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安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开放时间8:00—18:00。  黄果树大瀑布位于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白水河上,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也是世界上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奔腾的白水河在这里从悬崖绝壁上直泻而下,形成九级瀑布,落差共为105.4米,漩涡无数,声如雷鸣,响达千米。水雾经阳光折射,五彩缤纷,变幻无穷,气象万千,风景极为壮观。为便于观赏瀑布奇景,附近建有观瀑亭、望水亭,并筑有直通犀牛潭的台阶和石梯。  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最雄浑瑰丽的乐章,它将河水的缓游漫吟和欢跃奔腾奇妙地糅合在一起。从68米高的悬崖之巅跌落的是整整一条河的热忱,它既有水量丰沛、气韵万千的恢宏,又有柔细飘逸、楚楚依人的漫柔,81米宽的瀑面上水汽飘然,若逢适当的阳光照射还可形成迷人的彩虹。  从岩壁小径走去,水帘洞便赫然出现在眼前,它使横穿瀑布的探险成为可能。虽然没有花果山水帘洞的空阔奇妙,但在岩缝的空隙中穿行,让鲜丽的水珠溅一身清爽,让崎岖曲折的登临育一腔豪迈,足以令人心花怒放了。  瀑底是深不可测的犀牛潭,从瀑底往下游走去,水流清澈得呈现出不可抗拒的吸引。倘若此时不掬一掌的清水洗洗旅尘,那么留下的遗憾将可能是终生的。  

安顺龙宫风景区

安顺龙宫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27公里,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龙宫风景区以水溶洞群为主体,更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件于一身,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  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1988年,龙宫以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安顺市龙宫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龙宫风景区  龙宫一带是全世界水旱溶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龙宫中心景区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余个,获世界吉尼斯记录。至今,尚有很多美丽的溶洞,躲在深闺无人识。  贵州龙宫景区以溶洞、洞穴、瀑布为主体,堪称黔中一绝,包括龙宫、油菜湖、漩塘、蚂蟥四大片区。贵州龙宫中心区有卧龙湖、迎宾洞、龙门飞瀑、龙潭天池、龙宫暗湖、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上下辉映,别有洞天,宛如神话中龙王所居的水晶宫殿。天池是一个山间湖泊,澄绿如玉,俗称龙潭,湖水下泻,从巨大的溶洞跌拓而下,水墙壁立,宽25米,高约50米,惊涛奔涌,蔚为壮观,此即龙门,据称为中国地下瀑布之冠。  游览龙宫景区可安排一天的时间,路线可从中心景区游外景、乘船游一、二进龙宫,经群芳谷后到达漩塘,也可逆着线路游览,即先游览漩塘后游群芳谷,再游中心景区。游览龙宫全程票价为120元/人次。景区内现有三星级宾馆二家,可住宿400余人,另有一家四星级宾馆正在建设中。距景区27公里的安顺市中心,有多家三星、四星级宾馆可提供住宿和餐饮。  龙宫特色  一是被游客誉称为“中国惟美水溶洞”的地下暗河溶洞。龙宫水溶洞长达15公里,为国内之冠。目前景区对外开放了二段,长1260米,洞内钟乳千姿百态,与北方溶洞相比更显细致与精巧,与南方溶洞相比更显神秘与奇特,其洞厅构造宛如神话中的龙王宫殿。“地下漓江、天上石林”的溶洞风景价值,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其它同类型景区中无以比拟的,大诗人艾青称“大自然的大奇迹”,国画大师刘海粟誉“天下奇观”,中国溶洞专家感叹“览龙宫知天下水洞,荡轻舟临人间仙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宫就是这样的人间天堂。  二是是国最大的洞中寺院——龙宫观音洞。观音洞,总体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人工雕刻佛像32尊,其中观音像高达12.6米,主殿上有一天然神似观音的钟乳石,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浑为一体。天下名山僧占多,而天然溶洞寺院实属罕见,其规模居全国之首。  三是是国最大的洞中瀑布——龙宫龙门飞瀑。龙门飞瀑,高50余米,宽26米,流水以喷泻之势钻山劈石,气势磅礴,万马奔腾,十分壮丽。而它下一个发威的地方,就是30公里外名播天下的黄果树大瀑布。  四是山不转水转的旋水奇观——龙宫漩塘。一个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圆塘,池水不借风力,日日夜夜、年年岁岁永不停歇地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着。景象珍奇,令游客陶醉,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走进科学》栏目特别就此进行过探密和报道。-  中心景区  由卧龙湖、龙门飞瀑、石趣园、天池、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上下辉映,别有洞天,宛如神话中龙王所居的水晶宫殿。  龙门飞瀑  在龙宫入口处附近。为洞中瀑布,是天池水倾泻而成。气势宏伟,丰水季节常常声势浩大,尤如万马奔腾。  石趣园  又称龙宫小石林。位于龙宫暗河上方,里面有各种地面岩溶形态堆砌成的石头,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是为天然趣石园。  天池  天池是一个水深30多米的深潭,呈椭圆形,四周悬崖陡峭,犹如刀削。一年四季水色澄碧,较浅处清澈见底。池四周古木林立,遮天蔽日。  油菜湖景区  距龙宫上游8公里处。景区为人工湖泊,湖内山光水色,岛屿相连,奇峰林立。水面开阔,可供水上娱乐观光。  漩塘  漩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龙宫的上游。通漩河的水流到这里便沉入地下,变为地下暗河。塘面呈圆形,一年四季塘水以顺时针方向,挟带水上绿色浮萍不停地漩转,终年不息。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龙宫镇龙宫风景名胜区  电话:4009661984  官方网站:http://www.china-longgong.com/  开放时间:  3月-11月:7:30-18:30(18:00停止售票);12月-次年2月:8:30-18:00(17:30停止售票)。  交通:  在安顺市客车东站乘龙宫专线车,10元/人  门票:  150元/人  

云峰八寨屯堡

云峰八寨屯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峰八寨景区位于安顺市区以南的十八公里处。由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它是明初征南大军屯驻的核心区。在方圆十一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八个村寨分布有序,疏密得当,既可各自为战又能彼此为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  每个寨子都建有寨墙、碉楼,石头外墙包裹着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巷巷相通、户户相连,既宜人居又利巷战,被学者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  八寨中的云山屯、本寨,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屯还是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地址: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  门票45人民币  

夜郎洞

夜郎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游玩行程:→从码头乘船进入水溶洞,乘船水路约800米,花费时间为10分钟→水路结束后游览旱洞,旱路全长约1200米,旱洞内游玩花费时间约为1个小时→水旱溶洞游玩后出洞步行沿游道回停车场,步行时间大约为30分钟。总花费时间大约为:2.5小时。  夜郎洞风景名胜区,传说夜郎王曾居住于此而得名。景区位于贵州省镇宁县境内,与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石头寨景区紧紧相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溶洞群景区,也是一个水旱相结合的溶洞。景区是由神奇壮观的夜郎洞、石花洞、蜂子岩洞等大大小小溶洞组成的溶洞群,以及天坑、燕峰斜崖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共同筑成,总面积为48.6平方公里。  洞中奇观  夜郎洞口是一巨大天桥,伏流从山洞中涌出,现已探明纵深1000余米,溶洞总高近百米。共分三层:第一层为水洞,第二层和第三层为旱洞。  第一层水洞可通船890米,水洞蜿蜒曲折,岩壁如击岸欲倒的狂澜,在即倒而未倒时凝面成形,充满着瞬间之永恒的动静效果,而铺陈成列的岩溶,有形态各异的石柱、石钟乳、石笋等。  第二层旱洞由5个大厅组成。第一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人形石乳,如众仙聚会,又似迎宾的礼仪方阵。其后有发育良好的连石坝形成的天然“蜿蜒长城”,密密麻麻的球状堆积而成的“龙珠圆”和石花斑斓、千褶万皱、琳琅满目的“金庭玉阁”等。第二厅最为精华的部分是一丛丛怒放的“灵芝”,矮枝肥叶,从叶到茎部闪闪发光。第三厅更是绝妙佳境,门厅是一块被指为巨石上托着的一座金雕玉琢的宫殿,四颗溶迹斑驳的石柱,像蟠龙一样,组成骨架,金黄玉石交相辉映。厅中还有神似“昭君出塞”的溶石。第四、五厅石柱、石笋、石乳密密匝匝,柱如树干,石旗如枝,石花如叶似果,而飘飘然的芍幔如悠哉悠哉的林中天使。  第三层旱洞洞体高大宽阔,大量岩溶发育似树,树冠伸展,荫及面广,灯光下五彩斑斓,有置于天外天的感觉。门票·开放时间  120元/人次。  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持有效证件,景区对其免门票,只收取船票30元和2元的保险,针对于学生、60至70岁老年人我景区将给其5折优惠。  夜郎洞景区每天白天推出两场免费民族风情表演,时长50分钟,时间分别为上午10:30—11:20、下午15:00—15:50,另晚上还可举行大型民族土风狂欢篝火晚会,晚上20:00开始,共有17个节目,时长1个半小时,包场费用1400元。   地址:贵州安顺市镇宁县黄果树风景区上游扁担山夜郎洞景区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  淡季100元/人,旺季120元/人。  

旧州古镇(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

旧州古镇(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旧州古镇  旧州古镇是贵州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原是黄平县城所在地。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且半国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的湖迹平原之一,农业发展在黔东地区为最早,帮秦汉时已能建成且兰国”。又根据《百越源流史》记载:“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暑期已经存在,现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绘画了1300多个人,兽器物,男女人像,全为裸体,其中是男人居多。众多且兰国人由贵州黄(原旧州名)一喧南迁至此”。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史纲》载文:“公元前298年,楚项襄王使庄乔率卒循沅水而上,经黔中(今湖南无陵)至且兰(今贵州黄平旧州)伐夜郎。军至且兰(即旧州)船于岸而步战灭且兰”。  旧州古镇在历史上为贵州的一个水陆交会点,省内外货物由此转运,商贾往来,市井喧嚣,是贵州古代商业重镇,黔东历史名城。古镇压寺庙会馆众多,城内有“九官八庙三庵四堂”。其建造独特,工艺精致的有文庙、城隍庙等。会馆有四川会馆(川主庙)、江西会馆(万寿宫)、临江会馆(仁寿宫)、福建会馆(天后宫)、江南会馆等。宫庙宇亭阁会馆之多,在历史上可为贵州之最。旧州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另有小西门,设炮台千座、出水洞5个、水门洞1个。  旧州古镇房屋仍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特色,古朴精湛,气派壮观。江西临江会馆--寿仁宫,位于旧州古镇中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它宽17.6米,深51米,占地面积897.6平方米,有戏楼、有正殿、三步廊,其雕刻精美,工艺精湛,是现今较好古建筑之一。  旧州古镇西下街的天后宫,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咸丰五年(1855年)毁于兵火,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建。在后宫周围砌高“封风墙”,占地  1220平方米,今有两殿及厢房4间,有四廊、两阁、藻井和花台等。天后宫为福建会馆,主祀海神天后。也是古镇保存罗好的古建筑之一。  旧州古镇位于安顺市之东南面,距省会贵阳80公里,距安顺市区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旧州古镇被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地址:贵州安顺市西秀区  开放时间:  9:00-22:00  

天龙屯堡古镇

天龙屯堡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他们是600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驻西南的30万大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在云贵高原建起了一个个屯和堡,边耕读,边戍土。在此后历史变迁中,许多屯堡和它的特征已如流云飞散。只有安顺东部的屯堡村寨,至今仍固守着600年前明朝江南文化风俗和明朝屯军文化遗风,在这里看到的是地地道道的明朝生活、古街坊。“屯堡人”一直在延续着梦中江南故乡的明代社会生活,留下了这一举世罕见的历史活化石。景点信息  交通:从贵阳体育馆长途汽车站乘发往安顺的大巴(乘走贵黄高等级公路。别乘高速公路的车,半小时一班)到天龙下车,向左沿小路下行约500米就到,约1.5小时车程。也可在平坝县城下车,转乘平坝往发安顺,途经滇黔公路(320公路)的中巴直接到天龙。平坝至天龙13公里。  美食:推荐屯堡风味菜,风味松糕、天子黄金糕、带皮牛肉、老汉蛋卷、泡椒蹄膀、青椒细鱼、老房子酒。  住宿:住在屯堡人家,可细细体味屯堡文化和捕捉屯堡人生活和劳作的场景。费用普通间20元/床,标准间  50-80元/间。      地址: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旅游大道  电话:0853-4295548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成人50元,学生25元  

安顺兴伟石博园

安顺兴伟石博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具体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路查看地图   开放时间:09:00—18:00  贵州兴伟石博园坐落于安顺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近三万多平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观赏石博园之一。这里汇聚了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大小各异、形态各异的观赏石及生物化石珍宝,奇百怪的园林景观石、典雅华贵的黄蜡石、晶莹剔透的青绿孔雀石及贵州红水河石、盘江石、普定马场石、还有来广西的来宾石、安徽的灵璧石、江浙的太湖石、昆山石等精品藏石,深深的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愛石之人前来参观。  石博园汇集了各地数以万计的奇石精品、古生物化石和矿物晶体,兴伟石博园广纳了大量根雕、木雕精品,绝大部分是红豆杉、海南黄花梨、香樟木、小叶紫檀、沉香木、金丝楠木、楠木等雕刻而成的大型根雕、木雕精品。使兴伟石博园再次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并不断地从全国各地精选了上万件奇石、名石。形成了集观赏性、科学性、学术性、商业性于一体的全国奇石网络、信息、博览、贸易中心。2012年2月石博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

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处贵州省西南部,距贵阳市161公里、安顺市76公里,总面积56.8平方公里。“格凸”一词为苗语,意译为“圣地”。风景区包括大穿洞景区、大河景区、小穿洞景区、妖岩景区及多处独立景点。2005年12月31日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内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较为齐全,景源类型多,品位高,组合好,景观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幽深的峡谷,复杂神秘的风景溶洞,神奇而巨大的地下河系,独特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连绵的峰丛、峰林,奇峰林立,陡岩飞瀑,翠竹掩舍,碧水中流,轻舟渔歌,有着世外桃源般的风景环境。  无论是堪称世界第二的苗厅的恢弘,还是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最高的古河道遗迹盲谷的幽深;无论是国内最深的竖井通天洞的神奇,还是世界最高的溶洞大穿洞的壮观;无论是“人类最后穴居部落”之称的中洞苗寨的神秘,还是密林环绕的大河苗寨的清新雅致;还是有能破解悬棺之秘的天星洞、脚杆寨;无论是在晨曦中、暮色里翻飞的数以万计的格凸鹰燕,还是各种美不胜收的珍奇动植物,无一不给人以如醉如梦、神奇而又清新的美的愉悦之感。这些景观集岩溶、山、水、洞、石、林组合之精髓,融雄、奇、秀、险、幽、旷、奥为一身,构成了一副完美的风景图画。来到格凸,您还会欣喜的看到洞中苗寨的民风民俗、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绝技、优美的歌舞表演、格凸“蜘蛛人”令人叫绝的徒手攀岩绝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与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完美的融为了一体。可以说,格凸是世界少有的喀斯特自然与民族文化公园。  

木城河水利风景区

木城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木城河水利风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境内,依托木城河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安顺市区以北32千米处,在普定县城关镇西南约5千米处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一带,一万多年前古代先民就在这一片峰林谷地生息繁衍。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西秀区的猫猫洞及还愿洞、平坝飞虎山洞、普定白岩脚洞都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普定穿洞遗址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存印证了黔中地域辉煌的史前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成为史学界一颗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  穿洞为一自然溶洞,南北对穿,故名。其四周一片溶蚀盆地,绵延数十千米。峰顶与盆地相对高87米,洞口距盆地26米,洞长30米,最宽处13米,高9米。穿洞冬暖夏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   1976年,南京大学教授俞锦标等人到普定作岩溶勘察,在穿洞首次发现骨化石、残骨、灰烬及染色的红土矿,从而揭开了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神秘的面纱。穿洞出土的部分古人类文化遗迹文物立刻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分外重视,封存于历史尘埃中的古人类生活图景由此而逐步展现出来。  1979年,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教授与俞锦标教授相继对穿洞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又获得一批珍贵的文化遗物。是年冬,中国科学院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淼水教授应邀考察了穿洞,裴文中充分肯定了穿洞古人类遗址的价值,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超过其文化内涵丰富新颖、突出的类似的古人类遗址,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981年和1983年,贵州省博物馆和南京大学两次联合发掘,获得旧石器一万多件,骨角器一千余件(其中以骨器为多,角器较少);人类化石有头盖骨两个和一些头盖骨残片,完整的下颌骨及上、下颌骨残片,桡骨、胫骨各一段,单个牙齿多个,儿童头骨碎片40多块以及动物化石13个属或种。这些人类化石当中,有一个女性个体,一个老年男性个体,至少代表了5个个体的化石人类,据此将他(她)们称为“穿洞人”。  穿洞文化主要是指穿洞人用劳动智慧创造的工具,这些劳动工具有石器、骨器、角器。其次是用火证据中的烧骨、烧石、灰堆、灰烬、炭屑等。  穿洞人使用的工具,制造时用了3种方法,即锐棱砸击法、锤击法、砸击法。锤击法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普遍的传统方法;砸击法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里最早发现;锐棱砸击法是在穿洞首次发现,并遍及我省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遗址中,甚至在一些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也有发现。在国外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同期遗址里,从时代上看目前以穿洞所发现的年代为最早。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境内特别是南方以及东南亚的文化渊源、模式.将起到积极作用。  穿洞遗址出土厂大量骨器和角器。骨器是其中最富有特色的,其数量之大,类型之多,器物之精良,技术之高超,工艺之进步,超过了以往我国的任何一个遗址,也是我国同期遗址中绝无仅有的。我国旧石器时代的骨器,过去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仅发现骨针一件,辽宁水洞沟、鸽子洞、湖南桂阳、四川资阳等亦只发现骨锥各一件,贵州猫猫洞6件,台湾、小孤山各100余件。而穿洞遗址目前已发现1000多件,为全国第一,世界罕见,它填补了“南方无骨器”的空白。  在1000多件骨器中,以骨锥最多,另有骨铲、骨针、骨棒、骨叉等。对众多骨器的研究可看出,穿洞人已经懂得将骨片用火烧或火燎以加强骨器的坚硬度,这充分说明穿洞人已具有高度智力和高超的制磨技术。  角器是用鹿角的角柄作原料,宽而粗大,两面加工磨成,刃口极为平齐,大多作为撬、挖工具,与原始农业有着紧密关联。  用火遗迹在穿洞遗址中异常丰富,不仅有灰烬、烧骨、烧石、炭屑、灰坑、灰堆等,在烧骨和烧石中还有变色、变形、龟裂的遗迹。在几次发掘中,仅烧骨就有18000余件,烧石相当多,炭屑遍及每个文化层。这表明穿洞人居住的时间很长,而且是连续的,没有间断过。  穿洞古人类遗址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大约140平方千米之内,以穿洞为中心,所处谷地较开阔。而白岩脚洞洞口距穿洞较近,只有红土洞、西秀区三铺观音洞、旧州猫猫洞距穿洞较远。在它们之间,在以穿洞为中心的短距离内,文化面貌是以中小型石器为主,兼有大量的骨器,少量角器;较远的则以大型石器为主,兼有大量的角器而无骨器。这说明两者的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明显区别,穿洞人使用的是中小型工具,红土洞等处的人,使用的则是大中型工具。这是否与区域性文化有关,尚值得研究。  两种文化类型叠压关系在遗址内首次发现,堆积物厚约5米,自上而下分为12层,除第12层上部含化石外,上覆11层都含文化遗存。第2层上部出磨制石斧1件;第5、8层有灰堆遗存;人类遗骸出自第5层以上的堆积物中。文化遗物的差异分早、晚两期,第6层以下为早期文化,第5层以上为晚期文化。早、晚期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早期文化的石制品原料几乎全是燧石,形体小,打片以捶击法为主,石器以正向加工为主,骨器极少而只有骨锥;晚期文化的石制品原料以粗晶体变质灰岩的砾石为主,形体大,打片以锐板砸击法为主,石器以正向加工为主,骨器数量多,类型较复杂,,因此被冠以“穿洞文化综合体”。  动物遗骸大约有20种,石化程度有差异,大多出自第5层以上。其中哺乳动物有长臂猿、西藏黑熊、狗獾等15种。除中国犀相似种以外,均为现生属种。  穿洞遗址下部地层(早期文化)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碳十四测年为距今16000~9610年。上部地层(晚期文化)的地质时代属全新世早期,文化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碳十四测年为距今8540~8080年。其文化内涵在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类型的重叠和骨器的突出程度,这在史前考古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穿洞人属晚期智人,与周口店山顶洞人同属一亚种,不仅可以和中国同期人类相比较,还可以同东南亚、澳洲的古人类相比较,探讨其发展渊源,对人类如何迁徙、人种何时分野甚至民族形成,从体制上、特征上获得依据。  胡应铃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关岭新铺乡化石埋藏点,系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下称“关岭自治县”)西南部新铺乡,距县城28千米,距黄果树风景名胜区52千米,是世界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  在以新铺为核心方圆200多平方千米范围内普遍出露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埋藏有海生爬行动物鱼龙、幻龙、海龙、楯齿龙及海百合、鱼类、牙形石、菊石、双壳、腹是、腕足、鹦鹉螺、古植物化石等,共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美妙的古海洋生态系统。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保存之完好在国内外同期地层中所罕见,堪称世界一流,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中国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属。  在2.33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体极浅的广阔海洋,随着地壳的升降,这里经常会露出水面,海洋中的生物十分稀少。到了2.3亿年前,受构造活动的影响,这里的地壳开始下沉,海水逐渐加深,海洋中的生物渐渐开始繁盛,竹竿坡组形成;随着海水的进一步加深,瓦窑组开始沉积,海洋中菊石、双壳等浮游动物,达到了繁盛的顶点,以之为食的鱼类也追逐而至。丰富的食物、浩瀚的海域、宁静的水体,使这里成为海生爬行动物猎取食物、繁衍后代的天堂。当时,最近的陆地在距此大约100千米的北方,沿岸的植物被海流源源不断地带到这里,这里的海百合和一些双壳类便栖息在这些植物上,随波逐流、繁衍生息,直到这些植物不堪重负,被拖人海底。而海底平静而富含硫质的水体环境,底栖生物在这里几乎无法生存,使得生活在这一海域中的生物遗骸,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随着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大量来自造山带的剥蚀物,快速充填进这一海域。大约在2.1亿年前后,这里抬升形成陆地。又经过了2亿多年的改造变形、风化剥蚀,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关岭生物群景象。  关岭新铺古生物化石有着极高的学术地位和科学价值。严恭正教授说:“关岭三叠纪水里爬行动物——海百合化石库的发现,在国内外相关地层中是十分罕见的,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海百合和水生动物化石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化石宝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对其中新属种的研究还可填补水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分类中的空白。”王砚耕教授说:“在关岭自治县新铺乡黄土塘一带的晚三叠化石群,堪称世界一流,它对于研究晚三叠世的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海洋学、古地理学、埋藏学和地层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地质学核心刊物《地质地球化学》发表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的初步研究》论文,首次向科技界公布:在关岭自治县新铺乡发现了2个新科,6个新属,9个新种海生物化石群,具有地方性和多种性,举世无双,世界罕见。这篇论文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三叠系专家坦恩博士看了后赞叹说:“这是惊人的发现,对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及古生态学和古埋藏学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岭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发现,惊动了国内外科学界,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地质研究所、贵州地质调查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等单位先后到关岭实地考察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和贵州地质调查研究院对关岭新铺化石埋藏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了这一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2003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权威刊物《地质通报》第22卷第4期整本发表了《贵州关岭生物群研究专辑》,汪啸风、陈孝红、陈立德、王传尚等专家教授在序言中写到:“关岭生物群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化石库或化石矿床,其化石保存之完美、类型之多样、数量之多,远远优于德国的壳灰岩。对这个珍稀生物群的综合研究不仅为创新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和软骨鱼等化石的分类、演化、古生态和古生物地理分区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于解决与此有关的重大问题、建立中国甚至全球拉丁阶和卡尼阶界线层型剖面、发展生物超常规保存及埋藏环境理论和重建‘三叠纪公园’均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既是高层科研基地,也是群众科普场所,其独特而又奇妙的景观又使之成为最富旅游价值的风景名胜。走进地质公园,既能增长知识,又可大饱眼福。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索镇外环路文化中心旁  开放时间:  9:00-17:00。  交通:  从贵阳(或安顺)出发,到汽车站乘坐到关岭,然后坐小面的到新铺,或者包车直接到达。  在沪昆高速关岭县永宁镇出口离开高速公路,行驶390米,向左前方转弯(在此处可以向路人询问)行驶2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G320,沿G320行驶12.7公里,可看到《国家地质公园》指引标志过右侧的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到达目的地。  建议走沪昆高速,关岭到地质公园的老路属于山区路段  门票:  100元

安顺武庙

安顺武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顺武庙,原为慈云寺,始建于明代,坐落于城中心中华东路首端北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市博物馆设于此。  安顺武庙的前身为慈云寺,明季城中居民捐资而建,择地于大十字钟鼓楼东向北侧,仅一门一院一殿,其碑记在后来的重修中湮灭,故建成年代不详。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入主,崇尚教化,兴建庙宇。出于祀典,各地当有文武二庙以供春秋祭祀。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即将驻跸安顺的贵州提督李本深征拨慈云寺,大兴土木,改建为武庙,安顺武庙自此始建。  慈云寺改建武庙,不唯将原大殿全部拆除重建,建成面阔五间,前后带廊,三十六根整料石柱,殿高六丈之歇山顶石木结构建筑,还兴修牌楼式山门,中有额曰:“文武圣神”,门前竖下马碑。新建院中泮池、泮池后宫墙、礼门、义路、天子台、两庑等建筑,俨然与文庙规制相符。大殿中塑关帝坐像、行像各一。此后,每至岁时,安顺城中文武官绅由提督率先,举行祭祀大典;安顺府属武进士、武举人、武秀才亦在此游泮、祭圣。  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改建殿后观音楼为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建筑,底层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皆三间四丈,左右及后面筑石墙。左廊柱侧刻题改建观音楼题记,楼中祀观音大士。观音楼阶下左右各建厢房三间,供庙中住持居住。其余武庙各殿宇、泮池、宫墙等亦加以培修。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又重修,典籍中有此次重修的记载。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5年)提督徐印川将泮池后宫墙拆除,修成厅房五间,作岁时各官祭祀更衣休憩之所。又因庙门临街近市,遂以石栏围护以期洁净而壮观瞻。  民国建立后,武庙祭祀依然。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冬,贵阳人唐积福(字希泽)决心更张,改武庙为关岳庙,爰倡培修。  下录《安顺改武庙为关岳庙培修碑记》以说明原委。  关帝在清祀有典,庙曰武庙,尊与文庙峙也。岁时,文武官绅向于是举行典礼。民国以来,议以岳忠武合祀。历任知事主其祭者,临春秋仲戊,率题关、岳位祀之,过此仍其武庙,当无所谓关岳庙也。噫!无乃太简乎!戊午冬,唐君希泽来守是邦,越明年春值祭睹此,谓有失两神圣尊严,非所以尊崇之道。具栋宇墙壁就倾,弗礼神明式凭?爰倡培修,由地方经费筹洋银五百四十九元五角七分,不敷,又由承修绅陈燮春借阳明祠款二百元,团防局款一百另七元,全庙尽修茸之。以大门近市,攘往熙来,更增石栏于外,戒勿渎也。工竣,熏沐书关壮缪侯、岳忠武王位暨匾、额、联,以木质制金字,自署迎于庙,俾妇孺咸知焉。  吾邑之改武庙为关岳庙,郑重而奉关、岳,盖自此始。呜呼!汉祚微而有关,宋室衰而有岳,一尊统,一攘夷,其功业虽殊;一读春秋,一好左氏,抑知经、传之体有别,而尊攘大义同一律也。假关而在宋,关必为岳;岳而在汉,岳必为关。是岂经生读圣贤书惟撏章  摘句而不本诸躬行也耶!此今国家之所以合祀也。正气凛然,馨香万世,配天地,贯古今,所以忠义之气,其巍巍之关岳庙乎!贤有司体国家崇极之精意,尊已往以迪将来,俾郡人士望而兴起,厥功亦伟矣哉!  兹承修绅陈燮春、监修绅陈凤鸣,出经用款目表示地方,合并泐碑以志不苟,谨撮颠末而为记。  时民国八年已未阳历九月  郡绅黄原操谨撰王谨书  安顺武庙之改为关岳庙,唐知事培修改名在当时确有可圈可点之处。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终民国在大陆一朝观来,小小的安顺一县,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置县知事而后改县长到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间,34年内共有42名县长执政,武庙还是武庙,没有人把其称作关岳庙。其间武庙经历了民国中混乱和国衰民凋的噩运,驻扎军队,充任党部,塑像倒塌,匾额损遗,屋倒墙倾,瓦碎砖残,再没有修建、培维事闻。  安顺武庙最可载记的事有四,一是其大殿石柱堪称安顺各寺庙之冠。大殿石柱36根全系整料石柱,柱径0.4米;柱础高0.6米,直径0.5米;最高的石柱达14米,柱间均用厚木枋穿斗连接。其选料之精,雕凿之实,连接之妙前所未有。二是整座武庙囿于地理,占地仅3200平方米,为文庙的三分之一,但其规制齐备,布局精致,殿字楼阁相得益彰,廊庑厅厢各呈特色,坐北朝南之象观尤优于文庙。三是武庙泮池呈八棱形,状似八卦,此亦有别于其他古建筑,为安顺武庙增色不少。四是大殿塑像有二,皆关羽像,一为坐像,一为行像。坐像高约4米,彩塑贴金,关圣一手捋须,一手持春秋。宝像庄严、威风。上额云:“协天上帝”,左右柱联云:“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黑底金字,肃穆庄严。行像高大威猛,身跨赤兔,手捥青龙郾月大刀,威风凛凛,望而起敬。  景点位置  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中华北路    东街街道  东街办事处地处贵州省安顺市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0.96平方公里。东街办事处是安顺商业最发达的区域,是黔中招商引资的“香饽饽”。 基本信息 西秀区东街办事处地处安顺市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0.96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居委会,现常住家庭户5671户,常住人口26351人。辖区内有省、市、区单位40个、民族宗教活动场所1个、大中小学校9所,大小街道19条…… 详细++

天台山伍龙寺

天台山伍龙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台山位于平坝县城南13公里的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距安顺城区32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民间戏剧博物馆设于此,是贵州西线著名旅游景点。  天台山于万山丛中一峰崛起,山势险峻,危岩耸立,状如登天之台,故名。天台山西南北三面绝壁悬崖,如斧劈刀削,东面有石级可登,蜿蜒而上。山高仅百米,而气势巍然,极目远眺,群山跪伏。山下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五百年古银杏苍劲挺立。山巅有寺,名伍龙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相传为白云寺僧所建,历经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几次增修扩建,日臻完善。  伍龙寺是一座布局谨严,设计精妙的古建筑群。寺庙建筑结构分内外两个部分,外墙均用石块砌筑,与山体浑然一体,犹如天成;内结构则为精雕细作的木石构建,灵巧精美。主要建筑有大佛殿、两庑配殿、观音殿、玉皇阁、祖师殿、藏经楼等九组五十余间厅堂殿宇。有“黔南第一山”、“天中之天”、“印宗禅林”、“清静禅院”四重山门,有小月台、大月台、望月台及峭壁边缘凿出的狭径“天街”、石栏、后花园等建筑。寺庙依山布局,因形就势,迂回曲折,错落有致。大殿、配殿等主体建筑按中轴线对称修建,采用鱼背梁含榫、龙凤堆画屋脊和屋檐结构造型,承袭宋代建筑风格,是贵州仅有的一组仿宋古建筑群。  天台山古建筑群布局设计独具匠心,山体空间虽小,因结构巧妙,拥而不挤,窄中见宽,于方寸之间呈现雄伟之势。其建造工艺巧夺天工,部分建筑伸展悬崖之外,如临仙阁,似危而安,让人叹为观止,被中国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誉为“中国古代山地石头建筑的一组绝唱”。  山间有历代摹崖石刻多处。人山第一山门是乾隆二十三年书刻的“黔南第一山”门额,古韵犹存;峭壁之上有题名古越王者镌“大观在上”,颇具气势;二重山门有光绪十年所刻竖匾“天外之天”,为点睛之笔。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4年)镌刻的“印宗禅林”山门,弥勒佛、水八仙、太上老君、松竹梅兰同于一匾,意喻此山儒释道三教合一,其雕刻技艺也堪称上乘。山门两边是当地才子陈寿昌题写的一对妙联:  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  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  不仅点出天台美景之精魂,又将“天台”二字三用对应联中,为游人所称道。两侧石壁上嵌有诗碑和二月台门记。右侧有岭南李大光所作并书七律一首,诗曰:  停骖且作天台客,为入寒山第几重。  绝顶摩挲千仞石,危梁回首一楼钟。  丹枫黄树愁客老,疏雨微云画意浓。  胜欲乘风寻玉宇,潇潇落木杳仙踪。  在“吟风亭”后石壁上刻有“灵石参天”四字及前人藏头诗一首,“天上风云聚,台前色相幽;山深志世界,寺古别春秋”,描绘出一幅“深山藏古寺”的清幽画卷,每句首字相连即为“天台山寺”,情趣盎然。  大佛殿左侧修有一处石壁诗廊,历代文人题刻于此。上有“古越王奉告书”、“天台”二字及“名山覆武”摩崖,疑为建寺之前所刻。诗廊石壁嵌有明人程剑及清咸丰元年次侯郑元卿诗碑,其文如下:  其一  云铺缥缈最高峰,石蹬通天更几重。  曾约同游孤顶寺,今来独听一楼钟。  僧归绝逢蓬莱上,人过秋山画谱中。  读罢诸公题碣在,寒鸦声里夕阳红。  其二  天地生成第一峰,层峦耸翠出千重。  台前早植三株树,殿后夜闻九耳钟。  山水苍茫瑶圃上,风云聚会玉楼中。  寺僧采药人何在?桃实犹存数颗红。  天台胜景为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所向往,题咏无数,或诗文或歌赋,或勒石以记,或收入典籍,皆为大观。  名人之游天台,更使胜景大为增色。南阳彭而述(清康熙元年贵州按察使、继任云南左布政使、著名文人)两登天台,留下名篇《游天台山记》及诗数首,天台声名远播。清人卢大济(湖广举人,顺治十七年平坝守备)《和彭禹峰(彭而述)先生游天台韵有引》曰:“天台夙传越中最胜,而黔之名天台者奇峰怪石,不减于越。奈墙脚名人品题,几成荒石。南阳彭禹峰夫子,海内名宿,于庚子春,官滇,过此题诗,天台之名,从此与在越者并传不朽。名人之为山水开生面,竞若此也”。吴三桂登天台,时逢乱世,由黔到滇,路途艰险,即跪拜于大佛殿许愿:“此行若平安到达,为天台重修殿字,为大佛铸换金身。”临行时遂将随身之朝笏、佩剑、官服及其所铸“方孔钱”8枚赠留寺中。后又遣人从云南运来三尊铜铸大佛,一鼎金香炉和一张大理石方桌敬献寺中。名人之物,当为寺中之宝留传后世。又有安顺任可澄(晚清云南监察使,民国初北京政府教育总长,著名学者、书法家)游天台,为大殿题写巨匾“恩沾北阙”,喻天台名气之大,地位之高,可受皇恩。古往今来,游人数不胜数,名人之游千古传诵。  天台山天生奇峰,是自然与人文绝妙组合的奇特景观,是“天人合一”的经典之作。今天它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无与伦比的整体美、形象美以及它所蕴含的丰厚的历史文化特质都具有无穷的魅力。  景点位置  贵州安顺市平坝区  

安顺文庙

安顺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文庙,又名“府学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顺城区东北隅之黉学坝,始建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43年),历经明清两季多次增修重建,始成今貌。文庙现存建筑占地面积8750平米,是一组建制齐备、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工艺精美的古建筑群,是国内遗存不多而且保管最为完整的古代文庙建筑,也是贵州最具人文价值的旅游景观。  安顺文庙建筑群沿中轴线建在面积不等,逐层抬升的五层台地上,由底向高,由开阔到紧缩,层层递进。  第一层台地建有石影壁、“德配天地”石坊、“道冠古今”石坊及“下马碑”四个单体建筑,两坊下为通道。石影壁为料石纵向齐缝砌筑;两坊为须弥座,三间四柱,冲天式结构,石柱顶端立朝天吼小兽;下马碑为方形柱石,碑文为正楷竖向阴刻“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在此下轿马”,基座为石雕伏象。  第一层与第二层台地间由宫墙影壁、两道垂花门分隔。宫墙影壁由方形石柱石枋穿斗而成,中装透雕石隔板,上为青砖瓦白脊,正中石隔板正阴背阳刻正书“宫墙数仞”四字;垂花门为抱鼓石、双柱落地歇山顶建筑,东垂花门石隔板正阴背阳刻正书“礼门”,西垂花门石隔板正阴背阳刻正书“义路”。上九级垂带踏跺,经礼门、义路进入第二层台地。台地正中为泮池,泮池两旁为通道。泮池呈半圆,四周为雕花石栏,中跨三孔石拱桥。再上三级踏跺,即是第三层台地。  第三层台地上原建有节孝祠和明伦堂,现仅存节孝祠,为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上九级带丹陛踏跺,为第四层台地。  第四层台地上,中为“棂星门”石坊,石坊为须弥座三间四柱冲天式结构,通体遍雕各式图案,上镶雕花石隔板,正阴背阳刻正书“棂星门”三字,四柱两面刻八仙像塑其上。棂星门东西两侧为西阔三间硬山式建筑,东为乡贤祠,西为节孝祠。台地两侧建有重檐歇山顶楼阁,东为奎文阁,西为尊经阁。再上九级带丹陛踏跺,为第五层台地。  大成门居于第五层台地正中,为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明间前檐柱为高浮雕盘龙石柱,大成门两侧,东为名宦祠,西为忠义祠,两祠均为西阔三间硬山式建筑。过大成门即是大成殿。大成殿为面阔五间歇山式建筑,雄居在1.4米高的石台基上,明间前檐两柱为整石透雕云龙石柱,殿前为石砌方形天子台,台四周带雕花石栏。天子台两侧为东庑、西庑、钟楼、鼓楼,两庑为面阔五间硬山式建筑,两楼为为歇山顶单间建筑。  大成殿内,中堂供奉孔子及四配像,为汉白玉雕像,上悬“万世师表”、“斯文在兹”、“圣神天纵”三块金字大匾,两旁为十二贤哲塑像。  安顺文庙建筑群形制严谨,典制齐备,“凡属体制所当设立者,应有尽有”《续修安顺府志》。其主体建筑宫墙、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等巧设在台地升起之处,突出了主体建筑的主体地位,使整个建筑群层次分明,捭阖有致。  由于历史的原因,部分建筑如“金声玉振”坊、明伦堂、尊经阁、崇圣祠等早年已毁,留下一些遗憾。但这只是文庙建筑群中一小部分,对整个文庙景观影响甚微,而且今后有望恢复重建。  安顺文庙建筑群以石雕艺术为主要特色,石壁、石柱、石坊、石栏等石构件上,或平雕、或浮雕,或透雕;或粗犷,或细腻,或稳健;或人物,或鸟兽,或花草,一件件构图灵巧,内涵深刻,结构独特,技艺高超的石雕作品无一件不引人入胜,恍若一座古代石雕艺术陈列馆,透射出文庙的精美与华丽,六百年沧桑,更显出它的古朴和典雅。尤其大成殿明间前两根云龙石柱可谓叫绝。卷云飘忽长空,游龙若隐若现,似轻柔漫舞之态,呈力拔千钧之势,龙身顶天立地,龙须弹指可折,实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佳品。龙柱采用平雕、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多种石雕技艺,以精巧的构思,独特的造形,赋予了冰冷的石头强烈的运动感和永恒的生命力。其技艺之精湛,今中外古建专家、艺术家惊叹,誉为中国龙柱的“巅峰之作”,实不为过,誉为“国宝”,当之无愧。  安顺文庙建筑群,从建筑学角度看,它符合中轴对称,逐层抬升的传统营造法式,且能突出个性;从儒学角度看,每个单体建筑及建筑组合乃至图案的设计都有典有据,符合规制;从美学角度看,整体布局张弛有度,浑然一体,突出了它庄严肃穆的整体美,单体建筑结构精准巧妙,外观考究,突出了它独具特色的个性美,特别是经典中国传统图案在建筑上独特的表现力,其美学价值得到提升;从工艺学角度看,多种技法如石雕、木雕、粉饰等技艺有创造性发挥,其高超的技艺得到充分展现;从历史学角度看,文庙建筑群是研究黔中一带明、清文化,儒家文化,屯堡文化的重要实体。  《续修安顺府志》赞曰:庙之建筑,非唯为黔中各府、厅、州县之冠,即方之北京国子监太学的孔庙,亦无逊色。  古人留此文物瑰宝,实为安顺之大幸。  地址:贵州安顺市西秀区黉学坝路47号  电话:0851-33323106  开放时间:  8:00-24:00    北街街道  北街办事处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古城北面,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南临老大十字,北抵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与西街办事处接壤,东抵虹山水库。 基本信息 安顺市西秀区北街办事处位于古城北面,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南临老大十字,北抵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与西街办事处接壤,东抵虹山水库。辖区内七个社区(地缘社区4个:人民社区、北街社区、武当社区、前进社区;家属社区…… 详细++

天台山风景区

  天台山,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系贵州西线旅游重要景点之一。该山一峰独秀,直刺青天,树茂藤缠,郁郁葱葱。  天台山风景区方圆约2平方公里,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自然天成。春夏凉爽,微风徐来;秋冬温暖,毫无寒意。那种夏无暑热冬无凉冷的生态环境,真正让你感受到四季如春、温暖惬意的亲和与舒心,让你神清气爽,久久不忍离去!天台山及四周丘陵地带,得益于远离城镇的喧嚣和污染。千百年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因亚热带气候的滋润、久远的人为呵护,地质植被在这里得以旺盛地生长,一派盎然生机,一片葳蕤绿野。在现代社会的繁嚣与拥挤中,你可与山林对话与鸟啼共语,也可与清新的生态同呼吸,与洁净的自然同生息!一曲大自然绿色春歌的旋律永久地在这里奏响。此情此景不正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游”么?  沿天台山古道拾级而上,只见山径蜿蜒、古木参天、虬龙倒悬、藤蔓交错、蔽日遮天。  上得天台古道,即进入古银杏平台,此为山腰原始林带小区,浓密的混交林中但见古树参天、盘根错节、落叶如毯、野花遍地。那古树上千百条祈安求福的红带和山岩间撑着的无数香条,多少透露出人心向善、积德修好的信息!往左信步片刻,是人迹罕至的后山林带,看到那剥蚀的院墙依然坚如磐石、内道依然宽敞。行走之间,令人感悟到,方寸之间既有佛家的与世无争、自我防卫的中庸之道,也感叹古代匠人的精思与妙手之作啊!润泽的古井今犹在,但因地壳的变迁,已无汩汩的泉水涌现。驻足之间仍然依稀看到多少干渴的游人得此甘泉的恩赐,大自然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干涸的心灵?  走近山顶,因危崖矗立,石峰笔直,抬头但见五龙寺犹如在天际云间。尽管在此绕行一圈,仍依稀仅见寺宇的檐口,给人留下几许神秘和悬念,给人快登山顶尽览全寺的催策。  山上的五龙寺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被建筑专家称誉为“石头建筑的绝唱”。五龙寺雄踞于石峰之上,它的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部均用石块砌筑,与山岩风化造成的水平线十分接近,浑然一体,表现出粗犷的性格;内部为木质结构,精雕细琢。各栋建筑灵活巧布,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    天台山风景区

天星桥景区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如果说黄果树大瀑布的特点是气势磅礴,天星桥区则是玲珑秀美。“风刀水剑刻就万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的对联,概括了天星桥景区的神韵。这里有三个连接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林区。  天星盆景区位于三岔河的伏流表面和河道的两侧。这是一片水上石林景观,面积0.19平方公里,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之中,逶迤于盆景边石之上。沿小道游览,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前后左右皆成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宫。主要景观有步步景、一线水、空灵石、天星照影长表峡、侧身岩、歪梳石、寻根岩、鸳鸯藤、盘龙图、美女榕、象鼻石、天星楼、雏鹰出山等。  天星洞景区  天星桥景区中段。在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奇峰异石之中,4根大石柱直抵洞顶,每根石柱都在20米高以上,柱上石花丛生,如雕龙刻凤,色泽艳丽,洞中主要奇景有布满碳酸钙凝胶体、状若成堆成串葡萄的葡萄厅;有散立在流石滩坝上若"八仙过海"的石笋群;有色彩艳丽、形状奇特的滴石、云碟、云盘,宛若一席金杯玉盏、佳肴琼浆的"天国盛宴";此外,还有仿如"荷塘"、"万里长城"、"冰山雪原"、"苗寨梯田"以及"鸟虫鱼兽、花草树林、瓜果蔬菜"等造型,都异乎寻常地相似,仿佛世界珍奇、天国神物均聚于此,使天星洞更显得玲珑剔透,富丽堂皇.  地址:贵州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内  电话:0851-33592136  开放时间:  7:30—17:30  交通  客车:  安顺汽车南站有“安顺-黄果树”专线车,直接乘坐到黄果树票务大厅门口下,从黄果树景区乘中巴前往,20分钟即可到达;天星桥中心景区门口有小面的到安顺,5元一人。17:00有豪华大巴回贵阳,车费30块。  景区观光车的行车线路是“新城售票大厅、陡坡塘景区、天星桥景区、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之间往返,全程约27公里,票价50元,只需一次购票即可。  其他:  也可坐三轮摩托到天星桥,25元往返。  门票  无需门票  门票包含在黄果树瀑布景区通票中,  夏季(3月1日-11月30日):180元;  冬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160元;  天星桥索道:10元。  

安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西秀区 安顺龙宫风景区 云峰八寨屯堡 旧州古镇(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 安顺兴伟石博园 安顺武庙 安顺文庙 明代遗址云山屯 安顺华严洞 安顺圆通寺 安顺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古屯堡村寨 鲍家屯水利工程 云山屯古建筑群 油菜田景 漩塘 明十八先生墓
平坝区 天龙屯堡古镇 天台山伍龙寺 天台山风景区 斯拉河风景区 平坝天台山 万华禅寺 平坝农场 棺材洞 水上石林 黄果树大瀑布 安顺龙宫风景区 云峰八寨屯堡 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 夜郎洞 安顺兴伟石博园 旧州古镇(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
普定县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黄果树大瀑布 安顺龙宫风景区 云峰八寨屯堡 夜郎洞 旧州古镇(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 天龙屯堡古镇 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 安顺兴伟石博园 木城河水利风景区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镇宁县 黄果树大瀑布 夜郎洞 天星桥景区 犀牛洞 黄果树瀑布水帘洞 念佛寺 黄果树奇石馆 黄果树国家湿地公园 黄果树盆景园 黄果树瀑布天星洞 滑石哨 布依族石头寨 黄果树瀑布桥上桥上桥 银链坠潭瀑布 天星桥美女榕
关岭县 木城河水利风景区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关岭天星洞 滴水滩瀑布 花江大峡谷 红崖天书 坝陵河大桥 红崖古迹 盘江铁索桥 花江铁索桥 关岭花江崖壁画 关索岭—御书楼 关索岭古驿道 顶营司城垣 关索岭双泉寺 关索岭灞陵桥
紫云县 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 天星桥 大河苗寨 黄果树大瀑布 安顺龙宫风景区 夜郎洞 旧州古镇(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 安顺兴伟石博园 云峰八寨屯堡 天龙屯堡古镇 木城河水利风景区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安顺武庙 天台山伍龙寺 安顺文庙

安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