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三兴康乐村 | 三兴康乐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三兴集团淇滨康乐村地处豫北明珠鹤壁市。2A级国家风景区。它南依悠悠淇水,西靠巍巍太行,四季气候宜人,周围名胜星罗密布(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大丕山名胜风景区、天然太极图等)。它交通便利,毗邻京九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距首都北京仅需六个小时车程,距省会郑州仅需二个小时,极其优越的条件为三兴集团淇滨康乐村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兴集团淇滨康乐村隶属于鹤煤集团公司。2002年被河南省旅游局评定为河南省旅游景区。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该景区实用总面积400余亩,依鹤壁市特有的地貌---丘陵地带而建,整体西高东低,呈阶梯形式。2平方公里内无工厂噪声或其他污染排放源,周围阡陌交错,一派田园自然景象。是喧嚣都市中难得的一方清静之地。目前康乐村是我市乃至周边地区唯一一所大型娱乐场所,是一所集休闲、娱乐、度假、餐饮、温泉、会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休闲旅游度假景区。 目前景区下辖有水上主题公园、温泉洗浴中心、蒙古包、花卉中心、斗狗中心、宾馆、酒店、日本民居、健身中心等多种娱乐设施。三兴康乐村真诚欢迎您的到来! 景点位置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 |
鹤壁市博物馆 | 鹤壁市博物馆创建于1976年3月20日,新馆于2004年迁到淇滨区湘江路12号,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收藏保管、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建筑面积184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于2005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并于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有5万余件,分别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玉器、钱币、字画、化石、铜镜、石器、银器、蚌贝、木器等13类。 博物馆二楼为《鹤壁好人馆》,该展览于2017年5月开馆,面积约2770平方米,共收录模范好人126名,其中,荣获国家级荣誉42人,省级荣誉36人,市级荣誉48人,本馆以聚焦身边感动、传递道德光芒为主线,以凝聚文明力量,弘扬好人精神为主题,充分展示了鹤壁从古至今的好人精神。 博物馆三楼为《辉煌与梦想——鹤壁市发展成就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鹤壁市发展成就。展览分城市名片、领导关怀、历史沿革、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部分。从鹤壁市的基本情况开始讲述,展示了鹤壁建市以来的发展变迁与辉煌成就,并描绘了鹤壁市的未来图景;四楼为临时展厅,以异彩纷呈的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吸引着众多观众,展览内容囊括了从外地市博物馆引进的优秀历史文化文物展、从国外引进的异域文化展、鹤壁本土的艺术家作品展等众多方面,已经逐步发展为一个开拓市民群众视野、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一个展示市民文化生活的有力平台;博物馆内五楼现有基本陈列《鹤壁长歌——鹤壁古代文明陈列展》,该展览于2012年9月以全新面貌面向群众,展出精美文物五百多件,以历史为序,展示了从远古时期到清代的鹤壁历史文明,其中对鹤壁当地的制瓷、冶铁、采煤技艺做了重点介绍,给广大观众还原了一个较为贴切的历史图景。 地址:鹤壁市淇滨区湘江路12号 电话:0392-3608600 参观时间 实行免费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 夏季:上午:8:30——11:50 下午:15:00——17:50 冬季:上午:8:30——11:50 下午:14:30——17:20 周四下午闭馆 |
鹤壁市档案馆 | 鹤壁市档案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9年6月,鹤壁市档案馆正式成立。1966年9月,受文革的影响,档案馆工作基本停止。1973年6月,市委办公室设机要档案科,负责管理原市委、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和指导全市的档案工作。1980年9月,撤销市委办公室档案科,成立鹤壁市档案局,恢复档案馆。局、馆合署办公,是市委、市政府直属机构。 市档案馆成立之初,在大胡市区市委办公楼二楼办公,并安排有档案库房。1964年10月,市档案处、馆办公及档案库房在市委书记处院内开工建设,次年1月竣工,建筑面积316.49平方米。1973年11月,在市委机关院内动工兴建新的档案楼,次年1月竣工,总建筑面积405平方米。2001年4月,新馆库正式启用,其中库房面积500平方米。2007年7月26日,鹤壁市档案馆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鹤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档案馆一层为库房及整理室、修裱室等其他技术服务用房,主要存放鹤壁市建市以后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和一些珍贵的实物档案、名人档案等。二楼设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共分关怀篇、城建篇、经济篇、旅游篇、名人篇、荣誉篇六部分展示鹤壁发展的轨迹。根据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要求,为进一步发挥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特别是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平台,长期对外开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档案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地址:鹤壁市淇滨区九州路91号 邮编:458030 电话:0392-3327755 传真:0392-3327755 |
玄天洞石塔 | 玄天洞石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天洞石塔 鹤壁市玄天洞石塔位于盘石头水库库区内的淇河岸边,始建于元朝,重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986年11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玄天洞石塔原名玲珑塔,是我省现存最大的一座楼阁式石塔,也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大型青石塔,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天洞石塔坐东朝西,为九级重檐平面四角楼阁式建筑,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高约12米。从二层到九层,每层每壁都砌有横向排列的小佛龛,转角处均刻有姿态各异的力士像。据《汤阴县志》记载,此塔始建于元朝,重建于明代,时称天塔,因该塔屹立于淇河北岸玄天洞东南,又得名玄天洞石塔。登上石塔,上可观高峰绝壁,下可览淇水波涛,隔岸还可远眺鸡冠山的秀美风光。在该塔地宫还发现了“释迦牟尼两弟子造像”。 1998年因建设盘石头水库,为保证塔体安全,根据省文物局、省古建所和盘石头水库建设管理局三方协议,连同附近元代砖塔一并拆除,所有构件装箱存于玄天洞内。随着盘石头水库的竣工和正常使用,玄天洞石塔复建工作摆上了日程。此次复建工程自2011年10月开始,由省古建所、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共同实施。2012年4月,随着验收工作结束,玄天洞石塔复建工程完工。 |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 |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规 划区西至淇县贺家村,东至淇滨区庞村,北至许沟村,南至淇县礼河寨,总面积332.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71公顷,湿地率81.43%,公园包括生 态保育、科普宣教和管理服务三大功能区。生态保育区面积248.1公顷,涵盖了河道及滩涂区域,主要是保护淇河湿地生态系统、许沟温泉和维持淇河湿地自然 原始风貌,保护水环境,恢复滩涂植被,开展生态定位监测、鸟类观测、水文水质观测等;科普宣教区面积77公顷,通过水系设计和植被恢复,建设科普宣教中心 和淇河文化展演中心等,普及湿地相关知识、宣传环保意识、开展生态休闲旅游;管理服务区面积7.4公顷,包括湿地公园管理机构、服务机构和基础设施等。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将展现淇河芳草萋萋、绿竹猗猗、飞鸟成群、鱼翔浅底的湿地景色,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成为自然环境优美、湿地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独具北方河流湿地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 景点位置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淇县庙口镇贺家村与市第三水厂取水口下游220米处之间(302省道淇河大桥附近)淇河国家湿地公园 |
上峪村火山口 | 上峪村火山口位于太行山东麓鹤壁市南5公里上峪村。海拔500米。火山口西侧有一座火山喷发的熔岩冷凝而成的黑色山包。专家们又称它为上峪村“地幔窗口”。据考证,这是一座距今已有三百余万年的死火山。鹤壁相传有双鹤栖于此地而得名。上峪村因矿产丰富而与它齐名。火山口附近有大量的石英砂岩,重晶石,金刚石,矿产测算约为50亿吨。火山爆发时,岩浆由火山口溢出,四处横流,带出了大量红,绿宝石。据当地人讲,很早以前就有很多人来火山口寻宝。火山留给大地的,不全是灾难和毁灭,也有绿色的生命。由于火山喷发时飘下厚厚的灰烬,使附近石山长满了奇花丛林,大地上长满绿色庄稼。火山口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美。“地幔窗口”是否还会“活动”,专家们都在研究它。鹤壁市上峪村的火山口是当今我国保存得最完整的死火山口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与观赏价值。近年来很多好奇的人前往火山口现场寻宝,欣赏这大自然威力所造就的自然景观。 景点位置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上峪村 |
罗贯中隐居地 | 罗贯中隐居地 位于市区西北1.5公里处的庞村镇许家沟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峰峦秀拔,溪涧澄清,山清水秀,风光优美,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傍晚时分景色更为宜人。罗贯中隐居时所筑的窑洞如今依旧保存完好。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山西太原(清徐县)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山东东原人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景点位置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许家沟村 |
淇河天然太极图 | 天然太极图旅游区坐落在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境内淇河南山段,沿快速通道、西南线、鹿上线都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景区规划面积218.85公顷,是因秀丽的淇河水在这里由东向西形成鲜明的反“S”形流向,两岸青山自然在这里形成了两条鲜活明亮的阴鱼阳鱼,成就了一幅神奇的阴阳太极图。殷商时期,周文王被羁押于此,野观天象,日研神图。文王拘而演周易,从而奠定了影响世界的玄学文化基础。远远望去,淇水优柔似情,怀抱阴府,背负阳宫,太极纵横坎离,定位乾坤,浑然天成。它是天人合一的神来之笔,是旋转不停的智慧之源。整个景区神意纵横,灵气弥漫。 天然太极图景区内,既有千年古刹青岩寺,又有游客休闲的娱乐场所,太极图西侧青岩绝壁之中既有北魏时期的千佛洞,又有美轮美奂的白娘子庙和玲珑精巧的文王庙,还有深不见底的白蛇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南、北二门,更是让游客惊险有余,叹为观止。青岩绝壁之上,既有上古时期的白描线雕图,又有供人远眺近望的观图台。长达3000米的环山步道,1500米观景长廊,足以让游客留恋忘返,一饱眼福。 淇河天然太极图的形成也不是偶然的。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杨晓国研究员,在《论陵川棋子山和围棋起源》一文中,就太极坐标方位的研究判断与淇河天然太极图的位置几乎是不谋而合。他在实地考察了许多地方后认为:“殷墟、朝歌和太行山淇河源头的中心地域,应该就是八卦图的中心——太极的地理坐标方位的位置。这不仅仅反映了殷末“其卜”的中心位置,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王权中心之所在”。 关于天然太极图的美丽传说。相传,天然太极图是早年间天上的玉皇大帝亲口御赐,太白李金星下界点化而成的。有一天,玉皇大帝临朝断事完毕,高坐天庭俯瞰神州中原大地,但见淇河水畔,山川秀丽,太行多娇。突然,一个早已憋闷在胸臆间的情结,涌上心头。他沉吟片刻,捻须笑问殿前文武大臣:“众爱卿,素闻人间淇河有三珍,哪位卿家可晓知呀?” 当朝宰相太白李金星立马应声闪出朝班,向前一步,躬身一揖,朗声应答道:“启禀陛下,淇河三珍:缠丝蛋、冬凌草、淇河鲫鱼是也。”“嗯。”玉皇大帝稍稍移动了一下日渐发福的身体,不经意地将腰间的玉带松了两个扣眼,感慨颇深地说道,“淇河三珍好,淇河风光也不错。淇河东流,绵绵延延,数百里之遥,八曲十六道弯,犹如一条玉带,万里舞长风,美哉壮哉。只可惜,离黄河的九曲十八道弯还差一曲两道弯哩。”玉皇大帝停顿了一下,接着话茬又说道:“南山是个好地方,青岩峰是块风水宝地,这里藏龙卧虎,人杰地灵。可依朕看来,玉带上少扣眼,也是天大的遗憾哪!”说到这里,玉皇大帝向前微微倾斜了一下身体,以探询的口气问众大臣:“诸位卿家,谁能代朕下界,亲临淇河,安两个玉眼,以造福百姓呢?”鱼眼么,这好安,我的太极图里,就有两个现成的鱼眼,安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道教圣地。早有心事的太白李金星闻听大喜。他把玉皇大帝的玉眼,误听成鱼眼了。于是,太白李金星赶紧趋步上前,又是一躬到底,手拍胸脯大包大揽道:“请陛下放心,这桩区区小事就包在为臣身上,为臣一定替陛下了却了这桩夙愿。”有天庭当朝宰相亲自出马料理此事,玉皇大帝当然是十分高兴了。但他听太白李金星把安玉眼说是区区小事,心里就有点不放心,立马又调派夸娥氏二子跟随太白李金星下界,随时听从差谴,助其神力,以完成大业。他自己又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神不知鬼不觉地尾随而去。这夸娥氏二子,就是当年愚公老汉带领子孙们挖山不止,玉皇大帝被其真诚精神所感动,派去背走两座大山的两位大力士神仙。夸娥氏二子也因此天下闻名。太白李金星当真说到做到,雷厉风行。他率领夸娥氏二子驾祥云来到南山青岩绝,面对淇河,念起咒语,作起仙法来,同时又令夸娥氏二子发起神功,只见一段好端端直溜溜的淇河,被他们拉了几拉,扯了几扯,拽了几拽,拧了几拧,就象拧麻花拽拉面一样,拧成了一曲两道弯,变成了太极图阴阳鱼的模样。于是,整个淇河也从此便成了九曲十八道弯。尾随而来的玉皇大帝,隐身藏匿在青岩峰,对太白李金星他们作功施法的一举一动,全看在了眼里。玉眼虽然安成了鱼眼,但也不违背意愿,反成就了浑然天成的天然太极图。至此,玉帝原来不大踏实的内心,才象一块石头落了地,心满意足地驾云而归。 从此,南山青岩峰绝崖前的淇河段,形成了一道浑然天成的天然太极图,为鹤壁增加了一道神秘色彩的壮美景观。 景点位置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 |
鹤煤古典博物馆 | 位于鹤壁市新区淇滨大道东段,由鹤壁煤业(集团)公司和张秦森先生共同合资成立,建筑面积 6600平方米,为全国由企业开办的第五个博物馆,是观摩欣赏古典文化、购藏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的理想场所。 馆内陈列展出精品文物数百件,展品以陶瓷为主,从商代原始瓷到清代粉彩,历代精品荟萃。珍贵奇缺,国内外难得一见的紫定、黑定器;珍罕的宋代汝官可定钧五大官窑名品;还有元青花、元代釉里红,明代永、宣瓷器,美化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
淇河文化博物馆 |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距鹤壁市中心4公里。毗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是集中展示淇河流域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是在扈家大院的基础上修缮建立的,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扈家大院距今已有60余年,结构为九门相照、三进院落。博物馆内馆藏文物及展品众多,设有淇河民居、鹤壁民俗、古代文物、古代交通工具、历代货币契税票证、泥塑“三百六十行”、淇河奇石、鹤壁古陶以及罗贯中、许穆夫人、孙思邈纪念馆等14个展厅。 |
淇滨水上乐园 | 淇滨乐园位于 河南鹤壁市市区中心的淇河两岸,东起107国道,西至京广铁路,淇滨乐园以秀丽的自然风光为依托,以丰厚的淇河文化主题为内涵,集游览、观光、健身、娱乐为一体,是一个高层次、综合性、现代化的大型游乐景区。 清澈碧透的淇河从乐园中心流过,将乐园自然分为南北两区。河上有水上世界、浪遏飞舟;岸边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临水有沙滩浴场,在远离大海的地方,依然享受沙滩、阳光、冲浪;在水面上,有10m高的水上餐厅和歌舞厅、划船上去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南区划淇 河文化为主线。现代化的大型淇河文化广场位于区中心,广场正中耸立着象征与时俱进的鹤壁的标志性建筑,南面有高档宾馆和度假村,东侧是国内一流的体育健身馆、游泳馆和文化娱乐中心,北面是通人码头和竹林。北区以市民休闲、娱乐为主题,是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
鹤壁金山寺 | 鹤壁金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毗邻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距鹤壁市中心5公里。是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2004年成立金山寺景区管理处,正式对其进行开发和建设。因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创始人墨子在此地居住多年,当地又有人称金山为“墨山”。坐落于此的金山嘉佑禅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北宋嘉佑年间,是一座佛教文化浓重的千年古刹。据史书记载,金山寺兴盛时期,高僧云集,僧人数百,庙产千顷,香烟缭绕五百里,寺内至今仍完好保存着被誉为豫北第一的大雄宝殿、独具特色的卧佛殿以及其它建筑群。金山名胜游览区植物繁盛,冬季瑞雪覆盖,怡静宜人,春季万物复苏,绿叶滴翠。金山寺晨钟暮鼓,化人心灵。据专家考证,流传千年的《白蛇传》的传说就诞生于金山,雷峰塔遗址、金山寺、淇河、许家沟村、青岩绝白蛇洞构成了传说所需的相关要素。景区内有三步两眼井亭,两井虽相距咫尺,却一眼苦涩,一眼甘甜。西山观景亭被誉为“鹤壁第一亭”。金山风景旅游区为人们静化心灵、寻访探秘、共结连理的最佳之地。 详细文献资料 金山,又名黑山、墨山。曰金山,因金山是由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爆发喷吐冷却后的岩浆岩中,有大量的红宝石、绿宝石和云母,这些宝石非常珍贵,故称金山;曰黑山,是因火山岩浆岩颜色苍黑而得名;曰墨山,《浚县志》载: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曾隐居于此。 金山海拔257.6米,整个山脉面积约5500万平方米,千古亘流的淇河自金山之西环绕金山向山之南流去。金山之北的永通河,自安乐洞东山口接淇河向东贯通,流向龙台、黄鹿厂、琶琶寺等。金山之东,“有沟,曰断头,深且更阔,在夏,则淫雨瀑流,势若江湖,在冬,则雪霰盈沟”。金山可谓四面环水,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北宋嘉祐年间,朝廷崇尚佛教,民众一片响应,于是金山寺应运而生。“金山寺者,诚此方古迹之福地也。宋朝创建,大元重修,于至正庚子之年奉敕乃重修而已矣”。 穿过崎岖的山路,当记者终于走近它时,发现正在重建中的金山寺巍峨庞大,依山而居,一派金碧辉煌。据这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重修金山寺,有关部门已投入3000多万元。 我们试图能在这里找出法海和白蛇两位主角当年留下的痕迹,尽管镇江的金山寺好像比其更让人信服,但这些毕竟都只是传说而已。 “水漫金山”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传说。据说,金山寺里的确有一位高僧法海,但他并不像故事中写的那样是“菩萨面,蝎子心”的坏人,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高僧,是唐朝大臣裴休的儿子。他来到金山时,山上的庙宇已经全部毁坏,又因为在潮湿的水边,山上满是杂草和毒蛇,这些蛇经常伤人,使得人们不敢上山。法海便在一个山洞里住下,决心修复金山寺。每日披荆斩棘,不但把山上的杂草全部除完,还把毒蛇赶走了。后来才有了这座金山寺。这和故事中的老法海真是性格各异的两个人。 专门研究金山的鹤壁市淇滨区文化体育局的王俊智对记者说,金山寺是佛教圣地。寺院东侧,古时曾是道教圣地,群山环抱之中,仍有历代寺庙古遗址。至今,当地人还称道教遗址为“大庙圪道”、“二庙圪道”、“三庙圪道”、 “二楼坡”。现在遗址之上,还有龙王庙、玉皇殿。道教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0米。 寺内有幢象征民族团结的丰碑——大元皇庆元年仁宗皇帝命人勒石矗立的蒙汉文同壁圣旨碑。碑文中,直接呼名道姓的皇帝就有5位。据说,真正引发颁诏竖碑的竟是爱好兴兵打仗的元武宗海山皇帝。 有一年,因为拓疆大战,元武宗海山皇帝从千里以外的大都,风风火火赶到黑山。他顾不上喝口水,马不停蹄,人不卸甲,又是听禀报,又是探黑山,又是访百姓,又是查根源。几天下来,人瘦了整整一圈儿,经过反复思量,一条两全其美的对策也想好了。 这时的海山,心情反倒轻松了,心劲儿也就懈怠了,成团成群的瞌睡虫齐向他的大脑袭来。于是,海山皇帝摘盔卸甲,脱衣上床,想美美地睡一个好觉。忽听一声急报:“大汗到!”他来不及起身,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便来至床前。二人怒指他的鼻尖道:“蒙汉合一,大元才能长久,区区一个黑山都难处理,何谈四海统一!”海山皇帝连连称是,惊起拜谢,谁料却是南柯一梦。海山皇帝慌忙起床,却是不能,原来夜来风寒,感冒中风,得了个卸甲风病,半身不遂,动弹不得。 随军御医立马被传来为皇帝医治,由于治疗及时,海山皇帝算是捡回来一条命,要不是治疗及时,他非向老0成吉思汗报到不可。但也没彻底治好,留下个半瘫后遗症。这下倒好,海山皇帝出师未捷身先病,常使英雄泪沾襟。眼看久治不愈,海山皇帝只好颁诏收兵,打道回京。一场神鬼皆惊的拓疆大战,就这样偃旗息鼓,半道夭折了。 眼瞅着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海山皇帝急忙把继承人爱育黎拔力八达叫到玉德殿龙床前,交代了后事。高瞻远瞩的海山皇帝对接班人交代说,先帝托梦于我,蒙汉一家,民族应该团结,一致对外!黎民僧侣都是我大元的臣民,兄弟反目,相互残杀,有啥好结果?算了吧,以往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给金山寺等寺院下道圣旨,好好安抚一下,都别再胡闹了! 海山皇帝驾崩后,爱育黎拔力八达登基,遵遗嘱谦称元仁宗,改年号为皇庆。 元仁宗称帝后的头件大事,就是为金山寺颁发特诏。 蒙汉两文同壁圣旨碑就这样矗立在了金山寺。 数百年来,前往金山寺游览观光的历代文人骚客、贤人志士们,每每驻足圣旨碑前,无不为该碑所折射出的民族团结精神而击节称道,感慨不已。 日月如梭,时过境迁。金山寺自1993年被鹤壁市淇滨区人民政府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后,磬钟再鸣、佛经重诵、游客渐多、旅游鼎盛,再度成为豫北名胜景区。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