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绵阳 >> 涪城区

涪城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小桥村景区

小桥村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小桥村景区位于绵阳市北部涪城区龙门镇,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区,距离市中心12公里,整个村依山傍水、果木葱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清同治年间的张家“五世同堂”牌坊、回龙寺和回龙老井、泉水湾、“牛王祀田碑”、龙门“牛王会”等历史文化资源和“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已经形成了集生态、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绵阳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

晨曦森林度假村

晨曦森林度假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晨曦森林度假村,地址位于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民扬村一组,滨临涪江,紧靠绵三公路,据绵阳城区15公里,交通便捷。占地有300余亩,是一家相当于三星标准的集餐饮、住宿、娱乐、会议为一体的休闲场所。  度假村三面环山,怀抱晨曦湖,柏林涌翠,湖光山色,宁静清新。环境幽雅、舒适。度假村整体建筑风格为川西北民居建筑。是绵阳规模最大、环境最好、娱乐设施最齐全的一处度假胜地。晨曦森林度假村于2006年开始筹备修建,2009年9月29日正式开张营业,现有员工70余人。  晨曦森林度假村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服务理念,致力于美食文化的传承,为顾客营造家的温馨,留恋繁华城市之外的宁静,在这里可以忘掉所有的烦恼,尽情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亲近自然之美.  晨曦森林度假村具有现代化的小会议室、幕布、投影设施齐备。接待六百人的会议室,多功能厅、户外拓展基地、仿古咖啡屋等。大型的歌舞厅、效果最好的音响设备、乒乓球、羽毛球,可以让你享尽自然风情。湖中垂钓,尽情享受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健身,园中还设有孔雀园、鸵鸟园、天鹅园、鳄鱼池。晨曦湖旁具有真人cs野战营等一系列娱乐亮点。  品味诗词书画的情趣。独具晨曦特色的烹饪菜品,美味可口的生态佳肴。夜幕降临后还可在占地面积600平米的篝火场地上唱歌、跳舞,忘记城市的喧嚣、徜徉在青山、绿水间。  公司特色  土鸡、土鱼(度假村所有鸡鱼等全是自产自销,生态养殖场达到30余亩。)  公交路线  1、乘坐28路公交直达  2、4路公交到丰谷镇转28路直达  自驾路线  驱车到达丰谷镇再往关帝方向行驶1公里直达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位于涪城区杨家镇,占地100余亩,绵中公路和涪环路穿境而过,公交车可直达景区。景区山水相连,果木葱笼,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有三楹出厦,红柱青瓦,古朴典雅的“四合院乡村酒店”;有供游客体验,甘当“都市农夫”的杨家菜地;有小桥流水,花榭亭廊,相映成趣,美味佳肴,中西合璧。是一家集休闲、娱乐、餐饮、农事体验和度假为一体的绵阳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同时,大小会议室可分别容纳20-100人参会,拥有15个精致雅间,可出租别墅,可承办大型婚寿宴及其它商务活动。目前,经过省旅游局委托的专家组深入现场逐项打分考评,涪城区杨家镇“碧水蓝天”农家乐8日正式通过验收,晋升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这是我市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个评A景区,也是全市首个农家乐晋升为AA级景区。

涪龙苑

涪龙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涪龙苑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龙门镇,北接诗仙太白故里青莲镇,南临三国名城绵阳市,仅10分钟车程。涪龙苑因地处龙门旁依涪江而得名。占地面积26亩,承中国江南园林之神脉,叠山理水,亭廊楼榭,楹联匾对。融川西园林之遗风,茂林修竹,步移景异,蜿蜒曲回,集时代园林之精典。涪龙苑以齐全的配套设施,优质的服务开展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等经营活动的同时,正努力营造以文光苑的发展方向,在这里将开展绵阳市文学、艺术、展览、交流活动。涪龙苑是绵阳市的一个文化沙龙。除此之外,涪苑一次可接待400余人,两间会议室可分别容纳150和50人举行会议,并且是绵阳市书法协会和根雕协会指定沙龙。  龙门镇  " 绵阳市涪城区龙门镇地处涪江上游,距绵阳机场15公里,四川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108国道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且有被誉为""西南杨浦大桥""的互通式立交桥座落场镇,九寨沟环线的绵江一级公路纵贯南北,距宝成铁路复线二级货站绵阳火车站6公里,是绵阳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川物资的重要集散的和中转站。交通、通讯、商贸较为发达,镇内坝丘相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详细++

子云亭

  子云亭位于绵阳市涪城区的西山风景名胜区西山公园内。西山又名凤凰山,景区占地0.3平方公里,景区内茂林修竹,丹桂飘香,清泉淙淙,景色优美。以子云亭为中心,还有古仙云观、蒋琬墓、蒋恭侯祠、扬雄读书台、玉女泉及隋唐时期的道教摩岩石刻等。  子云亭是为了纪念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扬雄而建造。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汉成帝时期曾出任黄门侍郎,是皇宫内侍从皇帝,传达皇帝诏令的官职。扬雄少年用心专注,博学多才,“博览无所不见”,曾经“专精大《易》、耽于《老》《庄》”。精通训诂和文字学,喜好辞赋,仰慕司马相如,有相如遗风。早年曾有《反离骚》、《广骚》、《蜀都赋》、《成都城四隅铭》等作品,中年时期被诏入宫,有《甘泉赋》、《河东赋》、《校猎赋》和《长扬赋》等作品成为其代表作,“把司马相如开创的劝百讽一”的大赋传统,推向极至,此后再无人能继续下去了。  扬雄对探讨宇宙人生真谛的哲学研究贡献十分突出:“先是作《太玄》,融儒道为一体。”又作《法家》融儒、道、法三家学说于一体,对《易经》《论语》等经典著作也作出他自己的理解和诠释。  《文心雕龙》有“扬马”并列的提法。他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大的辞赋家。扬雄的赋是学者之赋,知识渊博,技巧娴熟,但有“做作”之感。扬雄对辞赋的贡献,主要在于他拓展了这种宫廷艺术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使其超出宫廷,咏物叙事,立志抒情,使之更加散文化。  扬雄是在40多岁离家往京时,曾经滞留涪县。现在,在绵阳市西山和涪城区永兴境内的古钟阳镇遗址,两处有“扬子云读书台”和“洗墨池”遗迹。景观描述据记载:子云亭在历史上四川有三处,一处是成都扬雄故居的“子云亭”,此亭早已不存,遗址亦众说纷纭;另一处是修建在郫县城郊扬雄故乡的子云亭,清代乾隆年间迁建于扬雄墓侧,亭已不存在,只剩下土台一座。至今犹存的就是绵阳西山景区的子云亭。在这个景区内有一大一小、一新一旧两座子云亭,由此可见绵阳人民崇文尚艺,礼拜先贤的市风和醇厚民情。  子云旧亭在扬子云读书台上,读书台位于凤凰山左翅膀端之山畔,为一上面平坦的坚硬盘石。岩石前端有摩岩浮雕“扬子云真像”和扬雄传略,据民国版《绵阳县志》记载为宋代镌刻。岩石右侧摩岩浮雕大龛90多尊,均为唐懿宗威通十二年镌刻的道教石刻。子云旧亭就修建于盘石之上,不知最早建于何年。《绵阳县志》记载民国6年(1917年)重修的子云亭是木结构的长方形亭台,在“0”初期被毁。到20世纪70年代,绵阳县城建局在原址上又重建了一座砖混结构的六角亭,至今犹存。  1987年,绵阳市人民政府在凤凰山凤头上新建子云亭,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高23米,共三层,集楼、台、亭、阁于一体,外形典雅,雄伟壮观。在子云亭景区庭院入口处由成都著名书法家方滨生书写的刘禹锡《陋室铭》镌刻于此,以彰显西蜀子云亭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庭园中是扬雄巨型花岗石雕像,一代辞赋大家的风采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游人面前。子云亭下的陈列室中,陈列着扬雄的《太玄》、《法言》等哲学、汉赋作品。子云亭的楹柱上楹联中,有一副由高显齐先生撰联白允叔先生书写的长联,最能体现扬雄的华章与绵州新貌,与子云亭胜景相得益彰,组成西蜀又一著名景区的盛况:  八百里飞天大道,袖拂云霞,高歌过剑门,翠廊连新市。看旗山雄,鼓岭峻,宝塔秀,神龟灵,西蜀名亭,蓬荜辉新,须知铭陋刘郎早向先生深致敬;  两千年吐凤奇才,胸罗宇宙,余韵腾涪水,书台仰古风,想长卿赋,子安文,少陵诗,永叔史,中华贤哲,词章卓古,尚有赏心介甫犹令后进倍倾城。  景点位置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  

欢乐碗水上乐园

  中国绵阳欢乐碗是深圳长河文旅创投有限公司的扛鼎之作,以国际创新理念、国内领先的一流设备,打造国内独具羌族文化特色的高科技水上乐园。  独具藏羌文化特色的高科技水上乐园  由绵阳欢乐碗水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重磅打造的“欢乐碗”水上乐园,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占地近十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达数亿元人民币,设计规模将为日接待游客量数万人,是绵阳目前规模最大、设施最新,同时也是四川独具羌族文化特色的高科技水上乐园。  人本理念的规划设计  中国绵阳欢乐碗水上乐园是涵盖主题游乐、旅游休闲、特色商业等多种功能,形成沙滩、水上、热带雨林等多元化空间形态为一体的高科技水上乐园。园区拥有十余项以高标准打造的超大型顶尖玩水项目,以及包括热带雨林、爱琴海滩、羌族水寨、恐龙世界等自然及人文景观,全方位释放高科技水上乐园的独特魅力和前所未有的欢乐体验,打造四川旅游新地标。   欢乐碗水上乐园项目,将现代水上游乐设备与智能科技营造的冒险情境完美地融为一体,综合考虑了游客对刺激体验和家庭互动元素的需求。整个水上乐园的规划设计处处体现出人本理念,强调对人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  智能园区重现自然奇观  高大的雨林乔木、缠绕的藤萝花草,还有伺机欲动的史前恐龙,游客们的冒险之旅,就从这片热带雨林开始!仿生植物与本地植物的交织结合,聆听智能拟态系统带来鸟鸣、狂风、暴雨、雷声、闪电光等声光特效,观赏形态万千的植被群落,以高科技智能生态环境系统,将史前恐龙所生活的热带原始深林环境,完美重现在欢乐碗水上乐园之中。  门票:  日场全价票  ¥ 100元/人  适用范围:身高1.4米以上(含1.4米)的儿童及成年人  夜场全价票   ¥ 80元/人  适用范围:身高1.4米以上(含1.4米)的儿童及成年人  日场优惠票   ¥ 80元/人  适用范围:身高1米以上(含1米)——1.4米以下(不含1.4米)的儿童及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老年人,购票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或老年证(按年份计算)  夜场优惠票   ¥ 60元/人  适用范围:身高1米以上(含1米)——1.4米以下(不含1.4米)的儿童及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老年人,购票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或老年证(按年份计算)  免票  ¥ 0元/人  说明:  1、12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凭身份证、户口本等任一有效身份凭证免费入园  2、小学生及幼儿园凭学生证,入学通知书等任一有效凭证免费入园  3、1米以下(不含1米)的儿童免费入园  地址: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  类型:水上乐园  开放时间:  10:00-22:00

五世同堂坊

五世同堂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涪城区龙门镇小桥村,有一座五世同堂坊——张仲奇五世同堂坊。这也是我市五世同堂坊中,保存最为完好,雕刻工艺最为精湛的清代雕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今,这座牌坊已成为当地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区一个独特的文化标志。  独特的文化符号  从绵阳城区经绵江公路进入涪城龙门镇小桥村,往红桔林村委会方向前行,穿过道路两边的各种大棚蔬菜,前行500米左右,张仲奇五世同堂坊便出现在记者面前。  张仲奇五世同堂坊掩映在几株大树中,牌坊四周昔日的农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带,木栅栏将牌坊围了起来,站在牌坊下远观,有种穿越历史的感觉。  眼前的张仲奇五世同堂坊,虽然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雨侵蚀,但牌坊的结构完好,威仪不减,上面的浮雕、镂空雕刻线条依然清晰,仅有局部因风雨侵蚀被风化、破损或长满绿苔。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牌坊所在的位置,在古绵州通往古龙安(平武)的龙安古道之上,以前这周围全是住户,牌坊被包围在民房中。后来,小桥村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周边房屋被拆迁,小桥村农业旅游示范点也以牌坊作为独特的历史文化标志,打造其历史文化品位,使得这座藏匿于居民房中的文物最终能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古牌坊见证了古绵州往北沿线发展的繁华烟云。昔日的龙安古道已经被历史淹没,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绵江快速通道。处于小桥村现代农业旅游的大氛围中,张仲奇五世同堂坊又见证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和谐。而张仲奇五世同堂坊也成为小桥村景区里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为了保护这座具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古牌坊,当地还在其周边修建了一个小型文化广场,在牌坊的一侧,矗立着一方嘉庆年间的“牛王祀田碑记”。  和谐之风的有力见证  张仲奇五世同堂坊修建的地址为古绵州通往古龙安(平武)的龙安古道,当时意在供过往路人观瞻,弘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乡风。张仲奇五世同堂坊,是当时的帝王为旌表张仲奇家族五世同堂而修建的,以此弘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之风。  根据牌坊上的文字记载,张仲奇五世同堂坊修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即清道光年间,龙门乡人张仲奇寿高103岁,其子孙繁衍115人,宗族和睦,相敬如宾,周围乡邻视为桑梓之先,遂联名奏表上报朝廷。经当朝皇帝恩准,赐以白银,在现址修建了这座五世同堂坊,供过往路人观瞻,以此弘扬和谐之风。  由此可见,当时朝廷对敬老之风以及和睦乡风的重视。同时,在牌坊侧额分别雕刻有张仲奇传略及后代115人的姓名,以此说明其家族的人丁兴旺。  雕刻艺术的上乘之作  据了解,目前绵阳境内的石牌坊中,张仲奇五世同堂坊是保存最完好的,雕刻图案精美,是清代雕刻中的上乘之作。  张仲奇五世同堂坊坐南向北,坊高9米,宽8米。为四柱三门三层牌楼式建筑。整座牌坊由坊刹、坊柱、坊基组成,采用青石建造。  虽然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雨侵蚀,但张仲奇五世同堂坊的结构完好,上面的浮雕、镂空雕刻线条依然清晰,仅有局部因风雨侵蚀而风化、破损。其雕刻工艺精湛,在牌坊的额坊北面有“圣旨”匾额,南面则为“皇恩”匾额,南北两面第一层牌楼均有“五世同堂”扁额,在牌坊的第二层两面分别雕刻有八仙过海、群臣寿宴等图案。每根坊柱前后的撑鼓上立有朝官、侍者,下面则雕刻有雄狮等图案,均为圆雕。撑鼓两面分别雕刻有嫦娥奔月、二龙戏珠及乐者、舞者等图案,上 书“天官赐福”字样。特别是坊上的八仙过海图的雕刻最为别致,人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据了解,目前我市仅有盐亭、江油、涪城区龙门镇有五世同堂坊存在,但张仲奇五世同堂坊保存最为完好,雕刻工艺最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99年,张仲奇五世同堂坊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寿是人们的向往,和谐是社会的根本,虽然五世同堂坊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但它所体现出的家庭和睦,对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仍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郑金容文/图)

碧水寺

碧水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碧水寺又名滴水寺,座落在市区北部龟山西麓涪江东岸崖壁,是一处殿堂楼阁与园林结合的风景点,即碧水寺滨江公园。碧水寺石刻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碧水寺为一座寺庙,最早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曾多次被毁和重建,但规模均很小。  1986年开始新建的碧水寺滨江公园,以古碧水寺为中心,沿涪江东岸崖壁向南北延伸约1000米,公园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环秀楼、碧波轩、子安居、北亭、望涪厅以及其他配套建筑。  碧水寺大殿共四层,三重檐九脊顶歇山式仿木建筑,通高21米,附崖修建,巍峨壮观。底层为由多根钢筋混凝土方柱支掌的开敞式布局。二层为主要殿堂,殿堂内石崖半悬,崖壁有唐代摩崖石刻佛像18龛40余尊。崖南陈列着一座高3.13米唐代圆雕观音菩萨石像,保存完好,堪称唐代圆雕石刻艺术精品;大殿三、四两层均为带平台的四方形楼阁,名凌云阁,阁内陈列着明、清及近现代多种玉石雕、木雕和瓷制观音菩萨造像。  距大殿北面200多米新建的“子安居”院内,还建有一座为纪念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王勃而修建的北亭。为三层重檐八角形盔顶式亭阁建筑,红柱粉墙,顶盖贡色琉璃瓦,面对“子安居”楼,临江修建了“环秀楼”(环秀楼在明、清时系绵州城的标志性建筑,民国19年(1930)因扩宽街道被拆除)。  (摘自绵阳市志)  景点位置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涪江东岸  

越王楼

  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的古越王楼,因时任绵州刺史的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而闻名于世,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唐代四大名楼。作为中国文化名楼之一的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恢复重建后的越王楼,气势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现今滕王阁高57.2米,黄鹤楼高52.6米,鹳鹊楼高72米,岳阳楼高32米)-;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鹊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可谓“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还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算得上“天下诗文第一楼”-。  据史料记载:唐代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堪称唐代四大名楼之首。  富丽堂皇的越王楼吸引了千余年间的著名文人骚客登临,留下著名诗篇150多件。为天下名楼之罕见,由此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在历代名人歌咏越王楼的诗词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杜甫、陆游、李调元等的诗作。诗圣杜甫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到绵州,作有《越王楼歌》: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据查,对这座宏大富丽的越王楼及它的遗址的描述,历代诗文中仅收入全唐诗的就有20多篇,绵阳市专门记载了15位诗人名宦讴歌越王楼的诗词。因此有“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的美誉。  同时,因其卓越风姿及规模,名声之盛,历代画界精英竞相描绘。宋代赵伯驹、元代李荣瑾、清代张延彦所作越王楼图轴更是使历史上的越王楼名播四方。  地址:绵阳市游仙区剑南路东段326号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电话:0816-2368788  开放时间:  9:30-17:00  门票:30元  

萧扬氏节孝坊

萧扬氏节孝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萧杨氏节孝坊,一般称为肖杨氏节孝坊,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塘汛镇下场口,绵三路边,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  坊主萧杨氏,绵南杨有祯之女,生于乾隆四十五年,年十七岁嫁于本里业儒萧作维字正礼为妻,成为萧行芳孙妇,国学萧永福公长媳。十九岁时,夫亡故,无子,矢志守节。嘉庆十年,抚嫡堂兄千总萧作贵次子廪生家学(家政)为子承祧。杨氏孝养翁姑,持家教子,为一方节孝典范。嘉庆十五年,翁故,孝事病母,后母逝,独自抚养弱弟幼子。道光十年,五十一岁,守节三十二年,亲族、乡里公举,报请旌表,拟建坊,杨氏止。咸丰四年,七十五岁,寿进古稀,精神犹健,子、孙、曾孙振振一堂,建“萧杨氏节孝坊”。  萧杨氏节孝坊,青砂岩石质,东西向,是四柱三门三层屋宇式牌楼,高10.2米,宽7.05米,由坊顶、坊身、坊柱、坊基构成。坊顶山形,坊身三层,由下而上逐层内收,每层均有坊脊、鸱吻、吊柱和镂空窗棂。融圆雕、镂空雕、浮雕、线刻等为一坊,在脊吻、横梁、门额、吊柱、雀替、墙柱、云板撑鼓等处雕刻龙凤狮象、“天官赐福”、“十二孝图”、戏曲人物、花鸟器物、“卍回”边纹等内容。牌坊文字信息,多保存在六匾六联六字板十二镂窗里。  萧杨氏节孝坊建造结构严谨,气势雄伟,雕刻精细流畅,是技艺颇高的清代石质建筑遗物。1985年3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1月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该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6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准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招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学校地处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被誉为“蜀道明珠”的绵阳市。校园占地面积1560余亩,建筑面积44.53万平方米,建有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等各类现代化服务设施。图书馆藏书154余万册,电子文献360余万册。固定资产总值11余亿元。   学校现已形成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本专科高等教育、成人本专科高等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的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有16个二级学院,在校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17000余人;涉及9大学科门类71个全日制本专科专业。有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议权学科5个,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评议权学科10个。建设有10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7个省级“卓越计划”项目,2个四川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18门省级精品课程。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邮编:621000   联系电话:0816-2200008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玉女泉位于绵阳市涪城区西山山麓,造像凿于高2.5米,宽8米,距水0.8米高的青灰砂崖壁上。坐北向南。原有道教造像50余龛,1953年取石毁掉一半,现存25龛。龛均为圆拱形,每龛造像3、5尊不等,共计50余尊,分别为天尊、老君、仙人、女真、力士等。其中有高发髻,后有头光,身着圆领衫,手执羽扇,倚于茶几上者;有结跏趺坐者;有着通肩道衣站立者;有狮座,莲台对称出卷云纹承托者。此外还有唐咸亨元年(670)、乾元二年(759)等题记。为四川凿造较早、规模较大且雕刻精美的一处道教造像,是研究唐代宗教、雕刻艺术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与玉女泉相距约100米的便是传说中的扬雄的读书台,台畔建有纪念扬雄的“子云亭”。“子云亭”因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西山公园西山公园”而久负盛名。早年湮灭,现已复建。  子云亭道教造像位于子云亭岩石面壁上,1龛87尊。龛倒梯形,高0.62米,上宽2.58米,下宽1.67米。主像为天尊(左)、老君(右)。供养人分四层排列于主像两侧壁面上,浅浮雕,左43尊,右42尊,供养人左侧刻名字。刻于唐咸通十二年(871)。

石桥铺双牌坊

石桥铺双牌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桥铺双牌坊(涪城区)  李琦百岁坊、吴绍典孝义坊位于高新区石桥铺,两座牌坊相距500米左右,人称“石桥铺双牌坊”.两座牌坊均采用巨石通柱,建筑结构严谨,装饰典雅精致,集深浅浮雕、线刻、圆雕和镂空等工艺于一体,是绵阳境内目前遗存的清代石雕代表性建筑。1986年,两座牌坊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琦百岁坊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当时石桥铺及周边各地天灾频发,石桥铺的乡人李琦每逢天灾,便开仓周济乡民,其仁义至善的美德备受四周乡亲敬佩和爱戴。在李琦104岁那年,他的儿子李天爱考取进士。时年,李琦家五世同堂,乡民和李天爱遂报请朝廷恩准,奉旨为李琦修建百岁坊。  吴绍典孝义坊修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吴绍典字慎五,晚年号涪上农人,30岁时丧妻后不再娶,乡人称之为义夫。他独自抚养3子成人,次子吴锡庆官至户部郎中,福建巡道,地位显赫一时,为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经朝廷批准,于光绪四年(1878年)为其父在乡间修建了这座孝义坊,供众人瞻仰。

绵阳回龙古寺

绵阳回龙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回龙寺具有光辉壮丽的文明历史,原名回龙观,始建于明代。据《四川绵州志》记载,回龙观治西三十里,云南临安府巡抚胡汝翼创建。当时时代-、盗贼多,当地官府无力破案,为了确保平安,明代皇帝亲自派胡巡抚来此破案,便发誓破案后,兴修回龙观,回报民众和朝廷。仅半个月破了大小要案,确保一方平安,兴修了回龙观。回龙,乃是天光地气生。就此地形,像九龙回首,而得此名回龙,故名回龙观。  事过一年,观内又有僧人长住,多达二千余人。外来僧人30余人。弘扬佛法,又将回龙观改名回龙寺。清代初期,寺院建设大发展。建有大雄宝殿、大悲殿、玉皇殿、文殊殿、地藏殿、十殿等。诸佛神像庄严雄伟,殿堂左右有四合院和六十余间生活用房,红墙灰筒瓦构建华丽美观。三们内两侧有钟鼓,二楼庙前有一座戏台,欢庆丰收喜悦。庙后有一座八角形壮丽宝塔,象征着佛光普照,天下太平。整个寺院错落有致,建筑华丽雄伟、壮观。  回龙寺是革命的摇篮,也是撒播抗日种子的发源地。抗日战争期间,红军曾经在寺院住过七日,向川西北人民宣传革命道理,传播抗日救国的种子。

碧水寺摩崖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水寺摩崖造像   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宝成铁路复线涪江大桥桥头龙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 000余龛,1940年修建龙西堰时毁损大部,仅存100余龛。造像镌刻于长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广明元年(880年)造像题记3则。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宽2米、高0.35米的矩形龛,龛内有排列整齐的造像4-6层不等共160小龛,龛内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绵阳市(县级)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因修建绵阳至江油高等级公路拓宽路面施工需要,将其全部从崖壁剥离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   崖壁有唐代摩崖佛教造像18龛、《金刚经》石刻一方,因年代久远,造像风化严重,仅第1、4、5、16号龛和《金刚经》保存较好,寺内有唐代观音圆雕立像1尊,高5米。头著化佛金冠,耳佩金环,颈系璎珞,两眼轻合,面带微笑,神态安详,超凡脱俗;袒胸,披贴身袈裟,束腰,下著玉裙,腰间缀精美饰佩;左手持净瓶,右手施无量印。体态丰满,雍容慈祥,具有典雅的盛唐遗风。今存碧水寺正殿。

绵阳圣水寺

绵阳圣水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据民国版《绵阳县志》载:“圣水寺:治西十五里。建自前明,雍正时重修,后屡倾圮,里人重修;民国中,僧觉培建前殿、山门。”寺庙位于山前平坝,解放后改建为小学。  新建的圣水寺位于市区西北部宝成铁路西侧山岗。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群众自发修建一座主要供奉观音菩萨的小庙(即后来的观音殿)。其后果忍和尚自成都昭觉寺到绵阳弘扬佛法,得到人民政府和广大信佛群众的支持,逐步修建殿堂,扩大寺庙规模。截至1996年底,先后修成山门、大雄宝殿、地藏王殿、玉佛殿、西方三圣殿、大悲殿等宏大殿堂以及一批配套建筑。  罗汉堂座落在寺庙左侧,修建于90年代,由果清和尚主持。殿宇规模宏大,共塑罗汉1250尊,突破了佛教罗汉数500-800之常规,殿堂中央塑有一座通高15米的四面千手观音像。殿门外依山崖建造有数十米石阶龙梯直下山麓。  (摘自绵阳市志)  用时参考  0.5小时  景点位置  四川省绵阳市长虹大道北段357号  

涪城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厢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城北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工区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南山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五世同堂坊 碧水寺 越王楼 萧扬氏节孝坊 绵阳师范学院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石桥铺双牌坊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朝阳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高新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五世同堂坊 碧水寺 越王楼 萧扬氏节孝坊 绵阳师范学院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石桥铺双牌坊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城南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创业园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城郊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五世同堂坊 碧水寺 越王楼 萧扬氏节孝坊 绵阳师范学院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石桥铺双牌坊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石塘街道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丰谷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关帝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五世同堂坊 碧水寺 越王楼 萧扬氏节孝坊 绵阳师范学院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石桥铺双牌坊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塘汛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青义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五世同堂坊 碧水寺 越王楼 萧扬氏节孝坊 绵阳师范学院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石桥铺双牌坊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龙门镇 涪龙苑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吴家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杨家镇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五世同堂坊 碧水寺 越王楼 萧扬氏节孝坊 绵阳师范学院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石桥铺双牌坊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金峰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玉皇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新皂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河边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五世同堂坊 碧水寺 越王楼 萧扬氏节孝坊 绵阳师范学院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石桥铺双牌坊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磨家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五世同堂坊 碧水寺 越王楼 萧扬氏节孝坊 绵阳师范学院 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 石桥铺双牌坊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永兴镇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绵阳回龙古寺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石洞乡 小桥村景区 晨曦森林度假村 碧水蓝天旅游景区 涪龙苑 子云亭 欢乐碗水上乐园 碧水寺 越王楼 绵阳师范学院 碧水寺摩崖造像 绵阳回龙古寺 绵阳圣水寺 绵阳杨家镇薰衣草花田 绵阳南山公园 绵阳西山公园 原香国际香草园

涪城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