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营盘山抗日工事 | 公元1941年12月7日,钢混结构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珍珠港,在小日本鬼子的理麻中,瞬间变成一床烂棉絮,耷软在了太平洋的海水里。小日本鬼子这一捉虱子挠痒痒的举动,引发了“老子打儿子”事件——那场叫“太平洋战争”的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东洋鬼子为了在中国薅得更多的好处,早在1931年就“进驻”中国东北了。1940年,已占领南亚诸国的日寇,调集重兵北上,企图从西南打开缺口,与从中原南下的日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灭我中华。 马鞍底地西北的一步谷(民间称天生桥),与越南仅一步之隔。当时的法属越南已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日军盘踞在越方被称为“公鸡山”的主峰上,觊觎我大好河山。为阻止倭寇进犯,民国29年(1940年),滇军三旅五团奉命派出部队进驻马鞍底守边防。 先期到达马鞍底的是工兵连,这个连的任务是专门破坏桥梁及道路。没多长时间,靠近越南边界的桥梁全被炸毁,较为明显的路段全被挖断,甚至马鞍底到勐坪的新桥也被炸掉了。 桥梁及道路被破坏后,交通受阻,给马鞍底地区的老百姓造成了赶街上下极大不方便,突然间物价上涨,必需日用商品买不到,就拿盐巴来说,原来都是从越南进口,价钱较便宜,后来日本侵占了越南后,从这条路来的盐巴就断绝了,全都是从内地运来。因道路不畅通,并且一路运输困难等诸种原因,导致每市斤盐价卖到高达8至9角半开(相当于现在的10元),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工兵连完成任务撤走后,一个名叫李疏华的连长奉命率领抗日将士们在今中寨村委会苗寨后山——营盘山的山头上安营扎寨,修筑碉堡、战壕等工事,以对峙越方的公鸡山。 营盘山,海拔1428米,范围16平方千米。清朝末期,为抗击法军进犯,清军曾在此驻扎,因此得名迄今。 营盘山主峰上没有石材,将士们就用沙土、红糖、石灰混制筑成墙体。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当地百姓家徒四壁。可想而知,抗日将士们在远离村寨的大山头上,是怎样的艰苦奋斗呵! 碉堡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土墙建筑,长7.2米,宽5.1米,厚1.05米。尽管70年的峥嵘风雨,只让它的东西两壁保留了一部分残骸,但那观察孔,射击孔里的那一双双警惕而刚毅的眼睛,仿佛正注视着我们的到来。碉堡四周连有战壕。战壕宽67厘米,高1.2米。在碉堡正南100米处战壕西侧,立有一块无字碑。碑约高1.5米,宽1米,水泥铸成,上无一字。所人而立,为何而立以及何年而立不可考。据地方志记载,该军于抗战胜利后撤走。 2011年4月,营盘山抗日工事被中共红河州委、州政府收入《红河州抗战遗址名录》。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标水岩村 | 在红河州金平县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深处,有一片小小的台地,四围的山峦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从南面的缺口望出去,远方的山在云中时隐时现,那里是另一个国家越南。把视线转回到台地上的小村标水岩,70多户哈尼族人家世居于此,他们的田野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一部分;而村子后面山峦上奔泻而下的瀑布,在森林中恣意流淌,在云南瀑布往往被称为标水岩,于是村寨因瀑布而得名。 这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梯田、森林、瀑布和蓝天白云构成了世界的主体,中间明黄色的哈尼风格建筑被绿色的芭蕉环绕着,格外靓丽。春末夏初,标水岩村所在的金平县马鞍底乡就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蝴蝶之会。设想一下,穿越云雾,过河入林,突然车窗前蝴蝶飞舞,甚至整个挡风玻璃全部被成千上万漫天飞舞的蝴蝶笼罩,各种色彩的蝴蝶迅速主宰整个世界,天地顿时一片斑斓,游人身置其中,如同走入梦境。 从前的标水岩村,村里是金平县独具特色的哈尼族“蘑菇房”,因屋顶形似蘑菇立于森林中而得名。它的屋基呈长方形,墙基用石料砌成,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茅草或稻草盖成四斜面。其特点是正脊短,屋面坡度较大,易散水,屋内常年温暖,易储粮。在大门头多饰以驱邪物,木刀或象征勇敢刚强的兽角。从外观看好似朵朵蘑菇立于山中,简朴古拙,与自然融为一体,哈尼族特色鲜明。随着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古老的土掌房已经消失,好在新建的房屋仍然保持着哈尼建筑“蘑菇房”的特点,茅草顶,宽大的平台,房身也用了土黄色的涂料,远远看去,依旧风景如画。建成后的标水岩民俗文化村将成为具有“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的哈尼民俗文化村,更是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基地。 穿过村寨,有个130多米高的大瀑布,从远处看,瀑布不是垂直而下,似乎呈70度角,黑色的岩石与白色的激流侧卧在森林中,从山巅一直到山脚。瀑布的水沿着一条小河,一直流淌到村里,让整个路面都薄薄地淹上一层,顺着斜坡,仿佛瀑布扔在缓缓延伸。四季清脆的水流从瀑顶的原始森林中突然奔出,訇然而下。在这个小村住上一晚,听着那永不停歇的水声,和梯田里的蛙鸣,会不虚此行。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金平县烈士陵园 | 金平县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金平烈士陵园简介:为纪念五十牺牲的革命烈士,1951年10月在金平城东北角金河畔建一陵园,命名“金平烈士塔”,后因城建发展需要,1965年12月,陵园迁至县城西北角,县第一中学后山于田梁子山包上,(位于东经103度13秒,北纬22度47秒,海拔1350米)更名为“金平县烈士纪念塔”,纪念塔高19、8米,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陵园扩建,更名“金平烈士陵园”。 扩建以后烈士陵园分为前后(上下)两层,后层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亭、花园等,塔下层有左右两侧记载着为解放金平光荣献身的刘健萍、王龙保、张文贵、周怀玉、邹家祥、王少云等烈士事略,纪念碑内芳名碑上刻有129位革命烈士的英名,前层为1979年扩建,增建了用大理石做的英雄纪念碑和左右两个亭子,纪念碑正面书刻:“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阵亡烈士永垂”大字。背面有墓志铭。亭子正面墙上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整个陵园占地面积有44亩,建园投资70余万元。 陵园建筑利用自然地形特点,布局合理,建筑物庄严、朴实。在青松翠柏掩映之中,安卧着931名烈士的忠骨,他们是解放金平时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游击队员和政府工作人员129名,对越还击作战中牺牲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及民兵、民工802名,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有9名烈士被-、昆明军区分别授予授予各种英雄称号;有一等功臣56名、二等功臣160名,三等功臣381名。金平烈士陵园,1986年11月24日被县人民政府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7月14日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8年3月被0红河州委员会、红河州人民政府列为红河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4月7日州政府批准为金水河风景名胜区景点之一。 地址:金平县县城西北角 |
拉灯旅游景观瀑布群 | 金平县拉灯旅游景观瀑布群位于金平县东部马鞍底乡境内,距金平县城l46余千米。是金平县旅游景观资源最为壮观的生态型旅游景区,紧邻河口,象一把“楔子”向南延伸,东西南三面均为越南所围。各种植物生长茂密,自然景观特别优美,在全国有“旅游秘境”的美称。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田汉曾到过此景区,对其景色深有感触,留下了赞颂马鞍底旅游风景文化作品。2006年第10期登载了由红河州摄影家协会王洪伟撰文、摄影的“以裂缝峡谷为国界的地方”。该文以神秘新奇的手笔和4幅图片,向外界概略介绍了马鞍底鲜为人知的自然边地瀑布峡谷旅游风光和奇异独特的民族风情。 整个瀑布群位于马鞍底乡马拐塘村委会拉灯河(又名五台河)及支流石洞河上游短半径范围内分布着罕见的6台瀑布群,其中石洞河上游1台,拉灯河上游5台,拉灯河第5台瀑布海拔2621米,每瀑均高60—10O余米,均宽10余米。当地村民统称拉灯瀑布,因解放前一农户为抗地主债务躲避于此,后被捉去得名“拿得”,后演化为拉灯。县旅游局已将游客通行便道修至五台河第1、2台和石洞河瀑布底端。亲临以上瀑布,但见各瀑布好似一条条银链从悬崖峭壁上直泻而下,瀑底瀑声涛涛,水雾迷茫,天然氧气充足,遇天气晴朗时彩虹浪漫,河流两岸水成岩迹象明显。因河水多流经森林密布地区,水中多沉腐树叶,潭水呈茶色。周围原始森林广布,沿途多桫椤、野芭蕉、野茶树、野生兰花、草果、薄竹、板根树木、藤本等国家级保护植物。 另在马鞍底乡太平河上游五台山东南面中寨村委会标水岩村西5OO米处发现瀑布(标水岩瀑布)1台,瀑高13O余米。瀑布下有用瀑布水流人工养殖珍稀食用鱼场1座,目前养殖有大量中华鲟、虹鳟鱼、金鳟鱼和鲤鱼,可供游客品尝食用。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 | 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有1300年以上历史,总面积82万亩,历经上千年的垦殖创造的梯田农业生态奇观。作为千年大地粮仓,哈尼梯田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稻米和水产品,在调节气候、保水保土、防止滑坡、维护动植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湿地功能。2007年11月15日,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哈尼梯田保护区内有哈尼、彝、苗、瑶、傣、拉祜、布衣、汉族七个世居民族,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境内各民族和谐共居,梯田农耕生产生活丰富多彩。哈尼梯田面积广阔,气势磅礴,春耕秋收,景观壮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被文化人类学家誉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 景区分布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共规划了梯田集中分布的红河南岸4个县8个重点景区,总面积为13011.57公顷。分别是: 元阳县:牛角寨景区、面积3554.16公顷;多依树景区、面积 823.93公顷;坝达景区、面积1148.43公顷;老虎嘴景区、面积 987.12公顷;哈播景区、面积2505.68公顷; 红河县:甲寅、宝华景区、面积2132.47公顷; 绿春县:哈德景区、面积971.01公顷; 金平县:金河景区、面积888.77公顷。 |
勐拉温泉 | 勐拉温泉 金平勐拉温泉,温泉从石洞中涌出,最尽头大约水深l米多,水汽蒸腾,水温在50℃至60℃之间。躺在粗糙的温泉池中,感受温泉带着气泡汩汩从身下冒出,仰望青翠的山崖中瀑布飞流直下,在瀑布溅起的雾气和温泉氲氤的水汽中,享受瀑布、青山、蓝天,便有了"人间天堂"的感觉。 傣族是一个喜爱水的民族。在这里,男女赤身裸体共浴一池无须设防,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相隔。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顽皮孩子像池中鱼儿串来串去,青年男女或三五成群,边浴边拉着家常,或软绵绵地把身心浸泡在水中。在这里泡温泉是不需要香皂、洗涤剂的,水中有机矿物质有天然的清洁作用。正是这种身心的完全放松,水中补给充足的营养,给人予美妙的享受,而对于身患疾病的人则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 温泉从石洞中涌出,最尽头大约水深1米多,水汽蒸腾,水温在50至60℃之间,正好可以有桑拿的效果。躺在粗糙的温泉池中,感受着温泉带着气泡汩汩从身下冒出,仰望青翠的山崖中瀑布飞流直下,在瀑布溅起的雾气和温泉氲氤的水汽中,感受瀑布、青山、蓝天,便有了“人间天堂”的感觉:人和自然原来可以如此的调和! |
金平勐拉温泉 | 云南南部金平勐拉温泉,温泉从石洞中涌出,最尽头大约水深l米多,水汽蒸腾,水温在50℃至60℃之间。躺在粗糙的温泉池中,感受温泉带着气泡汩汩从身下冒出,仰望青翠的山崖中瀑布飞流直下,在瀑布溅起的雾气和温泉氲氤的水汽中,享受瀑布、青山、蓝天,便有了"人间天堂"的感觉。 傣族是一个喜爱水的民族。在这里,男女赤身裸体共浴一池无须设防,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相隔。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顽皮孩子像池中鱼儿串来串去,青年男女或三五成群,边浴边拉着家常,或软绵绵地把身心浸泡在水中。 在这里泡温泉是不需要香皂、洗涤剂的,水中有机矿物质有天然的清洁作用。正是这种身心的完全放松,水中补给充足的营养,给人予美妙的享受,而对于身患疾病的人则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温泉从石洞中涌出,最尽头大约水深1米多,水汽蒸腾,水温在50至60℃之间,正好可以有桑拿的效果。 |
金水河口岸 | 金水河口岸原称那发口岸,位于红河州金平县南端。金平县与越南莱州省交界,国境线长502公里。金水河口岸与越南莱州马鹿塘口岸(也称巴南贡)仅一河之隔,有中越友谊桥相连。距越南莱州省莱州市95公里,奠边府195公里,河内580公里,至越南封土县城三塘镇54公里,至老街省会147公里,距老挝边境231公里。在境内有客车直达个旧159公里,开远210公里,蒙自208公里,昆明470公里。口岸至县城35公里。1993年2月25日,金水河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同年11月10日正式开放,同时批准成立了金水河边防检查站。年出入境人员流量10余万人次,货物2至3万吨。口岸联检机构健全。2002年口岸贸易额11500万人民币。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西隆山自然保护区 | 西隆山自然保护区 西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金平县城南者米乡南沿,与越南莱州西北部相连,是一处以山梁界碑为界的跨国林区。保护区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3074米。茫茫原始森林,雄奇巍峨,年平均气温15左右,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西隆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物种基因库之一。植物有青枫树、双扇蕨、黄心树、藤条、灰竹等珍稀树种和其他树种等1000多种;动物有金丝猴、懒猴、长臂猿、棕熊、黑熊、穿山甲、蟒蛇、野象(五十年前曾出没于林间)等珍稀动物。还有野三七、杜仲、重楼、砂仁、山乌龟、香菌、木耳等林特山珍和南药。 地址:金平县城南者米乡南沿 |
乐善桥 | 乐善桥 乐善桥位于金平县阿得博乡阿得博村东北3公里,横跨枯倚河。乐善桥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现桥为道光年间(1821-1850年)重修。桥南立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碑记。乐善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66米通宽535米孔径794米高518米,是蒙自通往金平古驿道上的重要桥梁。1986年公布为金平苗族傣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金平县阿得博乡阿得博村东北3公里 |
金平分水岭 | 金平分水岭于2001年7月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万公顷,占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国土面积的11%。保护区内有国内面积最大且保持完整的原始状态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 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7科,72属,105种;兽类9目,29科,120种,两栖爬行类91种,鸟类338种。兽类中,有32种属于珍稀濒危种;两栖爬行动物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8种。 |
迁城所摩崖 | 迁城所摩崖 迁城所摩崖题记位于金平县金河镇五家寨西北。题记高3米,宽6米,行书直行阴刻,全文约300字。民国26年(1937年)刻。迁城所摩崖题记记载了1934年成立的金产县城为避瘴毒之害,由王布镇迁建于金河镇五家寨的经过,由当时县长王文赞撰文镌刻。1986年公布为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金平县金河镇五家寨西北 |
普洱民居 | 普洱民居 普洱民居位于金平县勐拉乡新勐村,分上、中、下三寨,居民为傣族,建筑为典型的干栏式竹木草结构。中寨和下寨各建有一座纯竹木结构的寺庙。 三个村子近200余户人家,居民建筑群依山傍水,在上寨有一天然温泉紧靠村旁。普洱村的干栏式建筑是目前云南保存较完好的民族村寨。 地址:金平县勐拉乡新勐村 |
勐桥万亩蕉林 | 分布于蔓耗至勐桥乡公路沿线,是金平县发展绿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脱贫步伐的主要项目之一。沿途村民广泛引种了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试管蕉苗,成片栽种,一年四季翠绿常青,一眼望去,蔟蔟蕉叶翠绿欲滴,蕉蕾争艳,满山遍野煞是招人喜爱,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旅游线,较适于开展果林自采旅游。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
普洱温泉 | 普洱温泉在金平县城南50公里普洱上寨西北的一个-山梁,海拔420米。泉从原始森林边涌出,注入一6平方米的水池内。 水温50-60°C,平均流量为0.5立方米/秒。温泉雾气升腾,时隐时现,泉水含多种化学元素,对关节炎、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 |
拉灯瀑布群(马鞍底拉登瀑布群) | 拉灯瀑布群位于马鞍底乡马拐塘村委会拉灯河(又名五台河)及支流石洞河上游,短半径范围内分布着罕见的6台瀑布群,现在一至九级瀑布修建有人工台阶。 景点位置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