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丽江 >> 永胜县

永胜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为文化旅游景点。  灵源箐又名观音箐,位于永胜县城东郊壶山西麓,是滇西名胜之一。清代永胜黄恩锡进士有诗云:“览胜灵源活,凭栏眼界空;窗开山色里,人坐水声中;径湿疑飞雨,林寒不借风;夕阳樵客至,担插野花红。”这里环境幽静,风光秀丽,尤以宋代摩岩石刻观音像闻名遐迩,现已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人步入寺区,迎面所见是凤凰展翼似的慈云坊,潺潺急流的乌龙池,古木蓊郁的香炉峰。走过观澜石桥,便见两山横夹,一水中分,峭壁悬岩,茂林丛竹,观音阁、人天阁、真武阁依山临水分布,栖霞阁、摩云亭、修真阁、三圣宫错落山腰,二十多座殿宇亭阁组成一处佛道同归的建筑群。      正殿观音阁,依岩就势而建,全为土林结构,三柱落地,斗拱叠架,外作重檐二层,巍然耸立。阁内巨石上刻有观音像,据传是宋代北胜州高土司从中原购得吴道子画像,命工匠按原本摩岩石刻并建盖寺庙的,至今千余年仍然保存完好。像高178厘米,宽75厘米,像旁注有“唐吴道子笔”字样,造型美观,镌刻细致,立体感强,栩栩如生。明代以来,远近游客常来拓摹此像,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浙江人许炎因见原像较高,摹像只能张贴大堂之中,斗室小舍不便容纳,于是石刻小像一块,放置原像之旁,给拓摹者以方便。为了显示灵源观音像的拓本真迹,又盖上“滇沧阳世守高氏之章”以为明证,此章今藏永胜县文化馆。  方国瑜先生在《新纂云南通志·金石考》中说,“永胜灵源箐石刻观音像,为滇中画像之较古者”,“昆明圆通山有碑来,善男信女,成群结队,烧香拜佛,祈祷敬奉;文人雅士,络绎不绝,刻石塑像,题咏抒怀。人天阁前有一石碑,书有“灵源”两个大字,旁注行书小字13行,系乾隆年间云南巡抚谭尚忠题书,说明以黄山谷“灵源大士人-”诗句而改箐名。观音阁旁有一摩岩古碑,醒目楷书“洪济”二字,草书李卓吾题的《漕溪》五方古诗二十句,诗为观音蒙难、慈航普渡之意,系明代万历年间永胜刘瑞琪书、马如麟刻。此外,还有清末皇家书法有觉罗明图和云南名士剑川人赵藩在永胜时所遗的中、苍洱王纲以及肖坤的七言律诗,还有姚州举人赵鹤清撰刻的“流水自古今,野云知去来”等等,内容各殊,字体有别,为灵源山水凭添了许多风韵。  灵源观音阁是永胜城区唯一留存的佛寺,自古以来香火鼎盛,游人众多。1988年政府拨款、各界集资整修,其貌焕然一新。近年又建集休闲、娱乐、食宿为一体的灵源山庄,提供人们进行钓鱼、野炊、烧烤、卡拉OK、象棋、扑克等多项活动。   

羊坪水库

  羊坪水库是云南省的重点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永胜县的第一个水库,羊坪水库位于永胜县城东北10公里,羊坪彝族乡境内,1957年11月开始兴建,1975年全面竣工,因坝址在羊坪彝族乡境内而得名。该水库坝基海拔2520米,设计坝高50米、长168米,总库容4150万立方米,兴利水库容34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万亩。设有坝后式水电站,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养鱼水面1575亩,为丽江地区中型水库之一,具有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等效益,并有旅游开发之价值。  库区周围群山交错,沟壑纵横,积水有许多分交,充溢于山箐沟壑。荡起小木船,穿行于沟谷之中,青山绿水,-松涛,不有漫山遍野的杜鹃、山茶、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彝家汉子船头撒网,退休老翁岸边,垂钓,彝族少女林中采药,老人孩儿远山牧羊,构成了一幅浓墨画面。羊坪水库宛如明珠,镶嵌于苍翠的群山之中,库内碧水粼粼,湖岸曲折多变,松杉苍翠,花木繁盛,湖光山色,美丽迷人。境内塔尔布忍山是永胜第一高峰,海拔3953米。山顶冬春积雪,山间森林密布,繁多的植物种类垂直分布,层次分明,酷似人工造化。绚丽多彩的高山阔叶杜鹃密布山腰,春夏时节,红白黄紫竞艳。珍贵的红豆杉遍布山中,蓄量丰富,颇有开发价值。从羊坪水库到塔尔布忍山,沿途绿树成荫,碧水长流,花草如海,令人往返留连。  羊坪为彝族世居之地,与宁蒗县一山相承。这里有别具特色的婚丧习俗,原汁原味的饮食习惯,能歌善舞的高原男女,可谓小凉山彝族文化的缩景。水库下面建立了装机容量1120(800+320)千瓦的羊坪一级电站,羊坪水库与灵源箐风景区一线相连,有公路通县城,是旅游观光、民俗考察的好去处。1998年底,祥空公路永胜县城至羊坪乡人民政府段16.2公里已全面贯通,且从羊坪水库一侧经过,去羊坪水库,交通便利。从灵源箐风景区开始往上走,一路山水,风景如画,永胜县人民政府已作出了规划,将羊坪水库作为全县重要的旅游景点给予开发。  羊坪水库将以她富有的水源和秀丽的景色受到县内外游客的亲睐。   

梓里古镇

  里村每月逢1、逢6日为集日。  和巨甸一样,这也是个多民族相融合的集市,沿街而设,绵延数里。夏秋季节集市上出售一种叫黑地梨的水果,这种皮薄、核小、汁多而甜的当地特产,您可以一尝。  如果选择徒步旅游,从梓里到太极就是行走的路段,对于一般的旅行者需要徒步四、五天。  游完梓里后,运气好的话可搭车去简易公路的终点永安,梓里到永安7公里,徒步需要2小时,夜宿永安;第二天从永安出发,走6--8小时的山路可至秀美,宿秀美;第三天走7--9小时山路到板桥,宿板桥;第四天又走7--9小时山路到江边小村嘉禾,宿嘉禾;嘉禾到太极13公里,通简易公路,运气好的话第五天可搭车到太极,也可沿金沙江徒步3--5小时后到太极。  这段四五天的徒步行程,一可看沿江风光,包括秀美村旁的"木楼梯"古栈道,以及"猴子坡"危岩绿林,还有板桥村边的"腊古洞"奇特榕树。"腊古洞"榕树根部汩汩涌出一眼泉潭,颇为奇美。这条线沿途都可见香蕉林、橄榄林等河谷风光;二可看古朴而浓郁的民族风情,永安、秀美、板桥、嘉禾等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村子都是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僳族、苗族和汉族杂居,尤其嘉禾村夜晚的篝火舞会,民风浓浓;三是沿江穿林中,可体验到探险乐趣,嘉禾村去太极一路的河谷美不胜收。   丽江梓里古镇,和巨甸一样,这也是个多民族相融合的集市,沿街而设,绵延数里。梓里村,每月逢1、逢6日为集日。夏秋季节集市上出售一种叫黑地梨的水果,这种皮薄、核小、汁多而甜的当地特产,您可以一尝。沿江风光,包括秀美村旁的"木楼梯"古栈道,以及"猴子坡"危岩绿林,还有板桥村边的"腊古洞"奇特榕树。"腊古洞"榕树根部汩汩涌出一眼泉潭,颇为奇美。  和丽江梓里古镇风景巨甸一样,这也是个多民族相融合的集市,沿街而设,绵延数里。夏秋季节集市上出售一种叫黑地梨的水果,这种皮薄、核小、汁多而甜的当地特产,您可以一尝。  如果选择徒步旅游,从梓里到太极就是行走的路段,对于一般的旅行者需要徒步四、五天。  游完梓里后,运气好的话可搭车去简易公路的终点永安,梓里到永安7公里,徒步需要2小时,夜宿永安;第二天从永安出发,走6--8小时的山路可至秀美,宿秀美;第三天走7--9小时山路到板桥,宿板桥;第四天又走7--9小时山路到江边小村嘉禾,宿嘉禾;嘉禾到太极13公里,通简易公路,运气好的话第五天可搭车到太极,也可沿金沙江徒步3--5小时后到太极。  这丽江梓里古镇段四五天的徒步行程,一可看沿江风光,包括秀美村旁的"木楼梯"古栈道,以及"猴子坡"危岩绿林,还有板桥村边的"腊古洞"奇特榕树。"腊古洞"榕树根部汩汩涌出一眼泉潭,颇为奇美。这条线沿途都可见香蕉林、橄榄林等河谷风光;二可看古朴而浓郁的民族风情,永安、秀美、板桥、嘉禾等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村子都是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僳族、苗族和汉族杂居,尤其嘉禾村夜晚的篝火舞会,民风浓浓;三是沿江穿林中,可体验到探险乐趣,嘉禾村去太极一路的河谷美不胜收。  这条路线旅行者走得极少,除了梓里和太极有简易旅馆和餐馆,一路上需要入宿山民家中,山路起伏较大,江边河谷又炎热无比,有的村子不通电不通电话。所以您要有适应艰苦条件的心理准备和较好的体力;岔路众多,最好雇有向导。  如果选择徒步旅游,从梓里到太极就是行走的路段,对于一般的旅行者需要徒步四、五天。  游完梓里后,运气好的话可搭车去简易公路的终点永安,梓里到永安7公里,徒步需要2小时,夜宿永安;第二天从永安出发,走6--8小时的山路可至秀美,宿秀美;第三天走7--9小时山路到板桥,宿板桥;第四天又走7--9小时山路到江边小村嘉禾,宿嘉禾;嘉禾到太极13公里,通简易公路,运气好的话第五天可搭车到太极,也可沿金沙江徒步3--5小时后到太极。  这段四五天的徒步行程,一可看沿江风光,包括秀美村旁的"木楼梯"古栈道,以及"猴子坡"危岩绿林,还有板桥村边的"腊古洞"奇特榕树。"腊古洞"榕树根部汩汩涌出一眼泉潭,颇为奇美。这条线沿途都可见香蕉林、橄榄林等河谷风光;二可看古朴而浓郁的民族风情,永安、秀美、板桥、嘉禾等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村子都是纳西族、白族、彝族、傈僳族、苗族和汉族杂居,尤其嘉禾村夜晚的篝火舞会,民风浓浓;三是沿江穿林中,可体验到探险乐趣,嘉禾村去太极一路的河谷美不胜收。  

营盘村墓群

营盘村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盘村墓群位于云南省永胜县城东南30公里的六德乡营盘村。  碑林面积约5平方公里。放眼望去,包石象立,满山遍野。尤位集中的坟区约3平方公里。墓群依山而筑、华表、碑石林立,皆掩隐在绿荫叠翠之中。墓碑数以万计,但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墓碑格式独特,雕刻的凤凰、麒麟、太极图等图案及花纹,工艺精湛,碑文一律是规范的楷书、隶书或行书,文字工整,刻迹较深。墓群大多为明末清代新建,整体气势恢弘,展现了他留先民入定开基的年代及其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时代。他留罕见的大碑林堪为碑林文化之奇观。他留城堡内道路纵横交错,宽约1.5米,皆由条石铺成,多处残存着圆形、椭圆形的水井,井沿光滑,间或可见一些重约四五百斤的“饮马石槽”,扇形、方形不一,地面散见大量的青花陶瓷碎片,均为江西景德镇陶瓷。从城堡建筑的规模、材料和其它遗物可看出其工程浩大,建筑工艺成熟。城堡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镇之一,历代官方都派重兵驻守。城堡和碑林交相辉映。  2006年营盘村墓群作为明至清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六德乡  六德傈僳族彝族乡位于永胜县东南部,辖双河、云山、玉水、河腰、华祝、团结、北华、六德等8个村民委员会,69个自然村88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总人口14075人,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081万,农民人均有粮35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51元。  资源优势:乡域内有一定蕴藏量的煤、石材、石砂、水能、野生菌、中草药等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他留河、马过河常年流量较大,加…… 详细++

六德碑林

六德碑林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游:  他留宗支山位于永胜县六德的玉水、营山、双河3个行政村结合部,这里风光旖旎,气候温和,满山遍野的苍翠间掩映着一片世所罕见的大碑林,此即六德碑林。  看点:  约在3平方公里的山林里,分布着万余座墓碑,尤为集中的茔区达100公顷。墓群依山而筑,错落有致,华表碑石林立,布局严谨,气势宏伟。此碑林为他留人坟山,其古墓群都有用规范汉字镌刻的碑文,文字工整,书法流利,工艺精湛,很多石碑上刻有他留人的图腾。  介绍:  坟山墓葬始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而以清代居多,陈、海、王、蓝四大旺族都有后裔为始祖补立的墓碑,碑上列有宗系名单,少则七世,多者达十一世。从他留坟山碑林可以考证他留先民入主定居的年代、图腾、姓氏演变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被称为中国碑林文化的一大奇观,现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从丽江县城可乘坐永胜县六德镇方向的班车。    云南丽江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场面最宏大的古地震遗址  古地震遗址位于永胜县城西北部的红石岩,东西长约9公里,总面积54平方公里。  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农历五月初六,永胜境内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震级为8.1级,震中烈度为10度,地震使城西三刀山被撕开50—300米宽的裂缝,裂缝最深处约500米,长约9公里,形成了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险奇壮观的红石岩峡谷。原本完整的三刀山,因地震被拉成三截,形成宛如刀削的三个山体。地震还使当时的北胜州州城崩塌,使原本南北流向的灵源箐水系改道为东西走向并经红石岩流入五郎河水系。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蜿蜒狭窄,幽谷峭壁,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刷,其景观依然如故。国内外著名专家曾多次到古地震遗址进行专题考察研究,并形成多篇研究论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地质专家布隆教授,1982年曾两次到红石岩进行考察研究,提出:“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场面最宏大的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程海又称为黑乌海,位于云南省永胜县中部,位于永胜县城以南46公里处;程海南北长而东西窄,湖水面积77.2平方千米,海拔1503米,平均水深25.9米,最深36.7,蓄水量19.87亿立方米;南北长20千米,东西平均宽4千米,湖岸线长45.1千米。  程海现为封闭型湖泊,程海原由海口河流入金沙江,至1609年后水位逐年下降,不再通江,逐步演变为内陆湖泊,程海虽无出口,但却以地下水方式排泄出部分湖水,其湖水PH值为9.3,为碱水湖泊;湖中盛产鲤、白条、压条、红翅等多种鱼类。  这是一个南北长的椭圆形湖泊,也是云南风光秀美的八大高原湖泊之一,同时还是世界上三个生长螺旋藻的湖泊之一(其他两个是墨西哥的可可湖和非洲的乍得湖)。  公路沿湖东岸而过,良峨丫口路段,是观赏程海全景的最佳地点。湖边村户密集、梯田层叠,在湖的南岸可以租到小船进湖游览。  在很早以前每到清明节前后,程海的湖水就会由清澈变成蓝绿,并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被人称为“香面水”。后来才知道这是螺旋藻在“作怪”。这种藻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35亿年,可以说是地球上的“老”生物,现在它因为蛋白质含量高、丰富均衡的营养及高效保健功能而被人们所关注,并且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好的保健品”。  特别提示  1.丽江到程海约3小时车程,途中经过金沙江,金安桥,盘山路较多。2.程海东岸车稀人少,适合露营,海西为去往大理宾川主要干道,住宿用餐方便。  地址:丽江市永胜县中部  类型: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灵源箐

  丽江灵源箐,又名观音箐,位于永胜县城东3公里处,是滇西名胜古迹之一。灵源箐尤以唐吴道子画像原本,石刻观音像而闻名。到灵源寺,一是看寺区颇有特点的布局建筑,二是看闻名遐迩的石刻观音像。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1年)山西武宁人、永北直隶厅同知王子音托请云南巡抚谭尚忠题为“灵源”,观音箐由此更名灵源箐。刻于寺箐东部山麓石碑上的“灵源”二字,笔迹苍劲,气势逼人,使游人叹为观止。  箐内从东向西潺潺而流的河叫灵源河,灵源寺傍山依河,随势而建,形成河南北两岸的两片建筑群,寺前门有碧溪桥,寺中有齐心桥,寺后门有观栏桥,三桥并架把南北寺区连接成一个“甘”字型。北寺区有三圣宫、善财殿、古戏台等建筑;南寺区是主寺区,过慈云坊,入主寺山门人天阁,向西依次可游碑。  林亭、长廊、过阶楼、卧佛殿、太子殿和千手观音殿,最后至正殿观音阁,寺枕依的南面山上还建有摩云亭、修真亭、栖霞阁等园林建筑。灵源寺的庙阁建筑,美在浓荫掩映,飞檐或隐或现,常年有涓涓水声相绕相伴。这里景色宜人,自古以来,游人络绎不绝,留下了不少石刻、匾联。  灵源箐景区面积约100公顷,正殿观音阁始建于唐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是光绪二年(1876年)在旧址上重修的,上傍危崖峭壁,下临灵源河水。观音阁内殿用精致的木雕作屏壁,殿外栏杆走廊,用大理石镶制,精雕细刻,富丽堂皇。殿中刻于石壁上的观音像,高178厘米,宽75厘米,傍注“唐吴道子笔”字样,画像镌刻细致,造型美观,线条柔和,神态端庄,立体感强。据明景泰《云南图经志》,《新纂云南通志》等史籍记载,此像系吴道子真迹。1511年,当时的永胜(北胜州)遭受八级地震,北胜州城震毁,城旁的红石崖也崩裂成谷,而距震中仅3公里的石刻观音像却完好无损,不由叹为神奇。  明清以来,远近游客、当地居民,常来拓摹石刻观音像。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浙江省会稽人许炎因看到原像较高,摹像只能张贴在大厦大堂间,半室小舍不便容纳,于是石刻小像一块,放置原像之傍,给摹拓人以方便,为显示灵源观音像的摹拓真迹,又盖上“滇沧阳世守高氏之章”为佐证。  永胜石刻观音像,在绘画、镌刻等方面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具有珍贵的价值,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观音箐霄寺观古迹及清幽迷人的景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游览景观。看到这尊仪态万千的石观音,你或会联想起金庸在《天龙八部》里描述的那尊在大理国境内、真人般的石美人。  寺区上下,古木参天,清秀迷人。主体建筑有正殿观音阁,殿右真武阁,殿东人天阁。正殿上面环山腰有摩云亭、修真亭、栖震阁,或明或暗,或隐或现,出没于古树花竹之间。自古以来,游人络绎不绝,题咏书怀,赞美抒情者所在多有。或刻于石,或匾于廓,或联于正偏各殿,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正殿观音阁,历代都有修葺,现存殿阁,是光绪二年(1876)在旧址上重修的。上傍危岩峭壁,下临灵源河水。观音殿内阁,以精致木雕为屏壁。殿外栏杆走廊以大理石镶制而成,精雕细刻,富丽堂皇。最珍贵的是殿中刻在巨石上的观音像,此像高178厘米,宽75厘米,像旁刻有“唐吴道子笔”字样,造型美观,镌刻细致,立体感强,栩栩如生。永胜石刻观音像,不仅在绘画、镌刻工艺方面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而且在永胜地区的地质地震方面,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灵源箐寺区上下,建有两座石拱桥,上面的叫碧溪桥,是1941年在旧址上重建的,俗名新桥。下面的一座叫观谰桥,重建于嘉庆十一年(1860)。灵源河接纳了诸山的山泉水,流入桥下,奔向乌龙池(黑龙潭),春冬之际,水流较缓,清亮见底;夏秋水涨波涛汹涌。  

灵源箐观音阁

灵源箐观音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灵源箐观音阁位于云南永胜县城东3千米的灵源箐,因崖壁上刻有唐吴道子的手笔石刻观音像,故名观音阁,建于唐贞观年间,大殿曾毁于兵燹,又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在原址后重建。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坐西朝东。  整个建筑由山门,主殿,"天观","地葬"等小阁组成。内有建寺碑记,壁上有赵藩等的题记,寺外古树浓密,风景宜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坟林隐匿在“管理所”之东、松柏相间的山坡上,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上万座他留古墓,可辨认碑文的就有3000座。墓群年代起自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迄至民国初年,尤以清代居多。带着三个谜走入古坟林,你便可脉络清楚地看这个景点。  首先是它的辉煌之谜。你会发现,所有墓都用青石垒刻,且是扣着“石帽”的建筑风格,有的还立着华表呈示墓主的显赫,有的刻着图腾和神兽,最早的古墓建于明嘉靖年,最多的是清代。这样罕见规模的古墓群,对仅有二万人口的他留人是个奇迹,而当年的他留人曾是一支什么样的民族,则是一个无法知晓的谜。  其次是它的汉文化情结之谜。你会注意到,他留人有自己的语言,而古坟林的碑文却都使用楷书汉字,且用语严谨,词句规范并不亚于中原古墓,多记载了明初屯兵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之史实。碑额及边框内容多为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吉祥辞令,如“佳域”、“英气留片石、仁风著千秋”等等。这与现实生活中他们说他留语与写汉语的情况相吻合,很久前的他留人和汉族是什么关系呢?  第三是它的布列之谜。细细看,你会发现整个坟林以姓氏划成不同片区,同姓葬在一个片区,绝不混杂,他留人的所有姓氏也都有自己的茔区,这片坟山碑林墓群,系彝族支系他留人四大旺族葬区,南部是程、海、蓝三姓族葬地,中部是王氏家族葬地,似乎有着约定俗成的界限,而又连成一片。据碑文可知,除个别三碑并立而外,通常是双碑并立的一夫一妻合葬墓。沉寂的墓群仿佛是一支建制严格的军队,它还昭示着什么吗?  古城遗址紧依在古坟林之南,这里东、北、南三面环山,西面是开阔坡地,东西、南北各长约500米,当年的城池曾在三面屏山上筑有城墙,今天看遗址,仍可想见它当年的易守难攻。而百年前,它却谜一样被毁弃,并从此没有一户他留人返回近在咫尺的城址。现在遗址上的自然村叫营盘村,村民已全是后迁来的汉族。  走入遗址,你还能在营盘村东侧的村道上,找到残破的古排水沟旧痕和城门石狮的台基,以及几个石砌的古水井,几段掩在灌木丛中的城墙断基。遗址东侧有一个叫“大德寺”的古迹,散落的残砖断碑可以猜想此寺当年的香火兴盛;遗址南侧还有一叫“梅云洞”的石崖,崖壁上有北胜州土知州高斗光题于1661年的字刻:“谁能超世界,共坐白云中”,龙飞凤舞蹈家、闲脱志高的笔迹也只是佑证此城谜一样的曾经有过的辉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兴文土林

  位于梁官镇兴文村南2公里的燕子岩下,面积约60亩,地处永胜县城到程海的公路附近。这片土林只有一个入口,顺着沙沟土路探去,密密如林的土峰,呈现千姿百态造型。有的像城堡,有的如宫殿,有的似动物,有的像人形,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土林内还有青松翠竹、古藤芳草、山鸟彩蝶,把这里装点得生机盎然,宛若童话中的仙境。  据说,这片土林形成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那时永胜发生了一次八级左右的大地震,山岩崩塌下来,雨水又沿裂缝冲刷流蚀,使其不断加深,扩宽和延伸形成土柱。粘土,沙石混合凝结而成的土柱不断被剥蚀,沉积层中的钙质、铁质胶结物裸露出来,形成天然顶盖,并保护着土峰的柱体,从而形成了这一片奇特的景观,长留世间,供人观赏。  兴文土林旁还有奇观月亮田。这片农田完全仿照月亮的盈亏圆缺修造,正中为满月,两边分别是上弦下弦,直到月初月尾,由朔到望,又由望到朔,清晰可辨,令人称绝。土林四周风景秀丽,特别是春暖-时节,满山遍野桃红梨白,景致极佳,游人不绝。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有名。丽江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丽江古城观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登高凭胜,你可看古城形势。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地址:丽江市古城区大研古城  类型:古镇古村世界文化遗产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888-5119111;0888-5119118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古城无门票,但部分景点需要古城维护费80元。(一般由客栈、酒店等代收,也可在古城大门和各景点售票处购买(游玩玉龙雪山景区、木府、黑龙潭公园等景点,一般都会要求你出示古维费收据)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踏入丽江坝子,出大研古城,往白沙继续北行,玉龙雪山就横峙在前方。终年积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十三个高峰,在蔚蓝的天幕衬托下,宛如玉龙凌空飞舞。  当你沿此旅游线深入其中,雪山会展现给你奇花、异树、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无限风光,还有那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会让你一路留连忘返。  “郡北无双岳,南滇第一峰。四时光皎洁,万古势龙从。绝顶星河转,危巅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  这首五言八句诗是明朝丽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写的《题雪山》,诗句豪迈。  丽江玉龙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壮美的风景雪山,唐朝南诏国异牟寻时代,南诏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至今白沙村北北岳庙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辉。拜山朝圣者不绝于途。  “主品须立最高品,登山须登最高顶”,到丽江游览,玉龙雪山是必选项目。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坝北边,距丽江县城15公里,山北麓直抵金沙江。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组成,由北向南呈纵向排列,延绵近50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  十三峰,峰峰终年积雪不化,似一排玉柱立地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  玉龙雪山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秀丽挺拔,造型玲珑,皎洁如晶莹的玉石,灿烂如十三把利剑,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在作永恒的飞舞,故名玉龙山。  玉龙雪山随着时令和明暗的交替,景观也变幻无常。时而云蒸雾涌,玉龙乍隐乍现,时而碧天如水,万里无云,群峰像被玉液清洗过一样,晶莹的雪光耀目晃眼,具有“白雪无古今,乾坤失晓昏”的光辉;东方初晓,晨曦罩峰顶,多彩的霞光映染雪峰,白雪呈绯红状与彩霞掩映闪烁;傍晚,斜辉把雪峰染抹得像披上红纱,云朵带着晚霞,飞归峰间谷壑;入夜,月光溶溶,雪峰朗朗,显得温柔,恬静。  玉龙雪山上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从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谷到海拔4500多米的永久积雪地带之间,有着亚热带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种类繁多的植物,按不同的气候带生长在山体的不同高度上,组成了非常明显而完整的山地植物分带谱。成为滇西北横断山脉植物区的缩影。  玉龙雪山是最早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其中之一。  玉龙雪山具有重要的风景旅游价值,具有重要的自然科学考察研究价值,特别是在气象、地质、动物、植物方面,玉龙雪山是一座植物宝库,很多植物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玉龙雪山至今还是一座处女峰,还在等待着勇敢的攀登者去征服它。  滑雪场  乘雪山大索道直达雪山主峰扇子陡正下方的上部站,出口便见一开阔的天然滑雪场,它位于扇子陡东坡下,海拔在4500米至4700米之间。滑雪场四季积雪,东西向长1000米,南北向宽600米。  这是你能达到的雪山最高点,可抬头仰视高不可攀的主峰——扇子陡。虽然近在眼前,但它的海拔却是5596米,是世界上攀登难度最大的绝峰之一,至今仍为处女峰,国内外曾有17支登山探险队攀登均告失败。  站在滑雪场,你还可远跳雪山四周景观,山下的甘海子、黑白水河、云杉坪、牦牛坪等尽收眼底。在滑雪场,你要涉足雪海,这里的雪品质纯净,颜色晶莹,绝无污染。抓把雪入口,那清爽洁净的感觉,山下尘世无可比拟。  你还可浏览现代冰川奇观,这里是我国冰川类型齐全的天然博物馆。冰川的颜色为海蓝宝石色,你站在滑雪场东面边缘上观看,冰川上层覆盖着白雪,边缘发绿色,而中间是一片蓝色。它的形状为不规则梭柱形,高约2米,感觉是从山顶向下爬行而突然停住,形成了一个东西宽约30米,南北长约100米的冰塔林世界。  最后,在这里看云是一种奇异的享受,因为海拔高,离云层近,雪山寒气升腾,暖流回旋,造成了云雾的万端变化,云似乎专门为你表演,它迅速变形,不断组合,一会儿飘来,一会儿散去,在这里是真实的。  丽江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山峰,每年6、7月积雪线为海拔4680米,最低1、2月份积雪线为海拔3150米。年平均气温0.3℃,最热月份(6月)平均气温11.7℃。雪质较好,人站在雪面上能踩下5-10cm,下层积雪类似冰。经测定,空气中氧含量恒定少变,均为19.3℃(v/v)。  丽江玉龙雪山旅游滑雪场位于玉龙雪山东麓,距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仅20公里,是距地球赤道最近、“最温暖”的天然高山滑雪场。温暖的气候及每年长达8个月(11月--次年6月)的雪期为中国乃至世界之最。  滑雪场建在玉龙雪山东坡,“玉龙雪山旅游索道上站”出口处,海拔4300-4700米。(注:玉龙雪山旅游索道已经营业)滑雪场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架设拖牵滑雪索道一条,滑雪输送带两条,进口加拿大pws型压雪车,雪地摩托车,美国产造雪机,以及其它配套滑雪板等机械。现已进入经营阶级。  地址:丽江市玉龙县丽江古城以北15公里处  类型:国家公园森林雪山冰川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888-5131068  官方网站:http://sw.lijiangtour.com/  开放时间:  7:00-18:00(16:00停止售票),大索道、牦牛坪索道、云杉坪索道:7:30-16:00  印象丽江演出时间:11:10,13:30  门票信息:  进山费130元,玉龙景区(八景区联票)230元。(不包含丽江古城维护费和索道、印象丽江等演出费用)  交通  【包车】  从丽江去玉龙雪山,很多人会选择包车至甘海子游客中心,车程40分钟,车费200-300元  【巴士】  每天早上9:00有发往甘海子的雪山直通车,下午17:00返回,票价40元/人。在古城周围的玉河停车场、南门停车场、丽君酒店和束河大门都可以乘车,可以在玉河走廊C区2-3号、客运中心站及高快客运站购票  【公交】  目前网上较流行的交通方式是乘坐7路公交车,事实上官方的7路公交已改线。如今古城北门旁红太阳广场上的7路面包是私人承包路线,票价20元/人,晚上最晚回程时间约为17:30,旺季会涨价,通常人满才走玉龙雪山

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为世界自然遗产。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它包括位于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景区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4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替展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观.

泸沽湖

泸沽湖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丽江泸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既是著名的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一经踏上这片热土,游人无不为那远远近近、悠悠扬扬的“阿哈巴拉”所动容,无不为那如巨龙滚动的甲搓所吸引。看那远方漂来的猪槽船,载着阿妹,向你招手,向你放喉:“啊朋友,来了就莫走,阿妹陪你到月落西山头”。  泸沽湖位于云南宁蒗县与四川盐源县之间的崇山峻岭中,距宁蒗县城69公里。湖面积5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3米。湖水清碧,最大能见度为12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湖水向东流人雅砻江、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泸沽湖不仅水清,而且岛美。泸沽湖四周青山环抱,湖岸曲折多湾,共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湖中散布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远看象一只只绿色的船,飘浮在湖面。其中,宁蒗一侧的黑瓦吾岛、里无比岛和里格岛,成为湖中最具观赏和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被誉为“蓬莱三岛”。  泸沽湖分为5个景区,分别是泸沽湖及湖周边的摩梭村落、永宁(扎美寺和永宁温泉)、阿夏幽谷、格母女神山和小落水村。  泸沽湖是我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诱人的明珠,摩梭人称它为“谢纳米”,意思是“母湖”,母亲的湖。这里是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这里的摩梭人是中国唯一的母系氏族。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  摩梭少女的风姿,独木轻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渔歌,堪称“湖上三绝”。在泸沽湖的每个山湾村寨,你都可以看到那些穿着秀丽衣装,落落大方,清秀美貌的摩梭姑娘。  泸沽湖美丽的身形像一个马蹄印,相传这是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会那晚,因缠绵沉醉,男神跨上神马刚准备离去时天就亮了,天亮后他再不能回去了,神马被缰绳一紧而踏下一个深深的马蹄窝,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东边回头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伤心的眼泪注满了马蹄窝,她自己化成了格姆山。这是一个被爱情的眼泪注满的湖泊。你看懂它马蹄印形的故事后,再走湖畔的摩梭村寨,就准备好了一个畅游“女儿国”的美丽心情。  特色景观:  泸沽湖和摩梭村落:  一可看湖,二可看木楞子房和四合院,三可乘猪槽船游湖岛,四能在风情路上领略摩梭风情,五还可了解神秘的阿夏婚。湖西岸美丽的落水村,因交通便捷和湖畔理想的位置,成为这个景区的代表性景观。扯挎山丫口立着一个横跨公路的彩门,彩门以下约200米的路段是观赏泸沽湖全景的最佳地点。在这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泸沽湖美丽的曲线轮廊,翠青的吐布半岛散在蓝玻璃镜面般的湖面上,格姆女神山(狮子山)在湖北岸姿容端庄。如果恰是春天,你的镜头下缘还是串串簇簇的红色山花。  永宁:  北距落水村20公里的永宁,有着名的扎美寺和永宁温泉,在这可看摩梭人的藏传佛教艺术及悠远的文化,还可了解历史上的摩梭民风。最近新开的景点有草海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摩梭女王。  阿夏幽谷:  着名的泸沽湖大峡谷。主要看点:泸沽湖水源、天堂水瀑布、阿夏瀑布、女儿河、老僧面壁、菩萨洞(溶洞、地下河出口)、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月份满谷的野桃花等。不管是历史的、宗教的、生态的、美学的、民俗,都具有无可限量的价值,是人们观光、旅游、消闲、祈福消灾、祛病、探险等活动的好去处。游览整个景区大概需1个半小时。离大洛水村800米,门票45元。  格姆女神山:  屹立于泸沽湖北面,其山势雄伟壮观,倚天耸立,俯视从东北伸进湖中的狭长丰岛(里格岛),犹如“金獭捕鱼”,又如蛟龙在追逐湖中珍珠。可乘坐缆车上山,票价90元。  小落水村:  云南境内泸沽湖边的最后一个传统而古老的摩梭村寨,没有旅游商店,没有标准间,只有真正在那里生活劳动恋爱着的摩梭人。很少有游客足迹,只有那些背着沉重行囊环湖行走的驴友偶尔来到村头湖边,摄影留念,喝酒聊天。  地址: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泸沽湖  类型:湖泊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天  电话:0834-6390322  开放时间:  8:00-18:00  交通  【班车】  1、在丽江客运站坐大巴客车,先到宁蒗县城,到县城后乘坐小面包车(约30元/人)可前往泸沽湖。还可以在丽江客运站做到永宁的大巴在大落水村下即可,票价50.  2、丽江古城口玉河广场停车场每天早上有发往泸沽湖的旅游专线车,可抵达大洛水村和里格岛,往返车费160元/人,单程100元/人,早上8:00发车,车程3小时左右  3、丽江高快客运站每天有两班车发往泸沽湖大洛水村,分别是8:00和8:30,车程3小时左右,车费约100元/人  4、丽江客运站每天有两班车发往泸沽湖大洛水村,分别是8:30和9:00,车程3小时,车费约106元/人  【包车】  从丽江市区到泸沽湖可以自己租车,一般淡季为350-550元,旺季为550-800元  门票  在云南和四川两个公路入口分别设有售票处,门票均为100元/人(持学生证、60~69岁老年证、残疾证者50元/人;持现役军人证、军残证、70岁以上老年证、国家新闻总署记者证免票)  【其他费用】  划船:视距离远近30-200元/人  摩梭家访:20元/人  王妃故居:10元/人  杨二车娜姆博物馆:28元/人  篝火晚会:30元/人  摩梭博物馆:28元/人泸沽湖 泸沽湖 泸沽湖 泸沽湖 泸沽湖 泸沽湖 泸沽湖

丽江黑龙潭公园

丽江黑龙潭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丽江黑龙潭又名玉泉公园,位于城北象山脚下。山上苍松古树葱笼,山脚清泉四处涌出,积成广约四万平方米深潭,水碧如玉,因称玉泉。人工修建始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其后乾隆六十年、光绪十八年均有重修记载。解放后,经过多次扩建,辟为人民公园。现在的黑龙潭公园,已是丽江城区著名旅游胜地。  黑龙潭内的得月楼四面临水,有桥与岸上相连。得月楼三层四角攒尖顶,造型舒展。每层均有雕花门窗,工艺精细考究。此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楼名取自古人对联"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中三字。1963年重建时,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题写了"得月楼"三个秀美的大字和两副对联。  丽江黑龙潭位于丽江古城东北角的象山西麓,象山语称格姆居,距古城两公里。公园内有近76万平方米面积的湖面,形状如一弯新月,湖中心有亭子,亭与湖岸另一侧有一珍珠泉出水口。丽江黑龙潭也称“玉泉公园”,又名“玉水龙潭”、“象山灵泉”。  玉龙雪山正好倒映在黑龙潭水面上,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玉龙的巍峨,这个画面曾经作为丽江的标志为很多人所熟悉。  黑龙潭与其他地方的公园一样,古木参天,亭台楼阁,所不同的是,它又是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所在地。这里保存着纳西族东巴教的经书2万多册,如果对东巴文或东巴文化感兴趣,这是一个必到之地。穿过公园长长的小路,从后门出去,丽江县博物馆就在侧边的五凤楼内。这座集汉藏纳西风格为一体的建筑内,收藏着近万件文物,是了解丽江民族历史、文化和民俗的首选之地。  地址:丽江市古城区民主路1号(古城北端象山之麓)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88-5188041  开放时间:  7:00-19: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需持古城维护费收据进入(古城维护费80元/人,身高1.2米以下的小孩和70岁以上老人免费),不过晚上7点以后就全面对外开放了,但是9:30就要关门了  交通  从丽江古城大水车处逆水而上,走到尽头即是黑龙潭公园,大约10分钟  

永胜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永北镇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仁和镇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期纳镇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三川镇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程海镇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羊坪彝族乡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六德乡 营盘村墓群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东山乡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东风镇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涛源乡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片角镇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光华乡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松坪乡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大安乡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顺州镇 陈洪金 李世明 灵源箐 羊坪水库 梓里古镇 营盘村墓群 六德碑林 红石岩古地震遗址 程海(黑乌海) 灵源箐观音阁 永胜古坟林和古城遗址 兴文土林 永胜灵源箐及石刻观音像

永胜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