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西南州 >> 兴义市 >> 乌沙镇

乌沙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革里窦氏彝族民居

  革里窦氏彝族民居群,位于兴义市乌沙镇革里村。革里窦氏家族均属彝族,祖上由滇迁黔,经数百年生息繁衍,在革里成了一个大家族。窦氏居有建筑5组及原有石板巷道,此外还保存部分别姓民居残存部分,现存窦氏民居均座东北向西南。据专家考证,这里的民居建筑受滇东民居文化的影响较大,同时又受到一定的汉文化影响。资料显示窦氏民居修建年代从晚清至民国,均为穿斗木结构,一楼一底小青瓦顶,部分民居砖石砌筑外墙。民居部分花窗、六合门、过厅门罩、厢房二楼裙板等艺术构件保存完好,浮雕、透雕花鸟虫鱼等图案,具有典型的晚清雕刻风格。原建筑均由正房、厢房、过厅组成四合院形制。窦氏民居群修建时间连续,数量较多,保存较为完好,艺术构件特点鲜明、工艺精湛,图案极富传统文化色彩,在艺术、历史、科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民居建筑群。

乌沙古脊椎动物发掘地

  乌沙镇是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的主景区,是鲁布格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镇139.32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因岔江、革里、革居、谢米、泥麦古等地的法郎组竹杆坡段地层(中三叠世拉丁期晚期——晚三叠世卡尼期初期)广泛分布着乌沙安顺龙、兴义鸥龙、杨氏幻龙、海百合等丰富的海生动物化石,有90余平方公里被规划为贵州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乌沙镇境内的岔江、革里、革居、谢米、泥麦古等地鱼龙类、鳍龙类、海龙类、长颈龙类、鱼类、等足类、海百合、虾及其它无脊椎动物化石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属种丰富、保存精美,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2000年在乌沙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中国、美国、意大利等国的研究人员于2008年9月1日至4日,对乌沙三叠纪海相地层古生物进行考察后认为,乌沙地区三叠纪海生动物化石不仅精美、奇特,是举世罕见的“自然遗产”和资源,而且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罕见的珍稀化石标本,正如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史前生命与环境研究所地质博物馆馆长、教授江大勇所说的“我们博物馆的研究的‘贵州龙’绝大多数是乌沙出土的”一样,已受到国际科考界的强烈关注。  2010年9月3日,参加“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及其后演化”2010国际研讨会·北京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40920124002)研讨会的国际、国内专家一行30余人来到兴义市乌沙镇考察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化石。据说通过考察将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的演化以及古地理、古环境、古生态等对三叠纪生物圈复苏过程的影响等问题。  在发掘点上经过考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史前生命与环境研究所地质博物馆馆长、教授江大勇表示,乌沙地区的古生物化石是具有多样性、保存完好、形态精美特点并有露出连续完整的三叠纪地层剖面。其化石形态及藏量在世界都是非常罕见的。国外专家感到非常神秘,因为这里既有大到十几米长的鱼龙,也有小到几公分的贵州龙,还有几米长的纯性龙等古海洋生物化石。乌沙发掘点对研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起源发展问题和海生脊椎动物的组成面貌、多样性、演化历程及其与古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关系、与海生无脊椎动物演化的关系等焦点问题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原始素材。北大教授孙元林认为,这个点处于关岭化石群和六盘水化石群的中间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阶段,非常有利于研究海洋生态的演变历史,也是研究海洋生物由浅海向深海过渡的一个转折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包括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三部分。中心景区距兴义城区6公里,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景区内瀑布群,中心景区内的30余道瀑有的壮如银河缺口,有的柔弱若婀娜仙子;瀑群凌空而降,飞珠溅玉,阳光下的道道彩虹,与深谷幽境相映,置之其中似人若仙。景区内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溶浊”的作用,形成的深圳特区谷两壁碳钙堆积千姿百态,似飞禽走兽,加之瀑雾滋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万峰林景区位于峡谷中下游,景区内峰林独立、清泉环绕、良田万倾、农舍点缀,好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万峰湖内厅峰湖内奇峰与碧水相映成趣,湖岸布依族人民的吊脚楼里不时传出的山歌,诉说着这里的山绝水美与好客的传统美德。  在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内漂流,更是让你随河流的自然落差而在地缝绝壁中感受大自在的鬼斧神工,过险滩穿碧浪,一阵惊心动魄后,橡皮舟又带你静静地体味这独特的“有惊无险”,我们的导游小姐自始至终陪你“玩着心跳”,感受神奇。1998年中国国际皮划艇比赛在这里举行。  马岭河风景区有一个“马岭河峡谷五环漂流公司”,可为您的漂流活动提供服务。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324国道附近  类型:国家公园峡谷地质地貌瀑布河流漂流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400-026-1186;021-55135515;0859-3122666  官方网站:http://www.paopaohai.com/guizhouInfo/G10284044  开放时间:  7:30-18:30  交通  贵阳长途汽车总站乘坐到兴义的长途汽车,每天8:00、8:40、9:00、16:00、19:00、19:30发车,价格95元。然后从兴义乘中巴到马岭河,车费2元,乘出租车的话大约15-20元。  门票  旺季(3.1-11.30)80元/人,淡季(12.1-次年2.28)60元/人;观光电梯往返30元/人;漂流198元  

万峰林

万峰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万峰林景区距离兴义市约45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分为东、西峰林,景观各异。东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为特征,西峰林是高原喀斯特景观。  餐饮/住宿/购物在“万峰第一观”的布依第一寨可以吃“布依八大碗”(猪脚炖金豆米、红烧肉炖豆腐果、炖猪皮、酥肉粉条、排骨炖萝卜、素南瓜、素豆腐、五色糯米饭),听布依古乐——八音坐唱,喝“便当”酒(布依米酒)。交通前往万峰林景区,可先到兴义市,在客运东站乘中巴车前往,票价5-8元,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门票/开放时间25元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五屯  类型:地质地貌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859-3374058  开放时间:  8:00-17:30  交通  乘19路公交车可达  门票  80元/人(不含1元保险);  观光车50元/人(不含1元保险);  演出(八音坐唱、布依族民族舞蹈)100元/人;  60-69岁老人、在校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门票半价;70岁以上老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门票  

马岭河峡谷漂流

马岭河峡谷漂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惊心动魄的峡谷地缝马岭河漂流,正逐渐成为贵州旅游的一个热点。  马岭河峡谷在黔西南州首府兴义市东北,是7000万年前地壳运动中拉开的裂缝,并在水流长期侵蚀下形成的一条奇险幽深的狭窄地缝,深达200至400米,人称“地球上美丽的伤疤”。峡谷雄、奇、险、秀,千峰对峙,峭壁和峰顶上,集中了古庙、古桥、古寨、古营盘、古战场、古驿道、古石碑、古人类遗址等人文景观和瀑布群、溶洞群、钙华壁画等自然奇观,充满古朴和野趣,在全球极为罕见,因而有“天下第一缝”之称。峡谷迂回曲折,滩多水急,是漂流的好地方。在马岭渡口乘上橡皮舟顺流而下,经车榔温泉、五彩长廊、天星画廊和赵家渡景观,一路漂过18滩、20余湾、30余潭、200条瀑,而两岸绝壁上钙华形成的“壁画”如动物狂欢图。虽在激流中跌宕起伏,却有惊无险。  马岭河峡谷国家风景名胜区还包括万峰林、万峰湖两大景区。万峰林景区内,古朴的村寨、田园镶嵌在峥嵘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之间,构成一幅幅恬静祥和的田园风光。万峰湖是天生桥高坝电站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水面160平方公里,湖中上千座山峰构成又一个千岛湖,乘竹筏游船穿梭其中,白鹭红鸥飞翔,水上石林、布依古寨、峰林峭壁辉映,似天然山水盆景。目前已开发了马岭河峡谷直达万峰湖50公里的漂流航道,将三大景区连结成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周边景点还有黄果树、云南石林等。  马岭河峡谷终年温暖湿润,被誉为“天然温室”,四季可漂。风景区距兴义市仅4公里。交通便利!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324国道附近  类型:国家公园峡谷地质地貌瀑布河流漂流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400-026-1186;021-55135515;0859-3122666  官方网站:http://www.paopaohai.com/guizhouInfo/G10284044  开放时间:  7:30-18:30  

笔山书院

  笔山书院,以书院所面对的兴义城南笔架山而得名,是今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始建至今已近200年,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1905年,笔山书院转办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讲习所,后改为兴义简易师范学校(隶属于省立兴义中学)、兴义乡村师范学校。1926年改为兴义初级中学,1941年更名贵州省省立兴义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政府决定将原省立盘县师范学校迁往兴义笔山书院院址内,与简易师范合并,正式定名为贵州兴义地区师范学校。1975年8月,经省委批准,改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随黔西南州的建立改称黔西南州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改为黔西南州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05年,高等小学堂堂长徐天叙带领学生魏正楷、王文华、窦简之、熊凤阶、高致祥等13人赴省诚贵阳报考通省公立中学,在入学考试中囊括了前13名。消息传开,学堂名声大震,毗邻的滇、桂两省学子纷纷前来求学。  百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各个时期国家和盘江八属的文化、科技、艺术人才,以及有影响的军政要员、商界名流,不少学子出内拔萃,卓有成就。其中有民国初年任贵州省长的刘显世,有任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的王伯群,有任黔军总司令的王电轮(文华),有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行政院长的何应钦。在抗日战争时期,有跋涉千山万水,奔赴革命胜地延安、参加抗战的黄俊、肖君盛将军。近半个世纪培养的万余名中师和师专毕业生,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为我国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有戴东勇、杨踽、潘洪范、黄大荣、谭洵、刘坤久、润维等地州级以上的干部,罗安仁博士等教授和工程师;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1986年农历除夕那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胡锦涛(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王安泽(时任黔西南州委书记)的陪同下视察了黔西南民族师专。

顶效猫猫洞“兴义人”遗址

顶效猫猫洞“兴义人”遗址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顶效镇位于兴义市东北25公里,离镇不远,有猫猫山,因山顶有两个隆起的山包,一个低而微垂如猫头,一个高而扁长似猫身拱起而得名。远远望去,它像一只山猫匍匐在地,正准备纵身而起,捕获猎物。猫头上,有一个高3米,宽4米左右的岩洞,酷似山猫圆睁的大眼,当地人称之为猫猫洞。  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洞里找到了有古代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次年10月进行试掘,11月正式发掘。从洞内黄褐色砂质上层和堆积物里,获得珍贵的人骨化石、哺乳动物化石等大量文化遗物,还发现不少用火遗迹。出土的人骨化石下颔骨粗壮低矮,齿弓短而宽,形态与“山顶洞人”的下颌骨近似。股骨较粗壮,骨壁厚,髓腔小,与晚期“智人”化石相似。出土打制石器石材4000余件,可供研究的石器标本1200余件,其中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还有石核、石片、石钻、打击砾石、石锤等大类。石器类型完整,加工精细,形状多样。出土骨器6件,角器8样。骨刀呈灰黑色,磨制光滑,造型精美,刃部光洁锐利。角铲由鹿角加工而成,刃面45°,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黑褐色的骨锥,制作也很别致,是先将一块厚兽骨打成三梭形状,再向左右两侧修琢,由骨内壁向骨外壁打击,把上端打击成细瘦的锥尖,最适合用于锥割物体。这种骨锥器形与我国辽宁营口金牛山和宁夏灵武县水洞沟遗址出土的锐尖骨锥比较,具有尖刃修长,断面呈梭形的特点,是目前我国旧石器时代同类出土文物中的精品。此外,还出土了中国犀、窄齿熊、牛、鹿、象、麂、竹鼠、野猪、獾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以及烧骨、烧石、炭屑等用火遗迹。  考古工作者已将猫猫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为“兴义人”化石,并根据其留下的遗物特征,命名为“猫猫洞文化”。猫猫洞古文化遗址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义市——顶效镇,途径G324、顶效大道,驾车约行驶40分钟,无门票。

盘江奇石园

  盘江奇石园  兴义盘江奇石园:建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地89.5亩,总投资1300万元,现已修建完工的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奇石馆、贵州龙馆、矿物品簇馆、大型石景、玉带湖等景观,盘江奇石园已成为集赏石、科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园林,与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自然风光相辉映,相得益彰。  盘江奇石:盘江水石瑰伟奇绝,奇绝之一:激流赋予的自然美。南北盘江水系覆盖区域辽阔,水位落差大,两岸峭壁入云,江水湍急,河床狭窄,滚滚江流把上游峡谷、沿途各支流中各种岩石裹入江水,九曲百折,浩浩东来,数十万年间激流将各种岩石远距离搬运,剧烈不停地冲刷,石块间相互撞击和泥沙的磨砺,在较慢的河床上形成一个个巨大的石滩,生成了质地坚硬、造型生动、线条流畅的天然奇石,形成鬼斧神工、大璞石雕的自然美。奇绝之二:水洗度极佳的圆润美。盘江水石大小齐全,大的数十吨重,小的可手中把玩;大石构图奔放,粗犷雄浑,立于广场庭院,如闻千里盘江奔腾咆哮的力度和野性,给人以坚稳凝重气宇轩昂的震撼力;小石则可置于厅堂,观圆润之线条,叹自然之神奇,有的则可把玩于掌中,如抚肌肤,顿生快感,既健身,又益心益智。  奇绝之三:独领-的形体美。盘江水石以形取胜,独树一帜。景观类,具备悬崖、洞穴、平台,又有峰、脊、谷、洼的造型基础,形状奇特,变化无穷,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叠嶂层峦。加上一些景观类水石中充填有石英脉,方解石脉,形成世上少有的瀑布石。象形类,或像动物,像飞禽走兽;或似人物、头像、半身、全身皆具;或与某些器物相似,形象十分生动,惟妙惟肖。尤其人形禅石,静虑修持,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定慧相资,大道生成;抽象类,则是天然雕塑、自然造型,如闻无言之歌唱,如观静止之舞蹈。

鲁屯牌坊群

鲁屯牌坊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屯牌坊群   鲁屯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清代中后期建成的石牌坊三座,它们是鲁屯经济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鲁屯石牌坊群是“屯堡文化”在黔西南地区的典型代表。耸立于南门口的那一尊“李汝兰之母百岁坊”建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耸立于下排街的那一尊“李锦章百岁坊”建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6年),座落在铁匠街口的“黄健勋之母李氏节孝坊”建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   三座牌坊均系四柱三门五楼式。铆榫结合构造。坊座坚固,坊体楼高各7米,坊底为束腰须弥座;两根中柱高4.5米,宽0.8米,如此石料难于找到。石柱下边有顽狮护鼓,鼓面分别浮雕着各种古代的神话故事,“有嫦蛾奔月”、“钟鸣逐鹿”、“麒麟戏鹤”、“吴刚伐桂”,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石牌坊一楼中间有长2.5米的石匾,书有“贞寿之门”、“志同冰质”、“节比松操”、“升平人瑞”、“国瑞家祥”等大字,每块牌坊的门柱上都有对联,这几块匾是几件绝世稀有的书法精品。   融书法篆刻为一炉。书法笔力遒劲、潇洒处如行云流水,有一泻千里之势;凝重之处如力顶千斤,力穿石背,具有很高的美学艺术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看后让人叹为观止。三楼用碗口粗的石柱镶成三格,中间镶有“圣旨”二字,方匾两边雕有“二龙抢宝” 的石柱护卫着,二楼雕有“金蟾吐丝”,每座牌坊的边角均镶有“鱼翘尾”。三牌坊顶端均雕有大篆、小篆的“寿”,很像寿星老人抚须自笑,具有很高的艺术感。   这几座牌坊都是道光皇帝下圣旨拨款修建的。是鲁屯的镇镇之宝,是古代的建筑艺术精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几座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是清朝中后期鲁屯辉煌灿烂的文化见证。   

鲁屯古镇

  鲁屯地处兴义市的东北部,是一个具有6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居住着汉、布依、回、苗、彝等多个民族,是中西部黄金旅游线路上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腹部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走进鲁屯,既如同走进了军事文化的历史长河,又犹如跨进了秀美的江南水乡。在这里,观古牌坊雄姿,辨人间善恶荣辱;听名人轶事,催人奋发进取;看古墓,感岁月沧桑;探奇洞、玩秀水,采天地之灵气。  据省文物考古专家调查考证,鲁屯早在殷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开发云南、贵州,决定用兵西南,并于洪武十四年(1381)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率军30万南征,历经8年平定滇黔,建千户所于鲁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这里积淀了厚重的军屯文化、众多的历史古迹、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秀丽的山水风光、神秘的溶洞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目前,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旅游服务设施日臻完善。  鲁屯的古民居主要建于明清时期,建造形式有一至二进式或一至三进式四合院、燕窝式三合院、碉堡结构四合院,最著名的是一至三进式四合院(即走马转廓楼)。主要为官宦人家或富有人家住房;一般民居为燕窝式青瓦小屋。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尚有400余栋,5余平方米。屯内建筑千门百  户,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白墙衬青瓦,绿树映红楼,屯内外池塘波光粼粼,河中流水潺潺,一派江南水乡恬静画意,实为一处旅游休闲佳境。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贵州省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喀斯特锥峰岩溶地貌景观和贵州龙动物群古生物化石产地为主题特色的地质公园,有马岭河峡谷景区、西峰林景区、东峰林景区、顶效贵州龙景区、乌沙贵州龙景区、泥凼石林区、坡岗岩溶生态区和万峰湖景区等八大景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面积1000平方公里。  整个园区内,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及其产地,顶效和乌沙两个景区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是独特和罕见的;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坡岗岩溶生态区、泥凼石林等是我国锥型喀斯特发育最典型、连片分布最广的,岩溶地貌类型最多的地区。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有保存完好的南龙布依古寨(八卦寨)、“布依八音”古乐;何应钦故居、“王电轮将军故里摩崖”、刘氏庄园(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鲁屯石牌坊群、万屯汉朝墓群以及被命名为兴义人的“猫猫洞”、“张口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使之构成一个集自然景观、生物化石、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深内涵的地质公园,具有极大的旅游观赏、休闲度假、地学科普价值。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  类型:地质地貌  游玩时间:建议1天

晏家湾水库

  晏家湾水库四面远山环绕,林木叠翠,山色苍翠欲滴,构成了一幅碧波绿树、山色空蒙的景色。在晏家湾流传着一个传奇性的故事:晏家湾原来叫松林坡,坡育住着晏、赵两家,晏家仅生一女,取名晏珠,天生丽质,聪明伶俐:赵家生有一男,名叫宝银,英俊潇洒,朴实厚道。二人从小青梅竹马,相爱至深。二人相约至井前,海誓山盟,互许终身。一年元宵节,晏珠和宝银到鲁屯戏楼看戏,不料晏珠被吕相公看中,一心设计要娶晏珠为妻,于是吕家买通官府,把宝银抓去戍守边塞,行到途中,他们将宝银毒害。晏珠得知此讯,终日以泪洗面,痛不欲生。一日,晏珠来到山盟海誓的井前,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血泪满井,最后投井殉情。一时间,井水溢出,渐渐地流成一条小溪,小溪汇成一泓碧水,灌满千亩良田,而宝银亦化为一尊石人,日夜守护在河畔。古镇人为了纪念晏珠与宝银的爱情故事,便把松林坡改名为晏家湾。  晏珠死后就葬于晏家湾旁一座形似乌龟的小山上。水涨时“乌龟”与她的坟墓一起潜入水中,水消后“乌龟”与坟墓一起又浮出水面,古镇人称之为“神龟戏水”

郑屯间歇泉

  间歇泉  郑屯间歇泉景区地处马岭河峡谷-安龙招堤-万峰湖三大景区的中心地带,位于方圆108平方公里的坡岗喀斯特植被保护区腹地,以一泓常年不浊随地球自转而出水量变化的泉水而得名。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地质地貌独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聆听天籁之音、感动万物之灵的天赐田园。间歇泉景区始建于2002年3月,经过科学规划和恢复民居故貌,成为风景宜人的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地。  景区内有:昭示天意的间歇泉、神秘深邃的犀牛潭、醉态可掬的摇头石、悟道悟心的神树堡、权力象征的天印山、寻觅历史足迹的营盘山、记录布依族历史的王氏宗祠等景点。景区内有体现布依族文化的“糠包广场”,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宝葫潭、水车、钓鱼池、布依族农家旅舍和布依族风味的美味佳肴“九缸钵”等人文景观、原始生活与自然风光。

梭江大峡谷

  粗犷、雄奇的梭江大峡谷位于兴仁县境东部的百德镇与新马场乡境内,距县城60公里。  梭江,即北盘江流经县境河段,上起麻沙河注入北盘江的黄家洞,下至北盘江龙洞河交汇处的“三江口”,长22公里。每至冬春,水势趋缓,江水清澈,碧波荡漾,被游客誉为“清水江”;入夏后,水涨流急,汹涌澎湃,如野马奔腾,两岸峭壁,壁立千仞,惊险异常。  梭江大峡符边上的九盘,是古代交通要塞,据《兴仁县志》载:“明洪武年间,设九盘驿站,有把总一人,司务一人,守兵二十余人,治境,并保障往来商贾客人。”  梭江峡谷系喀斯特地貌,岭险峻、山嵯峨、峰嶙峋、崖垂悬,显示出粗犷雄奇的风姿。夹岸山高,峭壁耸立,赤壁如焰,直冲霄汉,破蓝天,穿白云,此乃峡谷一大特色。

兴义万佛寺

兴义万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景点介绍  兴义万佛寺位于兴义城的东南方向,距离城区有十多公里,是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风景区内的一处景观。它与万峰林风景区融为一体,同泥凼石林和万峰湖相衔,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周围青山灵秀,奇石挺拔,民风淳朴,是中国著名天然洞穴道场。  万佛寺建于明嘉靖年间,洞宽126米、高82米,洞中奇观千姿百态,造型完美,堪称洞中精华。塑有释迦牟尼、弥勒、观音、地藏诸菩萨像,建有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殿、地藏殿、斋堂、客堂,有僧众锡道场十余人,洞内墙壁上还摆放了几千个小佛像,寓意万佛朝宗。  地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风景区内  类型:寺庙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乘19路公交车至终点站可达   

乌沙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乌沙村

----

窑上村

----

牛膀子村

----

纳姑村

----

抹角村

----

磨舍村

----

大兴寨村

----

普梯村

----

岔江村

----

乌沙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