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福州 >> 仓山区

仓山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项目位于仓山区城门经济开发区,总占地面积约4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4300万元。该项目以茉莉花茶叶生产、交易为依托,以茉莉花及其花茶的研发、包装设计等创意服务为主要内容,建设涵盖茶叶生产、产品研发、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及茉莉花茶传统工艺展示、茉莉花音乐广场等等多项内容为一体的茶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陈靖姑故居

陈靖姑故居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顺天圣母陈靖姑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工农路72号,系顺天圣母陈靖姑的出生地。相传唐朝陈靖姑因学习了闾山道法,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尤以“救产护胎”著称,死后受到人们的敬仰。民间尊称她为“临水夫人,顺天圣母”等,是妇女安胎生育的保护神。  现存故居为2004年翻修,占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现存正殿、龙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筑,常年百花争妍、绿竹长青。正殿是木构架式内供奉顺天圣母、圆通自在天尊、圣父圣母、三十六婆官等诸天神圣。殿中悬挂着“顺懿应天”、“崇福佑民”、“母地生灵”等牌匾。  龙泉古井为唐朝至今的古迹,顺天圣母陈靖姑自幼食用此井水成长。古井为溶洞式水井,井底与众不同,藏有一个罕见的巨大涵洞,而且井水与闽江龙潭角祈雨处相通,常年是活水丰盈,所以至今清澈甘甜。  陈靖姑故居内新建了一座“百花园”,园内摆满了当地市民送来的各类盆裁鲜花,再现了历史上福州民间“请花”和“送花”的民俗:祈愿求子时抱走一盆摆放在陈靖姑塑像前的盆栽花卉,称为“请花”,象征将“早生贵子”的祝愿带回家;若此后有了孩子,便要送回一盆鲜花,称为“送花”,有答谢之意。更多的是出于对陈靖姑的敬重及美化环境的意念,将自家花草赠予此园。  陈靖姑民俗文化节盛况:  每年公历3月份,故居都举办“临水夫人陈靖姑民俗文化节”,发放平饼、天下娘奶回娘家、祭祀大典、文艺表演、巡安绕境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活动,已有近千年历史。  按中国传统习惯,膜拜神祇必追寻踪迹。因福州各地都有其地方保护神,唯独临水夫人为全民性的信仰。  福州的女孩子非常重视娘家人,所以每年春节迎神赛会,以及正月十五顺天圣母神诞期间,各个村落都会抬着本村或者本境的顺天圣母神像,一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前往故居,到这个娘家朝圣,称之为“天下娘奶回娘家”。意味着顺天圣母的香火能够永续,保持神明的威灵;同时也告示着后人不能忘记根本,追根溯源。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螺江陈氏宗祠

螺江陈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螺江陈氏宗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为清代刑部尚书陈若霖出资倡建。该祠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1992年11月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螺江陈氏最早是陈广在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从新宁(今长乐玉溪)迁来,“吾螺之分支于陈店而上溯玉溪”(陈宝深语)。至于其远祖世系,则无从稽考,便独树一帜,取居住地名而称“螺江陈氏”。以陈广为开基祖。广号巨源,明赠征仕郎。传孙五人:曙、暄、映、晔、暎,是为恭、从、明、聪、睿五房之祖。再传而长房又衍为三派,合之为七房。后代子孙以此七房为祖,繁衍生息。“江山代有才人出”,仅从明朝至清末,就出了二十一个进士,一百零八个举人,可谓人才济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后期陈承裘父子四进士,陈宝深兄弟六科甲,真是占尽风流。陈氏子孙中,最为著名的人物,清代的有陈若霖,清刑部尚书,精于律学,善于办案;陈宝深,清末著名教育学家,官至太子太傅,补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和弼德顾问大臣。现代的有中国海军第一任轮机中将陈兆锵;侨梁公路建设专家陈体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林觉民之夫人陈意映等等。螺洲陈氏宗祠,其大殿为悬山单檐,屋构为穿斗式贺构。正中置放着大供桌,供桌后为大型神龛,供有列祖列宗神牌约1000余面。大厅为道光皇帝在陈若霖70岁生日时御赐的“福寿”大字匾牌,可谓皇恩浩荡,隆宠有加。  特色  陈氏宗祠,给人印象最深的特色有三:其一牌匾联对多,这里的匾联多达一百余幅,且多为名人题咏及御赐之作。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程序等人题辞,给祠堂添色不少。其二为青漆白壁,显示出为士大夫府第,名门望族。其三,大殿中高挂灯笼的灯杆放置于“紫微銮驾”主梁下之外侧,这与其他屋宇架构有所不同,寓意着宗族子孙只有向外发展方更有前途,显露出建祠祖先的远见卓识。  有清陈若霖修、道光元年刻本《螺江陈氏家谱》,及民国21年(1933)续修排印本《螺江陈氏家谱》等谱牒。  人才辈出  螺江陈氏宗祠坐落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始建于明嘉靖后期,早先是由陈氏家族六世祖创建的家庙,至清康熙十六年(677年)方扩建为家祠。在封建科举时期,螺江陈氏有过许多的进士和举人,在民主共和的年代仍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  2006年9月23日,记者来到了螺江陈氏宗祠。该祠坐北朝南,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宗祠”的大门上许多“南元”、“馆元”、“进士”的横匾。其中”螺江陈氏宗祠”是由清代封疆大吏左宗棠亲题匾额,更由李鸿章亲自撰门联曰:“冠带今螺渚,诗书古颍川。”  宗祠第二进有一座”横墙”,隶书横匾:“代羹墙”。这“羹”字的重点在于教育。  横墙进去是大殿为悬山单檐,屋构为穿斗式贺构。正中置放着大供桌,供桌后为大型神龛,供有列祖列宗神牌约1000余面。大厅为道光皇帝在陈若霖70岁生日时御赐的“福寿”大字匾牌,可谓皇恩浩荡,隆宠有加。    榄边村  榄边村位于南朗镇北部,东连濠涌村,西与大车村相邻,南连南朗村,北与火炬开发区小隐、黎村接壤。 全村总面积9.98平方公里。2005年,耕地面积2760亩,其中水稻1650亩,蔬菜383亩,花卉552亩,其它175亩。另山地面积7200亩。2005年,全村户籍户数974户,其中农业919户,非农业55户。户籍居民3289人,其中农业2961人,非农业328人…… 详细++

福州玄帝庙

福州玄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明朝永乐帝朱棣,于永乐十年(1412年)下了一道圣旨,张贴黄榜,昭示天下兴建玄帝庙。于是福州官府便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在屏山镇海楼上奉祀玄帝。  玄帝又称玄武帝、真武帝,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属于“水”,所以民间又称为“水帝”,位于城北。而屏山正是福州城中轴线的正北,以与城南的火帝庙(可惜已被折毁)遥相呼应,带有希望福州城免受水火之灾患的良好祝愿。  随后,福州镇守崔安,在西湖畔建“玄帝行宫”,并在玄帝殿左右配祀三国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与五显帝。明万历间,又在鼓楼之右建崇真君祠,内祀玄帝。同时,在今仓山望北台(俗称黄柏台)上建有一座规模壮观的玄帝庙。今除尚保存较好的殿堂外,还有一块刻于明代的古碑,详载其历史,成了不可多得的文物,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福州著名乡土诗人魏杰,在参观望北台玄帝庙后,吟了一首诗:“岭头玄帝阙,江底白龙宫。山势朝城北,涛声涌海东。高僧琴不俗,骚客赋争雄。满壁琳琅句,碧纱字字笼。”对玄帝庙的文化内涵,作了生动的描写。  到了明末清初,镇海楼上的玄帝庙被北门外(今左海社区)梅柳桥附近的村民分炉,颇具规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逐渐被外单位占用。改革开放后,落实了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村民便在桥亭上恢复了玄帝庙,红墙碧瓦,古榕参天,内祀玄帝,旁祀周公、桃花女以及风师雨伯等,反映了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之意。桥下有屏西河与铜盘河在此汇聚,通向西湖,环境十分独特。殿里有几副对联,其中有以地名作联的:“金吾境山仰北斗,梅柳桥水接南天。”有以“玄武”两字作为藏头联的:“玄门合德双汇水,武瑞居尊一炉香”等,都很有文学价值。山门外还竖有一块石碑,铭记该宫殿的历史与现状。

陈氏五楼

  陈氏五楼  陈氏五楼座落在螺洲的店前村,为清末太师太傅陈宝琛所建,占地总面积4113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气势雄伟,环境清幽。1983年8月,“陈氏五楼”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宝琛(1846—1935),字伯潜,号弘阉,又号桔叟,听水翁,沧趣老人等,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授读毓庆宫,终授太保,进太傅。陈家自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尚书陈若霖开始,世代簪缨,为福州之一大望族。因此,他们在螺洲的故居就特别豪华,其中最著名的有“五楼”。“五楼”依建筑时间依次是“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唏楼”。  “赐书楼”原称“赐书轩”收藏清帝所赐的御书。据陈宝琛的第三弟陈叔毅《艺兰室文集》载:望坡公(即陈若霖)居敬堂的赐书轩(原在江乾埕天后宫东侧,已乃移建于后门埕厝后,”赐书楼的横匾,是名书法家翁方纲手笔,也由原处改悬于新址,此楼陈设豪华、典雅、环境幽静。为“五楼”之首。陈宝琛乡居时,同他的夫人王眉寿就住在楼下。嗣后陆续建起“还读楼”取意于“时还我读书”。此两楼存书丰富,都是陈宝琛在社会上所搜罗到的善本和珍本、极其价值。解放后,“赐书楼”和“还读楼”的图书,为当时的乌山图书馆所接收。  “北望楼”。“北望”不但是楼向“坐南朝北”的意思,更有“丹心朝北阙”的含义。这时清朝已日暮西山,大有“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这种形势下,陈宝琛尚建此楼,寄托自己的情怀,可见忠君思想的严重。该楼建筑精美,分前后楼,由于其精巧华丽,人们称之为“小姐楼”。  “唏楼”。此楼坐西向东,小巧玲珑。楼名出于嵇康的《养生论》中有“唏以朝阳”之句,意迎朝阳,无非也是思君恋阙之意。

林森公馆

  林森公馆  在福州仓山程埔头的七星巷,一片新盖的小区前,有一栋三层的老式西洋建筑,孤零零地立在巷边,和新小区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刚升级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林森公馆。  在仓山,有很多类似的老洋房,很少人把这一栋房子和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林森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他也是迄今为止福州籍最大的“官”———担任国民政府主席12年之久。孙中山病逝,林森任南京中山陵总监修,他还主持修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然而这座公馆却不是林森本人修建的。林森为官清廉,虽然当了“元首”,仍很清贫,当时的建设部长才专门为他建了这座公馆。  公馆建筑呈“T”字形,占地380平方米。进入公馆大院,三层小洋房的全貌出现在眼前。  大门两米多宽,边上是西洋式石柱,房子内全是木质地板。进入大门内,这里是原来的厅堂,墙壁右下方还保留着原有的壁炉。厅堂两侧是厢房,门都锁着,从门缝里望进去,里面都是空的,地板上都是灰尘。穿过厅堂,里面还有一道门,上面挂着“利民社区居委会”的牌子。前几年附近拆迁,居委会暂时搬到里面办公。  从左手的木楼梯上楼,在二层和三层中间,都有透亮的窗户,上面还装着当年的铁栅栏,现已经锈迹斑斑。二层和三层全部被隔成一个个房间供人居住。住在这里的王女士说,不少人已经搬出去了,现在还有十多户居民。  记者从仓山区文管办了解到,这栋房子虽然叫做林森公馆,但林森长期在外,只是偶尔回福州时小住。林森早年丧妻,伉俪情深,誓不再娶,所以没有子女。解放前房子主要是他三弟一家长期在这里居住。

福州开元寺

福州开元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福州开元寺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福建省现存较古老的寺院。始创初建时,此寺原称“灵山寺”,后改为“大云寺”,唐初又名“隆兴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为今名。寺额“开元寺”三字,据说出自唐朝名书法家欧阳询之手,笔力险劲,结体紧密,今尚存。开元寺曾是福州历史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寺院,曾数度遭灾被焚。  其范围按现在的地名来说,东起井大路,西至尚宾路,南达三牧坊,北跨龙山与芝山,当年约占城区面积的十分之一。会昌五年(845年),整饬天下佛寺,一州只准保留一寺,当时开元寺在福州规模最大,得以保存。  1979年重修后,现存铁佛殿、灵山堂和佛化社等数座殿宇。开元寺内有许多珍贵文物。在开元寺铁佛殿内有一尊铁铸的“阿弥陀佛”坐像。像身披袈裟,螺髻敞胸,两耳垂肩,迭掌合坐在莲花台上,外表贴金,法相庄严肃穆,体现唐代风格。寺内有副名联“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九百多年前这尊10万斤的大铁佛是怎么铸成的呢?据考证是“蜡铸法”浇铸的,说明当时的冶炼技艺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此外,开元寺还遗留下来宋代石槽3个,系香积厨内所用的贮水槽,其一为宋大观二年(1108年)所制,上镌铭文52字,为古代石器题识之罕见。日本真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天台宗祖师圆珍大师、印度密宗高僧般若怛罗大师于唐代入华修学之地。闽王王审知、王鏻父子极力护持之古刹。宋代刊刻佛教经典大工程--《毗卢大藏经》全藏。  用时参考  2小时  门票  入寺无须购买门票,花3元即可请一束大香入寺拜佛  开放时间  9:00-17:00  景点位置  福州市鼓楼区开元路78号开元寺内平房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是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为1907年由清朝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曾在学校任教。虽然学校数度易名,几经迁徙,但经过一代又一代师大人的共同努力,砥砺出“知明行笃,立诚致广”的校训精神,孕育了“重教、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不断推动学校事业向前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抓住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机遇,凭借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春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多亩。学校本部设有本科专业60个,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5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130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350117)

烟台山公园

  烟台山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闽江南江滨,海拔高41.6米,南望五虎,北眺三山,具有“苍山烟霞、高丘低江”的景色,是整个福州古城传统中轴线序列组织的结尾。烟台山,曾获“世界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名,虽山不高,面积不大,却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傲立于世,吸引着世人关注的目光。内有假山,小池塘,还有元朝时期的用来报警的烟墩。古时梅坞至程埔头,盛植梅花,有“琼花玉岛”之称,故称为梅花坞,简称梅坞。  走进烟台山公园,迎面是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青翠古榕、琉璃凉亭、飞流瀑布,还有几只顽皮的小猴,跳跃其间,更见趣味无穷。绕过喷水池往南走,穿过一个幽静的小广场,沿朱红的曲亭蜿蜒而上,在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旁边,便是一座小巧玲珑的观梅亭,亭旁种有梅树百株,每到严冬腊月,红梅含笑,雪梅披霜,腊梅吐蕊,暗香袭人。古时万梅争妍的景致,今可略见一斑。  “一座花园,一条路,一丛花,一所房屋,一个车夫,都有诗意。尤其可爱的是晚阳淡淡的时候,礼拜堂里送出一声钟音,绿荫下走过几个张着花纸伞的女郎……”这是叶圣陶先生为烟台山所留下的描述。  交通  20路,60路,83路,60路,509路  景点位置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梅坞路14号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南江滨堤外公园

  福州市南江滨堤外公园位于南江滨东大道,东起魁岐大桥会展岛江滨大道沿江地块,横穿鼓山大桥桥底,西至鳌峰洲大桥,公园全长约4550米,公园总占地面积近1000亩。  福州南江滨堤外公园,本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集生态、休闲、科普为一体的开放性公园。该地块为生态密林区、花田水塘区、疏林水塘区、芦苇荡湿地区四个区域。公园交通两条主园路,一是堤外4500米的自行车道,二是近6000米公园主园路和7000米次园路。公园建筑小品有:园内布置两座钢桥梁、主入口观景平台、木栈桥、休闲亭廊。绿化景观除草地外,播种10万平方莳花,主要有大花波斯、百日草、向目葵、鼠尾草、醉碟花、太阳花和利用干屈莱、鸢尾、再力花、梭鱼草、花叶芦竹等水生植物对池塘进行了改造。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南江滨东大道,东起魁岐大桥会展岛江滨大道沿江地块,横穿鼓山大桥桥底,西至鳌峰洲大桥。  类型:城市公园骑行  游玩时间: 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琉球墓园

琉球墓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琉球墓园  琉球墓园在福州市仓山白泉庵。1986年,在清代安葬琉球来华亡故人员的墓区范围内建造,墓园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内有8座琉球墓。明洪武五年(1372年),中国和琉球便开始往来,福州被指定为中琉交通港口。凡琉球贡船及谢恩使、庆贺使、进香使和留学生等所乘船只,均须在福州登陆。据载,在此亡故的琉球人前后有578人,大多数就地埋葬。现福州地区的琉球墓除墓园内8座外,还有白泉庵周围4座、高盖山2座、福建建筑学校和上渡塔仔村、连江镇海镇各1座,还征集得出土琉球墓墓碑10多方。  琉球墓多为单人葬,靠背椅形式,由供案、碑牌、侧屏、宝顶(龟甲形)、山墙等5部分组成,形制简朴。碑牌书汉文,内容包括国籍、姓名、职务、住址、生卒年月及墓地尺寸等,是反映中琉历史交往的珍贵实物资料。在福州市区第二开关厂旁有琉球馆,原名柔远驿。明成化十年(1474年)前后建,接待对象基本是琉球来榕人员。当时有前后厅和大小卧房等63间,现仅存清末改建的楼舍1座,业经重修。

螺洲孔庙

螺洲孔庙为福州文物保护单位。  螺洲孔庙,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少有的非府非县治理的乡镇一级孔庙,也是福州地区目前仅存的两座孔庙之一。  螺洲孔庙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始建于南宋,明成化十年(1482年)吴叔和重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隆庆二年(1568年)两重修,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并塑孔子像及颜渊、曾参、孔*、孟轲四像,清道光辛巳(1810年)由刑部尚书陈若霖再次倡修。  螺洲孔庙占地面积1048平方米,孔庙的主建筑有大殿、天井、厢房、门楼、水池、棂星门等,占地面积1048平方米。大殿为土木结构,面阔5间,进深7间,穿斗式加抬梁木结构,单檐歇山顶。殿内塑有孔子像。庙前的棂星门,由6根圆形石柱,11条石梁,12块石坊组成3个石门。高7米,面宽13.45米,厚0.74米。门上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青龙盘绕、鲤鱼跳龙门等精美浮雕。

南台岛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为闽江中第一大岛,位于闽江福州段南北两港之间。岛北一段水域叫“南台江”,简称“台江”,南台岛因此而得名。  南台岛东西长(淮安到林浦)、南北相对较窄(螺洲到烟台山),总面积118.2平方千米,现为福州仓山区辖区。高盖山为全岛最高点,海拔为202.6米。  仓山区四面以闽江南、北港分别与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市、闽侯县为界,总面积142平方千米,呈西北——东南向,为半岩半沙岛连岛。岛上高盖山、鰕蟆山、烟台山等原为江中岩岛,后由闽江泥沙淤积其间连接而成。地表起伏大,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地面高程5米以下;丘陵分布在中、西北、东南部,海拔在150米以下,最高点高盖山海拔202米。  全岛下辖仓前、东升、对湖、临江、三叉街、上渡、下渡. 金山8个街道和仓山、城门、盖山、建新、螺洲5个镇,共有81个社区居委会和108个行村委会。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简称海峡奥体中心,是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主赛场。中心位于福州市南台岛仓山组团中部,北临建新大道,南至东岭路,东起福湾路,西至奥体路。  海峡奥体中心由“一场三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配套设施办公用房及室外工程组成。体育场造型设计以“海螺”为主要元素,将其轻盈、优美的形态赋予建筑的造型设计中。将海洋生物“海螺”的形象通过表皮的褶皱,充分体现并营造一个富有海洋气息的灵动的体育空间,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福州城市精神。  整个海峡奥体中心建筑占地面积73.3公顷,其中,主体育场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总座椅数为59562座;体育馆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总座椅数为12980座;游泳馆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座椅数为3978座;网球馆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座椅数为3152座。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福州规划馆

  福州规划馆于2010年年底开始筹建,2014年主体竣工并完成布展设计与施工。全馆共5层,其中,地上4层,地下1层。一、二层为规划馆展厅,布展面积2万平方米。该馆位于闽江南岸会展岛上,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东侧,造型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寿山石,屹立于闽江之畔。  市民可乘坐307路、177路、136路、501路公交车到中庚喜来登酒店站下车,步行50米到达福州规划馆北门,也可乘坐上述公交车到福州城市展示馆站下车,步行20多米到达福州规划馆南门。个人参观者可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领取参观门票。  规划馆开闭馆时间定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2:00—14:30为设备检修时间,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维护,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景点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南江滨西大道(会展中心东侧)  

沧趣楼

  沧趣楼

仓山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仓前街道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东升街道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对湖街道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临江街道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三叉街街道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上渡街道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下渡街道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金山街道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仓山镇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城门镇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盖山镇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建新镇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螺江陈氏宗祠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螺洲孔庙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福州规划馆 沧趣楼
螺洲镇 螺江陈氏宗祠 螺洲孔庙 螺洲天后宫 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园 陈靖姑故居 福州玄帝庙 陈氏五楼 林森公馆 福州开元寺 福建师范大学 烟台山公园 南江滨堤外公园 琉球墓园 南台岛 海峡奥体中心

仓山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