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灵璧县

灵璧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垓下遗址

垓下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纬33°21′,东经117°38′处,在今灵壁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老庄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不过依然留下了许多传说和纪念建筑。  座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今灵璧城南沱河北岸城后大队),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遂夜饮帐中,面对宠妾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云,虞姬歌词为: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葬此。  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大战濉水之滨,项羽大败刘邦于此。  霸城烟雨:城内原有古寿圣寺,寺中有一千年皂角树,树冠如盖,玉立耸天。远观霸王城,树木葱笼,烟雨苍茫,气象万千,引人遐思。汉陵秋色:濠城周围多土丘,素有“濠城古堆三千三,数罢金山数银山”之说。虞湾夕照:虞湾,又名虞姬湾,在今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境内的沱河南岸,西距垓下遗址约1公里,傍堤临水,芦苇丛生。每逢雨季,在夕阳的照射下,碧波重粼,垂柳滴翠,令人胸襟开阔,心驰神往。撒金晓月:撒金桥,扼南京至北京的官道要冲,在古洨城西南约200米处,为一石桥。夹山箫韵:夹山,又名夹山口,在今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境内。古刹晨钟:濠城多寺庙,清晨寺庙钟声齐鸣,宏亮深远,音传数里,振聋发馈。洨上双虹:洨水即今沱河,水首源于河南商丘,东流入淮。流经濠城的河段修有两座拱桥,构造精巧,建筑雄伟,恰似双虹凌空,左右辉映。沱沙落雁:每到秋季,古洨城东西上下十余里河滩上,会有成群的大雁在此栖息,成为沱河两岸一大景观。  2010年1月6日,《“垓下遗址”岂能“过河”》一文,对近日新修订的《辞海》把垓下遗址地理归属从“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改为“今安徽固镇东北沱河南岸”的“垓下过河说”提出质疑。此文一经刊登,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很多读者致电本刊,对此事予以关注。1月11日,记者一行来到灵璧,与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专家进行座谈,并走访了垓下遗址附近的村民,他们纷纷表示,“不能给历史制造悬念,不要给子孙留下遗憾!”    韦集镇  韦集镇与泗县、五河、固镇三县接壤,位于灵璧县东南部,全镇23个行政村,280个村民组,9262户,49017人,106813亩耕地。著名的垓下古战场就在镇境内,留有古战场遗址,城后汉墓等文化遗址。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土壤多为砂礓黑土,三南路经镇政府门前,横穿韦集镇。   农业。自1998年以来,全镇人民战胜了交替发生的旱、涝、虫、病等自然灾害。特别是2000…… 详细++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东部,县境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铜山、睢宁两县接壤。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的灵璧石,其妙趣天成的诱人魅力在于它集声、形、质、色、纹诸美于一体,有着无比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唐宋时期即被奉为贡石,清乾隆帝御封其为“天下第一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即为灵璧石制成的乐器演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历史悠久的灵璧石收藏迎来了新一轮**。  灵城城东十五里,与泗县接界外有虞姬墓,至今墓碑尚存,额刻“巾帼千秋”四字。墓园内有碑廊、墓地和陈列馆,在墓园里零散摆着一些汉代、唐、宋的石雕。“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墓前石碑刻的这副对联,似在向人讲述着这个千古悲风的故事。虞姬墓几经整修,扩其旧制,增设新观,已成为环境幽美、声播遐迩的名胜景点。无数中外名人、游客仰姬高风,纷至沓来,吊祭英灵。  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判子,它有别于其它地方木板年画或门神画作品,用手工绘画形式,有其独特的民间风味,历经宋、明、清各代,迄今经久不衰,尤甚在清代的灵璧古城内,画店林立,画商如云。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灵璧县先后成立了“灵璧钟馗画研究会”、“灵璧钟馗画院”等学术团体,并有钟馗画府、钟馗画阁、钟馗画苑等20多家专营画店相继开业,有力推动了灵璧钟馗画业的发展。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坐落在安徽省灵璧县旅游优秀乡镇-渔沟镇内,是集旅游、赏石、休闲项目为一体的大型园林。  天一园占地44.8亩,主体建筑为仿古式江南园林建筑,园内花园荷塘、亭廊水榭、石林曲桥妙趣横生,是人们游园、赏石的好去处。在那里,游客还可欣赏到评弹艺人现场弹唱。  天一园由上海市观赏石协会理事、上海知名赏石家柳国兴先生和著名灵璧收藏经营者李富贵先生合资建造,共同投资2000多万元,于2005年6月动工,历时三年,由苏州某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承建,于与2008年2月完工。天一园主体占地45亩,其中园林建筑约占15亩左右,包括正门、大殿、正殿、茶楼,四面展示厅近1600平方米,所有建筑用180米长廊加以巧妙连接。在茶楼的正对门,由一座用700余吨老坑灵璧石堆砌而成的假山及六角亭,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婀娜多姿,更显古典园林建筑的无限魅力。园内建筑大部分木材均来自清代李鸿章先生所创办的中国第一家民族企业——江南制造局,即上海江南造船厂,材质为美国洋松,最长的为9.6米,上面的文字记录为光绪八年(1882年)。百余年木料的使用也为天一园增添了不少的文化底蕴。    渔沟镇  渔沟,因古有钓鱼台出名,因境内磬云山盛产磬石扬名。渔沟是久负盛名的磬石之乡,是中国四大名石之首———“灵璧石”的主产地。   渔沟地处灵璧县东北部,南距县城41公里,北20公里与104国道和徐州观音机场相接,201省道纵穿南北,县道尤渔路高渔路在镇区内交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镇域面积113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轄20个行政村,总人口6.9万人;镇…… 详细++

虞姬墓

虞姬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虞姬墓:坐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  虞姬墓风光  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今灵璧县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城后村),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遂夜饮帐中,面对宠妾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云,虞姬歌词为: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葬此。  -旅游小贴士:  开放时间:8:00——18:00  地址: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    虞姬   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一说姓虞。因此现代人多称其为虞姬)。生卒年不详,民族不详,出生地不详(一说今沭阳县颜集乡人,一说绍兴漓渚镇塔石村人)。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后人也因此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佳话。 …… 详细++  韦集镇  韦集镇与泗县、五河、固镇三县接壤,位于灵璧县东南部,全镇23个行政村,280个村民组,9262户,49017人,106813亩耕地。著名的垓下古战场就在镇境内,留有古战场遗址,城后汉墓等文化遗址。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土壤多为砂礓黑土,三南路经镇政府门前,横穿韦集镇。   农业。自1998年以来,全镇人民战胜了交替发生的旱、涝、虫、病等自然灾害。特别是2000…… 详细++  虞姬   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名虞(一说姓虞。因此现代人多称其为虞姬)。生卒年不详,民族不详,出生地不详(一说今沭阳县颜集乡人,一说绍兴漓渚镇塔石村人)。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后人也因此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推断出她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佳话。 …… 详细++  韦集镇  韦集镇与泗县、五河、固镇三县接壤,位于灵璧县东南部,全镇23个行政村,280个村民组,9262户,49017人,106813亩耕地。著名的垓下古战场就在镇境内,留有古战场遗址,城后汉墓等文化遗址。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土壤多为砂礓黑土,三南路经镇政府门前,横穿韦集镇。   农业。自1998年以来,全镇人民战胜了交替发生的旱、涝、虫、病等自然灾害。特别是2000…… 详细++

霸王城

  霸王城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大战濉水之滨,项羽大败刘邦于此。  古老的霸王城  -旅游小贴士: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地址: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    尹集镇  尹集镇座落在灵璧县城西北25公里处的奎濉河畔,总面积108、35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人口7、1万人,拥有耕地10万亩,奎濉河、唐河等大小河流纵横交错,灵房(灵璧——徐州房村)、符浍(符离集——浍沟)两条省级公路穿境而过,北通徐濉公路,邻近徐州观音机场,交通十分便利,是连接安徽、江苏两省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全镇粮食作物主…… 详细++

中国奇石馆

  安徽省灵璧县盛产磬石,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磬石之乡。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即开始采用磬石制作特磬,开创了我国古代“金石之乐”的先声。据《辞源》记载:“磬石,山名,在安徽省灵璧县北,泗水之南”,《尚书》云:“‘泗滨浮磬即此。其山出石,可以为磬,  其声清亮,多供乐府之用。”  千百年来,磬石历经开采雕凿,深受人们尊崇,  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磬石文化。历代评石家均把磬石誉为中国四大美石之首。灵璧建县时,因本县产磬石,取宋代诗人方岩在《灵璧磬石歌》中留下了“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的赞歌,大书法家米蒂爱石成癖,拜倒在灵璧石下。据《灵璧县志》记载:“民国13年,本县艺人设计并制作一只特大的缕花石磬,其上镌刻《总理遗嘱》全文,作为安徽省的礼品,敬献给南京中山陵”。改革开放的春风,给灵璧磬石这一亘古珍宝焕发了新生。九一年,中央电视台记者陈晓卿同志亲临灵璧磬石山采访,以“灵璧一石天下奇”为题摄制成专题节目,在《神州风采》栏目中播放,向世界人民介绍了磬石的美姿和价值。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萧县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安徽省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皖北萧县东南,东靠津浦铁路、206国道,西有连霍、合徐两高速公路可达,北临陇海铁路、310、311国道。北距徐州市区3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南距宿州市50公里;西南距淮北市25公里。是江北罕见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亚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地带,为皖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景区内有木本植物199种,700多种中草药,58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曾在皇藏洞中避过一难,后来战胜项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人们便将此峪改名为皇藏峪。  皇藏峪总面积为26.5平方公里,公园内山幽林茂、洞泉百出、古木参天。景区的汉文化底蕴深厚,古树名木众多,寺庙建筑风格独特。主要景观有:锁龙桥、九龙潭、拔剑泉、马扒泉、仙人床、瑞云寺、皇藏洞、洗钵池、三仙洞、碑林艺术馆、美人洞、仙人桥、观景峰、果老洞、龙泉庵、龙泉洞、果老洞瀑布、肖宿铜灵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天门寺、蝙蝠洞、碑驮树、桃花洞、天门寺瀑布、异境天开、圣场寺、晒书场、洗砚池、砚墨泉、藏书洞等七十二处。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明朝两淮运同蓟门许一诚、清朝进士陈观国、民国知县赖以平等大批文人墨客都曾亲临皇藏峪。近代,“南海圣人”康有为于1917年春在徐州小住时曾专程来皇藏峪游览,寺僧以盐腌香椿芽款待他,他听说刘邦当年落难此峪时曾以香椿芽冲饥,令他感概良久,并留下“但愿香椿长春”的祝语。每年阴历三月十六景区内天门寺举行大型庙会。  管委会按照“合理开发、科学发展、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科学编制发展总体规划,精心落实旅游发展项目。景区内11.5公里旅游步道的顺利完成,使景区内游览面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观光草坪的种植、山体护坡的建设、古树名木的保护使景区的环保方略落到实处。引水上山解决了山中枯水期用水问题。景区山门、九龙潭、瑞云寺、天门寺、皇藏洞、马拔泉、仙人亭、等新旧景点的建设使景区面貌焕燃一新。游客中心、星级公厕、新购物场所、生态停车场、旅游观光车道的建成和使用使景区更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全新的无纸化办公体系使景区的资讯更加便捷。  未来几年,管委会将继续加大皇藏峪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力度,主动融入徐州汉文化旅游圈,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力争把皇藏峪打造成皖北大地旅游业一颗璀璨的新星。皇藏峪

宿州市博物馆

宿州市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宿州市博物馆,位于宿州市政务中心对面,占地50亩,建筑面积1万平米,2010年10月建成开放。建筑风格充分吸纳了汉文化元素,仿汉式高台大屋顶规制,大理石外墙,正立面镶嵌着取自汉化像石图案的浮雕,庄重古朴。  全馆共分为三层:一层为库房、办公区域、临时展厅和民间艺术馆。其中,民间艺术馆包括地方戏曲、埇桥马戏、民间工艺、书画艺术和灵璧奇石5个部分。二、三层是展示宿州历史文化展厅,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云、人杰地灵等7个部分。展陈文物700余件,馆内集展览、收藏、陈列、研究、传播于一体,史料翔实、图文并茂。  宿州市博物馆是副处级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陈列部、宣教部、保管部、保卫部四部一室,现有员工36名。全馆上下努力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经常举办各种主题讲座、临时展览和交流活动;精心完成展陈提升工作,充实展陈内容;尽力做好文物的征集收藏、保管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关心支持下,宿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安徽省“十一五”十大地标性建筑、第四届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宿州博物馆已经成为研究保护、宣传展示宿州历史文化的平台和窗口,成为宿州人民的骄傲。  一、免费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00-11:30(11:00起停止取票入场)  下午2:30-5:30(5:00起停止取票入场)  3:00-6:00(5:30起停止取票入场/夏季)  星期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闭馆  二、地理位置  安徽省宿州市通济一路8号(银河一路市政府对面广场中央)

砀山县突山风景区

砀山县突山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砀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名优经济林酥梨之乡、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公布的对外开放县,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首批平安县”。2007年初,砀山县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扩权试点县,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社会事业管理权限。  京九、京沪铁路,京福、连霍高速、105、206国道擦肩而过,陇海铁路、310国道贯穿全境,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东距历史名城徐州80公里,西接古都商丘6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四省通衢”之地。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一小时可抵徐州机场,三小时可到郑州机场。  突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砀山县境内。该风景区由青岛明园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00多亩。景区楼台亭榭曲径回廊繁花似锦,风景秀丽,景色怡人,各种树艺造型修剪的惟妙惟肖,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田园画卷。同时,古式花轿、花车、骑马、骑骆驼游园、花船荡水等游玩项目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突山国家AA级风景区于2008年4月28日揭牌,是砀山首家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区的景区。  

砀山黑龙潭

  在砀山县玄庙镇小寨村西南角有一片近乎千亩的水面。水面的南边是“拔水而起”、高达一、二十米的大土堤,站在堤顶,往下一看,水里黑漆漆的,这里便是有名的黑龙潭了,当地人又叫它是小寨河。  据传说,黑龙潭是1938年古黄河决口时一股大水从堤上冲下,水头刺成的。潭里的水和水域其它各处的水不同,其它各处的水清澈透明,波光鳞鳞;潭水却是黑如墨染,似乎还上下翻动,令人望而生畏。听当地老人们讲,以前这地方很少有人来,说是经常有水怪出没,可是至今没有一个人见过水怪是何等模样。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个卖菜的在潭边洗手,一不小心秤砣掉进水里,可是秤砣却漂在水面上,好象有只手在下面托着似的一直向潭中心浮去,把卖菜人吓得屁滚尿流。还有一个传说,不知何年何月,一个大户人家在潭边搭了个戏台子唱戏,中午时分,戏台上下来了一群锦衣丽服的人,簇拥着一辆五颜六色的马车,车里坐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太太。戏散后,有人看见这群人进到潭里去了,人说这是黑龙0来听戏了。这些传说给黑龙潭增加了浓重的神秘色彩。解放前,每逢天旱无雨,附近十里八乡的人们便成群接队跑在潭边,乞求黑龙上天告知玉皇人间灾情,急降下雨。可是善良朴实的人们的虔诚之心,依旧没有改变他们悲惨的命运。天灾-中,不知有多少勤劳正直的民投潭自尽,那个年代里,人们简直有点“谈潭色变”了。  黑龙潭风光  现在的黑龙潭,与往年不一般。潭南岸新修的防洪大堤上,每年春天,树木苍翠,野花烂漫,百鸟啼鸣,生机盎然;站在堤顶,放眼北望,烟波浩淼,波光闪闪,小船轻悠,歌声荡漾,景色令人心驰神往。  潭边新添了许多水利设施,一条条渠道宛若游龙以潭为中心伸向远方,从潭里伸出的抽水管犹如一根根威严的炮筒。旱了,可以引潭水浇灌庄稼;涝了,可以将水排入潭中,旱涝保收,如今“黑龙”真的显了灵性了。  1997年,八集电视连续剧《梨花湾》摄制组选择了这里为全剧主要景点,剧组人员在此拍摄了两个余月。黑龙潭的名字随着《梨花湾》在中央电视台的播放而名扬全国。而今黑龙潭已成为人们旅游的好去处。  -旅游小贴士:  地址:宿州市砀山县  开放时间:8:00——18:00    玄庙镇  庙镇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辖22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215个村民组。人口5.4万人,可耕地面积7万亩,共81.7平方公里。 近几年来,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玄庙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4年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该镇曾先后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经济运行十强乡镇…… 详细++

涉故台

  位于安徽宿州市墉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KM,西至206国道8KM,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发端于此。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与九百闾左同赴渔阳戍边,至大泽乡,因雨受阻,失期当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吴广遂智杀校尉,率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筑坛盟誓,诛伐暴秦。因陈胜字涉,后人遂将其盟誓之坛为“涉故台”。  涉故台呈覆斗形,北高4.6米,南高3.2米,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面积4427.8平方米,周围绿树掩映,环境优雅。上有古柏数株,东沿尚存一口古井,深20余米,曰:“龙眼井”,为寺庙遗存。涉故台上存有明万历、清道光、清光绪、民国29年四块碑记。据碑文记载,明代以前曾于此台设置过“楼台寺”。南沿有一株古枯树,树呈龙形,通体鳞甲,曰:“柘龙树”。  在南70米中轴线上矗立一座陈胜、吴广起义大型浮雕像,雕像通高9米,宽6.2米,厚1.7米,总重120吨,雕像外形为火炬形,象征陈胜、吴广点燃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火,陈胜右手持剑指向蕲县,左手振臂呼唤起义军,吴广怒目举棒,首冲在前。此稿样在1984年全国城市雕塑评比会上获得铜牌奖。  涉故台周围还有篝火狐鸣处,鱼腹丹书湾及七十二连营等景点,《史记、陈涉世家》载有相关故事。东南建有陈胜、吴广起义纪念馆“鸿鹄苑”,仿古建筑,总面积2475平方米。集碑廊、文物陈列于一处,内有名家碑刻数十方,并陈列全国知名书画家馈赠书画近五百件。  涉故台作为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祥地,是中国农民战争和农民革命的源头,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一九六一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史沿革  2009年,石龙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县政府也把建设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湿地泗州”作为促进泗县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温泉勘查就是石龙湖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约定,省地矿局327地质队将在泗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地热预查勘测活动,为石龙湖温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0年1月15日,县政府与安徽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正式签定委托书,由省地矿局327地质队负责在泗开展石龙湖湿地公园温泉勘查工作,这标志着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温泉开发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2016年9月,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名单。  泗县石龙湖位于泗县城南15公里处,大路口乡、墩集镇境内。湿地面积约1万亩,汛期水面达3万亩,湖泊最深处约10米,是目前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大面积的芦苇、睡莲、荷花、水浮莲、香蒲、水冲、菱角等野生植物,以及青鱼、鲶鱼、草鱼、鲢鱼、大虾等近百种野生鱼类,栖息着麻雀、大白鹭、野鸡、芦苇莺、布谷鸟、斑鹭、红头长尾山雀等几十种鸟类,以及獾、刺猬、狐、兔、蛇等近二十种野生动物。  环境介绍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区内水质优良,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态湿地和纯真质朴的田园风光,构画出秀丽的碧水清波,周围分布着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故里、西楚霸王项羽驻兵地等历史景观,极具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湖中有泉眼,周围水温常年稳定在23-24℃之间,当地人称之为龙眼。

乾隆御植园

  乾隆御植园位于唐寨镇光明村,有1664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此地亲手栽下的梨树,距今已有300多年。这里有树身分五枝,像老佛爷之手的玉佛手树,有相依为命的夫妻树,有像情人热恋中的情侣树,有威严刚劲的大将军、二将军树和像兄弟俩团结齐心的兄弟树。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到了每棵大树前,可以施展丰富的想象力,品味大自然造就的奇特姿态。像这样百岁以上的老梨树这里有几百棵,所以称此处为老梨树群。  1、乾隆亲植树。坐落在光明村老梨树群,相传为1664年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此地时亲植的大梨树,目前保存8棵。  2、酥梨王。是乾隆亲植树之一,此树占地0.48亩,每年结果在3000斤以上。  3、玉佛手树。是乾隆亲植树之一。此树从主干分出五个树枝,像人的手一样,故称作玉佛手树,此树占地约0.46亩,每年结果3000斤左右,树干需要2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4、夫妻树。是两个树并排,一高一矮,树干相差甚少,而且树与树交叉,很像夫妻相依相偎,故称为夫妻树。  5、情侣树。是两树并排,粗细相差不多,树与树交叉,互相攀附,很像情人在谈悄悄话,故称为情侣树。  6、古树生辉。此为一片古树群,树龄约一百多年,80年代此片树濒临枯枝;改革开放后,广大梨农加强科技管理,认真施肥、浇水和修剪,使古树充满了生机,枯木又逢春。  7、大将军树。此树坐落在杨庄村村东北角,乾隆路过此地时,看到此树高大茂盛,树干苍劲有力,很像威严刚劲的大将军,心生喜悦,便亲封此树为“大将军”树。此树占地在0.5亩左右,结果每年在3500斤以上。  8、二将军。此树坐落在杨庄村东北角,乾隆路过此地时,刚刚封过“大将军”树,又见另一棵大梨树更加高大茂盛,树体超过“大将军”,非常高兴,因皇家金口玉言不可更改,就幽默地说,刚才那棵树已封过“大将军”了,只好委曲你为“二将军”了。后来传说有“大将军不大、二将军不小”的说法,由此而来。“二将军”树占地0.5亩左右,年结果在3000斤以上。  9、兄弟树。两树并拢,亲如兄弟一样,坐落在光明村小学校处。    光明村  唐寨镇光明村地处镇西北部,黄河故道南岸,文家河横贯村境。该村现有10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5684人,耕地3912亩,其中果园面积3762亩,是所在镇的古梨园集中区。光明村设村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5个,全村正式党员10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现有成员6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4人。 “村村通”水泥公路环村通过,地势平坦,交通…… 详细++

宿州烈士陵园

宿州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宿州烈士陵园,座落在安徽省宿州市东北角,为缅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功勋卓著的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枫将军以及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市牺牲的革命烈士,经省委、省政府批准,1951年开始建设,1959年建成对外接待参观。陵园占地面积156亩,绿化面积达64%。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以彭雪枫汉白玉塑像、革命烈士纪念碑、彭雪枫纪念馆为主体的纪念建筑物成南北向依次座落在陵园的中心轴线上。  高8米的彭雪枫将军汉白玉塑像,由著名雕塑家邹佩珠女士主持雕塑,1959年建成。塑像栩栩如生,英姿飒爽,再现了彭雪枫将军光辉形象。  造型美观、气势宏伟的彭雪枫纪念馆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徽派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群。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馆名为张爱萍将军题写。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中厅为雪枫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出数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各种文物资料,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地介绍了彭雪枫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东厅为淮海战役纪念厅、西厅为宿州市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牺牲的革命烈士事迹展厅。  在雪枫塑像和纪念馆的中点,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为塔型建筑,高26.7米,基座长宽各为44米,全部为白色大理石砌成,正南面镌刻着陈毅元帅题写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苍劲雄浑。碑前广场有3000平方米,全部为花岗岩地板,彰显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的雄伟高大,突出了庄严、肃穆的氛围。  宿州市烈士陵园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先进单位”、被民政部授予“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地”称号、多次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安徽省对外接待参观先进单位”、“安徽省民政系统文明窗口单位”、“民族精神代代传”安徽省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徽省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  地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雪枫路1号  彭雪枫 (1907~1944)  彭雪枫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彭雪枫4岁即跟祖父念书习字,稍长,先后在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及察院高等小学就学,1921年小学毕业。他14岁只身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1923年,进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就读,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克思主义…… 详细++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彭雪枫 (1907~1944)  彭雪枫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彭雪枫4岁即跟祖父念书习字,稍长,先后在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及察院高等小学就学,1921年小学毕业。他14岁只身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1923年,进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就读,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克思主义…… 详细++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泗县江上青纪念园

泗县江上青纪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上青纪念园是位于泗县刘圩镇江上青烈士殉难地小湾,为纪念全国人民英模、皖东北民主革命根据地奠基者江上青同志而建,占地200余亩,共分为山水景区、主题纪念区、入口广场区、纪念碑亭区和公园风景区等6个区域。以江上青纪念雕像、主祭台、纪念馆、纪念墙、图腾柱、石牌坊、殉难亭、橡胶坝为八大主景。

灵璧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灵城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韦集镇 垓下遗址 虞姬墓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黄湾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娄庄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杨疃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尹集镇 霸王城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中国奇石馆
浍沟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游集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下楼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朝阳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渔沟镇 灵璧县天一园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高楼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冯庙镇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向阳乡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朱集乡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大路乡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大庙乡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禅堂乡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虞姬乡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经济开发区 垓下遗址 灵璧县渔沟镇奇石文化园 灵璧县灵璧石国际交易中心 灵璧县天一园 虞姬墓 霸王城 中国奇石馆

灵璧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