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萧县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皖北萧县东南,东靠津浦铁路、206国道,西有连霍、合徐两高速公路可达,北临陇海铁路、310、311国道。北距徐州市区3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南距宿州市50公里;西南距淮北市25公里。是江北罕见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为皖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有木本植物199种,700多种中草药,58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曾在皇藏洞中避过一难,后来战胜项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人们便将此峪改名为皇藏峪。 皇藏峪总面积为26.5平方公里,公园内山幽林茂、洞泉百出、古木参天。景区的汉文化底蕴深厚,古树名木众多,寺庙建筑风格独特。主要景观有:锁龙桥、九龙潭、拔剑泉、马扒泉、仙人床、瑞云寺、皇藏洞、洗钵池、三仙洞、碑林艺术馆、美人洞、仙人桥、观景峰、果老洞、龙泉庵、龙泉洞、果老洞瀑布、肖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天门寺、蝙蝠洞、碑驮树、桃花洞、天门寺瀑布、异境天开、圣场寺、晒书场、洗砚池、砚墨泉、藏书洞等七十二处。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明朝两淮运同蓟门许一诚、清朝进士陈观国、民国知县赖以平等大批文人墨客都曾亲临皇藏峪。近代,“南海圣人”康有为于1917年春在徐州小住时曾专程来皇藏峪游览,寺僧以盐腌香椿芽款待他,他听说刘邦当年落难此峪时曾以香椿芽冲饥,令他感概良久,并留下“但愿香椿长春”的祝语。每年阴历三月十六景区内天门寺举行大型庙会。 管委会按照“合理开发、科学发展、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科学编制发展总体规划,精心落实旅游发展项目。景区内11.5公里旅游步道的顺利完成,使景区内游览面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观光草坪的种植、山体护坡的建设、古树名木的保护使景区的环保方略落到实处。引水上山解决了山中枯水期用水问题。景区山门、九龙潭、瑞云寺、天门寺、皇藏洞、马拔泉、仙人亭、等新旧景点的建设使景区面貌焕燃一新。游客中心、星级公厕、新购物场所、生态停车场、旅游观光车道的建成和使用使景区更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全新的无纸化办公体系使景区的资讯更加便捷。 未来几年,管委会将继续加大皇藏峪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力度,主动融入徐州汉文化旅游圈,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力争把皇藏峪打造成皖北大地旅游业一颗璀璨的新星。皇藏峪 |
萧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 | 萧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萧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93年,位于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左侧,占地60多亩,主体分为大门、碑标、碑廊、题词、纪念碑五个部分。萧宿铜灵边区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连接豫东、皖东北两大战略区的重要通道,亦是敌我必争的交通命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以孙象涵为首的边区爱国青年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解放战争中萧铜边区人民抚育的第二十五团萧铜独立团和萧铜总队等子弟兵在解放战争中先后编入华东、中原野战军,参加了淮海战役、抗美援朝和入藏平叛,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
龙霄公园 | 龙霄公园位于萧城龙虎路商业步行街中心。东西两段长510米,宽50米,占地38.25米,原计划新区建成后施工建设为加大创建文明县城的力度,县委、县政府、县文明委决定提前启动,建成标准高、品位高的百花园。 指挥部于一九九八年十月委托县设计室设计。经过有关专家和县领导反复论证,多次修改,确定建成多功能开放式花园,园内现有六角双层凉亭二座,花架三个,花样彩灯喷泉一座,花坛三十二个,汉白玉动物雕塑六尊,路灯二十盏,道路、设施占地5500平方米,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 工程于1999年月2月开始建设,绿化工程采取招投标方式,包栽保活,管理两年。现各类花木花草全部栽植结束,计有腊梅、牡丹、红枫、寿星桃、桂花等花木、花草60多种,草坪1.4万平方米,整个工程于六月底完工,工程投资180万元。现在龙霄园已成为萧城人民休闲、娱乐、纳凉、活动的最佳场所。同时,绿化、美化龙城,提高城市品位,是萧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萧县孔庙 | 萧县孔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孔庙又称圣庙、文庙、学宫,俗称黉学。 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清顺治《萧县志》对其建筑布局作了如下描述:“中为先师庙,东西两厢。前为庙门,门外东为名宦、西为乡贤二神祠。前为泮池,跨以石桥,又前为棂星门,门之前为屏墙,棂星门西为儒学大门,由大门直北,东向为仪门。先师庙后为明伦堂,堂东为崇德斋,西为广业斋,东北为启圣祠,堂西北敬一箴亭。” 孔庙大殿 古时为祭祀孔子的地方,科举时代是县内的最高学府。因风雨剥蚀,战火焚毁及“0”的破坏,今仅存孔庙大成殿。198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小贴士: 开放时间:8:00——17:30 地址:宿州市萧县境内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天门寺景区 | 天门寺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门寺景区—该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 天门山:该山巍峨险峻,远望两山峰之间裂如门,故名天门山。山中怪石嶙峋,古木参天,许多檀树生于乱石之中,盘绕崖石之间,蜿蜒如青龙伏地。石里生树,树中抱石,形成了“树驮碑,碑驮树”之奇特佳景,还有不少地方崖壁陡峭,如刀削斧劈,留下有字大如斗的名人石刻“仰之弥高”、“异境天开”等。电影《野猪林》的外景就在这里拍摄,整个游山路途极能体现“奇、险、古”的特色。 天门寺:该寺建于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历经元、明、清各朝,均香火鼎盛。后在日本侵华期间遭日寇炮击,殿宇毁坏,但残垣断壁仍可显现盛时的规模。由于该处古松修竹,清雅幽静,明、清两朝常有学者借读于此,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最有名的为清道光二十四年萧县知县赖以平所作文诗,该诗辞丽句美,清新气隽永,正倒读皆押韵,脍炙人口,诗云:前来翠霭积烟村,兴触诗人醉酒樽。悬涧水声琴入韵,列屏山景画留痕。泉飞带雨穿虹架,树曲蟠崖抱石吞。天接路高登步步,烟去起落碧当门。寺院内有古银杏树一株,树龄近1400年,枝盛叶茂,四人方能合抱,其树干既高且直,据有关人员考证,该树干高为国内银杏树之最。 蚂虾泉:该泉碧水澄莹,清澈见底,水质甘洌,泉水中长年蚂虾成群,故名蚂虾泉。据说其中的蚂虾是通过地下泉水从远地游来,因而很能引发游客对此泉源美好、神秘的遐想。 圣场寺:该寺建在天门山峰顶,原为二进院落,但年久失修,现仅存一片院墙。在萧县境内广为流传的“狼吃和尚饿死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据说早年该寺一僧人在天黑未关门时,一只饿狼先入其室,僧人关门熟睡后被狼吃掉,但日久门闭,狼无法出屋,后被活活饿死。 孔圣人晒书场:此处山坡各种野草茂密,但唯其二百多平方米的平坦处野草长势奇特,歪斜一方,据说,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路过此地,天降暴雨,淋湿了他的数百卷书籍,雨过天晴,圣人慌忙选找此平坦处将书晾晒,圣人的书因之完好无损,但把这里的小草压得再也直不起身来,后人因此把这里叫孔圣人晒书场。 洗墨池:水池一米见方,深二米余,泉水旺盛,旱时不涸,雨天不溢,四周石壁及池底石块皆呈黑色,故观水色墨黑,相传当年孔圣人曾在此洗墨,故名洗墨池。 桃花洞:此洞在天门寺上方十余丈处,倒悬的松柏荫蔽洞门。相传过去一狐狸精常变作美女立于洞口,手持桃花0寺内僧人,但全寺众僧无一人为女色所动,妖女怒而将桃花抛洒,因之洞门周围又于苍松翠柏间长满了桃树,每年阳春三月,这里翠柏生辉,桃红片片,蔚为奇观。 白马王墓:该墓土堆高大,占地十亩,内葬之人因抗金蒙难,威武不屈,慷慨就义于此,后人追念忠魂,每逢寒食节,四方乡民就自动前来祭扫,故其规模不减。 |
策马来寻拔剑泉 | 楚汉相争时期的公元前205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彭城徐州,刘邦战败后,只带了几十人骑马突出重围,连夜躲进皇藏峪里。人困马乏,口渴难耐,因为凌晨四五点的寅时山谷中黑漆漆一片,很难找到水喝。刘邦仰天长叹:“天亡我也!”盛怒之下,刘邦把手中的三尺剑往身旁一掼,就带领大家分头找水去了。过了一会,天蒙蒙亮了,大家一无所获地回来了。大将军樊哙突然看到刘邦的三尺剑插在了石头上,非常惊奇,赶忙招呼大家来看。勇冠三军的樊哙伸手想把宝剑拔出来,可费劲力气也没拔出来。这时刘邦回来了,看到当年斩蛇起义的三尺剑插进石头里也很惊奇,但刘邦伸手去握住剑柄,用力一拔,三尺剑就顺手而出。一股清泉也从石头中喷涌而出,萧何高呼:“主公乃赤帝之子,有上天保佑,将来必定能一统天下!”拔剑泉由此诞生。 |
萧县淮海战役旧址 | 萧县淮海战役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始于1948年11月、12月中旬,歼灭-黄维兵团后,淮海战役总前委全体成员-、-、陈毅、粟裕、谭震林在蔡洼杨台子李春华家后院召开会议,研究渡江作战部署和部队整改方案。 淮海战役旧址 会议休息时,五位-在院内合影留念。在此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军指挥部已迁入该村,到49年元月,淮海战役结束,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共在蔡洼工作28天。现该村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及总前委会议旧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室内用具(老式床、桌椅、条几等)保存完好。 -旅游小贴士: 地址:位于宿州市萧县境内 开放时间:8:00——18:00 |
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 | 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座落在萧县丁里镇蔡洼村。旧址的主体建筑位于蔡洼村中心的杨家台子,为清末古建筑群落,原为三排三进9个小院组成,共54间房屋,现东侧为三进院,中间和西侧皆为二进院,共计48间。旧址东侧是动员会、誓师会、庆功会场。目前,总前委开会用的房屋保存较为完好,院落内设有粟裕骨灰撒放处标志碑。室内设有小型陈列展览。当年总前委开会用过的桌、椅、条几、马灯,邓小平、粟裕使用过的床、文件柜等部分实物保存完好。 |
天然洞穴皇藏洞 | 公元前205年刘邦兵败彭城(今徐州),带残兵败将10余人向徐州西南山区溃逃来到此处,只见前面绝壁挡道,后有项羽追兵,面对此境刘邦仰天长叹,“天亡我也!”环顾四周哪有藏身之处,忽然,峭壁上现出一洞,急带残兵攀入洞中,刘邦暗想此洞吾能寻得,项羽也非等闲之辈,不同样能找到吗?假有一巨石挡住洞口会更安全,这时突然一块巨石从天而降,恰好挡住洞口,随即不知何处来了好多蜘蛛把洞口剩余部分结上了网,这时项羽率众军士来到此处,兵卒四下寻觅,也找到此洞,禀于项羽道:“大王,该处有一洞,但蛛网未破,人不得入”。因山洞得众生灵的庇佑,刘邦躲过此劫。后来创下汉室江山。 |
瑞云寺景区 | 瑞云寺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瑞云寺景区——该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是景观较集中的地方,主要有以下景点: 皇藏峪:皇藏峪古称黄桑峪。因峪中长满黄桑而得名,相传汉高祖刘邦曾避难于此而改名皇藏峪。这里峰峦起伏,林木参天,岭上坡下繁衍着松柏、黄桑、青檀等一百四十六种树木和七、八百种草药,并有五十八鸟类在此栖息,此外生存有珍奇的皮毛兽水獭、黄鼬、狐狸等,是淮北地区唯一能反映历史上生物群落面貌的区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实为难得的风景、资源宝地。 山门牌楼于一九九三年六月建成,高十米,宽十四米,为三楼三门九彩建筑,庄重典雅,巍峨壮观。门楣上 书“皇藏峪”三个镏金大字,出自我国当代雕塑大师刘开渠手笔,堂堂正正,雄浑有力;门楣背面“汉王流韵”四字由我国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题,苍劲隽秀,超凡脱俗,颇能引遐想而生发思古之幽情。 瑞云寺:该寺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原名登云寺,其背负悬崖,面临深渊,建筑布局颇具匠心,相传刘邦避难时,吕后寻夫,远望此寺院上方祥去缭绕,前来寻找,很快找到了刘邦,后人故将此改名为瑞云寺。该寺呈三进三阶式院落,殿阁房舍共九十九间。藏经阁,飞檐垂铃,巍峨壮观。大雄宝殿,宽敞堂皇,气势雄伟,内塑有金身佛祖、观音、十八罗汉等二十多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寺僧住室,清雅别致,东西厢房前分别有金桂、银桂二树,每当秋高气爽时节,花香扑鼻,沁人肺腑,寺内还有雌雄二株银杏树,虽历经一千三百多个春秋,依然枝叶繁茂,绿荫如盖。雌株胸径95CM,雄株胸径139CM。三个成人才能全抱,在雄株基部荫生有二丫,大的胸径40CM,小的胸径18CM,可谓“三世同堂”。当地百姓誉为“携子抱孙”,饶有情趣,为罕见的名树古木。电视剧“三个和尚”的外景即取于此处。 皇藏洞:寺西南一百多米的峭壁中有一天然洞穴,深十余米,呈圆形,底平壁光,风景秀丽,形势险峻。一巨石迎洞而立,人称飞来石,洞口有“天洞”、“皇藏洞”等石刻,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曾在洞里避难,心慌意恐,自语曰:“如有巨石堵洞,吾则安也!”思未泯,一方巨石从天飞来,落在洞口,刘邦方免了一场大难。在洞口仰视群山苍翠,俯察流水潺潺,怪石嶙峋,玲珑天成,令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拔剑泉:在瑞云寺东南约40余米,井口呈“插剑”形,俯视深不见底,据传说当年刘邦败逃时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四处寻水无着,怒将利剑猛刺足下巨石,剑拔泉涌,汩汩外溢,故名拔剑泉。 马扒泉:此泉一米见方,形如马蹄,相传刘邦路过此处,座骑饥渴难忍,遂以马蹄扒出此泉,故名马扒泉。 洗钵池:瑞云寺西北,群峰脚下,有一天然石盆,其内有水,清澈见底,无论春夏秋冬,旱涝阴晴,不溢不落,始终满盈,可谓一处奇观,昔日寺中开堂放戒,众生洗钵咸来于此,故得名。 美人洞:位于瑞云寺西北虎口峰,形势奇特,游人愁攀,晨昏远眺,唯见玲珑巧石与奇花异木,相映成趣,仿佛一美女含羞端坐,其洞由此得名。 观景峰:此峰独高于群峰,登峰俯视,峪中全景尽收眼底,叠翠的山石,参天的古木,潺潺的流水,尽染的层林,皆一览无余,身在此处,乃似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故有“登上观景峰,忘却在人间”之说。 果老洞:此洞深两丈许,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曾倒骑毛驴来此居住,故而得名。 龙泉庵、龙泉洞:此处树木繁茂,虽龙泉庵堂已废,但断壁残碑依存。庵旁的龙泉洞,终年泉水叮咚,川流不息,游人至此,皆言是寻古访幽的好去处。 仙人床:位于瑞云寺东北三百米处,为一天然巨石。其状如床,可卧一人,伸腰展足,自得其乐。传闻古时高僧杜愚常卧于此,寿高百龄,化仙而逝。故得名“仙人床”。 沟喷泉:此泉水质极佳,水源极旺,泉水常年外喷,水位一直保持在地面半米以上,溢出清水潺潺自流,日夜不息,为淮北地区一大奇观。当地群众除生活用水外,还建有水渠,使其自流灌溉农田,当地群众又称其为甘露泉。 萧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该陵园位于山门北侧,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在此战斗过的部队一些离退休老同志筹建,内有萧县、宿州市、淮北市、铜山县、灵璧县等地的革命烈士英名碑刻,有张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门楣“萧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为曾任我国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同志所题。 此外,该景区还有锁龙桥、勘沟寺、夹山寺、龙驹嘴、九龙窝等胜景多处,各有其不同的神奇色彩。 |
萧县圣泉寺 | 萧县圣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圣泉寺位于萧县城西北1.5公里的泉山北坡,有房舍30余间,寺依山势,殿庭门廊,颇为壮观。因寺旁有一泉曰“圣泉”而得名。 圣泉,虽仅一小池,但四季不涸,且泉水甘洌,为矿泉水中的上品,来此取水游乐者络绎不绝。 -旅游小贴士: 营业时间:8:00-16:30 地址:萧县城西北1.5公里的泉山北坡 |
观景峰 | 海拔高度384米,立其巅可览皇藏峪中全景,春天万物复苏,满山翠绿欲滴,微风吹拂,树枝轻摇,犹如九龙相戏。寺院的红瓦更加鲜明,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夏季酷暑难耐,这里凉风习习,微风拂过绿海,林涛声声,碧波荡漾。秋天最为醉人,野果飘香,万紫千红,,隆冬,苍松翠柏,绿意盎然,雪花飘过,如诗如画。诗云:躬身驮背步拜山,汗颜湿衣立峰巅。五彩叠彰不思归,如临仙界入画间,故有此名。 |
仙人床 | 天然巨石,瑞云寺有一得道高僧法号“智愚”可能源自大智若愚吧,他每日早课后都要到这里吐纳、打坐、休息,天天如此,久而久之,石成床形,高僧养生有道,141岁仙逝,为此送他一幅挽联:“古稀双庆,再过一度春秋,花甲重逢,又度三七岁月”,横批:空空随缘。 |
梅村生态园景区 | 萧县梅村生态园,一个以山水著称的生态田园,经过7年的成长之后,不折不扣地成为一道亮丽的绿色生态景区。在这里,绿色是生态庄园的“棋盘”,林、果、禽、水产以及娱乐、游、住、饮等皆是“棋子”,而“棋谱”就是突出“农”字、固守生态、保持绿色。 |
古树-石破天惊 | 树龄约1700年,高约19米,胸径49厘米,特点:千年古青檀生于石缝之中,树基报吞巨石,树石相互支撑,令人惊叹。 |
玩童攀古树 | 树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长成人体形状,很象一个光0的儿童在向树洞掏鸟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