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宜宾 >> 长宁县

长宁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宜宾地区长宁、江安县一带,总面积达六万多亩,像这样广阔的楠种植区,为国内外所罕见,称得上是一大奇观,自古就是有名的风景区。    蜀南竹海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竹海距长宁县2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海拔400-1000米,在28座山岭、500多个小山丘上,密密麻麻生长了7万多亩楠竹和其它十多中竹类。    这里是竹的世界,竹的海洋,空气中也饱含着竹的清香;一望无际的竹子连川连岭,整整覆盖了500多座山丘。这里的海拔高度600米至1000米,气温最低不低于摄氏零度,最高不超过摄氏30度,冬暖夏凉,十分宜人。一年四季都适于旅游。在幽重间有几十里游览小径,被称为”翡翠长廊”,在这条长廊中漫步,清新的空气,使人有如置身世外之感。这里还有忘忧谷,琴蛙湖、龙吟寺、天后交界的擦耳岩上 的仙洞是其中一 处比较重要的景 点。这一带山势回环,丹崖如削。去仙 寓洞要从构筑在悬崖边的小径上行百余米、甚为惊险。相洞长约1000米,进深10米,高约 15米。洞内原为古道观,有 大佛殿、玉皇殿、观音殿、灵宫殿等。现 道现已不存,但仍有石刻佛像和道教 神像四十多尊。这里是观赏竹海的好地方,站在洞口眺望,只见万竹掀涛, 竹海的奇特风光尽在眼底。    另一处观赏竹海的景点是龙吟 寺。这寺位于九龙山顶。这里地势较 高。在这里远眺不仅可以观赏波涛似 的竹海,而且可看到如带的长江在远 处流过。不久前,风景区内修整了一条 长达1500米的天宝古栈道,这条栈道 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沿栈道行进,好似腾空走壁,异 常惊险。’修整之后,有走壁攀天之乐,无惊魂夺魄之 虞,为游人增添了情趣。    此外,天皇寺、忘忧芬也是竹海的主要景点。天皇 寺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巅上,视野最开阔。忘忧谷是一 条窄长山谷,这里铺竹长得既密集又粗壮,遮天蔽日, 使整个山谷显得更深幽。游人或走在九曲回肠似的小 径上,或躺在软绵绵的竹叶上,听瀑声鸟语,观山花翠竹,此时此刻,即使有满腹忧愁也会忘得一干二净。    竹海的竹,主要为直径10厘米左右的楠竹,根连枝翠,高风亮节。竹海中部有一长5公里的茂竹夹道,称为“翠竹长廊”,老竹新篁,刺破云天,晴日,阳光透过枝间页缝,筛下点点金光,游览“翠竹长廊”,心凉意爽,心旷神怡。    竹海揽胜之余,品尝竹类珍品,更是终生难忘。   

长宁苦竹寺

长宁苦竹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长宁县佛教苦竹寺,位于长宁县境西部10公里的三元乡紫竹山上,海拔572.2米。苦竹寺现有大殿、观音殿和东、西厢房、大雄宝殿等占地1340平方米的古建筑,能住100居士,可供1000善男信女豆花饭和佛事活动。寺内现有2名僧尼、6名居士负责日常事务,每年上苦竹寺朝山拜佛、许愿求签、盏灯了愿,问财运、盼安康的各界人士、各地信众上万人次。整个寺庙有面积约10亩,建筑1470平方米。    苦竹寺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纪末的我国元朝成宗皇帝铁穆尔大德年间,以前叫龙泉寺。办过学堂,周洪漠在这里读过书。明朝永乐帝(1404年)到弘治帝(1505年)的100年间,有8人中进士,有一家三兄弟中解元而得名“三元”。清朝大火后,更名为苦竹寺。1950年,解放军剿灭土匪,进入太平盛世。1951年龙泉乡人民政府驻苦竹寺。1952年,苦竹寺僧尼拒绝还俗,死守苦竹寺,使苦竹寺得以保留至今。“文革”期间,苦竹寺僧尼信仰不变,所有信众分次上山,暗中从事佛事活动。所以,苦竹寺近千年香火不断,已有40余代僧尼。1987年9月26日以长委发(1987)126号批准开放。1994年5月17日,侯光炬教授乘坐滑竿上苦竹寺,留下了“苦钻农技,普渡众生”。省市县领导先后莅临古寺,-部、民宗局和三元乡党委政府深切关怀,广大信众鼎力相助。乡上给苦竹寺订了一些报刊,并利用《三元周讯》宣传苦竹寺。2007年,苦竹寺按照“宗教活动场所内部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之间的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与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和“爱国爱教好,活动秩序好,倡导和谐好,服务社会好,安全稳定好” 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的要求。2008年3月24日,0宜宾市委-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表彰苦竹寺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    至于苦竹寺的文物,只可惜在大火和反封建运动中已毁灭,使苦竹寺辉煌的历史至今残缺,乃至有多少学生,哪些名师执教,都无从查实。而今,正山门留有两根石柱,四樽石狮。后山群壁上依崖建有许多佛像,凿有群群石刻。双龙村10社的“大石姆”,神奇独特,引人注目。从寺下村民耕作时发现有残瓦、石雕及糊米,依稀可见当时建筑规模和轮廓。今天,苦竹寺周围的“竹海枇杷”,“五一”期间吸引八方游客。南山下面,有1978年建成的天泉湖(蓄水267万立方米的望天坳水库),映衬古寺。垂钓荡舟,尽享天伦。湖畔,民间特色文化“车车灯”,川南著名。无论从宜长路,宜珙路到苦竹寺,10几分钟则达,加上李沙路、天高公路网络融为一体,成为携亲邀友,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近几年,市内外文艺界,文学界到苦竹寺采风、绘景,写生、作诗的团体络绎不绝。亲临其景,天天都有新气象,夜夜可以赏车灯。    近几年,苦竹寺住持释圣红徒步化缘,新建东、西厢房、大雄宝殿及下山栈道。负债20万元,新殿内还没有菩萨、佛像。现有山村、菜地,寺庙正在办理土地和产权证。尽管如此,在去年腊月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她们动自己的手,流自己的汗,战胜自然灾害,并支持寺周枇杷农户抗灾自救,还出资200元,盐巴14斤,水果60斤看望受灾户、“五保”老人,资助贫困学生。    长宁县三元苦竹寺邮政编码:644309    联系电话:13730741713,13036539755。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仙寓洞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仙寓洞位于长宁、江宁两县交界的擦耳岩,是蜀南竹海中一处比较重要的景点。这一带山势回环,丹崖如削。去仙寓洞要从构筑在悬崖边的小径上去,上行百余米即达洞口,洞高15米,进深约10米,内有石刻佛像和道教神像40余尊。仙寓洞原是一个天然岩腔,长300余米,宽和高2至15米,洞上莽莽的竹林,洞下是竹海大峡谷。  隔竹海大峡谷与挂膀岩洞穴群相望,时或烟波浩渺,时或云飞雾聚,仙寓洞也就时隐时现于烟霭云雾之中,从洞中往外观,周围青绿翠蔓,碧浪无垠,若是天气晴朗,云消雾散,可鸟瞰数十里田园景色。仙寓洞实际上是一个佛教和道教共同存在的守教活动场所。仙寓洞临岩而建的的木建筑已毁损,石洞的旧貌犹存,昔日旺盛的香火,依然可辩。一九九四年,香港作家、国际佛教学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洁居士捐资修建了释迦牟尼卧佛和紫竹观音。一九九七年长宁县文物管理所又重建了大雄宝殿和小雄宝殿,逐渐恢复了昔日古貌。从竹海山上下山进洞为仙寓洞的东山门,东山门至和尚殿为佛教活动区,从竹海大峡谷中上山进洞为南山门,南山门至老君殿为道教活动区。  保护范围:东至牛栏洞,西至炼丹房,上至岩眉,下至山谷石脚,向东经禅座石脚至青梁山。  建设控制地带:东自牛栏洞向黄伞石方向外延50米,西自炼丹房(现住宿部)向西外延20米,上至林间横山小道,下至仙寓洞(牛栏洞至炼丹房)洞口向下外延15米。  

双河文庙

双河文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双河文庙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双河社区富民街双河小学内,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元年(1851)重建,坐西北向东南,素面石台基,面阔5间22米,进深15.8米,通高6.7米,抬梁结构,木结构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绿剪边瓦,正脊檩题记“清咸丰元年辛亥三月初十日辰时重建”字样。大殿驼峰雕刻精美,柱础分别为六方形和抱鼓式,均系青石雕刻而成,上刻龙、花卉、草木、万字纹、福字纹、卷草纹等。最大柱础高0.6米,直径1米,上刻二龙戏水,雕刻精美,造型生动。该大殿是长宁旧县城文庙仅存建筑,对研究清代官式建筑和学府制度有较重要的价值。2011年,双河文庙被宜宾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南至双河小学操场,西南至校舍,东北至校舍,西北至小学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外延至校园围墙,西南、东北、西北面各外延5米。  

龙吟寺石刻造像

龙吟寺石刻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吟寺,迹名龙尾寺,座落在海拨980米的九龙山上。这里四面翠浪起伏,浩渺连天,天风吹荡,竹涛声声,恍若龙吟,故名龙吟寺。  龙吟寺位于翡翠长廊东北方三公里处,寺庙占450平方米,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曾有正殿、下殿、侧殿。清朝嘉庆年间涨惠和尚修。1959年被折毁,还剩基石,台阶和石门框,框上有对联:“双树插青云龙吟虎啸,四边连空碧乾端坤倪”。龙吟寺现还存有佛像41尊。正殿的莲花宝座上有三尊大佛,庄严肃穆,有威武之感,与一般寺庙所塑的慈祥文静的佛像风格不同,据四川省文化部门和史馆的专家考证,有近似西藏的内格。两侧的罗汉、或坐或倚,或笑或思,形态万千。前殿,后殿和两个廊坊还有阿弥陀佛,观世音、韦陀天、灵宫等塑像。这些塑像雕刻工艺精巧,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极富有生活气息。  龙吟寺后山门下的半山腰有个睡佛洞,洞内石佛横卧,其雕凿于何年何月,为什么在半山腰中雕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考证。   

宜宾忘忧谷

  宜宾忘忧谷简介 忘忧谷是游览竹海的主要景点。忘忧谷在一条狭长的山谷里,这里楠竹长的即密集又粗壮,翡翠般的竹林遮天蔽日,整个山谷更显幽深。游人走在蜿蜒盘曲的小径上,或躺卧在松软舒适的竹叶上,观山花翠竹,听瀑声鸟语,此时此刻,心灵得以全部净化,即使有满腹忧愁,也会变忧为乐。  

飞泉峡

  飞泉峡位于长宁县东北部的古河镇.具有探险价值,以其茂盛的森林和罕见的蕨类植物,碧绿的溪流,浓郁的原始生态气息和高山峡谷而著称,境内青山流水,清幽迷人,令人留恋忘返。

碧浪湖

  碧浪湖位于长宁县城北部,距县城21km,湖水面积千余亩,并有三条支流形成环形10公里水域通道,湖中岛屿成群,湖水常年清澈,湖周绿树成荫,湖旁迂回曲折,环境十分优美,是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良好胜地。

七个洞崖墓群

七个洞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个洞崖墓群汉代崖墓葬位于长宁县古河镇保民村,岷溪河北岸的红砂岩峭壁上,共28座。因有7座;集中建于高约3~8米的绝壁,远望7个墓门若洞,故名“七个洞”。各墓早被破坏,无随葬物,唯墓室结构和石刻画像、题记保存完好。  “七个洞”的7座崖墓从上至下排作四列,单室,拱顶或弧形顶,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4~4.2米,宽1.7~2.6米,高1.3~2米,室内凿双石棺的3座,凿1具石棺的2座;棺具与室壁相连。墓门呈方形,三层门楣由外到内逐层缩小。墓群的石刻图像,分布在墓门周围石壁上的多阴刻;分布在室壁及石棺上的均为浮雕。其内容有伏羲、女娲、卫士、舞女、侍女、车马出行、宴饮、伎戏、阙、青龙、白虎、朱雀、钱范纹等。题记计有7处,分二类:一为纪年,有“熹平元年”、“延光元年”等;二为姓氏,有“李”、“黄”、“赵之门”等。  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七个洞崖墓群为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北至8号崖墓,南至小溪瀑布,上至山顶向后5米,下至七个洞崖墓山脚向前5米。  建设控制地带:北由8号崖墓外延5米,南由小溪瀑布外延30米,上由山顶向后外延15米,下至绵溪河(又名乌沱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余泽鸿是原0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政委,长宁县人。1935年,在-发动的川滇黔会剿中不幸牺牲。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简介 梅硐西部竹石林景区,这里是蜀南竹海的续景区,是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站在高高的老鹳嘴,极目眺望,但见群山环抱、怪石林立,苍翠欲滴的竹木穿插其间,错落有致。进入景区,我们仿佛走进远古时代,那黝黑古朴的石头散布在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记载着5.3亿年历史的年轮清晰可辨。这些顽石有的如利剑刺空,有的如一柱擎天,有的如古塔群立,有的如灵芝菌集,有的如高墙壁立,异常壮观和奇特。是大自然的精雕细琢,才使这些千姿百态的奇石或雄踞或独傲,或立或卧,或倚或仰,让人领略它们的肃穆与坚毅。

宜宾长宁佛来山

  宜宾长宁佛来山简介 佛来山位于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蜀南竹海的开佛乡境内。距蜀南竹海中心景区27公里,海拔高694米,由80多个小山组成,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据历史记载,佛来山曾是景色秀丽的佛教名山、旅游胜地,早在唐朝,山上就建成了佛教寺庙西明禅寺,明朝洪武年间重新修建,清朝达到鼎盛,有庙宇近10个,僧侣200余人,占地40余亩。昔日的佛来山热闹非凡,每年有数万人到此游览观光、朝山拜佛、休闲避暑。

李庄古镇

李庄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李庄在四川宜宾市浩荡长江的南岸,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李庄是一个人口仅有1.2万人的偏僻的小镇,错落有致的木0、青石板铺就的狭窄的小巷、高大的木门槛和沉重的木门、一座座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的古宅古庙,使它在全国早已声名遐迩,更使其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所以,在我国又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之说。  由于它位于长江的起点处,所以有  “万里长江第一镇”之称,而在江边每日有班轮和汽垫船各二班上下;一级水泥公路里程25公里,每日有近百班大、中客车往返,交通十分方便、快捷。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广县,治设今李庄。清咸丰时李庄为南溪县最大的场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庄为南溪县第三区公所治所,1983年9月,随李庄区划归宜宾市领属。  李庄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原号称有"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现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10余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镇内的羊街、席子巷等,风格古朴,反映了明、清时代川南乡镇的民风民俗。  该镇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庄镇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60的建置史。又于隋、唐、宋代中作过戎州(今宜宾市)州治、南广、南溪县县治共计400多年,1992年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李庄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由庙宇、宫观、殿堂组成的“九宫十八庙”和省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有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和众多的古民居四合院等。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将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誉为李庄“四绝”。  镇内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有:  旋螺殿、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  旋螺殿:古镇李庄南面2.5公里处,有一硕大石包,形似蜗牛,人称“石牛山”,横亘于三条正冲稻田之间。“石牛”腹下,是一深潭,叫“龙潭”。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八月,在“石牛山”上建造了一座闻名遐迩的宫殿,因供奉的是文昌帝君,称“文昌宫”。主殿为亭阁式的木结构建筑,平面呈八方形,每边宽与进深均为8米,高12.5米。殿内结构精巧,运用力学神妙,八面均用斗拱重叠由右侧转至顶,呈旋螺状,故名“旋螺殿”。此庙虽经400年风雨地震,仍屹立如初。  禹王宫:现名慧光寺,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山门上面原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雕。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名。  祖师殿:又名真武宫,清道光十三年(1833)由民间帮会组织天灯会集资兴建,占地4349平米,为前后四合院式建筑,后殿独立于后院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创办南溪县李庄镇中心国民学校而拆去大山门和戏楼,改建成现状。  介绍  李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  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位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李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林徽因、梁思成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在此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  交通  宜宾南岸客运站乘坐任何一辆发往李庄的公交车即到。    旋螺殿栗峰山庄李庄祖师殿李庄东岳庙张家祠李庄慧光寺(禹王宫)李庄奎星阁麦天官府李庄王爷庙李庄观音堂李庄桓侯宫李庄南华宫李庄玉佛寺

宜宾五粮液旅游景区

宜宾五粮液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宜宾五粮液酒史博物馆简介  五粮液十里酒城,是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的一颗明珠。她以精美而独特的设计,形成了众多的环境建筑艺术景区,成为四川的一大人文旅游胜景,并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上了以独家企业的身份荣获《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创作成就奖。当你迈入厂区,一座座风格独具的人文雕塑,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现代建筑,一排排造型别致的生产车间,一处处使人留连忘返的古今景观,一片片鸟语花香的现代园林,便会才队积的眼帘,使你眼花纷乱;不对阵阵酒香、花香迎面飘来,让你心旷神怡……   四川宜宾

宜宾夕佳山古民居

宜宾夕佳山古民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夕佳山民居位于宜宾江安县夕佳山境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40年,清代扩建竣工,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富丽堂皇。古民居深院高墙,飞檐黛瓦,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属保存完整、国内罕见的川南古民居。民居四周分布大量桢楠,并群居着上万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鹭鸶鸟,形成我国罕见的“天然鹭鸟公园”。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起免费对外开放。  民居座南向北,平面为组合“四合院”式,中轴线上呈三进四合院。大门、书库、前厅组织成第一四合院,其后前厅、中客厅、下客厅、后厅(家族居室)组合成第二四合院。穿过中客厅往西,是观戏厅(即工字厅)和戏楼,是主人休闲之场所。建筑的布局是间间相连,院院相通。从第一四合院的前厅前廊东绕书库进入佣人、晚辈居住区。有:织布房、粮仓、绣楼、宾客楼、马厩、轿房等;西有:宾客楼、客房、枣园(已毁),从枣园上五级台阶进入私塾学堂;从学堂向南穿过园门,进入西花园(现改为怡园),是主人娱乐之场所,有琴房、书房、上客厅、假山、小桥、佛手池、怡园亭等。怡园占地3亩,以花木庭园见胜,这里有四季长春之树,八节不谢之花,曲廊幽深,小桥流水,松篁藤蔓,幽香怡人。建筑的四周建围墙,四角设碉楼。大门之前建一池塘,占地面积为2.5亩,池周设围栏。整组建筑的外围又设围墙,可见当时的主人防范意识的强烈,不受外来的侵犯。整组建筑布局相当严谨,主次分明,开合有序,功能齐全。它保留了宋明以来的民间建筑风格,打破了完全对称的格局,使之趋于柔和。贯穿民居建筑的中轴线,既是建筑的主轴线,也是建筑格调的差异线,中轴线左侧是主人的生活娱乐区,观戏厅(工字厅)与戏楼紧紧相连,平面呈二级台面,高低错落有致,格调高雅,是民居主人和士绅宾客游乐的地方;右侧建筑格调比左侧低,是佣人和晚辈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中轴线两侧的反差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体现。  夕佳山民居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化石”、“神州民间建筑精粹”,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史、民间艺术史。民间风俗史和川南社会史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近年来,在夕佳山古民居陆续拍摄了《中国一绝》、《傻儿师长》、《董卓君》、《蝴蝶雪》等一大批影视作品,使其成为炙手可热的电视、电影摄制基地。  保护范围:东至牛屎滩,南至大湾丘江红公路,西至新坟山小路,北至燕山咀。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0米。    江安镇  江安镇人杰地灵,自古书法家、文学家、史学家、戏剧家等艺术大师、文化才俊辈出。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明朝文学家杨升庵都曾流寓江安镇,在长江之滨吟诗作赋,挥毫题词,偶住亭、题榕阁因此而得名。抗战时期,著名导演谢晋曾就读于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曹禺、洪深、焦菊隐、马彦祥、陈鲤庭等戏剧名家曾在这里任教。 江安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 详细++

兴文石海洞乡

兴文石海洞乡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兴文县中城镇南30公里处。因奇石林立、洞壑连襟而得名。  地域规模  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由天泉洞中心景区、九丝山景区、大坝鲵源景区、周家沟溶洞景区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岩构成,分为石林、石海、溶洞三个部分。石海岩石多呈三角形凸起,石高1米~2米不等。石林怪石嶙峋,有石门、石柱、石笋、石人、石兽。整个景区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纵横交错,洞重洞,洞托洞,洞穿洞,大小溶洞相互交错,构成庞大的地下溶洞群。天泉洞景区溶洞和石林结合,14平方公里的石林掩盖着26个洞穴,其中天泉洞、天梁洞、天狮洞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被列入全国十大洞穴系统之列。天泉洞空间高大奇伟,共5层,有12个大厅,体积达270万立方米,居全国各大洞之首。主洞长1300多米,高约50米~100米。洞内地面干燥,空气清新,冬暖夏凉。  游览之处  主洞三、四层  开放游览主洞第三层、第四层,面积8.l万平方米,分为穹庐广厦、长廊石秀、云步通幽等7个大厅。各大厅景观别具一格,钟乳、石花、石纬、石柱等组成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景致。主洞内有宽敞的大厅,也有迂回的长廊;有对峙的"高山",也有卧波的"长桥";各种钟乳石岩溶于奇异状,瑰丽万端,宛如一个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主洞两旁又有耳洞、吊洞等10余个大溶洞,上下交错,形成洞中有洞、洞下有洞的奇观,并有阴河穿流其间。阴河河水清澈,鱼儿漫游,有发出微微磷光的亮虾;有珍稀的玻璃鱼,形如蝌蚪,小巧玲珑,颜色粉红,全身透明,肝胆可见,听觉灵敏,难得一见。  小岩湾等  位于天泉洞后洞出口处的小岩湾大漏斗、大岩湾大漏斗,为喀斯特溶斗,尤为壮观。其中小岩湾大漏斗直径650米,深208米。绝壁大都呈竖线条,色泽青灰,银光闪烁,宛如飞瀑悬垂。绝壁中段有2000多米自然栈道与天泉洞后洞出口处相连。与之相隔400米的大岩湾漏斗,东西直径700余米,南北直径450米,最深处230米,呈葫芦状,与天梁洞相通。它们都大大超过被称为世界第一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直径330米,深70米)。

长宁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长宁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梅硐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双河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硐底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花滩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竹海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双河文庙 龙吟寺石刻造像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老翁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双河文庙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古河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下场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龙头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双河文庙 龙吟寺石刻造像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开佛镇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铜锣乡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桃坪乡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双河文庙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铜鼓乡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井江乡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三元乡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双河文庙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富兴乡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双河文庙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梅白乡 长宁苦竹寺 仙寓洞 双河文庙 宜宾忘忧谷 飞泉峡 龙吟寺 碧浪湖 七个洞崖墓群 余泽鸿烈士纪念馆 宜宾长宁西部石林 宜宾长宁佛来山

长宁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