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景东文庙 | 景东文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东县文庙 景东文庙位于景东老城中心地段,左邻景东最高学府——景东一中,是滇西南最大的孔庙,又叫黉学,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总面积5292平方米,曾多次遭战乱焚毁,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国家拨款重修,整座建筑为多级台阶庭院式建筑群。文庙背靠巍巍无量山,面临滔滔川河水,五条蛟龙朝圣人,一只采凤拜先师。自然景观十分优美。在古梅、苍松、翠柏的衬托下,更富有诗情画意。 文庙内有半池、棂星门、大成殿、厢房等建筑。其中半池是用条石砌成的一个月牙池,美观大方。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说,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鲁国的学校叫泮宫,泮宫前一个月牙形水池,称为泮池,孔子是鲁国人,在鲁国讲过学,所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后来人凡修文庙时都要修个泮池。当时学生进学校读书亦称入池。泮池周围有45根石柱和41块板石组成护栏,池上的石拱桥两边有6根石柱和5块石栏板,凡入此庙得从桥上走过,意味着过了石桥就要抛去一切私心杂念,虔诚膜拜,方能登峰造极、金榜题名。 棂星门亦称田星。凡祭天,先祭棂星门祈求上天保佑,以达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事顺心之目的。所以,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可见,古代先民对孔子的尊敬,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依然如故。棂星门是文庙中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具有东方建筑的特点,为抬梁式建筑,由须弥座巨石砌成,四周有各种动物的浮雕,房檐下有华丽的斗拱,整个建筑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大成殿是文庙中最大的建筑物。它庄严肃穆,做工考究,为歇山抬梁式结构。长20米,宽15米。有28根合围大的圆柱支在鼓墩上,殿门为雕花木刻工艺,近百种动物花卉栩栩如生,如,“三羊开泰”、“竹报平安”、“八龙捧圣”、“喜鹊闹梅”等等,文化底蕴深厚。“大成”是赞扬孔子的伟大,他集先贤文化于一身,“大成是至圣先师”,历史上对他评价很高。 大成殿中央的的孔子塑像用汉白玉雕塑而成,给人一种端庄、典雅之感。孔子在创建儒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代帝王都有赞孔、尊孔的“御题”。如,三块上金匾额均分别出自清代道光帝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济帱载”,以及光绪的“斯文在兹”,都说明了清朝帝王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敬仰。 两边厢房里有景东县的各种文物馆藏。里面有土司墓出土的文物陈列,也有景东历史文物陈列,它是一本凝固的教科书。它从一个侧面证明景东文化的渊源。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无量山 | 无量山自然风景保护区在景东彝族自治县境内无量山上部,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7公里,面积35。03万亩。无量山在云南地貌区划中属横断山脉南端中山峡谷亚区,与哀牢山同处于横断山系和云南高原两大地理区域的接合部,气候区划处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植物种类十分复杂,约有高等植物1500种以上,是横断山脉南部中山峡谷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1%,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树种,亦有思茅松、云南松、云南铁山等松树树种,含有罕见的小片大王杜鹃纯林,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青树、长蕊木兰、红花木兰、思茅玉兰、景东翅子树、顶果木、林生芒果、瑞丽山龙眼、千录榄仁、红椿、龙眼、大王杜鹃、云南榧树等。其他珍贵树种还有中华桫椤、多花含笑、福贡玉兰、云南红豆杉、长梗润澜等。由于气候和森林气候复杂,为鸟兽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场所,有黑长臂猿、蜂猴、虎、豹、金猫、大灵猫、小灵猫、水鹿、麝、斑羚、鸳鸯、红腹角雉、绿孔雀等国家级保护野生珍稀动物36种。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有271种,占全国鸟类的23。6%,占全省鸟类的35。2%。。哀牢山北部狭窄高峻,海拔2500以上,南部开阔低矮,海拔约1500米,友谊相对高差大,由澜沧江水面到山顶气候与植被呈垂直分布,山峰奇异,瀑布很多,野生动物出没,是科考、探险、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
难搭桥 | 难搭桥 难搭桥,位于振太乡西南十多公里的地方。因桥建在山势陡险的南达河悬崖峭壁上,工程十分艰巨困难,所山到“难搭桥”。 据《新篆云南通志·地理考·津梁》载:“此桥建于两岸峭壁间,就崖砌墩,嵌为弓形石桥,工程浩大,高达九丈余,宽一丈,长三丈。南有瓦屋一间,为近代以来之大建筑”。桥高14米,宽2米,长5米。过去是临抢、景谷、思茅、普洱通往景东、大理、西藏、四川、巍山等内地的必经之地。至今仍行人不绝。 桥下南达河流砾崩石,深幽奇险。传说过去河里有一条苍龙施善嫉恶,遇到谁家办喜事就借给锅、碗、瓢、盆等金银器皿。不过用完后必须清洗干净还给它。如若谁家用完后没有洗干净,它就会发怒,搅得河水昼夜翻腾,让人畜不得安宁。河中有一个高而滑的石坎,与石桥对峙,河水从高坎倾泻而下,形如瀑布,纷纷扬扬。传说这高坎半腰间横着一股碗口粗的大藤子,连接在南搭桥的两岸。 高坎下的鱼想跳上坎去,跃到藤上被藤子轻轻一弹便上去了。后来有个木匠外出做工,夜宿南搭桥瓦屋中,夜里忽听屋外有劈木声,便将手斧甩了出去,劈木声立即就停了。天亮出屋观看,见地上斑斑血迹,那斧正好劈在大树藤上。木匠提起斧子将树藤连根斩断并扔到河里让它流走了。从此,坎下的鱼再也无法跃到高坎上去了。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 |
南鲸山文笔塔 | 南鲸山文笔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鲸山文笔塔 南鲸山文笔塔,位于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文华村南鲸山上,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72)的四方形密植式九级空心砖塔,即文笔塔,塔高21米,底边宽6.9米,塔底层北面留门,塔身往上逐级收小,每层塔身正中均有佛完,九级塔檐均从塔身上叠涩挑出,塔檐呈凹曲弧线,檐下嵌出菱角牙子,有西安小雁塔的风格。 此塔原有涪康熙年问碑记一块,记述建筑经过。塔保存完好,具有历史艺术价值。南鲸山文笔塔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苍桑和数次地震,依然耸立1986年8月,景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南鲸山文笔塔据传原因有二:一是因南鲸山脉直往川河中心伸长,渐渐有与河西文板山脉相衔之势,因恐东西两山相连后堵住川河,将给文井一带带来灾难,建塔以镇山脉,使其不能向川河中央伸延;其二,相传在元代时,文华一带缺少文人学士,人才匮乏,建塔以振文风,让文华一带人才辈出。 地址:景东彝族自治县文井镇文华村南鲸山 |
双河温泉 | 双河温泉 双河温泉位于景东县安定乡,距县城约50公里,原名叫热水塘,因老仓河、利月河都有温泉而得名。温泉四面高山环绕形成一个封闭性非常好的山谷小盆地,四周植被风茂。盆地中有两股优质山泉小溪汇流于此,溪底的鹅卵石造型优美,形成了较大面积鹅卵石滩。 溪流岸旁是一块平整的小片田野,田野之中散布数个温泉出水口。根据清朝时期县志记载,早在清朝时就有当(外)地群众洗浴温泉的记录,多年来,附近和周边群众有洗澡、朝山的习惯。根据中国有色金属昆明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2000年勘查提供的数据,每天出水量达500立方以上,水温48度,系钙包产镁型温泉,水质良好。 地址:云南省景东县安定乡 |
景东土林 | 景东土林 景东土林位于景东县川河坝文林的土林,是一处尚待开发的旅游景点,那些经过千百年自然风化形成的土林,很是神奇,有的像春笋,有的像古堡,或像罗马圆柱,漫步其间,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爷神工,天地神奇造化。 由南向北看土林,锥形、圆柱形有之,土林高低不一,有的5米高,有的高10米,也有的高20多米。形状千姿百态,千峰竞秀,有的还很像动物,仪态万端、惟妙惟肖,有的似一对紧相依偎的恋人,低低私语……“那个像骆驼的驼峰,那个像蘑菇……”杨翠荣热心地介绍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土林,总有不同的感觉,真是应了“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
景东县漫湾 | 景东县漫湾 景东县漫湾——哀劳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漫湾、哀劳山杜鹃湖、无量山荒草岭、大朝山、锦屏、仙人寨等六片和安定至漫湾一线组成,总面积160平方公里。 该风景区因地处南北地质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上,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展示出独有的自然风光,使其景观具有“神奇的自然博物馆”的美誉。 景观以物种多样性、原始森林植被、珍离异兽、奇花异卉、澜沧江大型电站、水库、造型地貌为主体,以民族文化、彝族风情、人文景观为辅衬。此处风景资源特点突出,是省内少有的景观资源集中分布的风景名胜区,具有旅游观光、科研科考、探险登山等多样价值。 |
御笔山森林休闲公园 | 御笔山森林休闲公园 御笔山森林休闲公园位于景东县川河坝子边缘,山形秀丽,挺拔如垒,右边紧临景东陶氏公司时代卫城,现为景东一中大门,文化气息浓郁。 沿山路而上,阵阵山风吹来,荡尽心中凡俗污秽之气,满眼红花翠竹,凝霞滴玉,花香泌人心脾,伫立山顶,极目远眺,川河似一首清新秀丽的田园诗静静流进川河坝子,临近黄昏,鸟儿归林,山气和着寺庙中袅袅升起的佛香,不知不觉中与周围融为一体。 |
嘟噜河 | 嘟噜河 |
景东卫城遗址 | 景东卫城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东卫城遗址位于云南省景东县景东一中。 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云南省内仅存的四座明代卫城遗址之一。现仅存断断续续的城墙和南门,原有东南西北四门,目前保存完好的有南门门堡及南部残墙,距今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历史记载 据载,卫城修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城墙依山而建,周长5000米,时为景东傣族世袭土司俄陶旧宅。明洪武十八年,麓川土司思伦发叛乱,出兵攻打景东,俄陶战败后逃避大理弥渡后,呈请明军神策卫守护景东,俄陶让宅屯兵,故名卫城。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墨江北回归线标识园(北回归线标志园) | 墨江北回归线标识园(北回归线标志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思茅(普洱)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2.51~23.59°,东经101.07~102.04°之间,北回归线从县城穿过。北回归线标志园建于1997年,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 北回归线标志园,1997年已建好,标志园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以公元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26)为主轴线。 交通:距离县城1千米处,步行即到 地址:云南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北回归线标志园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79-4235113 官方网站:http://www.mjbby.com/ 开放时间:9:00-18:00 门票:60元 |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位于云南省思茅市营盘山万亩观光茶园中,距思茅城29公里,交通便利。 茶博苑按4A级景区建设,核心区占地287亩,主体建筑34栋,面积8639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苑中有博物馆、问茶楼、采茶区、茶作坊、茶祖殿、品鉴、嘉烩坊、村村寨寨、闲怡居等九大景区,展出了普洱茶的加工流程、相关文物,字画等,充分体现了普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市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重要项目,普洱茶博览苑功能完善,集吃、住、游、购物、娱乐为一体,是广大游客体验普洱茶文化、赏民族风情、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地址: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 类型:集市展馆展览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
普洱茶马古道风景区 | 普洱茶马古道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介绍: 在思茅(普洱)州普洱(宁洱)县的那柯里村,区内遗存有一条铺就于崇山峻岭的石子大道--茶巴古道,由人工磨制的条石和砾石铺成,石板上深达两厘米的马蹄印是古道的最好见证。它是古代滇南的茶盐之路,普洱茶和磨黑盐都由此道出境,又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 交通: 普洱(宁洱)县在思茅(普洱)市东南方约40千米处,可在思茅客运站乘坐开往普洱的班车,票价20元左右。 云南西双版纳 |
孟连土司边境旅游区 | 孟连土司边境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孟连宣抚司署是云南唯一由汉、傣两族建筑合壁的古代建筑群,占地1.2万多平方米,有正厅、议事厅、后厅、厢房、门堂等其他附属建筑。外有2米多高的围墙,四周有4道侧门。主体建筑议事厅是1座三重檐歇山顶干栏式房屋。整组建筑群系木结构,其斗拱、飞檐等构件是汉族建筑形式,其干栏式楼房、厅堂又是傣族建筑的风格。孟连宣抚司署是云南边境民族地区18个土司衙门中保存较完整的1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5年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坡道循着山势攀升,在上城区的高地上,宣抚司署的二叠小歇山式飞檐斗拱门堂一派庄严地矗立于我们面前。13级石踏道旁是4株高大浓密的棕榈树,8根金色门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令人想起宣抚司署在傣语中被称为“贺罕”,意思就是“金色的王宫”。进得门来,三檐歇山顶干栏式的议事厅呈现眼前,长23.2米,宽16.1米,高10.2米,面阔7间,进深5间,规制宏敞,非常气派。一层的褐红色木地板擦得很干净,透出檐外天光,似水浮动。6排共47根金色干栏柱因为藏在屋檐下,隐匿了夺目的光芒,透出温润的色泽,简洁悦目。大厅一侧摆放着几架样式各异的木鼓,诉说着远去历史的生动细节。 走进议事厅登上二楼,这里是王司议事的地方,端立于屋子最前方一人多高的龛台就是土司的“宝座”。宝座两旁高竖旗帜和仪仗,其中两柄镶嵌宝石的金伞尤其引人注目。遥想当年,刀氏土司召集傣族、拉祜族、佤族的头人们在此议事,问应之声如在耳畔,而时光已悠悠走过几百年。这里光线昏暗,特别地显出森严和古旧来。 穿过议事厅便到了后花园,此处遍植多种热带植物花卉,阳光下,绽放着热烈的花朵。大片的红色三角梅攀爬在壁间,树番茄则悄悄地从墙头垂挂下粒粒火红的、橙黄的果子,将灰褐的墙面装点得灿烂鲜活。正厅通过小拱桥与议事厅相连。这座一楼一底重檐硬山顶式建筑为刀氏土司及其夫人们的居室,左右厢房也是一楼一底硬山顶建筑,采取沿廊式对称,与正厅浑然一体。同议事厅相比,正厅显然华丽许多,无数根金柱与檐下精雕细刻、繁复瑰丽的金色斗拱相互辉映,衬着褐红色的木楼,使得“金色王宫”的称号名副其实。在厢房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清代朝廷赏赐的青蓝色底绣蟒袍和黑色丝缎六品朝官朝服,还有印信、傣文典籍、土司家居用品等物,深具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地方民族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 |
思茅梅子湖公园 | 思茅梅子湖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思茅区的梅子湖公园,原名“红旗水库”,主要用于居民饮水和灌溉农田,地址在思茅城东南五公里外的梅子河。经多年休整培植,现为思茅的游览风景区。1971年大坝落成,今已列入省、地、县三级共同投资建设的游览重点项目。 从思茅乘车出发,汽车盘旋山路而上,就可以观赏到青山如黛的松林景色和碧波荡漾的少女般纯净的梅子湖的风姿。那布局典雅的迎宾楼和望城亭,更是环境优美,别具风格。游人登亭眺望,梅子湖景色尽收眼底,你可看到,湖水碧波清平如镜,青山亭阁倒映水中,山林松涛随风起伏,游船似蝶,在湖里穿梭,白鹭鱼儿上欢下跳,游人野炊笑语欢歌,真是美不胜收。 地址:普洱市思茅区梅子乡高家寨背后 类型:城市公园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元 |
佛迹仙踪芒玉峡谷旅游区 | 佛迹仙踪芒玉峡谷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这里两边的森林中分布着各种花草植物,以及犹如龟背壳的巨大石头,而河床上遍布无数“石缸”及大小不等的瀑布、平台…… 藏于-云雾中 芒玉峡谷属于无量山山系,为典型丹霞地貌,与喜马拉雅断裂带属于同种地质结构系。其位于景谷县城北18公里的钟山乡联合村,驱车约行30多分钟。那一带曾是茶马古道马帮必经之处,芒玉峡谷上方还留有一段清末时期的茶马古道旧石桥——芒玉茶马古桥,而周围还有不少古茶树。 冬天的芒玉峡谷周围,依旧一片苍翠,中午站在峡谷东侧海拔1492米高的主峰芒玉大尖山,白云在脚下流动,水声从云下传来,而峡谷被浓雾紧紧拥在怀里。峡谷主河流为景谷河,支流海子河注入谷中,全长7公里。由于地下水十分丰富,喷漏出地表,形成地面径流,四季不竭。谷中有十余处高低不一的瀑布,谷西岸有两条巨瀑奔腾直泻,高约百米。 一山分四季 下山的小路约1米宽,铺上了石头,险峻的地方还设有护栏。在海拔约1200米左右的地带,最多的树木就是思茅松。随着海拔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细叶榕、黄梨树以及众多灌木、茶花、杜鹃、兰花…… 一路基本都在下坡,植被在不断变化着,给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感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引起我们的注意,有的石头表面犹如乌龟壳;有的石头好似从中裂开,而人正好可从中通过;还有的石头野藤缠绕,树包石、石包树随处可见。 行至半山腰,许多橄榄树出现在视野,成串的橄榄挂在枝头,摘下咬一口,感觉精神恢复了不少。据了解,从峰顶至谷底有野葡萄、橄榄、刺包果、黄苞果等野生水果。另外还有岩羊、麂子、蛇、野鸡、太阳鸟、画眉等动物。 佛迹仙踪 新闻媒体在对景谷的“巴达”进行了报道时,称“巴达”为“仙迹”。但经对“巴达”的实地考察和对有关传说的考证,准确地说,傣语“巴达”,应翻译为“佛迹”,而不应翻译为“仙迹”。“仙”即仙人,在人为宗教范围里,专指古代道家和方士所幻想的一种超出人世、长生不老的人。由于景谷有15万多汉族居住,他们对道教的信仰难免对周围傣族产生影响。但傣语“巴达”的全面含义是傣族佛教信徒(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心目中释迦牟尼在传教或游历过的地方留下的踪迹或叫印迹。傣族崇拜这些印迹,是对佛陀的崇拜,与道教崇拜偶像无关,与其他神仙也无关。 景谷一个县有26处“佛迹”,全国罕见。《景谷县志》说,在景谷县境内的坝子周围,山谷中的一些溶洞或者山上的一些大石头上,有手足印迹。这些印迹,被傣族先民认为是佛祖巡游各地时住过的山洞或留下的遗迹。这些印迹分布于钟山乡吊脚坡、芒洪、芒旭、铜厂、训岗、香盐,威远镇大寨,永平镇大仙人脚、小仙人脚、迁岗、迁糯,勐班乡的白塔、富勐、勐良、永海、芒乃、,半坡乡的芒洛仙人洞,正兴乡的勐乃仙人洞等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