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普洱 >> 思茅区 >> 龙潭乡

龙潭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位于云南省思茅市营盘山万亩观光茶园中,距思茅城29公里,交通便利。  茶博苑按4A级景区建设,核心区占地287亩,主体建筑34栋,面积8639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苑中有博物馆、问茶楼、采茶区、茶作坊、茶祖殿、品鉴、嘉烩坊、村村寨寨、闲怡居等九大景区,展出了普洱茶的加工流程、相关文物,字画等,充分体现了普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市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重要项目,普洱茶博览苑功能完善,集吃、住、游、购物、娱乐为一体,是广大游客体验普洱茶文化、赏民族风情、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地址: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  类型:集市展馆展览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普洱茶马古道风景区

普洱茶马古道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介绍: 在思茅(普洱)州普洱(宁洱)县的那柯里村,区内遗存有一条铺就于崇山峻岭的石子大道--茶巴古道,由人工磨制的条石和砾石铺成,石板上深达两厘米的马蹄印是古道的最好见证。它是古代滇南的茶盐之路,普洱茶和磨黑盐都由此道出境,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交通: 普洱(宁洱)县在思茅(普洱)市东南方约40千米处,可在思茅客运站乘坐开往普洱的班车,票价20元左右。    云南西双版纳

思茅梅子湖公园

思茅梅子湖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思茅区的梅子湖公园,原名“红旗水库”,主要用于居民饮水和灌溉农田,地址在思茅城东南五公里外的梅子河。经多年休整培植,现为思茅的游览风景区。1971年大坝落成,今已列入省、地、县三级共同投资建设的游览重点项目。  从思茅乘车出发,汽车盘旋山路而上,就可以观赏到青山如黛的松林景色和碧波荡漾的少女般纯净的梅子湖的风姿。那布局典雅的迎宾楼和望城亭,更是环境优美,别具风格。游人登亭眺望,梅子湖景色尽收眼底,你可看到,湖水碧波清平如镜,青山亭阁倒映水中,山林松涛随风起伏,游船似蝶,在湖里穿梭,白鹭鱼儿上欢下跳,游人野炊笑语欢歌,真是美不胜收。  地址:普洱市思茅区梅子乡高家寨背后  类型:城市公园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元

忙坝鹦鹉

  忙坝鹦鹉  忙坝村民小组是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辖区内的一个布朗族寨子,位于糯扎渡自然保护区边上,有50多户人家,200多人,从那澜驱车1个多小时即可到达。这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里世代生活着的除了热情好客、纯朴善良的布朗族群众以外,还有数百只被当地人叫作“鹦哥”的一种鸟----大紫胸鹦鹉。  大紫胸鹦鹉又叫大绯胸鹦鹉,中型鸟类,体长35一50厘米。羽色艳丽,姿态优美,善于仿效人语。雄鸟头部及颈侧紫灰色,额及脸沾紫蓝色或紫绿色;前额沿嘴基有一条窄的黑带,两端沿眼先向后延伸至两眼,较为独特。下嘴两侧各有一宽的黑纹,沿颊下部斜伸至颈侧。颏部黑色,并与两侧黑纹连为一体。后颈、肩部、背部、腰部和尾上覆羽为绿色。尾羽中央为蓝色,两侧为绿色,而且越近外侧尾羽上的蓝色越少。各尾羽或多或少具有黄褐色内缘和羽端。颏部黑色,自颏部的黑斑以下为葡萄紫色,有的还沾有紫蓝色,是它与其他鹦鹉相区别的最明显的特征。肛周、尾下覆羽及覆腿羽绿色。雌鸟的羽色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中央尾羽较短,额部没有蓝色,耳覆羽后具褐粉红色带斑。雄鸟上嘴为珊瑚红色,雌鸟上嘴为黑色。脚灰绿黄色。  大紫胸鹦鹉为留鸟,栖息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山地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尤以2000一3000米左右的阔叶林和混交林较为常见。飞行急速,常常边飞边发出“嘎一嘎一嘎”的叫声。主要以树木、植物果实、种子为食,特别喜食松树球果、浆果和谷物。繁殖期为5一7月。是国内体形最大的一种鹦鹉。曾经分布非常广泛,随着森林的消失,目前仅栖息在我国广西、四川、西藏东部和云南等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在国外也仅见于印度北部。  忙坝人认为,大紫胸鹦鹉能在这里世代生存繁殖,是大自然赐给他们的福份。大紫胸鹦鹉和村民们世代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精灵,2001年,经村民集体商量决定,一是成立鹦鹉保护协会,制定村规民约,制作宣传牌,规范人们的行为,进一步提高人们保护鹦鹉的意识,让鹦鹉排除人为的干扰自在地生活、繁殖;二是禁止乱伐思茅松和大榕树、并模仿自然形态制作几十个鸟巢,为鹦鹉快乐地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前几年,寨子里有个小伙子经受不住外人的诱导和金钱的吸引,在夜深人静的晚上,偷偷地把2只可爱的小鹦鹉拿出去卖了,在村民们得知情况后,他的行为成为男女老少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抨击的对象,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小伙子不得不又把它们赎了回来。这一事件成了人们保护鹦鹉的最现实最生动的反面教材。  忙坝布朗族群众与大紫胸鹦鹉共融共生的景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体现,也是思茅区开展“七彩云南.思茅保护行动”最生动的成果之一。

茶城观景台

  茶城观景台  茶城观景台位于普洱市思茅区梅子湖旅游环线,整个观景台占地16.8亩。观景台建设以原始生态环境为基础,不破坏周围茶树林,稍加人工雕凿而成,把观景台带入茶林中,为公众提供一个以休闲为主的场所。     在观景台西北面近看连绵起伏的茶地,远处眺望美丽的中国茶城——思茅;西南面可观赏自然生态茶山、湖泊干海子和风景名胜区梅子湖公园,湖边群山环抱;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思茅松。到此观景,心旷神怡,真正体会到思茅绿海明珠的美景。   观景台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观景台,做为较大的观景场所,是一个综合服务区,有茶室、公厕等服务设施。第二部分为休闲区,按自然式的小型花园设计,与周围环境紧密相结合,是第一观景台到第二观景台的一个过渡区。第三部分为第二观景台,即主观景平台,是整个观景的中心。在主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四面美丽诱人的景色,观景台为一个666.7m2的环形组成。  地处城南的茶城观景台是当地居民最爱去的地方。已成为市民休闲、观光、运动的好去处,也是思茅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层层叠叠的茶园,景色宜人的观光路,给每一个前往的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观景台建在种着层层茶树梯田的山岗之上,上竖一块约三米高的花岗岩石,刻有“中国茶城”四个大字,是程思远的遒劲字体。  茶城观景台茶园观光步行道,总长1560米,有小桥一座、六角亭两个、路灯20盏、行道树110棵。观景台旅游形成一条环线,可直接从茶园步行入城,满足市民休闲、观光、运动的需要,成为茶城观景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黄昏时刻,城里百姓成群结队,趁着落日的余晖,沿着茶树丛中的山路,登上观景台。到了山顶,回首俯视,新兴城市中国茶城思茅尽收眼底,满城已经是万家灯火了,星星点点,闪闪烁烁,五彩的夜,装点着中国茶城。在这静谧的夜里,低头,看满坡茶树,  茶叶无语,  却胜过万千语言。  站在茶园观景台上面,四周茶山郁郁葱葱,清风扑面,眼前是漫山漫山的茶叶,绵延起伏,空气里带着淡淡的茶香。在观景台上,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清风,静静地聆听远处树林里传来的鸟鸣,抛开所有的压力,让心灵放个假,做个悠闲自得的旅人。或者,静静漫步在茶园,走走石板小路,听着自己有节奏的脚步声。  山上有一排茶室,门前高悬大红灯笼,可以进去品茶歇脚。  整个观景台在南面设置一个停车场,其中东面入口处还有临时停车处。在观景台的西南面开辟了一条茶园小道,游人可直接步行入城。

思茅小黑江森林公园

思茅小黑江森林公园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小黑江流域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原始阔叶林中分布有高大挺拔的思茅松、水冬瓜、红毛等树种;林中兰草遍布,沿岸森林茂密,有各种珍稀动物生活其间,野生菌类、山珍甚多;沿江岸有上万亩的桔子、芒果、西番莲、菠萝、香蕉、荔枝等果园。公园由国家二级企业云南省卫国森工集团投资建设,目前山林中已建有普贤寺、观林亭、茶圣庙、美国松林地、悦心亭、曲径通幽处等景点供人游览,交通食宿已初具规模,具有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  普贤寺,始建于公元一九九六年四月,定名人是峨嵋山报国寺82岁的主持大师宽明法师,源于记入史书的普洱府、古有盛名的普洱茶和礼敬普贤菩萨,所以取名普贤寺。寺院依山傍水,气势雄伟,金碧辉煌,是滇西南最大的寺院。入寺需经过三道山门,攀登197级台阶,进入寺院后给人产生历尽艰辛后心想事成的感觉。登寺远眺,峰峦起伏,群山叠翠,层林尽染。茶圣庙、茶花亭隔江相望,尽收眼底。脚下是奔流不息的小黑江。  普贤寺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松涛阵阵,蝉噪鸟鸣。设有大雄宝殿、财神殿、观音殿、普贤殿、地藏殿、静修阁、藏经阁、望江亭等。还有素食厅、冷饮部、香客住宿部、工艺品服务部等。寺内塑有释迦牟尼、观音、普贤、地藏、财神、四大金刚、哼哈二将。十八罗汉、金童玉女等50多位塑像。是祈求平安、进香还愿和旅游观光的理想场所。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

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

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菜阳河国家森林公园  在普洱市东南37公里处,乘车沿昆洛公路南下与景洪市普文、勐旺毗邻的地方,就是昆明--西双版纳--东南亚旅游热线公路必经的莱阳河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属无量山脉南延末端的中等切割低中山地,山脉从东向西延伸,地势延绵起伏、东北高西南低。莱阳河位于森林公园东南,河由东向西流人大开河后注入澜沧江,山林东西长盟公里,南北宽9公里,可供游览和考察的面积1416公顷。海拔最高点是僳保新寨山为1707米,最低点的玉生田海拔950米,相对高差757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这里是热带北缘向亚热带过渡的南绕地带,气候受印度洋季风控制,年平均气温17.8°c,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0.5°C,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1.7°C,年降雨量l  524.4毫米,全年日照2125.1小时,霜日14.7天,有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森林公园中建有狩猪度假村。  莱阳河国家森林公园里植物种类丰富,有196个科806属17盟种植物,其中保护植物22种,森林覆盖率91.8%。游人登高远眺、浩瀚的-绿浪滚滚,叠翠的山峦群峰竞秀,使人心旷神治。进入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到处山花遍野,乌唱蝉鸣,古树睁嵘、苍藤缠绕,猿啼鹿跑,是游人寻幽探秘、陶冶情操的好地方。祟山中飞涅流泉、天池映彩,春天随着柔和的阳光和春雨,大森林绽出鹅黄色的嫩芽和鲜艳的花朵;夏天的大森林,披上墨绿色时装,随风泛浪;秋天的大森林有的穿黄袍、有的着红装,有的果实累累,挂满枝头,有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冬天的大森林,绿中泛黄,呈一片幽静的-世界。千变万化的森林季相,呈现了大自然的生态和谐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森林公园内有哺乳动物和鸟类2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爪哇野牛、蜂猴、金猫、云豹、金钱豹、水鹿、水獭、猕猴、菲氏叶猴、平顶猴、红面猴、熊猴、苏门羚、大灵猫、穿山甲、原鸡、白鹇、冠斑犀鸟、双角犀鸟、蟒蛇等20多种。1992年国家批准建立莱阳河国家森林公园,1993年又批准建立普洱国际狩猎场。这是一个集旅游、度假、狩猎和自然生态保护与教学、实习等综合功能的国家森林公园。

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

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云南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境内,地理位置22°42′~22°51′N,100°56′~101°00′E,规划总面积1148.43公顷,由思茅河连接洗马湖、梅子湖、野鸭湖、信房湖和纳贺湖五湖组成。  项目区所在地普洱市属国际河流湄公河(澜沧江)水系,澜沧江纵贯普洱市,经西双版纳出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后注入太平洋,被称为“东方多瑙河”,具有“一区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枢纽,为云南三大海关重镇之一。  普洱五湖位于云贵高原西南部横断山脉南段(思茅中生代凹陷之南部)的思茅盆地内,地貌主要为侵蚀堆积型第四系沉积堆积盆地地貌。普洱五湖湿地海拔区间为1200~1500m,地势平坦,河谷众多,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形成了“森林—湿地”的独特地貌景观。  普洱五湖湿地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气候温和、降水量丰沛、干湿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534.8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31.0mm。多年平均气温18.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0℃,多年平均日照2072小时。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3.3m/s,最多风向为西南向。普洱市思茅区土壤可分为7个土类,16个亚类,26个土属,40个土种。土类包括赤红壤、红壤、紫色土、石灰土、冲积土、水稻土和沼泽土。  普洱五湖中梅子湖、洗马湖、纳贺湖、信房湖是通过人工在河谷溪流上筑坝形成的人工库塘湿地,野鸭湖为自然湖泊,湖滨分布有沼泽,五湖相互间通过人工管道和沟渠相通,五湖汇水均流入思茅河,最终流入澜沧江。

普洱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

  普洱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处于普洱国家公园的中北部,距普洱市思茅区东南38公里,距思小高速公路南岛河出入口21公里,总面积2000亩,由湄公河旅游有限公司于2011年8月投资建设,2013年8月建设完工。景区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4.5%,保存着中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海拔最高处1708米,最低处1530米,气候受印度洋季风控制,南亚热带气候特征明显,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17.7摄氏度,全年干湿季分明,年降雨量1600毫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有着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犀牛坪景区是一个融“山、林、水、人”四大主题为一体,集中展示云南丰富的动物资源与北热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的综合性山岳型景区。以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为总体目标,在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展示方面,创新形式、突破局限,让游客在以生态为主体、以森林为依托的自然环境中,与各种野生动植物进行亲密接触,充分满足现代人向往自然野趣,力求亲身体验、深度感知的目的。景区主要项目有“犀牛归隐、猕猴乐土、鱼影溯溪、桫椤小径、嬉猿半岛、鱼鹰戏水、蝴蝶溪谷、旅行的小熊猫、嬉鸟乐园、兰花幽园”十大景点和民族歌舞演艺。  地址:普洱市思茅区东南42公里  类型:森林山  电话: 0879-3027888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  普洱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成人票 150元  普洱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成人票+电瓶车票 200元  

云仙庙山岩子

云仙庙山岩子为文化旅游景点。  云仙庙山岩子  云仙乡境内大芦山顶上有一个天然岩洞,传说洞里居住过仙人,当地人就管它叫仙人洞,“云仙”也因此得名。又因大芦山为思茅区内海拔最高的山,最高峰为2154米,云仙乡也俗称“大芦山”。辖区面积678平方公里,拥有林地794706亩,海拔在680—2154米之间,平均气温在17℃—20℃之间,降雨量在1400—1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属典型的山区立体气候,适宜种植茶叶、咖啡、烤烟、水稻、玉米、小米辣等。  云仙乡是个汉、彝、傣、佤等多民族杂居的大乡,全乡共有10余种少数民族,其中汉族11426人,彝族4850人,其他民族894人。  彝族是云仙乡主体民族,彝族能歌善舞,男女老少都喜欢唱山歌,流行的舞蹈有跳笙、三跺脚、拖慢步、龙摆尾等。常用的乐器有三弦、笛子、口弦等,往往边奏乐器边唱边跳。彝族的节日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最为隆重。  傣族也是云仙乡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是傣族人民最大的特点,特别每年的泼水节,傣族同胞都会穿上盛装,聚集到骂木村欢度他们最隆重的节日,唱歌、跳舞、泼水嬉戏、摆傣宴招待远方的客人。  汉族是云仙乡人数最多的民族之一,注重礼仪,尊长爱幼、热情好客是云仙乡人民的优良传统。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为云仙乡的四大节日。

古茶马驿站

  古茶马驿站  坡脚村民小组距思茅城区17公里,位于磨思路旁,总面积2.56平方公里,有耕地216亩,茶园237亩,集体山林3600亩。全村有农户36户、161人,产业以蔬菜种植、茶叶种植、、生猪养殖为主,2007年实现经济总收入1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97元  近年来,结合坡脚村是思茅和宁洱茶马古道衔接点的实情,坡脚村的规划设计以打造“茶马驿站”和“富有特色的农家旅游村”为目标,对全村民房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科学选址、分户建设、统一管理。坡脚村的户型统一为153平方米,户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地方民族特色,形成茶马古道上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  坡脚村位于思茅至宁洱段茶马古道的中间点。其区位优势至关重要,它的整体环境设施和知名度也将因此产生质的变化。而且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社会条件下,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现实感召力的历史文化概念。这种文化吸引力所具有的国际性认同感和追寻愿望,同样会为坡脚村“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带来巨大的旅游商机。灾后的坡脚村重建,政府已对该村投入72万余元,对36户民房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建设,她充分体现了彝族的民族特色,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风貌。体现“茶马风貌”的特色组合设计,修复14.5的茶马古道让它成为交通史上的文物古迹。

倒生根公园

  倒生根公园  倒生根公园位于市中心,因有一棵长有倒生根的奇特大榕树而取名,榕树的东边硕果满枝,榕树的西边青枝绿叶,呈现出“一树春秋”的景观。每年秋天,生长在东边的三枝榕树,便结满一串金黄色、粉红色的榕树果,引得不少小鸟飞来啄食、栖息;而生长在西边的两枝榕树,却是一派青枝绿叶。这种在同一棵树上,同时呈现春秋两季的景象,实属罕见。  此树为细叶榕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五棵相连在一起的榕树,最大一棵主干需要六人才能相围,最小一棵也要三人才能相围,整棵榕树占地约300平方米。  这棵高大的榕树,当地人们赋予它众多的美称:“倒生根”、“一树春秋”、“独树成林”。

小橄榄坝景区

  地处思茅市以西103公里的澜沧江畔。这里有距今约3000年的象鼻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层45--55厘米;与此毗邻的南夺、那畔、曼畔、竹林、南爬河等8个原始村落遗址,采集到石刀、石斧、陶片、石饼等文物150余件。这些文物兼有芒糯、芒怀文化的特点。在遗址处还发现距今约2600年的铜斧三把。1990年后,思茅地区在这里投资5000多万元,建起了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第一港--思茅港。1991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口岸,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小橄榄坝以东40余公里距思茅50公里有翠云溶洞群。   

洗马河公园

洗马河公园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洗马河公园  洗马河公园们于思城东部,距市中心1公里处,后山思茅松翠绿挺拨,前面丘陵地上普洱茶园连绵起伏。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人们娱乐、休憩的好去处。洗马河公园是以洗马河水库为核心开辟的环境优美的风景区,  传说三国时诸葛亮率军南征到此,曾在河里洗刷战马,故名洗马河。公园依山傍城,园内有诸葛亮座像及泥塑战马数匹。洗马河公园建于1985年,水库岸边占地面积543亩,水面面积600亩。园内各种设施齐全,建有中餐厅、茶楼、食品店、冷饮店、溜冰场、游泳池、根艺展厅等各种娱乐场所。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磨思路洗马河公园  类型:城市公园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哀牢山风景区

  介绍:  哀牢山风景区位于思茅(普洱)州景东县的漫湾——哀劳山风景区由漫湾、哀劳山杜鹃湖、无量山荒草岭、大朝山、锦屏、仙人寨等六片景区和安定至漫湾一线组成,总面积160平方千米。风景区地处南北地质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上,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展示出独有的自然风光,使其景观具有“神奇的自然博物馆”的美誉。 交通: 景东县距昆明520多千米,昆明疙瘩汽车客运站有班车前往。    云南西双版纳

民族团结誓词碑

民族团结誓词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云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北侧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内,碑长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是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民族团结誓词碑保护范围占地面积44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3平方米,绿化面积1890平方米。民族团结园内有碑亭、浮雕、陈列馆、牌坊式古典大门。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诞生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普洱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社会形态差异极大,发展不平衡,民族关系十分复杂和特殊。1950年,当地34名民族头人及其代表到北京首都参加了国庆周年观礼,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国庆观礼活动激发了各族代表爱国、爱党的热忱,他们按照毛主席和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以“会盟立誓,刻石铭碑”的形式来表达各族人民团结到底的决心。1950年12月27日至1951年元旦,中共宁洱地委召开“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全区26个民族的代表与地方党政军领导人剽牛喝咒水后宣誓立碑。碑文誓词:“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它象征着新中国成立后,边疆各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开始。它主题鲜明,所折射的民族团结精神不仅是云南边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也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缩影。   2006年05月25日,民族团结誓词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在云南省思茅地区普洱立有一块古今少有而独具特色的碑刻:“民族团结誓词碑”,碑文全文是:“民族团结誓词,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文下签名的是傣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回族、僳僳族、佤族、汉族、白族等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48人.最后落款是:“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建碑日期有而独具特色的碑刻:“民族团结誓词碑”,碑 是“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文全文是:“誓词碑”石高142厘米、宽66厘米、厚 “民族团结誓词,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 12厘米,碑文为楷书横行阴刻。这一碑刻作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 为我国解放初期民族团结工作的一项重要革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命文物,具有特殊的历史性和重要的现实意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象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龙潭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龙潭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