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开封 >> 尉氏县

尉氏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洧川城隍庙

洧川城隍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洧川城隍庙位于洧川镇城中心路北,据《洧川县志》载:该庙建于明初,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重修,在明嘉靖和清顺治年间又曾多次重修。庙内原有大殿五间,拜殿五间,东西廊房各二十五间,戏楼一座,寝殿六间,大门三间,大门外有明弘治年间石狮一对,整个城隍庙占地约15亩,解放前为洧川县旧0所在地,已将原东西廊房改建为东西排房。解放后,洧川县人民0设在这里。尉、洧合县后,洧川县撤销,现在城隍庙为尉氏县人民文化馆洧川分馆所使用。     洧川城隍庙庙内现存大门三间,拜殿五间,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丈,硬山顶花叠脊(原为琉璃脊剪边)拜殿梁架结构独特,殿中横排四根内柱直达屋脊,由柱身平伸出四架横梁,梁上立柱,架梁托檩,檐下出飞椽,有檐檩,大小额枋和平板枋,枋上施以彩绘,檐下有方形明石柱,每面四根,共八根,正面柱上刻有楷书对联,中联为:“泽沛人寰御灾捍患神功大,灵著阴府彰善惩凶圣鉴真”,边联为:“ 赫赫明明赏罚世间善恶,昭昭耿耿扶持宇内人民。”背面石柱上边联“聪明不蔽举念经回已早知,正直无私到头善恶终殊报”,中联“世事难齐冥府鉴观从不奕,人心叵测幽灵炯照总无私”。  在拜殿内自第一架横梁之上置透雕木格棱,正中三间分别置隶书匾额,中为“公正堂”右为“负责任”左为“守纪律”九个大字(此三块匾应为民国时原洧川县0所置)。拜殿两旁有东西廊房各六间,虽已改造过,但其木架结构未变,拆除砖墙即可恢复原来本色。     洧川城隍庙原有山门高大雄伟,为楼阁式,不幸于大跃进年代被毁,现在的大门虽经改造,但仍是原山门木架结构,有明柱,大小额枋,平板枋,拆除砖墙即可显现出原中门及左右偏门,仍不失雄伟之气。特别是大门南侧的一对石狮,通高247厘米,东西长77厘米,南北宽58厘米,其中座高107厘米,狮高140厘米,石狮雕刻圆浑古朴。东边石狮狮座前额刻有铭文共62字,大都模糊不清。经考证为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所刻,故此对石狮已近五百岁了,实是一对具有较高价值的明代石雕艺术品。     如今洧川城隍庙是洧川镇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一九八五年被尉氏县人民0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零年划定了保护范围。二零零六年被河南省人民0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19:00  地址: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城中心路北    洧川镇  洧川镇位于尉氏县的西南边陲,东连朱曲,西接岗李,北邻大马,南与长葛县隔双洎河相望,镇政府驻地洧川距县城25公里。镇境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55.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39人,耕地面积62948亩,人均耕地1.36亩。   洧川,因处于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战国时分属郑、韩、魏三国。隋唐置洧州,…… 详细++

阮籍啸台

  阮籍是三国时魏著名诗人,阮瑀子,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生于魏晋之时,感时伤乱,又惧被祸,遂纵酒谈玄,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阮籍的诗专长五言,自然壮丽,有《咏怀》八十二首,表现嗟生忧时,苦闷彷徨,对现实多有所讥讽,独具风格,被后人称为“正始之音”。又工散文,其《大人先生传》很有名。著有《阮步兵集》传世。  啸台,又叫阮籍台,是晋代阮籍舒啸处。遗址现在尉氏县小东门南城墙上,东邻城壕,西濒湖水,南北皆为干部家属住宅。相传,阮籍常在此段城墙上吟诗讴歌,后人为了仰慕先贤,在此筑台(据考证此台应筑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表爱慕。台上原有一厅,为屋三间。厅前花墙围绕,院中有古柏一株,气势挺拔可观。北与战国尉缭高台南北相映,清宣统年间,这里居民在台下西侧,发现用大筒瓦砌的七角水井一眼,据说是阮籍花园故址。  啸台为黄土夯筑而成,夯层醒目,每层九厘米,据县志记载,古台历经明、清和民国,曾四次维修,但终因年深日久,仍免不了风雨剥蚀和水土流失,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水泛滥,泛区人民无家可归,逃至县城,将古台四处挖洞,暂为栖身之所,加之以后,当地群众拉土盖房,破坏更为严重。解放后,人民0对文化古迹非常重视,1957年,经县人委公布,啸台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啸台才得以保留。  现在啸台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为23米,高约10米,上有平台直径约9米,已被尉氏县人民0列为重点开发游览项目。拟将啸台墙土复原,自西向东修筑石阶分级达台顶。石阶两旁分立历代名家游啸台诗词碑刻,并于顶部建屋三间,屋内塑阮籍舒啸像,台下南侧建一仿古殿堂做阮籍纪念馆,馆内塑竹林七贤蜡像,挂名人纪念阮籍的书画。台西侧建一仿古小院开发游览,配合东湖开发形成较高文化品位的陶冶人们情操的游乐场所。  附近山色  一九八五年尉氏县人民0又把啸台重新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零年划定了保护范围。二零零六年被河南省人民0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开封市尉氏县小东门  

兴国寺塔

兴国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寺塔历史年代久远。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1963年,古塔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塔塔身每层高度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平座面阔也渐次收敛,宝瓶式铜刹扣在顶部,整个塔身外观庄严淳厚,刚毅挺拔。古塔为砖塔,塔身内外均用青砖砌筑,全部采用卧砌法,砖与砖之间衔咬,塔体结实稳固。塔每层均由平座、塔身和挑檐组成,其檐下及平座斗拱为仿木构砖砌而成,斗拱用材比例硕大,制作规整,有四铺作和五铺作两类,是宋代建筑艺术的完美体现。  兴国寺塔的另一显著特色是塔体内外壁均镶嵌有砖雕佛龛。佛龛砖呈正方形,其质如石,龛凹圆形。龛内浮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袒胸盘坐式的佛像,一种是一腿盘坐一腿屈膝式的菩萨像,其他还有站立的、盘坐的等各种形态。佛龛均使用圆刀刻法,线条流畅,刻工精巧细腻,形象栩栩如生。现存佛龛410个,其中外壁288个,内壁122个。由于文革期间毁坏严重,再加之地下淤陷一层,目前已无法查清佛像和菩萨像各自的数量。除底层因盐碱潮湿侵蚀外,佛龛在每层均有分布,且排列有序,将整个塔体装饰得精美可观。据专家介绍,这些佛龛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雕塑艺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从最底层的塔门进入,可见砖砌塔心柱和螺旋式甬道。甬道非常狭窄,仅容一人上下。砖砌的阶梯也极为陡峭。绕塔心柱盘旋而上直达顶层,塔心柱和壁体连为一体,砖心柱内有木柱和平衡木相牵引,塔内建筑构造精巧,空灵而结实。顶层有5个门洞,塔内光线充足,正南面砖柱嵌有嘉靖二十五年重修宝塔及塔顶3层塔铭一方,可惜铭文已模糊不清。站在塔顶,尉氏县县城风光尽收眼底。  古塔经历了千年风雨侵蚀和水患兵灾,特别是1938年,日寇侵犯尉氏,炮击和黄水淹浸,使古塔遭受到了严重摧残,但古塔至今依然傲然屹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大师们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刘青霞故居

刘青霞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青霞故居是为纪念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刘青霞女士而保留。故居原为尉氏县大地主“刘半县”庄园的一部分,位于尉氏县城正中央,跨东西两条大街是有名的“师古堂”大院。昔日大院十分雄伟,一排三座插花走兽大门,门前出平台,台前是存放轿车、拴马的广场,全师古堂约有房三百余间,占地约19亩,这里是“刘半县”家族中最集中最好的建筑群。  昔日刘氏家族的庄园大致分布在县城东大街至西大街,西大街至后新街之间,东大街和新民街路东还有其当铺、钱庄和商号,人民路南有其南花园,北门里还有其北花园,总之刘氏家族的房产占据了半个县城,古称“刘半县”。  现在保留下来的“刘青霞故居”分东西两部分,座落在西大街两侧,东院有房36间,分内外两进院落,内院堂楼面阔五间,进深丈八,通高三丈七,东西楼略低,仍面阔五间,进深丈五,水磨砖出厦天井院,檐下透雕花砖,青瓦高叠脊出兽,下层木柱出厦一周,厦下大亮窗,室内雕花木隔扇,室中有楼梯可登上层,昔日院内怪石并奇花装点,牡丹、桂花、丁香、腊梅四时芳香,目前尚存有刘青霞女士亲自栽种的腊梅一株。  西院分三部分,其中:南跨院有南、北、西两层三座楼各10间共30间,东为迴廊和门,门两侧各有房3间共6间,北跨院北楼一座两层共16间,西屋一座5间,东客厅一座进深三丈面阔5间,西跨院有西楼一座10间,南北楼各一座均为6间,共12间,跨院南还有方三丈客厅一座,耳房一间,整个西院共有房88间,其建筑风格同东院。  刘青霞故居的建筑风格是清末典型的我国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筑,也是我国建筑风格转化时期的典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刘青霞故居于二OO六年六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9:00-21:00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东4.9公里解放路土街段  尉氏县县城中心的师古堂  邮编:475500    刘青霞 (1877~1923)  刘青霞(1877~1923),女,河南省安阳蒋村人。本姓马,因嫁于尉氏县大财主刘耀德(字德煦)为妻,遂名刘青霞。她生于一个颇为显赫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马丕瑶(字玉山)是同治元年(1862)进士,初在翰林院任职,后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和江西、广西、广东巡抚,直至护理两广总督。刘青霞有4位兄长,长兄马吉森、次兄马吉樟、三兄马吉梅、四兄马吉枢,但她一生中与娘家人接…… 详细++  刘青霞 (1877~1923)  刘青霞(1877~1923),女,河南省安阳蒋村人。本姓马,因嫁于尉氏县大财主刘耀德(字德煦)为妻,遂名刘青霞。她生于一个颇为显赫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马丕瑶(字玉山)是同治元年(1862)进士,初在翰林院任职,后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和江西、广西、广东巡抚,直至护理两广总督。刘青霞有4位兄长,长兄马吉森、次兄马吉樟、三兄马吉梅、四兄马吉枢,但她一生中与娘家人接…… 详细++

洧川南门

  尉氏县西南五十里之洧川镇,金称宋楼镇,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置县,建国后(1965年)并入尉氏。洧川镇历史悠久,古风犹存,古迹可寻。其南城门便是该镇一大景观。  洧川城墙为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所筑,墙高二丈六尺,周长九里四十步,开五门。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知县张恭复修,在五门各建门楼。明、清之际曾十二次复修扩建,女墙,楼垛、驶道全以砖砌,整齐坚固,高大宏伟,曾有“八保洧川,固若金汤”之称。     建国前洧川城屡遭兵火,城毁门倾,仅有大南门幸存,该门东西宽7米,进深13.5米,高10米,内外壁均系大砖砌成,底部青石铺基,顶部为半圆形拱券门,建筑古朴,雄浑壮观,这座城门之所以得以保留,很可能托福于顶端的一颗奇特的古柏。     这棵古柏插在门洞顶部正中,向北倾卧,枝叶葱郁,造形奇异,树干胸围1.1米,其根系沿门洞两侧砖缝向下延伸,想必早已扎入地下,这棵古柏系自然生成(可能是鸟衔柏籽,落地而生),至今已历五百余载。因奇特、险峻,历代过往之人无不停车辍步,仰首以观。故此,洧川城向来有一百(柏)门之说。与南门相对,北城门顶部早年亦生有一株古榆,与古柏遥相呼应,颇有情趣。所以洧川城又有“南门至北门百(柏)里有余(榆)”之称。洧川南门自1982年以来多次被影视剧选为外景地。1992年洧川镇0在县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南门进行了维修,著名书画家王成喜亲书“镇洧门”三字嵌于南门正面门洞上方。为此门平添不少光辉,洧川南门1985年被尉氏县人民0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二零零六年被河南省人民0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地址: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  交通:尉氏县乘旅游专线车直达    洧川镇  洧川镇位于尉氏县的西南边陲,东连朱曲,西接岗李,北邻大马,南与长葛县隔双洎河相望,镇政府驻地洧川距县城25公里。镇境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12公里,总面积55.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39人,耕地面积62948亩,人均耕地1.36亩。   洧川,因处于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战国时分属郑、韩、魏三国。隋唐置洧州,…… 详细++

青云禅寺

青云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青云禅寺,座落在庄头乡高庙范村东的金鸡岭上,金鸡岭突兀高耸、气势非凡,不知何时人们在最高处建了一座五岳庙,唐初,佛教兴盛,五岳庙改为青云禅寺,金毁于战火,明景泰年间重建,为开封大相国寺下院,规模宏大,星辰殿宇,极为辉煌。更为奇者殿内塑释迦、老君、夫子,集佛、道、儒于一堂,祖师真人,天王金刚同一殿。  山门  如今寺庙已非昔比,但寺前四棵千年古槐却气度超凡,虽老态龙钟,有的甚至中空,可任人由腹中上下,但古槐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无限生机。  据传说,北宋时在青云禅寺还发生过“王和尚吊打包龙图,杨排凤大战金鸡岭”的故事。说的是北宋真宗年间,当地刘员外的爱女刘翠翠随母到寺内进香,被该寺主持王和尚撞见,王和尚顿生邪念,将刘翠翠禁于寺内密室中。刘员外投状开封府,包公微服私访被王和尚察觉,将包公擒拿,并吊在寺内大槐树上进行毒打。消息传到开封天波杨府,老太君派杨排凤前往营救。杨排凤与王和尚在金鸡岭上一场大战,活捉王和尚,救出包公。现在寺内的那棵古槐就是当年吊打包公的地方。  古槐  青云禅寺是尉氏县开放的佛教场地之一。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7:00-18:00  地址:开封市尉氏县庄头乡高庙范村  

紫铜钟

  紫铜钟,又名宋铜钟,原挂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与太平兴国寺塔同为该寺重要设施和组成部分。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岁次已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铸,  咸平三年四月十七日悬挂。铜钟身高五尺五寸,围一丈一尺,厚二寸五分,八齿。形式浑厚,工艺精良。  相传:宋时击之声达汴,  上闻其声清越,命移至汴,击之无声,仍还尉,因之涂其响眼,后移挂县署大门谯楼上,明万历十二年(公元584年),岁次甲申,邑侯阮公甫倡议就地创建钟鼓楼,第二年丙申小春落成,高悬之,警晨昏,禁行止,为王政事。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先后曾进行三次大的修整,一九五六年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铜钟列为我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铜钟铭文:顶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八个大字,每两字中有一眼,共四眼;腹上按八方排列,方方有文,除南方文字全被剥蚀外,其余各方字迹大部清晰可见。如:一方“大宋国咸平二年岁次已亥十一月二十八日铸”,一方“东京尉氏县太平兴国寺泗州钟”等。  景点交通  县城东关太平兴国寺内   

阮籍墓

阮籍墓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阮籍墓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县城东南15公里的小陈乡阮庄村,乾隆年间,大学士阮元曾书墓碑,碑高2.3米,宽0.65米,厚0.26米,正中镌刻“魏关人候散骑常侍嗣宗阮君之墓”几个大字,墓地原来有祠宇,可惜被黄水淹没,祠毁墓淤。  阮籍 (210~263)  阮籍(210-263),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小陈乡阮庄村人,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为"竹林七贤"之首,与稽康齐名。 阮籍七岁丧父,家道清贫。其家居道北,而诸阮居道南,素称"南阮富,北阮贫"。阮籍学习不知疲倦,吃穿不慕富贵,常以孔子的徒弟颜回,闵子穹、子贡为师表,不畏贫困,刻苦求知,博览群书,终于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其诗专长五言…… 详细++

岑彭、马武墓

岑彭、马武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岑彭、马武墓   时代:汉   地址:尉氏县十八里镇锦被岗村及凡家村  岑彭 (?~36)  岑彭(?-36年),字君然,东汉初年军事家,汉族,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岑彭原是新朝的棘阳县长,后无奈归降更始政权,被任命为归德侯,隶属于刘縯。刘縯被杀后,岑彭又成为大司马朱鲔的校尉,被荐为淮阳都尉,又迁任颍川太守。 建武元年(25年),岑彭归降刘秀,被任命为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刘秀称帝后,岑彭拜廷尉,行大将军事。建…… 详细++  马武 (?~61)  马武(?----61年) ,字子张,东汉初年将领。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县)人。 马武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后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更始二年(24年)归顺刘秀,随其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五。刘秀称帝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 归顺刘秀 马武年轻时因避仇,在江夏客居。王莽末年,竟陵……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岑彭 (?~36)  岑彭(?-36年),字君然,东汉初年军事家,汉族,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岑彭原是新朝的棘阳县长,后无奈归降更始政权,被任命为归德侯,隶属于刘縯。刘縯被杀后,岑彭又成为大司马朱鲔的校尉,被荐为淮阳都尉,又迁任颍川太守。 建武元年(25年),岑彭归降刘秀,被任命为刺奸大将军,督察众营。刘秀称帝后,岑彭拜廷尉,行大将军事。建…… 详细++  马武 (?~61)  马武(?----61年) ,字子张,东汉初年将领。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县)人。 马武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后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更始二年(24年)归顺刘秀,随其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五。刘秀称帝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 归顺刘秀 马武年轻时因避仇,在江夏客居。王莽末年,竟陵……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马武 (?~61)  马武(?----61年) ,字子张,东汉初年将领。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县)人。 马武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后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更始二年(24年)归顺刘秀,随其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五。刘秀称帝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 归顺刘秀 马武年轻时因避仇,在江夏客居。王莽末年,竟陵……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康王故城

康王故城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康王故城   时代:东周—宋   地址:尉氏县庄头乡鸡王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椅圈马遗址

椅圈马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椅圈马遗址位于河南省尉氏县大营乡椅圈马村东南的台地上,东距县城约15公里。遗址东西200余米,南北100余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康沟河支流从遗址北部缓缓流过。(图一)1987年,开封市文管会、尉氏图一河南尉氏县椅圈马遗址位置示意图门:40万)县文物保管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1992年春,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现改为考古系)与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尉氏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共开探方24个,揭露面积620平方米。清理房基3座,灰坑86个,墓葬49座(包括小孩墓葬14座)。其文化内涵包括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存和少量东周时期遗存。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东周  地址:尉氏县西大营乡椅圈马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舍茶岗村

  舍茶岗村人勤物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天蓝水清。  景点介绍  舍茶岗村隶属于尉氏县,相邻大朱村,隗村,貊寨村,瑶台村,人勤物丰,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天蓝水清。村内企业:酒厂,皮鞋厂,微型农机,蚕药厂。主要农产品:无花果,大白菜,水稻,荔枝,奇异果,南瓜,油桃,豆瓣菜,芦笋。村内资源:煤,银,方锰石。村里单位:舍茶岗村中学,舍茶岗村民兵连,舍茶岗村卫生院,舍茶岗村党支部。  地址:河南省开封尉氏县舍茶岗村  电话: 0378-7335581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画家张择端杰作。画中的主题是北宋时期东京汴河两岸及城内外的民俗风情。一部《东京梦华录》和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互相印证,被称为了解北宋东京(开封)的钥匙。  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内西北隅创立清明上河园,占地33公顷,营建房屋400余间,整个建筑,悉依宋代《营造法式》,是开封继宋都御街后又一个仿宋建筑群。又因水面辽阔,运用造园手法,将水面析为港汊交错的河网,河港内有大小船舶50多艘,均按宋代"汴河船"的形制而特制,悠游水中,动静结合,更添流光曳彩的宋韵。从而再现《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宋都东京的繁荣景象,荟萃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于世人面前。  清明上河园设综合服务、休闲购物、驿栈、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虫鱼、繁华京城等8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4个文化广场,总投资1.1亿元人民币。  《清明上河图》中的标志建筑为虹桥。因汴河水势湍急,行驶稍有不慎,船触桥墩即致舟覆人亡,宋人创无脚(墩)桥于汴河沿岸,因状如彩虹,故名虹桥。入园不远,即见虹桥横架于园中,此种桥式为宋代的优秀创造,也是桥梁建筑史上光辉的范例,仰观此桥,可以体验宋人的智慧。  城楼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最高建筑,移植于园中,高高的台基,宽敞的城楼,硕大的斗拱托起庑殿式的屋顶。登临城楼可以俯瞰全园。  彩楼欢门,是东京特色。《东京梦华录》称:"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据文献记载,这种装饰起于五代,是为欢迎后周的创业皇帝郭威游幸东京潘楼酒店而设。《清明上河图》中有几处彩楼欢门,证实了这种仅用于酒店的专用装饰建筑,确实存在于宋代,是东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东京的酒店有"正店""脚店"之分,在宋代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正店"是规模较大,有权向政府购买酒劾自行酿制有特色佳酒者。这种"正店"在北宋末年东京城内即有72家之多。"脚店"是自己不能酿酒,只能向"正店"酤酒出售,同时贩卖或自制下酒菜的店铺。清明上河园的"孙羊正店"和"十千脚店"都见于《清明上河图》中。  园中其它建筑,都可一一在《清明上河图》中觅得,园中不时出现宋代民俗风情的表演及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为内容的文艺表演,置身园中可以领略宋都东京的风韵。  地址:开封市龙亭区龙亭西路5号  类型:主题公园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371-25663819  官方网站:http://www.qingmings.com/  开放时间:  景区营业时间:9:00-18:00。东京梦华演出时间(3月-11月):20:10-21:20(演出票请在18:50前入园)。  门票  门票:120元/人次;半价票60元/人次  1.4米以下儿童免票;  70岁以上老年人凭本人老年证和身份证免票(建议买保险)。  《大宋·东京梦华》依不同的座席价格不同,B座199元,A座299元,贵宾座单号499元、双号399元,御座999元。  

开封府

开封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宋代古开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开封府,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  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区:一、以名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体的府衙文化区;二、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体的包拯传说文化区;三、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体的道教文化区;四、以典狱房、牢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五、以拱奎楼、桂籍堂为主体的教育科举文化区;六、英武楼、校场为主体的游艺文化区;七、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体的府尹人文文化区;八、以潜龙宫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的事迹为主体的帝王文化区;九、以范公厅、曲桥、湖、山、石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区。  景点类型:近代仿古建筑  最佳季节:9、10月间,开封府四季皆宜,但是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佳旅游时间是9、10月间,此时天气温和,降水量适中,还能观赏盛开的菊。  建议游玩:1-2小时  地址:鼓楼区包公东湖北岸  景区门票:60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8:00-18:00  电话号码:0378-3963159  传真号码:0378-3989266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1-23963159  官方网站:http://www.kaifengfu.cn/  开放时间:  7:00-19:00(春夏秋),7:30-17:30(冬)。  

尉氏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镇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洧川镇 洧川城隍庙 洧川南门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朱曲镇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阮籍墓 舍茶岗村
蔡庄镇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永兴镇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阮籍墓 舍茶岗村
张市镇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十八里镇 岑彭、马武墓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水坡镇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大营镇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邢庄乡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庄头镇 青云禅寺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大马乡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岗李乡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门楼任乡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大桥乡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南曹乡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阮籍墓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小陈乡 阮籍墓 洧川城隍庙 阮籍啸台 兴国寺塔 刘青霞故居 洧川南门 青云禅寺 紫铜钟 岑彭、马武墓 康王故城 椅圈马遗址 舍茶岗村

尉氏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