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汤阴岳飞庙 | 汤阴岳飞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汤阴岳飞故里“宋岳忠武王庙”,原名精忠庙,岳飞庙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时间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历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占地6千4百余平方米,六进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间。其内含丰富,殿堂雄伟,碑碣林立。 1963年12月,岳飞庙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后,经全面整修后重新开放。如今的岳飞庙建筑精湛,碑碣林立,史料翔实,陈列丰富,1995年被评为全国文博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6月25日,汤阴岳飞庙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概况 庙坐北朝南,外廊呈长方形。临街大门为精忠坊,面西,是一座建造精美的木结构牌楼,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翘。坊之正中阳镌明孝宗朱祐樘赐额“宋岳忠武王庙”,两侧八字墙上用青石碣分别阳刻“忠”、“孝”两个大字。字高1.8米,遒劲端庄,格外醒目,过精忠坊为山门,坐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两侧扇形壁镶嵌有滚龙戏水浮雕,门前一对石狮分踞左右。山门檐下一排巨匾,-“精忠报国”、“浩然正气”、“庙食千秋”,是当代书法家舒同、楚图南、肖劳的手迹。明柱上嵌有当代文学家魏巍撰书的楹联:“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两侧还有一副楹联: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坐上,看看今日将军."山门对面为施全祠,内塑施全铜像,前石阶下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五0党铁跪像呈镇压之势。 拾级入庙,古柏苍劲,碑碣林立,东有肃瞻亭,西有觐光亭,仪门前两道高大的碑墙把这岳飞庙 里辟作东西两个小院。院中各有亭子一座,东曰“肃瞻”,西曰“觐光”。在林立的碑刻中,有明清帝王谒庙诗篇,有名代重修扩建古庙胜迹的记实,更多的是历代文人学士颂扬英雄的诗词歌赋。陈运和诗称“精忠报国久居在岳飞背脊久居在大好山河”。历代诗词歌赋尚存近200块。穿过御碑亭,便是岳庙之主体建筑——正殿。该殿面阔五间18.30米。进深三间11.60米,斗拱型制为五踩重翘重昂,硬山式建筑,高10米。体态稳重,气势恢宏。殿门楣上悬有五块巨匾,分别是“乃武乃文”、“故乡俎豆”、“忠灵示泯”、“百战精威”、“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和“忠灵未泯”为清帝光绪和太后慈禧所题。正殿中央为岳飞彩塑坐像,高丈余,英武魁伟,正气凛凛。上悬“还我河山”贴金巨匾。坐像两侧镶嵌张爱萍将军题写的楹联“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四周墙上,悬挂着国内现代著名书画家颂扬岳飞的书画墨宝。大殿两侧的东西庑中,为岳飞史迹陈列室。 大殿后院,是寝殿、岳云祠、四子祠、岳珂祠、孝娥祠、三代祠等。寝殿上方悬有现代著名书法家商向前、沈鹏等题写的匾额和魏传统等的楹联,内陈列着著名的书法珍品《出师表》石刻,有刻石一百四十余方。 主要建筑 精忠坊,又名棂星门,建于明正德七年(1521年),是一座卯榫结构的木制牌楼。它飞檐尖耸,形如群雁比翼,建造精美,气势雄伟壮观。由于排列紧凑,吻合严密,虽然通体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却历经近500年的震灾水患,仍巍然屹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艺术,在力学、美学和建筑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精忠坊两侧壁间,分别嵌有“忠”、“孝”石刻大字,为明万历年间彰德府推宫张应登所题。 山门,岳庙山门青阶朱户,古朴庄严。门两侧琉璃青龙蟠壁,雄师威踞。山门上悬“浩然正气”、“精忠报国”、“庙食千秋”三块巨匾,分别为楚图南、舒同、肖劳题书。楹联“孤愤书两表墨迹犹在,报国秉一心浩气长存”、“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分别由魏传统、魏巍所书。岳飞庙 施全祠,施全原为殿司小军官,对秦桧主降误国,诬害岳飞极为愤恨。在岳飞遇害八年后的1150年,藏于桥下刺杀秦桧,行刺未成被捕。施全面对秦桧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被磔刑处死。后人建祠以资纪念。施全祠下的五跪像分别为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王俊,此五人因残害岳飞而成为世人唾弃的千古罪人。 御碑亭和乾隆碑,在岳飞庙正殿前方的神道上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御碑亭,但是亭子里却不见有碑。那么,这块儿御碑是哪位皇帝的?碑又到哪里去了?他就是风流天子乾隆。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秋,清高宗弘历巡视嵩山返京路过汤阴岳飞庙,在拜谒岳飞后,由衷地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加以赞颂。按理,碑亭不应建在神道正中,但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所以破例。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的1915年,人们把乾隆诗碑移到了山门外的东侧。 正殿,岳飞庙的主体建筑。殿堂巍峨庄严,气势恢宏。殿内彩梁画栋,辉煌绚丽。岳飞彩塑坐像端居正中,头戴金盔,身着紫袍,臂露金甲,手握宝剑,英武魁伟,气宇轩昂。 贤母祠,原称寝殿。殿内原塑有岳飞和李氏夫人塑像。1985年修复时,经有关部门批准,内增塑“岳母刺字”组塑而改为贤母祠。贤母内四周壁间镶嵌有岳飞手书“出师表”、“满江红”、“墨庄”、“还我河山”、“宝刀歌”等碑刻及后人歌颂岳飞书法赞词的碑碣近七十块。 以上主要建筑之外,还有岳云祠、四子祠、孝娥祠、东西厢房、碑林以及肃瞻亭、觐光亭等。 地址:安阳市汤阴县岳庙街86号 类型:古迹祠堂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2-6213664 开放时间:8:00-18:00。 门票信息:成人50元,学生凭证25元。 交通: 乘坐安阳至汤阴的10路专线车可达 岳飞 (1103~1142)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 宣和四年(1122)初,岳飞初次从军。同年十月,在北宋攻辽战争中,曾到达辽燕京…… 详细++ 岳飞 (1103~1142)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北宋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 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耕种为生”。 宣和四年(1122)初,岳飞初次从军。同年十月,在北宋攻辽战争中,曾到达辽燕京…… 详细++ |
羑里城遗址 | 羑里城遗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城北2公里处,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发祥地。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画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这里,“逆境发愤”、“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源于此地。羑里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安阳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千多年前,殷纣王忌惮周族的日益强盛,契机以蓄意谋反为由将西伯侯姬昌软禁于荒村羑里,也就是如今的羑里城。姬昌当时年虽年事已高,但在被困的七年中,仍以顽强的毅力将伏羲先天八卦演易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爻,完成了《周易》这部举世闻名,千古不朽的著作。 《周易》是中国文化最为古老的典籍之一,被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她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全部内容,它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我们先人的世界观和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维,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创新发展的艰苦历程。同时,它也是一部科学巨著,其中许多观点已被现代科学所验证。计算机之父菜布尼兹认为《周易》卦象中阴阳符号的排列,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此外,化学元素周期表、量子力学理论,都能够在《周易》中找到其科学依据和源头。因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周易》研究热。许多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将进入以《周易》为代表的易经时代,有人甚至提出,《周易》不是人类自己的创作,而是外星人传给人类的预言书,数千年来,无论从帝王到百姓,从鸿儒博士到江湖术士,从世外高人到凡夫俗子,都对《周易》抱着广泛的兴趣。无论是国家治乱兴衰,还是个人荣辱得失,人们总希望能从《周易》中找到合理解释,企望借《周易》以趋吉避凶。 《周易》古今传千古,羑里盛名天下闻。《周易》与羑里也解下了千古情缘。雄伟开阔的既济广场意义深远;阴阳分明的太极水景美轮美奂;古朴端庄的山门简洁凝重;林木葱葱的神道整洁静幽;苍劲的翠柏映衬幽幽的老井。这里既有古庙古刹的肃穆,又有园林胜景的典雅,明代诗人李筵赞云:“一卷经成万古功,曾将天地立穹隆。台高自起寒云碧,树老还收晚照红”。 拾级而上,山门巍峨屹立。山门中的沙石雕河图洛书沧桑凝重,神物龙马、神龟图案被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阴点和阳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在此,人们可以聆听“河出图,洛出书”的动人传说来追本溯源,探索其中的奥妙去破解生命密码。 大殿规模恢宏,气势雄伟。进入殿中,传神的图像,逼真的雕塑,让人们感受到圣贤的庄严,思绪也随之梦回到三千多年前的岁月里。相传,姬昌在囚困期间,占卜命运,预测未来,精心演易,人们他为圣人。传闻不禁传入朝中,纣王惊慌万分,为试探真伪,竟残忍地将姬昌的长子伯邑考杀死,用他的肉做成肉汤送给姬昌食用。姬昌早已知道儿子被害,悲痛万分,但为迷惑纣王猜疑,无奈之下,强忍哀伤,喝下肉汤。纣王于是放松了警惕,在囚困姬昌七年后,将其释放。传说,文王再喝了肉汤后,就到演易台后吐了出来,之后,每天吃的食物都吐在这里,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一个大土冢,后人称吐儿冢。也有人说,文王吐出得是个兔子,所以,现在羑里城的百姓还流传着一句俗语,羑里城的兔子打不得。 庄严肃穆的演易台,人们透过窗棂,犹如看见文王当年坐在草垫上,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图案,用手将蓍草捻来捻去的画面。蓍草是一种具有灵性的草,故用来占卜。传说,这种草不是种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存活,只有在羑里城内才有,人们也常说,神物是择地而居,只有厚重的羑里之土才能赋予出灵性的神奇之草。 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的庙院中有许多碑刻,均是明清以来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文王的诗、赋、篇章。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文王易》碑,上镌《周易》64卦及其释卦辞文,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民间流传,64卦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心诚的游人可在此摇卦,预测未来,启迪智慧,以求事事平安。 在羑里城有一处别有趣味的地方—九宫八卦阵。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按《周易》的八卦方位图而布成,曾用阵困住了名将陆逊,几千年前的军事重地,如今成为了人们寻觅新奇的娱乐之所。阵中迷魂叠绕,连环阵、诱敌阵、长蛇阵等多个阵路交错叠映,路转千回。南来北往的游人都会以身试阵,感受八卦的扑朔迷离,奥妙无穷。 一切皆有天数,最古老的监狱在数千年后,成为人们祭拜先贤的圣地,如今,来到羑里城感受到的不是阴森恐怖,更多的是体会到文王的从容淡定和《周易》的博大神秘。 现存羑里城遗址,为一片高出地面约丈余的土台,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3米,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台上有文王庙,座北向南,古柏苍翠。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历史、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地址:安阳市汤阴县韩庄乡文王路中段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372-6231399 开放时间: 夏季8:00-18:30,冬季8:00-17:30。 门票信息: 1.2米以下儿童免票,70岁以上老人持身份证免票;6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购老人票25元。 |
汤阴扁鹊墓庙 | 汤阴扁鹊墓庙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扁鹊墓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南8公里的伏道乡岗阳村北,现占地16200平方米,集墓冢与古建筑为一体。197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据《史记》载:秦太医令李醯(xī)自知技不如扁鹊,使人伏于道旁而刺之。当地百姓将扁鹊遂葬积冢,于冢前立祠以纪念,故此地更名为伏道。 扁鹊墓庙座北朝南,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雕塑14尊,碑刻数十通。扁鹊墓庙大体可分为两部分,西半部分为主体,由山门、阴阳桥、二门、大殿东西厢房、墓冢组成;东半部分为附属,由药库,放生池、百草园、十二生肖和扁鹊汉白玉塑像组成。1978年汤阴县人民政府将扁鹊墓庙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山门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贯穿东西的阴阳池及雅致的阴阳桥,单孔小桥,雅致秀气,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八角形水池,东边是日出之地,为阳池,西边是日落之地,为阴池。游客于桥上漫步而行,据称可采天地之精华,纳万物之气息,调节体内阴阳之气,故得名阴阳桥。 过了阴阳桥向北有面阔三间、进深5米的二门,其上,悬挂一幅对联,上联为“望闻知膏肓”,下联为“问切断生死”,横批“回春堂”,这副对联字字珠玑,道出了扁鹊诊病治病之精髓,隶书字体,如行云流水,飘逸如风。 大殿及两侧东西厢房为悬山式建筑,建筑风格简约,古朴大方,颇具战国时期建筑风格。大殿东西宽25米,南北深15米,四周有3米外檐,檐下有22根朱红大柱。大殿正中是扁鹊坐像,高约3米,着王者衣饰,端冕垂旒,面部慈祥和善。大殿四周墙上有11幅壁画,记录了扁鹊非凡的一生。 两侧东西厢房内,供奉了我国历史上十位名医,这些名垂史册的名医,都曾以自己高超的医术、过人的智慧、高尚的医德,救众生于水火之中,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扁鹊庙最北部是扁鹊墓冢,是整座庙内核心所在。墓呈圆型,高约3米,周长20余米,墓前有清朝康熙年间墓碑一块。 汤阴县扁鹊庙景区在《安阳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公告》(2015年)中榜上有名,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此次创建成功对打造扁鹊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推动汤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2014年以来,景区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标识标牌,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了景区提档升级,达到了国家AAA级景区标准。今年一月,扁鹊庙景区顺利通过了我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小组的检查验收,成功创建为AAA级旅游景区。 |
岳飞故宅 | 岳飞故宅,位于汤阴县城东18公里菜园镇程岗村内,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出生及幼年生活的地方。 程岗,西邻周流村(岳飞先茔所在地)。岳飞被害后,家遭洗劫,百姓四处逃散,村庄荒废。明太祖实行移民政策,程姓人家迁居到此地,因为北面地势较高,遂改村名程岗。后人感怀先贤,在此为岳飞建庙塑像,并称“宋岳武穆王故宅”。人们贯以“程岗岳庙”称之。 岳飞故宅建于明代中叶,略晚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占地42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房屋建筑80余间。明末、清代、民国年间曾多次修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8年后,县文物管理部门多次进行维修、扩建。1997年,被列为“汤阴一日五游”景点之一。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成立了岳飞纪念馆,负责岳飞故宅建筑群的保护、维修和管理。岳飞故宅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东西两院,西院为明、清建筑,有山门、大殿、四字祠、孝娥祠等;东院为仿古建筑扩建部分,有大门、为国效忠祠、为母尽孝祠等,另有长廊建筑36间。后院为岳飞故居,仿宋草顶建筑,1997年修建,建有北屋、伙房、东厢房、西厢房及院落,立有岳母刺字、岳飞(少年)练字、习武等塑像,再现了岳飞少年生活的农家小院的场景。 从程岗村东大路进庄,路旁有一座古亭,亭子正中立有一通“宋岳武穆王故里”碑。村西路北座落着一处朱门南开的古老庭院,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宋岳武穆王故宅”金字大匾,这就是后人为纪念岳飞所建的庙宇。它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迄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一处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2000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山门,迎面是岳飞故宅的主体建筑,里面供奉着岳飞和夫人的坐像,岳飞身着素袍,目视前方,塑像端庄祥和。大殿前边有一座拜殿,殿中悬挂一块匾额,题着“故里香烟”四个字。大殿左右侧为岳飞祖、父三代祠和女儿孝娥祠。东西厢房分别塑有岳飞长子岳云和另外四个儿子岳雷、岳霖、岳震、岳霆的塑像。山门外20米处,殿堂的对面建有施全祠,祠内塑有施全铜像,他高擎利剑,怒目圆睁。祠前面向岳飞的秦桧和妻子王氏的铁铸跪像就置于施全的监视之下。 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当地广大群众为弘扬岳飞伟大的爱国精神,拓宽纪念场地,自发筹集资金数十万元,于1997、1998年在原来庙宇的后边增建了岳飞故居,又在它们的东边扩建了纪念馆,使岳飞故宅的面积达到了4200余平方米。 新建的岳飞故居是一所仿宋宅院。院中有草顶房屋4座10间,面积154平方米。正房塑有岳母刺字塑像。东侧隔壁是一个小小的灶房,房内是岳母指导岳飞练字的场景塑像。岳母盘坐土炕,手摇纺车,幼年的岳飞蹲踞于地,在一片沙盘上练习写字,岳飞儿童时代在母亲呵斥下健康成长的生活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东西厢房有岳飞青年时期学文习武的塑像。再从柴门外面那充满农家气息的石磨、石碾,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是一所多么质朴多么平凡的农家小院,就是这样一所宅院蕴育出了一位中华民族史上杰出的英雄。新辟的东院,进去山门,在宽敞的院落里一前一后建有“为国效忠”祠和“为母尽孝”祠。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前边的“为国效忠”祠内塑造的是岳飞挥笔书写《满江红》像,塑像后面墙壁上绘有以鄂州长江、黄鹤楼为背景的壁画,反映了岳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英雄气慨。西面墙壁上塑着朱仙镇大捷浮雕画,东墙上塑的是建康之战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岳飞指挥两次大的战役的画面。后面“为母尽孝”祠内有岳飞和妻子李氏夫人侍奉母亲用药塑像,这组塑像记叙了岳飞在鄂州时,母亲病重期间孝敬母亲的情景,反映出了岳飞尽孝的品德。 岳飞故宅以其恢宏的建筑风格,以及独特的塑像,展现了岳飞少年生活场景,突出了岳飞“忠”、“孝”两全的品格。是广大人民缅怀英雄、宣传爱国主义、弘扬民族正气的圣地。 |
汤阴文笔塔 | 汤阴文笔塔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笔塔,又称文峰塔,位于汤阴县东南城墙旧址上,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文笔塔是一座喇嘛式砖塔,高约25米,耸立在高5米,边长7.5米的白石底座上,塔身整体呈圆锥形,通体用青砖砌成。 文笔塔,塔身整体呈圆锥形,通体用青砖砌成,塔顶用的则是特制的锥形砖,所有的青砖都是经水磨而成,光滑圆润。塔身下部仰钵体上接平面八角形砖砌塔座,每一面都按照方位分别用篆书镌刻着八卦符号。塔身下部覆钵造型,这也是其类似喇嘛塔之处,覆钵之上为七层圆锥体造型塔身,每层之间有两行砖砌界檐加以分割。第五层西北方向开壶门,楣题:“俯视天中”,联文:“甲子运回奎宿婺,文笔影入壁波澄”。上款为:“乾隆甲子初夏”,下款字迹风雨剥蚀严重,无法辨认。上部塔刹形式与塔身协调,整体为毛笔笔头造型。整塔线条修长,装饰简单,突出了文笔的文化内涵,为当时社会尊崇儒家思想的标志体现。文笔塔于1978年11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当地的老人说,因为这座塔看起来特别像一支倒立的笔锋,所以起名叫文笔塔。每天太阳出来照在塔身,笔锋的影子会投映在县城大南门城墙边的天然大水坑中,人们都说这是笔锋在砚台之中饱蘸浓墨做文章。自从建成了这座文笔塔后,汤阴每年都才人辈出,元代汤阴出现了历事七朝出将入相的元勋阁老许有壬,明朝汤阴涌现出了礼部尚书元守直、工部尚书李鐩等定国安邦的国家重臣。人们传说,汤阴得文笔魁星双塔护佑,加之大水坑清泉滋润,文风极盛,将会造就 “三斗芝麻 (七品县官)、两斗盐 (五品知府)”的人才。所以,这座文笔塔就成了汤阴人民心中的文殊菩萨 。 文笔塔还有个美丽的传说,这个传说与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有关。相传,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2年)岁末,岳飞在临安(今杭州)大理寺遇害前,挥毫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掷笔抛纸之际,一阵狂风骤起,笔砚纸随风飘入云端,飞过江河山川,飞跃城镇乡野,落在了岳飞故乡汤阴县,纸张变成了校场,笔锋变成了文笔塔,笔帽变成了现在的奎光阁,砚台变成了一个大水坑。后来,汤阴人民就把这几处名胜古迹当成岳飞精神的载体,也把它们作为继承岳飞、提升汤阴文化精神的标志性建筑。 |
岳飞先茔 | 岳飞先茔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岳飞先茔位于县城东古贤乡南周流村西南角,建于明景泰年间。现占地12690平方米,有墓冢3座,古柏9株,碑刻9通。为岳飞之曾祖成、曾祖母杨氏,祖立、祖母许氏,父和的安葬处。原有拜殿、仪门、供台、庑殿20余间,“文革”中均被毁。197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筑围墙保护。1999年,修建岳母祠和孝娥祠。2000年恢复山门、大殿、拜台等建筑,大殿内塑有岳飞像。 2013年3月26日,在全国多地隆重纪念岳飞诞辰910周年之际,位于岳飞故里汤阴县的岳飞先茔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汤阴县高度重视岳飞文化建设,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指挥部,下设“三岳”综合开发项目组,专门负责岳飞庙、岳飞先茔及岳飞故宅文物保护、科学规划和开发建设工作。该县聘请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了《岳飞先茔开发建设规划》,岳飞先茔景区总规划面积12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岳飞家族名人雕像园、历代名将雕像园、林果采摘园等,预计总投资15亿元。2012年以来,汤阴县投资2450万元将302国道延伸至岳飞先茔景区附近,投资350余万元配套修建了连接岳飞先茔景区和302国道的石板步行街。同时,该县投资300余万元整修了岳飞先茔景区内部设施,聘请郑州大学美术系人员塑造了岳飞先祖和岳孝娥塑像。 下一步,该县将着手实施二期工程建设,在岳飞先茔景区快速通道南侧建设《精忠岳飞》拍摄场景展览馆,在岳飞先茔景区中心祭祀区至302省道建设岳飞家族名人雕像园、历代名将雕像园等。 |
四面佛造像碑 | 四面佛造像碑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面佛造像碑位于汤阴县城东28公里的任固镇白龙村,197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面佛造像碑,是用一块巨大的青石四面雕刻佛的造像,碑通高2.7米,宽0.75~0.85米,佛像高1.85米,佛像左侧刻有题记“四面大象主汲郡功曹刘树枝侍□佛”。四面佛为释迦牟尼佛的站立造型:佛身穿通肩裟衣,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施“无畏印”,表示解除众生苦难。佛像的正面及东西两侧面背光上边饰火焰纹背光,向内浮雕19尊化佛;后面背光边饰火焰纹,中间浮雕8身昂首振臂,腾空而上的飞天像,内雕一周11尊化佛,基座四周三层还雕有约160尊或坐或站的化佛。 四面佛造像碑雕刻技艺精湛,衣纹采用“浅阶梯式”,组成向下垂簇的稀疏适度的弧线,其形制罕见。虽无纪年,但依佛身、衣纹线条、书体、刻工判别,定为北魏石刻。约于上世纪30年代,佛像的头部被英国和日本人盗去,因现造像的头部是后来复制填补的,故略显牵强。四面佛造像现存龙泉寺内。龙泉寺始建年代失考,清同治年间重修,后又被毁,近年来村中民众集资重修。 |
汤阴中华梦幻谷 | 中华梦幻谷以“穿越古今、游历华夏”为主题文化主线,融入华夏传统文化精华、汤阴人文历史和神话传说,跨越殷商、春秋战国、东汉末年、南宋等数个历史朝代,结合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利用数十个大型主题项目、动感游乐设施及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艺呈现了一个集逆时旅游、华夏文化旅游与都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超时空游乐园。梦幻谷一期共分四大主题区:梦幻广场、烽火国度、欢乐王国、幻影王朝,项目包括5D飞翔球幕影院、5D动感穿越影院、4D环幕影院、高空飞翔、摩天轮、四环过山车、大摆锤、探空梭、激流勇进、完美风暴、旋风骑士、迪斯科转盘、古堡惊魂、海盗船等老少皆宜、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和缤纷娱乐的表演。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坤贞大街100号 电话: 0372-3892116 官方网站:http://www.tymenghuangu.com/ 开放时间: 9:30-17:30 交通 可乘坐汤阴2路到梦幻谷下车即可。 |
邶城遗址 | 邶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邶城遗址位于汤阴县境内瓦岗乡邶城村。邶城是历史上的邶国国都所在地。据《史记》、《水经注》及乾隆《汤阴县志》记载,周朝武王“封纣子武庚于邶。”另外,这里还是《诗经·邶风》的生发地。约公元前1057年,武王攻克朝歌后,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宣告周人正式继承殷商天命,建立西周王朝。为了控制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武王封商纣之子武庚于殷地邶城,让他以族长的身份继续统率殷商遗民。同时派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三人,留在殷地监督武庚,号称“三监”。周公旦经过一番“内弭父兄,外抚诸侯”的工作,安定好了内部之后,便亲率大军东征。东征军迅速诛灭了以武庚为首的殷贵族叛乱势力,杀掉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霍叔被废为庶人。经过三年战争,相继削平了参与叛乱的东方小国和诸侯。邶城和殷都变成了废墟。 |
赵窑石佛 | 赵窑石佛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赵窑石佛,位于汤阴县城南15公里的宜沟镇赵窑村北。198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造像为白石质地,通高1.50米。佛的形象为“得道相”,结跏趺坐,左手横置足上,结禅定印;右手垂直向下,作降魔指地印,表明释迦牟尼在成佛前,经过无数磨难,降服了破坏修法的恶魔,终于得道成佛,这些只有大地之神才能作证。石佛沉静慈祥,法相庄严,衣纹流畅,栩栩如生。经河南省石刻艺术馆专家鉴定为宋代石刻。 赵窑石佛原为崇宁寺内之造像,1984年8月文物普查时发现,佛象头部右侧稍残。崇宁寺旧有山门、大殿等,1947年毁于战乱。现存大殿、东西配殿、玉皇殿为当地村民近年重修。 |
白营龙山文化遗址 | 白营龙山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 白营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汤阴县城东6公里处有白营村东,面积大约33600平方米。这是一处十分丰富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包括早期、中期、和晚期的遗存,文化堆积厚达3~5米。1976~1978年,先后在这里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1400多平方米,出土有各类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其遗物之丰富在同类遗址中是少见的,为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白营遗址有许多重要发现,如木结构水井、夯筑地面、土坯垒墙、使用白灰,房基内及周围埋葬小儿、埋羊、大蚌壳,出现卜骨等等。据碳14测定,白营遗址距今4110~3760±100年之间。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
白营遗址 | 白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营遗址位于汤阴县城东白营镇白营村,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遗址面积约18200平方米。遗址的河南龙山文化层堆积厚,保存较好,内涵丰富,是豫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
汤阴奎光阁 | 汤阴奎光阁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奎光阁,又名魁星楼,位于汤阴县城东南的古城墙上。据《汤阴县志》记载,是明天启二年(1622)由知县杨朴主持兴建。此阁为楼阁式建筑,砖石结构,通高约22米,八角攒尖式屋顶。 主要有中堂、东西两厅厢房(配殿)等结构。中国民间信仰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故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地址:汤阴县星阁路中段东城墙上 |
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 | 汤阴汤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汤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10.2公顷,分为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示范区和综合管理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鸟类迁徙中线河南段的重要栖息地,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活动,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 |
汤阴玄帝庙 | 汤阴玄帝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汤阴县玄帝庙,位于汤阴县城东15公里菜园镇东街,北临汤河,东靠鹤台公路,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乾隆五十六年重修,现存山门、大殿、玉皇阁等十五间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
羑里周易博物馆 | 羑里城,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发祥地。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划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历史典故发生在这里,“逆境发愤”、“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源于此地。羑里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千多年前,殷纣王忌惮周族的日益强盛,契机以蓄意谋反为由将西伯侯姬昌软禁于荒村羑里,也就是如今的羑里城。姬昌当时年虽年事已高,但在被困的七年中,仍以顽强的毅力将伏羲先天八卦演易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爻,完成了《周易》这部举世闻名,千古不朽的著作。 《周易》是中国文化最为古老的典籍之一,被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它是一部哲学著作,是我们先人的世界观和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维,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创新发展的艰苦历程。同时,它也是一部科学巨著,其中许多观点已被现代科学所验证。计算机之父菜布尼兹认为《周易》卦象中阴阳符号的排列,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此外,化学元素周期表、量子力学理论,都能够在《周易》中找到其科学依据和源头。 《周易》古今传千古,羑里盛名天下闻。《周易》与羑里也解下了千古情缘。雄伟开阔的既济广场意义深远;阴阳分明的太极水景美轮美奂;古朴端庄的山门简洁凝重;林木葱葱的神道整洁静幽;苍劲的翠柏映衬幽幽的老井。这里既有古庙古刹的肃穆,又有园林胜景的典雅,明代诗人李筵赞云:“一卷经成万古功,曾将天地立穹隆。台高自起寒云碧,树老还收晚照红”。 拾级而上,山门巍峨屹立。山门中的沙石雕河图洛书沧桑凝重,神物龙马、神龟图案被雕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在此,人们可以聆听“河出图,洛出书”的动人传说来追本溯源,探索其中的奥妙去破解生命密码。 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的庙院中有许多碑刻,均是明清以来帝王、文武官员以及文人学士颂扬文王的诗、赋、篇章。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文王易》碑,上镌《周易》64卦及其释卦辞文,是研究《周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羑里城有一处别有趣味的地方—九宫八卦阵。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按《周易》的八卦方位图而布成,曾用阵困住了名将陆逊,几千年前的军事重地,如今成为了人们寻觅新奇的娱乐之所。阵中迷魂叠绕,连环阵、诱敌阵、长蛇阵等多个阵路交错叠映,路转千回。南来北往的游人都会以身试阵,感受八卦的扑朔迷离,奥妙无穷。 地址:汤阴县城文王路 邮编:456000 电话:0372—6231399 传真:0372—6231399 网址:http://www.tylyw.net/about.php?cid=4&id=78 开放时间:夏季8:00—18:30,冬季8:00—17:30。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