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红河州 >> 个旧市 >> 鸡街镇

鸡街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

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河·个旧锡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个旧悠久的锡文化为背景,以文化创意为切入点,以锡工艺为主导,融入发展个旧青花工艺瓷、银工艺品和青铜器工艺品制作,并整合红河州民族文化及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资源。园区筹建以来,一直坚持和传承锡文化,在推动地区产业发展的同时,完整地保留了“斑锡技艺”这一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园规划面积达115亩,园区内共包括三大文化体验区域:商品购物广场、文化交流中心和生产加工区。目前,园区现已建设完成800平方米的锡工艺品生产车间,近2000平方米的现代钢玻结构文化汇展中心,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其他文化名人个人工作室等。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蔓耗绿水河热带雨林

  出个旧市区,穿过个冷公路遂道,至红河边上的冷敦,一路观赏着红河两岸的绮丽风光,再往南行驶50余公里,便到达了迷人的蔓耗绿水河热带雨林。  蔓耗绿水河热带雨林位于个旧市最南端的蔓耗镇绿水河发电厂区域内,南与国家一类口岸—河口相连;北距个旧市区90公里;东北面与蒙自县相连;东南毗连屏边县;西边以红河为界与金平县隔河相望,具有“一片森林连接四县一市”的独特区位。  红河谷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极为复杂的地质地貌和土壤类型,构造了丰富的地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孕育了具有红河特点的热带雨林。蔓耗绿水河热带雨林位于东经103度22分,北纬23度,海拔145.35—478.5米,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地带,面积约4平方公里。热带雨林主要集中在蔓耗镇绿水河的中上游低山河谷地带,这是一片由热带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多种群落类型组成的热带山地森林植被。蔓耗热带雨林形态属峡谷森林,各类珍稀植物大多生长在陡峭的山崖上,森林植被具有鲜明的垂直分布特征,谷底流淌着终年不涸的绿水河。景区内珍稀植物种类繁多,仅木本植物种类就达95科255种,属国家级保护的热带森林植被有20余种,如金花茶、望天树、柄翅果、董棕、多歧苏铁、云南穗花杉、桫椤等,栖息着49科134种脊椎动物。其中,苏铁类植物中的多歧苏铁属世界上罕见的古老珍稀植物,被学术界誉为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它的发现曾轰动了世界生物界。苏铁类植物大约出现在2.8亿年前的古生代至1.8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繁盛时期,植物分布遍及全球,与恐龙并驾称霸地球。到新生代,经第四纪冰川时期,称霸一时的恐龙灭绝,伴随着在生物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绝大多数苏铁类植物的消亡,少数残留下来的苏铁类植物由此被称之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和“大熊猫”。  苏铁类植物对研究植物的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考证价值,一般认为种子植物是由蕨类植物演化而来的,而苏铁类则属于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呈过渡型。苏铁类植物的滋生和发展与漫长的古地理环境的演变分不开,地球史的重大变化时期总是伴随着苏铁类植物的重大变革。苏铁类植物的衍生对研究种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种子植物的区系、古气候的变迁等都有重要意义。因此,野生苏铁类植物被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中,成为世界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对象。在红河北岸局部干热河谷地带的石灰岩山地中,生物学家发现了生长着当今全球最濒危的红河苏铁,这些珍稀植物大部分就集中在蔓耗绿水河热带雨林中。由于红河苏铁树形古朴,四季长青,躯干粗壮且坚硬如铁,叶锐如针且光洁滑亮,其自身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也因此曾有过多起不法分子盗挖、非法收购、非法贩运的事发生。然而,由于红河苏铁是在特定的土壤、特定的气候条件、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繁衍生长,一旦离开原生地带,无论移栽到何处,成活率都几乎等于零。因此,中国植物学会苏铁分会在全国的调查结果中得出“红河苏铁只有在原生地带才能生存”的结论。1996年在我国召开的第四届国际苏铁生物学会上,成立了“中国苏铁保护行动小组”,第一行动计划就是拯救红河苏铁。可以说,红河苏铁是我国至今发现的资格最老、最为长寿的树种,因为,红河苏铁已有2.8亿年的衍生树龄了。除此外,滇南苏铁、叉叶苏铁、宽叶苏铁等珍稀野生苏铁也在蔓耗热带雨林相继发现,由此证明,蔓耗热带雨林植物的多样性和远古性,是世界苏铁品种和珍稀植物品种最多,生物种群最集中的地方,是自然界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宝库。  蔓耗绿水河热带雨林物种万千,繁茂葱郁;彩蝶群飞,鸟语花香;古树参天,藤罗缠绕;奇花异木,遍布山野;高山幽谷,流泉飞瀑。山溪林中过,山风莽中诵,绿色的水吟唱着远古的悲歌,绿色的山深藏着神迷的生灵,身临其景,林中的各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无不让你陶醉在大自然美妙的怀抱中,令人流连忘返。  情人瀑布。雨林中的绿水河沿着陡峭的山崖跌落而下,形成两道明亮的瀑布,恰似一对依依不舍的情人,两瀑布顺壁而泻汇为一体,形成一清澄的深潭,真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  老树抱石。在绿水河下游的河岸上矗立着一棵奇异的万年青树,树干胸围约1米,枝繁叶茂,盘曲错综的树根紧紧围抱着一块巨大的椭圆形石头插入土中,其形酷似老树孵石。  独树成林。这是一棵从石缝中生长出来的榕树,其树根细小弯曲,但从母体上生长出来的10多棵榕树,其枝干棵棵都长得又粗又壮又标直,让人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母亲的伟大。  地下发电厂。热带雨林的外围有一座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地下发电厂,它的建设记录了“备战、备荒,要准备打战”的不平静年代。这是一座设计极为复杂的高水头、深地下、多层次的多级地下发电厂,建成后厂房掩蔽在深山中,带给了人们许多神迷的瑕想。如今参观发电厂已成为旅游项目,地下发电厂的神迷面纱等你去揭开。  热带果园。蔓耗地区适合各类水果的生长,热带雨林范围中的热带果园是绿水河发电厂的职工在建设边疆,美化家园的创业中浇灌出来的一片丰收果实。每逢水果成熟季节,游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到果园里品尝各自喜爱的香蕉、芒果、菠萝、木瓜、甘蔗等水果。  民俗文化。蔓耗地区世居着彝、傣、瑶、壮、苗、哈尼等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俗和风情,他们都能歌善舞。每年的五月都要举行盛大的香蕉节活动,在节日里,江里江外的少数民族香蕉种植专业户都要来打擂台评选香蕉大王,吃香蕉比赛是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内容。7月举行的芒果节与香蕉节不同的是,每到芒果节这一天,居住在红河岸边的各族美丽少女都要来参与“芒果小姐”的竞选,竞选上“芒果小姐”的除了获得证书、奖金外,还将被挂上一串象征着吉祥、美丽、幸福的芒果链。在这两个节日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要用最狂欢的形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  科普园。这是一座以植物园,珍稀动物、珍稀植物图片展览,蔓耗古码头历史介绍,热带雨林昆虫标本、植物标本和发电厂模型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园地。现在,蔓耗绿水河热带雨林已成为红河州集科普、旅游、教学、探险、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尼格蓝色温泉

  个旧市贾沙乡是一片山区地带,由于森林覆盖完整,这里山有多高水也有多高,是个旧城市生活的主要水资源地区,而且温泉资源也极为丰富。尼格蓝色温泉属白云山景区,是个旧市对地热资源最早利用的一个温泉,距个旧市区69公里,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海拔883米,景区占地102亩,两条终年不涸的龙岔河和绿沙河绕着温泉缓缓流过。  尼格蓝色温泉又称个旧市工人疗养院,是深藏在大山中的一处疗养胜地,2006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里挂牌,将尼格蓝色温泉定为“全国劳动模范定点疗休养基地”,这在全国各级工会开办的127家疗养院中,仅有24家疗养院拥有这一殊荣。尼格蓝色温泉最早是1956年由前苏联专家帮助建设的,建筑风格完全欧式化。尼格蓝色温泉建成后一直是个旧产业工人的疗养胜地,直到80年代中期才正式对外开放。尼格蓝色温泉经过近50年的经营,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服务项目也不断增多。景区内现设有标间床位260张,“职工食堂”一次可供260人同时就餐。随着游人的增多,这里丰富的温泉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建成了不同规格、不同档次的室内公共泡池、园林温泉和室外游泳池,新型的SPA水疗系统具有拍打按摩、脉冲按摩、气泡按摩、瀑布按摩、漩涡按摩等9项健身理疗功能,让游人在泡温泉时更加舒适而有趣。同时,每个住宿房间都引入了温泉,游人想怎么泡就怎么泡。尼格蓝色温泉离市区较远,而且是山路,为方便游人到温泉游玩,温泉在个旧市区设立了接待处,游人在出行时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把来回的时间、车辆预订好,便捷的服务,使温泉成为个旧旅游、度假、疗养的好去处。  尼格蓝色温泉的出水水温有74℃,当地人杀猪、杀鸡都直接用温泉水,用不着再烧开水。尼格蓝色温泉水质湛蓝,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如:钾、钠、钙、镁、铁、锌、锶、钼、氡等,是硫磺、偏硅酸、碳酸氢根等复合物组成的复合矿泉,对神经衰弱、神经痛、肌肉劳损、风湿病、外伤后遗症、肩周炎、皮肤瘙痒、肠胃炎、等20余种疾病有明显疗效,特别对职业性铅、砷、汞中毒疗效更为显著。特别是对调理消化功能、消化不良和厌食症状,通过泡温泉胃口都会明显增大,更为神奇的是,皮肤出现干裂,只需泡上一次温泉,裂口就会自然愈合,再多泡上几次,曾经干裂的皮肤即变得细腻光滑,富有弹性。由于尼格蓝色温泉远离市区,山清水秀空气好,院区内又按园林艺术要求建起了凉亭、假山、水谢长廊,到处是一派鸟语花香,一些退休老人便长年住在温泉疗养,无忧无虑地过着吃饭听敲钟,天天泡温泉的日子。  尼格蓝色温泉地处个旧市与建水县的交界处,交界线是一条奔腾的龙岔河,但河上一座锁龙桥又把个旧与建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一座单孔跨度为12米的石拱桥,桥面宽3.5米,由河底至桥面高度也是12米,桥头立有石碑一块,碑文记述了这座始建于清代乾隆54年(公元1789年)的石桥,是由临安府茶甸九品长官及当地乡民320人捐资修建的过程。与别的拱桥不同的是,这座桥的桥面只是一个单斜面,东边高,西面低,恰似一条蜈蚣,当地人又把它叫做“蜈蚣桥”。  大山中的尼格蓝色温泉四周都是高山,这里的山都很有灵气,山中丛林密布,而且深藏着各种珍贵药材,烈日下,山间也会飘彩云,这里的空气格外地清新湿润,深吸一口也润肺。与温泉相连在一起的尼格村是一个彝族村寨,村里的土掌房与温泉的欧式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持着浓郁的民俗风情。每天,村子里传出的公鸡打鸣声、狗叫声、踩碓声和着袅袅的炊烟以及寨子边层层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古老的山乡景色。多年来,当地的彝族群众一直沿袭着一个叫“嘎蚁节”的古老节日。“嘎蚁”是彝语,意为“知了”。尼格温泉因河流纵横,地下水位浅,海拔低,湿度大,森林乔木发育茂盛,非常适合各类昆虫繁殖生长,“知了”就是这里繁殖率最高的一种。当山花烂漫的春季到来时,尼格温泉的山谷里从早到晚都弥漫着不绝于耳的知了声,巨大的噪杂声令人烦躁不安,而且“知了”还吃树叶,吃树根,吸树汁,对自然生态造成一定的危害。为了平衡生态环境,维持彝家山寨的宁静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为了减少过度密集的知了群,尼格村的彝族兄弟发明了一种用竹筒捕捉知了的方法。在每年的4月中旬到下旬这段时间,每当太阳落山的黄昏时候,尼格村的男女老少便聚集在自家的土楼顶上或草屋前,每人手拿一个装有凤凰籽的竹筒,另一手举一支从山上采来的清香树枝,当大家摇响装有凤凰籽的竹筒时,竹筒发出与知了嘈杂声相似的声音传遍整个山谷,这时奇迹出现了,寻着“沙沙”的声响,一群群的知了从茂密的林子里飞出,纷纷降落到人们手举的清香树枝上,这样,知了就被轻而易举地捉到了村民们系在腰间的布袋里,这些知了被炸香后便成了餐桌上的下酒菜。后来,这一奇特的民俗活动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彝族浓烈风情的“嘎蚁节”,在为期一个星期的节日里,前来旅游度假的游人除了可以随意参加“捉知了”外,当地的彝族群众和尼格蓝色温泉的员工们还要在宽敞的场地上举行有烤全羊、对山歌、跳三弘内容的盛大篝火晚会,让远道而来的游人在这独有的民俗民风情趣中过足瘾,那可是一个令人不想睡觉的夜晚哦!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丫沙底温泉

丫沙底温泉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丫沙底温泉是个旧市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新开发的一个温泉旅游风景区,地处陡峭的高山峡谷之中,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这里山体绵延、流水潺潺、古树参天、藤条垂吊,身临其景,一种原始的神秘感便会从心底油然而升。  丫沙底景区的温泉水温度高达92℃,这里的泡池多为露天,在浸泡温泉时也可沐浴阳光,仰望蓝天白云,看小鸟飞翔,听林中蝉鸣,闻遍野花香,很有几分山野的情趣。  看一个温泉是否有医疗作用,可以通过看水是否清亮发蓝,嗅水是否有硫磺味,抹水至肌肤上是否有滑腻感,这样即可检验温泉是否有医疗保健作用。丫沙底温泉是一个典型的医疗热矿泉,富有多种对人体有益及必需的矿物质,如偏硅酸、氟、硫、锂、硼酸、铁、碘、锌等,并含有微量的氡气,这些元素兼有治病和保健的功效。丫沙底热矿泉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刺激兴奋的作用,对心血管也有较强的保健作用,治疗人体痉挛、神经痛、风湿痛、皮肤病、肠胃病均有疗效,同时还有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和预防疾病的作用。丫沙底热矿泉被当地人视为“天医之泉”,由此可见,丫沙底温泉是一个极宝贵而又稀有的热矿泉水资源,它的开发利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乐趣、新的内容、新的享受。由于丫沙底温泉完整的植被,所处原始幽深的山谷位置,使她成为了一处少有的原生态养身地,有省内的旅游专家建议,可将丫沙底温泉旅游区的名称改为“中国丫沙底温泉峡谷风景区”。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龙园水上娱乐中心

  龙园水上娱乐中心  坐落在个旧倘甸乡的龙园水上娱乐中心,算得上是整个滇南最早开发的一个具有规模大、区位优越、设施齐全的水上旅游项目,各种设施都具有全国一流水平。龙园水上娱乐中心是由企业投资兴建的。1995年,当个旧的旅游业还处在扑朔迷离之际,谁也搞不清是该干还是不该干的时候,当时的个旧市地质勘察大队凭借自己手中掌握的地下温水资料,毅然投资2000余万元,在个旧市倘甸乡龙潭口村附近破土兴建了今天的“龙园水上娱乐中心”。“龙园水上娱乐中心”建成开业后,吸引得个旧、开远、蒙自、建水、文山等地的游人蜂涌而至。“到龙园玩过水没有?”一度成为个旧市民的问候语,龙园也在相当一段时间成为红河州最热的旅游景点。紧随其后,个旧市,以至红河州不少地方也相继建起了不少类似龙园的水上游乐城和旅游景点。可以这样说,在红河这块天,龙园开了企业办旅游的先河,算得上是社会投资兴办旅游业的领头雁。  龙园水上娱乐中心占地138亩,它的四周是农家、鱼塘、农田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防护林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牧歌景色。龙园水上娱乐中心的大门是一座别具情调的-城堡,令人对城堡内的世界充满了遐想和神秘感。进入城堡,让人第一眼看到的是两条嘴里吐着水,脚下踏着红云,全身泛着耀眼金光的飞龙,让人不言而喻,这就是龙园。  龙园水上娱乐中心是孩子们的游乐天地,一条迷宫一样的漂流航道,让孩子们在扑朔迷离间又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仿佛经历了一次小小的探险。各种儿童滑水道更是让孩子们惊喜新奇,隧道式滑道、大象式滑道、长脖子天鹅滑道、三口之家滑道,除此外还有极富孩子个性的儿童摸鱼池、儿童戏水池……这些富有情趣的设施,使孩子们在尽兴中自然也培养了一些勇敢者的个性。龙园水上娱乐中心还象一个童话世界,在地毯一样的草地上,到处都是孩子们喜爱的各种仿真动物,大鳄鱼、小斑马、梅花鹿、大象,以及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每一件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令孩子们爱得不想走。  无树不成荫,无花不成景。龙园水上游乐城在破土时就同步进行大面积的绿化,仅投入绿化的资金就达到140万余元,当时栽下的7000多棵名贵花树已经树成荫,花成片。陆地上的游玩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游客休闲度假,龙园水上娱乐中心还依山傍水地建起了别具特色的水上餐厅、水上烧烤、水上歌舞厅、卡丁车,当你玩够水时,到鱼塘边钓钓鱼,吃着香喷喷的烧烤,再喝上一杯沁人肺腑的美酒时,那感觉真是仙了。此外,龙园水上娱乐中心还建有各种规格的会议厅、会议室,以及客房,丰富了旅游的项目,让游人更方便。  龙园水上娱乐中心不仅有着鲜明的现代旅游特色,而且民族风情也很浓。倘甸乡由于山水秀美,这里也居住着很多的傣家人。龙园水上娱乐中心建成后,每年的4月中旬,也就是傣族6月节的时候,倘甸乡政府都要在龙园举行盛大的傣族泼水节活动,节是里有文艺演出,抛彩球,放高升,篝火晚会等,固然,最精彩的还是从斯文到没有了规矩的泼水。龙园水上娱乐中心都充满了野趣,但那吉祥、幸福、愉快、刺激的泼水节确实让人回味无穷,每年傣族的泼水节,倘甸龙园水上娱乐中心都会准备好清澈的水,等待着各路朋友一起来尽情地狂欢。  地址:个旧市倘甸乡

合田民俗村

  合田民俗村  坐落在个旧鸡街镇乍甸片区水龙井村两山之间的合田民俗村,距离个旧市区仅8公里,乘车15分钟就可到达,是个旧旅游项目中最近的一个旅游景点。合田民俗村内有:哈尼族蘑菇房、彝家山寨、傣家竹楼、民族团结广场、游泳馆、网球场……其与别处旅游景区的相似之处是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而其突出特点是整个景区里里外外都显露出一股股浓浓的民族文化味。  在合田民俗村的村口,有两棵高7米的图腾柱,每棵图腾柱下有一直径为2.8米的大铜鼓,游人来到这里,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少数民族的东西。图腾柱是哈尼族和彝族的神柱,柱上的纹饰图案,一般记述的都是他们的信仰和生活。  合田民俗村有一奇特的自然景观,这就是北回归线穿越地。这北回归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你说奇怪不奇怪。我国有句成语叫做“立竿见影”,而在合田民俗村北回归线穿越地,到每年的夏至日中午12点,阳光下我们却看不到自己的身影,就是立竿也不见影。  合田民俗村占地56亩,50%的都是绿地,各种植物都是比较珍贵的热带树种和草地。在这绿地茵茵,阳光妩媚的环境中,最为壮观的要数“民族团结广场”,这是一个像太阳一样燃烧着火焰的广场。广场中心,是一座各个民族都共同崇尚的红色火焰雕塑,在红色火焰雕塑的四周,是一组以生动神态展现世居在红河州的哈尼、彝、苗、瑶、回、壮、布依、拉祜和汉9个民族优美舞姿的雕塑群,雕塑群展示了红河各民族团结发展、繁荣进步、共创未来的美好追求。  合田民俗村在展示当地少数民族风情的同时,还利用村里的自然条件建造了江南景一角,如拱桥、水车、水中荷叶桥、竹林、假山等,“龙泉”便是江南景中的代表作。龙泉紧靠山体,有一个约200平方米面积的长方形泉水池,凭栏观泉,密匝匝的泉眼跳跃着一串串像珍珠一样的泉水。在清澈见底的泉水中,大大小小的鱼儿自由自在地穿行在天然的水草间,观此景色,确实令人悠然自得。与龙泉相连的是村中的钓鱼池,水池中有一座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取名为“金龙腾飞”的雕塑,在5米高的浪尖上,一条腾飞的金龙显得格外地耀眼。由于鱼池风平浪静,环境优美,红河州和个旧市钓鱼协会常组织全州各路钓鱼高手在这里进行钓鱼比赛。合田民俗村建成后,完善的设施为各路游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特别是入门不需要买票,更是方便了远近的游人,还有不少亲朋好友的相聚,都首选在这里,合田民俗村为个旧市民创造了一个近郊旅游的好去处。  地址:乍甸镇水龙井

戈贾森林公园

  《戈贾森林公园》位于个旧市城区的西部,距离市区4公里,东邻个旧市区,西界贾沙乡,南连新寨村委会,北接鸡街镇。戈贾森林公园地处北回归线,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5C一16C,戈贾森林公园立足优越的区位、有便利的交通、宽广的地域空间和良好的森林旅游环境优势,空气清新,戈贾村境内兼具有多种生物资源,有成片人金竹林,戈贾森林公园周边,有成片的金竹林,有锡城镇最高峰龙克青龙山,和白云山林场,林木茂盛,山上长满成片的杜娟花,果树漫山遍野,有两大水库,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随着市区公民闲暇时间的增多,更多市民渴望走出户外,到处在近郊的地方休闲、观光、体育健身,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山区绿色食品。戈贾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风光、舒适的环境,丰富的蔬菜、水果、土鸡等绿色农产品将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为方便外来游客的饮食需要,戈贾森林公园内设有具有戈贾特色的彝家文化、等风味《农家乐》进行餐饮服务,主营具有农家特色的山野蔬菜、土鸡等农家菜,可口的农家饭菜,优美动听的彝家敬酒歌也发展成为吸引四方游客的吸引物。  近年来戈贾森林公园游客的不断增加,为满足外来旅游单位集体会议、活动的需要,戈贾森林公园内建有可容纳100人以上的会议活动室1幢,设有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如:球场、球架、体育健身器材。  改革开放以来,戈贾村委会凭借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富有本村特色的无公害绿色农副产品糯包谷、脱毒马铃薯等精品农业初见成效,金雀花等生物药材种植初具规模,鲁沙梨、黄皮梨、樱桃、蜜桃等优质水果畅销全州,土鸡、肉羊等家畜味美肉鲜,市场广阔。  随着戈贾村无公害绿色农副产品的增长,进一步促进了戈贾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发展。热情好客的戈贾村民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大屯海

  大屯海  大屯海位于个旧市大屯镇和蒙自县雨过铺镇之间,水面面积12400平方千米,最大蓄水量5520万立方,平均水深4.5米。随着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和步伐的加快,大屯海自身的潜在价值和作用正在逐渐表现出来。  大屯海水面宽阔,烟波浩渺,风光旖旎,渔船星星点点,海风掠过海面,更是水波荡漾。当人们信步海边时,真有亲临大海的感觉,远山成粉黛,海上波连波。春天,万亩良田一片碧绿;秋天,稻浪翻滚一望无边。稻谷扬花时,整个大屯坝子里的空气都弥漫着浓浓的稻花香味;到了收割季节,天空也被田里的稻子映照得金光灿烂。  大屯海其实只能算是一个湖,以前,身居大山中的云南人很少有人见过大海,所以都把大一点的湖泊称为海,如长桥海、三角海、阳宗海以及洱海,其实这些都是湖。大屯海属岩溶湖泊地貌,形成于1亿多年前的喜山运动,是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沉积湖泊。大屯海除灌溉耕地外,还承担着当地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历史上,大屯海曾经是个旧重要的经济运输通道。大屯海与蒙自县境内的长桥海相连,滇越铁路通车后,由铁路运往个旧的物资到达蒙自碧色寨车站后,就由牛车搬运至长桥海边,装船转运大屯海抵达大屯,物资上岸后再由马帮经白沙冲古驿道驮运到个旧及老厂、松矿、卡房等矿山。  其运输的物资主要是煤炭、粮食、木材、布匹、盐、纸、糖等,以及其它生活用品,一时运不走的货物,便存放在海边的货仓里。同样,个旧的一部分大锡也是由马帮驮运到大屯海边装船,从“海上”运抵碧色寨车站上火车出口。在大屯海水上运输鼎盛时期,每天在海边等候的牛车达500多辆,载重5000千克的大木船也多达50余艘,从早到晚,木船扬帆穿梭在10里海面上,那壮观的运输场面直到1921年个旧至碧色寨段铁路建成通车后才逐渐结束。  地址:个旧大屯镇

蛮耗热带雨林

  蛮耗热带雨林  蛮耗热带雨林位于个旧市最南端的蛮耗镇绿水河发电厂区域内,南与国家一类口岸河口相连;北距个旧市区90公里;东北面与蒙自县相连;东南毗连屏边县;西边与红河为界与金平县隔河相望,具有“一片森林连接四县一个市”的独特区位。  红河谷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极为复杂的地质地貌和土壤类型,构造了丰富的地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孕育了具有红河特点的热带雨林。蛮耗热带雨林位于东经103度22分,北纬23度,海拔145.35—478.5米,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延伸地带,面积约4平方公里。  热带雨林主要集中在蛮耗镇绿水河的中上游低山河谷地带,这是一片由热带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多种群落类型组成的热带山地森林植被。蛮耗热带雨林形态属峡谷森林,各类珍稀植物大多生长在陡峭的山崖上,森林植被具有鲜明的垂直分布特征,谷底流淌着终年不涸的绿水河。  景区内珍稀植物种类繁多,仅木本植物种类就达95科255种,属国家级保护的热带森林植被有20余种,如金花茶、望天树、柄翅果、董棕、多歧苏铁、云南穗花杉、桫椤等,栖息着49科134种脊椎动物。其中,苏铁类植物中的多歧苏铁属世界上罕见的古老珍稀植物,被学术界誉为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它的发现曾轰动了世界生物界。苏铁类植物大约出现在2.8亿年前的古生代至1.8亿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繁盛时期,植物分布遍及全球,与恐龙并驾称霸地球。到新生代,经第四冰川时期,称霸一时的恐龙灭绝,伴随着在生物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绝大多数苏铁类植物的消亡,少数残留下来的苏铁类植物由此被称之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和“大熊猫”。  地址:个旧市蛮耗镇

个旧金湖

  个旧金湖  个旧金湖位于个旧市中心的金湖又叫个旧湖,毫不夸张地说,金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历史上个旧水贵如油,但雨季来时,四周的山水却沿着阴山脚下的落水洞悄然失去,变得无影无踪。  1954年8月间,3天3夜的滂沱大雨过后,奇迹出现了,落水洞非但没有落水,反而大量地涌出水来,加上滚滚而来的山水,处于低洼地带的工厂、房屋很快便被淹没,个旧城随之变成了一片汪洋。在这紧急关头,个旧市委根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正确决策:留住洪水,筑堤围湖,变祸为福,造福人民。于是,一个面积为0.8平方公里,畜水能力为500万方的高原湖泊诞生了。这飞来之湖形成后,个旧市委、政府根据专家的提议取名为金湖,其含义为:个旧盛产金属,湖水来之不易,个旧建设正处于金色年华。尽管行政区域图上已定名为金湖,但多数市民还是习惯把金湖水叫“个旧湖”。  金湖是展示个旧人文景观、都市文化、现代文化和锡文化的中心。沿着金湖岸,建有全省一流的体育馆、体操馆、网球馆,最惹眼的要数用艺术化手法设计的马蹄型观景式体育场,体育场从座向到造型,再到色彩的搭配,都巧妙地与城市的景观融合在一起,观众在看场内比赛时,还可观赏城市风光,同时,场外市民也可看到场内的活动情景,形成内外互动,而在平时,敞开式的体育场就是湖边一道美丽的风景。  由于金湖水变清,给个旧市民创造了又一个全民健身的环境,现在,金湖上每年都有龙舟赛,个旧还是全省条件最好的滑翔伞训练基地,运动员从老阴山顶起飞,落点就在金湖上,彩色的滑翔伞在城市上空飞舞,装点了锡都的浪漫和时尚。

金湖文化广场

  金湖文化广场  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锡都个旧是一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从众多的艺术雕塑中,我们便可领略到这座城市浓厚的锡文化品位。经巴金家人同意,由巴金老人的字题就的“金湖文化广场”,就是锡都最大的一块群众文化广场。它坐落在老阴山脚下,背靠悬崖,面对金湖。在这里,你可尽情地吸阴山之灵气,纳金湖之精华,享阳光之温暖,赏锡都之美丽。  金湖文化广场原先是一个尾矿泥塘,在城市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原堆积尾矿的泥塘经技术处理后重新利用,在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后,于2004年元旦正式落成了这个占地8.22公顷的金湖文化广场。广场的建成不仅扩展了个旧的城市空间,拓宽了个旧人的视野,还填补了个旧没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广场的空白。  在金湖文化广场的入口处,有一组反映个旧锡矿早期生产的雕塑:背塃、驮塃、磨塃、洗塃、炼锡,游人通过这5组雕塑便可对旧时个旧生产大锡的过程有一个粗略的了解。除此之外,还有一组取名为“艺术奇葩”的雕塑,这组雕塑展示了个旧特有的“锡工艺品”,它在祖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一枝独秀,风采迷人。  金湖文化广场的中心广场为太极广场,该广场边缘是一个环形水池,水池上架有三座拱形汉白玉“水晶桥”,图中的阴阳极线用鹅卵石铺垫,两颗极点,一颗是方形的,另一颗是圆形的,寓意为天圆地方,天地无限大。在太极广场的外围,还标有明显的太极码,站在广场中央,让人感觉到头顶阴山,怀抱金湖,仿佛世界也装在了自己的心中。  地址:个旧市金湖旁

老阴山

  老阴山  老阴山高矗入云,座落在个旧城的东面,山间常有玉带般的云彩萦绕着,它的海拔高度是2162.7米,与个旧市区的垂直高度是473.7米,山顶的气温要比市区低两度左右,而且风大。  老阴山是个旧的母亲山,从金湖西岸看,老阴山就象一位沉睡中的母亲,是老阴山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个旧人。有山才有个旧,个旧人注定和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开门见山,倚窗望山,既是生活在大山中,个旧人也就有自己的生活乐趣。靠山吃山,靠山玩山,老阴山近在咫尺,触手可摸,玩山便成了个旧的一大旅游特色,而登老阴山便是一种享受。  老阴山登山道有两条,一条是现在的登峰大道,另一条是位于金湖文化广场的北登山道,两条登山大道都是相通的,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环山大道。由于方位不同,两条登山大道也就各有景色。南面的主登山道绿树林荫,满目苍翠,可观-,可听鸟鸣。而北面登山道侧山崖峻峭,坡陡道险,但全城就在你的脚下。  为了方便游人登山,整个环山登山道按照规划将修建九个观景亭,南道设一心亭、功德亭、三宝亭、四方亭;北道设五善亭、六角亭、七星亭、八戒亭、九莲亭,除此外,北登山道还将设望乡台和南天门。  同是到达山顶,无论是凌空乘缆车,还是徒步登山,感受都是愉快的。在老阴山观风景美不胜收,满目的青山翠竹,无遮无拦的阳光,远处的山峰,这让我们不禁会想起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内涵是多么的深远。

宝丰隆中西合璧式建筑

  宝丰隆中西合璧式建筑  随着滇越铁路的开通,到个旧矿山干矿的外地人日益增多,不少人背井离乡初到个旧矿山身无分文,到离开个旧时已腰缠万贯,银子也要用马驮,他们衣锦还乡便买地,盖祠堂,建花园,摇身变成当地富豪。外地人在个旧干矿富起来就地造楼建房的也不少,如李家花园、彭家花园、周公馆、十三格铺子、贸易货栈……在这些私家豪宅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宝丰隆”。  宝丰隆是旧时个旧的一个豪宅,现在是个旧市的文物保护单位。宝丰隆原来的房主叫李聘,云南石屏县人,是清末民国初年个旧的名商巨贾。1916年,李聘开始出巨资兴建宝丰隆,历时10年,于1926年才竣工入住使用。直到解放前,宝丰隆一直是个旧最大的炼锡炉房和最为豪华的私家住宅。  宝丰隆从设计到施工所渗透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完全与李聘见多识广、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关。宝丰隆是一座既有西欧城堡情调,又有中式庄园特点的建筑物,耗资颇巨,堪称当时个旧楼房之最。宝丰隆占地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宅院四周均砌有围墙,南北两端各建有一座二层楼的坚固碉堡,这样规模的私家宅院在当时实属罕见,现在就更没有了。  地址:个旧市胜利路宝丰巷内

宝华公园

  宝华公园  始建于1954年的个旧宝华公园,占地27公顷,辖面山103公顷,是集动物养展、儿童娱乐、革命传统教育、休闲、健身、古建筑群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森林公园。位于其中的个旧动物园,对外开放已近60年,整个园区内有自然生长的苍天古木百余种,园内各类珍稀动物使整个园区成为一个集人文、自然为一体的纯生态园区,放眼整个云南省,除了当时的昆明圆通动物园外,个旧动物园是全省地州市唯一一家动物园。  一直以来,“到宝华公园看动物”,都是个旧人生活和休闲的一部分,从孩提时期被父母带去公园看猴子,到自己成为父母,带孩子去动物园游玩,动物园成为个旧人成长的见证。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投入和南大门、文学林、阴山登峰大道、绿春花塘、滑冰场茶室等的改造建设,大大提升了公园的景观和品质。据园区工作人员统计,宝华公园每年吸引游客近30万人次,晨、晚练者200余万人次,锡都市民在这座天然的大氧吧里,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宝丰隆商号

宝丰隆商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丰隆商号,个旧市西南隅的宝丰巷42号  始建于1916年,由个旧富商李聘丰动工兴建,1926年竣工投入使用,是我市现存的民国年间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炼锡炉坊和商号。其建筑耗资颇巨,时称个旧楼房之最,也是目前我市保存较完好的锡冶炼遗址,还是重要的工业遗产之一,对研究个旧锡冶炼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坐西朝东,为中西合璧混合结构建筑,占地面积7714平方米,建筑面积5132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前大院,前大院为中西合璧走马转角楼四合院建筑,其包括东门楼及戏楼、仿法式主楼、左厢房、绣楼、配房、左碉楼等,宝丰隆商号建筑最具特点的是建筑体量大,在历史上冶炼炉为最大的一处。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盘丘而上,建筑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中、西式建筑风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中西文化在个旧地区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建筑,也是个旧锡文化历史的一个亮点,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个旧云庙(个旧市博物馆)

个旧云庙(个旧市博物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个旧云庙  个旧云庙位于个旧市五一路南端,全称云省庙,又名云南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复修于1918年。天井正面是中殿,左右是厢房,殿前装有刻着十二生肖的青石护拦,殿为五开间,双搭两进结构,平脊飞檐,大型品字型屋架、单檐歇山顶建筑。中殿后面是云庙主殿关圣殿,关圣殿右侧是(石共)玩殿,左侧为财神殿。  三殿均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宝顶鸱吻,翼角起翘。为清代及民国年间个旧锡商及金融、经贸活动中心。存有“个旧公议厂规”、“崇祀开山矿王序”、“会议个旧厂条规序”等矿业碑记。现为个旧市博物馆所在地。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电话:0873-7655866  地址: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区五一路南端

鸡街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鸡街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