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罗占云 (1910~194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罗占云,1910年出生于云南省大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给地主放牛,10岁进地主作坊当童工,15岁毅然投身滇军,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征程。 怒潮澎湃, 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 纪律莫放松, 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 引导被压迫民众。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高唱着黄埔军校校歌,从广东出师北伐。罗占云随军征战,于11月胜利抵达江西省南昌。年底,朱德根据中共-的指示,创办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罗占云应选入学深造。 1927年6月,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笼罩南昌。党组织决定,迅速结束教育团,一部分学员到赣南,发动群众进行武装-;一部分学员到工农革命军。罗占云被分配到工农革命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第七连任排长,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的第五天,罗占云随起义部队向广东进军。一路上,他们连续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追堵截。抵达潮汕地区后,罗占云所在部队归属朱德指挥,留守三河坝。在这里,他们与敌军钱大钧部10个团的兵力激战了三昼夜,歼敌千余,但终因敌众我寡而-撤出战斗,离开广东,经福建向江西方向转移。面对寒冷、饥饿、疾病威胁和敌人的跟踪追击,罗占云不怕苦,不畏难,战斗意志更坚。随后,他又和900多名坚定的战友随朱德、陈毅转战湘南,发动湘南-,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1928年4月下旬,部队进入井冈山区,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罗占云经过革命洗礼和艰苦环境锻炼,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井冈山时期,罗占云很注意结合作战实际,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游击战思想。他带领部队灵活、勇敢地进行战斗,很快地由排长升为连长、独立营营长。1930年,罗占云调到红四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任支队长,8月,他奉命率领全支队和兄弟部队一起,突袭湘赣边文家市之敌。针对新战士多,又是第一次打大仗的情况,他一边鼓励大家勇敢作战,不要紧张;一边开展战前练兵,提高大家的战术技术水平。发起攻击时,他身先士卒,猛打猛冲,率领全支队英勇作战,取得了一举歼敌400多名、缴获武器400余件的重大战果。9月,他又带领部队参加了吉安战斗。打下吉安,刚满20岁的罗占云升任团长。先后率领部队在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中,转战南北,英勇杀敌,立下功勋。为此,他荣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罗占云随军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到达陕北。1936年,他担任陕北第一作战分区司令员,负责靖边、新成、赤源、横山等县军事工作。他多次带领部队去剿匪,总是指挥到最前沿,甚至亲自带领部队冲锋。即使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不下火线。他常说:“一个指挥员,不到最前面去,怎么能鼓舞战士们去英勇杀敌呢!” 1938年冬,中共中央决定李先念到华中工作,加强新四军的领导和骨干力量,罗占云随同前往,任新四军军部特务营营长。第二年,先后调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副团长、第五支队新八团团长,活动于安徽省天长县、江苏省-县和扬州市一带,为第五支队开辟津浦铁路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当时,根据地刚开辟,部队筹款筹粮、扩充兵员、补充武器弹药都很困难。为了打开局面,站稳脚跟,罗占云带领全团先后两次同兄弟部队一起,参加了围攻来安之敌的战斗,共毙日军300余人,收复了来安县城。 1940年2月至3月间,在蒋介石策划下,国民党安徽省的李品仙和江苏省的韩德勤两支顽军,对皖东地区新四军军部进行东西夹击。新四军集中部队主力,向进攻安徽定远县大桥(镇)地区的顽军进行自卫反击,歼敌一部,并乘胜攻克定远城。罗占云带领的新八团,在古城集、八斗岭等地打击顽军,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正当新四军在津浦路西胜利反击顽军之际,韩德勤乘我津浦路东空虚,以七个团的兵力,围攻我半塔集地区,受到我军反击。罗占云率领新八团与兄弟部队,从东面的中路追击半塔集溃逃之敌。在路西中心区藕塘、岗村一线,同前来掩护撤退的韩德勤部常备队第十旅进行了激烈战斗,将敌击溃。定远、半塔集自卫战的胜利,打击了顽固派的-气焰,坚守了津浦路两侧抗日阵地,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罗占云不仅以他丰富的经验,指挥战斗,而且善于利用战斗间隙训练部队,全面提高部队的素质。1940年4月,罗占云担任了安徽与江苏交界境内的新四军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副司令员兼独立第四团团长。独立第四团是由原天长县一支地方武装改编成的,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大的战斗锻炼。罗占云积极开展练兵活动,既训练干部战士射击、刺杀、劈刀等基本功;又训练部队掌握灵活机动的战术、养成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还传授红军的作战经验。经过他言传身教,这支部队很快成为军事素质好、作风硬、战斗力强,且擅长打袭击战的主力部队。9月5日,日伪军一万余人,分别由天长、-、张八岭、五河、高邮等据点出动,分进合击皖东抗日根据地。独立第四团密切配合新四军第二师第四、五支队开展了反“扫荡”。在12天里,进行大小战斗65次,毙伤日伪军600余人。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十分艰苦的阶段。罗占云调任新四军第二师独立旅副旅长。在反击日伪的战斗中,他带领部队从2月至5月,先后参加反“扫荡”作战20余次,在4月中旬仪征县金牛山战斗和5月下旬来安县龙王山、狮子山战斗中,运用游击战术,狠狠打击日伪军,均取得很好的战果,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保卫了我抗日根据地。 1943年2月,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机关和直属部队,同路东联防司令部机关合并,改为第五旅兼淮南津浦路东军区,旅长成钧兼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赵启民兼路东地委书记,罗占云任副旅长兼军区副司令员,张元寿任参谋长,张树才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十三团、第十四团。8月中旬,罗占云奉命率第十三团和东南支队,赴-、仪征一带保卫秋收,与进占八百里桥据点的日伪军在桂子山激战。17日凌晨,日伪大队倾巢出动,向桂子山猛扑过来。罗占云亲率该团指战员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反复冲锋五次,争夺山头阵地,战斗越打越残酷激烈,以至进行近战肉搏。战斗至深夜12时,终将日伪击退。此战毙伤日伪军300余名,其中日军占半数以上。内有三名日军军佐,自参加太平洋战争以来,从未受伤,被吹捧为“-武士”,这次却被我击毙。战后不几天,八百里桥据点的残敌-全部撤走。 善于选择战机,坚决、勇猛地袭击敌人,是罗占云指挥部队作战的一个特点。1944年隆冬,两淮平原上,寒风卷着漫天大雪,连日不停。罗占云带领独立第四团攻打甘泉山敌据点。甘泉山是扬州到天长公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如拿下甘泉山,就能切断天长、扬州之敌人联系,使我根据地连成一片。但甘泉山并不易取,它周围有一道约六米多宽、三米深的水沟,沟边是铁丝网和一道土墙封闭着,进出只有一座吊桥。罗占云下定决心要利用这种易使敌人麻痹的条件选择恶劣天气拔除这一据点。他先带领部队开展了战前练兵,学习攻碉堡、跳壕沟、爬围墙、越障碍、过独木桥、掷手榴弹等技术战术。尔后,率领部队,行军20公里,深夜抵达甘泉山。部队借着厚厚的冰层,越过水沟,剪开铁丝网,捕杀了敌人的警戒人员,一跃而上,冲了进去。100多名日伪军,揉着惺忪的睡眼,当了俘虏。这一仗,犹如飞兵奇袭。战后,指导员说:罗副旅长指挥打仗,时机选得好,决心果断,打法灵活,教我们的本领,作战用得上,跟着他打仗,我们心里踏实,胜利有把握。 1945年7月,罗占云升任津浦路东军分区司令员。分区下辖独立四团和来安、冶山、甘泉、盱眙、嘉山、-、仪扬、天长和高邮九个支队。罗占云率领这些地方武装,发动群众,狠狠打击“扫荡”、蚕食的日伪军,巩固和发展路东根据地。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为便于受降,新四军第二师命令津浦路东各县支队在10月成立淮南军区独立旅,罗占云任旅长,李世焱任政治委员。独立旅组成第十天,在来安县水口镇打了个伏击战,击毙日伪军30余人,首战告捷,受到新四军第二师-的表扬。不久,国民党新五军(即所谓的“常胜军”)一个连,由江南窜到江北,侵占我-县城东南面的东沟镇。独立旅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收复了该镇。 1946年7月,津浦路东军分区改编为淮南军区第三军分区,罗占云任司令员兼独立旅旅长。这时,国民党新五军分两路对我淮南地区进击。罗占云指挥全旅,与兄弟部队一起,向数倍于我的敌人奋起自卫反击。独立旅先后在余家洼歼敌一个营,毙敌营长,俘敌400多人;在天长县东面的汊涧镇歼敌第五十八师500多人,艰苦奋战了七天,终因敌众我寡,地形狭窄,-撤离淮南,退至三河以北,准宝地区。 1946年9月,组织上安排罗占云到华东党校学习。次年11月党校学习结束,张云逸找他谈话,要他到当时环境复杂、生活艰苦的两淮地区工作。1948年初,罗占云升任淮北军区副司令员。赴任前,他兴奋地对爱人说:“我这辈子是开生荒的,能为两淮人民的解放再出点力,就是牺牲了,也是高兴的。”到达淮北,因旅途疲劳,作战任务繁重和生活环境艰苦,再加上他那九处负伤的身体本来就很虚弱,使他终于病倒了,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一次,在和一个干部谈话时,竟然晕倒在椅子上;一天夜间,突然昏迷,从床上跌了下来。他的病情日趋严重,经领导和同志们再三劝说,他才同意去医院治疗。从江苏省泗洪县去设在半城附近医院的路上,天冷风寒,他发着高烧,三次从马背上摔下来,使他的病情更加严重,特别是第三次摔下马后,他一度处于昏迷状态。警卫人员看实在不能骑马了,便找来民工,准备用担架抬他,可当他神智清醒时坚决不肯上担架。因为,那年正是淮北闹春荒,群众生活极度困苦。他说:“不能让群众饿着肚子抬我。”警卫员拗不过,只好扶着他一步一步地走到医院。那时的后方医院,缺医少药,条件很差。尽管医院想方设法给他治疗,但他终因积劳过深,病情日益危急。4月24日深夜,罗占云在弥留之际,用微弱而刚毅的声音喊着:“革命就要成功了,共产党万岁……”喊着,喊着,慢慢地闭上了双眼,与世长辞。 年仅38岁的罗占云走完了艰苦战斗的一生,但他留下了对党的忠贞,对人民群众和干部战士深沉的爱,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全国解放后,他的遗骨被安埋在南京市雨花台革命烈士公墓,战友们怀念他,两淮人民纪念他。 (王甫先罗琢成) [以上内容由"liupeng1232"分享。] |
张维翰 (1886~1979) 民国政治人物、法学家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维翰(1886-1979),字季勋,号莼沤,云南省昭通府大关厅(今昭通市大关县)人。民国政治人物、法学家。 清光绪十二年(1886)12月24日生。少年时读书,后毕业于公立云南法政学堂。 宣统元年(1909),任陆军第十九镇(师)三十七协(旅)秘书。 宣统三年(1911)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日),参加辛亥革命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光复,任云南都督府秘书。 民国元年(1912),加入中国国民党,为滇系唐继尧部下。 1913年2月,任云南省行政公署总务科科长。10月,出任黑盐井区盐务督煎总办兼盐兴县知事。后调任个旧县知事。 1915年12月,参加护国军,同广东将军龙济光军交战,曾负重伤。护国战争胜利后伤愈。 1916年7月,入四川,任四川督军公署秘书长。 1917年秋,返回云南。 1918年冬,奉唐继尧派遣,出席广州军政府召开的地方行政会议。 1919年,赴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及东京市政研究会,选修宪法及市政等科。 1922年3月,回云南,任蒙自道尹。8月,设置昆明市,张维翰任昆明市首任政公所督办,负责实施昆明市政建设。 1928年1月,成立云南省政府,龙云任主席。张维翰担任云南省政府委员兼国民政府外交部特派驻云南交涉员。同年末,参加在南京召开的有关越南的中法条约改订会议。 1929年8月,兼任云南省政府民政厅厅长。受龙云重用,遭卢汉等滇军将领嫌恶。 1930年3月,卢汉等滇军四位师长发动兵变,张维翰被列为“清君侧”对象。后兵变失败,张维翰仍任民政厅长,但渐生退意。 1931年8月,辞去云南省民政厅长职务。从此脱离滇系,转到国民政府中央任职。 1932年1月,任中华民国--。5月,兼任-秘书长。 1939年6月,调内政部,任政务次长。 1946年1月,调任-云贵监察区监察使。 1947年12月,当选行宪国民大会代表、监察委员。 1948年,返昆明,任云贵区监察行署委员。 1949年4月,改任川康区监察委员行署委员,未就任。后受聘于香港新亚书院,教授文史。 1950年,赴台湾。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央评议委员。 1965年,升任台湾当局-副院长。 1968年,任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所长。后历任中国传统诗学会名誉理事长、诗经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孔孟学会监事、船山学会监事等职。 1972年5月至1973年3月,代理台湾-院长。 1979年9月1日,在台湾病逝,享寿93岁。 张维翰善作诗、书法,晩年潜心佛学。著有《都市计画》《法制要论》《行政法精义》《地方自治实务》《田园都市》《莼沤类稿》等。联作较多,门类齐全,俱见功力。 [以上内容由"驼背的乞丐"分享。] |
龚自知 (1895~1967)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龚自知,1895年生,云南省大关县人。字仲钧。著名教育家。1917年北京大学文科预科毕业。自1922年起,历任昆明市市政公所教育科长、云南省政务委员会秘书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935年5月创办《云南日报》。抗日战争期间,宣传团结抗日,倡导教育兴滇,先后创建昆华农校、昆华工校、昆华师范、昆华中学以及云南民族师范、云南体育师范、云南艺术师范等学校,并在民族地区创办25所省立小学。关心家乡教育,曾向大关县捐赠《四库备要》、《万有文库》、《小学生文库》等书。1946年任云南省第一届参议会会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初在香港宣布脱离国民党,同年底响应卢汉昆明起义。1950年后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1956年任民革云南省委主任委员。1967年5月7日逝世。 [以上内容由"rainy&biue"分享。] |
陈方 (1912~1983)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陈方,1912年生,云南大关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在民主革命时期,历任中共云南省临时工委委员、省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吉林省军区敌工部部长,滇军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云南省人民政府民政及人事厅副厅长、副秘书长、省人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办公室主任,中共云南省委-部副部长及部长、昆明钢铁公司党委书记、省委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第一、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云南省体委党组书记、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云南省分会主席等。是中共七大代表。1983年3月8日在昆明病逝。 [以上内容由"muxiafei"分享。] |
大关黄连河景区 | 大关黄连河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想知道什么叫“疑是银河落九天”吗?黄连河会告诉你。想知道什么是“三多三绝”吗?黄连河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大自然竟然对黄连河情有独钟,将山水神秀尽集于此地,形成了数百里的瀑布群奇观。 黄连河位于(云南省)大关县东南侧,距县城5.5公里。沿途山花烂漫,幽谷纵横,清泉奔涌,彩虹飞旋。总游览面积42平方公里,属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拥有大小瀑布47个,落差较大的就有14个。最著名的情郎瀑布落差高达142米。加上神秘莫测的白象洞,令人心旷神怡的水帘长廊和使人惬意的大滑板,堪称“黄连河百景”。这里可以总结为“三多三绝”,“三多”即为景观资源类型和数量多(80多个主要景点),瀑布数量多(200余条),文物石迹多(目前地、县级文物单位27处,还有不少待进一步考察、定级)。“三绝”即奇妙的天然大滑板、人间仙境——水帘长廊、溶洞奇观——银河灿烂实省内外罕见。这里既有南国的俊秀,又有北国的风光,这里的山、水、林、洞融为一体,奇、秀、幽、雅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卷。 黄连河风景区瀑布群分布有大小瀑布47条,其中落差大于10米的就有17条,瀑布落差最大的达到142米,各瀑布形态各异个性独特,有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对歌瀑,家庭美满的团圆瀑,洒脱阳刚的情郎瀑,柔美浪漫的少女瀑,媒妁之言的月老瀑。爱意缠绵的鸳鸯瀑,良辰美景的洞房瀑等。飞腾的水珠,如亿万颗闪耀的明星,随风浮沉,漫天飘洒,使人目不暇接,让黄连河风景区拥有“天然大氧吧”的美誉。 黄连河风景区主要景点有仙女瀑、情郎瀑、少女瀑、月老瀑、鸳鸯瀑、对歌瀑、迎客瀑、寿星瀑、珠帘瀑等及神秘莫测、千姿百态的白象洞,令人心旷神怡的水帘长廊和使人0惬意的大滑板等20多处,加上形似飞鸽的世界珍稀植物珙桐花,堪称天下奇景。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黄连河风景区 类型:峡谷洞穴森林湖泊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大关黄连河景区 |
双瀑迎客 | 双瀑迎客 双瀑迎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的苗族村寨,有瀑布47个,最大瀑布落差达147米。内另有白象洞、水帘长廊、大滑板等自然奇观,还有形似飞鸽的世界珍稀植物珙桐花。因其山花烂漫、幽谷纵横、百川挂岩、虹影闪烁,被专家称为“奇、秀、幽、雅”,誉为“中国瀑布之乡”。风景区分为三个片区:黄连河片区、上高桥片区和罗汉坝片区。 黄连河片区黄连河片区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大关县城6千米,面积25平方千米。有大小瀑布47条,其中落差大于10米的有14条,而且每条瀑布形态各异各呈奇姿。主要景点有:对歌瀑。瀑布分五级跌落,总落差40余米,瀑宽2米~4米。瀑布两侧树郁竹翠,坡脚一片楠木银花朵朵。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当地苗族青年男女欢聚瀑边,对唱山歌,选择意中人。 双瀑迎客,两条溪流呈30度左右夹角从山谷中冲出,沿近80度陆坎跌下,汇合于一处,其中,东侧瀑高55米,宽4米~6米,西侧瀑高60米,宽3米~5米。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苗族寨距县城5公里 |
情郎瀑 | 情郎瀑 情郎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的苗族村寨,有瀑布47个,最大瀑布落差达147米。内另有白象洞、水帘长廊、大滑板等自然奇观,还有形似飞鸽的世界珍稀植物珙桐花。因其山花烂漫、幽谷纵横、百川挂岩、虹影闪烁,被专家称为“奇、秀、幽、雅”,誉为“中国瀑布之乡”。风景区分为三个片区:黄连河片区、上高桥片区和罗汉坝片区。 充满阳刚之气的情郎瀑是景区最大的瀑布。瀑布水分三级跌落,总落差142米,溢宽3米。直泻而下的一、二级瀑水跌落于一大平台后,向右拐翻下陡坎,形成落差近40米的三级瀑水。 若身置瀑底,定会感到其势为雷霆万钧之力,产生一种“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和感受。情郎瀑气势雄伟,充满阳刚之气。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苗族寨距县城5公里 |
少女瀑自然风景区 | 少女瀑自然风景区 少女瀑自然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的苗族村寨,有瀑布47个,最大瀑布落差达147米。内另有白象洞、水帘长廊、大滑板等自然奇观,还有形似飞鸽的世界珍稀植物珙桐花。因其山花烂漫、幽谷纵横、百川挂岩、虹影闪烁,被专家称为“奇、秀、幽、雅”,誉为“中国瀑布之乡”。风景区分为三个片区:黄连河片区、上高桥片区和罗汉坝片区。 登及瀑顶,与情郎瀑相映成趣的少女瀑映入眼帘,它轻柔飘逸,如仙女下凡。少女瀑秀丽典雅,充满少女气韵。 少女瀑位于大滑板上游。瀑水从一处长40余米、宽30余米的天然平台上涌流垂落,溢宽2米余,落差20余米,两侧山崖藤牵蔓曳、碧草绿树,越显出瀑水的清雅、秀美。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苗族寨距县城5公里 |
黄连河瀑布群 | 大关黄连河瀑布群距昭通市大关县城5公里,有专线公路及中巴车直达景区。沿途山花烂漫、幽谷纵横、清泉奔涌、鸟语花香。主要景点有仙女瀑、情郎瀑、少女瀑、月老瀑、鸳鸯瀑、洞房瀑、相思瀑、对歌瀑、姊妹瀑、银链瀑、迎客瀑、寿星瀑、珠帘瀑及神秘莫测、千姿百态的白象洞,令人心旷神怡的水帘长廊和使人0惬意的大滑板等20多处,加上形似飞鸽的世界珍稀植物珙桐花,堪称天下奇景。 现景区有黄连河风景区宾馆及普通客房100多个床位,县城有1000多张各种档次床位,有50多家不同风味的餐厅饭馆,风景区有各种娱乐室和设备、服务一流的卡拉OK歌舞厅,小卖部常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及土特产品。管理处还设有医务室及直拨电话。 |
鸳鸯瀑 | 鸳鸯瀑 月老鸳鸯瀑,瀑布分为两级。一级瀑称为月老瀑,落差约30米,溢宽6米;二级瀑落差约10米,分为两段,顺梯状陡坎层层跌落,左瀑宽3米,右瀑宽近5米。 青山石岩间一股白亮亮的水猛然失去依托,如一练白绢垂落。水经过一段较平缓的老岩面层形成的平台后又形成两条难舍难分,相互嬉戏的瀑布。面的月老瀑老练稳重,下面的鸳鸯瀑欢快、跳跃。 水大时,月老做媒,双瀑合二而一,相携而下,沿长约15米的梯状成裙状层层跌撞散落而下,有如苗族少女的横纹百褶裙。月老瀑和鸳鸯瀑,月老瀑高30米、宽6米;鸳鸯瀑高10米,分为两股,顺梯状陡坎层层跌落,左瀑宽3米,右瀑宽5米。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苗族寨距县城5公里 |
团圆瀑布群 | 团圆瀑布群 滚滚奔腾的关河(大关河)岸边,有一条布满马蹄印的五尺古道,从远古至今传承着关河人民厚重的历史和先祖的文明。时空跨越,日月穿梭,而今五尺道上的人们正舞动着历史的巨轮,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建设和发展着现代文明,在雄关古道、关河岸边建起了一个个靓丽、富裕的新农村。 猛抬头,三条飞瀑从山腰飞荡而下,三瀑高低错落,银白耀眼,四周水雾弥漫,三股瀑布坠落在底台汇流于一体,似一家三口穿越山林,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此团圆。 那瀑约高40米,溢宽1米多的就是温柔美丽的母亲。母亲身边是高20米左右,宽1米左右的快乐娃娃。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寿山乡黄连河 |
大海子湿地 | 大海子湿地位于大山包保护区北部,是大山包保护区黑颈鹤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越冬夜宿地。大海子湿地面积 350 公顷,水域面积80公顷,平均水深2米…… 大海子湿地是黑颈鹤集中最多的地方,近几年,每年都在1000只以上,数量相当可观。每年冬季,黑颈鹤就会飞到这里栖息舞蹈、求偶繁殖,度过漫漫寒冬。也给喜爱摄影、绘画、文学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曼妙身姿、绝美倩影。 景点位置 大关县,昭通市,云南省 |
对歌瀑 | 对歌瀑 瀑水顺陡壁分五级沿泥灰岩组成的悬崖上跌落。对歌瀑前三级瀑水近于直泻,四级瀑水顺绿草丛茵的山坡滚滚而下,后从陡坎翻下,直泻山脚,流入河谷。瀑布总落差40米左右,宽2~4米。 每逢五月初五,苗族小伙子和姑娘们欢聚瀑边,对唱山歌,选择自己的意中人。届时,绿荫山间,飞瀑银流,歌声、瀑声情趣浪漫,五彩盛装,热闹非凡。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