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池州市 >> 青阳县

青阳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九华山

九华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安徽省“两山一湖”(九华山、太平湖、黄山)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74平方公里,由11大景区组成。  九华山天开神奇,清丽脱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有“莲花佛国”之称。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莲花,千姿百态,各具神韵。连绵山峰形成的天然睡佛,成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景区内处处清溪幽潭、飞瀑流泉,构成了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还有云海、日出、雾淞、佛光等自然奇观,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素有“秀甲江南”之誉。  九华山气候温和,土地湿润,生态环境佳美,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1460多种植物和216种珍稀野生动物。基于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九华山季节分明,四时之景不同。春天,满山吐芳,百鸟和鸣;夏天,佳木繁阴,谷风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别富情趣;冬天,琼楼玉宇,超然空灵。四时美景不同,让人叹为观止。  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天下,享誉海内外。公元719年,新罗国(韩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九华山遂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长期以来,各大寺庙佛事频繁,晨钟暮鼓,梵音袅袅,朝山礼佛的教徒信众络绎不绝。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现有5樽可供观瞻,其中明代无瑕和尚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九华山文化底蕴深厚。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费冠卿、杜牧、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坛大儒游历于此,吟诵出一首首千古绝唱,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丹青巨匠挥毫泼墨,留下了一幅幅传世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写下了数十首赞美九华山的不朽诗篇,尤其是“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成了九华山的“定名篇”。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  九华山“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要素日臻完善。现有4星级宾馆3家,3星级宾馆7家及各类饭店、旅馆,床位15000余张。还有一流的架空索道、地面缆车、环保大巴、瑜伽基地、摄影基地和琳琅满目的旅游特色商品,从不同角度满足着游客的需求。  九华山处在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合肥、黄山之间,随着合肥~九华山~黄山高速、沿江高速、京福高铁、宁安高铁等交通大动脉相继在九华山脚下交汇,以及九华山机场面向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航班的开通,九华山的外部交通条件充分改善,到九华山旅游观光、祈福祈愿将变得更加舒适和便捷。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品位,努力打造世界佛教文化观光胜地,近年来,九华山重点实施旅游环境优化提升工程,积极开展九华街区整治和柯村新区开发,旅游设施得到了充分改善,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九华山上,宽敞的步行街道,整治一新的休闲广场,还绿的生态停车场,人性化的交通设施,星级化的旅游公厕,让你感受到方便、舒适、快捷的旅游服务;九华山下,99米高的地藏菩萨铜像,明亮的游客服务中心大楼,一排排整装待发的旅游车辆,鳞次栉比的沿街商铺,构成了一卷卷充满生机、极具活力的旅游画面,旅游的个性化、人格化、主题化得到充分体现。  信息来源: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九华山 九华山 九华山 九华山 九华山 九子岩九华山祗园寺吊桥庵九华山化城寺肉身宝殿长生庵旃檀禅林百岁宫天台寺九华山天柱峰景区回香阁龙庵小天台天池庵华天寺旃檀林  信息来源: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

九子岩

九子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青阳九子岩景区,是安徽九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主打景区。该景区是投资建设,由森林公园管理处管理经营的独立景区。九子岩景区是1996年开始筹建,于当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自景区开放以来,多方面开拓现市场,又筹集了大量资金,先后注册了九华山森林旅游有限公司、九子岩索道有限责任公司。已建立的主要景点、景物和基础设施有:园门、大九华山牌坊、古民居、客运索道、佛茶茶艺馆、停车场、购物区、旅游公厕等。  九子岩景区集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于一体,是整个九华山的灵魂,九华山原九子山即源于九子岩。  九子岩景区山岳风光优美,其雄可敌黄山、其险可比华山、其秀可望黄山。景区内主峰天华峰海拔1084米,是大自然在九华山的代表作,可谓登其峰,九华无峰;赏其景,九华无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九华山歌》第一句"奇峰一见惊魂魄"写尽了天华峰的一切。被诗圣李白形容为"天河挂绿水"的七布泉是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落差80余米,七折而下,她的美丽与壮观,已不能用其他任何华丽词藻所形容,其永恒主题只有"天河绿水"。  九子岩景区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发祥地。远在唐代金乔觉遍游中国名山大川,最后卓锡九子岩,参修佛学,终成正果,至今尚留有“金地藏第一修行处”。随后,九子岩华严禅寺成为九华山历代高僧大德修行参禅的场所。清末,华严禅寺受御封,创办了中国第一座高等学府“华严大学”又名“广化院”(即广教众生的意思),目前尚分广化院上、下两院。建园后,华严禅寺及景区内的双溪寺更是九华山佛教文化的骄傲,孕育了九华山最著名的两位高僧大德——九华山已故方丈仁德大和尚及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尊肉身菩萨“大兴菩萨”。九华山吊桥庵九华山祗园寺九华山化城寺肉身宝殿长生庵旃檀禅林百岁宫天台寺九华山天柱峰景区回香阁龙庵小天台天池庵华天寺旃檀林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九华山地藏王圣像景区,位于九华山风景区柯村。它是九华山打造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重要佛教圣地的标志性工程,是九华山核心地标,地藏王菩萨的行愿之地!  景区以99米地藏王菩萨圣像为核心,历时17年,投资逾20亿元,占地189公顷。集现代科技、建筑艺术、文化元素之大成,从园区主入口至地藏王菩萨圣像之间直线距离1900米,沿中轴线布局的主要景点有莲花手印、大愿宝鼎、五通桥、大门、牌坊群、弘愿堂、莲花宝座、六道锡杖、万方摩尼、虹桥飞天、汉白玉莲花柱、闵公道明像、乐台、八功德水、九华飞天、涤心莲池、大愿圣像等。  2012年,地藏王圣像景区建成开放,同时,作为九华山地标性建筑,目前世界上最高的99米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也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一个世界一流的佛教文化观赏、展示和体验中心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它是九华山秉承“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建设理念,弘扬佛教文化的一大盛事!  地藏王圣像景区蕴含“九九归一、修成正果”的深层意境。众生在这里祈福、许愿,将会离苦得乐,善愿成就。  地藏王圣像景区是您礼佛朝拜、养生禅修,静心休闲、观光旅游的人间乐土。

莲峰云海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坐落在九华山莲花峰,它位于九华山后山是九华山脉第一峰,因其峰上下常年云雾缭绕,变化万千,得名“莲峰云海”,此乃九华十景之一。又由于莲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宝中的笔架,所以又称“笔架山”,目前景区面积400亩,保护面积1000亩。莲峰云海是九华山后山旅游带的重要接待景区,倚山而建,就势造景,园即是山,山即是园,妙趣天成。  该地区植被良好,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无污染。土壤、地表水等无污染,据环保部门检测,园区内二氧化硫含量、总悬浮物颗粒可吸入颗粒等含量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地表水均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一级标准、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10000个每立方厘米,步入其间,心旷神怡,延年益寿。这里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渊远,留下很多名人笔墨和历史古迹,已经发现和正在考证的有宋代石屋、石桥、明、清时期的寺庙、太平天国的兵寨、一些古代石刻、石塔、碑铭、古墓,这些人文历史景观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常年在“莲峰云海”的笼罩之下,每处建筑和景点皆因势造景,巧夺天工。  循景区内石板路道,缓慢而行,或款步茂林树下,枝蔓隐逸;或穿行巨岩溪旁,苔痕敷道,泉水叮咚。四周山峦起伏,层峦叠翠,金山红叶,篁竹逶迤。更有石径通幽,垂瀑,深潭,时隐时现。小石潭水,或流漫飞泻,布泽流璎;或跌岩成潭,清凉宜人。微风吹拂,林涛阵阵,鸟鸣回响。果园、茶园,垂钓园,更有佛塔、僧尼古墓点缀其间。修篁深处,更有杏黄色高庵古寺——悟真茅棚隐居其中。有:连峰云海、达摩面壁、悟真茅蓬、金山红叶四处景点摇曳生辉。  大诗人李白当年巡游仙道来至九子山,赋诗云:“绿水空中挂,秀出九芙蓉。”芙蓉者莲花也。李白将九华山的九大主峰喻为的九朵莲花,而莲花峰正是东起第一朵。莲花峰以石为峰,抽蕊拆瓣,天工琢成。它海拔1094米。毗邻黄山,西接芜湖,东连匡庐。衔皖南山脉之奇秀,挟太平、长江之浩荡。巉岩峭拔,石骨峥嵘,摩云接天。登临莲花峰之巅,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每当雨霁放晴,山气清白,山涧深壑,紫云烟霞,猝然而起。如平湖之水,出诸峰之半。青峰在其上,苍翠如初。其气磅礴弥漫,若波涛之汹涌,良久乃散。唯此峰出入云表,独现天庭,有芙蓉亭亭出水之态。史称:莲峰云海,乃九华之胜景。诗僧圆道作诗曰:莲耸青霄碧欲流,峰浮岚滴正三秋。云天缥缈关心远,海宇澄清争上游。  来至莲峰脚下,抬头仰望,俯仰之间,顿现一尊巨石立于莲峰之巅,仿如达摩祖师,面壁禅修。其神情姿容,惟妙惟肖。其石纹理清晰,其神态,衣裳褶纹,隐约可见,宛如天然菩提达摩雕塑,立于奇峰巉岩之上。相传:摩诃迦叶尊者的第28代传人菩提达摩,当年离开嵩山少林寺,一苇渡江后,便来到九华山,见莲花峰高耸云端,仿如菩提莲花宝座,前去拜祭,整日面对石壁,稽首静立。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尊者。遂点化成佛,立于莲花峰之侧,感日月变化,受万峰朝拜。于此,遂创立佛教界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静立参禅,“明心见性,苦心练魔”。  每到秋天即将散尽,11月中旬,漫山遍野的枫林红叶像火焰一般,霜后更呈深紫红色。红彤彤彩霞般的红叶,如厚厚金红色的地毯,仿佛置身于绚丽夺目的金色的宫殿之中。一阵清风而过,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犹如交响乐队行板欢快浑厚的和声。那些飘落的红叶,落英缤纷。登高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浅黄色,层次分明,瑟瑟秋风中,似红霞排山倒海而来,整座山似乎都摇晃起来了,又有苍岩、松柏、翠竹点缀其间,红绿相间,瑰奇绚丽。如果说梅花飘落如胭脂飞雪,那么金山红叶,飞舞犹如满山尽戴黄金甲。金山枫林红叶之美,艳丽如火,让人心生无限眷恋、依依不舍。  整个生态园,景象万千,集石、水、林,楼为一体。典型的徽派建筑,大型的停车场,会议中心,网球场。曲桥回廊,草坪绿化,石刻碑林。园区内“石、水、林,楼宇,”多样化的物种绿化生态系统,俨然是一处天然氧吧。它空气新鲜,沁人肺腑。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情趣天成,情景交融。    蓉城镇  青阳县辖镇,县府驻地。1957年始设蓉城镇,后改城关镇,1963年撤城关镇,并入城关公社,1982年复名蓉城镇。位于县境中部偏西,面积52.5平方公里,人口3.4万。318国道过境。青(阳)铜(陵)、青(阳)石(台)、青(阳)黄(山)公路在此交会,为皖南交通枢纽。青通河南北贯穿。辖蓉城、富阳、双河、高阳、九华、龙子口、西峰、龙山8个居委会及牌楼、城东、城北、…… 详细++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从1995年缘起动意建造大愿佛圣像,1998年批准立项,1999年9月9日破土动工,2002年规划延伸扩大,历时17年,终于在2012年7月以庄严神圣的姿态,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这尊宏伟壮观的铜像,是九华山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万年之计,是中国宗教艺术的一大创举。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占地面积1500多亩,是一座专为弘扬地藏菩萨大愿文化建设的主题公园。共有4个单元,分别是:“向往地藏”、“亲近地藏”、“赞颂地藏”、“朝礼地藏”。  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大家可以有趣地发现,在我们大愿文化园,分别有9个“世界之最”,9个“地藏之谜”。到底是哪9个“世界之最”,哪9个“地藏之谜”,待会儿我会向大家一一进行讲解。  我们大愿文化园建在九华山麓的柯村,无论从她的外延还是内涵,都离不开九华山,与九华山一山相依,一脉相承。  美丽而又神奇的九华山,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灵山圣境,莲花佛国”之美誉,中国“东南第一山”之美称,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蜚声于四海内外。  在九华山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两个人物非常值得一提,一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另一位就是以地藏菩萨应化身降世于中国九华山的金地藏。地藏菩萨是我们本次“礼佛之旅”的中心人物,大愿文化是我们参观游览的核心内容。  先说一说李白。九华山,旧称“陵阳山”,唐天宝八年(749年),也就是1200多年前,大诗人李白游历九子山时,见“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不由诗兴大发,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从此以后,“九子山”就改名为“九华山”。一字千金,万古流芳。  再说一说金地藏。唐开元7年(719年),距今大约1290多年间,24岁的新罗国王族近亲金乔觉,带着神犬“谛听”,航海来到中国,他几经辗转,最后卓锡九华。唐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圆寂,三年后,“肢体柔软,骨节有声,颜貌如生,诵称肉身。”山上僧众将他看作是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因其俗姓“金”,法号地藏,故称为“金地藏”。从此以后,九华山便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香火绵延,千载不绝。  大家从“九华山大愿文化园”这个名称上,不难看出,九华山是集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于一身,其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指的就是地藏菩萨大愿文化。  “大愿文化”,指的就是“地藏文化”,体现的是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精神。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就是集中展示九华山地藏文化的重要国际性佛教道场。  

青阳清源山景区

青阳清源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清源山景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是一处集佛教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有清源禅寺、五百罗汉山、清源圣境溶洞、怪石群、枫树林等景观,景区严格按国家4A景区标准开发建设,于2014年7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传清源山曾经只有一座山峰,后来被天神劈成两半又叫做两分山,因山中有一清泉井水汩汩而出,永不干涸,自古以来被视为仙水,故名清源,宋末在此建“清源禅寺”至今。景区内五百罗汉山为唐代高僧金地藏初来九华山时,取道东路,途径此地结庐安歇,并于寺后石山上留下神迹,发愿一切众生都能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后人根据石山的颜色材质,请能人巧匠雕刻五百罗汉于其上而著名。更有在清源禅寺禅修的慈觉法师,于二零一二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此发宏愿在此宝地闭关18年,成为佛教界一大盛事。清源圣境溶洞是景区的另一亮点,洞内高达2.8米的财神像历来是人们祈福财运亨通的圣像。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酉华镇金峰村  负责人:何家桢  联系人:陈传礼  手机:18105667106  固话:0566-57308880566-5738688  传真:0566-5738315  邮箱:2046483151@qq.com

九曲天河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由安徽省九曲天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景区位于九华山东麓,景区包括将军湖、青峭湾、青通河部分河道;森林覆盖面积达到90%,其中漂流河道全长为4公里。  九曲天河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九曲天河景区位于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区域,距离青阳县城7公里,距离池州市35公里(快速通道30分钟车程),距离国家5A景区九华山景区32公里,距离沪渝高速入口10公里,距离国家5A景区黄山100公里,距离池州机场35公里,漂流终点连接国家4A景区九子岩、国家4A景区莲峰云海等风景区,交通十分便利。  九曲天河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景区漂流通过河道原有的鹅卵石修建节点,设计了多个桥式起伏游戏节点,让游客或感到惊险刺激、或感到有惊无险、或轻松而过,在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中感悟不同的禅意;从而领悟人生真谛,参悟禅机。  

皖南三百村

皖南三百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九华山“皖南300村”,是安徽九华山投资开发集团重点打造的景区村落式文化旅游购物中心!也是集团公司重点塑造的皖南文化旅游品牌!项目是通过整合、嫁接皖南地区有影响力、知名度的古村落及特色产品入驻,利用九华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平台,进行全域整合宣传推广。   “皖南300村”(一期)坐落在九华山茶溪小镇度假村主入口,,运营面积约6000平方米。设有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皖南大戏台、皖南300村主题祈福邮局、游客互动体验中心、村落展示推广中心、皖南名优土特产、特色美食、休闲小吃、传承(非遗)民俗工艺品、民俗文化用品等;“皖南300村”,在省市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注下,与2017年1月1日正式开业!落成的“皖南300村”,是一个展示徽州文化、民俗文化、怀旧、追忆乡愁的梦里徽州! 一个休闲旅游、民俗购物的乡村世界!一场不落幕的乡村推介会!皖南特色产品博览会!  “皖南300村”,也将是安徽、皖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九华山旅游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补充;是一个可以走出安徽、迈向全国的旅游文化品牌。  “皖南300村”知名村落: 江村、朱旺、隐龙村、小岭村、千秋畲族村、贵溪村、芦溪村、万安村、坑上、西溪南陵村、霄坑村、南溪村、石门高村、高路亭村、元四村等近50个皖南古村落。  “皖南300村”特色产品: 旌德灵芝、文房四宝、宣扇、宁国山核桃、芦岭安茶、祁门红茶、黄山烧饼、五城茶干、字豆糖、渔亭糕、徽墨酥、霄坑茶、黄精茶、九华佛茶、野生葛粉、东至麦鱼、石台米酒、九华素面、九华佛点、九子山老布鞋、徽府酒等近百种皖南特色产品。

青阳德懋堂

青阳德懋堂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九华山德懋堂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在佛教四大名山、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之东麓,莲花峰下、清通河畔,环境优美,生态宜人,地藏禅修氛围清幽。  九华山德懋堂以皖南民居建筑和村落为原本,结合地藏禅修内容,兼采北美生态木结构,打造新式禅修生活,是全家安享团聚禅修的清净之所。  九华山德懋堂二十四节气乡游,以节气变化为主线,配合佛事节庆与地域文化,设定全年以自然、文化、美食养生为内容的订制旅游活动;与您一起感受四时变换,体验禅修清趣,品尝地域美食,重温传统文化。  九华山德懋堂距离九华山机场车程约40分钟,距离京福高铁铜陵北站车程约50分钟。从长三角区域自驾前来,可经过京台高速、沪渝高速等高速动脉,历时1-4小时不等,抵达九华山德懋堂。从九华德懋堂出发,40分钟车程内即可达九华山景区、池州市区。

齐春生态庄园

齐春生态庄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庄园位于池州市青阳县丁桥镇永平村,距铜陵长江公路大桥18公里,距九华山35公里,临七星河直达长江,靠103省道,318国道,合铜黄高速公路。  庄园创建于1996年,创建之初,实行“以短养长”,走“养猪种树扩园”的模式,滚动发展,使即期效益与创建扩园同步进行。主要开发“猪→沼→果(渔、菜、庄稼)→猪”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及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突出“农家”特色,围绕“林”、“果”、“鱼”相继开发了“林乡农家乐”、“果乡农家乐”、“垂钓农家乐”等系列旅游特色产品。园区拥有各具特色的桃园、梨园、柿园、板栗园、生态菜园、垂钓园、农舍等。  庄园的发展也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省市领导多位多次来园考察指导工作。园内先后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进行改建改造园内各项服务设施,使庭院干净整洁,餐厅客房设施完备整洁,旅游接待服务管理有序,服务人员统一着装,持证上岗,诚信待客,规范经营,日接待能力可达500人次,住宿80人次。  庄园是池州市生态经济示范园和科技兴农示范园。2002年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扶持项目,2005年被评为“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00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AA旅游风景区”。庄园创建人陈齐春先后获得“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池州市政协委员,其事迹被中央一套《新闻联播》、中央二套《金土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香港《文汇报》及安徽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  为满足广大游客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近郊旅游要求,寻求更大的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接待能力,庄园长远规划,建成后分成水上娱乐中心、垂钓池、皖南民居群、会所区、特色餐饮中心为主的度假村和以生态蔬菜、农业、瓜果为主采摘农业观光区,成为融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运动、科教启智、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大型户外娱乐休闲度假场所。    丁桥镇  丁桥镇是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工业重镇、农业大镇,背靠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脚踏“黄金水道”长江。枕山临水近城,东邻芜湖,北接铜陵。镇域面积94.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2.1万人口,现有注册企业50余家,铜材、建材、矿产、纺织、新材料和农业产业化六大支柱产业正不断壮大,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县约三分之一,工业用电量占全县五分之一。19…… 详细++

龙泉圣境

龙泉圣境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龙泉圣境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318国道横贯东西,103省道直穿南北通长江。景区规划总面积达三千余亩,其中有五百余亩土地作陵园使用,二千余亩将兴建万佛园、回龙寺、商业街。充分挖掘九华山的地藏文化,把传统的孝道文化及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的品牌。

佛缘谷旅游景区

佛缘谷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3A级风景区),位于九华山背侧,属于皖南山地,奇山秀水,比比皆是。田园风光,如诗如画。著名景观有巴河峡谷、八都河峡谷、梅山瀑布等。置身于其间,宛如“伊甸仙境”、“世外桃源”。在充分发挥佛教圣地九华山旅游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依托九华山旅游品牌,佛缘谷旅游景区形成以漂流、观光、度假和特色乡村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产品,景区极具个性和特色,从漂流视角考察,为双河道漂流,两个起点,一个终点。两条漂流河段风格迥异:巴河河段全长6公里,落差148米,急流处乱石穿空,跌宕起伏,惊险刺激;八都河段全长4.5公里,落差78米,全程风光秀丽、水质清澈、古朴原始、浪漫悠闲。从景观视角考察,整个漂流行程全部位于两岸风光旖旎的著名风景区内,众多自然景观组成内外十里画廊。景区既是漂流河段,又是一处难得的观光避暑、度假休闲的旅游胜地。揽胜探幽佛缘谷,体验漂流八都河”梦幻漂流、灵山秀水  名称:佛缘谷旅游景区  地区: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  评级:AAA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杜村乡红光村  电话:0566-5591998

九华山净信寺

九华山净信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净信寺,位于莲花峰东麓的金冲村境内,距青阳县城仅八公里。沿金山村后拾阶而上一公里许,在一片修篁掩映之中便隐约可见一座不起眼的庙宇,这便是“净信寺”。当地人称“老庵”。相传唐代那个修道成佛的疯癫和尚道济曾在此居庵多年。  据《九华山志》载,净信寺始建于唐代,一名“安禅院”,又名“碧云庵”,俗称“老庵”。南宋诗僧释希坦将碧云庵修葺、扩建后易名“净信寺”。释希坦,号率庵,工诗,著有《九华诗集》,早佚,旧志中尚存其诗五首,现志仅存《九华崇寿塔》和《七步泉》二首。现在的净信寺主殿三间系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住持僧觉净携徒明顺、明通所建。大殿为全石结构,不仅四壁为青麻条石垒砌,而且整个殿宇的梁、柱、斗拱皆系青麻石凿成,有一人合围粗细,并云纹雕刻。正门柁梁之上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正楷大字。整个建筑尽显古拙、浑朴。像这种完全的石质性建筑在当地古时多用于修建在官道上的供旅人歇脚用的“路亭”,作为庙宇性建筑,尤其在盛产木材的皖南山区,弃木择石的做法还不多见,在整个九华山圣地的现存庙宇中也仅此一座。不知当年觉净住持是出于何种用意,至今仍是一个迷。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座寺庙的庙门弃正求斜,居南偏东约三十度“歪开”着。  另据现寺主涤冰和尚介绍说:此庙自古以来夏日寺内无蚊蝇。民间也传说,唐时的医圣药王孙思邈的后世传人陆仲远曾居此专研、实践其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行医乡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潜心编撰了一部《千金圣慧方》惠泽后人。又说陆仲远不忘师恩,将其师的圣像——俗称“药王菩萨”供奉在大殿之上日夜朝拜。自此后,四周的蚊蝇也慑于药王爷的法力不敢进入寺内。药王菩萨至今尚供奉寺内。  净信寺的神奇还在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庙门出向西侧是逶迤南去,壁立千仞,峰峦交错的“笔架山”脉——九华山后山;庙门出向东侧的山体失势,脚下是一马平川的村舍农田;背靠山势平坦的“平山顶”;位置山腰“横排”——当地人因此又称庙址为“排上”。按懂风水的老者说法:此为“太师椅”状,是个风水地,暗合左青龙,右白虎。只不过右白虎——笔架山过于高峻险恶;而左侧轮空,青龙缺势,于是当年希坦和尚在修葺扩建寺庙时在寺庙的左前方建一七级石塔。塔高五米,略向南倾,微呈“S”状,形同兵器谱上的蛇形剑,立于危岩之上,名曰:青峰。远观青峰塔恰似一柄直刺天空的“青龙”与左侧“白虎”确具分庭抗礼之势。又传说净信寺庙址“排上”,暗合“竹排”。而净信寺的西侧泉潴峰侧有一终年不进阳光的山沟——阴洼。泉潴峰顶有一天泉,清澈甘冽,泉水四时不竭,溢流成溪,顺“阴洼”而下经净信寺,向东南方向流去,名“龙溪”。因“竹排”极易被水流失,犯净信寺“流逝不保”之忌,故立青峰塔以镇之,寓青峰塔为定“排”的“篙”。当然这都是些传说和不足信的迷信说法,不过在当时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不排除有这种建造思想的可能。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就净信寺环境布局和寺内柁梁上的石刻以及“歪门”来看,在宋代时,外来宗教文化在与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碰撞中已有了明显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痕迹。  净信寺还有一个迷,那就是“弯桥”。弯桥不叫“弯桥”,而叫“龙溪桥”,又称“净信桥”。也是诗僧希坦建于宋宝庆年间(公元1226年),双孔石板平桥。桥的怪异处是桥身呈箭头状,即“>”形。如果把龙溪看作箭杆,龙溪桥看作箭头,恰似一枝直指前方蓄势待发的弦上“箭”了。而古桥、古塔和古寺又呈一个神秘的三角犄势。其中的究竟寓意何在,恐怕只有当年的希坦知道了。  自古寺院多庄田。或是官府赐予的“口分田”;或是信士的“施田”;或是寺院用香火所得“购置田”。可净信寺的庄田却是犯沙门戒律所得:清嘉庆二十二年九月日寺内和尚廊法与当地财主打赌,“赢”“金长茂水田壹亩计十六丘”,且言明其“子孙不得执回”,“刊碑永远此据”等。此碑刻至今还镶在寺门沿右下侧。  净信寺的确是个“风水宝地”。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还孕育过奇特的天象:曾有本地香客和游人两次在净信寺目睹了莲花峰峰顶出现海市蜃楼。一次发生在2000年农历正月十六下午三时;一次发生在同年5月11日的上午十时左右。两次出现均为雨霁放晴,据目击者说,莲花峰上空,云霓之上又显“莲花”,两朵“莲花”互为呼应,蔚为壮观。净信寺不仅古老、神秘,而且自然风光也非常迷人。除紧倚净信寺的泉潴峰外,还有与泉潴峰隔洼相望的状若古人黛髻高绾的螺髻峰,以及中莲花峰等,奇峰叠嶂;幽谷呜翠。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印;佛教氛围与民间传说更把净信寺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青阳县博物馆

青阳县博物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青阳县历史文物展》展出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各类文物476件,并复原展出庙前春秋木椁。    珍贵藏品    青花瓶 元代。通高26厘米。为带座供瓶,佛事供器,系釉下彩瓷。直口,细长颈,溜肩,腹下微收,宽圈足稍外撇。瓶座为绣墩式,顶面边缘呈菱花形,座身镂雕成六足花窗,座底为莲花形圈足。胎质洁白细腻,青花釉色明艳。    庙前春秋木椁墓遗物 春秋。木椁墓葬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大,葬具之独特,随葬品之丰富精美,均为同期墓葬所罕见。该墓主棺、陪葬棺均为整段原木挖空刨光制作而成,主棺外用大型方木合榫构筑木椁,椁内两侧放鼎、戈等青铜器,以及木瑟、木柄、竹弓等竹木漆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鎏金青铜鼎,装饰华丽,堪称国之瑰宝。    堆塑人物谷仓罐 通高32厘米。青瓷器,胎质致密,上部施云母状青黄釉。器物由五联罐与人物堆塑两部分组成,大罐半肩处四只小罐十字对称设置,其间堆塑人物16个,造型多样,再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劳动人民喜庆丰收的情态  

心安禅寺

心安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心安寺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位于佛教名山九华山东麓,是安徽省52座重点保护寺庙之一。它南邻黄山太平湖,东望铜陵长江大桥,北接318国道,距青阳县城不足20公里路程。所处海拔800—1000米,高山环抱,俊峰笋立,竹林如海,古枫参天,环境静谧,气候宜人。不因其周围三、四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可供观赏的景观景点10余处,且景点形成的传说大都与“仙”有关,有“仙山琼阁”的美称。  明初始建文殊茅蓬。清光绪二十八年翠峰寺僧直妙到此,见茅蓬已倒毁,遂“以八元银币购地六亩”,重建庵堂,故有“六亩田”之俗称。后扩充殿宇,易名“心安禅寺”。继之住持僧传本。一九三三住持僧海明。一九三六年住持僧性光,时已具十方丛林规模。一九四三年住持僧海德。继之住持僧海量。一九六六至一九八五年住持僧大行。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八年住持僧道林。一九八八至一九九六年住持僧演法。一九九六年至今住持僧演慧。现任住持演慧师,俗名金镇明,江西景德镇人。十八岁在浮梁县阳府古寺出家,一九九四年十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受具足戒。一九九八年在“六亩田”心安寺当家至今。其间,不仅接通了到寺内的高压电、自来水和电话,还修通了天柱桥至“六亩田”四公里的盘山公路。特别是盘山公路的修通,不仅方便了善男信女的朝拜,同时对九华後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存寺院为一九三三年修建,三合院民居组合式建筑,正中为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二层楼宇,硬山顶。长二十点五米、宽十点八米、高七点五米,建筑面积四百四十二点八平方米。一层为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十八罗汉、诸菩萨塑像。二层为“三圣殿”。大殿前南北对称的是云水堂和禅堂,系二层楼宇。全寺建筑总面积一千一百九十一平方米。  该寺创建至今虽说刚满百年,但历经8任主持僧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到如今已形成以大雄宝殿为主,观音、伽蓝、地藏殿为配,附设客房、云水堂、斋堂、禅房等40余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规模的大寺,颇为世人瞩目。据说,该寺建成初期曾有过“常住僧人五十,云游挂单三百”的辉煌。但好景不长,由于军阀祸皖,兵燹四起,民不聊生,从民国中期开始,便门前冷落。香火廖廖。至解放前夕,已是破败不堪,奄奄一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贯彻宗教政策,加强维护管理,方起死回生,渐有转机。特别是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寺抓住机遇,仰仗开放,广结善缘,筹措资金,将各大殿修葺一新,重新雕塑贴金了十八罗汉像;建成了能容纳50位僧人诵经早课的殿堂;寺内破天荒地用上了电;收录机进入了僧房斋堂;常住僧人日趋增加,改变了昔日冷冷清清的局面;僧人们坚持农禅并重,按月领取津贴,生活有了保障;九十年代以来先后有两位僧人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参议国家大事……。曾卓锡心安寺多年的百圣大和尚,1981年当选为世界僧伽会长(1989年在台北临济护国寺圆寂)后,心安寺更是名闻遐迩,享誉海外。  心安寺建筑选址精当,布局相当巧妙,堪称别具匠心。它依山傍水,坐西朝东,主体外表似一楼一底,内里却一层到顶,高屋建瓴。除山门两侧是纯院墙处,其余院墙全是假借殿房之墙,做到了物尽其用。殿宇外墙是淡黄色,瓦是紫褐色,飞檐翘角,画栋雕梁,给人以雄伟古朴之感。大雄宝殿突兀于建筑群的后半部,寮房在配殿两侧排列;心安禅寺四个方宋体涂红漆大字镶嵌于山门上方,格外醒目;数株高大古枫和成片竹林把寺庙围得严严实实,更显得幽深难测;站在高处俯视,整座寺庙既象皖南风格山庄,又似精致漂亮而古朴典雅的别墅。  心安禅寺周邻被百丈潭瀑布、天柱仙踪、古嘉鱼池、古钓鱼台、天柱馆等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簇拥点缀,重峦叠嶂,五彩缤纷。林中鸟读今古文章,峰顶云绕绝妙丹青,是谈禅、悟道、修性、旅游的好去处。  

九华山翠峰寺

九华山翠峰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的九华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被誉为开创中国僧伽教育史上设立华严大学之先河,成为信众朝礼参学圣地的千年古寺――翠峰寺,就座落在九华后山的朱备镇青峭湾滴翠峰下。  翠峰寺是安徽省重点保护佛教寺院,位于九华山后山的天柱峰景区,“天柱仙踪”为“九华十景”之一。翠峰,也称滴翠峰,最高处海拔1087米,头大尾小,最为奇特。清人陈蔚《九华纪胜》描述:“九华诸峰皆耸身锐首,唯滴翠峰上大下小,苍翠三层,露洗烟消,鲜新可掬。”朝朝暮暮,峰顶烟云缭绕,如凝烟积翠,苍翠欲滴。古寺座落于海拔千米的峰峦翠叠之中,雄踞高台,气宇轩昂。寺院主殿背依滴翠峰,若同一尊庄严的地藏王菩萨卧佛;山门前峰嶂插天,左似达摩祖师座禅,右似两朵争艳欲放的荷苞;天王殿两侧翠竹摇曳生姿,泉水潺潺奏乐。钟鼓声、诵经声迥荡在峰峦叠嶂之中,一派吉祥、和谐气氛。诗云:翠峰华严古刹培道聖,望月竹海曲径结佛缘。  翠峰寺原名“天柱庵”,唐咸通五年(864)始建于天柱峰前。唐末迁建于滴翠峰下,俗称“高舍”。南宋乾道年间,青阳人余志源来此,因折柳溪边悟解禅道,自称“翠峰”,筑舍聚徒讲经,其居便称为“翠峰庵”。清末住持僧普照重建殿宇,有两个大殿和数十间寮房,易名为“翠峰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高僧月霞会同僧普照、印魁、通晓、可安等在此开办“翠峰华严道场”,亦称“华严大学”,专门讲授《大方广佛华严经》。翠峰寺现存寺宇,依然保持古寺风貌。庙廊西壁嵌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所立《开创翠峰华严道场碑志》,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寺前有一块300平方米的花圃,以中路为界,两边分别存有两块长方形的墙基,可见当年翠峰华严道场的规模之大。庙台东南下坡为数百级石阶,东侧巨大岩石上刻有“华严道场”4个隶书大字,是当年翠峰华严道场的历史见证。  翠峰寺现任主持寂德高僧受九华山佛教协会委托,离开繁华都市大上海,独身进入九华后山。他登遍寺院周围的山峰,观地形察风水,毅然发下大愿:定化全部精力、能力、佛力发展后山佛教圣地,将仅存一座地藏殿的翠峰寺恢复弘扬,成为九华佛教圣山的重要佛教寺院之一,成为诵经、念佛、修行的全国著名道场。  现年71岁的大德高僧释寂德为实现大愿,宏扬佛法,普渡众生,呕心沥血。他为筹集建设资金八方化缘,拖着一条病腿,四处求助。他曾二次因劳累过度住院治疗,但一出医院,继续操心、奔波忙碌……5年来,大德高僧寂德以佛的慈善之心,诚恳之举,感动了众多各方人士,善款、善心、善力、善物纷纷而至,募集资金近千万元。他还主持修建了从后山脚下可直达至寺院“天王殿”的汽车道路。这不仅为恢复寺院建设和朝圣者带来了便利,更是造福一方,为当地乡民开通了发展至富之路。  大德高僧释寂德主持制定了全面恢复、发展翠峰寺华严道场的宏伟目标和规划。目前,“天王殿”、“念佛堂”、“吼狮堂”、居士楼、客堂等建造完毕,自来水、照明、通讯等基础设施己正常使用,闭关堂、放生池、寺院道路及变电站等尚在建设中。“天王殿”内供奉未来佛弥陀佛、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全身塑像;“念佛堂”内塑有西方三圣、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全身站立佛像;“吼狮堂”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全身座像;放生池边矗立着汉白玉雕塑的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和童男童女立像;地藏王殿供奉着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所述佛像均己“开光”洗礼,极有佛光灵气,供僧人、居士、信徒等众生朝拜。如诗云:菩萨慈悲心,遨游人世间,众生心诚净,菩提影显中。  

青阳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蓉城镇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木镇镇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九华山翠峰寺
庙前镇 九华航空飞行营地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龙泉圣境 齐春生态庄园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陵阳镇 九华神龙谷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新河镇 青阳乐活农庄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龙泉圣境 齐春生态庄园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丁桥镇 齐春生态庄园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朱备镇 九曲天河景区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杨田镇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九华山翠峰寺
九华镇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九华山翠峰寺
乔木乡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九华山翠峰寺
酉华乡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九华山翠峰寺
杜村乡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九子岩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莲峰云海景区 龙泉圣境 齐春生态庄园 青阳德懋堂 皖南三百村 九曲天河景区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九华山翠峰寺
九华乡 九华山 九子岩 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 莲峰云海景区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青阳清源山景区 九曲天河景区 皖南三百村 青阳德懋堂 齐春生态庄园 龙泉圣境 佛缘谷旅游景区 九华山净信寺 青阳县博物馆 心安禅寺 九华山翠峰寺

青阳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