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漳州 >> 芗城区

芗城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市老芝山公园位于漳州市政府大院北面,芗城区大通北路处,于199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目前漳州市中心最具自然原生态的景观公园,也是市中心惟一的山地公园。整个公园占地面积28.5公顷,利用原有茂密的植被和优雅的景观,修建曲折有致的登山步道,山顶新建一个三层八面的亭子“揽月亭”。  漳州芝山公园二期改造项目已于2017年7月20日建成,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  二期工程占地面积约297亩,2015年12月开始改造建设。芝山公园二期建设遵循回归自然,因山就势,保护山林生态,于低洼处建湿塘景观,挖掘历史文化,塑漳州先贤名人像,再现亭廊相望、山水相依、文脉相承的紫芝胜景。  -据悉,芝山公园划分为五个区域:入口服务区、登高揽胜区、滨水游乐区  -湿地休闲区、密林游憩区。其中入口服务区、滨水游乐区已在一期范围内,早已建成开放,而芝山公园二期以登高揽胜和游湖赏绿为主线,是一座具有森林气息、自然野趣与闽南文化特色内涵的集登高揽胜、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山地公园。  丹霞烟雨廊  -据漳州市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芝山公园二期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的理念。利用原有山体的排泄渠道、沼泽地、湖体,遵循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技术规范,因势利导,实现雨水在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植被,巧妙配置园林植物,合理规划雨林栈道和园区绿道,辅以少量休息亭和便民设施,打造成生态景观区,既能让游人游憩山间湖岸、登高揽胜,又能解决雨水的储、净、渗、排,防止台风暴雨天气引发山体的次生灾害。  -山林游憩区  -山林游憩区位于芝山公园南部。公园南主入口就位于该区和学府路的交界处。规划利用地形及其历史文化,恢复建设甘露、日华二亭,与万寿亭成三亭鼎立之势。  -该区以登高游玩、生态养生和丰富的林木季相为主要特色,包括芝南拥翠、甘露升华、日华晨曦、香雪花海四个景点,芳香园、雨林园、竹类园、春韵园四个专类园。通过登山道,可到达甘露与日华二亭。在山腰间规划休息亭、廊等建筑构成群体,结合历史典故造景,成登高揽胜之趣。此外,在该区可感受各专类园带来的不同感官体验。  -半山亭  -老人活动区  -老人活动区位于山林游憩区正北面,背靠芝山北峰,面向紫山湖,形成一种靠山面水的佳位,面积32亩。这里的地势总体较平坦,局部有一定的微地形,可创造一些老人们喜闻乐见的园林景观。  -该区以休闲健身、生态养生为主要特色,形成一种“游在山林,修身养性”的养生体验。该区设置一处休闲茶舍,配有太极广场、丹霞烟雨廊、休息亭、遛鸟广场等景观节点,用于老人们泡茶、打太极、下棋、观景、遛鸟等活动。  -识风亭  -登高揽胜区  -登高揽胜区位于芝山公园北部,面积约80亩,是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芝山北峰是芝山公园的最高点,峰上建有历史古亭万寿亭。  -该区以登高揽胜、文化教育为主要特色,由万寿亭、芝山文苑两个景点构成。万寿亭作为全园最高点,最宜登高揽胜,规划对其登山道及四周的绿化进行整改,保证其开阔的视野。芝山文苑以原有管理房为基础,改建成文化艺术馆,展示芝山与漳州的过去、现在、未来以及漳州的各种文化艺术。  -暮雨亭  -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位于南主入口附近,面积约30亩。该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有利于开展各项儿童活动。  -该区以科普教育、游乐活动为主要特色,包括儿童公园、疏林草地两个景观空间和儿童科普专类园。儿童公园内设置各式游乐设施,用于儿童游玩,促进儿童间、儿童与父母间的交流。疏林草地则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宽敞自在的场所,用于春游、秋游等活动。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九龙公园位于漳州市区胜利东路与元光南路交汇处,公园面积9.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4公顷,是市区最大的一个以水景为特色的市级综合性休闲公园。  九龙公园历史上是漳州的东湖,公园1993年由市、区、镇三级政府共同出资3700多万元兴建,1995年底建成开放。园内主要景点有:九龙戏水喷泉雕塑、湖心岛、清远水榭、映雨轩、水仙阁、枕波亭、倚春亭、南山秋晚亭、不染亭、愚亭、云龙桥、霞起桥等。  九龙公园是市区最大的一个市级综合性休闲公园。 根据公园的地形条件,以及现阶段的开发,对该公园的内部结构分区进行重新调整,规划成六个功能区:综合休闲区、水面活动区、疏林草地区、热带植物区、服务区、儿童游乐区等六个功能区。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林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林氏宗祠,又称比干庙,位于福建省漳州芗城区振成巷内。  林氏宗祠,又称比干庙,是漳州七县林姓氏族合建的林氏宗祖,供奉林氏始祖比干,乃漳邑林氏祭祖之所,漳州林氏还以此年作接待本宗族赴考往来生员用。宗祠前后进已废,现存中进四方正殿,面积430平方米,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红色筒瓦,下檐不围合,并留有回廊的痕迹,可见原规模甚大。宗祠确切建筑年代已无考,经专家据主殿实物与结构分析、鉴定,始建于宋代,因清末曾修葺,故亦带有清式建筑的痕迹。  漳州比干庙不仅长期供奉比干,还做为林氏族人赴考往来生员的接待处。文革前比干庙内仍高挂多块明清状元、探花的牌匾,林震、林钎、林士章均高挂其上。正殿两边厢房各有十几间书屋,各区林氏考生均可来此住宿读书作文。资料可查,明、清时期漳州林氏族人进宫殿试揭榜甚众,且大多继承先祖比干之人格气质。明嘉靖探花林士章知书达理,明辨是非,胸心宽阔,乐于助人,任南京礼部尚书,国史副总裁,深得皇上信任并赐给三间五楼十二柱式石牌坊一座,矗立于现漳州香港路,石牌匾两面分别刻楷体巨字“尚书”、“探花”。明万历当朝东阁大学士林钎以“清恬异常,高风亮节”著名于世。明代〈〈云山居士集〉〉作者林偕春进士“立朝刚直,不阿权势,文章气节,为世崇重”。近现代大文豪林语堂1895年生于漳州,1919年往美国哈佛大学文科就读,获文学硕士,1921年到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专攻语言学,获博士学位,1926年曾到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并参加鲁主办的“语丝社”。林语堂才学广博、学贯中西,一生著述甚丰,其主要著作〈〈剪拂集〉〉、〈〈京华烟云〉〉等被推荐为国际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是当今唯一的中国人著作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现漳州建有林语堂故居纪念馆。自古以来,漳州林氏后裔文人辈出,漳州比干庙是古时漳州人民崇尚文化之风的一个窗口。  漳州比干庙不仅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建筑本身即是一座难得的有较高考古研究价值的古建文物。2006年漳州林氏宗祠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石牌坊

漳州石牌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又称石坊、牌楼,漳州方言称其为“荷表”,意思为“某人承皇恩受褒表”的纪念建筑。漳州牌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来闻名。清朝年间记载有地点、有名称的牌坊,多达四百多座。虽经历史变迁,至今保留下来还有近50座,分布在漳州各区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牌坊,为位于芗城区香港路北端双门顶的“尚书探花”和“两京敭历坊,(三世宰贰)”两座明代牌坊,和位于新华东路东端岳口启的“闽越雄声”和“勇壮简易”两座清代牌坊。  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石牌坊共有四座,分别位于市区香港路北段双门顶明代石坊,即"尚书探花"坊和"三进宰贰"坊,及新华东路岳口街清代石坊,即"勇士简易"坊和"闽越雄声"坊。四石坊均为石坊木结构,3间5楼12柱。双门顶明代石坊,南北对跨街矗立,与所处的旧城南门老街,组成了极富特色的古街区景观;岳口街清代石坊系清圣祖赐平台名将蓝理、许凤立,威武雄壮,坊都有5处镂雕洋人的形象,反映了明清时期漳州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景象。漳州明清牌坊石雕浑朴精致,花、鸟、人、兽各具神韵,形象生动,典型地表现了漳州传统石雕艺术既精致典雅又豪放流畅的特色。  这四座牌坊,建筑形式颇有相似之处:均是石仿木结构,以青石和白石相间建造,石材颜色对比鲜明,整体和谐自然。悉为三间五楼十二柱。各楼顶上皆置鱼形脊饰,檐翼解都有潇酒自然的起翘。正匾以下均以梁枋隔层。坊上形大体硕的梁、枋、柱,以及精雕细刻的斗拱、雀替、花版、垂柱等各式部件,设置巧妙,衔接精密。坊上遍布雕刻装饰,分别用阴刻、线刻、浮雕、镂雕、双面雕等不同手法刻有龙凤、花卉、一飞禽、瑞兽、人物等,形象生动。不仅具有南方细腻繁缛的品味,而且融进北方粗犷刚毅的气派,体现了漳州传统艺术保存浓厚中原文化色彩与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是漳州古代人民留下一笔珍贵财富。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漳州市区这四座牌坊,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景点位于芗城区,可乘坐市区1路、9路公交车至九龙公园站下前往。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2号。  大殿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政和二年(1112),绍兴九年(1139)复回原址,明成化十八年(1482)重建,几经废兴。漳州府学亦设于此。现建筑由仪门、大成门、两庑、丹墀、祭台、大成殿等组成,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朱熹知漳州,曾每旬之二日必领官属至此“视诸生讲小学为正义”。郑成功、黄道周等都曾到此祭祀孔子。  主体建筑大成殿,为明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23.2米),进深六间(23.7米),重檐歇山顶。花岗岩大石柱支撑着抬梁式木构架,下檐梁架皆为插入金柱的三步梁架,硬挑单挑出檐。金柱柱径达0.8米。上檐在额枋之上施弯拱叠枋偷心式斗拱一圈,除柱头及转角外,补间斗拱施一至二朵,斗拱外檐出檐部分为七铺作单抄三下昂单拱偷心,斗拱之上设井口天花。屋檐起翘显着,两山山尖升起较高,正脊弯起,山花挑出山柱之外,保留了早期闽南建筑特征,具有许多宋元木构手法。殿前六根蟠龙檐柱,形象生动,雕工精美,是闽南大型殿堂建筑的重要实例。庙内尚存元延祐、明洪武和正德、清康熙以及1924年和1936年立的重修碑碣。其中1924年的《重修漳州学宫碑》为康有为晚年所撰并书,笔力雄健。  2001年漳州府文庙大成殿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芝山红楼

芝山红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芝山红楼,又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胜利西路118号。红楼原为美国教会创办的寻源中学的校长楼,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后,毛泽东同志曾居住在这里。建筑为三层砖石结构楼房,占地约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其中陈列室面积400平方米。楼坐北朝南,底层为地下室,墙体用条石垒砌而成,二、三层为砖木结构,红砖砌墙,故有“红楼”之称,小巧美观,引人注目。楼内有7个房间,二层西南侧带有前廊,罗马拉式拱顶,三楼有凉露台,平面布局较合理,有明显的西式风格,楼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庭院,四周筑围墙,正面和东侧围墙上留有工农红军攻克漳州时书写的革命标语和口号。  纪念馆馆藏丰富,有文物近千件。既有闽南地区革命活动的大量党史资料,又有红军攻克漳州照片、红军战利品、宣传品和游击队使用过的武器、袖章等实物,还有毛泽东当年工作生活用品。馆内分设4个展室,突出漳州战役这一专题。其中,“毛泽东工作室”是根据当年同住该楼的邓子恢、曾志、罗明、毛泽东的警卫员关洁清等老同志的回忆和指点,按原样摆设的。  1956年11月,漳州市将毛泽东居住过的“芝山红楼”辟为“闽南革命纪念馆”,1957年开放,1962年更名为“毛主席居住纪念馆”,1967年改名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芝山红楼先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威镇阁

威镇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俗称八卦楼,是漳州城的标志性建筑,福建省十大古建筑之一。  威镇阁始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数百年间,几经毁建。1997年重建,为三层八角楼阁,占地9亩,高57.88米,踞九龙江畔,望漳州府城,与建在芝山上的威镇亭遥相响应。  主楼雕梁画栋,彩画、红木雕刻独具风格,栩栩如生;楼中辟有“中华灯谜”第一馆,馆内收藏有“国粹一号端砚”及中外灯谜资料万余件等。  现在的威镇阁,依旧为3层建制,八卦形建筑,但规模远超历代。主楼高近52米,高大典雅而不失潇洒,气势非凡,意蕴深长。  主楼前亭左右两边,精巧玲珑的三角亭、四角亭,花台错落有致,其间名花异草争芳吐艳,生机勃勃。护廊由精美的浮雕组成,生动地展现出漳州各地的名花名景,堪称漳州风物精华的缩影。  山门由两根高7.35米、直径1.2米和两根高6.35米、直径1.1米的浮雕九龙华安玉石柱组成,山门楣额“威镇阁”3个大字铁划银钩,笔力遒劲,是著名书法家启功的力作。山门左右各置一只由重达28吨的整块九龙璧雕琢成的石狮,工艺精湛,维妙维肖。  山门前是小广场,广场尽头是一个与威镇阁风格相融的古色古香的威镇阁商业城。为了提高威镇阁的文化品位,芗城区政府将被海内外誉为“中华谜史第一馆”的漳州灯谜艺术馆迁入阁内,丰富的灯谜馆藏,形式多样的灯谜活动,为威镇阁增色不少。   

林进屿、南碇岛

  林进屿、南碇屿,是全国11个第一批获得国家级地质地貌公园之一,位于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  林进屿火山地貌属于新生代陆地间断性多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有柱状节理玄武岩景观,有不同规模古火山口无根火山气孔群景观和海蚀熔岩湖、熔岩洞景观等。林进屿:呈椭圆形,面积0.16平方公里,海拔72.7米,全岛基本上由玄武岩构成,岛上的东北面为火山喷气口群,共有16个火山喷气口。  南碇岛:离海岸约6.5公里,椭球形,面积0.07平方公里,海拔51.5米,全岛由140万支柱状节理极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石林构成,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大、最密集的玄武岩石柱群。全岛由柱状节理及其发育的墨绿色玄武岩石林构成,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蓝天碧海之中的一块墨玉。  岛上大片的悬崖峭壁,全由高高悬挂的玄武岩石柱组成,密集排列的石柱像凝固的瀑布。地质学家认为,漳州火山地貌大多经历多次火山喷发,而离海岸最远的南碇岛很可能形成于其中最强劲的一次。喷发出的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了一根根整齐排列的石柱,地质学上称为玄武岩柱状节理。南碇岛火山奇观为国内仅见。   

松州书院

松州书院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漳州北郊———芗城区浦南镇松州村,创办于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距今1290多年,到目前为止是全国发现最早创办的书院之一。《龙溪县志》记载:“松州书院在二十四都,唐朝陈响与士民讲学处。”书舍、厅堂、跑马场,面积约15亩,既可教学,又可习武,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唐贞元二年(786年),州治迁至龙溪县,书院前增建松州大庙,祀陈元光及其部将,形成前庙后校的格局。1864年毁于太平军之火,后又重建。书院系翰林承旨直学士陈响创办执教,属官办,教员均由县令隆礼聘请,办校旨在“为导民于礼乐,无混迹于渔樵。”改变“海滨世无仕者”。陈响把孔子的“文、行、忠、信”融于一体,言传身教,导士民于礼乐,开士子之茅塞,培育了大批人才。

莲花池山遗址

莲花池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旧石器时代

林语堂纪念馆

  林语堂纪念馆位于漳州芗城区,于林语堂105岁诞辰纪念日(2001年10月8日)当天开馆。至2005年10月8日先后接待了7万多名参观者。该馆坐落在其父母长眠的虎形山上香蕉林中,占地面积7亩,前眺林语堂故居,背蕉林环抱。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风格,体现林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馆前,安放一尊2米高的林语堂先生坐式青石塑像。纪念馆有81级花岗岩台阶,暗喻林语堂81年的生命。  林语堂纪念馆内一层为活动室,二层为展览室,布局简洁,空间感强。馆内展出林语堂先生100多幅珍贵照片和100多种书籍及一些林语堂用过的实物。  景点位置  福建省漳州天宝镇五里沙村    林语堂 (1895~1976)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祖籍龙溪县。生长在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里。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深造。毕业后,任北京清华大学英文教员。 1919年。林语堂由校方资助出国留学。赴美前和鼓浪屿人廖翠凤结婚,即相偕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耶拿大学专攻文学。半年后,转到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1923年夏获博士学位…… 详细++  林语堂 (1895~1976)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祖籍龙溪县。生长在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里。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深造。毕业后,任北京清华大学英文教员。 1919年。林语堂由校方资助出国留学。赴美前和鼓浪屿人廖翠凤结婚,即相偕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耶拿大学专攻文学。半年后,转到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1923年夏获博士学位…… 详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位于芗城区新华北路与福漳公路交叉口,建于1984年7月,由主体和背衬壁画两部分组成  主体有鲜花绿草簇拥的圆形平台基座和一尊高5米多,左手抱金杯  右手高举花束的中国女排姑娘塑像及一跟三棱丫形碑柱碑柱高24米,银灰色,顶部叉成三支小柱高托一个排球,象征着中国女排  三连冠  纪念碑主体的背后,配建门楼式巨大壁画,以作碑衬壁画表面有1000多块方形块石构成,主题人物画面再现女排姑娘场上激战的英姿,漳州是中国女排夺取“五连冠”的摇篮,这是漳州人民为纪念女排夺取“三连冠”而建造的。   

漳州南山寺

漳州南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漳州南山寺在漳州市区九龙江南畔的丹霞山麓,为漳州八大名胜之一,是闻名海内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大寺院。据《龙溪县志?古迹》记载,它原名“报劬崇福禅寺”,是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陈邕所建,至明朝才改称南山寺。  南山寺规模宏大。进五个并列的大门为天王殿,殿中奉祀一尊笑迎八方来客的弥勒大佛像,两旁分列四大天王(也称四大金刚)高大形象。      福建漳州市

府埕

府埕为文化旅游景点。  府埕、文庙片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街区内的始兴北路俗称“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府埕”两边建筑原为1919年陈炯明主政时建成的“迎宾旅馆”,历史上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手抓面、干拌面、豆花粉丝、锅边糊、五香、果条、卤面、粽子和三角饼等小吃花样齐全。街区内的始兴南路是市区唯一现存的石板路。

中国女排腾飞馆

  中国女排腾飞馆位于市区新华北路。漳州是中国女排的重要训练基地,也是中国女排腾飞的摇篮,为弘扬中国女排拼搏精神,漳州于1994年修建了中国女排腾飞馆。腾飞馆建筑面积6942平方米,内设比赛馆和训练馆两个部份。-同志亲笔为该馆题写馆名。距腾飞馆不远处建有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是漳州人民为纪念中国女排夺取“三连冠”而建造的。

芗城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东铺头街道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西桥街道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新桥街道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巷口街道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南坑街道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通北街道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浦南镇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天宝镇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芝山镇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石亭镇 漳州芝山公园 漳州九龙公园 漳州林氏宗祠 漳州石牌坊 漳州府文庙大成殿 芝山红楼 威镇阁 林进屿、南碇岛 松州书院 莲花池山遗址 林语堂纪念馆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 漳州南山寺 府埕 中国女排腾飞馆 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

芗城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