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红河州 >> 建水县 >> 曲江镇

曲江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团山民居

团山民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团山民居  团山民居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距县城13公里,是建水的历史文化资源景点之一。  团山张姓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间(1390~1406)由江西侥州府鄱阳县贸易入滇,定居团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清光绪年间,村里的一批人走出家门,到个旧开发矿业,挣得钱财,便回乡建盖豪宅。以此光宗耀祖,辉耀门庭。现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有15处。古建筑7处,包括寨门3座、寺庙3座、宗祠1座。总占地面积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8平方米。整个民居建筑群的民居形式多样,占地不等,规模不同,大小不一,但都以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外雅内秀的各式民居建筑凸现出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这些民居,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品遍布于房屋的梁檩枋拱、门窗隔板、雀替栏楣、槛墙花砖、石缸柱础、束腰(须弥座)石雕等构件上,其形式多样,图案繁多,雕刻精细,风格不一,各具特色。书画彩绘同样是团山民居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据统计,团山村民居建筑中,有书法作品2977幅,绘画作品2617幅,书画作品合计达5594幅,其书体全面,画风劲朗,内容丰富,构图严谨,简炼活泼,布局不拘。  团山民居以其精湛的木雕工艺和民间装饰艺术凸显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见证滇南人民的生产、生活,为滇南民居的建筑精品,是滇南民居的精华。其价值不仅在云南,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1990年9月团山民居建筑群中的“大乘寺”、“张家花园”分别公布为建水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2月团山民居建筑群(包括“大乘寺”、“张家花园”等13个点)公布为第四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团山民居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

建水燕子洞

建水燕子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建水燕子洞位于建水县以东20余公里的泸江河谷中。洞分两层:上洞巨大,开口处为一已崩塌的落水洞,内部为厅状溶洞,洞内簇立石笋、石柱、钟乳石等。洞内原有一座三层楼阁,楼间一树穿堂而过,称为一箭穿三楼,后遭破坏;下洞高十余丈,洞顶密集钟乳石,沪江流入洞内的暗河段长七八公里。洞内光线阴暗,有众多燕子栖息,故名燕子洞。洞外多桃李树,春季群花竞开,为岩洞增色。夏季入洞清凉爽适;隆冬则暖气充溢,亦为燕子洞一大特色。沪江流出建水坝后,进入石灰岩山地中,河水时隐时现,形成众多的地下溶洞、暗河与地表河相互交替的现象。  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景观著称于世。洞外古树名木于绝壁陡崖之间,3万多平方米的自然林地,枝繁叶茂,有数十种鸟栖息。洞内外岩壁上巢居着数十万只白腰雨燕,燕子洞因此得名。每年春夏期间,群燕飞来,如万箭齐发,数十万燕子出没其间,呢喃之声不绝于耳,燕声和着水声,在洞内共鸣,汇成一曲声震山谷的溶洞交响乐。燕于洞成盛产燕窝,是滋补美容养颜之珍品。每年8月8日为建水燕窝节,当地农民徒手攀登上50多米高、450米长的洞顶,在钟乳丛中采集燕窝,惊险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现燕子洞每天都进行徒手攀岩表演,无任何保险措施,全靠双手双脚。  “古洞抱奇观不仅春风燕子,何人开胜境遗此流水悬岩”,这是对燕子洞风光的高度概括。溶洞一分为二,一干一湿,一上一下,上为干洞,下为水洞。干洞形似一巨大天生桥,两面透光,洞厅宽敞可容数千人,傍山依势自成一组石殿、石台,筑有凌空栈道和空中游廊。石殿中钟乳、石墁低垂,石帘相掩,数十块摩崖石刻及诗文碑刻遍布洞中,与水洞口的钟乳悬匾遥相呼应。钟乳悬匾是燕子洞独有的奇观,在离河面50米高的洞顶悬垂的钟乳上,挂有历代的上千块匾额,都是当地农民徒手攀登悬岩绝壁挂上去的,令人惊叹不已。  奔腾入洞庭湖形成的地下水洞全长4千多米,洞口高50多米,宽30米,气势雄伟,十分壮观。燕子洞的奇美绝伦还在水洞。据有关专家考证,该洞形成大约已有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由于千百万年急流的冲刷和溶蚀,洞中峭崖嵯峨,钟乳垂悬,千姿百态如鬼斧神工之作,探索其间,如游海底龙宫、艺术殿堂、神话世界,真可谓古、奇、幽、深。  在洞内3千米曲折蜿蜒、高低起伏的游览线上,分布着3组规模宏大的岩溶景观,每一景区各呈现出形形色色的钟乳群,整个水洞大小厅堂数十个,其中最大的达2万多平方米,景点数百个,游览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第一景区“龙泉探幽”,有拔地而起高达34米的“擎天玉柱”,有自江流中涌现的千层莲台,还有“龙女初嫁”、“双象啜饮”、“金毛吼狮”、“瑶台遗址”、“桃源胜境”等数十个景观。第二景区“天街撷美”。在该景区尽头的洞壁顶部,攀上一个大约6平方米,毫不惹眼的洞口,一个面积约3千平方米的更高层次的大厅呈现眼前,钟乳景观异常丰富,大面积卷曲石洁白如玉、晶莹透明,绒毛状、针状、管状;悬垂的、横生的、竖长的,纤细精巧的、奇形怪状的、比比皆是,汇集了所有溶洞的精华,人们冠以“水晶宫”的美称。与第一景区终端紧紧相连,是一条高于河床35米的绝壁长廊,全长250米,面积达2300平方米,长廊被石柱、石幔、石屏风分隔成若干厅堂,有“倩女迎宾”、“翠盖拥美”、“老宫瑰宝”、“象耳空垂”、“古堡黄昏”、“八仙赴宴”、“老僧望月”、“取经路上”等景点,并有300平方米的休息厅。第三景区“梦幻世界”距二景区终端120米,是与水洞相连接的一个独立旱洞,洞高40米,呈椭圆形,景区面积达2万平方米。该景区景观集中,为燕子洞景观的精华所在,占已发现景观的三分之二。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天鹅戏蟾”、“双螺对语”、“犀牛望月”、“鲲鹏展翅”、“南国椰林”、“璇宫别景”、“龟蛇争雄”、“欧洲大舞台”等奇观异景。洞内悬垂的钟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  路全长750米,从洞口乘龙舟顺流面下,可饱览沿河的奇观美景,置身于燕子洞宏大壮观的洞腔之中,并直驱第三景区“梦幻世界”大厅。该厅面积为13000平方米,大厅右侧置有彩色灯光喷泉和瀑布,游客在此犹如身临五彩缤纷的仙境,可翩翩起舞于300万年前的舞厅中,并可品尝到建水的风味小吃,购买各种纪念品。  在燕子洞第三景区的开发中,开发者于景区后部发现磨制石器二件,砍砸器一件,并伴有水鹿、猪、狗、松鼠等动物的牙齿、骨骸以及炭屑。经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研究室主任张兴永鉴定,为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今后将作为一个新的景区———文化旅游区加以开发。  -委员长早在辛亥革命后,任滇军营长驻军建水南校场期间,就游历过燕子洞。1962年6月9日,委员长来滇南视察看望段正罡,路过此洞,停车再游,兴致盎然,离去后作《燕子洞》诗一首:“满岩燕子窝,燕儿舞婆娑。春来秋去也,唯尔子孙多。游客题诗话,农夫禁网罗。洞内新天地,贯通建水河。二十公里远,开远露伏波。前曾为匪窟,肃匪动干戈。道人称百岁,香客信无讹。临安风景地,避暑气温和。”  云南省省长和志强1987年12月30日亲临燕子洞视察,当场挥毫题词“洞幽燕奇,南天一绝”。1989年1月10日至12日,中保洞穴考察队联合考察了燕子洞,保加利亚洞穴联合会主席、著名洞穴专家P.贝龙博士给予极高评价:“燕子洞是亚洲最壮观、最大的溶洞群之一。由于它有燕子、巨大的面积和河流,在世界级的溶洞群中也是突出的”。  建水燕子洞景区是建水风景名胜区中最早开发的旅游区。建水县委、县政府从1990年开始,已把每年8月8日定为“燕窝节”。旅游搭台,经济唱戏,届时各方宾客可一睹采燕窝惊险场面,观看民族风情展演,游览建水名胜,洽淡、购买建水名优土特产品,对促进建水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东22公里处  类型:洞穴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873-7821298;0873-7821068  开放时间:  9:00-17:00  交通  燕子洞位于建水县以东20余公里的泸江河谷中,  ①到达建水县交通  ②建水-燕子洞  1.在建水客运站乘坐前往景区的旅游专线车,去程7:00-18:00每当正点发车,回程末班19:00,车程30分钟,票价约10元/人。淡季可能会减少发车班次。  2.在建水客运站乘坐去个旧、开远、蒙自的班车到燕子洞下,票价约10元/人,30分钟左右可到。下车地离景区入口还有2公里路程,可步行前往,或搭乘当地的微型车,10元左右/人。  门票  文庙、朱家花园和燕子洞联票133元/人,燕子洞单门票80元/人建水燕子洞

建水朱家花园

建水朱家花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朱家花园景区位于建水古城中心翰林街中段,是清未光绪年间朱氏族人耗时30余年建造的一座百年历史私家毫宅,整座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有大小房舍214间,天井42个。其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置,为当地“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山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并列联排,又变通组合而成的大型建筑群体,主体建筑分为内宅院、宗祠、后花园。宅院内宗祠、绣缕、商铺、水榭、花厅、池塘、竹林一应俱全;院落纵横有道,房舍鳞次栉比,厅堂布局巧妙,空间景观层次丰富;门窗枋板、柱础栏阶,无不精雕细镂,文气盎然,被誉为“滇南大观园”。它既有皖南民居的精致,晋中大院的气派,又有苏州园林的灵秀,融汇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彩,门、窗、檐、梁、柱、础、栏、屏精美,一步一景、步移景换。走进这座大宅院,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仍在车马喧哗的都市里静静的展示着往日的辉煌。  建水县朱家花园景区是建水古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个下属旅游景区,由建水县朱家花园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管理。1990年12月,建水县人民政府对朱家花园进行初步维修后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1998年被列为“99昆明世博精品工程”,投资800多万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2005年9月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建水主要旅游景区之一。目前正在积极申报4A级旅游景区。  景区导游  每批导游费为30元,  游览线路:大门→循规蹈矩坊→含玉楼→蓄芳阁→朱氏宗祠→水上戏台→怀远厅→内宅院→花厅→后花园。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翰林街16号(近书院街)  类型:园林/花园古迹历史建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873-7653028  开放时间:  8:00-20:00  景区门票价格:每张50元  

纳楼长官司署

纳楼长官司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云南省南部建水县临安镇南40公里坡头乡,明清时有彝族纳楼茶甸长官司。光绪九年(1883年)因内部争议分为四土舍,民国初改为土知州,为纳楼茶甸长官司副长官普氏衙门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于村制高点,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有照壁、操场、大门、大堂、前院、后院,依山而升。厢房、耳房、书斋左右对称。三进四合院有房七十余间。大堂高大,雕刻精细。  纳楼长官司署位于云南省南部建水县临安镇南40公里坡头乡,明清时有彝族纳楼茶甸长官司。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因内部争议分为四土舍,民国初改为土知州,为纳楼茶甸长官司副长官普氏衙门之一。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建于村制高点,占地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有照壁、操场、大门、大堂、前院、后院,依山而升。厢房、耳房、书斋左右对称。三进四合院有房70余间。大堂高大,雕刻精细,四周有土、石墙二道,四角设有碉堡样角楼。  从建水古城南行40公里,便到了位于建水至元阳路边的哈尼族村寨——黄草坝。从黄草坝再西行18公里,就是彝族村落——回新。村落中凸现着一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那就是纳楼长官司署,它既庄严又华伟,着实让人望而惊叹:地处偏僻的深山老林中能出现如此大观之建筑,可想主人之富有,工匠之技艺超前。  纳楼长官司署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明清时期世代统治红河两岸地区的纳楼茶甸副长官司(彝族土司)的衙门。它雄踞红河北岸山腰上,地势险要,造型奇特。建筑占地面积2895平方米,以大门、前厅、正厅、后院为中轴线,由南往北一字排列,厢房、书房、耳房左右对称,为三进四合院,大小房舍共70余间。大门为坊式,屹立在3米的高台上,前有操场、照壁。更奇特的是纳楼司署的四角各建有用于防御的炮楼一座,上面至今还可以看出斑斑点点的弹痕。

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建水古称临安,亦名巴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距离昆明以南220公里处。建水城最早是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城周六里三、城墙高二丈五尺,四门有城楼,楼为三层,各高四丈,非常壮观。建水人文鼎盛,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建立建水州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行院,境内人才辈出。当时建水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要占半数,堪称云南之冠,故而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美誉,也被称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路治在通海),并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  建水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李定国攻占临安城时,南北西三城楼毁于战火,康熙四年又复修,后再度毁损。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旧巍然屹立。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所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水古城内部景观(8张)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变不多见。所以建水从来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1994年,建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建水古城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建水世代古民居建筑艺术遗产之朱家花园  张家花园坐落在建水城西13公里的团山村,建于清代末年,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系张氏私人住宅。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为建水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是一组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  朝阳楼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惠历城,城系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卫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明末,西南北三楼毁于战火,仅存东城楼。  燕子洞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景观著称于世。洞外古树名木于绝壁陡崖之间,3万多平方米的自然林地,枝繁叶茂,有数十种鸟栖息。洞内外岩壁上巢居着数十万只白腰雨燕,燕子洞因此得名。每年春夏期间,群燕飞来,如万箭齐发,数十万燕子出没其间,呢喃之声不绝于耳,燕声和着水声,在洞内共鸣,汇成一曲声震山谷的溶洞交响乐。燕于洞成盛产燕窝,是滋补美容养颜之珍品。每年立秋时节,当地农民徒手攀登上50多米高、450米长的洞顶,在钟乳丛中采集燕窝,惊险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古洞抱奇观不仅春风燕子,何人开胜境遗此流水悬岩”。  久负胜名的双龙桥是一座双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坐落在建水城西5公里泸水与塌村河会合处,因两河犹如双龙蜿蜓盘曲而得名。所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河、泸江河两条河,有一桥镇锁“双龙”之意。  到建水旅游一定要尝尝烧豆腐和过桥米线。烧豆腐1毛到2毛一块(看豆腐的大小),可选择干湿两种佐料蘸着吃。米线2元钱就可以吃到一大碗,如果在插秧前到这里,还可以吃到建水的特产草芽,特别鲜甜。  宾馆酒店:建水的宾馆酒店都采用星级制,目前最高星级是二星级,还有一些准星级酒店。星级及准星级酒店一般在设施设备方面都比较豪华。全天供应热水,开通DVD,IDD国际国内电话,可向客人提供叫早,行李寄存等项服务,房间内部都备有一次性卫生用品,宾馆酒店内都设有餐饮部,旅客可以在里面用餐,也可要求送餐服务,在房间内用餐。酒店的房价每间标间一般在100~200元,套房一般是300~600元。  旅馆:建水的旅馆有的是单位开办的,有的是私人经营的。旅馆的设施一般较简陋,只提供干净的床,开水,公共浴室,室内电视。旅馆的房间分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四人间,每个单人间一般40~60元,每个床位一般是10~20元。其中新华书店招待所在酸角树客运站下车后往东步行十几分钟,朝阳楼东门附近,价格在20元/人以内。   用时参考  1天  交通  建水古城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距昆明约200公里,建水火车站位于建水城北10公里处。  火车:每天往返昆明和蒙自之间的4班列车均经过建水,车程3个多小时。出火车站后有919路往返于火车站和古城东门之间。  汽车:1.从昆明火车站旁边的长途汽车站有去石屏的车途经建水,车程约4小时。  2.从昆明南窑汽车站乘坐去建水的直达快车,票价80元左右/人。  1路、13路、15路等多路公交往返于古城(东门或朱家花园)与建水客运站之间,出租车起步价可达。  【古城内交通】  1.建水古城适合步行游览,从古城东门到西门也就10几分钟。  2.若想寻访更多处的古桥古井,可以租辆自行车,租金约30元/天。  3.出租车白天起步价3公里5元,基本可以走遍全城。  4.县城内的公交都走环线,到达任何地点都是1元。  5.北正街北边-西侧有个乡村客运站,由黄色面包车运营通往县城周边,包括团山村、黄龙寺和碗窑等。  门票  古城免费,文庙、朱家花园和燕子洞联票133元/人,文庙60元/人,朱家花园50元/人,燕子洞80元/人  开放时间  古城全天开放,文庙8:00-18:00,朱家花园8:00-20:00,燕子洞9:00-17:00  景点位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  

建水古城小火车

  为提升建水古城旅游文化内容,弘扬百年米轨铁路辉煌,由建水县和昆明铁路局共同实施的建水至团山民居米轨旅游观光专列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开通试运营。   1915年5月1日,个碧石铁路开工。个碧石铁路也称个碧临屏铁路,是连接滇越铁路的重要路段,是中国最早的民营铁路之一,原为寸轨铁路,1970年经过改建后从寸轨转变成米轨,个碧石铁路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了。   一百年后,建水至团山的旅游小火车开通,百年梦想圆梦。这不仅将为国内保护、开发“米轨式文化旅游”先行先试,探索积累经验。同时,也是建水在恢复保护千年古城;整合、挖掘建水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化和升级旅游产业、打造文化旅游产品、寻求旅游发展创新的一次突破。   建水古城至团山米轨旅游观光列车开行的线路为建水东至团山民居,全程约12.82公里,先期将开通临安站、双龙桥站、乡会桥站和团山站4个站点。乘客不仅可以乘坐列车欣赏沿途乡村田园风光,还可以到达双龙桥、团山民居等著名景区游览。   坐上旅游小火车,线路两侧的景色随四季而异:春天嫩黄的油菜花生机勃勃、夏天碧绿的秧苗满眼青翠、秋天金黄的稻谷传递着丰收的喜悦、冬天波光粼粼的水田在沉静中孕育着新的希望。此外,沿线还将打造包括购物餐饮的露天休闲广场、米轨铁路文化广场、个碧石铁路博物馆、油菜花和玫瑰花田、绿色时光隧道等,构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历史文化旅游风景线。   线路:建水东至团山古村   路程:约12.82公里   站点:临安站、双龙桥站、乡会桥站和团山站  地址:建水县迎晖路临安站  咨询电话:0873—7889655 0873—7888655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建水文笔塔

建水文笔塔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笔塔坐落于建水城西南四公里拜佛山顶。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奇特,式样别致,在中外塔林中别具一格,因形如文笔而得名。塔呈八面体,塔体为青石砌成的实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顶端呈扁状。塔身不分级,通体无檐,无装饰,只可分为塔基、塔体和塔顶3个部分。塔基周长与塔高相等,塔基周长31.4米,塔高31.4米,为圆周率数值。塔身由底向上逐渐收缩,顶部较小,长条状,似笔头。远远望去,凌空拔地而起,犹如一支巨大的文笔挺立于天地之间,故名文笔塔。此塔所在地名为拜佛山,然而整座山上并无一座寺庙,也从来没有善南信女到此朝山拜佛。它的造型与佛塔没有丝毫相同之处,倒很像现代的纪念碑。  文笔塔建造的缘由——和已倒塌的天柱塔同为风水塔,有“重教兴文”、“修文偃武”之意。是出于“以文压武”,以息古时当地常有的械斗之风,同时也是“尊孔崇文”、“儒佛归一”的绝妙例证。文笔塔独特的造型给人以丰富的假想。若从山麓仰望,塔似神笔,呼光唤影,孤高迷离;若在坝子中举目远眺,笔杆巍巍凌空而起,挺拔俊秀,笔尖耸指苍穹,塔身隐没在烟波雾霭之中,恰似一枚欲卉月宫的火箭,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原国家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考察后认为,这种现代派风格造型的古塔“在全国是狂无二的”,是“中国塔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它“形式奇特,其他地方没有”。罗老还欣然题诗赞:“精工巧构擎天表,文笔为名形制殊。不似浮屠胜浮屠,中华宝塔古今无。”  1993年被列为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云南省建水县城南3公里的拜佛山  门票:免费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朝阳楼

朝阳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楼城门占地2312平方米,城墙从南至北长77米,从东至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阁又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镶砌的门洞之上,楼层高24米,为三重檐歇山顶。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巍峨挺拔、气势雄伟。三楼屋檐下悬挂着“飞霞流云”、“雄镇东南”的巨字匾额,是唯一幸存的清代四大榜书之一。檐角挂有铜铃,每当秋风送爽,铃声在清风中清脆悦耳。春夏之间,万千筑巢于檐下的紫燕绕楼飞鸣,呢喃之声不绝于耳,景致蔚为壮观。城楼上木雕屏门雕镂精细、奇丽华贵、人物形象生动、透雕三层,堪称精品。雍正《建水州志》载:“东城楼(朝阳楼)高百尺,千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实为南中之大观。”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  建水的标志性建筑物——“雄镇东南”的朝阳楼,建水人习惯称它为“东门楼”。  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有“小天安门”之称。朝阳楼原名叫迎晖门,亦称东门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祖国边睡古老军事重镇的象征。600多年前,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城,并在四座城门上各建楼三层,东门叫迎晖门(即朝阳楼),南称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名永贞门。清顺治丁亥年(1647年),南西北三城均毁于战火,唯东门朝阳楼完好无损。  600余年高龄的朝阳楼,历经了无数兵灾战乱,饱受了50多次大小地震的颠簸,有几次全城房舍遭到严重损毁,尤其是清光绪十三年(1883年)十一月初二日之大地震。《建水县志》载:“每震时地如雷鸣,人民簸荡如载覆舟,见东门城楼倾侧复起数次”,然东门楼却安然无恙地挺过来了,明朝洪武二十五年铸造的那高2米多,具有很高工艺水平的大铜钟,也完好地悬挂在古楼大梁上。原来这古楼系用48根巨大木柱支撑,分成六列阵势,每列各有8根,中间两列最粗大,直通三楼;其外两列木桩稍细,只通二楼;最外面两列柱围更小,仅支撑一楼屋檐。这种结构法具有强大的抗震性能,故前人有《登东城楼》诗称赞道:“形胜据荒陬,翻身近斗牛。东南几属国,今古一高楼。”  东门的红墙中央留有出入的门洞,门洞上方写有“迎晖门”三个金字,“晖”是指阳光,太阳从东方升起,东门迎晖,非常妥帖。因此,迎晖门上的城楼,也就成为了朝阳楼。  在城楼的第三层屋檐下,正面悬挂着白底黑字的“雄镇东南”四字大匾。此四字端正凝重、遒劲有力、魅力四射,是清代在滇南颇有名气的书法家石屏人涂晫所书。在背后一面,也悬挂着四字匾,上有龙飞凤舞般的“飞霞流云”四字,据说是号称“草圣”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的字迹。在每一层的屋檐角,都挂有风铃,清脆的铃声叮当有序,随风送远,颇有韵味。  楼的里面,两边各有对称的石阶转折上楼。登上城楼,映入眼帘的是《重修朝阳楼碑记》和一口大铜钟。碑刻记的是朝阳楼的修建和至今的六次重修。  现在一楼的内外均是茶座,里面是有地方歌舞花灯表演的茶座。二、三楼则是建水历史和风景的文字解说和书画、照片展。  在楼上,俯瞰建中路和东正街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遥看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会有屈原“世人皆浊,唯我独清”的感慨。

团山村

  团山村历史上曾是彝族人的居住地。团山至今完整保存了十九世纪滇南乡村的特色风貌与社会人文环境,村中现存的古建筑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建筑组成。以“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拥有“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的深厚底蕴而入选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录。  团山民居的布局和装饰与江南民居有相似之处。所有建筑一律坐西朝东,屋面为青瓦,白灰粉饰外墙,青砖作墙裙,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大门多在主体建筑一侧,通过形状不一的过道,到达主体院落,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平面布局包揽了云南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马转角楼"等主要形式。  团山民居各户人家的宅院筑得紧凑舒适,尤以梁棹窗棂间的精细木雕著称。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动物姿态、植物纹样、几何图形,都根据各种形体采取不同的雕凿方法,穿漏与浮雕相结合,面面俱到,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那份气派,埋藏着主人家发财之后对"儒雅"的崇尚。  除木雕、砖雕、石雕外,彩绘书画也是装饰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楹联遍布庭院板壁,其中一座楼的天花板上,就集中了100多幅彩绘书画,足以显示主人家书香世第的文化气息。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73-7807366  开放时间:  8:00-18:00  交通  团山村位于建水县城西13公里公里处,  ①到达建水县交通  ②建水县-团山村  1.建水县城北门外的乡村客运站有黄色的面包车可以直达团山村,车费5元左右,车程约30分钟。返回建水的面包车就停在团山村东门入口处附近。  2.从建水县打车到团山村约50元。  门票  门票50元/人

建水学政考棚

  建水学政考棚,也称提督学院考棚,是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院定期到此集中滇南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区)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其明代旧址在府城西北,清康熙年间移至城东南隅,光绪年间迁建于今址。  考棚坐北朝南,面宽40余米,纵深150米,占地6000平方米,房舍整齐对称,共百余间。整个建筑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其中,一进院为鼓厅、号门,二进院为龙门,三进院设有东西文场,四进院为致公堂,五进院为戒慎堂,六进院为钦命提督学政公署。现存建筑保留完好,是研究中国西南古代科举制度的绝好实物遗存,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学政考棚的院试,为科举前的预备考试。凡被院试录取者,便可获得优厚待遇,从此步入国家科举选士的途程。此后再经乡试考中举人,经会试、殿试高中进士,就可被委派为官员,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按照原貌保护恢复的建水学政考棚,布置了古代科举考试的相关内容,推出了“临安赶考”、“簪花礼”等实景活动,能让您回顾历史,体味建水历史文化的精深。  景区地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路134号  旅客中心:(0873)7655136  售票时间:8:30—17:50;  门票价格:30元/人(包含学政考棚(天君庙、白衣楼、诸葛庙景区),学政考棚有互动活动“临安赶考”属自费项目,每人需付一定的费用)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建水古井

  建水古井  建水古井散落在古城各大街小巷,既有单眼井,也有二眼、三眼、四眼相连并存的,甚至还有十二眼井。一般来说,多眼井的井口是连环的,也有独立的。它们是如此的奇特,如此地让人思之悠然。  最有名的大板井,它“水味之美,冠甲全滇”,有“滇南第一井”之说。在《云南通志》里对它的水味是这样描述的:“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用大板井开水泡茶,茶水清亮不发黄,闻起来清香四溢,喝起来唇齿馨香;因为大板井水挑回家放在瓦缸中可长期备用,时间再长也不会变味,还因为用大板井水做古城人爱吃的豆腐,其质鲜嫩口感香酥,用它榨云南特产米线,则精细滑软。建水的烧豆腐、凉米线之所以能成为滇南有名的风味小食而吸引八方游客,全是因为有了这独特甘美的西门大板井的水。  东井,也叫醴泉。它是县城有文字记载最古老的水井,建于元代1271年,至今已有700多岁了。它的井栏高60厘米,圆形口径90厘米,用两块巨石凿成半圆弧形井圈,合拢成圆筒状,接口处凿出槽,熔生铁灌入锁定,十分牢固。井口距水面约两米,汲取方便。东井出水旺盛,泉水冬温夏凉,清冽甜润,是古城最古老的甜水井,若用该井的水在建水紫陶壶内泡茶,可谓茶色清醇,香味极佳。  地址:建水县大街小巷

朱德旧居陈列室

朱德旧居陈列室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云南建水古城红井街二十一号,是一座普通的清末建水民居建筑。八十七年前,一位年轻的军官曾在这里居住了三年,从此,这座小院在建水人民心中便闪烁着神圣的光芒。这座小院便是朱德委员长在建水的旧居。从建水热闹的建中路与北正街交叉的十字路口向南一转,便进入了弯曲幽静的红井街。其实,红井街算不得街,充其量只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在巷内百余米深处第一个左拐弯的地方,有一座三间六耳的四合院平房。岁月的沧桑使当年的朱门红墙苍苔斑驳,即便是春节才贴上去的红门对也已红颜散尽。然而,只要一进入这座小院,勃勃的生机依旧挡不住向人扑来。且不说后院的幽幽翠竹,也不说一盆盆争芳吐艳的花儿,仅就院内那棵高大的、枝繁叶茂的缅桂花树,就让人霎时神清气爽,这样的幽静,这样的清新,是现代化的建筑难以营造的。  上个世纪初,年轻的朱德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背井离乡来到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在讲武堂结识了建水籍同学曾师仲,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九一三年,朱德任蔡锷麾下的少校营长,驻军建水。一到建水城,朱德便住进了曾师仲家的这座小院。后来,任了陆军团副(即副团长),直到一九一五年离开建水,朱德一直都是住在这座小院里。  小院东侧的三间厢房,便是朱德当年居住的地方,在那间约十平方米的卧室里,靠窗有一张四方桌,桌上有一盏马灯。-小院、追溯历史,感受那颗曾装载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心脏的跳动,那年轻的、高大魁梧的身影驰骋边陲的英姿历历在目。  朱德委员长在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六日重返建水时曾回过红井街二十一号。据说,朱委员长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如一位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归故里一样,坐在小院桂花树下的小方凳上和曾家的后人们唠家常……街坊们说,朱营长回来了。那天,欢笑声始终萦绕在红井街二十一号。  用时参考  30分钟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红井街21号  

建水张家花园

  --张家花园建筑规模在建水民居中仅次于朱家花园居第二位,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为建水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  --与朱家花园相比,这里木雕的精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张家花园依然发挥着民居的作用,不过却已经是不同的几家人分散在各个院落里了,不再是以前的大户人家。  --这里完全没有重新装修的痕迹,虽然看起来有点破旧,但比起朱家花园的“修旧如旧”来说,感觉上要舒服一些。  用时参考  1-2小时  交通   张家花园位于建水县城西13公里公里处的团山村内,  ①到达建水县交通  ②建水县-团山村  1.建水县城北门外的乡村客运站有黄色的面包车可以直达团山村,车费5元左右,车程约30分钟。返回建水的面包车就停在团山村东门入口处附近。  2.从建水县打车到团山村约50元。   门票   包含在团山村50元门票内  开放时间   8:00-18:00   景点位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  

小桂湖(洗马塘)

  小桂湖位于建水县城东面朝阳楼和福东寺之间,北与太史巷相接,面积7万多平方米。小桂湖原名“洗马塘”。   相传明代在朝阳楼外取土筑城,成了洼塘,积水成池,当年监督修城的一位将军天天到池里洗马,后人就称为“洗马塘”。后来,随着建水古城的发展,几经修建,洗马塘分隔为上潭、中潭和下潭,堤上绿树红花、垂柳依依,景色宜人。洗马塘里的小岛为叶家山址,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建水籍进士叶瑞告老还乡后所建盖,岛上建有叶氏宗祠。明正德六年,杨升庵谪戍来滇,在阿迷(今开远)好友王廷表的陪伴下,两次来到建水都寄寓在洗马塘边的福东寺和叶瑞家中。因这里堤垂杨柳,山水俱佳,与故乡四川新都桂湖相似,他便触景生情地说:“此山水双佳,颇与故居新都桂湖相仿”。因而得名“小桂湖”。  小桂湖岛上建有的叶氏宗祠早已被火焚为废墟,后来建的工人俱乐部也因为小桂湖的开发没有了踪迹。  景点位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建水福东寺

建水福东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福东寺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太史巷街62号,在小桂湖边。始建于明嘉靖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  福东寺因为有明嘉靖年间状元杨升庵居住过而与小桂湖名声远扬。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临安知府贺宗章还将杨升庵石刻画像翻刻在福东寺石碑上并题诗,现为云南省仅存的一幅杨升庵石刻画像。  杨慎(1488-1559年),原籍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字用修,号升庵,是明代著名宰相杨廷和的儿子,被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杨慎十九岁应四川乡试考中举人,二十四岁应殿试,是明代四川地区唯一的状元。  景点位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太史巷  

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始建于元代,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云南建水文庙,以庙为学,是开启建水教育先河,兼有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学功能的礼仪性建筑。其祭孔仪式分为巡游、迎圣和祭祀三部分,把展示祭孔的盛大历史场面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  内有一殿、二庑、二堂、二阁、三祠、八坊,相互对称,矗立于苍松翠柏之中。庙内有一个椭圆形大池塘,名叫“学海”。正殿先师庙,为明朝重建。殿周有20根大石柱,每根高5米,重约万斤,用整块青石雕成,其中两根有镂空雕刻的巨龙盘绕。屋顶全铺五光十色的琉璃瓦。正殿大门的22扇屏门上,雕有近百种飞禽走兽,工艺极精细。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873-7661575  开放时间:  08:00-18:00。  门票信息:  文庙、朱家花园和燕子洞联票133元/人成人单独门票:60元,儿童票:30元  交通  到达古城交通  【古城内交通】  古城内可步行到达  

曲江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曲江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