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黔东南州 >> 岑巩县

岑巩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是思州尚未解剖的最大谜题,它以文物群落、风光优美而著名。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位于大有乡中木召自然寨,距岑巩县城公路行程23公里。此遗址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底的迷。  中木召古庄园,布局得体,工艺古朴。据出土遗迹测量,遗址占地面积34120多平方米,大部份已被清理使用,还有部份遗址仍掩藏于厚土之下,地层表面已荆棘丛生,并有合抱大松、柏、枫木林。其中,一株银杏树,母树早年枯死,子树己长高五六十米,胸围5.7米;一株合抱大无名树生长在古城墙基石上,根系缠盖满了基石。此庄园何年何人为何建造,经反复查考,正史均无文字记载。  1982年以后,省、州、县文物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多次对遗址考察,未能定论。遗址中的木构楼阁已多次被焚而改建,但城墙、基石、门栏、石柱础等仍历历在目。从显露遗迹看:庄园四周有围墙,内有7条巷道,14堵巷墙,6进房屋基地,24套楼阁基石地面。所有地面全部使用人工凿制的青岩料板石嵌铺,部分庭院以正方形厚砖铺地。石板上刻有各种花纹图案,铺地石板及厚砖也以不同的图案组成,排列有序,富丽堂皇,特需周密筹划及精确计算料石的长短大小和厚薄。每套楼阁的石门栏、石柱础、踏垛垂带,都精心凿制和雕刻,十分古雅。石板雕刻花纹粗犷古朴,绝大多数为阴刻,少数为浮雕。图案有太阳纹、鱼鳞纹、四叶花瓣纹、金钱葫芦纹、棱形回字纹、十字单线纹、平行单线纹等。从城墙、间墙、石板、厚砖、庭院结构及石板花纹等实物观察,此庄园为一次性建筑,工程浩翰。据工程师测算,建造此庄园,包括取石、运石、砌石、雕刻、修建等,需用100万至200万个工日,如以4000个劳力建造,需花费10年至15年时间。  古庄园中,称中厅堂的庭院出土较为完整。厅堂中用方形厚砖组成大型图案;在比厅堂低0.8米,长13.2米、宽12.44米的门前院中,用了120块刻着120种不同图案、花纹的青石板也嵌铺成大形图案。中轴线上的长、短、方形不同规格的12块石板花纹,自厅堂门前向南排列的图案花纹顺序是:三棱回字纹、金钱纹、回字纹、四叶纹、金钱回字纹、棱形回字纹、金钱米字纹、横条单线纹、鱼鳞纹、十字单线纹、纵单线纹、12个圈太阳线纹。其图案花纹的线条有6根、12根、60根、120根。院坝左侧还有一长宽约3.6米、深1米的花园水池及残存的假山钟乳石,并培植有修竹、冬青等林木。在庄园内第24号楼阁基石地上铺有“虎”、“鹿”花纹图案的方形厚砖;间墙均无石灰浆砌,属古代干垒石墙;铺地石板、厚砖亦无石灰沙浆,相互衔接严密均匀;楼阁柱石墩图案有“ “形花纹;庭院楼门石墩花纹呈” “形,中心九朵” “葵花。还出土”8“形态”拾两“酷似北京故宫展览的殷商牛头石雕像1个。在第13号楼阁基石地前,群众挖苕窖时,于地下深2.55米处有1米厚的碎瓦片、瓷片及青岩料石。  古庄园遗址的后山原名大竹山,庄园前的大田坝称军田,并有一河流类似护城河,西南一片大土称军土,又有牛场坝、马道子、过马河、成佛岭、苗坟坡、蜡库、盐库、店铺、古花园、药院、金鱼池等遗址,还有古人墓、苗坟等古墓。西南2公里为释迦牟尼洞,120步石踏垛登入洞门,民国期间曾藏住200余人。西山麓有大洞、小洞,为古人栖息之地。古庄园通向四面八方的石板铺砌古驿道6条:东达湖南新晃,东南往玉屏,南至羊坪、三穗,西达古思州城,西北往石阡,北至铜仁等地。  据今住庄园遗址之刘贵后裔家史载:第一个进入此庄园居住的刘天禄,死时葬于中厅堂,迄今相传21代,500多年历史。并说进驻该庄园时:“夷民都已跑光,剩下的也己杀绝,庄园不属刘家建造”等等。其庄园四周原有古柏、椿芽、枫木林等千多株,“-”、“0”年代遭砍伐,现仅存72株,胸围4米以上,树高四至五十米,风景十分幽美。庄园前小河流水清澈如镜,两岸翠竹垂柳碧绿,原曾植有数以万计白蜡树,田园就分布在这3平方公里的山间沿溪两岸,庄园座落在万山丛中的-原上。东有回龙寺,东南5公里为平西庵、侯家屯、贺家屯,南为鲁溪屯及汤江溪风景区,出土有“思州铜鼓”,西北有云门洞奇观,北面河溪上游系蓄水600万立方米的唐家龙水库。是一个风光秀丽、迷人的古遗址。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历史悠久,文明早孕。民间傩文化《通天桥》云:汉室元年建我夷国,砌石建都中木召,设四十八屯,共四十八姓,号封四十八万夷蹼兵屯,王名四十八庄,神号夜郎之鬼国也。拜陈法祖为夷濮夜郎军师也,百战百胜,血言立天,百万夷民平安之也“。还流传着不少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白果树精夜出守卫》、《枣子树精夜游求婚》、《九龙金香炉》、《两根金扁条》、《蜡库》、《十二面铜锣》、《三年走不完宫厅堂》、《刘氏感谢田家》、《马道子赛马》、《桐子树被罚榨油点灯》等。中国作家张作为(侗族)到岑巩考察后曾著《夜郎国都》诗云:  先有思州后贵州,夜郎国号始春秋;京都遗址今何在,黔省各州议未休。  木召城垣千数米,河堤文物百余瓯;皇宫建筑有根据,史载无书考古忧。  中木召庄园遗址,既有文物考古研究价值,又有山明水秀自然风光,还有迷人的民间故事,确是一处神密的古遗址。1984年12月,岑巩县人民政府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鳌河

龙鳌河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龙鳌河  龙鳌河,《元和郡县志》称之“渭溪”。因河水绕着龙鳌山向东南流淌,故称之为龙鳌河。河水发源于石阡、江口、岑巩三县交界的朝阳坡西北,流经岑巩的凯本、羊桥、和水尾三个乡镇,流入舞水,注入沅水,全长39.7公里,属沅江水系。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下茂马至水尾镇白水寨16.5公里一段河流,因山奇水秀,叠嶂重峦,洞幽水清,景色奇美,故名“龙鳌河风光”。  龙鳌河风光有“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仙境,因而有“人间藏秀”美称。龙鳌河风光由28道山水景观(二道瀑、龙鳌闹海、二泉映月、轿子岩、情女恨江、观音坐莲台、金猴守寨、落箭塘风光、隘门渡、象鼻山、仙人架桥、龙鳌飞水、水帘洞天、灵芝王、九叠泉、秘宫门、青蛙闹春、银河飞瀑、生肖岩、天书岩、凤凰展翅、望马山、将军把关、天狗望月、圆圆出浴、摩岩天书、小字碑、花滩水库风光)、3道溶洞景观(大明洞、金银洞、峰洞)和2道植物景观(十里桐花、猫捉老鼠)组成。  主要景点有:银河飞瀑、龙鳌飞水、马家寨、平庄万佛长廊万米溶洞、木召古庄园遗址、水尾将军洞等。  细地址:黔东南州岑巩县羊桥乡境内  自驾路线:贵阳—都织高速—贵新高速—凯麻高速—三凯高速—玉三高速—新兴大道—龙鳌河水利风景区  乘车路线:从贵阳金阳客车站乘坐客车到岑巩,耗时约4小时30分钟  景点位置:  贵州黔东南岑巩县境内,距贵阳402公里    羊桥乡  羊桥是黔东南州仅有的两个土家族乡之一,是岑巩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岑巩县东北部,贵州省龙鳌旅游风景区上游,距岑巩新县城61公里,周边与铜仁市的大坪乡、渔塘乡、江口县的民和乡和本县的水尾镇、天星乡、天马镇、凯本乡接壤。江口至玉屏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乡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1个机关单位,176个村民组5968户24568人,其中土家、侗、苗等…… 详细++

岑巩观音阁

岑巩观音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观音阁位于贵州岑巩县城东500米处龙江河岸凤山嘴的观音阁,被青山绿水环抱,掩没于古树丛林之中。为回龙寺古建筑群的一个部分。阁内有一口著名的大钟,是古思州城32个寺庙中铸造得最佳的一口钟,声音宏亮,晨曦中的钟声全古思州城百姓均能听见,习称“龙寺晚钟”。回龙寺由前殿、大殿;观音阁、回龙寺、内花园等组成,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宗教建筑群落。结构精致、气势雄伟,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清代陆有楷诗赞曰:  山城清夜卧云松,霜后遥传隔岸钟。  树暗纸窗迷客梦,明月茅店趣行踪。  庭前乍见朝光吐,岭上旋看宿雾封。  官阁僧寮同寂寞,晨衙无事且从容。  观音阁属木质结构,三层三檐等角四角攒顶。阁高17米,台基高1.7米,呈正方形,底楼面积56.2平方米。每层屋檐翘起四个凌空欲飞的鳌鱼衔宝式檐角,鱼嘴下各挂铜铃。二、三层均基本相似,不同处是檐面逐级缩小。楼中四面有80厘米宽的走廊,可登楼远眺,这边风光独好。   

施秉云台山

施秉云台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台山位于施秉县北部,距县城区13公里。云台山风景区是(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云台山、外营台、轿顶山及大田垴等群峰组成。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主峰团仑岩海拔1066米,突起于群山之间,因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故名云台山。2008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施秉县云台山景区被列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选地之一。  云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面积47平方公里。公为云台山、排云关两大旅游片区,规划景点24处,山间珍稀等植物近400种,珍贵等动物近百种,被称为“植物宝盆、动物宝库”,是贵州东线探险寻幽的旅游宝地。  当游人置身山巅极目远眺,万山丛中支腾雾绕,如白龙翻滚,奇峰耸立怪石穿空露出峥嵘,深谷林莽古藤如织,山猴攀援飞禽啼鸣,晨曦透过松林光柱斑谰眼,山花散发阵阵清香,画眉跳跃枝头高声鸣唱,古松挺拔山风吹拂,构成一幅诱人的风光画卷,被诗人赞为“山中俊鸟”。  山中流泉淙淙,均从喀斯特地貌的石缝间喷出,不受污染,清澈可掬,顺着奇山怪石间自由流淌,或为池潭,或为飞瀑,或为溪涧,水声叮咚,如歌如琴,悦耳动人,游人到此,依树听泉,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惬意。夏季雨盛,溪涧水涨,你又会感受到“飞湍瀑流争喧逐,旋崖转石万壑雷”的豪情。难怪历代僧侣能抛却凡心,戒除七情六欲,耐得寂寞,与世隔绝修行一生,却原来这云台山是一处难得的世外桃源,身临此山,自有世人不知之无穷乐趣。到了云台山主峰,更是别有一番景象。站在千仞绝壁之上,极目远眺,天宽地阔,近看,奇崖异石昂然列,争奇斗艳;远眺,云蒸霞蔚,千山万壑沉于足下,万顷碧绿,随山起伏,山风吹过,有如朵朵绿云飘飘欲仙,忽发奇想:或许真的有神仙存在于世,“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云台山之所以迷人,贵在“云”上。夏季的早晨,登上云台山,游人可看到磅礴的云海奇观。那云雾飘忽苍茫,忽快忽慢,忽浓忽淡,忽聚忽散,使云台山的奇山异石、巨木古藤时隐时现,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显相,耐人寻味,朝阳出处,云蒸霞蔚,瞬息万变,仿佛海市蜃楼,远眺群山,有如一幅变幻不定的魔画。  云台山风景如画,美景是数不胜数,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着,就好比这张云台山留念的景色。  白云岩喀斯特地貌  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貌  施秉县域内地貌中,蕴含着一颗独具地域特色的瑰宝,即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处于黔中山地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上,为黔中中山区,是一个深受河流切割的亚热带喀斯特高原。其位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氵舞)阳河中游地区,主要包括完整的杉木河水系和瓦桥河水系,同时汇入(氵舞)阳河,构成喀斯特发育的区域侵蚀-溶蚀基准面。其最醒目的景观主体是锥状峰丛峡谷,及锥状峰丛顶部的塔状峰林喀斯特。锥状喀斯特是由两坡对称、平均45°、相对高度十余米到百余米的锥状石峰组成;塔状喀斯特由坡度为接近90°,相对高度50至100米左右的石峰组成;峡谷主要是两坡近垂直陡立的箱型谷及V型谷组成。施秉-杉木河景区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区域内,以山、水、云、雾、林为基本元素,勾勒出一幅幅山青翠妩媚、峰笔直陡峭、峦层层叠叠、水清澄透明、云一尘不染、雾缥缈虚无、林幽静深遽的山水相映、林水相亲,景色秀美、环境清新的画卷,集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使综合美、原始美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人类风景美学法则的最高境界。  在该地貌区域内,杉木河、瓦桥河的清澈晶亮的泉水、险峻嵯峨的峰丛,集齐“秀、幽、奇”的自然本色;云台山景区以原始自然生态、天象奇观、奇峰丽水、佛教遗址、道教古刹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其和而不融的倔强;黑冲景区则在万壑千山之中,呈现出云海、日出等天象景观。其地域内的众多景观,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凿,喀斯特常见的奇峰、岩洞、巨石、天生桥、塔状群峰、裂谷、窄脊、石柱等在这里充分发育,崖如斧削,峰似剑立,姿态万千,造型奇特生动。如云台山的主峰团仓岩突起于群山之间,山形“四面削成,独出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杉木峰因水成景,形态婀娜多姿、轮廓清晰和谐。还有笔架山、扇屏岩、老虎背、滴水岩、大络迦、小络迦、万丈岩、妹娘峰等。白云岩体经风雨千百万年的侵蚀,或直立千尺棱角分明,或层峦叠嶂延绵百里,能给人的视觉乃至灵魂造成强烈的冲击。施秉云台山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区域内,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河流、岩岸、洞穴和农田村寨等生态系统类型,具有独特性、原始性两大特征。在植物的分区上,根据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提出的分区系统,属于泛北极植物区北方亚区东亚地区;根据中国植被委员会的中国植物区划,施秉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该地貌区域内物种资源极其丰富,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等8个森林植被型组、61个群系,分布有高等植物1351种,其中苔藓植物50科285种,蕨类植物25科127种,裸子植物7科22种,被子植物131科917种。根据动物适应白云岩喀斯特环境的特点,该区域内的动物群落大致分为溪河动物群、河谷芦竹与河滩灌丛动物群、森林动物群、竹林动物群、岩岸动物群、灌丛灌草丛动物群、农田村寨动物群和洞穴动物群等群落类型。其中,脊椎动物计298种,包括鱼类17科(含亚科)49种、两栖类6科14种、爬行类10科30种、鸟类41科(包括亚科)160种、哺乳类19科45种。此外,提名地还分布有200多种蓝藻及丰富的昆虫和洞穴动物。在高等植物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68种,在脊椎动物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有242种,其中有相当部分已分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中。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云台山管理站  开放时间:  7:30-16:30  贵州云台山成人票 60元施秉县

万达旅游小镇

万达旅游小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万达旅游小镇地处贵州省丹寨县核心位置东湖湖畔,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22栋单体,小镇全长1.5公里。  由于出色的设计,丹寨万达小镇项目夺得第54届美国PCBC(太平洋国际建筑协会)金块奖(Gold Nuggst Awards)“最佳国际商业项目类大奖”。  近几年,各地兴起建设旅游小镇的风潮,许多地方打着旅游的旗号,实则是房地产化,丹寨万达小镇的建设,算的上是业界良心,实现了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  小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侗族文化为内核,融商业、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涵盖吉尼斯世界最大水车、3000米环湖慢跑道、千亩花田、四大苗侗文化主题广场、鸟笼邮局、精品客栈、街坊、酒坊、米店、会馆和酒吧、影院等众多文化旅游功能。丹寨万达小镇是万达集团在贵州的首秀,旨在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教”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综合体。  丹寨万达小镇还将丹寨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引入小镇,包括石桥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芒筒芦笙祭祀乐等,在这里,你可以亲身感受到源远流长的非遗、民族文化与原汁原味的匠心精神。  

杉木河漂流

杉木河漂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点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  开放时间08:00—15:30  杉木河景区位于施秉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景区以漂流、避暑度假、探险、科考为主,旅游面积49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久别重逢、通天门、双石并立、刀背石、高滩、犀牛饮水、无路塘、雷公滩、坛子口等。景区河床两岸山峦重叠,奇峰错列,峭壁危岩比比皆是,古藤巨蔓坚忍曲折地络于绝崖,青松苍郁枝虬刚毅地挺拔于白云端。深壑空谷,朝暮云雾吞吐,峪口崖壁,古木交柯翠竹掩映。其间巧石星落棋步,竟相崛起,苍岩腹封,溪流鸣佩。或有飞涧从崖峰注入石上,曲折回绕飞流下泻,泉水纷云如冰绢玉屑飘筠空中,随风散落。  杉木河水深足膝,晶莹碧透,河床多为洁净细沙卵石铺地,流水在洁净的河床上不急不滞,弯直曲伸宛然自若;遇缓坡浅滩处波光粼粼,过山弯崖根处,河水则一平如镜,倒映群峰叠翠。整个环境云飘山际,鱼翔浅底,鹭宿沙洲,奇花异草,鸟涧山谷,蝉鸣林梢,幽而不险,郁而不闭。倘若漫游其间,可观赏到山中的原始森林、奇芳异草、珍禽怪兽以及河里名贵的鳜鱼、油鱼、团鱼、娃娃鱼等动植物。露营时,在深邃神秘的峡谷里搭建帐篷,燃起篝火,相伴以水唱蛙鸣,共邀清风明月,一享大自然宽厚、质朴、醇美的感受。目前,杉木河景区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有漂流、峡谷涉水、休闲度假游等;杉木河漂流刺激有趣,有惊无险,老少皆宜;杉木河被中外游客誉称为“矿泉河”。杉木河景区通过了国家质量ISO9001\ISO14001评定,被评为“贵州十家旅游魅力胜地”。荣获第三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授予“国家精品旅游景区”称号。      所谓游山玩水,莫过于漂流,而漂流则首推杉木河。杉木河流程最长,全长44公里,流程内天然落差总计达640米。最富于变化,也最安全。在杉木河漂流,有如观赏一幅山水长卷,有如吟听一首起伏跌荡、抑扬顿挫的美妙乐曲,素有中国第一漂之美称。杉木河景区是国家级舞阳河风景名胜区十大景区之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施秉县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景区分为蛇冲、黄土内、紫荆关、蒋家田四大片区,面积96平方公里,规划景点19处。杉木河河水对人体有天然疗效,被誉为“神水矿泉河”而名震天下。景区以清澈晶亮的泉水,险峻嵯峨的峰丛为主体,具有“雄、秀、奇”自然特色。步入景区,但见山羡山俏丽,水恋山环淌,整个景区幽而不闭,深而不险,河床白砂铺垫,沙丘一尘不染;水中敖蟹结队,鱼暇自由敖游;两岸悬壁藤蔓,古树临空舒展,千年古峡一派生机盎然。  杉木河自助漂流回归自然,妙趣横生有警无险,是贵州东线兴起绿色生态旅游的热点和精神。她是人与自然情深和谐一脉相依的绝世精典。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人们对体验式旅游的迷恋,杉木河漂流将体现更加珍贵的生态休闲价值。  

黎平侗乡风景区

黎平侗乡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黎平侗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境内,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景区中心黎平县城距省城贵阳467公里,黔东南州府凯里271公里,距枝柳铁路靖州站81公里,距广西桂林风景名胜区320公里,距舞阳河风景名胜区242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窗口和主要景区。景区总面积约为159平方公里,含“四区两点一群”,即肇兴——地坪、茅贡——坝寨、岩洞——口江、八舟河——天生桥四个景区、尚重、洪州两个独立景点和德凤翘街古建筑景群。景区内侗族建筑群古朴完整、侗族文化悠久迷人、民俗民风淳朴浓郁、岩溶天桥举世无双、红色旅游文化经典、风光绚丽多姿、气候舒适宜人,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有机融合,鼓楼、花桥和侗族民居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和侗戏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进行观光游览和文化教育活动的胜地。  地坪至肇兴景区距县城67公里,地坪景点距321国道高安公里,黎平至高安二级油路穿过景区。该景区包括肇兴侗寨、地坪风雨桥、纪堂芦笙节、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厦格泥人节、己流银饰等9个景点。其中肇兴侗寨以错落有致的5座鼓楼、5座花桥、5座戏台和鳞比节次的侗族民居构成的建筑群名列基尼斯世界纪录,在2005年《中国地理杂志》“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目前肇兴侗寨各项旅游接待设施较为完善,每天晚上5座鼓楼轮流进行精彩的侗族歌舞表演。地坪风雨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54.6米,宽4.5米,桥上三座桥楼,壁板绘有民族风情、耕织及历史人物故事彩画。它不仅可便利行人通过,而且还可供行人休息、避雨、会友和观赏江面风景,衬托村寨,是一种多功能的侗族建筑,2004年7月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摧毁,经侗族人民在洪流中冒死抢救出80%的构件,目前正在重修。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峦叠嶂,阡陌纵横,梯田层叠,是中国和挪威王国共建的侗族生态博物馆。该景区民族民间节日较多,春节、五一、十一等均有大型侗族节日活动。  天生桥—八舟河景区距县城5公里,包括天生桥、八舟河、石龙山森林、少寨田园风光、少寨红军桥、鸬鹚架等19个景点。天生桥、溶洞、崖壁等喀斯特地貌是该景区一绝,清新秀丽的自然山水与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交相掩映,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黎平天生桥是目前发现的举世无双的天然石拱桥,该桥巧夺天功,集雄、奇、险、秀为一体,桥宽118米,跨度103.71米,拱腹距水面33.4米,名列基尼斯世界之最。石龙山位于黎平县城西北5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山中植物繁茂,古木参天,苍翠欲滴,已发现伯乐树、香果树、伞花树、仁木、香木莲、闵楠等1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林中长着数量繁多的奇花异草和名贵中草药材,是天然的珍稀植物园。景区三面环水,有大小溪流26条,高低瀑布36处,山脚是如诗如画的十里库区,让人醉不思归。  茅贡—坝寨景区距县城18公里,302省道穿境而过,包括地扪千三欢聚节、高进戏楼、腊洞吴文彩墓、定八侗族服饰、登岑构皮造纸等5个景点。该景区是侗戏的发源地,是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以侗族戏曲与侗族民居为观赏特色。地扪侗寨距离茅贡乡所在地4公里,是黎平侗乡仅次于肇兴侗寨,侗族风情文化保存古老而完整的代表性侗寨,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花桥3座,鼓楼2座,戏台3座。  地扪侗族风情浓郁,主要节日有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的千三欢聚节,节日的主要内容有5项:合歌祭祖、踩堂唱歌、演唱侗戏、聚会叙情、斗牛取乐。登岑侗寨距离地扪1公里,有传承至今已500多年用树皮造纸的技术,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禾仓群,有中日友谊鼓楼。腊洞侗寨是侗戏鼻祖吴文彩的故乡,吴文彩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坝寨乡青寨至茅贡乡高近,公路沿线十里十余个村寨全部是侗族,保存完整的鼓楼、花桥、寨门、民居、禾仓、水井、鱼塘、石板路、田园、古树等无不体现了侗族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喻为“侗族风情长廊”。  岩洞—口江景区位于黎平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包括岩洞侗族大歌、黄岗“抬官人”节、述洞独柱鼓楼、四寨摔跤节、银朝侗族服饰等5个景点。该景区以侗族大歌与民族节庆为观赏特色。侗族大歌自1986年几位侗族姑娘在法国金秋艺术节上唱响巴黎以来,已走出侗族社区,唱响中国,走向世界,近年来在国内国外多项演唱赛事上屡获殊荣,被誉为“清泉般闪亮的音乐”。岩洞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的“侗族大歌保护基地”,在侗寨里,经常是大家围座在鼓楼边,老是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儿学歌,歌声如蝉鸟鸣叫、溪水奔流,自然和谐。独柱鼓楼位于黎平县岩洞乡述洞村,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该楼只有一根“楼心柱”直贯顶端,承受整座鼓楼的主要压力,是侗族社区仅有的一座独柱鼓楼,也是鼓楼的雏形,名列吉尼斯世界记录。  德凤翘街古建筑景群包括黎平会议旧址、翘街古建筑群2个景点。以革命遗址与历史古建筑为观赏特色。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系列的首次会议,她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被称为遵义会议的前奏,黎平会议旧址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独立景点有尚重盖定独立景点和洪州平架独立景点。  黎平侗乡犹如披着神秘面纱的羞涩少女,千百年来而不为世人所知晓。随着面纱的渐渐拂去,黎平侗乡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学者、专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黎平侗乡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自驾车游客的天堂。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铜仁市人民政府网

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园

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云谷田园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的“2012年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也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湾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素有“歌舞之乡”的凯里市舟溪镇,距离凯里市区12公里。园区总占地面积为2300亩,一期500亩,以台湾现代精品农业生产示范区、大型有机生态餐厅、农业休闲观光采摘为主。  台湾现代精品农业生产示范区园区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经营模式,引进台湾现代“精致农业”的发展理念,形成以台湾高端天然果蔬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发展模式与标准进行全产业链运营。园区内种植的产品均已获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现正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其中,水果番茄、水果黄瓜、草莓经深圳普力检测机构监测,22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绿色农产品标准。  云谷田园生态餐厅以种植大棚作为餐厅的建筑外观形式、以园林式绿化环境作为餐厅的内部装饰风格;餐厅产品主要为自产的蔬菜、家禽、水产品等。园区依托公园式的环境,给游客营造独特园林景观用餐环境,让游客享受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农业休闲观光以采摘为主,让都市人闲暇时间体验采摘乐趣、吃农家饭、观看表演、购买绿色无污染食物等。园区将根据作物节气将举办草莓节、黄瓜节、云谷田园音乐节等活动,致力于为喧闹的城市开辟一处悠然的世外桃源。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榕江苗山侗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境内,2009年12月2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景区资源类型丰富,苗族、侗族文化与自然山水环境融合,原生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资源价值较高,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为六大景区:三宝千户侗寨景区、宰荡侗族大歌景区、七十二寨侗乡景区、都榕景区、龙塘奇观景区、十里百瀑景区、朗洞苗寨景区以及其它20个独立景点。景区内文化品位极高,这里有世界唯一的苗民祭祖庙“苗王庙”;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预备名录的村寨:大利和宰荡;三宝千户侗寨景区的章鲁村侗族语音被国家民委认定为中国侗文标准音;侗族琵琶歌、萨玛节、侗族大歌、摆贝苗族服饰、《珠郎娘美》等蜚声海内外,如今都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景名胜区内还有一些古树名木、珍稀生物,如:气象树、下毛雨树、大瑞古柏、晚寨古杉、千年矮子松、龙塘珍珠蚌等,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  1、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原始古朴,底蕴深厚,群众基础深。榕江共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侗、苗、水、瑶四大主体少数民族占总人口84。4%,构筑了榕江县独具地域文化色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各民族支系众多,独具特色,个性显明,其中侗族有8个支系,苗族有15个支系,水、瑶民族乡有6个,加上长期封闲,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形成了榕江独特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2、榕江是苗、侗文化祖源地。苗族先人沿江而上到达黔东南的第一站是古州榕江,然后再分化到各县,这在苗族史学研究中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苗族古歌、黔东南州志及有关县志中都有印证,榕江城内的苗王庙为苗族独一无二的祭祖庙都说明这一事实。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研究民俗学和旅游的专家、学者、教授在认真考察了榕江月亮山后,一致认为榕江月亮山苗族的历史文化是世界苗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侗族于苗族之后进入榕江,现有八个支系,是黔南州侗族支系最多的县,五十年代中期国家民委创造的侗文都是以车江章鲁村的语言作为标准音而创建的。早在1997年湖南师大的旅游资源专家考察了榕江资源后,就得出“榕江是苗侗文化祖源地”的结论。  3、旅游资源相对集中,连线连片。全县旅游资源80%左右都集中在三条精品旅游线上。  4、区位优势好。榕江地处都柳江中上游,处在321国道线和202省道的交叉口连接口,是贵州东出湖南、南下广西的重要通道,是桂林、张家界、荔波樟江、黄果树、舞阳河各大景区之间的联络点。  信息来源:夹江天福观光茶园七十二寨侗乡三宝千户侗寨宰荡侗族大歌景区都榕景区龙塘奇观景区十里百瀑布景区朗洞苗寨景区  信息来源:夹江天福观光茶园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是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是文化遗产保护地。肇兴民族风情浓郁,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是海内外游客体验侗族风情的绝佳胜地。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江西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雷山苗族银饰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苗族银饰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响的银饰制作村是雷山县大沟乡控拜,该村是中国苗乡闻名的银匠村。控拜几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银饰制作技术,沿袭了若干代人。这里的银饰艺人除了满足本县的需要外,还走南闯北,云游四乡以银饰手艺为生。远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边远县份,还可以寻到这里银饰艺人的踪迹。  最负盛名的中国苗族银饰是雷山和台江,两地的苗族女子节日盛装的银冠,银角和银凤雀等头饰雍容华贵,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桥港苗族女子。6寸长的细褶裙,层层缠绕腰间,使臀围显得特别丰满,内穿青布紧身大襟衣,外穿深红缎对襟短衣,短裙,前围腰长及膝部,后围腰长至脚跟。系织花腰带,又垂8根花带于身后,如锦鸡羽毛。下着青布紧腿裤,脚穿翘尖绣花鞋,头绾大髻,戴凤雀银钗,身佩各种银饰。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为自己的联络工具。“鼓藏节”是西江人敬祭0的盛大节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体现。据说西江苗族的祖先是虎年迁到西江的,虎年至虎年恰合一个小甲子(13年)。13年一次鼓藏节也就约定俗成。西江鼓藏节是一个规矩严格、习俗繁多的节日。杀猪那天要听“鼓藏头”家凌晨五点以前杀叫的声音以后,四边人才能动手。鼓藏节到来的头两年,规定第一年(鼠年)为起鼓(引鼓),要跳芦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芦笙首先由“鼓藏头”家的姑娘先起头跳两圈,其余村寨的男女才能进场去载歌载舞。  △住宿:附近的西江邮政招待所可提供住宿。单人间20元/间(要价25元),其他2~6人间价钱在5~15元。公共卫生间,不能洗澡。住这儿的老外较多。或者住民政招待所,这是一个更便宜的地方,就在邮政招待所的对面。单人间:10元/床,三人间5元/床。雷山县客运站附近有很多招待所,价格在10~15元/床。  特别提醒:到西江千户苗寨有时间的话可住上一天。如果时间紧,可以清早从雷山出发,呆上大半天也够了。返回雷山或凯里住宿,雷山县城内住宿条件好得多,还有网吧。西江比较贫穷,街上没什么吃的,小饮食店里的米粉1元/碗,大多数IC电话都不能用了,在邮局旁边的IC电话倒是好的。有两家制作银饰的小店,银手镯2.8元/克,小物件可在标价的基础上还价。  交通从凯里先坐车到雷山,车费9元。然后再坐到西江的车,车费7元,路况不好,约2小时车程。   由凯里火车站或凯里火车南站抵达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后,从凯里洗马河凯运司乘至西江的班车,24元/人,平时1小时/班,节假日有加车,车程约1小时;包3-4人车120元。也可从雷山县乘班车至西江,7元/人,约2小时,末班车在下午16:00左右。  门票  1、景区门票含观景台、博物馆、鼓藏头家、活路头家、刺绣坊、蜡染坊、酿酒坊表演场等,100元/人。  2、景区观光车票:4次20元/人  门票、车票均当日内有效;即从购买门票时起,在当天之内可凭门票进入景区,每个景点仅能入园一次。  3、西江千户苗寨有年卡,分一年卡和双年卡,可在一年或两年内无限次进入景区,分别为120元和200元,只限于进入景区头道门票所包含的服务项目,不包含景区观光车等费用。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  

镇远古镇

镇远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古镇交通方便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县境东界湖南新晃,南临三穗、剑河,西毗施秉,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史书记载,镇远古称“竖眼大田溪洞”,属“鬼方”。从夏到商,世居着荆、梁二州的西南,称“荆蛮”。追本溯源,古代的镇远,地处历史上“五溪蛮”和“百越人”聚居的结合部。  镇远古镇夜景  镇远古镇夜景  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十一月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为镇远之名的开始。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沿边溪洞招讨司为总管府,至正二年(公元1365年)为府。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改为州,永乐十一年(公元1412年)为镇远府,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革镇远州,弘治十一年(公元1446年)置镇远县,隶镇远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镇远卫。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将卫并入县。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省县,以其地为府直辖,1913年恢复置县。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史书云: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据《贵州通志》392页载:“宋理宗宝祜六年(1258年),十一月。宋诏:新筑黄平,赐名镇远州,吕逢年晋一秩。”镇远之名始于此。-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始设沅阳县。隋、唐置梓姜县。宋高祖绍兴元年置镇远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五年改置镇远州,隶属湖广。永乐十一年置镇远府,隶属贵州。清袭明制。民国初,置镇远道。  1949年11月8日镇远解放,为镇远专员公署驻地。  1956年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为自治州首府。  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改镇远为县。  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缅甸、暹罗、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还的捷径和必经之地,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明太祖朱元璋兴师入黔,贵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霭翠,派人献牛羊、粮米、毡等物,迎王师于镇远。正德三年,理学家王阳明由贵州书院奉诏调任江西庐陵,赴任时取道镇远,买舟由舞阳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缅甸大使直也托纪卸任回国时也是途经镇远。这里既是黔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明弘治初年,镇远太守周瑛有“欲通云贵,先守镇远”之说。《苗疆闻见录》上也有“欲据滇楚,必占镇远”的论述在中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中,吴敬梓不惜以三个回目的篇章,较翔实生动地描写了汤总兵与苗族首领别庄燕在镇远的攻进退和当时当地的风土民情。叱咤风云、虎门扬威的晚清爱国名将林则徐,曾三次路经镇远,他在《镇远道中》一诗对这里雄奇的山川和险要的地势描述:“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  这座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地处入黔要道,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人文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旖旎。仅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用时参考  3-5小时  交通  1、自助:从贵阳乘火车至镇远,每天有约20班火车,车程约4小时,再从镇远汽车站或火车站出来坐1路公交县委、县政府站,票价2元;  2、自驾:可走三穗至黎平的高速公路,路况很好。  门票  古城免费,摆渡过河0.5元/次/人(18:00后1元)。水上游船大船80元/人,小船60元/人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镇远古城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隆里,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谓"隆盛之理所"。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边沿,此城建在一片开阔的山间盆地,良田千亩,阡陌纵横,四周群山环抱,浓荫覆盖。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是他们三大文化瑰宝,尤其玩龙灯,龙灯制作精巧,气势宏大,表演技巧高超,活灵活现,蜚声国内外。  地址: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乡二零二省道旁边  电话:0855-7180418  开放时间:  8:30-17:30   交通  1、从黎平(最佳中转地)  黎平汽车站13:45、14:45有发往隆里的班车,12元/人,车程约1小时;也可在黎平乘至敖市的班车,7:00-18:00,50分钟1班,在敖市转车去隆里,3元/人。  2、从锦屏  锦屏至敖市,每天7:30-17:00,30分钟1班,经过隆里。  3、从肇兴  到隆里一天有一班下午的车,但是发车不定时  门票  100元  

斗蓬山景区

斗蓬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斗蓬山景区  斗蓬山景区地跨都匀、麻江、贵定三县境,面积约  100多平方公里。麻江有2个村,l0多个自然村寨的面积,斗蓬山是麻江县面积最大,保留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区内有植物300多种和动物100多种,主要珍稀树种有马尾树、红花木莲、檫木、黄柏、三尖杉、红豆杉、香果树等。珍稀动物有大鲵、苏门羚、黑熊、木麝、大君猫、穿山甲、花面猩、红腹锦鸡、狐、野山羊等。

岑巩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思旸镇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水尾镇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天马镇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龙田镇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注溪镇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大有镇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天星乡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羊桥乡 罗庆芳 龙鳌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岑巩观音阁
凯本镇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平庄乡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客楼乡 罗庆芳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 白岩悬棺 陈圆圆墓 龙鳌河 岑巩观音阁

岑巩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