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杞县孔庙 | 杞县孔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孔庙位于县府前街路北黉学(学宫)院内,为黉学的重要建筑部分。明洪武三年(1370)始建 ,永乐、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多次修葺。正面为大成殿(原名大圣殿,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马应龙改题),系庙内主体建筑,基台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7.3米,殿高13.4米,面宽5间(21米),进深4架(14.56米),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连同外檐覆盖面积共444平方米。 全殿木质叠架而起,9脊4坡,殿顶广阔,坡度坦缓,滚龙琉璃脊兽。钻尖宝塔镇顶,翅檐歇山,凌空挑角,檐突7叠,重翘重昂。檐为立体云龙雕饰,正面雕大小龙头98个、云朵160片,刀工精绝,线条粗犷。檐下连间并列木质浮雕5幅,或人物,或鸟兽,或花草,或虫鱼,栩栩如生。正间檐下居中悬“大成殿”立式木匾,殿内和玺雕梁,云龙盘绕,9檩8搭描椽画栋,方砖铺地,藻井饰顶,梁下盈围朱柱26根。 正间靠后有漆红木制神龛,中置“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滚龙鎏金神牌,左右有小神龛各二。龛门上方正中悬“万世师表”横匾,拓宋儒朱熹手笔,再上方悬 “中和位育”巨匾,龛前设供案,烛台分立,鼎炉居中。殿前为露台,东西长13.32米,南北宽11.78米,高1.2米,上植古槐、翠柏各1株。殿前两则有东西庑房5间,分置礼器、祭器及历代儒家名人木牌。其南为东、西碑廊各2间。 祭孔大典例于农历二、八月之上丁日举行,夜半开祭,烛火如昼,香烟缭绕,唢呐、钟馨和鸣。民国16年冯玉祥主豫,拆庙打神,庙内诸神牌付之一炬。建国后曾加修葺,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文革”中,殿顶盖脊兽、走马、檐饰被毁,东、西庑房均破坏。孔庙现存大成殿5楹与东西庑房四合院及古柏、古槐。大成殿辟为县文化馆展览室,文物、书画等于此展出。又因该庙后院明伦堂为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旧址,1985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开封杞县府前街路北黉学院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杞县大云寺塔 | 杞县大云寺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云寺塔俗称瓦岗塔,在县城南25公里瓦岗村东北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依宋初原塔旧迹补建而成,塔高21米,青砖迭砌,仿木结构,七级八角形,逐层内收,层层出檐。 大云寺塔为七层平面八角形仿木结构,青砖叠砌,层层出檐,逐层内收,卯榫相扣,十分坚固。因塔刹及第七层遭到损坏,塔原来高21米,现高19.3米。塔基高0.85米,八面各宽1.9米,周长15.2米。第一层高4.75米,周长14.4米,叠涩出檐;第二层高3.4米,周长12米。塔下部的三层内有塔心室,以上为实心。 大云寺塔东临小河,三面垂柳相绕。在这里,古塔与小村相依相偎,极为自然。塔把云影天光和古朴民居悉收眼底,叠合成变幻无穷的风景。这塔与河一静一动,一上一下,一晦一明。塔留历史遗存,河藏往事秘密,二者阴阳相谐,相得益彰,深得天、地、人平衡之美。 第一层,西面辟门,入门为塔心室,设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的踏跺,共33级,可达第三层南门。中心原嵌砖雕像9尊,现存6尊。第一层塔北壁还辟有一座假门,门内置一佛像,门上有高浮雕麒麟、花卉等图。其余六面塔壁均嵌有花鸟云兽诸图案雕砖,美不胜收。第二层,有东、西二门,东门内原置佛像,今已不存;西门下部嵌三尊佛像,南北二面辟有假门,门内各置佛像一尊,门下各嵌佛像砖。其余四面均砌有佛像雕砖。第三层,南面辟一门,其余各嵌一佛像砖。第四层无门无饰。第五层无门,各壁嵌一佛像砖。第六层无门无饰。第七层唯西北壁保存原状,其余大部已毁。据资料记载,从第一层至第六层,塔身内外壁原来共嵌佛像400余尊,现在共存佛像砖51块(含塔心6块)。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地址:开封市杞县瓦岗村东北隅 |
杞县大同中学旧址 |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 开封天主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开封东郊,由罗马教廷传信部拨款修建于1930年。该院现存建筑有主楼及教堂,占地57亩,其建筑外观为中国传统古典式青瓦大屋顶,门窗等为西方式样。该院整体造型大方,装修细腻,色调素雅,气势宏大,为河南省近现代中西合璧式建筑中的典范。 天主教河南总修院,是一所专门为培养天主教中国神职人员而设立的特殊高级学校,创建于1930年,1958年停办,前后历时28年,其间,河南天主教神职人员多系该院毕业,在我国天主教教内颇具影响。 开封耶稣圣心主教座堂是天主教开封教区的主教座堂,也是河南省最大的天主教堂。1608年,耶稣会神父将天主教传入开封,同时来此寻找理事厅街的犹太人社区。1642年,李自成掘开黄河水淹开封,整个城市被泥沙淤没,位于延庆观西面的洪河沿天主教堂坍塌,神父及教徒几乎全部葬身水底。 1902年,意大利米兰外方传教会神父潭维新(Noe-JosephTacconi,1873年—1942年)来到开封,恢复天主教会。到1905年在袁坑沿街购买民宅,建为教堂。1910年潭维新升任南阳主教。1915年,新成立开封教区。1917年,潭维新在理事厅街东段路北建造主教座堂,1919年建成。周围还有主教府、小修院和教会学校的建筑群。 大教堂与一般天主教堂的型制不同,主入口在正南方。进深七间,可容纳600余人。圣坛两侧的对联为“普世真光耀奇,光光临诸夏”和“全腔爱火发神,火火燎中原”。高耸的方锥形钟楼独立设置于大堂的北侧3米远处。塔体为灰黑色。主教府地面两层,大小房间33个,建筑面积为1012平方米。 这座教堂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整体上属于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但采用中国建筑手法,外部的整体风貌是西式的,但砖石结构属于中国传统的,其内部风貌完全属于西式。从空中向下平视教堂时,教堂是一个“十字架”形状。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东郊羊尾铺村滨河路东段 用时参考:1小时 交通:坐9、21、29路公交车到羊尾铺-公交车站下车。 |
虎丘寺(杞县农民起义旧址) | 虎丘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寺农民起义旧址位于杞县城南12公里邢口镇邢口村东北隅。虎丘寺创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七年重建。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执政时,拆庙打神,破除迷信,毁灭殿房,后经海昌和尚募捐化缘重建中殿,现仅存山门、中殿和围墙。山门和中殿为青砖灰瓦硬山顶,中殿出前厦有明柱两根,寺院面积463平方米。 1927年,为响应北伐战争,0河南省委决定在睢(县)杞(县)地区发动农民武装起义。4月24日,在省农协主席萧仁鹄、杞县县委书记吴芝圃的领导下,近万名武装农民在虎丘寺前-,高喊“打倒军阀”、“打倒-污吏”、“劳工神圣”和“北伐胜利万岁”等口号,举行起义。农民起义武装25日一举占领县城,成立了第一个人民政权,吴芝圃被推选为县长。 走进虎丘寺,记者眼前浮现出浩浩荡荡的农民武装起义冲向县城的画面。“杞县是豫东革命老根据地,虎丘寺是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吴芝圃等革命同志20余人与寺内孟德重和尚结拜为盟友,所以多次集合、秘密联络都能顺利进行,从而扩大了革命队伍。”周清怀说,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将虎丘寺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杞县农民起义地址——虎丘寺,作为杞县农民起义的策源地,它记载了杞县农民在中国0的领导下同反动军阀、土豪劣绅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对杞县的农民革命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勤劳的杞县农民经过艰苦曲折的英勇斗争,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目前该遗址已被辟为红色旅游纪念地,成了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
杞县钟鼓楼 | 称鼓楼,坐落于县府前街路北。初建于元代,称齐政楼,明嘉靖二十年(1541)改建,称抚辰楼。楼高10余米,东西长21米,南北宽14米,占地面积294平方米。蓝砖砌筑台基,中留拱券,宽4米,高3.1米,为出入县府大门。台基上为两层楼房,砖木结构,硬山式三开间,底楼楼门居中向南,回廊四向延伸,廊下环立漆红明柱16根,以鼓形雕石为柱础,顶楼呈宫殿形,四面起坡,五脊分立,檐角展翅,上下楼八角翅飞,各悬一钟形铃铛。楼小于台基,四周各留隙地丈余,供游人环行憩息,台周筑透花女墙为护栏,高1米许。昔日顶楼门楣上方曾悬木匾1块,-“抚辰楼”。建国后县政府对该楼多次修葺,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再行整修,将通道拱券升高40厘米,改建新式门面,顶楼东、西、南、北四面各留一孔轮形月窗;全楼自上而下粉刷髹漆一新,1984年再次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开封市杞县府前街路北 |
竹林仰韶文化遗址 | 竹林仰韶文化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竹林仰韶文化遗址在县城南35公里竹林村北土岗上,文化层公布在土岗顶端南侧。 曾出土泥质红陶壶口沿、加砂灰陶罐口沿、烧土、浇骨、鹿角及早期用手控制经慢轮修整泥制红陶、灰陶片、磨光陶片,其中加砂灰陶片外壁有制作时槽沟。 文化层上部约30厘米为拢土层,中部沙灰土厚2米,下部为遗址,整个土岗相对高出土面3.5米。此遗址分东西两片,东片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50米;西片东西长70米,南北宽60米,总面积28200平方米。196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杞县城南竹林村 |
老党寨烈士墓 | 老党寨烈士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老党寨烈士墓 以建于杞县竹林乡庄林村老党寨上得名,又因由水东地区抗日军民共建,收葬水东地区抗日烈士而称水东烈士陵园。民国34年3月至7月7日建纪念亭及抗日烈士彭雪枫、吉鸿昌、韩达生、唐克威、马庆华等人纪念碑,安葬抗日烈士忠骨150具。同年12月5日-五十五军二十九师和太康县郭馨波部扒墓鞭尸,毁碑炸亭,陵园惨遭破坏,该部撤离后,当地群众拾骨重为掩葬。1987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示于县城西关另建水东烈士新陵。1989年竹林乡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重修墓葬,树碑建亭,岁时祭扫如前。 彭雪枫 (1907~1944) 彭雪枫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彭雪枫4岁即跟祖父念书习字,稍长,先后在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及察院高等小学就学,1921年小学毕业。他14岁只身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1923年,进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就读,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克思主义…… 详细++ 吉鸿昌 (1895~1934) 吉鸿昌 1895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家吉姓小茶馆的后院,诞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鸿昌。对于鸿昌的父亲吉筠亭来说,添人增口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张吃饭的嘴。吉鸿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岁,恰好冯玉祥在河南招兵,于是他便报名参军,从此开始了他一辈子的戎马生涯。 吉鸿昌自幼即以岳飞、文天祥等为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行武中他待人诚恳,吃苦耐劳,恪守军规,勇敢善战,以…… 详细++ 唐克威 (1913~1943) 唐克威(1913―1943),原名徐德乾,号延明。湖北枣阳人。中共水东地委书记。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2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系。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一二九” -中遭逮捕,后被营救获释。1938年5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39年9月,任中共冀南区委党校校长。1940年,先后任冀鲁豫边…… 详细++ 马庆华 (1914~1939) 马庆华(1914―1939)回族。河北邯郸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豫东抗日游击队。不久,带领干部至民权县开辟抗日新区。同年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干事。游击支队东进后,留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坚持斗争。1939年5月,主持召开重建中共豫东特委的会议,被选为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同年8月5日晨,率所部设伏于睢杞太公路,伏…… 详细++ 彭雪枫 (1907~1944) 彭雪枫 (1907~1944),原名彭修道,乳名兴隆,曾化名望敏、彭雪峰,河南镇平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彭雪枫4岁即跟祖父念书习字,稍长,先后在本村私塾和县仓房及察院高等小学就学,1921年小学毕业。他14岁只身投奔在天津教书的伯父,考进天津南开中学。1923年,进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就读,追求革命真理,接受马克思主义…… 详细++ 吉鸿昌 (1895~1934) 吉鸿昌 1895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家吉姓小茶馆的后院,诞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鸿昌。对于鸿昌的父亲吉筠亭来说,添人增口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张吃饭的嘴。吉鸿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岁,恰好冯玉祥在河南招兵,于是他便报名参军,从此开始了他一辈子的戎马生涯。 吉鸿昌自幼即以岳飞、文天祥等为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行武中他待人诚恳,吃苦耐劳,恪守军规,勇敢善战,以…… 详细++ 唐克威 (1913~1943) 唐克威(1913―1943),原名徐德乾,号延明。湖北枣阳人。中共水东地委书记。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2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系。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一二九” -中遭逮捕,后被营救获释。1938年5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39年9月,任中共冀南区委党校校长。1940年,先后任冀鲁豫边…… 详细++ 马庆华 (1914~1939) 马庆华(1914―1939)回族。河北邯郸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豫东抗日游击队。不久,带领干部至民权县开辟抗日新区。同年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干事。游击支队东进后,留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坚持斗争。1939年5月,主持召开重建中共豫东特委的会议,被选为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同年8月5日晨,率所部设伏于睢杞太公路,伏…… 详细++ 吉鸿昌 (1895~1934) 吉鸿昌 1895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家吉姓小茶馆的后院,诞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鸿昌。对于鸿昌的父亲吉筠亭来说,添人增口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张吃饭的嘴。吉鸿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岁,恰好冯玉祥在河南招兵,于是他便报名参军,从此开始了他一辈子的戎马生涯。 吉鸿昌自幼即以岳飞、文天祥等为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行武中他待人诚恳,吃苦耐劳,恪守军规,勇敢善战,以…… 详细++ 唐克威 (1913~1943) 唐克威(1913―1943),原名徐德乾,号延明。湖北枣阳人。中共水东地委书记。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2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系。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一二九” -中遭逮捕,后被营救获释。1938年5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39年9月,任中共冀南区委党校校长。1940年,先后任冀鲁豫边…… 详细++ 马庆华 (1914~1939) 马庆华(1914―1939)回族。河北邯郸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豫东抗日游击队。不久,带领干部至民权县开辟抗日新区。同年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干事。游击支队东进后,留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坚持斗争。1939年5月,主持召开重建中共豫东特委的会议,被选为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同年8月5日晨,率所部设伏于睢杞太公路,伏…… 详细++ 唐克威 (1913~1943) 唐克威(1913―1943),原名徐德乾,号延明。湖北枣阳人。中共水东地委书记。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2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系。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一二九” -中遭逮捕,后被营救获释。1938年5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39年9月,任中共冀南区委党校校长。1940年,先后任冀鲁豫边…… 详细++ 马庆华 (1914~1939) 马庆华(1914―1939)回族。河北邯郸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豫东抗日游击队。不久,带领干部至民权县开辟抗日新区。同年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干事。游击支队东进后,留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坚持斗争。1939年5月,主持召开重建中共豫东特委的会议,被选为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同年8月5日晨,率所部设伏于睢杞太公路,伏…… 详细++ 马庆华 (1914~1939) 马庆华(1914―1939)回族。河北邯郸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豫东抗日游击队。不久,带领干部至民权县开辟抗日新区。同年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干事。游击支队东进后,留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坚持斗争。1939年5月,主持召开重建中共豫东特委的会议,被选为特委书记兼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同年8月5日晨,率所部设伏于睢杞太公路,伏…… 详细++ |
圉城旧址 | 圉城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圉城旧址 |
杞县文昌庙 | 杞县文昌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昌庙 |
段岗龙山文化遗址 | 段岗龙山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段岗龙山文化遗址 |
郭屯古战场遗址 | 郭屯古战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郭屯古战场遗址 |
牛角岗遗址 | 牛角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牛角岗遗址:位于今杞县县城西南10公里的高阳镇牛角岗村北,东北与段岗遗址相距约4公里,遗址原高于现今地表约2.5米,也因村民常年取土而遭破坏,生土层与毁坏的文化堆积相间裸露。1989年秋,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清理试掘,共清理出残破灰坑15个,残房基址1处,出土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主的实物资料,其文化面貌与段岗遗址、朱岗遗址的同期文化类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郦生冢 | 郦生冢为文化旅游景点。 郦生冢 |
黄土岗秦汉古墓群 | 黄土岗秦汉古墓群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土岗秦汉古墓群 |
枸脊骨树 | 枸脊骨树(狗杞古树) |
段岗遗址 | 段崗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周 在河南省杞县县城西南6公里段岗村北、黄岗沟南岸沙丘上。出土古斧、石凿、骨匕首,灰色、红褐色、泥质、沙质绳纹、条纹、附加堆纹之瓮、壶、罐、盘等残片和不完整的陶献、矮乳状鬲腿以及鹿角、兽骨等,属龙山文化遗存。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对该遗址重新进行发掘,出土了龙山、二里头、商周时期的大量陶器。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