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广元 >> 利州区 >> 袁家坝办事处

袁家坝办事处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北4公里的嘉陵江东岸。  千佛崖造像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宏伟的石窟群,在长约420米、高约40米的崖面上,龛窟密布,重重叠叠,多达13层。根据清咸丰四年(1854年)所立的石碑记载,全岩的造像有一万七千余座。但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炸崖开路,一半以上的造像被毁。现存大小龛窟四百多个,造像七千余尊。根据《广元县志》的统计,有唐刻二十七段、五代刻五段、宋刻二十六段、元刻二十六段、明刻八段、无年号者四十一段,另有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文字题记和摩崖碑刻一百多通。  千佛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南段著名的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洞、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窟、如意轮观音等;北段著名的有三世佛窟、无忧花树佛、弥勒佛窟、三身佛龛、菩提像窟、卢舍那佛龛和清代的藏佛洞等,汇萃了从南北朝、唐、宋到清代的石刻作品,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大云洞在千佛崖的中心,高3.8米,宽3.6米,深10.6米。窟的正中是弥勒佛立像,肩宽体胖,圆脸弯眉,袒腹含笑,坦然无忧。像的后边是锥形的石壁,两边雕刻有众多的小龛及排列有序的菩萨像,左右壁凿出两个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共七尊造像。南北两壁采用半圆雕法,刻出观音148尊,均华冠盛服、脚踏云莲,气势不凡。  大佛洞和三圣龛内的佛祖容貌清秀,眼小唇薄,通肩的佛衣折褶直线阴刻,有软而薄的质感。胁侍突额高鼻,唇沟深陷,表情淡雅;头上两髯高耸,两耳各悬有一条飘带,帔肩搭交于腹前。从莲台、佛龛、蚊龙拱眉等造型特征来看,都与其他龛窟的风格不同,当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大云洞右侧三圣龛窟中有南朝梁天成元年(555年)的文字题记,窟的中三龛造像,面相古朴,衣饰典雅,与大佛洞的造像相似,同属于千佛崖最早的造像。  莲花洞因为藻井的正中有一朵直径1.2米的莲花而得名。莲花周围的牡丹是宋人所绘,莲蓬绘成中国道教的“八卦太极图”。洞的东、北、南三壁各雕造一个大龛,内刻一佛二胁侍,佛像方脸宽肩,身着圆领通肩的大衣,外披袈裟,袒右肩,背后有桃形的光环。三龛的空隙处又造佛、罗汉、观音等96个小龛、130多尊。睡佛龛中,释迦牟尼侧身而卧,神态安详,像身后的众弟子,有的捶胸,有的恸哭、抽泣,各具姿态、表情各异。两端各站立一菩萨,背依婆罗双树,树干上各有一蟠龙。窟龛的北壁浮雕有两组佛“0金棺”的故事。此龛是唐代石刻造像的杰作。  千佛崖还有许多小龛,雕凿细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身着胡服的乐工、随曲飞舞的飞天、胁生双翅的飞人、身着销甲的勇士,以及各种飞禽走兽、神话故事等等,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宝库。  1961年3月,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从千佛崖摩崖造像中心区起,东至岩背外扩150米为界,南至易地湾为界,西至嘉陵江江边为界,北在重点保护区基础上外扩200米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从千佛崖摩崖造像中心区起,东至岩背东电视塔为界,南至易地湾南100米为界,西至嘉陵江西岸西侧的河滩地为界,北至加油站为界。  2.观音岩石窟(利州区)  保护范围:东至摩崖造像标志处外延80米;南至嘉陵江河滩;西至看管房外延160米;北至造像岩面顶边沿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北外延30米,西外延600米。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嘉陵江东岸千佛崖风景区  类型:洞穴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839-3231480;0839-3290080  开放时间:  9:00-17:30  

竹子溪湿地公园

竹子溪湿地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竹子溪湿地公园处于生态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赤化镇,这里山水相依,竹林相映。竹子溪湿地公园分为一带五区。“一带”为竹子溪湿地景观游憩带,以“湿地骑行、健康活力”为主题,通过绿道将自然人文景观很好地串接,使山、水、竹、人家融为一体,实现亲水、生态的田园湿地游。“五区”包含综合服务区、湿地景观保育区、田园竹韵休闲区、生态农场体验区、花香养生度假区。  竹林中,一阵风吹过,恍惚间,分不清是风的嬉戏还是竹的细语。  卸下奔波的疲惫,如古人般惬意品味竹之美。  竹林是夏季避暑的圣物,是闷热天气的降热良方,是抚平烦燥心情的一贴制冷剂。  静听竹林流水声,轻松明媚的,是心情。  置身于这竹林掩映的情境中,像是隔绝了外界的炎热闷燥,在潺潺流水间听着竹林的声音,竟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只剩下惬意与凉爽。  竹子溪,一把摇椅一片树荫,乘风纳凉,给你的心灵一个宁静的归处!

皇泽寺

皇泽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皇泽寺始建于后蜀广政二十二年(公元959年),寺内现保留有则天殿、中心柱窟、大佛楼、小南海、吕祖阁、五佛亭、望江楼,新建有女皇山庄,宋代墓室浮雕墙。据明代陈鸿恩所撰《皇泽寺书事碑》载:“皇泽寺相传为武后创”。清代张邦伸《云栈记程》中说:“武后秉政,建皇泽寺于此”。宋庆龄也于1963年为皇泽寺题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导览  摩崖造像及石刻  皇泽寺内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摩崖石刻造像,大部分为盛唐时期的作品,分布在寺中“则天殿石龛”、“迎辉楼石龛”、“大佛楼石窟”、“中心柱石窟”、“五佛亭石龛”内。  皇泽寺除摩崖造像外,还有众多碑刻,其中有著名的《蚕桑十二事图》。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广元县令曾逢吉下令在全县境内的驿道两旁栽桑,曾逢吉将离任时,把栽桑、养蚕、缫丝的生产过程,绘制十二事图,刻成14块碑立于此。这既是我国蚕桑生产的珍贵历史文物,又是格调高雅的艺术珍品。  宋代墓室浮雕墙   武则天与皇泽寺  广元市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初唐贞观年间,利州(今广元)都督武士彟的夫人扬氏在寺南之江潭乘舟游玩时感龙孕而生下武则天,出生之时,城郊的南山飞起一只五彩的凤凰,在利州上空盘一圈后便向天的尽头飞去。则天称帝后,下诏赐寺并刻其真容,寺名“皇泽”,其真容为一石刻金妆像,表现的是武则天晚年时期的形象,至今还保持在寺内。  参观小贴士  寺内参观约需半小时至1小时。此外,皇泽寺还是观赏广元市全境的好地方。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女皇路与滨江路交叉口(近嘉陵江西岸乌龙山脚)  类型:古迹博物馆寺庙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839-3607013  开放时间:  9:00-17:30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千佛崖风景区

  千佛崖位于四川广元市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东岸,与皇泽寺隔江相望。千佛崖是四川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1961年4月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重重叠叠13层,密如蜂房。现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全崖造像以大云洞为中心,分南北两段。南段龛窟有:大佛洞、莲花洞、牟尼阁、千佛洞、睡佛龛、多宝佛龛、接引佛龛、供养人龛、神龙大佛、如意轮观音、单身佛窟等;北段龛窟有:三世佛龛、无忧花树窟、弥勒佛龛、三身佛龛、节行僧龛、菩提像窟、伎乐天人窟、地藏王龛、力士龛、卢舍那佛龛、十一面观音像、阿弥陀佛龛、飞天窟、清代藏佛洞等。  导览  大云洞  居于千佛崖中心位置,规模最大,共计造像234尊,左右两壁雕有148尊莲花观音像,窟正中一大佛立像为弥勒佛。唐天授元年 (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时,白马寺法明和尚薛怀义等12名和尚为迎合武则天当皇帝的需要,撰写《大云经》呈武则天,称武则天是弥勒佛降生,应代替李 唐做皇帝。武则天看后大喜,亲笔作序,颁布于天下,且令各州要营造大云寺以珍藏《大云经》。因武则天生于利州(广元),当地百姓就在千佛崖造大云洞,并且 刻了这尊弥勒佛立像和后壁龛中二圣——高宗李治、武则天。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嘉陵江东岸千佛崖风景区  类型:洞穴古迹  游玩时间: 建议3-4小时  电话: 0839-3231480;0839-3290080  开放时间:  9:00-17:30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一级支流南河与万源河交汇区域,总面积111公顷。公园始建于2006年,200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3年10月通过验收并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内有南河、万源河两大自然水系,有北湖、中湖、南湖、对望湖四大人工湖泊,有1.3万平方米的退耕梯田,有登山广场、南山观景台等3处蓄水库塘,有7条连接河流、湖泊、库塘、梯田的生态小溪。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从公园西侧擦肩而过,带来了高山的呼唤与大海的深情,增添了公园的水姿、水韵。在建设初期,政府投巨资在公园东西两侧的南河水系上建立的两个人工调控充气拦水橡皮坝,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湿地物种的生存需要,调节水位。除了河河相连、河湖相通,自成体系的地表湿地水系以外,公园还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丰水季节,公园随处可看到地下水渗出。公园发达的湿地生态水系,灵动的水景水貌、水韵水姿,是我们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依托。  除了丰富的湿地水资源以外,公园独特的资源优势还表现在湿地保育区有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10余个野生鸟岛和鸟岛周围约300万平方米的适合水鸟生息繁衍的浅水河滩地。野生鸟岛通过天然内河与公园陆地相隔,不受任何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对水鸟及水鸟栖息地进行有效保护。  公园建成以来,以其优质的生态环境、灵秀的自然风光和独具魅力的湿地特色,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更是当地市民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的不可多得的去处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凤凰山公园(东山公园)

  凤凰山公园又名“东山公园”,是广元老城区内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活动、体育锻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免费向市民开放的综合性公园,  凤凰山公园目前主要有凤凰楼、凤凰书吧、静园、游乐场、动物园、映月池、木双亭、梧桐栖凤广场等主要景点。广元市城标-凤凰楼位于园内巅峰处,被誉为“川北第一楼”。园内目前还有较多的儿童游乐设施和广元唯一的动物园,成了孩子假日玩耍必去的目的地,同时园内绿树成荫,也是成人夏季避暑好去处;园内的集中展现的女皇文化,也成为外来旅游观光人士了解、走进广元文化必去之处。  广元凤凰山公园已从2012年起用5年左右时间,进行大规模改造,以进一步提升公园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群众休闲娱乐健身需求。 改造后的凤凰山公园不仅主题更加鲜明,还将划分成文化主题区、游乐健身区和生态休闲区三个区域,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游览需求。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蜀门北路1段蜀门市场对面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 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南河湿地公园

  四川广元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一级支流南河与万源河交汇区域,核心区东至景观廊桥,西至老鹰嘴大桥,南至南山台地,北至滨河北路,面积11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8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1.26%。公园于2006年3月开始建设,2007年元月建成正式向市民开放,2009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0年9月在第四届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获得了“长江湿地保护与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8月被成都理工大学列为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2013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四川省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景点位置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南河湿地公园  

广元白龙湖

  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区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5°20′—105°38′,北纬32°30′—32°45′。1993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1月由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416.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8.8平方公里。  景区风光如画,气候宜人,人文古迹众多,置身其中,如入仙境。湖区青山环抱,湖面烟波浩渺,峡谷山回水转,岛屿若隐若现,奇峰突兀,群山竞翠,瀑飞泉流,云蒸雾绕,形成幽、秀、险、奇的湖光山色。以阴平岛为中心,分为沙洲湖、刘家峡、龙洞峡、洛阳河、青草坪、景谷峡和宝珠寺七个各具特色的景区,有“沙洲日出”,“碧水丹秋”,“双峡环流”,“黄峡探奇”,“栈桥夜月”,“西港飞虹”等十大景观和五十多个景点,是最理想的游览、渡假、会议、疗养和水上运动基地。景区溶洞众多,洞中遍布石钟乳、石柱和石笋,形态各异、变化无穷,有鬼斧神工之妙、虚幻迷离之奇,让人留恋忘返;景区人文古迹众多,有三国时代古战场白水关遗址,北魏阴平国遗址,诸葛亮出师祁山的后勤基地“木牛流马山”,魏国勇将邓艾裹毯而下的“摩天岭”,偷袭江油灭蜀取道的“阴平古道”等,置身其中,恍如身临古战场。景区山体连绵、植被繁茂,生存着大量珍稀动植物。近年形成的白龙湖景区10万亩油橄榄种植基地,不仅让白龙湖景区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中国油橄榄之乡”,更进一步完善了景区的生态环境,为景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白龙湖风景名胜区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以白龙湖为中心,把剑门群峰、翠云长廊、昭化古城、皇泽寺、千佛崖、唐家河、鼓城山、七里峡、天曌山等著名景区连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川北旅游片区,又是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东大门,是连接以西安为中心的川西景区的天然纽带。景区距广元城区19公里,距G5高速昭化口和宝成铁路线昭化站10公里,距广元飞机场11公里,国道212线横贯景区。新建成的G75高速在景区设有姚渡、木鱼两个出入口,兰(州)渝(重庆)铁路姚渡镇平原站距景区仅5公里。  地址: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东坝新民街37号  电话:0839-3270880  

来雁塔

来雁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利州区来雁塔  景区分类:人文景观,历史遗迹  最佳时机:四季皆可  招牌景点:经成绵广高速公路到达广元,路况良好。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200米,向南外延300米,向西外延300米,向北至108公路南侧路基。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嘉陵江

  嘉陵江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嘉陵江发源于山下宝鸡,300多公里从陕入川,到四川广元市纵贯南北,沿江风景不错,地产开发红红火火的。  景点位置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  

红军石刻标语碑林

红军石刻标语碑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石刻标语碑林,文物,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学习中国革命史的重要史料。  原广元县文物管理所于1973年至1976年间,将分布在县境内的110多条红军石刻标语汇集于皇泽寺建馆陈列。原国防防部部长徐向前元帅为其亲笔题写的“红军石刻标语碑林”匾额悬于展厅。这些古刻展品展示出了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至1935年间在广元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的史实和业绩。共有石碑43面,标语65条,内容反映了红方面军在川陕苏区所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学习中国革命史的重要史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利州魁星楼

利州魁星楼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利州魁星楼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  魁星楼,又名奎阁楼,取其“魁星点斗出状元”之意得名而修建。座落在广元城西38公里的三堆镇政府办公楼旁的三堆文化站内。魁星楼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该楼高18.4米,共4层,底层为长宽各9米的正方形,木质0,成宝塔式从底向上逐渐收缩。楼内间有悬道楼梯而上至顶层,颇具民族特色。魁星楼整体建筑用材讲究,建筑工艺水平较高,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魁星楼被广元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6米至公路,向南外延50米至文化站办公楼,向西外延60米至文化站文化长廊,向北外延9米至文化站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广元市博物馆

  广元市博物馆系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是广元首家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7072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已于2015年5月对外免费开放。广元市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4月,为广元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3人,目前在编12人。主要职能职责为承担广元市博物馆免费开放;全市范围内的文物调查、保护、考古、研究;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对县(区)文物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搜集、保管广元地方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利用文物、标本收藏品举办历史、艺术和自然专题的陈列宣传、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工作。  地址 广元市利州区文化路586号(利州广场旁)  联系电话 0839-3315559  服务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  交通线路 路线一:10路、15路、13路恒星城公交车站下车,步行200米左右即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皇泽寺摩崖造像

皇泽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泽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北魏晚期,历经北周、隋、初唐、盛唐的不断雕凿,至中唐时期趋于衰落,持续时间300多年。现存造像57窟龛、大小造像1200多躯。现存重要洞窟除前述的12号、13号外,还有15号、28号、38号、45号、51号、55号、56号等洞窟。这些石刻造像对研究四川地区佛教的传播路线、造像题材和风格、人们的宗教信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1961年,国务院将皇泽寺摩崖造像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泽寺摩崖造像在寺院的后面,镌造于临江的绝壁之上,共有自南北朝至宋、明时期的造像一千多尊,主要的石刻龛窟有中心柱窟、大佛窟、五佛亭石龛、则天殿石龛等。除部分分布在写《心经》洞区、五佛亭区外,大都集中在大佛楼区。  大佛楼又叫大佛石窟,原本无楼,是则天殿背后依山摩崖造像石窟。该楼初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后因年久失修已坍塌。现所见之楼,是1980年国家文物局拨款所建之新楼,由著名书法家李半黎先生题书“大佛楼”三字匾额于楼上,故习称“大佛楼”了。  中心柱窟  位于则天殿之上、大佛楼左侧的中心柱窟(45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的一处,也是四川地区唯中心柱窟  一的中心柱窟。  中心柱窟又名塔庙窟、支提窟,深2.76米,宽2.6米,窟约13立方米,窟室方形平面,平顶略弧,窟中央立方柱,由窟底直通窟顶,三壁各开一大龛两小龛。  中心柱是一根完整的石柱,又是一座造型精美的经塔,由塔基、身、顶三部分组成。第一、二层四面各凿一龛,龛中凿一佛二菩萨三尊像。这些佛龛造像,刻法古拙质朴,坐佛褒衣从正面敞开,下缘垂于台座下;左右侍立菩萨,发作双髻,长裙曳地,阔幅天衣于胸前作V形交叉于双肩成双角若翼。  三面石壁上三大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像均身躯颀长,菩萨则面颐丰润,通身无璎珞,造像坚挺有力,富于体积感。三壁上部饰千佛。中心柱窟始凿于,但三大龛内的造像为后代改凿。  大佛窟  中心柱窟旁,是皇泽寺最大的一龛造像,即大佛窟(28号窟),此窟最初是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所大佛窟  开,但成于初唐。大佛窟为马蹄形平面、穹隆顶式窟,高7米,宽6米,深3.6米,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像,龛后壁浮雕人形化天龙八部。  主佛为释迦牟尼(一说是阿弥陀佛),高约6米,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曲举胸前,右手施无畏印,体态雄健魁伟,表情庄严肃穆。可惜的是他的手指在“文革”期间被毁坏,现在看到的是重塑的。大佛背后刻有“天龙八部”,在变化多端的彩云中若隐若现,十分生动。  主佛左右侍立迦叶、阿傩二弟子。迦叶袒右肩,左手执香炉,右手握拳下垂;阿傩左手捻串珠,右手上举,拇指中指相并。  外侧观音、大势至二位菩萨,也都刻得眉目清秀,端庄慈祥。左右0、金刚、力士等造像,惜风雨剥蚀,已面目难辨,但所见一肢一臂,仍旧雄姿英发,形态不凡。大佛窟供养人  这座石窟内刻有一“供养人”像,在全国“佛界”中再也找不出相同的面孔。他高0.67米,身着官服,头戴唐制双翅官帽,双手合掌跪于佛前虔诚祷告,在大佛足下,显得卑微而又渺小。据张大千老先生考证认为,此“供养人”应为被废后的唐中宗李显,因希求复帝,以取悦母后武则天,正为其母祈祷。另一说法为章怀太子李贤。因李贤曾令范晔诠译《后汉书》,有影射皇权旁落之嫌而得罪于武则天,被废为庶人;后李贤奉令监造皇泽寺时,令石工将自己的像雕于大佛脚下以示忏悔请罪。  大佛窟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造像精美,是皇泽寺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雕刻技艺最精湛的洞窟,也是我国初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品。  五佛亭石龛  五佛亭是以五个石龛雕刻而得名的,其中一号石龛较大,主像释迦牟尼体态适度,身披袈裟,衣纹纤细流畅,如轻纱透体,极富质感。左右的菩萨像,身材窈窕,面容秀丽,头束发髻,戴着珠环宝冠,胸前挂饰璎珞,身披纱络,下着罗绮,显得体态轻盈潇洒,这是此地造像珍品中的珍品。此外还有雕刻精细的牧牛画、舍利塔等。  写《心经》洞造像  皇泽寺寺内的写《心经》洞中,保存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题刻。唐代宗初年,颜真卿为利州刺史,曾写《心经》一卷,刻于此处,因此俗称写《心经》洞。  写《心经》洞洞区有造像,分布于巨石三面,共计19龛,东面主要雕刻经幢和六道轮回的内容;西面造像常年埋于土中,2005年春在基建过程中被发现,主要内容为三世佛及释迦、多宝佛的题材;南面12号、13号洞窟为武则天的父母武士彠、杨氏开凿,时间为贞观二年(628年),这个时间与武则天出生的第三种说法相符,因此,这两个窟可能是为武则天的出生祈福所开,窟内现存有武氏夫妇礼佛图一组,弥足珍贵。

袁家坝办事处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袁家坝办事处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