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普洱 >> 澜沧县

澜沧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属普洱市管辖,因依澜沧江而得名,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46万,有拉祜族、汉族、佤族、哈尼族、彝族、傣族、布朗族等20多种民族,少数民族占77%,其中拉祜族为主体民族,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   澜沧自古以来就有拉祜山乡,边疆宝地得美称。这里地域广阔,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迷人的亚热带风光。   澜沧矿产资源储量大,地热资源丰富。已探明铅锌矿金属储量35万吨,褐煤1.03亿吨,铁22亿吨,温泉40多处。规划建设中的拉祜山庄,以开发利用地热自由,集吃、住、娱乐为一体,是极富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的旅游度假区。   澜沧是西双版纳至临沧、大理,普洱至孟连、西盟的必经之地,有3条边贸通道直达缅甸,县内有13个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   澜沧县内各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拉祜族文化为主、包容各民族文化特点的澜沧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其中拉祜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神话、诗歌、传说、舞蹈等,口头流传的诗歌以创世叙事长诗《牡帕密帕》最著名,舞蹈以芦笙舞和摆舞最具民族特色。50年代曾拍摄过反映拉祜族生产生活、婚恋习俗和英勇斗争的电影《芦笙恋歌》,其主题曲《婚誓》在全国至今广为传唱。   《斑鸠拣谷子》、《猎虎》等拉祜族舞蹈曾先后获全国优秀节目奖,县民族歌舞团曾被评为全国“乌兰牧骑式”先进集体。每年农历10月15~17日是拉祜族的特色节日“阿朋阿龙尼”(葫芦节)。   此外,位于惠民乡景迈、芒景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富东乡属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帮崴古茶树,糯福基督教堂,澜沧江整控渡摩崖及澜沧江风光,县城的拉祜风情园与“11.6”大地震纪念碑以及竹塘、拉巴、东回等乡镇内的喀斯特地貌、暗河、溶洞等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开发旅游的良好条件。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位于云南省澜沧县城东南的惠民乡景迈、芒景两个村委会境内,距县城70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99°59′14″一100°33′55″,北纬22°08′14″一22°13′32″之间。古茶林山脉主要由西北向东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8℃。古茶树分布范围包括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地,总面积2.8万亩,现实有成林成片的采摘面积1万余亩,年可产鲜叶200万公斤,制干茶500吨。  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据《布朗族言志  》和有关傣文史料记载,古茶林的驯化与栽培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180年),迄今已有1828年历史。  走进景迈山,大山与村落、古茶与房舍、森林与人相依相映,形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胜境。茶山内古老的茶树与原始森林交错丛生,虽历尽沧桑,却生机犹盛,其茶叶不施肥、不喷农药,全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特别是寄生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品种珍稀,螃蟹脚是古茶树上的一种派生植物,枝圆而细长,形状酷似螃蟹脚,因此得名“螃蟹脚”历史上这种寄生植物曾是景迈、芒景茶叶外销的一种标志。经验证,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既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也可治疗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景迈茶叶交易历史悠久,早在傣历600年(公元1139年)前,景迈大平掌就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嘎轰”。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的贡品和闻名遐迩的“普洱茶”,其茶叶远销东南亚诸国。1950年芒景布朗族末代头人苏里亚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时,曾将古茶林内选采制作的“小雀嘴尖茶”送给毛主席。  在1994年1月,日本名古屋茶叶会理事长、国际著名茶叶专家松下智先生来这里考察,把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赞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认为是中国的一项“国宝”。  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指出: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是茶叶生产规模划、产业划的发祥地,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缩影,传承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最重要的实物载体;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活化石,同时它保存的大量珍贵物种、完整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和起所具有的病虫害自我控制机制,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茶叶驯化和茶叶种植方式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被中外专家益为“茶树的博物馆”集生物宝库、文化宝库、金山银库、生态和人文旅游宝库、茶叶宝库及艺术宝库于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将可能成为世界茶叶的发祥地,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  地址:云南省普洱是澜沧县城东南的惠民乡景迈、芒景两个村委会境内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生长在海拔1900米的云南省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新寨寨脚园地里。  【体貌特点】为乔木型大茶树,树姿直立、分枝密、树高11.8米,树幅8.2×9米,基部干径1.14米,最低分枝0.7米,树龄在1000余年,从古到今一直被当地茶民所采摘利用,但鲜为外界人所知。  【发现过程】1991年3月,普洱地区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根据群众的反映,上山找到了这株大茶树,他仗量了树高、直径、树冠、分生枝杆、还收集了落地的茶花、果和壳,并收集到茶树主人魏壮和家采摘加工的晒青毛茶样品。为了进一步考证这株大茶树的植物学特征、树龄及其价值,经何仕华提议,由普洱地区茶叶学会,行署外贸局、农牧局茶叶专家于1991年4月和11月两次对该茶树进行综合考察,并把采样送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化验分析。结果显示,茶树所含化学成分和细胞组织结构与栽培型茶树相同,但树冠、花柱、花粉粒、茶果皮等特征与野生茶树接近,树龄千年左右。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一百多年间,国际学术界根据印度阿萨姆存活的古茶树,倾向于认为茶叶原产地在印度。邦崴古茶树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茶叶原产地的传统学说,改写了人类种茶的历史。  1992年10月11日至14日,云南省茶叶学会、普洱地区行署、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普洱地区茶叶学会、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在澜沧召开“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邦崴大茶树既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牲征,又具有栽培茶树芽叶枝梢的特点,是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属古茶树,可直接利用。专家组一致认为,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栽培驯化同源,这株茶树的发现、填补了野生茶树到栽培型茶树之间的空白,改写世界茶叶演化史,对研究茶树的起源和进化、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生物学、茶树良种选育、农业遗产与农艺史、地方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专家认定,澜沧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它不仅是中国的珍稀植物和国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为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中国茶叶史,世界茶史填补了一项重要缺环。  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普洱举行。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名专家学者亲临现场考察,对邦崴古茶树进行研究,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对比,结果发现邦崴大茶树核型的对称性比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对称性更高。证明邦崴大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的结论,以核型分析结果看是完全正确的。”

虎跳石风景

  虎跳石风景  从普洱乘车,沿思(茅)澜(沧)公路西行,在距普洱市竹林乡政府西北20公里处.就是普洱市与澜沧县分界的澜沧江大桥。在大桥旁的澜沧江中心,耸立着一巨大礁石,千百年来,人们称它为“虎跳石”,与附近的大中河瀑布、南帕河瀑布一起,于19822年11月8日,由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第四十项内。虎跳石传说曾在古时候有志虎从礁石上跃江而过,并在礁石上留下其脚印而得名。这礁石在枯水季节时离江北岸约9.2米,离江南岸约3.5米,整座礁石长300米,宽50米,面积15000平方米,澜沧江流经这里,因河道狭窄而水流湍急,船经这里常感惊险。礁石以东不远,飞跨澜沧江的大石拱桥凌空相接,游人常在大桥上以虎跳石为背景,摄下难得的镜头留念。  大中河瀑布及天生桥,在普洱翠云乡之西的大中河谷,离虎跳石不远,瀑布正在大中河入澜沧江口处,游人眼看河床纵坡突降,形成落差刃余米的银河瀑布,多级叠水飞泻而下,流人澜沧江中,并在瀑布附近形成天生桥,、不远处的澜沧江波  涛滚滚,江水混浊,瀑布下水域河水清,抢清水的鱼争相上游,这里是垂钓捕色的好地方。  南帕河瀑布,在普洱竹林乡政府西,离澜沧江边约1.5公里。“南帕”是傣语,意为河中礁石多,南帕河为常年河,发源于关山、那丙田村一带,由东北流向西南,流经大地南铂河村,汇入澜沧江。南帕河长11公里,宽3米,河下游有一垂直落差150米的大瀑布,瀑布宽2。5米,洪水季节河水从悬崖上飞流直下,奔腾咆哮,气势磅礴,声如雷鸣。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小落差大,如细雨纷飞洒落地面,远望瀑布,如白练当空,银光摇曳,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一条七彩长虹。游人身临其境,水花飞溅,山风回荡、凉气袭人,瀑布两例,山花烂漫,翠竹掩映,林木葱葱,游人游过之后都纷纷称赞,这里可算得上是一处普洱境内的风景名胜。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与澜沧县分界的澜沧江大桥旁的澜沧江中心

芒景村

  景迈山有两个大村,山腰是景迈村,山顶为芒景村,为现我国最大的古树茶产区,特别是芒景村,海拔1450米左右,属于高山大叶古树茶区,山上遵循自然界食物链原则,对茶叶不施任何合成肥,不打农药,路都是石片路,修房使用水泥都要上报市政府。这里风光秀丽,朝看云海日出,晚看落日云霞,芒景村的布朗族百姓纯朴、热情、善良、大方,让人叹奇的是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很多人家的门都不装锁,真是世外桃源!  芒景村座落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中,山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林木,山坡是排列整齐的茶树,古茶园要翻过一座山才能看到。村里的房屋依山而建,各具特色,0院落,鳞次栉比,阡陌小路,纵横交错。村里商业气氛很浓厚,路边就能看到“景迈芒景布朗人家合作社”“古茶园饭庄”的农家乐等服务设施。村里的房屋大都进行过重新翻建,但是建筑风格和房间格局还保持着原有的特色。  芒景村有布朗公主坟、茶魂台、蜂王树三个景点。  交通方便,有芒景到澜沧的班车,一天两班,7:30跟13:30  景点位置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佤山榕树王  佤山榕树王位于距西盟新县城12公里的榕王寨边,紧靠募西线交通主干道,交通便利,景色宜人。榕王树干高约60余米、树冠直径长约100米、下垂气生根20多棵,宽幅达50多米,树龄未经考证。如此大面积的独树成林景观,在整个普洱市及至全省都极为罕见,因而,被人们冠之予“佤山榕树王”的美誉。  榕树在佤山被人们尊称为神树,有村寨的地方一般来说都有榕树。相传,榕树的树冠是创造世间万事万物的“木依吉”神最喜欢驻足观望大千世界的地方。站得高,望得远,站在高高的树冠上的木依吉神能感知人间的困苦,每当人们遇到困难时,他便出手相助。  为此,村寨的人们把它敬为神树,不让人们破坏榕树周围的一草一木,也不随意让人到榕树周围活动。久而久之,榕树周围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蜜蜂、蛇、野猫、鸟类等野生动物安全的生活在榕树周围,形成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  阿佤人这种原始古朴的信仰,竟与现代人们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不谋而合,反映出阿佤文化的所具有的先进性的特点。

响水河瀑布

  响水河瀑布  响水河瀑布,位于雅口区响水河乡。河水从数十丈高的石岩上冲下,气势磅礴,声震四方,十公里以外也能听到,因而有“响水河”之称。  竹塘、拉巴和东回等区境内,多属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类形。在这些地方,清泉、溶洞、暗河、石林星罗棋布,石峰突兀,千姿百态,有的象雄狮、骏马,有的如宝塔、利剑,有的似战舰,马鬃,断岩脚下,清溪侧畔,丛丛翠竹茂盛挺拔,株株垂柳婀娜飘袅。  此外,还有雅口区澜沧江边的虎跳石,糯福的景迈茶山、竹塘区的天生桥,及勐朗坝的勐朗水库等,也是澜沧县较好的风景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拉祜族地区的古文化遗址没有记载。据1983年至1985年文物普查,拉祜族聚居区澜沧县境内发现新石器采集点30处,均系表土层0现,有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梯形石斧、靴形石斧、石刀、石锄、石环等,标本153件。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雅口区响水河乡

整控江摩崖

  整控江摩崖,是云南省的一项重要文物。在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雅口区荒坝河勐况彝族傣族自治乡下勐况寨子东侧,澜沧江边不远处的一个石灰岩岩壁上。从已辨认出来的字迹来看,《整控江摩崖》记述的是:大元壬午年,中道总兵官万户达石八力都不花领军南征打八百媳妇国的一起兵事。八百媳妇国在今缅甸东南部泰国北部青迈一带,与我国西双版纳有历史婚姻渊源关系。此事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对研究元代云南地方史有重要历史价值。  整控江这一带,田野宽阔,物产丰富,傣家彝寨隔江相望;摩崖临江,山石多姿,行人过往有渡船。大江南流,气势磅礴,边陲风光秀丽,自然景色迷人。人们即可以从思茅乘车前往,也可以从西双版纳允景洪乘船沿澜沧江而上游览。  

竹塘仙人洞

  竹塘仙人洞  竹塘仙人洞位于竹塘乡募乃街子前、佛双公路边半山腰上。仙人洞洞口开阔,洞内象一间装饰精美、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的大厅。四壁缀满了各式各样的钟乳石。洞的侧方  有一条狭窄黑暗的通道,只能单人躬身行走。越往里走越黑,手电无光,只有点着火把才能照亮。一直往里走可通山前面的悬岩上。在洞口,俯首可观募乃全景。晴天,白云弥漫于山间,  在阳光渲染下,五光十色,观有仙境之感。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募乃街子前、佛双公路边半山腰上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基督教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政府西北小山上,有一座基督教堂,这是由美国浸信会牧师永伟里来传教时建的。糯福教堂是澜沧、双江、沧源、耿马等地助教会总部。  云南这些最美教堂,隐在深山藏于街巷  该教堂为拉祜族干栏式围廊建筑,内部装修为欧美教堂风格,土洋结合,风格特异,具有艺术价值,亦是外国基督教传入我国拉祜族地区的物证。1985年3月,澜沧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糯福教堂

糯福教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糯福教堂  糯福教堂位于澜沧县糯福乡政府西北300米小山上。系美国浸信会基督教堂,建于民国11年(1922年)。该教堂为拉祜族干栏式围廊建筑,内部装修为欧美教堂风格。  总建筑面积为506.6平方米,平面布局呈纵向双十字形相连之木构架,平挂瓦屋面,内有礼拜堂、拉祜文教室、牧师休息室。基督教传教士活动至1949年解放时终止。现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墨江北回归线标识园(北回归线标志园)

墨江北回归线标识园(北回归线标志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介绍:思茅(普洱)州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2.51~23.59°,东经101.07~102.04°之间,北回归线从县城穿过。北回归线标志园建于1997年,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  北回归线标志园,1997年已建好,标志园占地1500平方米,融天文、地理、植物及科普知识和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为一体,以公元2038年北回归线的位置(北纬23。26)为主轴线。  交通:距离县城1千米处,步行即到   地址:云南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北回归线标志园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79-4235113  官方网站:http://www.mjbby.com/  开放时间:9:00-18:00  门票:60元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位于云南省思茅市营盘山万亩观光茶园中,距思茅城29公里,交通便利。  茶博苑按4A级景区建设,核心区占地287亩,主体建筑34栋,面积8639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苑中有博物馆、问茶楼、采茶区、茶作坊、茶祖殿、品鉴、嘉烩坊、村村寨寨、闲怡居等九大景区,展出了普洱茶的加工流程、相关文物,字画等,充分体现了普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市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重要项目,普洱茶博览苑功能完善,集吃、住、游、购物、娱乐为一体,是广大游客体验普洱茶文化、赏民族风情、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地址: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  类型:集市展馆展览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  门票50人民币

思茅梅子湖公园

思茅梅子湖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思茅区的梅子湖公园,原名“红旗水库”,主要用于居民饮水和灌溉农田,地址在思茅城东南五公里外的梅子河。经多年休整培植,现为思茅的游览风景区。1971年大坝落成,今已列入省、地、县三级共同投资建设的游览重点项目。  从思茅乘车出发,汽车盘旋山路而上,就可以观赏到青山如黛的松林景色和碧波荡漾的少女般纯净的梅子湖的风姿。那布局典雅的迎宾楼和望城亭,更是环境优美,别具风格。游人登亭眺望,梅子湖景色尽收眼底,你可看到,湖水碧波清平如镜,青山亭阁倒映水中,山林松涛随风起伏,游船似蝶,在湖里穿梭,白鹭鱼儿上欢下跳,游人野炊笑语欢歌,真是美不胜收。  地址:普洱市思茅区梅子乡高家寨背后  类型:城市公园湖泊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元

佛迹仙踪芒玉峡谷旅游区

佛迹仙踪芒玉峡谷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这里两边的森林中分布着各种花草植物,以及犹如龟背壳的巨大石头,而河床上遍布无数“石缸”及大小不等的瀑布、平台……  藏于-云雾中  芒玉峡谷属于无量山山系,为典型丹霞地貌,与喜马拉雅断裂带属于同种地质结构系。其位于景谷县城北18公里的钟山乡联合村,驱车约行30多分钟。那一带曾是茶马古道马帮必经之处,芒玉峡谷上方还留有一段清末时期的茶马古道旧石桥——芒玉茶马古桥,而周围还有不少古茶树。  冬天的芒玉峡谷周围,依旧一片苍翠,中午站在峡谷东侧海拔1492米高的主峰芒玉大尖山,白云在脚下流动,水声从云下传来,而峡谷被浓雾紧紧拥在怀里。峡谷主河流为景谷河,支流海子河注入谷中,全长7公里。由于地下水十分丰富,喷漏出地表,形成地面径流,四季不竭。谷中有十余处高低不一的瀑布,谷西岸有两条巨瀑奔腾直泻,高约百米。  一山分四季  下山的小路约1米宽,铺上了石头,险峻的地方还设有护栏。在海拔约1200米左右的地带,最多的树木就是思茅松。随着海拔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细叶榕、黄梨树以及众多灌木、茶花、杜鹃、兰花……  一路基本都在下坡,植被在不断变化着,给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感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引起我们的注意,有的石头表面犹如乌龟壳;有的石头好似从中裂开,而人正好可从中通过;还有的石头野藤缠绕,树包石、石包树随处可见。  行至半山腰,许多橄榄树出现在视野,成串的橄榄挂在枝头,摘下咬一口,感觉精神恢复了不少。据了解,从峰顶至谷底有野葡萄、橄榄、刺包果、黄苞果等野生水果。另外还有岩羊、麂子、蛇、野鸡、太阳鸟、画眉等动物。  佛迹仙踪  新闻媒体在对景谷的“巴达”进行了报道时,称“巴达”为“仙迹”。但经对“巴达”的实地考察和对有关传说的考证,准确地说,傣语“巴达”,应翻译为“佛迹”,而不应翻译为“仙迹”。“仙”即仙人,在人为宗教范围里,专指古代道家和方士所幻想的一种超出人世、长生不老的人。由于景谷有15万多汉族居住,他们对道教的信仰难免对周围傣族产生影响。但傣语“巴达”的全面含义是傣族佛教信徒(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心目中释迦牟尼在传教或游历过的地方留下的踪迹或叫印迹。傣族崇拜这些印迹,是对佛陀的崇拜,与道教崇拜偶像无关,与其他神仙也无关。  景谷一个县有26处“佛迹”,全国罕见。《景谷县志》说,在景谷县境内的坝子周围,山谷中的一些溶洞或者山上的一些大石头上,有手足印迹。这些印迹,被傣族先民认为是佛祖巡游各地时住过的山洞或留下的遗迹。这些印迹分布于钟山乡吊脚坡、芒洪、芒旭、铜厂、训岗、香盐,威远镇大寨,永平镇大仙人脚、小仙人脚、迁岗、迁糯,勐班乡的白塔、富勐、勐良、永海、芒乃、,半坡乡的芒洛仙人洞,正兴乡的勐乃仙人洞等处。  

景东文庙

景东文庙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东县文庙  景东文庙位于景东老城中心地段,左邻景东最高学府——景东一中,是滇西南最大的孔庙,又叫黉学,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总面积5292平方米,曾多次遭战乱焚毁,又多次重修。最近一次是1984年由国家拨款重修,整座建筑为多级台阶庭院式建筑群。文庙背靠巍巍无量山,面临滔滔川河水,五条蛟龙朝圣人,一只采凤拜先师。自然景观十分优美。在古梅、苍松、翠柏的衬托下,更富有诗情画意。  文庙内有半池、棂星门、大成殿、厢房等建筑。其中半池是用条石砌成的一个月牙池,美观大方。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说,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鲁国的学校叫泮宫,泮宫前一个月牙形水池,称为泮池,孔子是鲁国人,在鲁国讲过学,所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后来人凡修文庙时都要修个泮池。当时学生进学校读书亦称入池。泮池周围有45根石柱和41块板石组成护栏,池上的石拱桥两边有6根石柱和5块石栏板,凡入此庙得从桥上走过,意味着过了石桥就要抛去一切私心杂念,虔诚膜拜,方能登峰造极、金榜题名。  棂星门亦称田星。凡祭天,先祭棂星门祈求上天保佑,以达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事顺心之目的。所以,尊孔必尊天,尊天亦尊孔。可见,古代先民对孔子的尊敬,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依然如故。棂星门是文庙中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具有东方建筑的特点,为抬梁式建筑,由须弥座巨石砌成,四周有各种动物的浮雕,房檐下有华丽的斗拱,整个建筑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大成殿是文庙中最大的建筑物。它庄严肃穆,做工考究,为歇山抬梁式结构。长20米,宽15米。有28根合围大的圆柱支在鼓墩上,殿门为雕花木刻工艺,近百种动物花卉栩栩如生,如,“三羊开泰”、“竹报平安”、“八龙捧圣”、“喜鹊闹梅”等等,文化底蕴深厚。“大成”是赞扬孔子的伟大,他集先贤文化于一身,“大成是至圣先师”,历史上对他评价很高。  大成殿中央的的孔子塑像用汉白玉雕塑而成,给人一种端庄、典雅之感。孔子在创建儒学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代帝王都有赞孔、尊孔的“御题”。如,三块上金匾额均分别出自清代道光帝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济帱载”,以及光绪的“斯文在兹”,都说明了清朝帝王对孔子及儒家学说的敬仰。  两边厢房里有景东县的各种文物馆藏。里面有土司墓出土的文物陈列,也有景东历史文物陈列,它是一本凝固的教科书。它从一个侧面证明景东文化的渊源。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澜沧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勐朗镇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上允镇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糯扎渡镇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惠民镇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东回镇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发展河哈尼族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谦六彝族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糯福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东河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大山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南岭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雪林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木戛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酒井哈尼族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拉巴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竹塘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富邦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安康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文东佤族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富东乡 澜沧拉祜风情旅游区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 虎跳石风景 芒景村 佤山榕树王 响水河瀑布 整控江摩崖 竹塘仙人洞 糯福基督教堂 糯福教堂

澜沧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