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滨州 >> 博兴县 >> 店子镇

店子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博兴县打渔张引黄灌区水利风景区

博兴县打渔张引黄灌区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右岸。引黄闸本来设计在打渔张村附近,但由于后期论证后,建于现在位置,但命名还是以之前的打渔张引黄闸命名。1956年建成。因黄河河底抬高,1981年在原引水闸后新建引水闸1座。  规模  设计流量120立方米/秒。灌渠1680多条,。排水沟3280多条,总长3850余公里。大小建筑物5万余座。灌溉范围西起张北公路,东至老防潮堤,南到小清河,北至新广利河,控制灌溉面积16.07万公顷。是山东主要灌区之一。   工程发展  近年来,博兴打渔张灌区积极打造省级水利风景区,日前已进入申报程序。  打渔张引黄灌区依托浓厚的灌区文化、黄河文化、自然景观以及区内深厚的佛文化、戏文化,初步形成了“一个核心,四条风景带”独具特色的水利景观。  一个核心  即以打渔张渠首工程为核心。这里有1956年建成的引黄闸、1981年建成的新闸,还有老一干、引黄济青、三合干、十三条渠、稻改干等进水闸。其中打渔张引黄闸已经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闸名也一道成为打渔张灌区的标志之一。新老引黄闸一前一后,默默见证着打渔张灌区的历史变迁。引黄闸后的一组现代水工建筑,布局紧凑,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周边自然景观做衬托,与新老引黄闸一起构成风景区的核心。  四条风景带  灌区文化景观带、三合干生态旅游景观带、引黄济青思源景观带和黄河文化风情带。  灌区文化景观带自打渔张渠首至二干下游,总长31公里。十三条渠进水闸、洛车李枢纽闸、张洛沟渡槽、打渔张河涵洞等历史水工建筑物构成了灌区的主要景观。洛车李闸边的两棵老杨树、二干辛马斗渠旁边的兴河柳树不仅是灌区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个美丽的景点。“月牙海”是由打渔张灌区预留的第十四条沉沙条渠改建成的月牙形水库,在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同时,与相邻的十三条渠一起成为两条景观长廊。位于二干渠下游的刘官村附近是山东省吕剧的发源地,黄河水不仅养育了这方土地,还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艺术修养。  三合干生态旅游景观带位于三合干渠两侧,总长12公里。位于打渔张渠首的乔庄镇是全省淡水养殖先进镇,星罗棋布的虾池、鱼池点缀于渠道两边,乔庄镇在黄家村南建成的生态百果园等已经成为人们垂钓、采摘、休闲的好去处。  引黄济青思源景观带自渠首至预备河入口,总长34公里,依托原打渔张一干渠建成,为胶东调水和地方生产合用工程。上游有济青泵站植物园,除了几十余种绿化苗木外,园中亭台楼榭等景点点缀其中,既可以赏花、垂钓、踏青,也是观鸟的好地方。各季节都有不同的鸟类在水池中捕鱼、嬉戏,或在树林中栖息。渠首沉沙池又名“思源湖”,黄河水由此沉淀后,再输送到青岛、烟台。引黄济青干渠中部、下游还是博兴佛教文化的发源地。龙华寺遗址位于引黄济青干渠以东约3公里处,已经纳入博兴县开发规划。

博兴兴国寺

博兴兴国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兴国寺俗称丈八佛寺,位于博兴县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始建于天平元年(公元534年),自隋唐至清代,屡屡重修。据考证,唐天宝,金天眷,元贞,明成化,万历,崇祯,清道光菌重修过。  丈八佛石造像亦称兴国寺石造像,坐落在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  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积7.29平方米,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佛像高肉髻,面方圆,微笑,丰颐大耳,法相庄严,身披“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支祗,胸前打结,“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佛像雕刻精致,造型生动,人体比例准确,衣纹舒展流畅,堪称艺术珍品。  据史料记载:公元534年,这里始建一个寺院,名兴国寺。丈八佛石造像就坐落在寺中正殿内,当初为面涂金粉,身披彩裟。在其左右,还各雕有供养人六,比丘一,中间有一人作双手拱博山炉状。殿内树有五幢石碑,中间最大的一幢上面刻有大小29尊不同形象的佛像,雕刻精致,栩栩如生。位于两旁的四幢石碑上,则分别刻有该寺于元朝元贞二年、明朝景泰元年、明朝万历元年、清朝道光六年重修的碑记。每年逢农历十月十五日是这里的庙会,其香火盛势曾远近闻名。至清末,兴国寺因年久失修败落倒塌,石碑亦失,仅存丈八佛暴露在平地上。  1982年,丈八佛石造像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98年,香港客商欧通国先生前来投资400万元,重修其保护工程,新建了两座大殿和一座山门,占地13亩。现已竣工并向游人开放。   

龙华寺遗址

龙华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遗址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城东北陈户镇南,冯吴、崇德、赵楼三村之间。  龙华寺始建于北魏中、晚期。北魏——北齐时期,该寺香火极盛。该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型重修:一是隋朝时期。隋统一全国后,佛教被尊为国教,隋文帝在位期间,曾重修龙华寺,建龙华塔,并设立龙华塔落成碑。二是唐朝时期。隋朝末年王薄起义时期,龙华寺成为民众反对佛教、起义军进攻的重点而遭到劫难。唐朝初年,善男信女再次重修龙华寺,但寺院比原来已逊色不少。三是清朝时期。宋朝时期,金兵大举入侵中原,使龙华寺毁于战火。直到清光绪年间,经过重修,龙华寺又重现生机。据说寺院建筑雄伟壮丽、古朴大方,大门朝南,分前后两院,院内建有大正殿、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等。民国年间,寺院的正殿因年久失修而倒塌;1948年,龙华寺因连年不断的战争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成为一堆废墟,仅剩遗址至今。  寺朝向南,前后两院,内有大正殿、钟鼓楼等。隋代曾重修,此后时废时建,至清末规模已变得很小,最终废圮。1926年在遗址上出土隋仁寿三年(603年)御造龙华碑,高1.45米,宽1.06米,有碑文25行,行存50字,楷体字,尚有魏碑遗风。  该遗址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米,暴露有砖墙基、灰坑等遗迹,是目前山东省发现的最大的北朝遗址。曾经出土南北朝中北魏、东魏、北齐和隋代残碑断碣、金铜造像、石刻造像、白瓷素烧佛像等200余件和暗釉瓷罐、瓶、碗、壶、盘、杯、泥质灰陶瓦当、滴水、板瓦、筒瓦、砖以及北齐和隋代铜钱等大量陶器、瓷器、铜器文物。这些珍贵文物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历史、书法、佛教、文学、艺术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次大发现:一是1976年出土过大宗石刻佛教造像,二是1978年出土了“东方美神维纳斯”——青石圆雕菩萨立像,三是1983年出土过数近百金铜佛像,此外还出土过一批白瓷素烧佛像。  1976年,在博兴县张官村龙华寺旧址出土石刻72件,包括造像碑、造像、佛头、佛座等,纪年像有东魏2件、北齐7件,堪为北朝佳品。造像题材有佛、菩萨、一佛二菩萨、弥勒佛、太子像、卢舍那佛等。单体佛、菩萨多为立像,佛作高肉髻或螺髻,细眉长眼,薄唇短颈,身体平直。著通肩衣,袒右或褒衣博带,衣纹疏朗而流畅。手作施无畏印、与愿印。白玉石像上原饰金,多已脱落,青石像施彩绘。菩萨像戴三花冠或化佛冠(观世音菩萨)。宝绘垂肩,胸饰项圈与悬铃,璎珞交叉于腹部,中间穿璧,帔帛自两肩垂于体侧。部分菩萨为模印白瓷素烧作品。一白瓷菩萨裸上身,斜披络腋,下著长裙,裙带交结后下垂,双手于胸前持宝珠。有背光,双腿下垂倚坐于束腰阶梯形方座上。  1983年,在龙华寺遗址出土鎏金铜造像94件,其中有铭文的39件,最早的为太和年间者5件,年代从北魏太和二年至隋代仁寿三年,历时四个朝代,长达125年之久,国内罕见,被国内外专家称作“中国南北朝小型鎏金铜佛像断代的标尺”。  2006年龙华寺遗址作为南北朝至隋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兴县博物馆

  博兴县博物馆位于博城五路,前有文化广场,后有董永公园,地处城区文化娱乐中心。博物馆于200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300万元,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正门内有2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边为展区,共设七个展室,分别为两个佛教艺术展室、两个石刻艺术展室、一个历史陈列展室、一个革命文物展室和一个吕剧艺术展室。展出文物400余件。  博物馆馆藏文物3000余件,种类有陶器、瓷器、佛教遗物、石刻、石器、金属器、玉器、文房四宝、印章、古籍字画、钱币、骨角器、化石、民俗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北朝至隋代佛教艺术品,博兴出土的北朝佛教艺术品数量多,质地有石、铜、素烧瓷、陶等。石造像约有200余件,并且大多带有题记,这是其它地方所不及的。博物馆展出的模印素烧瓷佛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目前国内的资料中其他地方还未发现。博物馆尤其有名的是1982年龙华寺出土的一批金铜佛像,年代从北魏太和二年至隋仁寿三年,历时四个朝代,长达125年之久,在国内实属罕见,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我国南北朝佛教考古的可喜收获。博物馆馆藏的龙华碑,雕造于隋代,其碑文字体是我国的隶书向楷书转化的字体,其书法研究价值和雕刻的技艺手法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堪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其内的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如:大批的陶器、文房四宝、瓷器、骨角蚌器、古代书画、古籍书籍以及玉器等。博兴县博物馆内最具特色的是北朝佛教造像。十多年来,博兴县出土了大批石、瓷造佛像以及金铜等。另外,博兴县博物馆收藏的石造佛像有一百多多件,而且还带有题记,这也就是与其他地方所不及的地方了。不仅如此,博物馆馆藏的模印素烧瓷造像,是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目前国内外其他地方均未发现,使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人惊叹不已。

洪福园

  洪福园,位于博兴县兴福镇,古称姑棼行宫,又称洪福寺,起于殷商,兴于春秋,传承于汉明。古因其地理位置后靠贝丘前有渑水,以“背倚宝山、襟怀圣水”而被位于博兴的蒲姑古国封土为坛,作为祭拜天地和祖先以及祈年的福地。到了春秋时期则成了齐国接待国宾使臣田猎游览之所。  洪福园曾与历史上许多名人、历史故事产生过关连,相传孔子早年居住齐三月曾游姑棼观人射雁,由此而发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的论语。公元前331年,楚怀王派屈原使齐,也曾游姑棼行宫而与齐修抗秦盟约。鲁庄公八年,大将连称、管之父兴兵姑棼行宫,无道昏君齐襄公在此灰飞烟灭。还有功垂战国、化干戈为玉帛的“稷怪才、一代辩士”淳于髡,明代著名御医任重,明代著名隐士魏休庵等,均以大德惠民载誉此地,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在这里保存着兴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炉姑庙、百子殿、玉皇阁等道家文化遗迹,这些建筑都取材于教人弃恶扬善的民俗文化,后经明清年间的乾坤道人苦心经营,成为岱北香火鼎盛丛林胜境;在这里更是具有蔚为壮观、远近闻名的海内外书法碑刻数百幢;在这里还耸立着天地孝女炉姑的塑像,其动人传说悠久绵长。  现今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洪福园是自1993年以后不断扩建重修的园林胜景:巍峨壮观、耸入云霄的九级洪福宝塔;令人心生崇拜敬仰之情的“三贤祠”;排列整齐有序散发浓郁书法艺术韵味的数百碑刻;重修装缮的炉姑庙和百子殿;使用高档雕塑材料雕刻而成栩栩如生的炉姑雕像;专门展现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洪福文化大殿;收藏有“兴福之源,福兴之根”等碑刻的洪福碑廊等景观。  洪福园的影响自古就有,如今当地的正月初九、三月三、九月九三次大集市,便是由历史上洪福园同时间的三次庙会演化而来。   

麻大湖风景名胜区

麻大湖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麻大湖亦名麻大泊、鱼龙湾,俗称官湖。位于博兴县城西南约5公里,地处博兴、桓台两县交界处。系孝妇河、朱龙河、郑潢沟、乌河等众水下流汇集而成。湖面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4公里,面积近30平方公里。为内陆淡水湖泊。  麻大湖有着迷人的风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览胜地。博兴县沿湖有25个自然村,村村相连,杨柳葱茂,小桥流水人家,掩映其间,连同桓台县沿湖20多个村庄,正好构成一个椭圆形的风景带,象慈母的双臂,紧紧地把明珠般的麻大湖揽于自己的怀抱。而那湖中,水道如网,港汊纵横,岛屿星罗棋布,阡陌犬牙交错,阡陌上翠苇丛生,水中红荷婷婷玉立。散在湖面上的一处处小渔舍,荷环蒲绕,杨柳依依,门前小桥,桥头舟泊,俨然一派江南景色。  记得程颢诗中曾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之句。观赏麻大湖的四时佳景,更会领略到这诗中情趣。   

滨州丈八佛石造像

滨州丈八佛石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造像亦称兴国寺石造像,坐落在博兴县城东南10公里处的寨郝乡寨高村西北角,因其身高丈八,俗名丈八佛。  佛像坐北面南,全高6.75米,底座高1.5米,底面积7.29平方米,为单身立式圆雕青石造像。佛像高肉髻,面方圆,微笑,丰颐大耳,法相庄严,身披“褒衣博带式”通肩袈裟,内着僧支祗,胸前打结,“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佛像雕刻精致,造型生动,人体比例准确,衣纹舒展流畅,堪称艺术珍品。

打鱼张森林公园

  打渔张渠首森林公园是2001年12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公园内,有打渔张引黄闸、凉亭楼阁、百岁垂柳、青年林工程、大禹治水和黄河母亲及"保护母亲河"雕塑等景观。进入公园,鸟语花香、-茫茫、水声滔滔,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打渔张引黄闸"六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

博兴古槐

  古槐传说中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远远望去,像苍龙腾空,又如绿色巨伞,映衬在蓝天白云下,显得苍劲、挺拔,充满盎然生机。老槐树胸围4.85米,三个人合抱尚且勉强。  树干已枯空,树冠一半枯死,另一半的树皮上顽强而执着地长出繁密的树枝,郁郁葱葱,葱翠欲滴,堪称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树洞内斑斓的树皮,扭曲的树身,蜿蜒交错,宛如怪石嶙峋的岩洞。  它苍翠的容貌,令人悠然回想它生命萌芽的久远年代、漫长岁月的生长历程和传奇经历,不仅心驰神往,肃然起敬。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户晓,更为媒仙古槐的传说增添了迷人色彩。  洪福园暨华东碑林  洪福园建于汉代洪福寺故地,占地50余亩,园内民族文化特色浓厚,有仿古建筑、名家词碑多处,是具有一定影响的传统民俗文化园林。华东碑林珍藏有费孝通、王光英、程思远、沈鹏以及陈立夫、蒋纬国、各爱国宗教界和日、韩、泰等国名家题词碑150多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凤阳桥

  凤阳桥为青石结构三孔拱形桥,位于滨州市博兴县湖溪镇仗八佛村。  风阳桥始建于明朝嘉靖42年,重修于清道光28年。桥体造型秀美、工艺精湛、结构严谨,突出体现了明代建筑特色,现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滨州麻大湖

   桓台两县交界处。系孝妇河、朱龙河、郑潢沟、乌河等众水下流汇集而成。湖面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4公里,面积近30平方公里。为内陆淡水湖泊。     麻大湖有着迷人的风光,自古就是妙趣天成的游览胜地。博兴县沿湖有25个自然村,村村相连,杨柳葱茂,小桥流水人家,掩映其间,连同桓台县沿湖20多个村庄,正好构成一个椭圆形的风景带,象慈母的双臂,紧紧地把明珠般的麻大湖揽于自己的怀抱。而那湖中,水道如网,港汊纵横,岛屿星罗棋布,阡陌犬牙交错,阡陌上翠苇丛生,水中红荷婷婷玉立。散在湖面上的一处处小渔舍,荷环蒲绕,杨柳依依,门前小桥,桥头舟泊,俨然一派江南景色。    山东滨州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店子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利王村

----

大刘村

----

辛耿村

----

辛杨村

----

前崔村

----

后崔村

----

耿朱村

----

耿郭村

----

辛朱村

----

利戴村

----

耿殷村

----

利蔡村

----

梨园村

----

般若村

----

北营村

----

大吾杨村

----

大王村

----

大肖村

----

利城村

----

沙旺村

----

九台村

----

东郑村

----

西郑村

----

张侯村

----

张朱村

----

张王村

----

张刘村

----

辛张村

----

张卢村

----

刘耿村

----

董官村

----

马庄村

----

店子村

----

耿王村

----

耿刘村

----

马兴村

----

马宋村

----

张吴村

----

店子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