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王海平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海平(?—1941)贵州省望谟县人。民国时期黔西南地区的实力派人物。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下,一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革命形势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对革命队伍的建设作出了贡献。1934年,王海平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内战”,“北上抗日”的主张,参加了由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民主联军,并从组织上和思想上改造他的部队。王海平作为一个布依族地方实力派人物,积极追求进步,向往光明,是值得称道和怀念的。 [以上内容由"金色志"分享。] |
望谟七星桥 | 七星桥,在桑郎寨东横跨桑郎河,现为册(亨)三(江)公路桥。此桥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由寨上群众捐资献劳,雇请外地工匠修建。桥长62米,宽4米,高7米,为七孔石桥,故称“七星桥”。 远远望去,七星桥宛如一条彩虹横跨河上,桥水相映,美丽壮观。古人有诗赞叹:“数定天星建此桥,百丁施力架虹腰。王宫定缺人工补,名与河山万古标。” 望谟县——七星桥,途径s312省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40分钟,无门票 |
桑郎镇“蛮王城” | 桑郎镇“蛮王城” 今桑郎镇东面油歪寨边,有座“蛮王城”遗址,东北靠油歪寨,西连桑郎河。桑郎河南流30公里就是盘江,即牂牁江。遗址背依古龙岭剥刀岩,前临百丈深渊。悬岩旁砌有几十级的“之”字形台阶。拾级而上,有一道高墙阻挡,石墙总长1 000米。墙上城门可见,门前断墙前有个石堡,石堡中有个大碗粗的圆洞,石上长满青苔,石窝杂草丛生,已被石乳凝结。顶上为平台,长60米,宽40米,四周断垣残壁数处,皆用石块垒砌,满地火石砂,有垒石阶的麻石条。从地基形状判断,原有正房,可能是九柱七瓜草屋,侧有厢房,台阶下还有寨棚数间。正房前的土坪不小。遗址附近山颠还有类似的断垣残壁。 油歪寨后山石洞中还有贴壁站立的洞葬尸骨。桑郎附近述里乡锡林洞、红岩洞,麻山镇下油年村骨元洞,还分别有12盒、9盒、20盒的洞棺葬尸骨。 望谟县桑郎地处亚热带,亚热带的冬天不十分冷,无霜雪,还大旱,正是桑郎冬天写照;险要的古龙岭剥刀岩,“据扼”,易守难攻;夜郎王兴、兴妻父翁指、兴子邪务“垒”蛮王城,陈立“绝其饷道”,还“久攻不决”胜负;汉军已达,“费不可共”(供),在这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最易发生;最后是“绝其水道”,才使这西连桑郎河的且同亭的“蛮王城”被攻下。 春秋齐国宰相管仲《管子·小匡》载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为“故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诸侯国”。其他地方未见蛮王城,望谟桑郎的蛮王城,应当住着中国南方的“蛮王”。 望谟县——桑郎镇,途径S312省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40分钟,无门票。 |
包树红军井 | 包树红军井为望谟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井在望谟县乐元镇包树村。此井原名冒沙井,年久失修,泥沙淤积,泉水干枯,群众用水十分困难。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宿营包树村时,为解决群众用水困难,红军指战员淘沙修井,将废井掘修一新,并在井旁栽下两棵柳树。井深3米,长1米,宽0.5米,四周用卵石砌成。至今泉水长年不竭,柳树长大成荫。前人有诗赞云:“水自清凉沙自沉,资源丰富利民生。红军到此重修掘,饮水不忘掘井人。” 此后,人们称此井为“红军井”,此树称为“红军树”。望谟县人民政府1987年12月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谟县——乐元镇,途径X658县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30分钟,无门票。 |
桑郎峡谷 | 桑郎峡谷,在桑郎镇西北面的桑郎电站以上河段,峡谷两山对峙,绝笔入削。离峡口不远处,便是桑郎电站大坝拦蓄河水形成的瀑布,犹如一道悬挂的珠帘,美丽壮观。沿电站引水渠往谷里走,时而瀑布从岩上跌落下来,时而有各种奇石探头相望,还有数不清的怪树奇藤缠绕共生。桑郎峡谷之上连着六里峡谷,两者仅为一山之隔。 望谟县城——桑郎峡谷,途径s312省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40分钟,无门票。 |
创强小学遗址 | 创强小学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创强小学遗址 1934年,在0黔桂边委的帮助下,由黔军西路纵队司令王海平资助,将原保国民小学扩建为创强小学。0党员赵世同、黄唤民、韦荆莉等以此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学校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1941年被-军拆毁。 |
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 | 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望谟北盘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总面积2432.48公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板陈兵工厂 | 板陈兵工厂 1934年6月,王海平之弟王治平到广西百色经商时,与商人王为平相结识,因谈得投机而引为知己,并邀其至家乡望谟县蔗香乡板陈村作客,在板陈期间,王为平的言谈举止和政治见解深得王海平兄弟的赞赏,加之姓名相近,遂与王海平、王治平、王禹平三兄弟联宗结拜为弟兄。王为平了解到王海平所部枪枝弹药的补给全靠向外购置,主动建议王海平在板陈创办兵工厂,就地解决武器弹药的补充。王海平将此议商于韦国英、牙永平等黔桂边委的领导人,得到边委大力支持和协助,为其聘请了原红七军兵工厂留在广西右江地区的吕国华、兰正才、丘国民等技师近40名技术工人。兵工厂厂址设在板陈,距王海平司令部约二三百米的田坝中。厂内分为锻造、机件、枪简、装配、子弹、菠萝弹等车间。 该兵工厂资金全部由王海平出资和出面兴办。所用钢材、机器、设备和物资,均由王为平协助王治平到广西南宁、百色等地购置,然后秘密运送回板陈,火药则是用土法制造。经数月筹备,板陈兵工厂终于建成投产。当第一批枪弹制造出来后,王海平将其命名为“板陈式”。并为其举行盛大的庆祝大会,王为平和黔桂边委的不少同志都参加了大会。会场上,王海平亲笔题书的“创业兴旺”横匾,用红绸悬挂于会台的上方。庆祝大会从试枪典礼开始,随着一排-弹的鸣响,鞭炮齐鸣,锣鼓宣天,唢呐起伏,口号声声,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板陈兵工厂在正常的情况下,可日产步枪5至10支。所造枪枝弹药除武装王海平所部外,黔桂边委武装也得到补充。1938年经陈国团作工作后,王海平一次拨给卡法连队步枪30枝,子弹500发,不久又拨给子弹300发。多余部分枪弹出售到黔桂边邻近各县。 建厂的次年,王为平要回广州,王海平以10两黄金赠送,王为平推辞不收,仅接受王治平相送到广西。在百色分别时,王为平对王治平说,今后如有事找他帮忙时,可到牛润问老区,便知他的去向。并写一密条放在新买的水壶盖中,用蜡封好,让王治平带给其兄王海平亲启。密条写道:“今当应记,取贫为导,汝志坚定,众聚如云,斧劈乾坤,开拓新道,吾先赴粤,日后再会。”密条暗示自己身份和前进的方向,鼓励王海平向人民靠扰。王为平原是一位参加过“广州起义”的革命者,回到广州后不久,被-杀害。噩耗传到板陈,王海平兄弟悲恸不已,令全家为王为平披麻戴孝,以表对其深切哀悼。 1935年,王海平又在板陈附近的纳岜、交幕和册亨县属的纳牙建立了3个分厂。册亨县纳牙寨的分厂,设在王部营长王建宏家中,主要生产“七九”步枪的子弹、刺刀和菠萝弹。主要技术师傅有梁炳南、梁七等人。同年9月间,册亨县因武器太少而无力自卫,于是派人到板陈王海平玉处求援。经王海平同意后,聘请了莫吉寿等数位广西籍师傅到册亨县帮助筹建兵工厂。该厂最先设在册亨县城(今册阳)内的武亩中,次年春迁至城外者孟寨中生产,制造出的枪仍称“板陈式”步枪。到1937年底,该厂共生产步枪200余支。1937年春末,贞丰县洛六寨韦安周等人在卡法连队帮助下,在贞丰县洛六一带组织了一支200余人的抗日义勇军,因枪弹缺乏,派人向王海平救援。王海平派6名造枪师前往帮助,筹办了一个枪械修造厂,厂址在洛六后山大平寨的周光照家,除修理外,主要制造步枪和左轮手枪,前后历时约1年,共造步枪10余支,左轮手枪3支。“七七”事变后,王海平等多方筹集资金,在卡法连队建立了一个小型兵工厂,厂址设在离卡法不远的葫芦湾,各种零部件的毛坯均由板陈兵工厂供给,经加工装配而成枪,正常生产时,可日产步枪1支。 1935年6月,贵州-当局在兴仁设立兴仁专署。10月,在“贵州最近著名匪类概记表”中称:“贞丰册亨匪首王海平,有兵一千余名,枪约千支,盘踞六马、白层山脚一带。夷匪中之狡诈者,其枪枝子弹均能自制……”此后,民国兴仁专署的档案中王海平称为“著匪”、“巨匪”、“豪匪”等,对其恨之入骨,大有不消灭不甘其心之势。但又畏其武力雄厚,在少数民族中号召力极强等原因,未敢轻易下手。于是,贵州-当局采取了“剿抚兼施”、“恩威并用”的两面手法,命令王海平攻击邻近的其它少数民族首领的武装,达到“以匪攻匪,使其两伤”的目的。此后,-贵州当局从1938年4月开始,先后数次强令王海平关闭其兵工厂,并将所部0烙印编号,否则,将严惩不贷。王海平不得已于1939年埋藏所造的多余步枪和剩余的零部件,将板陈兵工厂关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中共黔桂边委旧址 | 中共黔桂边委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0黔桂边委旧址 0黔桂边委旧址位于望谟县蔗香乡板陈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3年6月,“0黔桂边委”由广西乐业迁到望谟县蔗香乡板陈村,领导今贵州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紫云和广西的凌云、乐业、凤山、南丹等地区的地下工作,时间长达8年,先后帮助支持革命的王海平开办创强小学和板陈兵工厂,0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驻此。板陈兵工厂今已不存。旧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现存正房,面阔三间,面积360平方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羊架夺险 |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粉碎了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后,为了北上抗日,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于1934年10月,从革0据地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4年12月10日进入贵州省境内,1935年元月到达遵义,并在遵义举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重新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1935年元月下旬至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紧接着南渡乌江,近逼贵阳,迫使蒋介石调动滇军援黔,实现了毛主席关于“只要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略部署,为红军向敌人防御薄弱的云南挺进扫清了障碍。 从此以后,红军浩浩荡荡,长驱直入,所向披靡。4月10日至14日,连克定番(今惠水)、长寨、广顺(后合并为长顺县)、紫云等县城,于4月16日进入望谟县境。 路过望谟的红军是一军团,约1万人。军团长-、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第一师(辖一、二、三团)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后为黄苏)。第二师(辖四、五、六团)师长陈兴、政委刘亚楼。第十五师(辖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团)师长彭绍辉、政委肖华。 红军分两路从紫云进入望谟,一路由邓华率领的先遣团是第一师第二团。从紫云县的火烘、老巴屯、纳寨,于16日进入望谟县境。经九羊坡、坡架、石龙关、济赖、翁道、观文、纳建到播东宿营;另一路由-、聂荣臻率领,从紫云县的毛逮、拉赖、晒瓦、四方井、喜明,于16日早上进入望谟县境,经过煤石湾、歇气厂、坎边到播东与先遣团会师。先遣团继续向羊架挺进,当夜宿播东。 群众由于受到反动宣传,在红军未到之前,大多上山躲避。但红军离开观文后,农民韦正贤回到家里,见谷囤里放有川币90枚,米柜里也有20枚。这钱是红军吃用韦家的粮食后留下的粮价。红一军团路过乱石湾时,严格的纪律,感动了农民梁文高,他主动拿出甜酒给战士们吃,战士们仍然付给他川币10枚。 红军路过坎边时,正碰上农民黄玉兴扛甘蔗进寨,一战士问他是否要卖?黄以每根一枚四川铜币卖给红军,红军不与他争价,并有几位战士同他亲切交谈,黄玉兴见红军和蔼可亲,买卖公平,便主动向红军提供土目王吉贤的罪恶情况。红军经过调查了解后,认为黄提供的情况属实,就请他带路到了王家,土目王吉贤早已上山躲藏,红军便打开王家的粮仓,除少数作军粮外,大部分分给群众。黄玉兴本人也分得谷子一挑。 播东是这一带偏远山区的集市贸易中心,赶场的群众听说红军已到了十里外的观文,又亲耳听到密集的枪声,于是争相逃散,全寨空无一人。红军进播东时虽无群众,但仍然严守纪律,秋毫无犯,不但不进群众的家,而且把寨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惊跑的牛牵回圈里,红军的一举一动,都被躲在山上的群众看得清清楚楚。外出找柴的战士,在山上见到农民便说:“老乡们,不要怕,红军不打你们,我们是你们穷人的队伍,你们都回家去吧!”开始群众半信半疑,不愿下山回家。战士们为了解除群众顾虑,就对群众说:“如果大家不愿意回去,就集中在一个地方,我们给你们送饭来。”红军以实际行动,粉碎了敌人的造谣破坏,启发教育了群众,大多数人很快就下山回家了。农民岑卜朝还主动送甜酒给战士们吃,战士们要付钱,而岑却推辞不收。战士们则说自己是红军,有铁的纪律,是人民自己的子弟兵,拿东西一定要付钱。 红一军团部分沿着先遣团开辟的道路进入望谟县境,大部分则从紫云县的喜明入境。经红坎、乱石湾、歇气厂、坎边,当时就与先遣团会师于播东。-、聂荣臻则经坎边到达播东。 红军进入播东后,在显眼的地方书写标语。内容是:“打富济贫!”“红军、穷人是一家!”等等。 播东、观文、坎边三个寨子之间,有一片几公里长几百米宽的田坎。4月16日夜间,六分队和三科的部队就露营于此。 次日,观文战斗后,先头部队越过播东,向羊架挺进。行至边牙寨对门,遭到敌军连长王玉连及其弟王玉芳纠合边牙土匪王云周部的杨国珍、杨国应等袭击。但敌人见红军来势勇猛,未敢正面拦截,只在侧面放枪,红军未加理睬,向着羊架方向继续前进。 羊架是一个60来户人家的布依族山寨,位于一个大岩山上,房屋全建在岩石丛中。寨中道路险要难行,右侧是几十丈高的悬岩陡壁,岩下是不能徒涉的清水江支流,右侧是难以翻越的高山,寨前仅有一条小道可通,易守难攻。16日下午6时左右,先头部队结集于寨前的田坝,并占领了右侧的山坡。 敌连长王金山率敌众占领前面的石墙,居高临下,扼守要道。当红军走近石墙附近时,敌人疯狂进行阻击。红军在猛冲时,一战士被敌砍了两刀,于是便停止进攻,改用政治攻势。敌人乘此机用土炮轰击红军,致使两名红军战士负伤。部队立即分析敌情,选择了突破口,组织了火力,一个冲锋就拿下了敌人的阵地,赶走了敌人,占领了右侧的山坡。 王云周带敌数人,于岜便急速前往羊架增援,在半路与王玉连残匪纠合为一股,反扑羊架。这个情况为红军侦悉,已作准备。当敌越过“毛案庐”坳口,进入了红军的伏击圈,待其进入射程之内,指挥员一声令下,所有武器一齐开火,走在前面的敌人应声而倒。敌在惊惶失措之中还妄图凭险顽抗,但在红军的第二次打击下便四处逃散。占据“案固交”山口的敌首王云周不知其侧翼敌军已败逃,仍在负隅顽抗。红军集中兵力迅速包围了王部,仅几分钟就将其击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
乐旺村 |
---- |
坡头村 |
---- |
团结村 |
---- |
蛮结村 |
---- |
鲁邑村 |
---- |
新华村 |
---- |
猫寨村 |
---- |
大湾村 |
---- |
懂木村 |
---- |
六里村 |
---- |
乐宽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