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孙铭勋 (1904~1961)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孙铭勋(1904-1961):平坝人,我国早期幼儿教育家。早年从事幼儿教育与幼儿心理研究。1935年,加入中国0,在上海、贵州等地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研究员、西南师范学校副教授。1961年逝世。 [以上内容由"lihui900342"分享。] |
天龙屯堡古镇 | 天龙屯堡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他们是600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驻西南的30万大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在云贵高原建起了一个个屯和堡,边耕读,边戍土。在此后历史变迁中,许多屯堡和它的特征已如流云飞散。只有安顺东部的屯堡村寨,至今仍固守着600年前明朝江南文化风俗和明朝屯军文化遗风,在这里看到的是地地道道的明朝生活、古街坊。“屯堡人”一直在延续着梦中江南故乡的明代社会生活,留下了这一举世罕见的历史活化石。景点信息 交通:从贵阳体育馆长途汽车站乘发往安顺的大巴(乘走贵黄高等级公路。别乘高速公路的车,半小时一班)到天龙下车,向左沿小路下行约500米就到,约1.5小时车程。也可在平坝县城下车,转乘平坝往发安顺,途经滇黔公路(320公路)的中巴直接到天龙。平坝至天龙13公里。 美食:推荐屯堡风味菜,风味松糕、天子黄金糕、带皮牛肉、老汉蛋卷、泡椒蹄膀、青椒细鱼、老房子酒。 住宿:住在屯堡人家,可细细体味屯堡文化和捕捉屯堡人生活和劳作的场景。费用普通间20元/床,标准间 50-80元/间。 地址: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旅游大道 电话:0853-4295548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成人50元,学生25元 |
天台山伍龙寺 | 天台山伍龙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山位于平坝县城南13公里的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距安顺城区32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民间戏剧博物馆设于此,是贵州西线著名旅游景点。 天台山于万山丛中一峰崛起,山势险峻,危岩耸立,状如登天之台,故名。天台山西南北三面绝壁悬崖,如斧劈刀削,东面有石级可登,蜿蜒而上。山高仅百米,而气势巍然,极目远眺,群山跪伏。山下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五百年古银杏苍劲挺立。山巅有寺,名伍龙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相传为白云寺僧所建,历经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几次增修扩建,日臻完善。 伍龙寺是一座布局谨严,设计精妙的古建筑群。寺庙建筑结构分内外两个部分,外墙均用石块砌筑,与山体浑然一体,犹如天成;内结构则为精雕细作的木石构建,灵巧精美。主要建筑有大佛殿、两庑配殿、观音殿、玉皇阁、祖师殿、藏经楼等九组五十余间厅堂殿宇。有“黔南第一山”、“天中之天”、“印宗禅林”、“清静禅院”四重山门,有小月台、大月台、望月台及峭壁边缘凿出的狭径“天街”、石栏、后花园等建筑。寺庙依山布局,因形就势,迂回曲折,错落有致。大殿、配殿等主体建筑按中轴线对称修建,采用鱼背梁含榫、龙凤堆画屋脊和屋檐结构造型,承袭宋代建筑风格,是贵州仅有的一组仿宋古建筑群。 天台山古建筑群布局设计独具匠心,山体空间虽小,因结构巧妙,拥而不挤,窄中见宽,于方寸之间呈现雄伟之势。其建造工艺巧夺天工,部分建筑伸展悬崖之外,如临仙阁,似危而安,让人叹为观止,被中国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誉为“中国古代山地石头建筑的一组绝唱”。 山间有历代摹崖石刻多处。人山第一山门是乾隆二十三年书刻的“黔南第一山”门额,古韵犹存;峭壁之上有题名古越王者镌“大观在上”,颇具气势;二重山门有光绪十年所刻竖匾“天外之天”,为点睛之笔。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4年)镌刻的“印宗禅林”山门,弥勒佛、水八仙、太上老君、松竹梅兰同于一匾,意喻此山儒释道三教合一,其雕刻技艺也堪称上乘。山门两边是当地才子陈寿昌题写的一对妙联: 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 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 不仅点出天台美景之精魂,又将“天台”二字三用对应联中,为游人所称道。两侧石壁上嵌有诗碑和二月台门记。右侧有岭南李大光所作并书七律一首,诗曰: 停骖且作天台客,为入寒山第几重。 绝顶摩挲千仞石,危梁回首一楼钟。 丹枫黄树愁客老,疏雨微云画意浓。 胜欲乘风寻玉宇,潇潇落木杳仙踪。 在“吟风亭”后石壁上刻有“灵石参天”四字及前人藏头诗一首,“天上风云聚,台前色相幽;山深志世界,寺古别春秋”,描绘出一幅“深山藏古寺”的清幽画卷,每句首字相连即为“天台山寺”,情趣盎然。 大佛殿左侧修有一处石壁诗廊,历代文人题刻于此。上有“古越王奉告书”、“天台”二字及“名山覆武”摩崖,疑为建寺之前所刻。诗廊石壁嵌有明人程剑及清咸丰元年次侯郑元卿诗碑,其文如下: 其一 云铺缥缈最高峰,石蹬通天更几重。 曾约同游孤顶寺,今来独听一楼钟。 僧归绝逢蓬莱上,人过秋山画谱中。 读罢诸公题碣在,寒鸦声里夕阳红。 其二 天地生成第一峰,层峦耸翠出千重。 台前早植三株树,殿后夜闻九耳钟。 山水苍茫瑶圃上,风云聚会玉楼中。 寺僧采药人何在?桃实犹存数颗红。 天台胜景为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所向往,题咏无数,或诗文或歌赋,或勒石以记,或收入典籍,皆为大观。 名人之游天台,更使胜景大为增色。南阳彭而述(清康熙元年贵州按察使、继任云南左布政使、著名文人)两登天台,留下名篇《游天台山记》及诗数首,天台声名远播。清人卢大济(湖广举人,顺治十七年平坝守备)《和彭禹峰(彭而述)先生游天台韵有引》曰:“天台夙传越中最胜,而黔之名天台者奇峰怪石,不减于越。奈墙脚名人品题,几成荒石。南阳彭禹峰夫子,海内名宿,于庚子春,官滇,过此题诗,天台之名,从此与在越者并传不朽。名人之为山水开生面,竞若此也”。吴三桂登天台,时逢乱世,由黔到滇,路途艰险,即跪拜于大佛殿许愿:“此行若平安到达,为天台重修殿字,为大佛铸换金身。”临行时遂将随身之朝笏、佩剑、官服及其所铸“方孔钱”8枚赠留寺中。后又遣人从云南运来三尊铜铸大佛,一鼎金香炉和一张大理石方桌敬献寺中。名人之物,当为寺中之宝留传后世。又有安顺任可澄(晚清云南监察使,民国初北京政府教育总长,著名学者、书法家)游天台,为大殿题写巨匾“恩沾北阙”,喻天台名气之大,地位之高,可受皇恩。古往今来,游人数不胜数,名人之游千古传诵。 天台山天生奇峰,是自然与人文绝妙组合的奇特景观,是“天人合一”的经典之作。今天它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无与伦比的整体美、形象美以及它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特质都具有无穷的魅力。 景点位置 贵州安顺市平坝区 |
天台山风景区 | 天台山,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系贵州西线旅游重要景点之一。该山一峰独秀,直刺青天,树茂藤缠,郁郁葱葱。 天台山风景区方圆约2平方公里,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天成。春夏凉爽,微风徐来;秋冬温暖,毫无寒意。那种夏无暑热冬无凉冷的生态环境,真正让你感受到四季如春、温暖惬意的亲和与舒心,让你神清气爽,久久不忍离去!天台山及四周丘陵地带,得益于远离城镇的喧嚣和污染。千百年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因亚热带气候的滋润、久远的人为呵护,地质植被在这里得以旺盛地生长,一派盎然生机,一片葳蕤绿野。在现代社会的繁嚣与拥挤中,你可与山林对话与鸟啼共语,也可与清新的生态同呼吸,与洁净的自然同生息!一曲大自然绿色春歌的旋律永久地在这里奏响。此情此景不正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游”么? 沿天台山古道拾级而上,只见山径蜿蜒、古木参天、虬龙倒悬、藤蔓交错、蔽日遮天。 上得天台古道,即进入古银杏平台,此为山腰原始林带小区,浓密的混交林中但见古树参天、盘根错节、落叶如毯、野花遍地。那古树上千百条祈安求福的红带和山岩间撑着的无数香条,多少透露出人心向善、积德修好的信息!往左信步片刻,是人迹罕至的后山林带,看到那剥蚀的院墙依然坚如磐石、内道依然宽敞。行走之间,令人感悟到,方寸之间既有佛家的与世无争、自我防卫的中庸之道,也感叹古代匠人的精思与妙手之作啊!润泽的古井今犹在,但因地壳的变迁,已无汩汩的泉水涌现。驻足之间仍然依稀看到多少干渴的游人得此甘泉的恩赐,大自然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干涸的心灵? 走近山顶,因危崖矗立,石峰笔直,抬头但见五龙寺犹如在天际云间。尽管在此绕行一圈,仍依稀仅见寺宇的檐口,给人留下几许神秘和悬念,给人快登山顶尽览全寺的催策。 山上的五龙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建筑专家称誉为“石头建筑的绝唱”。五龙寺雄踞于石峰之上,它的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部均用石块砌筑,与山岩风化造成的水平线十分接近,浑然一体,表现出粗犷的性格;内部为木质结构,精雕细琢。各栋建筑灵活巧布,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 天台山风景区 |
斯拉河风景区 | 斯拉河风景区喀斯特岩溶丰富、峰崖陡峻、-幽深、果林遍布、瀑布成群、河水清清、山明水秀、风光无限迷人。 斯拉河全长32.9公里,优美的自然风光贯通景区。引子渡电站的建成,使其高峡出平湖,形成了一个水面为17.9平方公里的高原湖泊,集高原湖泊和峡谷风光为一体,具有特、新、奇、险的特点。乘船漫游库区,置身滚滚碧浪,迎着扑面清风,顿感神清气爽。在峡谷区观赏峰回路转,听山猴嘶鸣,进多兵洞赏钟乳石倒悬,听水滴声声,如入人间仙境…… 引子渡电站的建成,使斯拉河风景区呈现出一种奇诡的美。由于库区清澈的湖水上漫,赋予两岸峥嵘和嶙峋的绝壁新的生命景观。湖水的浸湿和抚弄,碧浪的迫击和冲刷,日经年久,永不止息,使悬崖变得眉清目秀,无言而实在地向你展现着饱含媚抚的风姿,向你低诉着万语千言的故事。 在高耸的大壁画前驻足片刻,首先你将看到那“屈原低咏”的壁画。屈原捧着诗经似坐似行,他佝偻的身躯是饱经磨难的写照。思虑万千,胸中装着楚国的破败河山,爱国诗人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神态历历在目,令人景仰、令人痛惜。 景点位置 贵州省安顺平坝县乐平乡齐伯乡 |
平坝天台山 | 天台山位于平坝县城西南13公里滇黔公路右侧2公里处。山“高百余丈”、“坚创造空”,唯从南面可拾级而上,林木蓊蓊,浓荫蔽道。西、北、东三面皆绝壁岣岩。周围又“凿石砌之,高与山等”。 现存主体建筑,包括大佛殿、两厢配殿、韦驮殿、玉皇阁、祖师殿、钟楼和藏经楼;附属建筑有叶风亭、望月台、天街、山门牌坊等。利用山顶上非常狭窄的空间,修建如此之多的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在贵州高原实属罕见。山中现存之因代摩崖,如山前银杏古树右侧的“大观在上”,第一道山门的“黔南第一山”,天街石壁间的“天台”和“名山覆武”等,手笔不凡,赫然可观。 景点位置 贵州安顺平坝县城西南13公里滇黔公路右侧2公里处 |
万华禅寺 | 万华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万华禅寺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山上。高峰山是西南旅游胜地,奇峰耸立,怪石嵯峨。中央峰高约1000米,自北面登上山腰,进入一个小山口,中间有一块五亩大上的盆地,万华禅院便坐落其中。禅院周围群峰环绕,左边山岭突起三峰,为面壁峰、玉异峰、宝塔峰、右边山岭也有三峰,为福寿峰、天门峰、莲花峰。此地层峦叠翠,古木参天,景致十分优美。其中有号称“高峰八景”的“独印把关”、“乌鸦早朝”、“平地烟霞”、“怪石蟋龙”、“玉屏夹道”、“罗汉撞钟”、“南天门”、“金满斗”等。另有明初建文皇帝“西来面壁”石刻遗迹。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游览后,曾于他的《游记》中赞叹此处“得天独厚”。 |
平坝农场 | 贵州省平坝农场坐落于高原明珠红枫湖畔,占地24000余亩,场区地跨贵阳、安顺两市,处于两市的中间,距两地各约5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农场地势平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享誉省内外的樟园大道(约2.5公里)。平坝农场是贵州省最大的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主要品种有桂花、红枫、香樟、雪松、玉兰、含笑等十余种风景绿化树木,可供游客观赏。场内还有2000余亩茶叶、6000余亩樱花、3000余亩桃花。场内有二星级宾馆一座,设有餐厅、游泳池等,可同时接待200余名客人,-议、休闲、娱乐于一体。 景点位置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 |
棺材洞 | 棺材洞为文化旅游景点。 棺材洞,位于平坝县城北21公里的齐伯乡桃花村,这里是苗族聚居地,有公路相通。葬洞为一天然岩石溶洞,系当地刘姓苗族的传统丧葬地。洞内厅堂宽大无缝隙,干燥凉爽;洞外树蔽藤挂,甚为肃穆。洞内出土了宋代的部分文物,其中两件鹭纹彩色蜡染折裙,是难得的珍品。该折裙融蜡染、挑花、刺绣、填彩为一体,为当今的文物宝库增添了难得的珍品。对研究彩色蜡染的历史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这两件彩色蜡染衣裙首次进入了中国文物精品展的殿堂。目前已收藏在贵州省博物馆。棺材洞早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水上石林 | 水上石林是天星桥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于云南石林,天星桥的水上石林以“水”见长,“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长树”,是水上石林的真实写照。景区内的水位固定不变,石林内的石块天然形成,经过加工后铺成道路,露出水面供游人行走。 水上石林景区主要景观有银练坠潭瀑布、星峡飞瀑等。这里河床成扇形,上宽下窄,上高下低,落差20余米。 水上石林 |
地区 | 景点 |
---|---|
狗场村 |
---- |
毛昌村 |
---- |
岩脚村 |
---- |
桥头村 |
---- |
麻郎村 |
---- |
王家院村 |
---- |
普马村 |
---- |
大乐歌村 |
---- |
石甲村 |
---- |
尧上村 |
---- |
封山村 |
---- |
老胖村 |
---- |
活龙村 |
---- |
岩孔村 |
---- |
栗木村 |
---- |
湾子头村 |
---- |
白岩村 |
---- |
龙宝村 |
---- |
湖坝坎村 |
---- |
黄猫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