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昌都市 >> 卡若区

卡若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内的四级台地上,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公元1444年创建的。昌都强巴林寺有五大-世系,十二个扎仓,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并辖周围小寺70座。该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可以说是汇集了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代表了昌都一带最高水平。强巴林寺不仅是康区最大的寺庙,而且还堪称康区文化艺术宝库。强巴林寺的古庆跳神素以狰狞逼真的面具,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宏大的场面而闻名雪域高原。该寺跳的铖斧舞,服饰整齐华丽,舞姿古朴典雅,配器简约清越,以该寺独有的宗教舞蹈为形式的昌都藏戏在整个西藏自成一派。该寺-跳的“卓”舞更是一绝。拍照提示:要想拍摄两江环抱寺庙和周围鳞次栉比的僧房和藏式民房组成的壮观景色,需要到昌都镇对面的达玛拉大山的山腰,可以在乘车路过时停下拍摄,那里可以很容易就选到好的角度。  交通如果你不想坐出租车上去的话,就要从昌都镇老区昌庆街对面那个广场的一角,沿一坡度极陡的盘山公路往上爬,好在路不是很长,大概十来分钟就可以走到寺庙大门口。出租车价钱为5元。   地址: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昌都镇  类型:寺庙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部分大殿在下午四点后关门。  门票信息:  去该寺参观,现在还不用买门票。  

邦达草原

  邦达草原位处昌都地区三江流域之高山深谷中的邦达草原是一块地势宽缓、水草丰美的高寒草原。怒江支流玉曲上游蜿蜒流淌其中,两岸广阔的低湿滩地上生长着茂密低矮的大蒿草、苔草之类的草甸植物,绿茵如毡,除成群牛羊在那里游荡觅食外,偶尔也会有一些藏原羚出没于其间。因位处西藏东部,降水稍多于西藏中西部地区,牧草生长状况较好,这里是西藏境内较为优良的天然草场,畜牧业比较发达。  夏天草原上到处是沼泽地,到处流淌着雪山的融水和雨水。高原上的雨不下则已,一下就是瓢泼盆倾,昏天黑地,有时还夹着冰雹。雪山融水和雨水慢慢又汇聚成无数的小溪,最终流到玉曲里,这景象在无垠的草原上恰似一条条飘飞的丝带。  遥远的地平线尽头,是一座连一座山势平缓而又变幻无常的山岗。秋天从拉萨转回的时候,草坝常常为茫茫的大雪覆盖,无垠的原野上似乎了无生机,连到处都是的乌鸦都藏起了它们的身影。有时回首望去,在一片辽阔沉寂的白色旷野中,马帮商队仅只是一串小黑点,它们像一队蚂蚁一样缓缓移动,似乎在将比他们自身重得多的东西搬运回自己的家里去。那巨大的雪原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更突显出马帮们敢于闯荡冒险的胆魄和毅力。  独特优裕的草原环境也使邦达成为许多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区,诸如贝母、人参果、大黄、大叶秦艽和红景天等,其中最知名的是冬虫夏草,十分名贵。  这里曾是过去著名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现在已开辟了贯通西藏与川、滇、青等邻省的川藏、川滇等公路,1995年又在此高原上建立了邦达机场,开辟了昌都至成都的空中航线。机场海拔4330米,是世界上最高、跑道最长的机场。邦达机场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昌都至成都的行程与时间。以往从昌都至成都的公路长达1200公里左右,须翻越五、六座大雪山,跨过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与大渡河等大河深谷,起码要三、四天的时间。如今不到2小时的空中航程就能轻易翻过横断山脉来往于邦达与成都之间,极大地加强了昌都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昌都地区社会的发展。  门票  无  景点位置  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  

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卡若遗址位于昌都地区行政地(昌都镇)以南约12公里处,澜沧江西岸卡若河出口的二级阶地上,高出江面约60米,海拔3225米;东北紧邻214国道,西南500米处为今卡若村,南依扎日山,北接子隆拉山。卡若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1978-1979年两次发掘。遗存分为早晚两期,年代距今约5550-4100年。卡若遗址已经发掘的1800平方米有面积内,建筑遗存十分密集,上下重叠,左右相并。其类型也比较复杂,有房屋、烧灶、圆型台面、道路、石墙、圆石台、石围圈和灰坑等。卡若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卡若遗址内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根据房基剖面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圜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遗址内出土的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其次为细石器和磨制石器。陶器中早期红陶较多,晚期灰陶较多。该遗址是西藏高原第一次考古发掘的遗址,对研究西藏地区的原始文化及其相邻地区的关系等,有重要的意义。  卡若遗址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文化遗址,在中国考古学和西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卡若遗址是迄今西藏高原保存最好、最系统、年代最正确、遗物和遗迹最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对于认识和探究高原史前时期人类文明及其所处环境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交通要从昌都搭便车或包出租车,出租车大约收费100元。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县卡若村  

谷布神山

  昌都日通的谷布神山是康区十八座神山之首,位于昌都县日通乡与如意乡交界处,距县城40公里。谷布神山是昌都附近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5400米左右,登上峰顶,周围的群山尽收眼底。谷布全称为“杂加谷窝琼普”,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巨型大鹏鸟从远方飞来,在此栖息时,在山顶啄穿一个大洞,故称之为琼普,意为大鹏穿透的溶洞。  谷布山势雄伟,异峰突起,山顶是裸露的石灰岩。由于海拔高,故处处显露出高原岩溶经历几千万年日晒雨淋所形成的石芽、石柱、溶洞。位于谷布半山腰的称之为乃宁的洞,是该山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洞,传说莲花生大师在此修行过。洞口处建有不少佛塔和塑像,洞口虽小,沿内则是巨形的溶洞,至少可容纳二、三千人,堪称全区第一大洞。  在谷布神山东面半山腰的岩石山有称之为昌都三大-的圣湖,虽说是湖,其实大不足10平方米,小不到0.5平方米。不过在海拔这么高,水源不足的岩山能看到湖泊,乃是谷布神山的一处奇观。      地址: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日通乡  类型:湖泊山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891-6650859  门票信息:  门市价:40.0元

大脚印奇观

  导游昌都镇至帮达机场的公路40千米左右的路边,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大脚印”的奇观。在路旁一处近乎陡直矗立的石壁之上,有几个模糊不清的状如人脚印的痕迹高悬在峭壁上,仔细看去每一个“脚印”都巨大如斗。当地有关部门用红漆在石壁下方写的一行既像是解释又像是该处景观名称的一行字—“侏罗纪早中期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古脊椎动物活动遗迹”,而当地老乡早已虔信这是一处圣迹,并用自己的方式来为此作了解释和结论—那就是石壁下那些老乡献上的哈达和风马旗。交通去“大脚印”的路是号称昌都地区最好的公路,路面为平整的柏油路面,车程大概半个小时即到。可以搭乘去机场的各类车辆或那些由川藏北线转到南线帮达、波密或左贡的长途货车,也可以在昌都镇包一辆出租车前往,价格按车型的不同而不同,奥拓车一般来回60~80元,桑塔纳来回一般120元左右。      地址: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昌都镇  类型:地质地貌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噶玛寺

噶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游噶玛寺位于昌都县扎曲河上游约120公里的白西山幽静山谷内,其中能通公路的里程为95公里。由噶举派高僧创建于1185年,该寺是噶举派的祖寺,噶玛噶举派也因该寺而得名。噶玛寺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其建筑别具一格,文物古迹众多,是康区著名的古刹之一。噶玛寺的大殿为单檐歇山形式,屋面覆盖琉璃瓦,屋檐正中是藏族工匠设计建造的狮爪型飞檐,左边为汉族工匠建造的龙须型飞檐,右边为红领巾西族工匠建造的象鼻型飞檐。大殿内一尊17米高的弥勒佛,是目前昌都地区保留焉的最大的泥塑佛像。第二世噶玛拔希从内地带来的汉柳树至今根深叶茂,高僧都松钦巴等人的灵塔也完好无损。明使臣来噶玛寺赠送的万岁牌旌旗缎带、丝绸等刺绣品、近百幅传世唐卡以及不少佛像、陶器、高僧遗物、贝叶经、瓷器等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地址: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扎曲河上游约120公里的白西山麓  类型:古迹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电话:0891-6650839  开放时间:  8:00-19: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5.0元

查杰玛大殿

查杰玛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杰玛大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镇,距县城30公里。  查杰玛大殿是昌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寺。属杨贡寺管理。杨贡寺是由高僧桑吉温于公元1277年创建的,是达垅噶举派的主寺之一。公元1285年,由桑吉温奠基修建查杰玛大殿,并于1328年竣工。该殿一向以雄伟壮观的气势、珍藏众多的佛像经典而闻名于世。  大殿面积为3334平方米,大殿分为花殿、红殿和白殿,共三层,另加大金顶,高度为48.5米,竖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约9米,需2人合抱。大殿坐西朝东,总建筑面积3334.64平方米。建筑主体呈四方形,边长53米,殿内柱子林立,共耸立180根柱子,其中64根柱子高约15米。殿堂为三层,高48.15米。下层楼见方长53米,中层每面长度为40.30米,上层每面长度为12米。这些柱子将殿中的天窗托起,使得原本封闭的大殿,透漏出明亮的光线,较好的解决了藏式寺庙建筑中通风透气不畅、光线不足的问题。  查杰玛大殿第一层为“条花殿”,墙厚1.6米,高13.5米,外墙用红、白、黑三色颜料涂抹竖型纹饰,每道竖条有一米多宽。殿内有巨型大柱64根,每根笔直粗大的木柱高达15米。第二层为“红殿”,外墙涂-色,楼高9米。第三层称之为“白殿”,墙体涂白色,楼高5米。查杰玛大殿的殿顶有高耸的金顶直指苍穹。昌杰玛的造型独特,外观呈正方形形状,长51米,宽56米,给人以沉稳庄严和神圣之感。底层绕寺墙一周设有无数个转经筒,供善男信女们转经朝圣。  查杰玛大殿的红殿和白殿逐渐向里收分,又饰以飞檐金顶、呈飘逸升腾之势。加之整座大殿在颜色运用上十分丰富,对比强烈,上白中红下花,极富层次和立体感。经过巨大的寺门进入殿中,抬首随处可见雕塑精美的菩萨-塑像和不计其数的唐卡。查杰玛大殿是类乌齐寺的主殿。大殿为三层,分别由三种颜色绘饰。第一层为“条花殿”,墙高13.5米,外墙用红、白、黑三种颜料涂添竖形纹饰,每道竖条有1米多宽。殿内有巨型大柱64根,每根笔直粗大的木柱高达15米。第二层为“红殿”,外墙涂-色,楼高9米。第三层称之为“白殿”,墙体涂白色,楼高5米。殿顶有金顶直指苍穹。  查杰玛大殿外观呈正方形状,长51米,宽56米。底层绕寺一周设有无数个转经筒,供善男信女们的转经朝圣。红殿和白殿逐渐向里收拢,又饰以飞檐金顶,呈飘逸升腾之势。加之整座大殿在颜色运用上十分丰富。对比强烈,上白中红下花,极富层次和立体感。经过巨大的寺门进入查杰玛大殿中,抬首随处可见雕刻精美的菩萨-塑像和不计其数的唐卡。据介绍,历史上类乌齐大殿中有大大小小佛像4万余尊,可见其数量和规模。  过陡直的楼梯进入二层红殿。查杰玛大殿内的壁画虽是大殿重建时新绘制的,在两面巨大的墙上,绘制了噶举派的历代祖师和大德高僧,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噶举派产生、发展和兴盛的历史。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大殿第三层的“白殿”则珍藏着寺庙的镇寺之宝:有相传为桑吉温在建寺时从上部达垅带来的释迎牟尼紫金佛像,据说佛像内有佛陀的舍利和一节指骨。有元、明、清时代的唐卡精品数十幅;有用金汁、银汁写成的经书。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有雍正皇帝赐赠的象牙碗、象牙桌面。五世0-所赠的金银镶花茶壶、大象牙,有格萨尔王及其大将的马鞍和宝剑等。  查杰玛大殿珍藏着质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桑吉温的银质佛像,传说为格萨尔用过的马鞍和战刀,八瓣莲花的时乐金刚像,明、清时的唐卡,不同历史时期的金属造像,雕刻精美的经板等。当地有土谚:“朝拜过大昭寺,再朝拜查杰玛大殿”。  历史上类乌齐大殿中有大小佛像4万余尊,可见其数量和规模。大殿第三层的“白殿”则珍藏着寺庙的镇寺之宝。有相传为桑吉温在建寺时从上部达垅带来的释迦牟尼紫金佛像,据说佛像内有佛陀的舍利和一节指骨。有元、明、清时期的唐卡精品数十幅。有金汁和金银汁写成的经书。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有雍正皇帝赐赠的缎子座后屏、象牙碗、象牙狮、象牙桌面,五世大赖-所赠的金银镶花茶壶、大象牙,有格萨尔王及其大将的马鞍和宝剑等。  2006年查杰玛大殿作为元至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门票  50元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县  

朱葛山

  朱角山,海拔4688米,位于拉萨昌都县城俄洛乡境内国道317线上,距县城约40公里。朱角山一带,崇山峻岭、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植被极为丰富。国外专家在朱角山的半山腰上,发现了成片的唐代古柏树,据测算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可谓世界柏树林中的寿星。这对于研究古代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其它科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朱角山对面,有一个称为作揖卡的坝子,坝中有昌都强巴林寺第四大-加拉的夏季避暑圣地。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昌都附近最理想的耍坝子的地方。在坝子北面的山谷里,有几汪季节性的温泉。这里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象万千。   门票   30元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昌都县俄洛镇  

小恩达遗址

小恩达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恩达遗址是今考古界近年发现的西藏地方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遗址之一,因位于昌都镇的小恩达村附近而得名。小恩达遗址海拔3200米,面积为10000余平方米。经1986年调查并部分考古试掘,发现有大型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片和木炭渣等遗存。据推测,年代与卡若遗址相近,文化特征与卡若遗址的文化特征基本一致,距今约4000多年。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县城北小恩达村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邦达镇

  昌都地区八宿县辖镇。位于县境中东部的怒江北岸,东与左贡县接壤。海拔4 000米以上。主要以藏族为主,有少量经商的汉族,属半农半牧乡镇。牧业资源主要有牛、马、羊、驴、猪等。帮达镇交通便利,318国道和214国道贯境,是通往左贡、芒康、八宿、昌都、拉萨等地的必经之地。境内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邦达机场,架通了内地与昌都的空中桥梁。  景点位置  昌都地区八宿县邦达镇  

朱角山

  朱角山位于昌都俄洛乡境内国道317线上,距县城约40公里。朱角山一带古木参天,有成片的唐代古柏树,据测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可谓世界柏树林中的寿星,是研究古代气候形成和变化的珍贵实物遗存。  在朱角山对面,有一个称为作揖卡的坝子,坝中有昌都强巴林寺第四大-加拉夏季避暑圣地,并有大量造型美观的佛塔,形成了颇为壮观的一片古塔林,风光别致。   

昌都烈士陵园

  昌都烈士陵园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1950年10月6日,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先后进行了岗托、生达、类乌齐、宁静、盐井等战斗,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昌都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奠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础,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巩固西南边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解放昌都、民主改革、平叛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后有1180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不同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为缅怀先烈,陵园于1985年始建,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有烈士墓、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广场、纪念馆等。陵园是西藏自治区自治区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达玛山

  1976年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组在西藏昌都达玛山坡发现了极为丰富的恐龙化石。达玛山海拔4000~5000米。这些化石来自10公里范围内的5个化石产地,共发掘出约4吨重的20多箱标本,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恐龙化石产地。  经研究鉴定,出土恐龙化石可分为3个不同地质时代的脊椎动物化石动物群,它们多数是首次发现的新属种,如宽肋达马拉龙、扎曲澜沧江龙、大野微齿龙、昌都埃西龙、达布卡巨齿龙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画匠之乡噶玛乡

  有“画匠之乡”美誉的噶玛乡,绘制唐卡、壁画的历史可追溯到800年前,现流传于西藏的“嘎当噶志”画派,就是由当地画家所创。

盐井旅游景区

盐井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是沟通西藏和中原的古代主道之一——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盐井位于芒康县与云南德钦县接壤的地方,包括上、下盐井、曲孜卡、木许四个乡,海拔较低,约2500米。澜沧江畔井里的卤盐水,为盐井的盐田提供了大量的盐巴,使这里出现了家家户户屋顶铺了一层白雪似的晒盐奇观。除了盐外,更罕有的要数在上盐井的西藏唯一一座天主教堂。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陕西西路  

卡若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镇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俄洛镇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卡若镇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芒达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沙贡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若巴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埃西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如意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日通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柴堆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然乌湖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达玛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画匠之乡噶玛乡
妥坝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嘎玛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面达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约巴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拉多乡 宗洛·向巴克珠 罗梅 江措 强巴林寺 邦达草原 卡若遗址 谷布神山 大脚印奇观 噶玛寺 查杰玛大殿 朱葛山 小恩达遗址 邦达镇 朱角山 昌都寺 昌都烈士陵园 达玛山 画匠之乡噶玛乡

卡若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