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红河州 >> 石屏县

石屏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石屏焕文公园

石屏焕文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焕文公园位于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处,总面积633亩,是异龙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石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示地。焕文公园的各个景区采用石屏县清代古典建筑风格建造,沿南北轴线布局了焕文胜景,名邦文献,大魁天下三大景观,结构严谨,气势恢宏。   焕文公园距石屏县城不过两公里,建在异龙湖畔。早些年,这里不叫焕文公园,而叫冒合山。说是山,其实并不高,但在不大的石屏坝子中,冒合山还是引人注目的,尤其是山上那高大雄伟的焕文塔,给人以挺拔向上之感。   焕文塔据石屏史料记载,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秋,广西全州举人蒋振阅任石屏知州,地方士绅建议其创建焕文塔,以此“朝拱学宫,焕发石屏文化”和“装点湖山风脉胜景”。三年后,焕文塔建成,原本山川就很秀丽的石屏,又增添了一处美景,成了人们游览的好去处。岁月沧桑,人世更替,两百多年的历史一晃而过,焕文塔经受了大自然的风风雨雨,但数次修葺后的焕文塔,越显得丰姿卓约,焕发青春。山随湖立,塔建山顶,园以塔为名。这是焕文公园的特色所在。   沿着新建的千级石阶,步入充满现代与古老交相辉映的公园,登上高耸入云的焕文塔顶,极目远眺,异龙湖的妩媚,乾阳山的巍峨,笔架山的唯美,古县城的美轮美奂,还有异龙湖畔星罗棋布的村村寨寨,全部尽收眼底。   如果说焕文塔是观赏“山川东迤无双境”石屏的极佳点,那么,“文献楼”便是了解石屏人文历史的最佳去处了。  

郑营村

郑营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郑营村  石屏郑营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西边10公里的宝秀镇赤瑞湖畔,山青水秀。郑营村建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块“璞玉浑金”,这里的古建筑、宗祠、学校及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十分壮美。1999年1月19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郑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石屏郑营在明洪武年间原名普胜村,系傣族聚居的村子。明初,明军后裔由云南红河州蒙自进入普胜村,傣族-迁往元江及西双版纳。郑姓汉族遂将普胜村改名为郑家营。郑营村西边为小寨,东边为大河沟,系彝族聚居的村子。1958年,小寨、大河沟划入郑营,合并为一个大村子,办事处驻地郑营。郑营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辖9个生产合作社,534户人家,总人口2010人,总耕地面积1370亩,人均0.68亩。石屏郑营村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民族。  建国60年来,云南红河州石屏郑营村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郑营村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340米。村子中间有一条呈东西向、青石块铺成的道路,长约700米,宽约5米。村子分上下两半,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郑营村内有三街九巷,三街为南向后街(土道);北向前街(土道);石屏郑营村子中间正街(石道)。郑营村九巷为东陈家巷、西陈家巷、马家巷、深巷、余家巷、张家巷、李家巷、里沟上巷、马沟上巷。  石屏郑营村里民居房屋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全村有房屋190座,方位皆坐南朝北。民居房屋建筑很有特色,其中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有陈氏宗祠、郑营村郑氏宗祠、武氏宗祠、陈氏民居、郑氏民居、武氏民居、司马第、郑营小学等。石屏郑营村祠堂内匾有当时滇南名人陈荣昌、吉林、安徽巡抚,华宁人朱家宝、滇都督唐继尧、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鹤亭的题词匾额和对联。从祠门进去依次为石桥、莲池、中殿、正殿。中殿、正殿前院子两侧均建有对称式的偏殿、楼阁。祠门前有石亭、石狮各一对。红河州石屏郑营村祠门进去有一石桥,桥上有栏板望柱,望柱头上有石雕12生肖动物,皆精雕细刻,栩栩如生。中殿、正殿木结构建筑上雕梁画栋,花虫鸟兽历历在目。  景点地址:云南石屏县城西南10公里处  郑营村  郑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云南第一村”。   郑营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城西面约10公里,原名“普胜村”,北面隔“赤瑞湖”与西北方的宝秀镇相望。明朝初年,有位随入滇明军驻扎蒙自的浙江金华府浦江县人郑太武,后来在蒙自落籍。几十年后,郑太武的儿子郑从顺从蒙自迁移到石屏,见赤瑞湖南岸的普胜村依山傍水,既得湖水之利,又不会受湖水之害,且土壤肥沃,便举家定居普胜…… 详细++

来鹤亭

来鹤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鹤亭  由石屏东正街出城,直往东去约2公里,可见一个小村,层屋依山而建,层层环绕,名叫小瑞城,村子最高处雄踞着两幢檐翘角,亦显古旧的房屋,最高一幢的东面依偎着一个檐角高翘,琉璃金黄、造型别致的亭子,这就是被前人誉为“一海共三山,风光聚一亭”的来鹤亭。   据说,小瑞城原名未束岛,是异龙湖三岛只一,来鹤亭原称海山亭,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当时,异龙湖水面广阔,烟波浩瀚,有三岛九曲之胜,清朝康熙年间,外地到石屏任知州的王光鼎,仰慕异龙湖山水美景,泛舟游湖,欣然登上海山亭,游玩赏景,当他走下海山亭时,忽见一为身着青衣,腰插玉笛的秀才,坐的亭台石桌边,独自饮酒,秀才见王光鼎走来,便相邀同饮,王光鼎见秀才胸襟坦荡,气宇不凡,就过去同他对醉同饮,谈诗论对,由于两人兴趣相投,只顾吟诗饮酒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王光鼎抬头一看,太阳当空,好似未动,不觉惊异,便想寻问秀才究竟何人。却见秀才取下玉笛,轻轻一吹,太阳就流星般落了下去,天色渐暗,一只白鹤自天而降。秀才跨上鹤背,腾空而去。王光鼎恍然醒悟,原来是遇上八仙中的吕洞宾。事后,他请来塑匠,在亭内塑了一尊吕仙驾鹤吹笛的彩像,并将海山寺改名为来鹤亭。   来到村头,穿过村中街巷,走向临湖一面,就到了来鹤亭的大门。大门是一间砖木结构的瓦屋,门头悬挂一面,上 书“未束岛”。走人大门,沿石头铺就的小径随坡而上,往右一转,就是青石砌成的高高的亭台。转过亭台,后面有两幢土木结构的楼房庙宇,上面较为高大的一幢称为文昌阁,下面较小的一幢称为魁星阁。两阁中间为一平台,上下以台阶相连。整个来鹤亭建筑群,错落有致,大小和谐,布局合理。所有檐角都飞翘而起,插向云霄,并垂挂风铃。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回到亭台,只见来鹤亭面向东方,背依文昌阁后墙。里面随墙而下是两尊彩塑,上面一尊是吕洞宾驾鹤腾空,下面一尊是吕洞宾醉卧牙床。两尊彩塑色彩鲜明, 栩栩如生,寄意深远。亭柱上垂挂着五副木刻对联,其中一副“忆旧游三岛.愿与轻鹭飞鸥订南山北山之约;让西湖一步,试看春芦秋柳比苏堤白堤何如。”委婉道 出异龙湖景色之奇美堪与杭州西湖相比。整座亭子,亭檐为双层结构,下层檐下一块横匣,匾上是草书“来鹤亭”三字。亭旁一块青石碑上刻着“天下第一亭”。   坐于亭中或立于亭台,凭栏远眺,但见整个异龙湖景尽收眼底,四面青山尽入眼中。湖面轻舟点点,湖上鸥鹭成行,湖边良田万顷。尽管过去四面波光、万顷碧 浪的景色已不复存在,然而现代的新景却更加迷人。隔湖远望,坝心镇上的高楼依稀可见;南北湖边山麓的一个个村子,新建的楼房鳞次柿比;周围万顷良田,水 稻、甘蔗、水果、蔬菜四季芬芳……好一幅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生活美景!

石屏文庙

石屏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屏文庙  文庙位于石屏县城北正街三号,座北朝南,通面阔33.75米,总进深140.33米,占地面积4257平方米。文庙创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明洪武十四年(1381)毁于兵燹。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重建。明天顺二年(1458)重修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并刻“石屏州庙学记”碑以记其事。明嘉靖二年(1523)至天启五年(1625),对文庙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清初顺治元年(1644),知州刘维世和学正罗天柱又主持进行了全面修缮,使文庙面貌焕然一新。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地震而并未受损。  棂星门为木石结构牌坊,通面阔31米,进深3.88米,通高13.5米,正中一间宽4.25米,进深3.88米,左右两间各宽3.6米,进深3.88米。牌坊正面匾额书“棂星门”,背面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颂词,为清乾隆时石屏州学正,蒙化(今巍山)人张瑞亮所书。镶嵌于牌坊左右墙壁上的“太和元气”四字,为清康熙(1662—1722)时石屏举人涂晫所书,背面“鸢飞鱼跃”四字为州人刘宣所书。东西向两边侧门各宽2.18米,进深1.74米,牌坊为单檐歇山顶,呈品字型,侧门为单檐悬山顶,顶上铺青瓦。  由牌坊而进,即是泮池。池上建造单孔石拱桥一座,俗称“状元桥”。泮池通阔20.2米,进深15米,占地面积303平方米,石桥宽2.8米,长15米,栏板高65厘米,望柱高160厘米。过泮池,即是大成殿,殿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均为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大成殿面阔17.3米,进深8.55米,占地面积147.9平方米。为五开间、三进间。单檐歇山顶,房顶铺青瓦,殿顶竖琉璃宝瓶和兽吻。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用九架梁。用柱子24棵,其中檐柱6棵,无斗拱,仅檐柱头上用一斗一昂。  再进为先师殿,是文庙的中心殿堂,面阔16.73米,进深10.9米,占地面积182平方米,单檐歇山顶,殿顶原竖琉璃宝瓶和兽吻,青瓦铺顶。为五开间三进间,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用斗拱12攒,其中角科斗拱4攒,平身科斗拱4攒,柱头科斗拱4攒,整座建筑用柱子24棵,其中檐柱6棵,金柱6棵。柱础为青石,直径60厘米,高29厘米,上有浮雕双龙护宝图。  先师殿前有墀台,占地面积174平方米。正中龙雕两边各六道石阶,供每年农历8月27日祭祀孔子诞辰的主祭-上下。先师殿前有东西庑各九间,东庑面阔30米,进深6.2米,通高4米,木结构平房,瓦顶。内供孔子的七十二贤牌位。由先师殿左右侧门再进,就是崇圣殿。崇圣殿后面是尊经阁。1983年10月公布为第二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石屏县异龙镇北正街三号

石屏袁嘉谷故居

石屏袁嘉谷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县城异龙镇南正街22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8平方米,建筑面积875.9平方米,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结构四合院民居楼房。故居内的陈设、展览是了解石屏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袁嘉谷故居大门雕梁画栋,一块红底金字-“经济特元”的直匾悬挂门顶。二重门顶一块黑底金字的“太史第”横匾映人眼帘,进入三重门是一幢四合院楼房。院子中央一棵枝繁叶茂的橙树长年翠绿,每到秋天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上排堂屋墙壁正中挂着袁嘉谷任浙江提学史时的半身巨照,楼上陈列着袁嘉谷的生平事迹、著作及书法作品,下排楼上展览着石屏的历史文物,两边耳房为袁嘉谷生前的书房,珍藏着他曾用过的文房四宝。  袁嘉谷故居面积不大,但内涵丰富,可谓石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是石屏人了解本地文化历史,教育和激励后人刻苦学习、勤奋攻读、拼搏进取的好地方,1993年,袁嘉谷故居被列为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    袁嘉谷 (1872~1937)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1891年袁嘉谷离石屏至昆明就学于陈子潘、张竹轩,22岁入经正书院研习。1903年6月,他应经济特科试,列二等七名,复试列一等一名,授编修,是云南唯一的状元。 1903年,清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惟一一次废除科举后的经济特科考试。据了解,经济特科的考试与一般科举考试不同,它不以八股见长,而是以…… 详细++  袁嘉谷 (1872~1937)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1891年袁嘉谷离石屏至昆明就学于陈子潘、张竹轩,22岁入经正书院研习。1903年6月,他应经济特科试,列二等七名,复试列一等一名,授编修,是云南唯一的状元。 1903年,清政府进行了历史上惟一一次废除科举后的经济特科考试。据了解,经济特科的考试与一般科举考试不同,它不以八股见长,而是以…… 详细++

文献楼

  文献楼  文献楼为一仿清初重檐歇山顶庑殿式建筑,采用了民族传统建筑的装饰风格,在采光、照明上独具特色,加强了陈列展览的效果。楼内陈列明清两代石屏籍翰林、进士、名士94人的画像和生平事迹简介,及民国至今的19位文化名人的照片和他们的著作及生平介绍,此外还陈列着许多石屏籍作者的书籍和文物古迹的照片300多幅,再现了石屏文献名邦风采。  走入这座建筑,游人即可看到石屏近千年的历史脉络,也可看到石屏“文学南滇第一州”的发展轨迹,更能体会到石屏“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的辉煌成就。历史上的七十七名进士、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火车头的设计者何瑶、摄影家杨春洲、彝族著名作家李乔、汽车专家陈昆瑞、石化专家袁宗虞、云南首位中科院院士戴汝为……,从中,你不难看出这片土地的伟大与神奇。  地址:石屏城东郊异龙湖西岸冒合山的焕文公园内

石屏古州衙

  石屏古州衙位于县城中央,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坐北朝南。州衙左面是文庙,正对是卖米巷,足以说明当时州衙当局是重教兴文和倡导民以食为天的。  明清两代州衙使用了五百余年,民国时期沿用石屏古州衙作县政府。民国28年(1939年),由石屏富商张正堂捐资,拆除破旧房屋,新建了大堂、二堂、东西厢房、大门及监狱等,均为土木结构楼房,大堂更显庄严肃穆,二堂清幽宁静。后院花草盛开、秀丽别致。  州衙的左边是李恒升故居,右边是文庙和玉屏书院。新中国成立后,古州衙仍作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2005年,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石屏古州衙及附近的古建筑群,政府办公地点搬迁至新区湖滨路,政府筹资对古建筑群进行了全面修整。石屏古州衙现在作为石屏历史文化“展览中心”向民众开放。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石屏生态杨梅园

  石屏生态杨梅园  石屏的生态杨梅园80%主要集中在省级风景名胜区异龙湖、以及赤瑞湖周边,到杨梅园采摘品尝杨梅,交通极为便利,散布在周边的上百个杨梅园与“两湖”流域的众多名胜古迹相映成辉,相得益彰,令人流连忘返。  在整个杨梅成熟的季节,石屏县城的街头巷尾、宾馆饭店,挤满了外地来的车和人。杨梅园内外,更是人来车往、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人们在墨绿的杨梅树下,一边摘下果子,一边品尝着可口美味的果实,全身心地融入到异龙湖畔的秀美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中,乐不思归。这样的情景,可以持续一个多月。因此石屏民间有此说:“石屏杨梅红满天,酸甜可口味道鲜,八方宾客小城聚,石屏五月胜过年。”石屏杨梅红满山,笑迎嘉宾来品尝。相信每一位到石屏来的游客,都能找到这种过年的感觉。

企鹤楼

企鹤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企鹤楼,民国,云南省石屏县  滇南名胜。既是一处景点,也是一栋建筑。景点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珠泉街66号石屏一中内,始建于1923年,坐北朝南,由准堤阁、三佛殿、石拱桥、喷珠池、企鹤楼、二门、大门、厢房、碑亭组成。  企鹤楼为石屏人民感戴学校名士陈鹤亭先生对当地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兴建。楼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高21米。檐柱从第一层直通第二层檐檩,柱础为青石,方形素面。第二层有走廊。第三层八面开窗,窗为圆棂窗,屋顶八角飞翘,青瓦铺顶,顶部有三台宝瓶。其建筑规模独特,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它同时具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艺术和西式建筑艺术的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在滇南建筑中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石屏火车站

  石屏火车站  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寸轨个碧石铁路,是中国首条民营铁路,1903年始建。石屏段于1936年10月建成通车,1970年改建为米轨,2005年停开客运列车,货运照常进行。  近百年来,个碧石铁路为滇南地区乃至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石屏站仍然是滇南地区货物集散地,继续为经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石屏站是个碧石铁路上到今保存完好的法式火车站。从碧色寨延伸到个旧,再由两地中心处的鸡街伸展到建水和石屏。  个碧石铁路自1915年5月开工,直至1936年10月10日才全线开通。这条或许是中国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实现的是一群硬骨头式的中国工商业者的铁轨梦想。

龙大田故里

龙大田故里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在田石屏龙朋旧寨人,彝族。明天启二年(1622年)随征安效良、张世臣有功,由土守备擢为副总兵。崇祯十二年(1639年),兵部尚书熊文灿诱降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献忠伪降,熊文灿令龙在田驻守谷城监视张献忠。不久李自成暗潜谷城劝献忠起事,张献忠遂重举起义大旗,带领农民军向-围而去。  熊文灿因未能遏制张献忠,被逮下狱。龙在田因熊案牵连,也被罢官回籍。清顺治三年(1646年),龙在田到贵州劝李定国、孙可望入滇击擒沙定洲,彻底消除了沙定洲给云南人民带来的祸患。龙大田退归故里,卒于家。  

异龙湖

  异龙湖位于石屏县城东门约1公里处,水面面积约42平方公里,湖岸长86公里,平均水深3米,最深处约7米。异龙湖为云南五大湖之一,排名第四,小于滇池、洱海、抚仙湖,大于杞麓湖。  龙湖湖水清澈如镜,中有三岛:小岛称马坂垅、中岛称小水城、大岛称大水城。这一带景观由异龙湖、古城、宝秀三个区域组成。   地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处  类型:湖泊乘船游览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胡桥

  胡桥位于距石屏县城40公里的胡寨山与阿乔寨山之间,是石屏跨越小河底河进入元江、普洱、思茅等地的唯一通道。铁索桥建于1912年,跨度38.7米,由11条铁链,每条铁链299扣环联接而成。其中9条铁链平行作为桥道,2条铁链作桥道两边的扶手。  桥面宽3米,上铺黄杨木板。西北向桥墩面阔22米,进深14米,高11.5米,全为青石所砌,并有暗榫联嵌。东南向桥墩面阔10米,进深11.8米,高 8.7米,基础建于河畔巨岩之上。桥墩上建桥头堡,铁索桥上建木结构走廊,廊顶上铺青瓦。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异龙湖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云南省第四大湖泊,石屏人民的母亲湖。湖中野鸭嬉戏,水鸟绕船,湖畔山峦起伏,炊烟袅袅。2009年异龙湖水面积骤减,在恢复异龙湖生态平衡的同时,石屏县政府在湖面湿地建设湿地公园。  公园于2014年获批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面积374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3636公顷,建设有2.3公里的湿地木栈道及41.5公里的环湖生态路。栈道平坦,绿柳成荫,沙鸥翔集,浮光荡漾,旧时渔人“月明渔话满船头”之处,迎来今人踏青访绿,节日游玩。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石屏陈氏宗祠

石屏陈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为清末进士陈鹤亭所建。祠占地3427平方米。  它是中国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与民间吊脚楼建筑的完美结合;它的布局结构中透着智慧的灵气与精湛的技艺;它的雕饰与结构的简约、精当、色彩之协调,与整幢建筑作为一个宗祠的身份十分贴切,体现了宗祠建造者的十分优秀的内在品质;它的建筑主题是儒家思想观念与滇南侨民、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与发扬;宗祠的礼仪与教化功能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扩展与升华,保护传统的宗祠建筑,是时代的需要.陈氏宗祠沿中轴线依次为祠门、莲池、0、中殿和大殿。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其前石狮一对,雕琢精湛;莲池上有三孔石桥,雕十二生肖图,其内建筑雕琢亦精。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营村  郑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云南第一村”。   郑营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城西面约10公里,原名“普胜村”,北面隔“赤瑞湖”与西北方的宝秀镇相望。明朝初年,有位随入滇明军驻扎蒙自的浙江金华府浦江县人郑太武,后来在蒙自落籍。几十年后,郑太武的儿子郑从顺从蒙自迁移到石屏,见赤瑞湖南岸的普胜村依山傍水,既得湖水之利,又不会受湖水之害,且土壤肥沃,便举家定居普胜…… 详细++

秀山寺

秀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秀山寺位于石屏县城西南15千米秀山东坡上。据史志记载:“秀山寺始建于唐,原名真觉寺”。中殿南壁前面立有《重建秀山真觉寺中阁两廊功德碑记》,建筑群落分为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即大雄宝殿)、左右配殿、厢房等,为典型的四合院落。全寺占地1826平方米,古建筑面积1327平方米。  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建筑。通面阔12.6米,进深8.6米,高9米,殿前檐正中悬“大雄宝殿”横匾,为清康熙时石屏举人所书。  

石屏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异龙镇 石屏袁嘉谷故居 石屏善觉寺 万德寺 万亩荷花园 诸天寺 石屏焕文公园 郑营村 来鹤亭 石屏文庙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宝秀镇 郑营村 石屏陈氏宗祠 石屏秀山 石屏郑氏宗祠 石屏焕文公园 来鹤亭 石屏文庙 石屏袁嘉谷故居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异龙湖 胡桥
坝心镇 石屏焕文公园 郑营村 来鹤亭 石屏文庙 石屏袁嘉谷故居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异龙湖 胡桥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石屏陈氏宗祠 秀山寺
龙朋镇 石屏焕文公园 郑营村 来鹤亭 石屏文庙 石屏袁嘉谷故居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异龙湖 胡桥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石屏陈氏宗祠 秀山寺
龙武镇 石屏焕文公园 郑营村 来鹤亭 石屏文庙 石屏袁嘉谷故居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异龙湖 胡桥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石屏陈氏宗祠 秀山寺
哨冲镇 石屏焕文公园 郑营村 来鹤亭 石屏文庙 石屏袁嘉谷故居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异龙湖 胡桥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石屏陈氏宗祠 秀山寺
牛街镇 石屏焕文公园 郑营村 来鹤亭 石屏文庙 石屏袁嘉谷故居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异龙湖 胡桥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石屏陈氏宗祠 秀山寺
新城乡 石屏焕文公园 郑营村 来鹤亭 石屏文庙 石屏袁嘉谷故居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异龙湖 胡桥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石屏陈氏宗祠 秀山寺
大桥乡 石屏焕文公园 郑营村 来鹤亭 石屏文庙 石屏袁嘉谷故居 文献楼 石屏古州衙 石屏生态杨梅园 企鹤楼 石屏火车站 龙大田故里 异龙湖 胡桥 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石屏陈氏宗祠 秀山寺

石屏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