅礴,似银河从天坠落;梯子岩、杉王岩、马尿岩、蜘蛛窝、仙女池等瀑布,终年飞水长流,美丽动人;黑岩寺古刹的石雕、木刻、壁画堪称三绝,寺内两根龙抱柱粗旷豪放,艺术精湛,蜀南独有,景区内接待条件优越,已建成集食、宿、娱、购为一体的乾坤山庄、兑震山庄、迎宾楼。野味餐、水豆花、香腊肉、梅子酒凌您垂涎欲滴、乐不思归。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自怀镇

福宝古建筑群

福宝古建筑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宝古镇在秦汉时就有先民群居,唐宋时渐成聚落,为川盐入黔的重要道口,故素称“盐马古道”。元末明初商旅增多,形成集市。明末清初,战事频繁,人口锐减。在清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楚、粤、闽、赣等地之民相继迁居福宝场,并修建家庙以怀故土,场上庙宇在原有土地庙、五祖庙、张爷庙、清源宫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万寿宫、天后宫、禹王庙、火神庙、天灯庙、王爷庙、观音庙等宫庙,形成了民居与宫庙相嵌的建筑形制。   福宝古镇建筑类型丰富,有住宅、宫庙、文坛、宗祠、商铺、作坊、客栈等多种建筑,且有大片明代木结构建筑完好保存至今。整个古建筑群具有原生性、真实性、完整性,是明清山地场镇建筑的实物见证。   福宝古建筑群高低起伏,逐级为街,木穿斗房墙鳞次栉比,小青瓦屋面层层叠叠,坡地、濒河建筑的吊脚楼、挑廊错落有致,富有诗情画意。部分建筑各种柱础、驼峰、斜撑、雀替、封火墙等造型生动,雕刻精美,彩绘丰富,是前人艺术创造的结晶。   福宝古建筑群依山建楼,顺水造屋,体现 “自然”与“人为”的合一。各种建筑结合地形,大量采用“筑台”、“爬山”、“悬挑”、“吊脚”、“拖厢”、“梭厢”等营造手法,呈现出以穿斗构架、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青石板街道为风貌的建筑组群特色。

合江崖墓群

合江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江崖墓群(密溪芭蕉湾崖墓、虎头佛子岩崖墓、榕右鱼天堂崖墓、福宝高村崖墓、自怀梭滩石崖墓、大耳朵崖墓、大路边崖墓、黄溪侯五嘴崖墓、观音岩崖墓、鱼连子崖墓、洞溪崖墓、蒋湾和幸福崖墓、魏家祠崖墓、狮子山崖墓)  合江崖墓群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合江崖墓主要分布在长江、赤水河、习水河沿岸丘陵和山区窄谷地带。以墓群为主,尚存芭蕉湾、鱼天堂、佛子岩、高村、梭滩石等五处崖墓群相对集中。2013年,合江崖墓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江崖墓群形制独特,主要为横穴式小墓室,冲击式顿钻法建造。分布密集,状如蜂房,保存较完整。一般由墓道、墓门、墓室、壁龛组成,少数墓室内有灶台、石塌。以单室为主。结构简单,室内无雕刻,有少数墓墓门外壁刻有岩画。葬具有木棺、陶棺、石棺、石函等。合江崖墓群有12个点,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  文物遗存  合江崖墓群出土所收藏具有代表性的32具陈列于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内,还有近百具散存于未发掘的崖墓内。随葬品有陶俑、陶器、陶畜禽、石俑、石马等。其模型明器摇钱树座数量多品质精,川南特色鲜明。特别是秘戏陶俑和碓房交欢灰陶俑为国内罕见。  保护范围:密溪芭蕉湾、虎头佛子岩、榕右鱼天堂、福宝高村、自怀梭滩石、大耳朵、大路边、黄溪侯五嘴、观音岩、蒋湾和幸福、魏家祠狮子山、渔链子、洞溪等墓葬分布范围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佛宝原始森林公园

  佛宝原始森林公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东南部128公里,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是大娄山北脉尾部的原始森林区。面积380平方公里。这里峰峦起伏,是树种保存完整而丰富的常绿阔叶林带,是四川的生物资源基因库。景区内有碧波浩瀚的竹海,有溪洞纵横、飞瀑流泉的水景。丹霞地貌与绿色森林巧妙配合,形成了“红石绿树相映,风光独具一格”的景观效果。佛宝分为3个景区:烂田坝景区,距佛宝18公里,以竹海和-景色为主,有“金竹岭”、“三重天门”、“双龙飞瀑”、“仙人踩桥”、“仙姑池”等18个景点,郁郁葱葱,环境幽雅。天堂坝景区,位于佛宝景区中部,有“鹿鸣瀑布”、“天堂飞流”、“莲花异石”、“平滩映月”等24个景点。景观集中而多变。自怀景区,位于佛宝风景区东侧,以原始古朴的山林野趣取胜,有“虹桥清音”、“古堡余辉”、“剑门削壁”等12个景点。丰富多彩的岩石景观在雾露常伴的原始森林中若隐若现,显得神奇而富有诗意。自怀古镇民居建筑独具特色,别有风味。到佛宝去旅游,您可以为原始森林的神秘所吓倒,在这里,居住着与森林合协生存的人们,古镇的魅力也同样会让你领会到天人合一的味道。

太平军过县始末岩刻

太平军过县始末岩刻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军过合江县始末”岩刻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刻于合江县九支镇锁口文昌宫村放牛坪刘家寨悬崖内。岩刻高1.06m,宽1.16m,竖排楷书阴刻,计1044字。岩刻较详细地记载了清同治元年四月初八至七月二十九(公元1862年5月6日至8月24日)太平军石达开部在合江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活动的情况,是太平军在川南活动的重要资料,颇具研究价值。岩刻全文如下:  “太平军过合江县始末”岩刻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刻于合江县九支镇锁口文昌宫村放牛坪刘家寨悬崖内。岩刻高1.06m,宽1.16m,竖排楷书阴刻,计1044字。岩刻较详细地记载了清同治元年四月初八至七月二十九(公元1862年5月6日至8月24日)太平军石达开部在合江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活动的情况,是太平军在川南活动的重要资料,颇具研究价值。岩刻全文如下: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有兵叠来合江县,上下不知贼在何方。县令出示重征,连年不已。  咸丰十一年辛酉五月二十六夜,西北方彗星现,形如刷把,月余方没。十二月二-雪,至同治元年壬戌正月初六乃止。三月有白蛾自东飞西。  四月初八,突闻贼至合江县地白鹿支、县对河马街子及三花支玉皇场。  初九,至仁怀厅地,烧旺隆场。  初十,烧复兴场,上猿猴过河抵风溪口。  十一,烧大洞场,闹老鹤窝、八瓜井。  十二,由大井坝至五通场,抵石人岩脚上打鼓场。  十三,破磕石丫隘,闹中箐沟、老莺窝、象鼻场、鄢家关、天池。  十四,到永宁县破叙永厅,随闹高、巩两县,破长宁县屯扎。乡民避石人、石顶两岩。  十六,脱队。  二十四,一股贼由原路来五通场扎;一由丁山至车辋场上洞角,下浮桥过河,闹上安居坝,进两汇水、刘村,扎李山、九支坝,合五通场贼。  二十五,分股进蛇股滩,闹叙朋溪、大州驿上马、牛滚两场,至站底合长宁县贼;一分闹放牛坝、百花洞子二场,经江门、马岭、宋江、永安驿至乐窝,亦与长宁贼合。  至二十八脱队,尾队至打鼓场复回,破下岚垇隘,闹八角山、两岔河,贼马不前,仍回打鼓场。  其时,人尽避红石马、莲花山、六角井等处,比及方归,地皮风屡发,仓皇奔走,弃别甚多。兼之大旱:五月初六大雨,复旱至七月初二夜方雨。  五月二十五酉刻天炮响。  六月初旬,闻贼被兵攻击仍转。  十八、九,到叙永厅。合邑令龙洞场、五通场、云峰寺、兴华山、三角塘、象鼻场、清化里各团集鄢家关、阎王碥堵御。  三十,破隘。股分闹水尾、磴子两场,从土城出风溪过河,由旺隆场至马街子;一由原路烧鄢家关、象鼻场抵磕石丫。  七月初一,贼分闹拢统坝、大沙沱、小桥子出大洞场,下安居坝;一从九支木匠岩出风门坎,屯五通场、白岩山、汪漕。  初八、九闹羊山,大火。闹破石顶山砦,砦上人多死。大兵屯王嘴宅与贼相扰。  十二,贼分股由大石母,磴子场转古蔺州,跟猿猴、土城原路去;一出夹子口合安居坝贼,下先市场扎。  兵营移五通场,四面惟三华山、石人岩、公婆脑、鼓楼山无恙。时值秋成,禾稼被兵贱毁较贼尤甚。  延至二十五,移营富、铧二镇。  二十五、六,又一统领督兵先市,兵败退屯密溪场。  二十八、九,贼在先市岸搭浮桥,被尧坝支团人伪造唐兵旗号追袭。贼过河相争自折其桥,落水及投逃不仅数百。败贼仍由丁山、马街子原路去,兵亦随去。  事后始知,长发贼号天德王,姓洪名秀全。一号二王,一号翼王即石达开。共九十三人,由广西省结盟起衅。道光二十八年起,闹河南、广东、湖南、湖北、江南、江西、浙江、山东、江苏、云南、贵州等处。至同治壬戌年三月犯四川境,围涪州,被兵解救。十六、七,围綦江县,被唐兵攻退。二十八、九,闹江津县中白沙。四月初八,至合邑对河马街子。  如此十余年,其过处烧房、毁物、杀人、围人,难以指数。发贼纷闹於前,官兵蹂躏於后,谁不受其荼毒也!  是摘邑人赵天明所录记,而勒诸石,观者当亦有感於心云。  此砦系同治元年壬戌避发贼后,季秋月始修,至癸亥春暮告成。石刻侄子玉题赠“履险如夷”四字。及光绪十一年乙酉春重修,复记发贼之始末於左。  彭城郡金氏兄弟谨识。  光绪十一年岁次乙酉孟夏月中浣日吉旦。

先市酱油酿造作坊

先市酱油酿造作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川南黔北结合部、赤水河畔泸州合江县先市镇的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源自建立于1893年的百年老作坊“江汉源”酱油作坊),其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作坊和晒露缸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先市酱油酿制的原料是黄豆、小麦、食盐和水。当地传统种植的大豆、小麦生长期长,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出油率高,赤水河畔地下水,水质清冽,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偏硅酸等天然矿物质,为优质酱油酿制提供良好物质基础。  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马超介绍,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酱油酿造经典古法的法则、规范及世代相传的手工酿制技艺,它主要包括:大豆整粒蒸焖、天然野生菌种制曲、长周期晒露发酵、自然浸出法取油、暴晒浓缩油体等。  2014年,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榕右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榕右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