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西省 >>鹰潭市 >> 余江区

余江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地处余江县中童镇,规划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余江县是闻名全国的“眼镜之乡”,早在清代嘉庆年间,中童镇就出现了眼镜作坊和销售协帮组织,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2年,余江县委县政府规划5平方公里建立眼镜工业园。2006年,被命名为“江西省眼镜产业基地”,2012年获得“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称号,是全国五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眼镜园区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已有眼镜生产企业70余家、产业工人1万余人。  近年来,为大力推广鹰潭眼镜文化、不断提高鹰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鹰潭龙虎山5A级景区的发展优势,结合眼镜产业园自身特点,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打造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眼镜文化工业旅游线路。  景区以鹰潭国际眼镜城为核心景观地,以台湾美食一条街、世界眼镜博物馆、眼镜文化主题公园、鹰西雕塑公园、眼镜制造体验地为主要景观,精心构建文化体验地、娱乐休闲区、景观观赏点、眼镜生产线展示区,形成了多功能生态休闲养生地。目前,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400亩的鹰潭国际眼镜城已有200多家商铺营业;总投资40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世界最大的眼镜博物馆已对外开放;9.8公里眼镜文化主题公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片休闲场所,也为信江沿岸铺就了一条绿色长廊;鹰西雕塑公园不仅环境优美,更融合了鹰潭地域特色文化。另外,我们还有配套的台客餐厅、乌克兰餐厅、维也纳酒店、黄蜡石市场、眼镜技术培训学校等设施。  此外,景区还建立了覆盖全园区的工作网络,对景区的水体、植被、配套工程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前景区软硬件建设已基本到位,服务配套已基本完善,有675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有105平方米的旅游公厕、有2万多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3600多平方米的绿色立体式地面停车场、有极具眼镜文化特色的各种导视系统等,同时,各项管理制度也已日趋健全,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鹰潭市涉外定点参观单位。  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坐落于“中国雕刻、根艺、佛佑之乡”--江西省余江县。始建于2009年,计划5年内建成。届时,将形成以雕刻工艺品,红木家具、古玩字画为主要旅游产品的,集贸易、旅游、展览、学术研究、技能培训为一体的雕刻文化产业园。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雕刻创业示范街、国家雕艺博览馆、血防纪念馆。  雕刻创业示范街建设于余江县城交通东路,街区建设仿古简约,透出雕刻文化韵味,销售产品涵盖根艺、石艺、木雕工艺、道教旅游、佛教用品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品。整个街区已进驻各类工作室、艺术超市等200多家,并建有雕刻培训学校、雕刻艺术展厅、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果喜雕艺博览馆建设于余江县城白塔西路以北,占地3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雕艺博览馆由我省雕刻龙头企业果喜集团巨资打造,是我县陈列历年来雕刻艺术精品,具备国内顶尖会展接待能力的艺术交流场所。血防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纪念馆主体部分高12.66米,正门外廊两侧耸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顶额仿装饰“春风杨柳”、“白云飞燕”浮雕图案。展厅环绕内庭排布,厅厅相连,由苦难厅、消灭厅、巩固厅、杨柳厅以及余江名人厅等六部分组成。  2014年,余江雕刻更是受到的央视的报道。此外,余江雕刻文化示范园还参加了中国(赣州)第一届家具产业博览会。博览会期问,“中国雕刻之乡-余江”参展企业展位前人头攒动,吸引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驻足欣赏采购,并多幅作品在博览会设置的精品评选中获金奖和银奖。

血防纪念馆

血防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余江县“血防纪念馆”是江西唯一、全国最大的血防展览馆。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座落于余江县城中心区域,由著名书法家吴作人题写馆名。全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为四舍院式结构,建筑风格朴实、壮观。正门前景中心广场,与广场另一侧的“血防纪念碑”遥相呼应。纪念馆主体部分高12.66米,正门外廊两则耸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顶额枋装饰“春风杨柳”、“白云飞燕”浮雕图案,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展厅环绕内庭排布,厅厅相连,自然流畅。内庭设计雅致,水池、拱门、踩石、花木错落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馆内由序幕厅、第一展厅(苦难篇)、第二展厅(消灭篇)、第三展厅(巩固篇)、第四展厅(变化篇)以及余江名人厅等六部分组成。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全景式地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国0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消灭血吸虫病、巩固血防成果的完整过程;以大量的实例突出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诠释了“-”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二百余万人。1998年,被鹰潭市命名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2001年,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韬奋祖居

  韬奋祖居是一座两层仿古徽派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其方位坐北朝南,北有竹林樟海,绿色葱葱;南有面积3亩的池塘,水面清澈;二楼正中悬挂的“韬奋祖居”匾牌由-手书,一楼正门两根廊柱上的楹联“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是郭沫若先生为纪念韬奋先生亲手所题。  一、基本概况  韬奋祖居坐落于信江之滨,隶属余江县潢溪镇渡口村委会沙塘村小组,全村550余人,兴建于1965年的中潢圩堤使村内600亩农田年年丰收、物产丰富,成为鄱阳湖原粮生产基地之一。沙塘村地理位置突出,东临鹰潭,北靠信江,206国道从村西而过,水陆通畅,四通八达。村后沿信江河岸有一片面积约5亩的原生态樟树林,环境秀美,河对岸乃千年古镇锦江,晴日远眺,风光无限,村中央一棵历经沧桑的千年古樟像无言的老者,守护着世世代代在此居住生活的邹家人。  沙塘村始建于明末清初,秀才邹士满从丰城南槎村出发考察陆九渊的象山书院、朱熹的信江书院时,在石港铺偶遇风雨,船停靠岸边后,邹士满登山举目向信江与白塔河三面相抱的平原望去,只见对岸景色绿盈盈,香习习,透着秀气,甚为欢喜。走近一看,平原上五棵樟树成“五爪金龙”之势,方竹、紫竹、金竹、斑竹围绕四周的一口四亩水塘塘底黄沙金光四射,塘中央清泉甘甜清爽。经仔细考察后,邹士满举家搬迁于此奇塘灵地,定下辈份顺序:“满、玉、隆、有,文、泗、律、宇,国、恩、家、庆,人、寿、年、丰。”从此邹氏家族,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之村”。第八代孙邹舒宇(邹韬奋的祖父)曾任福建延平府知府,第十代孙邹韬奋(原名邹恩润)抗日御侮、多方救国,荣膺新中国“双百”人物,第十一代孙-曾担任0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解放前,沙塘人以务农为主,村内皆是土房,自然灾害较多,十涝九旱,田地贫瘠,村民贫苦不堪,难以生存。解放后,沙塘人跟着0走,齐心协力兴修水利,将农田按3亩标准规划成行,实现旱涝保收,村民衣食无忧。上世纪八十年代,沙塘村顺应国家农业政策的变革大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使村民人人受益,生活日渐改善。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沙塘村百余村民走出家门,或工或商遍布全国,至新世纪村民人均收入已达8500余元。近年来,日渐富裕的沙塘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改水改厕、建房修路、美化环境,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8月,由0余江县委宣传部牵头重建的韬奋祖居全面竣工,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弘扬韬奋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展陈内容建设情况  韬奋祖居共二层,一层展陈内容设韬奋事迹展览、邹氏宗谱、韬奋先辈生产生活用品实物陈列厅;二层展陈内容韬奋书屋、村史厅、村民文化活动室等。宣传部组织人员收集和撰写展陈内容,在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和文物,广泛调查考证的情况下,最后经过领导和有关专家严格审定。展陈介绍韬奋事迹,主要包括韬奋生平简介,韬奋创办的生活周刊,韬奋的主要著译,韬奋主编的报刊,并收集到国家领导人对韬奋题词纪念,弘扬韬奋精神图展,邹氏宗谱,沙塘村组织机构等,大部分采用展板的形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三、邹韬奋的简介  邹韬奋(1895.11-1944.7),原名邹恩润,字荫书,江西省余江县潢溪镇沙塘村人,中-员,中国近代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生活》周刊的主编,三联书店的主要创始人,新闻出版界的先驱,是继鲁迅之后的文化旗手、“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百位英雄模范人物”。邹韬奋先生是余江人民的优秀儿女,一生为抗日救国而四处奔走,为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奋斗不息。他坚决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团结抗日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他先后四次-、一次被捕入狱,仍不折不挠,愈斗愈坚强,自觉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1936年11月22日,他因积极宣传抗日,与沈钧儒等7人被-当局逮捕,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4年7月24日,他因耳癌治疗无效逝世。闻讯后的毛泽东欣然为其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多年来,-、-、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题词颂扬韬奋精神。  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做法  “韬奋祖居”的建成,意义非凡。它既是我县弘扬韬奋精神的又一教育基地,又为我县增添了一处红色旅游资源。它把县城韬奋塑像、韬奋书店、韬奋研究所、韬奋学校、韬奋大桥、韬奋书屋等纪念实体与老县城锦江镇“韬奋故居”连在一起,形成了我县特有的红色旅游线路。这也是余江县通过打造文化加旅游、文化加产业、文化加基地的运作模式,不断做大做强余江韬奋故乡文化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韬奋祖居”建成后,经多方协调,已落实专项经费,用于专人负责管理、讲解,并将向社会免费开放,使其成为全国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北京三联书店,上海邹韬奋纪念馆,韬奋基金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我县广大青少年及在校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的重要平台,让弘扬韬奋精神世代传承,永发光芒。

鹰西雕塑公园

  位于沪昆高速鹰西出口,包括雕塑、牌坊和公共厕所区域,面积约为3.6亩。通过标志性的景观设计,实现景区第一映像区的标志景观功能;设计通畅便捷的出入通道,突出景观引导、游客集散等综合功能。  雕塑基座为方形,与圆形雕塑主体结合,意为“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基座采用宽厚石材贵妃红或黄金麻钢挂贴面,高大伟岸,象征道家发源地龙虎山的碧水丹山和丹霞地貌。体现得千百年山水清气:极天地之大观的鹰潭悠久历史。  雕塑造型,设计创意源自于鹰潭的“道教文化”特性与道教祖庭龙虎山的地域特性;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区的“眼镜”产品特性;鹰潭国际商贸园区的“钱币”商贸特性。  雕塑造型以“圆”形为设计语言,以道教的大极图、产业园区的镜片、商贸园区的钱币等符号为设计元素,暗合太极两仪,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融台“视窗观天下”之气度、金钱财富之厚度,运用形式莫法则与形式美规律进行演绎创造同心圆——自然、融合、共生,达到雕塑造型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的审美要求。(如太极虚与实之阴阳对比,造型方与圆之形状对比,钢材与石材之材质对比,粗犷与精致之阴阳对比等)。

金盘山

  金盘山  位于锦江镇东北8公里的铁山村,面积为8平方公里,最高峰花尖岭,海拔311.1米。这里山势嵯峨,陡峭如削,瀑布斜飞,流水潺潺。相传有金盘金凳,故名金盘山。当我们走过2000米果园大道来到山脚下,我们看到一对形似灯笼的山包,高高挂在山道的两旁,中间现已建水库,水清澈见底。从弯弯曲曲的狭谷,沿着清清小溪,我们拾级而走,很远就听到瀑布飞溅的响声,来到半山腰,有一瀑布飞泻数十丈,因形似女人的双腿,长年水花四浅,人们又称它为“仙女散花”。又因“散花”的地方石质花白相间,酷似蝴蝶,又名蝴蝶谷。在蝴蝶谷下有一山涧,深邃莫测。相传,进洞燃掉九十九支蜡烛,还未到洞的尽头,据说此山洞里有金盘、金凳、金盏。在花尖岭下,原有金盘寺,规模颇大,现已拆建学校,寺废址存。山上还有金杯子、马尾泉圣井、龙爪石等景点,每一处景点都蕴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汉九江王英布墓就葬在这风景迷人的山脚下,明朝官至吏部尚书的桂天官也葬于这风水宝地。汤惟学有诗云:石磴孤峰转,龙冈九曲蟠。平生凌绝巘,今日更奇观。禅榻经尘静,秋风碧树寒。辛勤话甘诀,尊酒馨交欢。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安仁城垣

  安仁城垣  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知县薛球为平叛“姚源之乱”,始筑土城墙,城墙长600余丈。嘉靖五年(1526),饶州兵备范辖改设石城。嘉靖壬戌年,江西巡抚令我县增设城墙,深挖战壕,历经三年,新城修筑完成,全长一千三百三十余丈,红条石结构,开城门九座,东为青仁门,西为正义门(云盖门),南为歌薰门,北为拱极门,东南面设兴贤,云锦两门,西南有观澜、便民、孟津等三门,其垛石、腰脚、窝铺等建筑等同府制城垣的规格。经明崇祯(1637年)、清康熙(1711年)、乾隆(1736年)、咸末(1855年)年间四次较大型的修茸,至同治二年(1863年)修复的安仁城垣,用红石厚砖砌成,高为二丈六尺,宽八尺五至八尺六不等。设城楼七座,垛口一千三百三十个。同治六年(1867年)经御史院寿松奏准朝延,获皇上嘉奖。至清末后期,特别是受日军轰炸后,破坏惨重。现仅存小南门至西门320米长的三段残墙供后人回味。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锦北水库

  锦北水库  又称烈女湖,位于余江县画桥镇境内,1958年建,坝长500米,高30米,集水面积61.24平方公里,总库容404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万亩,湖中小岛建有别墅,周围群山环抱,这里余江的至高点白鹤峰,海拔512米,是森林的海洋,空气十分清新,号称绿色的氧吧,远离城市间的喧闹。山上有许多珍贵的动植物和各类药材,是居家避暑的理想场所。相传筑湖前有孝烈桥一座,是为纪念谢枋得,其女儿所建,谢枋得(1226—1289),南宋著名爱国志士、诗人,号叠山,南昌市的叠山路就是纪念他而命名的。1289年因抗元失败,拒绝招安,在大都-殉国。其女谢周嫔闻此消息,跨溪造桥,桥成,投水而亡,后人多有诗文颂扬此事。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天主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锦江天主教堂  位于锦江镇冲虚山,又称圣类斯教堂,民国7年(1918年)由美法神会合建,法国神会田烈诺主持,美国旧金山圣玛利教堂提供经费,历时四年,于民国11年竣工。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经堂、官厅、神父楼、大礼堂、培德女中等大小建筑物17幢。大多为砖木结构,罗马建筑风格为主的中西合璧建筑,主建筑“圣类斯堂”(经堂)长24米,宽13米,高12米,红石石柱,哥特式建筑。时为抚州、上饶、景德镇等地区21个县(市)天主教教徒心中向往的“圣地”,是当时江西教堂五大教区之一。锦江天主堂建筑群历经近百年,大多保存完整,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锦江古镇

  锦江古镇  锦江原为安仁老县城,建县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锦江自设县开始至1961年为县城所在地。古县城锦江名胜古迹、古文化遗产甚多。孔庙槐荫,柳祠桧色,玉真墨迹,果老丹池,市心塔影,山后书声,锦江渔坊,黎浦商帆等安仁八景诉说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吸引了不少墨客与骚人来此漫游赋诗,寻觅仙境。杨万里、朱熹等历代文学家为此写下的“余干溯源至安仁”、“安仁晓行”等著名诗篇,勾勒出千年前的锦江群峰俊秀,碧水波清,山川灵秀,水路通达,船帆点点,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锦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好学之风盛行,明清两代兴办的诸多书院,给这座千年历史古城谱上了浓厚的文化古韵。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吉泉峰

  吉泉峰  又名打帚岭,又叫脊剑峰。位于县北的黄庄乡峨门村边。海拔310米,面积4.5平方公里,东西走向。这里山峦叠翠,景色优美,号称“江南第二峰”。从峨门易家登吉泉峰,一路弯弯曲曲,灌木与葛藤,结成遮天蔽日的盘山小道,十分荫凉、幽静。山顶有宋朝东方和尚所建的吉泉寺,被修竹环绕,似隐似现,婉若仙境。明洪武初,桂萼(吏部天官)读书为此。这里还有神仙石、吉泉、宫花满天、双龙进水、铁栏关虎等许多让人留连回味的景点,倪国康诗:到处禅林草木凋,疏钟百入出方霄。泉声入涧全疑雨,烟势流空半渡潮。清啸随风临涧水,新诗带月写芭蕉。层峦独上犹怀古,闲碎唐碑补石桥。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余江九龙峰

  九龙峰  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为武夷山余脉隆起的九座山峰,因其形似苍龙而得名。它北起九龙水库,南至吴岭源,东西两侧由九座山峰构成两道天然屏障,形成北南走向的十里狭谷。该地自然与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加之地理位置险要,被称之为“绿色的海洋,花鸟的世界,名人之故里,兵家之要塞。”这里是中国十三大土匪寨之一,有江西开山鼻祖长沙王吴芮的遗址,有成片的板栗林、杨梅林、枫树林,还是元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倪镗的故乡。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马岗岭

  马岗岭位于县城东面3公里处,1997年8月5日,经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山上有许多商周时期的素石陶片,树木茂盛,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许多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山中古有“三仙祠”,今有马鞍寺、韬奋亭,是旅游避暑考察特色公园,现成为城区居民的早晚锻炼的氧吧。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古代书院

  古代书院锦江乃古安仁县县城,古安仁明清时期风正兴学,如玉真书院、锦江书院、见山书院、小儒学、龙门书院、龙溪书院都是历代颇具名气的书院,书香甚浓,吸引了邻县、邻省莘莘学子前来“执经问业”。明大学士桂萼创办的“见山书院”获嘉靖皇帝御笔“清气”和“理义定足”的匾额悬挂中堂,由倪镗之父倪阶创办的锦江书院也得到皇帝的题匾,曾一度与白鹿书院、岳麓书院等江南四大书院齐名。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名躁一时的书院都已成为历史,在古安仁县城锦江现仍留有“龙溪书院”和“龙门书院”的断墙残垣。龙溪书院座落在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的云盖峰山下,是清朝隆癸未年(1763年)安仁举人李尚宗江浙在就任左堂告老返乡后为族人所建。龙溪书院占地约500平方米,正房一连三进,砖木梁架结构,进深26米,宽23米,高6米,有学舍十余间,大门为牌坊式“八字”门楼建筑,门楼青麻石结构,上下三层,呈塔形,翘起的沟檐,镂空的雕刻与戏曲人物为内容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图案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精美的建筑艺术和高超的建筑水平。清大文学家、戏曲家蒋土铨撰写的《龙溪书院记》给我们勾勒出书院当时的盛况。这座历经240多年在全市乃至全省屈指可数、尚保存完整的古代书院至今风韵依旧,让人怀旧。龙门书院与县考棚位于锦江镇刘家岭,现仅存圣殿与西厢部分建筑,民国时期为余江第一小学所在地,其两石柱仍静静地躺在荒草之中,“龙耀天池一路风云随变化,门游圣城三春桃李荷载培”的石刻楹联记载着龙门书院的昔日辉煌。县考棚在龙门书院东侧,为例贡毛凤腾捐资修建,有考棚两排,宿舍10间,占地200平方米,考试时,考生每人一间,三天内在此写文章作答案,外面上锁,并有人看守和送饭,考生由此跃入龙门,走向仕途。

英豪广场

  英豪广场位于县城的中心,是城区文化娱乐的中心场所。这里有邹韬奋先生的塑像,邹韬奋(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鹰潭余江人,他是继鲁迅之后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光辉楷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赞扬的伟大先烈。家乡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政治家、出版家和杰出的新闻记者,今天把他的塑像留在县城的中心广场,为世人瞻仰。在广场的南面是全国最大的血防纪念馆,始建于1978年10月,是为纪念《送瘟神二首》发表20周年而建立的,由著名书法家吴作人题写的馆名,全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为四合院结构,建筑风格朴实、壮观。正前门是中心广场与广场另一侧的“血防纪念碑”遥相呼应。纪念馆主体部分高12.66米,正门外廊两侧耸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顶额正方装饰“春风杨柳”、“白云飞燕”浮雕图案,与毛主席诗词意境相得益彰。其里面展厅共分六个部分,包括序幕厅、苦难厅、消灭篇、巩固篇、变化篇、名人厅。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三代领导人对余江人们的关心和厚爱,余江人又是怎样建设和改造余江的。

韬奋故居

韬奋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韬奋故居我县是继鲁迅之后著名文化旗手邹韬奋的故乡。邹韬奋原名邹恩润,在福建永安出生。1908年11月,13岁的韬奋随父亲第一次回老家余江,在家乡四个多月里,韬奋居住在余江县锦江福庆巷(现东风街)祖宅,并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韬奋故居一直由邹氏后人居住,至今仍保存完好。      邹韬奋 (1895~1944)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余江县潢溪乡渡口村委会沙塘村人。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在上海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 详细++  邹韬奋 (1895~1944)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卿。余江县潢溪乡渡口村委会沙塘村人。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在上海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战和团结抗敌…… 详细++

余江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邓埠镇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锦江镇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潢溪镇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中童镇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马荃镇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画桥镇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平定乡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春涛乡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杨溪乡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洪湖乡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黄庄乡 鹰潭·余江眼镜园景区 余江县雕刻文化示范园 血防纪念馆 韬奋祖居 鹰西雕塑公园 金盘山 安仁城垣 锦北水库 锦江天主教堂 锦江古镇 吉泉峰 余江九龙峰 马岗岭 古代书院 英豪广场 韬奋故居

余江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