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普定县

普定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安顺市区以北32千米处,在普定县城关镇西南约5千米处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一带,一万多年前古代先民就在这一片峰林谷地生息繁衍。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西秀区的猫猫洞及还愿洞、平坝飞虎山洞、普定白岩脚洞都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普定穿洞遗址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存印证了黔中地域辉煌的史前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成为史学界一颗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  穿洞为一自然溶洞,南北对穿,故名。其四周一片溶蚀盆地,绵延数十千米。峰顶与盆地相对高87米,洞口距盆地26米,洞长30米,最宽处13米,高9米。穿洞冬暖夏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   1976年,南京大学教授俞锦标等人到普定作岩溶勘察,在穿洞首次发现骨化石、残骨、灰烬及染色的红土矿,从而揭开了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神秘的面纱。穿洞出土的部分古人类文化遗迹文物立刻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分外重视,封存于历史尘埃中的古人类生活图景由此而逐步展现出来。  1979年,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教授与俞锦标教授相继对穿洞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又获得一批珍贵的文化遗物。是年冬,中国科学院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淼水教授应邀考察了穿洞,裴文中充分肯定了穿洞古人类遗址的价值,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超过其文化内涵丰富新颖、突出的类似的古人类遗址,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981年和1983年,贵州省博物馆和南京大学两次联合发掘,获得旧石器一万多件,骨角器一千余件(其中以骨器为多,角器较少);人类化石有头盖骨两个和一些头盖骨残片,完整的下颌骨及上、下颌骨残片,桡骨、胫骨各一段,单个牙齿多个,儿童头骨碎片40多块以及动物化石13个属或种。这些人类化石当中,有一个女性个体,一个老年男性个体,至少代表了5个个体的化石人类,据此将他(她)们称为“穿洞人”。  穿洞文化主要是指穿洞人用劳动智慧创造的工具,这些劳动工具有石器、骨器、角器。其次是用火证据中的烧骨、烧石、灰堆、灰烬、炭屑等。  穿洞人使用的工具,制造时用了3种方法,即锐棱砸击法、锤击法、砸击法。锤击法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普遍的传统方法;砸击法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里最早发现;锐棱砸击法是在穿洞首次发现,并遍及我省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遗址中,甚至在一些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也有发现。在国外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同期遗址里,从时代上看目前以穿洞所发现的年代为最早。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境内特别是南方以及东南亚的文化渊源、模式.将起到积极作用。  穿洞遗址出土厂大量骨器和角器。骨器是其中最富有特色的,其数量之大,类型之多,器物之精良,技术之高超,工艺之进步,超过了以往我国的任何一个遗址,也是我国同期遗址中绝无仅有的。我国旧石器时代的骨器,过去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仅发现骨针一件,辽宁水洞沟、鸽子洞、湖南桂阳、四川资阳等亦只发现骨锥各一件,贵州猫猫洞6件,台湾、小孤山各100余件。而穿洞遗址目前已发现1000多件,为全国第一,世界罕见,它填补了“南方无骨器”的空白。  在1000多件骨器中,以骨锥最多,另有骨铲、骨针、骨棒、骨叉等。对众多骨器的研究可看出,穿洞人已经懂得将骨片用火烧或火燎以加强骨器的坚硬度,这充分说明穿洞人已具有高度智力和高超的制磨技术。  角器是用鹿角的角柄作原料,宽而粗大,两面加工磨成,刃口极为平齐,大多作为撬、挖工具,与原始农业有着紧密关联。  用火遗迹在穿洞遗址中异常丰富,不仅有灰烬、烧骨、烧石、炭屑、灰坑、灰堆等,在烧骨和烧石中还有变色、变形、龟裂的遗迹。在几次发掘中,仅烧骨就有18000余件,烧石相当多,炭屑遍及每个文化层。这表明穿洞人居住的时间很长,而且是连续的,没有间断过。  穿洞古人类遗址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大约140平方千米之内,以穿洞为中心,所处谷地较开阔。而白岩脚洞洞口距穿洞较近,只有红土洞、西秀区三铺观音洞、旧州猫猫洞距穿洞较远。在它们之间,在以穿洞为中心的短距离内,文化面貌是以中小型石器为主,兼有大量的骨器,少量角器;较远的则以大型石器为主,兼有大量的角器而无骨器。这说明两者的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明显区别,穿洞人使用的是中小型工具,红土洞等处的人,使用的则是大中型工具。这是否与区域性文化有关,尚值得研究。  两种文化类型叠压关系在遗址内首次发现,堆积物厚约5米,自上而下分为12层,除第12层上部含化石外,上覆11层都含文化遗存。第2层上部出磨制石斧1件;第5、8层有灰堆遗存;人类遗骸出自第5层以上的堆积物中。文化遗物的差异分早、晚两期,第6层以下为早期文化,第5层以上为晚期文化。早、晚期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早期文化的石制品原料几乎全是燧石,形体小,打片以捶击法为主,石器以正向加工为主,骨器极少而只有骨锥;晚期文化的石制品原料以粗晶体变质灰岩的砾石为主,形体大,打片以锐板砸击法为主,石器以正向加工为主,骨器数量多,类型较复杂,,因此被冠以“穿洞文化综合体”。  动物遗骸大约有20种,石化程度有差异,大多出自第5层以上。其中哺乳动物有长臂猿、西藏黑熊、狗獾等15种。除中国犀相似种以外,均为现生属种。  穿洞遗址下部地层(早期文化)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碳十四测年为距今16000~9610年。上部地层(晚期文化)的地质时代属全新世早期,文化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碳十四测年为距今8540~8080年。其文化内涵在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类型的重叠和骨器的突出程度,这在史前考古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穿洞人属晚期智人,与周口店山顶洞人同属一亚种,不仅可以和中国同期人类相比较,还可以同东南亚、澳洲的古人类相比较,探讨其发展渊源,对人类如何迁徙、人种何时分野甚至民族形成,从体制上、特征上获得依据。  胡应铃  

普定龙头山

  位于贵州省普定县猫洞乡柯拖村和大关口处,此地周围峰恋雄伟,连绵不绝,山峰直插云间,长达2000多米,山顶到地面海拔1000多米。中间是村庄。这里的人们常年住于此地,并命名为【龙头山】。至因这座山峰像是一条巨龙,把村民的家园都包围了起来,似乎在保护着他们,像是他们的守护神一样。

莲花古洞

  莲花古洞位于县城东北约8公里的马岭半坡,距公路1公里左右,民国时期即成为名胜。洞口雕刻有-贵州省主席杨森题字的“莲花名洞”四个大字,洞中有天窗三个,一窗一洞,风景各自不同,千奇百怪,引人入胜;洞内还有众多名人手迹石刻,著名书法家任可澄先生就曾题字“水流花放,岳耸莲披”每字各一米见方,蔚为壮观。主要以游览洞穴奇观为主。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普屯坝

  普屯坝高山草原风情旅游区,位于普定县城东北部猴场乡,距城区42km。为贵州山区地形中罕见的高山草原,普定海拨最高点(1850米),方圆6.8km  2  ,颇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势,一年四季景色各不同。主要游览项目有:徒步攀登,野外露营,户外游览,观赏  仙马苗族风情,倾听仙马苗族民间合唱团无伴奏多声部合唱;主要游览景观有:明代“抚按明文”摩崖石刻,后冲小石林,高原特色民居,杨家寨河谷风光、仙马苗族村寨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天然植物公园。为安顺地区仅存的原始森林,方圆5公里。因深秋时节遍山红叶,远观似火,颇为壮观,故而得名,区内有冰前期活化石银杏,大量国家级保护树种及贵州罕有的多种树种等,其主要游览景点有:丰林村、龟山、火焰山、枫溪、云山等处;主要观赏其自然山林景观、幽静涧谷景观、苗族风情展示,植物科普考察等。

夜郎湖

  夜郎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城区7公里,安顺35公里,如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卷”。全长42公里,蓄水4.2亿立方,水面最宽处2.5公里,时为贵州省第二人工湖,水质优美,盛产各种鱼类;湖区两岸山峰秀丽挺拨,河道曲折有致,以峡奇、峰险、幽美、静谧为主要特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开放时间8:00—18:00。  黄果树大瀑布位于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白水河上,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也是世界上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奔腾的白水河在这里从悬崖绝壁上直泻而下,形成九级瀑布,落差共为105.4米,漩涡无数,声如雷鸣,响达千米。水雾经阳光折射,五彩缤纷,变幻无穷,气象万千,风景极为壮观。为便于观赏瀑布奇景,附近建有观瀑亭、望水亭,并筑有直通犀牛潭的台阶和石梯。  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上最雄浑瑰丽的乐章,它将河水的缓游漫吟和欢跃奔腾奇妙地糅合在一起。从68米高的悬崖之巅跌落的是整整一条河的热忱,它既有水量丰沛、气韵万千的恢宏,又有柔细飘逸、楚楚依人的漫柔,81米宽的瀑面上水汽飘然,若逢适当的阳光照射还可形成迷人的彩虹。  从岩壁小径走去,水帘洞便赫然出现在眼前,它使横穿瀑布的探险成为可能。虽然没有花果山水帘洞的空阔奇妙,但在岩缝的空隙中穿行,让鲜丽的水珠溅一身清爽,让崎岖曲折的登临育一腔豪迈,足以令人心花怒放了。  瀑底是深不可测的犀牛潭,从瀑底往下游走去,水流清澈得呈现出不可抗拒的吸引。倘若此时不掬一掌的清水洗洗旅尘,那么留下的遗憾将可能是终生的。  

安顺龙宫风景区

安顺龙宫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27公里,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龙宫风景区以水溶洞群为主体,更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件于一身,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  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1988年,龙宫以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安顺市龙宫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龙宫风景区  龙宫一带是全世界水旱溶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龙宫中心景区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余个,获世界吉尼斯记录。至今,尚有很多美丽的溶洞,躲在深闺无人识。  贵州龙宫景区以溶洞、洞穴、瀑布为主体,堪称黔中一绝,包括龙宫、油菜湖、漩塘、蚂蟥四大片区。贵州龙宫中心区有卧龙湖、迎宾洞、龙门飞瀑、龙潭天池、龙宫暗湖、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上下辉映,别有洞天,宛如神话中龙王所居的水晶宫殿。天池是一个山间湖泊,澄绿如玉,俗称龙潭,湖水下泻,从巨大的溶洞跌拓而下,水墙壁立,宽25米,高约50米,惊涛奔涌,蔚为壮观,此即龙门,据称为中国地下瀑布之冠。  游览龙宫景区可安排一天的时间,路线可从中心景区游外景、乘船游一、二进龙宫,经群芳谷后到达漩塘,也可逆着线路游览,即先游览漩塘后游群芳谷,再游中心景区。游览龙宫全程票价为120元/人次。景区内现有三星级宾馆二家,可住宿400余人,另有一家四星级宾馆正在建设中。距景区27公里的安顺市中心,有多家三星、四星级宾馆可提供住宿和餐饮。  龙宫特色  一是被游客誉称为“中国惟美水溶洞”的地下暗河溶洞。龙宫水溶洞长达15公里,为国内之冠。目前景区对外开放了二段,长1260米,洞内钟乳千姿百态,与北方溶洞相比更显细致与精巧,与南方溶洞相比更显神秘与奇特,其洞厅构造宛如神话中的龙王宫殿。“地下漓江、天上石林”的溶洞风景价值,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其它同类型景区中无以比拟的,大诗人艾青称“大自然的大奇迹”,国画大师刘海粟誉“天下奇观”,中国溶洞专家感叹“览龙宫知天下水洞,荡轻舟临人间仙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宫就是这样的人间天堂。  二是是国最大的洞中寺院——龙宫观音洞。观音洞,总体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殿堂都是天然溶洞。人工雕刻佛像32尊,其中观音像高达12.6米,主殿上有一天然神似观音的钟乳石,天然和人造的佛像浑为一体。天下名山僧占多,而天然溶洞寺院实属罕见,其规模居全国之首。  三是是国最大的洞中瀑布——龙宫龙门飞瀑。龙门飞瀑,高50余米,宽26米,流水以喷泻之势钻山劈石,气势磅礴,万马奔腾,十分壮丽。而它下一个发威的地方,就是30公里外名播天下的黄果树大瀑布。  四是山不转水转的旋水奇观——龙宫漩塘。一个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圆塘,池水不借风力,日日夜夜、年年岁岁永不停歇地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着。景象珍奇,令游客陶醉,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走进科学》栏目特别就此进行过探密和报道。-  中心景区  由卧龙湖、龙门飞瀑、石趣园、天池、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上下辉映,别有洞天,宛如神话中龙王所居的水晶宫殿。  龙门飞瀑  在龙宫入口处附近。为洞中瀑布,是天池水倾泻而成。气势宏伟,丰水季节常常声势浩大,尤如万马奔腾。  石趣园  又称龙宫小石林。位于龙宫暗河上方,里面有各种地面岩溶形态堆砌成的石头,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是为天然趣石园。  天池  天池是一个水深30多米的深潭,呈椭圆形,四周悬崖陡峭,犹如刀削。一年四季水色澄碧,较浅处清澈见底。池四周古木林立,遮天蔽日。  油菜湖景区  距龙宫上游8公里处。景区为人工湖泊,湖内山光水色,岛屿相连,奇峰林立。水面开阔,可供水上娱乐观光。  漩塘  漩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龙宫的上游。通漩河的水流到这里便沉入地下,变为地下暗河。塘面呈圆形,一年四季塘水以顺时针方向,挟带水上绿色浮萍不停地漩转,终年不息。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龙宫镇龙宫风景名胜区  电话:4009661984  官方网站:http://www.china-longgong.com/  开放时间:  3月-11月:7:30-18:30(18:00停止售票);12月-次年2月:8:30-18:00(17:30停止售票)。  交通:  在安顺市客车东站乘龙宫专线车,10元/人  门票:  150元/人  

云峰八寨屯堡

云峰八寨屯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峰八寨景区位于安顺市区以南的十八公里处。由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它是明初征南大军屯驻的核心区。在方圆十一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八个村寨分布有序,疏密得当,既可各自为战又能彼此为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  每个寨子都建有寨墙、碉楼,石头外墙包裹着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巷巷相通、户户相连,既宜人居又利巷战,被学者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  八寨中的云山屯、本寨,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屯还是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地址:贵州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  门票45人民币  

夜郎洞

夜郎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游玩行程:→从码头乘船进入水溶洞,乘船水路约800米,花费时间为10分钟→水路结束后游览旱洞,旱路全长约1200米,旱洞内游玩花费时间约为1个小时→水旱溶洞游玩后出洞步行沿游道回停车场,步行时间大约为30分钟。总花费时间大约为:2.5小时。  夜郎洞风景名胜区,传说夜郎王曾居住于此而得名。景区位于贵州省镇宁县境内,与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石头寨景区紧紧相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集中的溶洞群景区,也是一个水旱相结合的溶洞。景区是由神奇壮观的夜郎洞、石花洞、蜂子岩洞等大大小小溶洞组成的溶洞群,以及天坑、燕峰斜崖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共同筑成,总面积为48.6平方公里。  洞中奇观  夜郎洞口是一巨大天桥,伏流从山洞中涌出,现已探明纵深1000余米,溶洞总高近百米。共分三层:第一层为水洞,第二层和第三层为旱洞。  第一层水洞可通船890米,水洞蜿蜒曲折,岩壁如击岸欲倒的狂澜,在即倒而未倒时凝面成形,充满着瞬间之永恒的动静效果,而铺陈成列的岩溶,有形态各异的石柱、石钟乳、石笋等。  第二层旱洞由5个大厅组成。第一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人形石乳,如众仙聚会,又似迎宾的礼仪方阵。其后有发育良好的连石坝形成的天然“蜿蜒长城”,密密麻麻的球状堆积而成的“龙珠圆”和石花斑斓、千褶万皱、琳琅满目的“金庭玉阁”等。第二厅最为精华的部分是一丛丛怒放的“灵芝”,矮枝肥叶,从叶到茎部闪闪发光。第三厅更是绝妙佳境,门厅是一块被指为巨石上托着的一座金雕玉琢的宫殿,四颗溶迹斑驳的石柱,像蟠龙一样,组成骨架,金黄玉石交相辉映。厅中还有神似“昭君出塞”的溶石。第四、五厅石柱、石笋、石乳密密匝匝,柱如树干,石旗如枝,石花如叶似果,而飘飘然的芍幔如悠哉悠哉的林中天使。  第三层旱洞洞体高大宽阔,大量岩溶发育似树,树冠伸展,荫及面广,灯光下五彩斑斓,有置于天外天的感觉。门票·开放时间  120元/人次。  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持有效证件,景区对其免门票,只收取船票30元和2元的保险,针对于学生、60至70岁老年人我景区将给其5折优惠。  夜郎洞景区每天白天推出两场免费民族风情表演,时长50分钟,时间分别为上午10:30—11:20、下午15:00—15:50,另晚上还可举行大型民族土风狂欢篝火晚会,晚上20:00开始,共有17个节目,时长1个半小时,包场费用1400元。   地址:贵州安顺市镇宁县黄果树风景区上游扁担山夜郎洞景区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  淡季100元/人,旺季120元/人。  

旧州古镇(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

旧州古镇(旧州生态文化旅游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旧州古镇  旧州古镇是贵州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原是黄平县城所在地。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且半国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的湖迹平原之一,农业发展在黔东地区为最早,帮秦汉时已能建成且兰国”。又根据《百越源流史》记载:“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暑期已经存在,现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绘画了1300多个人,兽器物,男女人像,全为裸体,其中是男人居多。众多且兰国人由贵州黄(原旧州名)一喧南迁至此”。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史纲》载文:“公元前298年,楚项襄王使庄乔率卒循沅水而上,经黔中(今湖南无陵)至且兰(今贵州黄平旧州)伐夜郎。军至且兰(即旧州)船于岸而步战灭且兰”。  旧州古镇在历史上为贵州的一个水陆交会点,省内外货物由此转运,商贾往来,市井喧嚣,是贵州古代商业重镇,黔东历史名城。古镇压寺庙会馆众多,城内有“九官八庙三庵四堂”。其建造独特,工艺精致的有文庙、城隍庙等。会馆有四川会馆(川主庙)、江西会馆(万寿宫)、临江会馆(仁寿宫)、福建会馆(天后宫)、江南会馆等。宫庙宇亭阁会馆之多,在历史上可为贵州之最。旧州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另有小西门,设炮台千座、出水洞5个、水门洞1个。  旧州古镇房屋仍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建筑特色,古朴精湛,气派壮观。江西临江会馆--寿仁宫,位于旧州古镇中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它宽17.6米,深51米,占地面积897.6平方米,有戏楼、有正殿、三步廊,其雕刻精美,工艺精湛,是现今较好古建筑之一。  旧州古镇西下街的天后宫,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咸丰五年(1855年)毁于兵火,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重建。在后宫周围砌高“封风墙”,占地  1220平方米,今有两殿及厢房4间,有四廊、两阁、藻井和花台等。天后宫为福建会馆,主祀海神天后。也是古镇保存罗好的古建筑之一。  旧州古镇位于安顺市之东南面,距省会贵阳80公里,距安顺市区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旧州古镇被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地址:贵州安顺市西秀区  开放时间:  9:00-22:00  

天龙屯堡古镇

天龙屯堡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他们是600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驻西南的30万大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在云贵高原建起了一个个屯和堡,边耕读,边戍土。在此后历史变迁中,许多屯堡和它的特征已如流云飞散。只有安顺东部的屯堡村寨,至今仍固守着600年前明朝江南文化风俗和明朝屯军文化遗风,在这里看到的是地地道道的明朝生活、古街坊。“屯堡人”一直在延续着梦中江南故乡的明代社会生活,留下了这一举世罕见的历史活化石。景点信息  交通:从贵阳体育馆长途汽车站乘发往安顺的大巴(乘走贵黄高等级公路。别乘高速公路的车,半小时一班)到天龙下车,向左沿小路下行约500米就到,约1.5小时车程。也可在平坝县城下车,转乘平坝往发安顺,途经滇黔公路(320公路)的中巴直接到天龙。平坝至天龙13公里。  美食:推荐屯堡风味菜,风味松糕、天子黄金糕、带皮牛肉、老汉蛋卷、泡椒蹄膀、青椒细鱼、老房子酒。  住宿:住在屯堡人家,可细细体味屯堡文化和捕捉屯堡人生活和劳作的场景。费用普通间20元/床,标准间  50-80元/间。      地址: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旅游大道  电话:0853-4295548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成人50元,学生25元  

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

紫云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地处贵州省西南部,距贵阳市161公里、安顺市76公里,总面积56.8平方公里。“格凸”一词为苗语,意译为“圣地”。风景区包括大穿洞景区、大河景区、小穿洞景区、妖岩景区及多处独立景点。2005年12月31日被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内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较为齐全,景源类型多,品位高,组合好,景观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幽深的峡谷,复杂神秘的风景溶洞,神奇而巨大的地下河系,独特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景观。连绵的峰丛、峰林,奇峰林立,陡岩飞瀑,翠竹掩舍,碧水中流,轻舟渔歌,有着世外桃源般的风景环境。  无论是堪称世界第二的苗厅的恢弘,还是全国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最高的古河道遗迹盲谷的幽深;无论是国内最深的竖井通天洞的神奇,还是世界最高的溶洞大穿洞的壮观;无论是“人类最后穴居部落”之称的中洞苗寨的神秘,还是密林环绕的大河苗寨的清新雅致;还是有能破解悬棺之秘的天星洞、脚杆寨;无论是在晨曦中、暮色里翻飞的数以万计的格凸鹰燕,还是各种美不胜收的珍奇动植物,无一不给人以如醉如梦、神奇而又清新的美的愉悦之感。这些景观集岩溶、山、水、洞、石、林组合之精髓,融雄、奇、秀、险、幽、旷、奥为一身,构成了一副完美的风景图画。来到格凸,您还会欣喜的看到洞中苗寨的民风民俗、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绝技、优美的歌舞表演、格凸“蜘蛛人”令人叫绝的徒手攀岩绝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与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完美的融为了一体。可以说,格凸是世界少有的喀斯特自然与民族文化公园。  

安顺兴伟石博园

安顺兴伟石博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具体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路查看地图   开放时间:09:00—18:00  贵州兴伟石博园坐落于安顺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近三万多平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观赏石博园之一。这里汇聚了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大小各异、形态各异的观赏石及生物化石珍宝,奇百怪的园林景观石、典雅华贵的黄蜡石、晶莹剔透的青绿孔雀石及贵州红水河石、盘江石、普定马场石、还有来广西的来宾石、安徽的灵璧石、江浙的太湖石、昆山石等精品藏石,深深的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愛石之人前来参观。  石博园汇集了各地数以万计的奇石精品、古生物化石和矿物晶体,兴伟石博园广纳了大量根雕、木雕精品,绝大部分是红豆杉、海南黄花梨、香樟木、小叶紫檀、沉香木、金丝楠木、楠木等雕刻而成的大型根雕、木雕精品。使兴伟石博园再次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并不断地从全国各地精选了上万件奇石、名石。形成了集观赏性、科学性、学术性、商业性于一体的全国奇石网络、信息、博览、贸易中心。2012年2月石博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

木城河水利风景区

木城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木城河水利风景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境内,依托木城河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关岭新铺乡化石埋藏点,系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下称“关岭自治县”)西南部新铺乡,距县城28千米,距黄果树风景名胜区52千米,是世界第一个以展示2.2亿年前(晚三叠)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为特色的国家地质公园。  在以新铺为核心方圆200多平方千米范围内普遍出露的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埋藏有海生爬行动物鱼龙、幻龙、海龙、楯齿龙及海百合、鱼类、牙形石、菊石、双壳、腹是、腕足、鹦鹉螺、古植物化石等,共同构成了极其丰富、美妙的古海洋生态系统。其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保存之完好在国内外同期地层中所罕见,堪称世界一流,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龙化石经专家研究,首次用“中国龙”、“关岭鱼龙”、“瓦窑龙”、“新铺鱼龙”、“贵州鱼龙”等地名命名龙的种属。  在2.33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水体极浅的广阔海洋,随着地壳的升降,这里经常会露出水面,海洋中的生物十分稀少。到了2.3亿年前,受构造活动的影响,这里的地壳开始下沉,海水逐渐加深,海洋中的生物渐渐开始繁盛,竹竿坡组形成;随着海水的进一步加深,瓦窑组开始沉积,海洋中菊石、双壳等浮游动物,达到了繁盛的顶点,以之为食的鱼类也追逐而至。丰富的食物、浩瀚的海域、宁静的水体,使这里成为海生爬行动物猎取食物、繁衍后代的天堂。当时,最近的陆地在距此大约100千米的北方,沿岸的植物被海流源源不断地带到这里,这里的海百合和一些双壳类便栖息在这些植物上,随波逐流、繁衍生息,直到这些植物不堪重负,被拖人海底。而海底平静而富含硫质的水体环境,底栖生物在这里几乎无法生存,使得生活在这一海域中的生物遗骸,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随着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大量来自造山带的剥蚀物,快速充填进这一海域。大约在2.1亿年前后,这里抬升形成陆地。又经过了2亿多年的改造变形、风化剥蚀,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关岭生物群景象。  关岭新铺古生物化石有着极高的学术地位和科学价值。严恭正教授说:“关岭三叠纪水里爬行动物——海百合化石库的发现,在国内外相关地层中是十分罕见的,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海百合和水生动物化石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化石宝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国际意义,对其中新属种的研究还可填补水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化石分类中的空白。”王砚耕教授说:“在关岭自治县新铺乡黄土塘一带的晚三叠化石群,堪称世界一流,它对于研究晚三叠世的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海洋学、古地理学、埋藏学和地层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地质学核心刊物《地质地球化学》发表了《贵州关岭晚三叠世早期海生爬行动物的初步研究》论文,首次向科技界公布:在关岭自治县新铺乡发现了2个新科,6个新属,9个新种海生物化石群,具有地方性和多种性,举世无双,世界罕见。这篇论文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三叠系专家坦恩博士看了后赞叹说:“这是惊人的发现,对海生爬行动物的分类、演化及古生态学和古埋藏学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岭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发现,惊动了国内外科学界,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地质研究所、贵州地质调查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等单位先后到关岭实地考察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和贵州地质调查研究院对关岭新铺化石埋藏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了这一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2003年4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权威刊物《地质通报》第22卷第4期整本发表了《贵州关岭生物群研究专辑》,汪啸风、陈孝红、陈立德、王传尚等专家教授在序言中写到:“关岭生物群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化石库或化石矿床,其化石保存之完美、类型之多样、数量之多,远远优于德国的壳灰岩。对这个珍稀生物群的综合研究不仅为创新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和软骨鱼等化石的分类、演化、古生态和古生物地理分区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于解决与此有关的重大问题、建立中国甚至全球拉丁阶和卡尼阶界线层型剖面、发展生物超常规保存及埋藏环境理论和重建‘三叠纪公园’均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既是高层科研基地,也是群众科普场所,其独特而又奇妙的景观又使之成为最富旅游价值的风景名胜。走进地质公园,既能增长知识,又可大饱眼福。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索镇外环路文化中心旁  开放时间:  9:00-17:00。  交通:  从贵阳(或安顺)出发,到汽车站乘坐到关岭,然后坐小面的到新铺,或者包车直接到达。  在沪昆高速关岭县永宁镇出口离开高速公路,行驶390米,向左前方转弯(在此处可以向路人询问)行驶25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G320,沿G320行驶12.7公里,可看到《国家地质公园》指引标志过右侧的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到达目的地。  建议走沪昆高速,关岭到地质公园的老路属于山区路段  门票:  100元

普定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定南街道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黄桶街道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穿洞街道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马官镇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化处镇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马场镇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白岩镇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鸡场坡镇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坪上乡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补郎乡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猴场乡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猫洞乡 丁廷模 刘纲纪 刘春冰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龙头山 莲花古洞 普屯坝 枫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护区 夜郎湖

普定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