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西南州 >> 安龙县 >> 万峰湖镇

万峰湖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王囊仙 (1777~1797) 清南笼布依族起义女领袖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囊仙(1777—1797),原名王阿从,生于南笼府(今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城南乡洞洒寨,其平时擅用草药治病,懂得用布依族宗教为老百进行姓消灾祈福活动,又生得貌美不凡,深受布依百姓尊重,布依人称为“囊仙(布依文Naangzsianl)”,意即“仙姑”。  清朝统治者在贵州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后,加剧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清代官吏、地主、0者纷纷进入布依族居住地区,与当地农村中的土目、亭目、把事勾结起来共同剥削、压迫农民,霸占了大量土地的土司,不仅强迫农民种靠“印田”,而且平时要强迫农民为其服各种劳役,以供其婚丧、宴客、住、行及一切吃喝玩乐使用。封建地主、官吏、甚至差役兵士也利用一切机会敲榨0人民,连穿民族服装也被指为“违制”而受罚。  在残酷剥削之下,清嘉庆二年(1797),暴发了以布依族为主体,有苗、汉各族人民参加的反清起义——南笼布依族起义——起义斗争历时8个月,震惊清廷,是清朝黔西南一次震动面大,影响深远的布依族革命斗争。  乾隆六十年(1795),南笼镇总兵花连布率镇军前往镇压石柳邓在松桃发动的起义,南笼防守空虚,王囊仙、韦朝元便伺机策划起义;次年(1796)冬,以木刻为信号辗转通知各地群众到洞洒、当丈集中,布依族农民“翕然从之”,苗、汉、彝族贫苦农民也纷纷赶来响应,两寨陆续聚集了数千人,公推王囊仙、韦朝元为首领,同时建立组织,按军、政、巫三类给予封号和职衔,接着在洞洒、当丈两寨修木栅、石城,又聚集粮草、器械,由府城合家投入义军的汉人桑鸿升任主谋军师并起草文告,部署起义。  嘉庆二年(1797)正月初,韦朝元命府属北乡马房寨的黄抱良(大王公)领先起事,黄在北乡杀塘兵,点燃了起义的烽火,起义爆发的当夜攻下普坪,切断了南笼官兵北逃的去路,翌日,义军迫近南笼城郊,包围府城,知府曹廷奎惊惶失措,触楹柱而死;因守城官兵人数不多,府经历(官名,知府的助手之一)金淳、把总杨文海急调乡勇入城据守,由于城池坚固,官军器械精良,加之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并用大炮轰击,义军虽勇猛攻坚,用火把城门上的铁皮都烧红了,仍攻不下。在围城战斗中,大王公头部中弹阵亡。  南笼起义后,府属之永丰州、普安、册亨、新城、黄草坝、捧鲊城皆被起义军包围,安顺府之永宁州(今花江)、归化厅(今紫云)及贵阳府之广顺州、长寨厅(今长顺)、定番(今惠水)、大定府之威宁州(今威宁)、黔西州(今黔西)、平远州(今织金)等地的布依、苗、彝各族农民也揭竿而起,响应起义。义军各围其城,“储城告警”,清朝驻军一片慌乱,义军一时风起云涌发展到数万之众。  布依族义军声威震惊了清廷,嘉庆皇帝恐贵州巡抚冯光熊“一人照料难周”,特命正在铜仁镇压农民起义的云贵总督勒保“轻骑减从,驰赴南笼”,又命珠隆阿、张玉龙等将领带兵“前赴南笼,星速剿捕”。各处义军与勒保等带领的官军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浴血奋战,纷纷失利。嘉庆二年8月15日,勒保调齐各处镇军围剿洞洒、当丈两寨。义军奋起抵抗,挥舞大刀、长矛与敌展开肉搏。两寨皆被攻破,义军点燃冲天烈火,纷纷投入火海。  王囊仙、韦朝元精疲力竭,在烈焰中被俘,后与王化明、韦抱堵共四名义军首领被押解到京城凌迟处死,桑鸿升等大小首领及义军被勒保就地“全行斩决”。义军村寨成片成片变成废墟,白骨随处可见,百业凋蔽;此后,嘉庆清廷将南笼改名为兴义府,把义军的各式武器运往贵阳,铸成一根大铁柱,树立于贵阳甲秀楼旁。  [以上内容由"数码宝贝"分享。]

韦朝元 (1768~1797)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韦朝元(1768-1797),又名韦德明,小名阿成,号七绺须,清朝贵州南笼府(今安龙县)人。布依族。出身贫苦,对地主阶级恨之入骨。  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正月,他与徒弟王抱良、王抱羊、李阿六等密谋武装起义。后与王阿从(女)合作,共举义旗,王阿从为首领,称"皇仙娘娘",称韦朝元为天王玉帝仙官,王抱良为丞相,号王大公,李阿六为总兵元帅,桑鸿升为主谋军师,以洞洒寨为京师,当丈寨为仙城,选后攻克册亨、永丰、捧鲊、罗斛、归化、广顺等地。南笼府知府曹廷奎触楹而死,  贵阳旦夕可拔,势力占贵州省一半。清廷调大军三路围攻,激战半年,九月洞洒寨破、韦朝元、王阿从、桑鸿升被俘,牺牲于北京。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布依族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以上内容由"小胡"分享。]

罗汛河 布依族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罗汛河 (1934~)  原名罗信和,笔名汛河。布依族。贵州安龙人。民盟成员。1957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历任《南风》、《贵州文史天地》杂志副主编,副编审。贵州省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鲜花向阳朵朵红》,专著《布依族文学史》(合作)、《布依族风俗志》、《勤劳勇敢的布依族》,编著《布依族民间故事集》、《甲金的故事》、《民间幽默笑话故事》,情歌集《浪哨歌》等。《周总理永远活在各族人民心上》、《百岁老人》分获全国及贵州省文学创作二、三等奖,民间文学《九羽衫》、《甲金》、《苗族古歌》(合作)分获全国及贵州省优秀民间文学一、三等奖,故事《九羽衫》获贵州省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风云变幻"分享。]

王伯勋 (1899~1983)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伯勋,曾用名王廷烈、王白心。汉族,1899年生,贵州安龙人。1916年王伯勋考入贵阳模范中学学习,1918年选进贵州陆军学生营,半年后入贵州讲武堂。1920年至1924年历任黔军排长、连长、营长。1926年加入国民党。1924年至1927年,在广东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副官主任。1927年至1931年任第1军补充团团长、山东第10军参谋处长、第10军31师1团团长、江苏陆军第10师营长、副团长。1931年至1932年留学日本。1932年至1935年任第25军第1师参谋长。1935年7月至1937年任贵州保安团团长、103师参谋长、步兵指挥官。1941年1月至1944年1月在陆军大学第6期特训班学习。毕业后1944年被任命为远征军第8军82师师长,赴滇西参加了著名的“松山战役”。以后历任荣誉1师师长、103师师长、第8师师长、39军军长。1946年6月任19兵团副司令。1949年12月率19兵团2万余人在兴仁通电起义。解放后,历任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交通厅厅长,省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省五届人大代表、常务委员,省四届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省五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候补委员,民革贵州省委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等职。1983年11月9日在贵阳逝世,终年84岁。  [以上内容由"天籁-龙冰"分享。]

熊望平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熊望平 (1949~)  笔名紫米。贵州安龙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语言文学专业。1969年参加工作,历任禄丰钢铁厂车队修理工,楚雄州文工团演奏员、州群艺馆文学组组长,《金沙江文艺》部执行副主编,编审。云南省文联委员,楚雄彝族自治州文联副主席及第二、三、四届秘书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土黄天》,中篇小说集《大夫第》,长篇报告文学《元谋的崛起》、《威楚雄宝》、《创业者的足迹》(合作),散文集《紫溪闲话》、《依洛瓦底江两岸》(合作)等14部。中篇报告文学《一个生命的倒计时》改编为电视剧后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短剧一等奖。  [以上内容由"3511160"分享。]

王安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王安泽,布依族。1934年生,贵州安龙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龙县民政科副科长,中共安龙县委办公室主任,安龙县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兴义地委副书记,兴义行署专员,中共兴义地委书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兼州长,贵州省副省长。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代表。  [以上内容由"薛露"分享。]

草纸街71号

草纸街71号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安龙县新安镇草纸街71号原为国民党安龙县参议会会所,解放后曾作为县兵役局、县人武部办公地址。草纸街71号主体建筑为建于民国初年的一幢二层砖小结构小洋楼,青石奠基、木地板、开花窗、青砖、瓦屋面。  1935年4月20日,红军第二次攻打遵义后战略转移时,为了实施“兵临贵阳逼昆明”的军事战略意图,中央红军总部即中央纵队和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指战员在安龙驻扎、休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洛浦、李德、刘少奇、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及“红军八大姐”在草纸街驻扎,召开了打富济贫宣传会,发动群众组织查抄队查抄反动势力的物资,将抄获的财物分给县城的贫苦百姓,并发动青年参加红军。毛泽东还在安龙召开干部会议,讲解战争形势和为了“逼昆明”驻扎安龙的意图,鼓励全体红军将士。安龙县也因此成为红军长征期间贵州除遵义外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住宿过的县城。  1950年,为了实现云南的和平解放,顺利接管云南政权,中央决定在安龙县集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云南的部队四兵团十四军、十五军一部、边纵第三(罗盘)游击队、云南地下党组织、起义的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的代表、云南省地方上层人士商议接管事宜。1950午2月1日,新确定的云南省省长、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抵达安龙,2月5日,新确定的云南省委书记、四兵团政委宋任穷率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警卫部队和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到达安龙。2月6日,在草纸街7l号召开了“安龙会议”,宣布成立中共云南省委员会,并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委员会、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及接管云南的8个机构。会议通过了宋任穷根据中共中央和西南局指示起草的《进入云南接管工作纲要(草案)》。会议2月l3日闭幕,2月14日宋任穷、陈赓率新组建的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军政委员会、军事管制委员会成员及解放军大军离开安龙,向昆明进军接管云南省。  草纸街71号60年来一直得到安龙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妥善保护,建筑保持原貌,一直未遭到破坏。现已作为黔西南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进行修缮保护。  安龙县——草纸街71号,途径顺城街,驾车约行驶10分钟,无门票。

笃山溶洞群

  在安龙县境内,距县城35公里处的梨树乡暗河村,安(龙)坝(草)公路旁方圆0.5平方公里的漏斗型地带上,星罗棋布地藏着大大小小的30余个溶洞。这些溶洞至今仍深藏在大山之中,犹如空谷幽兰、仙山琼阁,鲜为人知。l986~1988年,英国、日本、瑞士、挪威、瑞典、加拿大、荷兰、新西兰等同家的专家学者多次来此考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洞群集大、险、奇于一身,有的堪称中国之最,有的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溶洞四周,较密集地发育和分布着种类繁多、复杂纷纭的岩溶景观,在地面上有峰峦重叠连绵、山势险峻、高耸挺拔的峰丛、峰林;高低错落、排列有序、秀而不险、奇而且峭的溶丘,孤峰;深邃悠长,如封似闭的溶谷、洼地,陡峭如第一章自然风光削、险峰难履的悬岩绝壁;高跨如虹,拱圆似门的天生桥;浅露深藏、犬牙参差的石林,在地下深埋着洞道远长、厅堂高大、相互连通的洞穴系统;跌坎飞瀑联现、终年流淌的地下暗河;洞道突陷、深邃难测的竖井;绚丽多姿的钟乳、石笋等多种多样的岩溶奇观。  该溶洞群以巨大、神奇、险峻为特色。也由于此,受到国外洞穴考察、探险者的青睐和重视,视其为“重大发现”,赞叹为“神奇的安龙笃山暗河溶洞群”。  国内专家考究后称:“笃山溶洞群发育之多,类型之全、洞道之长、洞厅之巨、竖井之深、洞口之多、埋藏之深、烟窗效应之良好,确是国内罕见的岩溶奇观”。  犀牛洞犀牛洞由10余个洞厅组成,全长17.6公里。洞前翠竹乔灌丛丛,树影婆娑,优雅宁静。进人洞口是一个广阔的大厅,半是沙土半是水,区间有无数堆积物,状如数条石牛,沉浮游弋于沙河内,相互嬉戏,前行数十米,有一巨大天然石屏,横亘厅前,将洞口隔成左右两扇门,进门便是第一厅,十米开外有一高5米,周长2.8米的石笋柱,镶嵌在一块斜置的长方形巨石礅上,恭候游客光临。再行十米,又一高l.4米,周长1.5米的石笋柱似一位导游,向游人指引前进的方向。左侧洞顶,长约10米的幔状钟乳,似一条飞腾的巨龙在洞天上,翘首俯望;右侧厅顶一簇簇悬挂钟乳,犹如一盏华丽的吊灯,厅内左侧150米处,一片钙华坡麓,交错发育,有高0.5米、长达100米的边石坝,交织呈碟形边盆,似桑田阡陌,坝埂虬结蜿蜒,如巨蟒游弋;右侧约200米处,有一宽约3000平方米的洞中洼地,积水成湖,洞壁是高20米、长100米的钙华扇,顶上晶莹透明的钟乳,高高低低,散散落落,正叮叮咚咚往下滴着琼浆,前行数十米,一断柄关刀插于钙华堆中,前面只有一个隘口,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顺着隘口匍匐前行便可进入第二厅。  一群高矮不齐、胖瘦不一的石仙相聚一起正在观赏台前蔚为壮观的石瀑布及飞瀑溅莲花,空寂寂的大厅中央,直线排列着三根直立石笋,分别为2.4米、3米、1.6米,周长1.6米、2.4米、3.6米。穿过三元柱厅左侧的斜坡中腰,一巨形石蛙,匍匐欲跳,张嘴惊鸣,试图逃避右侧虎视眈眈的石猫。石猫的后面,一石笋形如顽童,正仰首嬉看猫捕青蛙;另一侧有一高达7米,周长约15米的石笋山丘,其上生满朵朵望若珊礁的石花,在石花山右下侧20米的厅缘边,有一高20米,周长25米的石笋,如巨钟吊挂厅顶。厅西北端,一排并列的高约10米之笔架状石笋柱,直射天穹,顶端尖细,嵯峨峻峭,尖顶有数只形态各异的玉兔相互嬉戏,栩栩如生。曲径边有一排高约1.5~2米的竖立的石笋,似栅栏护道,妙趣横生。二厅与三厅之间被一狭窄通道隔开,通道长5米,宽0.8米,高1.5米,通道上下,左右均为高低参差、大小不一,形状如玉络珠缨、帘幔帷幕式的垂吊钟乳或站立石笋所遮掩,人行至此几人绝境而疑无路通行,但近道口可闻呼呼风啸,阵阵狂风迎面扑来,始觉“柳暗花明”。这就是凉风台隘口.是继续前行的唯一孔道,穿越凉风台后,豁然开阔,一个圆径达100余米,高逾50米的第三厅堂即呈现在前。  厅堂空旷,四周支洞如叉,极易迷途。尤以西南侧为甚,支洞多而长,盲目进入其中只能折转而回,厅底地势坎坷不平,时而拱起如堤,时而深陷泥泞,只宜盘绕踽行。右侧一岔洞,高2米,宽3米,洞内玲珑剔透,钟乳缨垂,石笋林立,瑰丽异常,如人珠宫贝阙。再往前,钙华山丘如寂寂空山,只能沿空山羊肠曲径拾级前行。行约50米,右侧洞壁,一宽约20米,高约30米之钙华帷幕,流光晶莹,似飞瀑银练,三厅后段,有一道面积亩许的边石坝,纵横交织,蜿蜒曲折,如数百条巨蟒在此盘绕嬉戏,溅起一片粼粼水波,荡漾回旋,景色幽奇。三厅末端,洞道突然下坠,形成一道宽70米、高60米的直立陡坎,崖下阴森而峻,广阔洞厅内飘散着大水雾,似面临深涧绝壑,坎缘有三根高1.5米的石笋,尤似三位洞仙在向游人提示:此处危险,注意安全!果然,过跌坎后,一巨型竖井垂于脚下,该井直径约50米,垂深在60米以上,井壁四周皆为悬岩绝壁,系犀牛洞中最险峻地段。竖井下即是宽广无限的第四大厅。  该厅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犀牛洞中最大的厅堂,也是世界地下溶洞的“第四大厅堂”。仰望似穹空,俯瞰宽广无垠,放声呼喊则声如潮涌,此起彼伏,徘荡回旋。洞厅内水汽缭绕,如烟似雾,显得幽深莫测。无垠大厅右侧半壁由较厚钙华层铺就,宛如飞瀑流挂,在末端有一高15米,周长约10米的石笋柱,形如宝塔屹立于飞瀑旁,形态古拙瑰丽,气势恢宏。位于巨型竖井下左侧巨形广厅中,有一白色石笋堆,似一双小玉狮攀伏在一双大雄狮的背上,紧紧依偎,状极亲切,形态逼真,沿大厅继续往下是一段500米长的水道,水势平缓,可行船。地下暗河一直通到板洞下面,在板洞仍可听到淙淙水声。  板洞口为一径宽50米×100米的椭圆形巨形竖井,垂深达250米,在井壁东南隅有较厚的泥沙堆积,生长着茂密蕉丛,成为天然的洞天花园,其余三面皆是悬岩绝壁,仅西北面有一条险峻曲折的羊肠小道,可扶壁攀崖踽行至西侧半崖上的溶洞内,再沿道迂回绕行可下达井底外,无余路可行,西壁东西两侧伴随着第一章自然风光众多的大小洞穴,其底层溶洞是;东连犀牛洞,西通出烟洞的主洞道;板洞是笃山溶洞体系中一座绝妙的通天竖井——天井。板洞东侧洞口右面,由溶塌角砾岩构成的高约10米残丘,其上虬藤杂草交覆,碧叶掩映,微风吹拂,翠带摇曳,景色秀丽,与南面千余珠碧叶如伞,浓鲜肥润的野蕉林遥相辉映,在板洞档侧主洞道厅口中部,有拔地撑天的钙华堆,高15米,周长端段约15米,中段约30米,底部为50米,正看形如一口悬挂的巨大金钟,侧视又若三层玲珑宝塔,岿然屹立厅口将大厅分隔开来。钟塔的下缘,石帷帘如绸佩飘拂,壁上一簇簇绿茵如绒的苔藓和一丛丛青幽似锦的藤草,像刺绣或蜡染于飘带上的奇花异卉,在钟塔崖后右侧约10米处,有一由钙华堆积而成的巨大石狮匍匐厅内,其头高昂达4米,尾低伏达2.5米,身长5米,一身金色披毛晶莹闪烁,头顶银盏玉盘,盛满了自天宫王阙溢来的琼浆玉液,昂首西盼,等待游客饮用,这便是第五厅。  第六厅位于板洞西面二层洞,该洞高悬于板洞半岩上,低于上层洞约30米,距底约50米,洞厅面积约2500平方米,以30度坡角向西伸延而连接各层洞道,洞厅内有十数处散立石笋堆积,有的如石龟、石鼠,有的似雄鸡报晓,长颈怪兽,瘦高无常,无不形态逼真,沿西侧斜上200米便到达上层洞厅,即第七厅:厅内钟乳、石笋林立,形态殊奇,有一石笋形极似开屏孔雀。沿回环盘旋的洞道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流沙河(第八厅)。  该厅长约100米、坡度达30度的斜坡上,铺垫着一层细如粉砂的白色流沙,人行其间如履沙海,并顺沙向前滑动。在沙河末端,为一高约5米之跌坎,坎下为宽30米以上的扇形钙华滩,滩上布满了直径l~2米、深0.3~0.5米的圆或次圆石珠,如一盘盘银色糕饼呈现眼前,献给渡过流沙河后的旅行者的美食。前行30米,在低洼处有一直径约30米的积水浅塘,塘中钙华坝及坝石盆交错发育,边石盆中有1~3厘米滚圆石球,如累累珍珠,玲珑晶莹。再往西行,即到第九厅。  一片长近100米的缓平地段,纵横交错地发育着大小不一的边石盆景,最大边盆面积可达45平方米,钙华梗高度0.3~0.5米,梗宽10~30厘米,盆中碧波闪闪,映水如虹;右侧洞壁钟乳流挂,似飞瀑倒泻,流光晶莹,望如星闪,壁顶见一对悬吊巨形钟乳,如铜钟高挂天际,钟周围的石帷屏,小吊钟似璎络垂饰,黄白相映,分外鲜明。继续前行,进入第十厅。  洞厅中有广约亩许的地段,形成一片巨大的边石盆,单个边盆有200平方米左右,盆深0.5~1.0米,埂面呈刀刃状,纵横交织,曲折蜿蜒如龙蛇串行,尤其在灯光照射下,时而银辉闪闪,时而金光灿灿,金光银辉相映,晶辉幻彩,缤纷瑰丽,是难见之奇景。厅堂之中,有一高8米,径3米之石笋,色泽金黄,如一巨形芭蕉,在芭蕉后约40米处,矗立一座高15米,直径亦15米的钙华堆,恰似旧时男人饰戴的“瓜皮帽”。洞厅右侧壁,长达80米,高10米的悬挂的片状钟乳石,如一幅巨形帷帘,色呈黄色晶玉,泡影离离。右侧有一片高1~2米,排列无序、参差不齐、粗细不一的石笋林,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位于石笋林前方,一挂长35米的屏幕式石帘垂吊在洞壁上,壁前一高3米,径2米的站立石笋,状如一位少女在企盼隐藏在帷屏后的情人启屏相会。几经曲折,再经过“高悬平台”、“宝瓶口”,便旅完犀牛洞全程,重见光明。

“香车河”民族村寨

  香车河位于安龙县城西北部30余公里的戈塘镇境内。在美丽、神奇的香车河畔,伴着河边小水车的转动,当地的人们把香樟木磨成木浆,滤水晒干后加上其他配料,制作成一炷炷黄亮亮的供香。每逢节日,当地的村民都要点燃供香,祭拜神灵,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在沿河两岸的村村寨寨上空,飘荡着经久不息的香气,所以人们便称这条河叫香车河。  香车河又名“洞广河”,当地少数民族又称之为“鲁沟河”,是发源于乌蒙山系马鞍山腹地、流经戈塘镇境内最后注入北盘江流入红水河的一段河流。上游从岔河与柘磨河交汇的硐乡村东瓜寨起,下至纳利村龙路寨止,河段长7公里,沿岸有硐广、纳利两个村共12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布依、彝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72%。虽同是一条河上的居民,但民族不同,语言、服饰也各不相同,风情各异,形成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以硐广和纳利较为突出。上游的硐广村是布依族,仍然保持传承着千百年的传统制香手工艺;而下游的纳利村却居住着苗族,以芦笙舞、板凳舞、苗族手绣和民间绝技而名扬国内外。  香车河不但养育了两岸勤劳朴实的苗族、布依族人民,还培养出许多心灵手巧、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班安芬创造的“仰桑欧”品牌手绣领带,不但系在中央领导胸前,还走出了国门,销往国外;绝技王杨光合更用他的惊险技艺征服了海内外观众,他们都是香车河畔苗家儿女的骄傲。  美丽的香车河,不但见证了沿河村村寨寨的发展变迁,还记录下两岸神奇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布依、苗家儿女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香车河”是因为沿河村民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制香手工艺而得名。历史悠久、结构完整的硐广“香”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安龙县——“香车河”民族村寨,途径313省道,驾车约行驶1小时,无门票。

龙头大山

  在安龙县境北部与兴仁、贞丰等县接界处,横卧着一列蜿蜒起伏百余里的山脉,这就是黔西南名山——龙头大山。  龙头大山旧称笼纳山,属苗岭山脉重要分支之一。山脉自东向西渐高,耸立人云,为安龙县境北部屏障。山脉西端有两座山峰昂首并列,东称公龙山,为全山主峰,海拔l966.40米,抬头仰望可见腭嘴长伸,眼睛鼓凸,状如龙头,龙身向东南伸展,逐渐低隐于贞丰境内,岭上一片连着一片的原始森林,茂密青翠,如片片黛色龙鳞;西峰称母龙山,海拔稍低,为1930米,山势略显秀丽温驯,与公龙山平行排列,岭上茅草萋萋,一片金黄,如金鳞闪烁。  雌、雄两峰犹如青黄两龙,昂首欲飞,当地布依族人民将它视为神灵,据说他们是一对恋人变化而成的。这对聪明伶俐、忠厚善良的年轻恋人名叫龙哥和柏妹,为了争取婚姻自由,结成美满姻缘,相约远走高飞,不料被顽固恪守封建礼教的族长知晓,将这对恋人杀害于后山洞内。龙哥、柏妹至死不愿分离,幻化为公龙山与母龙山,福佑笼纳一方百姓。自清代以来,当地百姓于每年三月第一个辰日,前往公龙山后洞内祭祀,祈求风调雨顺,纪念龙哥、柏妹。每年祭山之日,场面甚为热烈。  龙头大山自明、清以来,就列为贵州名山之一,清《贵州通志》、《兴义府志》均有记载,古人有“龙山东向拥群恋,策杖人来路曲盘;古小萧森饶画意,危岩环拱亦奇观”的诗句描绘其景。从山麓仰望山顶,悬岩峭壁,嵯峨峥嵘,云环雾绕,巍峨壮观。山顶平展开阔,纵目远眺,安龙、兴仁、贞丰县城隐约可见,四面大大小小的群山如海涛奔涌,似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纵横阡陌的田野,星罗棋布的村落,如练的河流,明镜般的水库湖泊尽收眼底,一派诗情画意。  龙头大山气候温湿,雨量充沛,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条件。由于森林茂密广袤,一旦深入林中,便可能迷失方向,因此,《兴义府志》曾留下了这样一段记载:“相传山中所生瓜果之属,人不可携去,携即不得归路”。这一记载给龙头大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龙头大山有林地1.65万亩,草坡灌木15万亩,主要植物共有96科、211属、366种以上,有速生特种用材树种、稀有珍贵庭园观赏植物、古老孑遗植物、药用植物以及栲胶植物等。最为奇异的是,在海拔1600~1930米的公龙岭上,竟然生长着连片的1500余亩的原始矮林杜鹃,其林冠郁闭度达80%以上,树高约6~8米,树径一般10~15厘米,最大的约30厘米,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枝干虬曲苍劲,参差横曳,苔藓密布。树叶终年常绿,多生于枝端,集成茅卵形,茅体上有黄色鳞被,十分雅致。其种类除常见的多花杜鹃(映山红)外。还有少见的马缨杜鹃、长蕊杜鹃、百合杜鹃、青莲杜鹃、露珠杜鹃、蝴蝶札鹃等12种。  龙头大山的杜鹃花四季常开,由春至冬,此花未谢彼花开,且花朵繁盛,个花枝有十余朵,此为一奇;更奇者,同一花种的颜色随季节不同会出现深浅浓淡的变化,大约是龙头大山杜鹃所独有。春夏盛开季节,只见公龙岭上姹紫嫣  红,五彩斑斓,花团锦簇,使人目乱神迷;红者如马缨,鹅黄者如团扇,银白的洁白如雪,淡紫的晶莹似玉,千枝竞艳,异彩呈娇,美不胜收。当此季节,时有山鸟栖息花丛婉转清歌,彩蝶穿行翩翩起舞,平添无穷情趣。山中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飞禽走兽种类繁多,不少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亦时有所见,1987年龙头大山被列为黔西南州自然保护区。  龙头大山溪泉众多,民间有“九九八十一潭”之说,一股股涓涓细流由山中渗出,汇集成潭。潭水清澈见底,冰凉彻骨,饮之甘甜。潭边古树阴翳,藤蔓攀援,潭水沿山石流泻,淙淙有声,如琴瑟合鸣。《贵州通志》说:龙头大山“中有一溪,源深流长,灌田数千亩”,指的就是现今之北乡河,河水就是众多山泉汇成的。  龙头大山,山势雄伟形态奇特,挺拔峻峭,森林、草坡广阔茂密,特别是联辍成片的杜鹃林带,面积大、树株密,均可排名贵州省内前列,而其花四时皆开,其色随季变化亦是不可多见的奇观。近年山上又飞播了数万亩马尾松,长势良好,成林之时,龙头大山当更加妩媚。

钱相草场

  钱相草场建于2000年5月,是当时黔西南州西部大开发十大项目之一。现有面积4900亩,目前载畜量:牛166头(西蒙达尔、安格斯、短脚牛、婆罗门、云南黑牛),羊1000余头(南疆黄羊、本地山羊)。草场地势平缓,起伏有致,气候温润,土质为黄壤,遍种黑麦草、红三叶、白三叶、鸡脚草、高脚草、皇竹草等优质牧草。钱相草场建设起点高,是融畜牧养殖、草地种植、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环保、绿色健康、乡村旅游场所。  草场内围栏、接待楼、厨房、餐厅等各种基础设施齐备,水、电、路设施完善,运行良好。现有标准床位35张,套间2套,餐厅可同时接待数十名客人,饮食以风味烧烤为主,配有各种农家饭菜。  放眼草场,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四面青山环绕,芳草连天,令人心旷神怡,是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佳地。  安龙县——钱相草场,途径210省道,驾车约行驶30分钟,无门票。

安龙招堤

安龙招堤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招堤位于安龙县城东北,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堤的两侧垂柳成行,荷花池53000多平方米,曲桥300米,观荷亭和朱楼画廊数幢,联为一体。堤边有明代“十八先生墓”、清代“十八先生墓”、咸丰同治年间回民起义领袖-祥、马河图合葬墓、南明永历帝故宫、明御校场、清代试院、武庙石碉等古迹。  交通安龙是黔、滇、桂三省(区)交通要道,南昆铁路旅客列车停靠安龙站。公路东与贵黄路连接,距贵阳300公里,往西64公里到马岭河峡谷,69公里到兴义。贵阳长途汽车总站(延安西路32号)每天8:00、9:00、10:00、17:00有班车开往安龙。      地址: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顺城街  电话:0859-5210737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  门票90人民币  

卧龙洞

  卧龙洞  卧龙洞位于招堤风景风景区内,距县城5公里。乘车由塔山(或海农)至元宝山宋家湾即可见洞,洞外有小卖部、停车场、公厕、等附属设施,洞内专线灯光照明,水陆并进,游完全程约1公里。  卧龙洞由八个大厅组成,目前已开发四个大厅。洞内景点较多,发育较好、堆积物种类全、品位高。有大面积的复瓣边石坝;大面积的水域;钟乳、石笋、石幔、石柱等各种堆积物比比皆是,尉为大观。四个大厅风格各异;第一厅玲珑剔透,第二厅雄伟壮丽、第三厅形象逼真、第四厅如入仙境。主要景点有:田园风光、桂林山水、贾府大观圆,桃园三结义、悟空别师、九龙玉柱、鳄鱼下水、双狮迎宾、二龙戏珠、千年神龟、飞流之下、世纪之吻、绿海碧波、祥云朵朵、观音显灵、如来现身、父子对弈、南国风光、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卧龙欲飞等。

仙鹤坪自然保护区

  仙鹤坪自然保护区  仙鹤坪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遮天避日,绿树修竹迷漫山谷,是黔西南著名的野生植物王国。  春天,漫山遍野呈现一片新绿,老草未枯新草重茵,各色杜鹃花齐放,春意浓郁,最宜塔青;夏日,山下酷日难当,挥汗如雨之时,山上则是凉风习习,林涛阵阵,遍体清凉、是避暑佳地;秋高气爽之时,霜叶满山,灿烂夺目,野果缀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分外迷人;冬季山顶冰雪覆盖,一片银白,红花油茶点缀其间,红白相映,景观独特。  仙鹤坪景区范围大,可赏之处甚多,其主要景点有:天街、蛇山、观花台、猕猴桃坡、方竹林、仙鹤池、石门、石林等。仙鹤坪自然保护区

王宪章将军纪念园

  王宪章将军纪念园  王宪章,清兴义府普坪人,宣统3年任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副总指挥,后被袁世凯阴谋杀害。后安龙县委县政府积极筹资在风景如画的绿海之滨建起了王宪章将军纪念园。绿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约600亩,湖中有小岛,湖岸怪石林立,四山环抱,清幽静谧,每当风和日丽;湖水泛起微波,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水天一色,与王宪章将军纪念园组成浑然一体。

贵州将军园

  将军园,是纪念王宪章将军的,王苗族人。景色不错,但设施一般,趣味性很少,门口停车收费。  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  类型:主题公园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万峰湖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永和村

----

港湾村

----

下箐村

----

毛凼子村

----

马安营村

----

坝盘村

----

江坡村

----

岜皓村

----

龙万村

----

纳赖村

----

万峰湖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