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昭通 >> 昭阳区

昭阳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阳区西部,距城区83公里,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00公顷。这里有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山湿地,这里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大山包还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被列入《中国湿地行动计划》予以重点保护。这里的彩色草海、起伏山峦、清澈明静的仙鹤湖、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大峡谷、极富特色的民俗民风……已逐步引起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环保人士、摄影家、旅游者、探险者所关注。  这里是黑颈鹤越冬栖息的乐园——每年初秋,深恋大山包的黑颈鹤不畏艰难险阻,准时从遥远的青藏高原,翱翔而来,在此越冬。据有关资料,世界上原有鹤类32种,现仅存15种,黑颈鹤是唯一生活在高原湿地的鹤类,且为我国独有。在全世界已知的5554只黑颈鹤中,到大山包越冬的就有1300多只,占国内已知黑颈鹤种群的四分之一。  这里有烟波浩渺清澈透明的仙鹤湖——湖面340公顷,偎依在一座座起伏的山峦之间,像一个美丽的少女,温婉而透明,清洁更靓丽。她多情善感,明眸生辉。她是一面镜子,照得见人的灵魂,看得清人之沧桑。天空的白云与之相映,水中的鱼儿往来自得,人间仙景,今日何求?  这里有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它三面绝壁,状若鸡头,像千古英雄屹立于这荒原之上,像出鞘长剑刺向天空。它给大山包温柔的外表,塑造了性格奇崛,令人震颤的又一面。其地势高耸阴绝,加之诸多壮阔的不可逾越的空间,形成深不见底的峡谷和悬崖峭壁、怪石峥狞,使得这里险象环生。站在这里,可与海拔4042米的巧家药山遥遥相对。极目远眺,心旷神怡,整个大峡谷云海苍茫,迷离深邃,令人惊骇。  这里有辽阔锦绣的高原草海——是大自然对高原人的又一赏赐,绵延百里,跌宕起伏,风貌原始而又完整,空气新鲜而又灵动。多奇花异草和珍禽野兽。春夏之交,是花的海洋;秋冬季节,漫山金黄,羊群雪白,山川交汇,生机盎然。和平、宁静、与世无争,是难得的自然天堂。  这里有热情好客的汉、彝、苗等几种民族——秦开“五尺道”,汉族的先民溯横江而上,最早在此建立了生息繁衍的村落。彝族的先辈们也在这万山丛中点燃了拓荒的篝火,元末明初,苗族也先后在此落籍。村庄依山就势而生,红土筑墙,茅草苫顶,古朴简约的门窗,长年飘着细细炊烟的火塘……一群羊,一条狗,三五只鸡,一圈围墙,构成了大山包人生存的载体。这里有故事,有信仰,有传说,有梦幻,有爱情……久远亘古,扑朔迷离,置身其中,你回到了远古。  这是一块生命的土地,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探险这里,需要的是勇气,是力量,是胆识,是冒险。行走这里,是对生命的又一种重铸。走进这高原的深处,你会感到灵魂在激荡、血液在奔腾……这里的原始与清洁,这里的旷古与辽阔,这里的宁静与深邃,让你忘却了人世的种种烦恼。在这里,你的灵魂得以了升华,你的生命得到了洗礼。大山包,一个神奇的原始世界;一座绚丽多姿的风光乐园。  门票  39元  开放时间  08:00~18:00  景点位置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乡  

昭通葡萄井

  昭通市西郊10余公里处,有一石山,名老鸦崖。崖下有泉,“方圆八尺, 泉水四时温暖,由下涌出,碧泡累累如珠泉”,称“葡萄井”。  关于葡萄井  是一口神秘的井  人们不知它从何始,但至今还有多个关于葡萄井的美丽传说:传说,有一年,王母从天上来到这里,叫山下的一对夫妇种下一林葡萄,当王母于月夜掬一捧这里的泉水解渴时,天上的夜明珠也坠在水里,第二天,这泉水涌出来,竟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又说老鸦岩下,有相依为命的母子俩,母多病,临死前想吃一粒葡萄以解渴,子因家贫买不起葡萄,痛哭失声,观音菩萨知道后,把母子俩门前老井点化为盛产葡萄的奇井,母喝了井水,病不治而愈。后因母贪念日炽,观音便又将葡萄变了回去,只留下串串珍珠般的水泡。珍珠泉也因此而得名。  是一口民族的井  它的存在与这一个民族的流脉有着极大的干系,有至今尚未解开的文化情结。这个民族就是彝族。据很多彝学专家研究认为彝族的根在云南昭通。《西南彝志》说:"武乍二长子,居楚吐以南;糯恒二次子,往洛博而北;布默二幼子,实液中部漫。天上布满星,地上布满人,六祖的后裔,各处去定居"据考证糯、恒后裔主要迁入四川凉山地区,凉山彝族盛传他们的祖先古侯、曲涅两兄弟由昭通迁去。糯、恒后裔有部分仍在昭通地区。葡萄井为什么让这个民族对它有着眷顾与关怀呢?彝族学者说,彝族的族人死后,其灵魂都会回到祖先的发祥地。据彝族史料记载,这六个彝族兄弟的迁徙史指向了同一个地方,那就是昭通的葡萄井。从彝族《指路经》的18部经书中有关“梅来液尺”、“玛纳液池”、“麻奴以赤”、“密力雨嗤”、 “玛洛依曲”、“玛洛依土”、“阿勒依曲”、“麻哈液持”、“玛洪依处”等词汇均指称或指向昭通洒渔河的葡萄井。葡萄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彝族圣地之一。它的存在与彝族先民有着多少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迷。  是一口文化的井  它的存在承载了多少文化元素。人是万灵之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自然赐予葡萄井水,岂能白浪费。清雍正年间,葡萄井当地百姓取水酿酒,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而且葡萄井周围又适宜种植牡丹。每当暮春三月,牡丹竞放、姹紫嫣红,绮丽如霞。达官贵人,骚人墨客相邀到这里赏花、品酒,留连山水间,吟诗作赋,相沿成习,葡萄井“花依酒护”成为清朝昭通官场士林一道别致的风景。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  

大山包村

  在我国西部,云南省昭通市西北部有个地方叫“大山包”,这里有彩色的草海、起伏的山峦、清澈明静的跳墩河、大海子和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大峡谷,极富特色的民俗民风……这里是旅游及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就在大山包深处却隐匿着一个小村庄。  每年9月底开始,这里就会陆陆续续有黑颈鹤飞来过冬,直到第二年三月份才离开,当地流传一句谚语“来不过九月九,去不过三月三”,也说明了当地人民对黑颈鹤的爱护。它们的到来,给大山包带来了很多生机,也吸引了很多鸟类爱好者不远千里前来观赏。  黑颈鹤是一种唯一生活在高原环境中的大型珍稀禽类,是全球急需挽救的频临灭绝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属于国宝级鸟类。全世界有8000多只,在大山包这里越冬就有1300多只,为国内已知的最大黑颈鹤种群。  而村子那里依然是一座座土胚墙,稻草铺设屋顶的房子,这个村子叫“大山包村”,是大山包里唯一的自然村,从土胚墙上的裂缝,屋顶上杂草丛生的情况来看,这些房子都已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  大山包地处高原,是中国目前黑颈鹤越冬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湿地生态系统,境内有大片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沼泽湿地,形成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而在大山包这里却是处处不同天,这里随时晴,随时雨,随时热,随时冷。  大山包是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区内拥有高山沼泽草甸,已被列入中国重要保护湿地名录。境内有秀美雄壮的鸡公山,美丽的跳墩河,迷人的仙人田草场。如果您是有缘人,会在鸡公山上邂逅神奇的“佛光”...  为了欢迎更多的人来到大山包,感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各种奇迹,大山包生态旅游区在不影响黑颈鹤越冬栖息的前提下,在外围修建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  这里景色优美,溪流瀑布处处迷人...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昭阳区大山包  

孟孝琚碑

孟孝琚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孝琚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境内。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从内容上看,它主要记述孟孝琚的生平。孟孝琚,原名孟广宗,“十二随官受韩诗,兼通孝经二卷,博览(群书)”,改名孟。他先聘“蜀郡何彦珍女”,未娶夭亡于武阳。其父的下属-刻此碑送孝琚归葬朱提朱茔,以纪念死者,安慰亲属。由此可见当时的边疆少年是如何用心学习中原文化,钻研典籍,也透露出当时婚、丧习俗。从碑四周所刻的龙、虎、龟纹,可以窥见汉代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石刻艺术水平。从书法上看,碑文系方笔隶书,取势横扁,左右舒展,笔画瘦劲古朴。它的发现,不仅打破了“北方南圆”的陋说,而且可以探索“汉隶与今隶递嬗痕迹”(梁启超语)。  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残碑高1.33米,宽96厘米,碑文共15行,每行残存21字,(按上下文意推测,每行上缺7字),隶书。由于碑文残缺,仅有“丙申”、“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样,给确定建碑时间带来困难。学者们考证,各抒己见,聚讼纷纭,主要有西汉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永元八年(公元96年)、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永寿三年(公元157年)、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等六说。前后相差竟达230年之久。据原碑的官刻、字体、文风来考查,以永寿2至3年立碑较为可信。  2006年孟孝琚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门票  5元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通第三中学  

龙家祠堂

龙家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家祠堂  龙家祠堂建于1932年,是一座仿清建筑,极具规模。龙家祠堂建在小松山脚下的龙潭边,距昭通城西南十公里,为龙云家庙。仿照昆明吴三桂的金殿而建成,但其规模又比金殿大得多。祠堂建于民国21年(1932年),祠堂坐南向北,四周有高大厚实的石墙,由于建于兵荒马乱年间,护墙上沿设有枪眼和垛口,正面左右接护墙外有二层尖顶炮楼。左为祠堂,右为庄院,最前立照壁一堵,门开两侧。  据说,龙云一步一步走出昭通,经历磨难当上了云南省主席后,为建家祠,昭通有名的风水先生翻山越岭寻龙点穴一直到永丰簸箕湾的小松山,举目望去,可看到龙山寨、望海楼,小松山脚下有龙潭水,便附会龙入大海,选定在小松山脚下修建龙家祠堂。  1928年1月17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不久,龙云捐巨资创建了昭通联合女子中学,发展家乡教育。1931年,龙云又捐资创办云南第二民众教育馆,1933年又捐资修炎山小学。龙家祠堂修建后,龙云又于1934年捐资对附近的农田水利进行了治理,深挖河道,使水道畅通,水患减少,沿河人民深受其利。  地址:昭通市昭阳区南约12公里的永丰镇簸箕湾村

霍承嗣墓壁画

霍承嗣墓壁画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原葬于距昭通市约10公里的后海子中寨,1963年进行清理发掘,1965年迁入市区昭通中学内。  墓室呈正方形,由长方形砂石叠砌而成,边长3米,高2.20米。墓中文物早年被盗,室内四壁绘满题材丰富的壁画,画为彩绘,颜色为朱、赭、黄、黑等色,画风古朴,出自民间画匠之手。其中有墓主人、侍从、家丁、部曲、中闾候、金童、玉女等人物形象。墓室北壁即后壁是画面的重要部分,下层正中绘墓主人霍承嗣像,高48厘米。像左上方有题记8行,记载霍承嗣官居持节都督江南交、宁二州诸军事,建宁、越、兴古三郡太守,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进封成都县侯。霍家是“南中大姓”之一,墓主人是霍峻、霍戈的后裔。墓建于东晋太元年间(公元376--396年)。墓东壁上层绘朱雀、白虎、房舍、流云等;下层绘持幡送葬队伍13人。西壁上层绘青龙、朱雀、屋宇等图像;下层绘家丁部曲40人。  此墓壁画对研究东晋时期云南与中原关系、汉彝融合、“南中大姓”、“夷汉部曲”,以及服饰、建筑、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3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山包

  大山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部大山包乡,地处云贵高原凉山山系五莲峰山脉分支的高原面上,地貌类型单元为高山丘陵。处于云南对内大通道的主干线上,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路航运与外界相联,距昭阳区城区约79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景区于2002年开始规划建设,总面积192平方公里,海拔2215~3364米,气候垂直分带,年平均气温6.2摄氏度,是世界濒危珍稀物种黑颈鹤(1300余只,约占世界已知黑颈鹤种群的四分之一)的温馨家园。这里的草场、山峦、湖泊、峡谷、雾淞、云海及民俗风情……已逐步引起国内外的旅游者、科技工作者、环保人士、摄影家、探险者关注。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景区集山水、湿地、草场、湖瀑、珍禽于一体,融辽阔、俊秀、奇险、神秘、珍稀于一身,是一块没有污染的、生态完美的净土,是极为少见的观光、摄影、科考、探险、休闲、娱乐……的综合生态旅游景区。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部大山包乡   

大龙洞景区

  大龙洞景区  龙洞景区系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龙洞水源和周围的古建筑以及山林组成的森林景区。保护区位于昭阳区城区北郊10公里的九龙山,面积425亩,山有九箐,上有十三峰,层峦叠嶂,林木荫翳,山脚箐底林荫深入一大石洞内,有一潭清泉流出,称“大龙洞”,史称“龙池”,大龙洞早已辟为景区,古为昭阳八景之一。目前,大龙洞是昭阳著名的风景区,大龙洞泉水是昭阳区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其周围有占地面积5184平方米的庭园和建筑,以及86公顷的森林。  大龙洞景区内曾有过山洞,为昭通人祖先——早期智人“昭通人”的六居之地。汉张骞向武帝陈言“使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意即在汉代“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便已开通,并经过昭通。公元1—5年文齐驻朱提(昭通古称),于境内“穿龙池,溉稻田,为民兴利。”大龙洞于是便形成了。随着历史的沉淀,在中国传统农业大国中,大龙洞为昭通的农田水利建设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地址:昭通市北郊距昭通城12公里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龙氏家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氏家祠位于云南昭通城南10公里簸箕湾村,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祭祖修建的祠堂。家祠始建于1930年,由龙云的胞妹龙志桢负责修建,祠堂于1933年完工。宅院及附属工程1935年因龙志桢病故停建,1938年龙云派次子龙绳祖和时任云南省昭宣师管区副司令的陈纯初继续修建,最后竣工于1942年,占地26.5亩,祠堂坐南朝北,外设护城河,宽4米,河中的水与黑泥地捧水围堰塘相连,河水清澈灵动,河内种有荷花。原有城墙用土夯筑,仅留下毛石堆砌的墙垣。现维修后的城墙在原基础上改为砖砌,高3.8米,宽3.2米,恢复垛口及女儿墙。城墙西北角建有碉堡。高大的门楼歇山顶,盖青瓦。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永丰镇簸箕湾村    龙云 (1884~1962)  龙云(1884.11.19-1962.6.27),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彝名纳吉乌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 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坚持抗日,…… 详细++  龙云 (1884~1962)  龙云(1884.11.19-1962.6.27),字志舟,原名登云,彝族,彝名纳吉乌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 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坚持抗日,…… 详细++

昭通古文化遗址

昭通古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昭通古文化遗址位于昭通市城北北闸镇塘房二社过山洞村。洞长40多米,洞宽10米有余,最高处约5米。1982年,市文物普查队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和1枚人牙化石。首次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定名为“昭通人”。这一发现填补了猿人阶段到晚期智人阶段的空白。继发现过山洞后洞内旧石器遗址后,又在前洞口左侧倒塌的岩脚下发现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洞穴前高后低,遗址向内形成斜坡,地表面暴露的是多块陶碎片。初步探测,文化层深1米余,分布面积10平方米左右。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锛,磨制较粗糙。陶器以夹沙红陶居多,夹沙灰陶次之,均为索面。器形有长颈尖底罐、单耳圈足罐、环底钵、平底小杯、折沿罐、釜形器等。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塘房村  

望海文化公园

  望海公园是在望海楼的基础上修建的,风景很不错,有湖心亭,吊桥,拱桥,还有一小片沙滩。  公园不大,不需要门票,就在路边,最大亮点就是湖,湖里有好多鱼  望海楼,公元1760年恩安县知县沈生遴建。1983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咸丰年间,望海楼毁于兵燹。光绪年间,邑绅杨履乾倡议并筹资重建。楼门题写楹联:“万千气象满垌野,杨柳楼台接凤凰。”2010年再次修缮完工后,“昭阳八景”之一的“恩波蜃影”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的面前。现在与望海公园为一体成为昭通市民休闲娱乐和教育的一处圣地。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  门票  免费  

景风水库

  景风水库  景风水库地处昭通市南郊守望乡境内,离城12公里,交通便利,四周山体环绕,森林葱郁,水源丰富,目前,已具备一定的旅游、休闲度假基础。  为充分利用景风水库优美的自然环境,宣传昭通民族文化,将其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娱乐、垂钓健身、花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目前已委托昆明园林设计园按国家风景规划大纲,作出了总体规划,计划总投资4500万元,建设期为10-15年。  电话:0870-2886180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水井湾村

圆宝山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昭阳大道  

清官亭公园

清官亭公园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通清官亭公园位于昭通市区西北隅,为昭通市民最近的一处城市园林,但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其特点。园内最著名的要数清官亭了,此亭建在池水中央,原名为三多塘亭,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王禹所建,亭为二层外回廊水榭,前面有石桥相通,建筑面积305平方米,相传王禹为官清廉,故名清官亭。现在的清官亭,是民国21年(1932年)改建的,昭通人饶起考撰一联挂在亭前:“者点水无多,一官已留清白去;此间尘不染,何人更踏软红来”。1982年,昭通市政府拨款建成清官亭公园,新片土地两公顷,扩大公园范围,开掘曲池,修建凉亭水榭,种植了牡丹、芍药、缅桂、月季等各种花木。在园内增建了人工假山、欣悦园、动物角、鸳鸯亭、儿童乐园、盆景室等。  园虽不大却有苏州园林的风韵、亭台楼阁掩映于绿树丛中,新建的盆景园、哈哈镜园为园中园,一座两层塔楼与水上新榭互相映衬,交相辉映,两座假山崛起于水池畔,阳春三月碧桃方绽,红云朵朵,柳丝依依;夏日,玫瑰散出沁人的馨香,榴花吐露灼灼的红焰,岸上花香袭人,水中游鱼戏萍,使人心情舒畅,留连往返。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北隅  

西部大峡谷温泉旅游区

西部大峡谷温泉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南水富县西部大峡谷温泉旅游区地处云南北大门水富县金沙江边。距宜宾市区32公里、云南水富县4公里。由宜宾市到大峡谷车程仅一小时。大峡谷是一个“山青”、“峡急”、“水险”的金沙江河谷,在风景如画的大峡谷下2380米的深处蕴藏着一股奇泉,在1978年被云南省勘探队打井发现。经国家级专家鉴定,水温85度,水压高,流量大,日涌水量达8000余立方米,居全国之首。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偏硅酸、硫、锝、锂、溴、硒、氡、铜、锶等矿物质。系高热优质温泉。  大峡谷温泉生态园占地300余亩。可同时容纳3000人以上沐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然露天温泉浴场。温泉生态园拥有档次高雅情调各异的花瓣温泉、药物温泉、地板温泉、醋温泉、酒温泉、牛奶温泉和安全刺激的大坡度滑水道等。  园内现有:400个泊位、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的餐饮厅、可容纳500人的会议中心、富丽典雅的140多间贵宾房情侣池别墅及容纳上千人玩乐的民族广场和景观大道。另外配有滑草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沙滩排球等娱乐设施。  景点位置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水富县西部大峡谷温泉旅游区

盐津豆沙关

盐津豆沙关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盐津豆沙关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距盐津县城20公里。盐津是秦汉以来中原通往云南的通道之一。  盐津豆沙关风景名胜区位于盐津县境内,由豆沙关、三股水、莲花洞、大黎山等四个片区60个景点组成,面积约70平方公里。景观有雄险的古驿道豆沙关,绚丽的老黎山岭风光,众星捧月的圆丘乳峰,梦幻迷离的天然迷宫,满山遍野的名贵花卉,顶天立地的参天古木,美丽如画的三股水瀑布,丰厚古老的文化遗存。景观独特,环境很好。价值极高,是滇东北的通向四川,通向祖国大西北途中的游览胜地。  豆沙关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五尺道始建于秦,现残存长约350米,道宽五尺,每级石阶宽窄高低不一,路面留有马蹄痕印数十个。它是由川入滇,到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  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盐津县城西南22公里,是古人由蜀入滇的第一道险关。壁立千仞的石岩,被关河一劈为二,形成一道巨大的石门,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西岸岩壁上刻有“滇南枢纽”、“其险也若此”等大字,被誉为“滇南第一关”。古人由蜀道入滇,此是进云南的第一道关。关上有个唐碑亭,亭内岩壁上是著名的唐袁滋摩岩。袁滋是唐朝御使中丞、著名的书法家。这块摩岩,是袁滋于公元794年(唐贞元10年)出使云南,路过石门关时刻下的,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与摩岩对峙的东岩石壁上可以观看神秘的古代“僰人悬棺”葬。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G85渝昆高速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  60元  

昭阳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永乐社区

----

凤凰街道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龙泉街道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平街道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旧圃镇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永丰镇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闸镇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布嘎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守望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龙洞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盘河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靖安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岗岭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洒渔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乐居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苏家院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苏甲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山包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寨子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炎山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田坝乡 大山包 昭通葡萄井 大山包村 孟孝琚碑 龙家祠堂 霍承嗣墓壁画 大山包 大龙洞景区 龙氏家祠 昭通古文化遗址 望海文化公园 景风水库 圆宝山 清官亭公园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昭阳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