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 碑林区

碑林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这里名碑林立,藏品丰富,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同时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驰名中外。爱好书画和历史的游客不可错过。介  绍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  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博物馆本身即为孔庙旧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碑林博物馆各陈列室主要展品介绍  第一陈列室陈列的是《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陈列室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三绝碑”。  第三陈列室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第四陈列室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祝允明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第五陈列室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  第六陈列室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  第七陈列室陈列的是清代用《淳化秘阁帖》复刻的碑石,共145方。石刻两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石刻艺术室陈列了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60余种,是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集中于此而建立的展室。      地址: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  类型:博物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9-87210764  官方网站:http://www.beilin-museum.com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旺季(3月-11月)75元,淡季(12月-次年2月)50元。  开放时间  3月1日-4月底:8:00-17:30停票,18:15闭馆;  5月1日-国庆节:8:00-18:00停票,18:45闭馆;  国庆节后-11月底:8:00-17:30停票,18:15闭馆;  12月1日-次年2月底:8:00-17:15停票,18:00闭馆  交通  可乘坐14路、23路、40路118路、208路、214路、221路、223路、232路、706路、402路、512路、619路、704路、800路、游6路、五龙专线路公交车到达  

大唐西市

大唐西市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常看常新。这座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环境优美、功能齐备、服务一流的新型博物馆必将成为西安市又一重要地标性建筑、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所、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基本陈列《丝路起点盛世商魂》展出了唐代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车辙遗迹和部分出土文物,介绍了历史上西市的概貌、交易品类、商业文化和繁华胜景;专题展览《丝绸之路"百工"体验》为您演绎了几种古代丝路上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临时展览是一个文物交流与展示的场所,将陆续推出反映丝路文化、唐代商业文化及不同主题的各类展览;特别展览《精品选粹》将让您近距离鉴赏文物,领略古器物之美,精彩的陈列展览让您如身临其境。  弹指千年,沧海桑田,徜徉大唐西市虽当年的繁华已逝,但美好的记忆永驻,在这里,您将跨越时空,回到盛世长安,重睹西市风采。  2013年05月,大唐西市博物馆荣登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成为唯一跻身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民办博物馆。这一殊荣的获得,标志着大唐西市博物馆已经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肯定和认可,成为引领民办博物馆未来发展的范例。  2016年12月,大唐西市博物馆荣登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成为全国首家、也是唯一获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非国有博物馆。这一殊荣的获得,标志着大唐西市博物馆再创新高,成功跨入国家一级馆行列。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30   公司地址:中国西安市高新区高新四路一号高科广场28层  项目地址:中国西安市高新区劳动南路118号  联系我们  邮编:710075  电话:86-29-88361111  传真:86-29-88364900  邮箱:dtxs@vip.163.com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安博物院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2007年对外开放。以展示的珍贵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扬的雁塔晨钟、秀丽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西安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由文物展馆区、小雁塔以及荐福寺为核心的历史名胜区、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以著名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形成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西安博物院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245亩。主体建筑——博物馆(文物展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创意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理念创作,突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同院的小雁塔以及荐福寺古建筑群相得益彰、交相辉映。2004年在新闻媒体发起的评选活动中,该博物馆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博物馆的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有5000余平方米,其余为文物库区及公共活动区。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多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用于陈列的文物展品,是在这些藏品中挑选出的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文物。西安博物院文物展馆的陈列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在“古都西安”的总标题下,又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两部分。“千年古都”部分,以“西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隋、唐长安”、“明、清西安”为章节,集中反映历代都城规模、格局以及唐代以后,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以模型、图板等形式,突出了城市规模及重要的宫殿建筑。在模型制作方面,特别突出了隋唐长安城,同时还制作了汉长安城、宋元城、明清西安城的模型等,突出了对城市发展史的展示。“帝都万象”部分,以“周秦文明”、“汉唐风采”、“府城华章”分为三个章节,以各个历史时期文物的基本用途为组合,从不同的侧面再现出帝都生活的万千气象。博物院使用了当代科技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展览运用了虚拟电子翻书、数字幻影演示、DMS数字虚拟演示、互动展示、文物导航等系列科技手段,虚实结合,丰富展览内容,形象展示文物,演绎古都历史。西安博物院落成,结束了古都西安没有大型市级博物馆的历史。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9-87803591  官方网站:http://www.xabwy.com/  开放时间:  3月15日-10月31日,发票时间为9:00-17:00(18:00清园);11月1日-次年3月14日,发票时间为9:00-16:30(17:30清园)。每周二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限额领票参观(需携带身份证);  每天向社会公众发放免费参观券3000张,发票时间为每个开放日的9:00-16:00  交通  公共交通:市内搭乘游7路、18路、21路或者地铁2号线在南稍门站下车,再往西走200米就可看到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兴庆宫公园是在唐兴庆宫遗址上修建起来的文化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东门外咸宁西路北,占地面积780亩,其中湖面150亩,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园。  兴庆宫,唐长安城三大宫殿区之一。位于长安外廓东城春明门北侧隆庆坊。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李隆基从幸西京,赐与其兄弟五人宅于此,称“五王子宅”。李隆基即帝位,于开元二年(714年)七月,五王献宅为宫,九月起建造,其后,近四十年经三次大的扩建修葺而成。新宫因坊为名,讳隆为兴,称兴庆宫。因在大明宫之南,又称南内,宫城东西宽1080米,南北长1250米,面积1.3平方公里。宫城之内,以隔墙分为二部分,北部为宫殿区,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等建筑。南部以兴庆池为中心的风景园林区,周围有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兴庆宫并以夹城复道,北通大明宫,南达曲江芙蓉园。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玄宗由大明宫移入此宫居住听政。逐成开元、天宝时期的政治活动中心。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安史之乱后,兴庆宫失去了其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安置太上皇之处。玄宗亦在此安置。  安史之乱,尤其是军阀朱全忠逼昭宗李晔迁都洛阳,使兴庆宫遭到严重破坏。到了宋代,兴庆宫成为春日游赏之地,元、明两代还有不少文人泛舟赋诗唱和。清代龙池干涸。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政府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一九五八年在原兴庆宫的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文化娱乐与遗产保护于一体的西安市兴庆宫公园。具有园林绿化、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兼顾城东南防洪排洪的功能。  公园设计用大写意的手法,泼墨挥洒,取西北高而东南低之势,三山植林木,湖中立三岛,以龙池为中心,在郁郁葱葱,山水相依之中,按原兴庆宫的方位,布设了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南薰阁、长庆轩、日本遣唐使“阿培仲麻吕”纪念碑、五龙潭亭等景点。  兴庆宫公园已经走过五十余年的历程,主要景点不断翻新改造,园内生机勃勃,风景宜人。每年都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花卉展出,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青春的光彩。使人们在游览历史遗迹中,回顾千年沧桑,凭吊兴衰,在观赏中回味盛唐的灿烂文化、美丽传说。兴庆宫不仅以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优美的园林风光吸引着中外游人,更是西安市民休憩娱乐的最佳场所。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55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9-82485349  官方网站:http://www.xingqinggong.com/  开放时间:  1、2、11、12月:6:30-18:30;3、4、9、10月:6:00-19:30;5、6、7、8月:5:30-20: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交通  乘228、237、240、401、408、410、512、517、525、602、903路公交车在兴庆公园东门站下车  

书院门

  从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这里能体会到西安不同于别处的城市风景。书院门向东走到尽头便是碑林。  书院门570多米长的街道,集中了上百家店铺。在二三层雕栏楼阁上,挂着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书写着文萃阁、醉书轩、聚香斋、皓月宫等店名。这里的店铺门面既不像江南商号那样纤巧秀丽,也不同于北京大栅栏那样富丽堂皇,而是古朴敦厚,门面很少有繁琐的装饰,牌匾、楹联,还有深狭的门道,显示了一种儒雅祥瑞、深藏若虚的氛围。商家所售的商品有各种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然而墨香的古文化街最能体现特色的商品当属种类繁多的文房四宝、书法字幅、国画卷轴、碑帖拓片、蓝田美玉,以及古老的乐器“埙”。  懂行的人到书院门是看“书”的。这“书”涵盖书、画及相关的一切。这里卖字画的店铺多,里面不仅有许多民间书画爱好者的作品,也有不少名家名作;但是也有赝品。略往书院门的街深处走,卖字画的店铺便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临街摆设的摊位,其实就是张书桌,上备文房四宝以及展示有主人写画好的作品。主人就在此或写字,或作画,也出售作品,但是更享受这种陶冶情操和相互切磋技艺的生活。其中不乏功力深厚、作品绝佳的高人。每年都会大批书画名家会聚西安,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陈列数十次。  书院门与关中书院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街内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书院之冠。古时明代工部尚书、经学大师冯从吾得罪皇帝被革职回家,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与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一同进行“联镳会讲”,听讲人数多达数千人,长安府长官便下令在寺中划出一块地修建“关中书院”。之后,向东又陆续修建了长安县学、西安府学和文庙(今碑林所在地),形成了文化一条街。  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左右房间众多。讲堂后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小华岳。讲堂前半亩方塘,竖亭于中,砌石为桥。书院有门两重,大门二楹,二门四楹,郡丞刘孟直书“八景诗”以壮其观,学者王大智书隶字为书院题名。  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关中书院也被殃及。熹宗时,关中书院被下旨拆毁。到康熙3年,关中书院重建。光绪时,改建成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成为当时西北5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至解放。  现在的关中书院依旧古色古香,遗憾的是作为西安师范学院及附小的所在地,谢绝非校内人员进入参观的,只能从大门外感受一下里面的古韵书香。  埙埙是中国最原始的一种古乐器,葫芦状,身上有八个小孔,可吹出不同的音阶。音色浑厚悠长、古朴苍凉。卖埙的摊主都会吹上几曲,有时会给购买的游客教一教吹奏的技法。  注意:对于高价的名贵商品,如古玩、高档玉器、名家字画等等,如果自己不十分懂行,没有十足的把握,请慎重购买。另外,购买商品都可还价。  交通乘坐五龙专线、6、11、12、16、23、26、29、31、35、36、40、46、203、204、208、213、213区间、215、216、221、222、229、232、239、302、311、321、323、402、405、501、502、512、600、K600、603、K605、608、609、K618、701、704、706、707、713、800、910、游6、游7路公交在“南门”站下车,书院门在南门内路东。提示:书院门距离钟楼非常近,步行15分钟左右可到。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沿着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一般晚上十点钟店铺都关门了,冬季会更早些关门  景点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大街钟鼓楼附近书院门步行街     

湘子庙

湘子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湘子庙原为韩湘子故居,建于宋代,是西安城内现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传说湘子庙是“八仙”中的韩湘子出家之地,创建于宋,道教界亦说创建于五代,金元时毁于战火,现在湘子庙的格局是定于明代的。自明末到民国初,湘子庙一直香火鼎盛,后经战乱,其殿堂或被占或遭毁。湘子庙后院在民国时期被借用,解放后为清洁队办公处,去年2月有关单位腾出了湘子庙。  碑林区旅游兴区战略办公室特邀顾问王广瞞说,全国的湘子庙有十多处,西安的湘子庙是韩湘子出家之地。故而,历代以西安湘子庙为湘子文化的发源地。  据传韩湘子居其叔祖韩愈官邸内院,为修行修性,曾筑一地下密室,常居其内练功养性,后称湘子洞。因历史年久而少为人知。30年前“备战备荒”“深挖洞”的年代,人们在湘子庙内挖防空洞时,曾挖到一暗室,约6平方米,高近2米,人可直立。曾有人考之,疑为当年的湘子洞。现湘子庙地下仍有砖砌防空洞,极为坚固。主干道与分道及两处洞室,长70米,面积近百平方米,其中“湘子洞”仍在。  香泉:玉露琼浆润长安  有关八仙的传说很多。据传说,古代西安井水均为苦水。唐时,由“八水”引出的漕渠、清明渠、永安渠、龙首渠和黄渠等供城内和皇宫用水,街上有挑担拉车买卖“甜水”者。而韩湘子用其住处的井水做酒,顷刻间酿成了美酒。“苦水”怎能酿美酒?一般人不相信,有所顾虑,欲饮不饮,迟疑不决,故而,人们把韩湘子酿的酒叫“逡巡酒”。韩湘子见众人迟疑,信口吟道:“真酒无苦,真水无香,苦尽甘来,玉露琼浆”。吟罢,立即将酒倒入院中水井之内,井内立刻飘出一股酒香,令人馋涎欲滴。有人忙取桶打水试尝,并无酒味,入口却十分甘美、清热解渴、润肺和脾;洗头洗脸,清爽滑腻;用以洗身冲澡,体肤光洁润舒、嫩柔增色,自感体态轻盈。世人将湘子住处之井称“香泉”。“香泉”即“湘泉”也。自此西安城内才有甜水井及西门大井的甜水。  奇槐:一年两度槐花开  古城西安的街道犹如棋盘,东西经南北纬,相交相垂,横平竖直,湘子庙街却别具一格,斜刺西南而行;而旁边的德福巷,走向西北。这与湘子庙有关。  王广瞞说,因先有湘子庙,人们绕道而行成街,捧庙而居成巷。德福巷名称来历,是“仰德而获福”,即仰韩湘子之德而成“德福巷”。  湘子庙内有两棵槐树,枝繁叶茂,树冠如盖,2000年冬,天寒地冻,南边一株,槐花突生,成为一谜。市民皆难以释谜。今年在十多天前,两棵树二次开花,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据说,院内原有两株宋槐,惜于50余年前砍去。现存两株洋槐,为后人在原处补栽,树龄已50余年。  韩湘子:“八仙”之一。韩湘子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是唐代著名文豪韩愈的侄孙,曾登长庆三年(823年)进士,官大理丞。姚合有《答韩湘诗》云:“昨文过春闱,名系吏部籍。三十登高科,前途浩难测。”看来是一个在官场中少年得志的公子。韩愈贬官潮州,于途中赋诗赠湘,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两首。初并不言韩湘有仙人奇术。与韩愈同时的段成式著《酉阳杂俎》谓韩有疏从子侄学道成仙,能造逡巡酒,顷刻花开。于席上聚土开花,瓣上现一联,即蓝关诗中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但该书并未说韩之子侄就是韩湘。至宋代刘斧《青琐高议》,才将这段仙话与韩湘联系起来,自此以后,韩湘遂成为道门仙人。后来的戏曲小说中又多称其为韩湘子。据传韩湘曾是吕岩(即吕洞宾)弟子,元明之时,名列八仙之中。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湘子庙街(德福巷口)  类型:古迹道观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 “985”工程建设,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26个学院(部)、9个本科生书院和13所附属教学医院。现有教职工5943人,专任教师2993人,教授、副教授1800余人。学校教师队伍中有两院院士33名,其中22名为双聘院士。国家教学名师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7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及中青年专家2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7人,“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34名,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05名。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33604 人,其中研究生 16505 人。全校有本科专业85个,拥有28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55个省(部)级二级重点学科。25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及100余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和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不断开拓创新,精勤育人。蔡锷、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凌鸿勋、邹韬奋、陆定一、侯绍裘、钱学森、王安、田炳耕、江泽民等,为历届学子中的杰出代表。茅以升、吴有训、朱物华、张光斗、张维、吴文俊等200余位校友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迁校60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24万各类人才,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陕西省图书馆

  1996年5月1日,陕西省文化体育科技中心工程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陕西省图书馆新馆动工兴建。新馆工程是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省建八公司施工的我省“九五”重点工程之一,在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艰苦努力下,工程已于2000年11月竣工,2001年元月开始由省建质检站组织工程验收。  陕西省图书馆新馆位于西安市南郊,在城市主干道长安路和南二环路交汇的立交桥西北部。是陕西省文化体育科技中心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馆占地2.03公顷,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500万册,可设各类阅览座位2500个。主楼11层,裙楼5层,地下1层,整个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置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电子阅览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  新馆采用现代,高效,灵活,实用,经济的设计,平面呈变形的“工”字型。从省情出发,既考虑了自然采光通风,又符合现代化图书馆相对集中的要求,采用了全楼中央空调设计。为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各层均按统一层高,统一载荷,统一柱网设计,为图书馆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在空间结构上,馆前有宽阔的半圆形广场,围廊内有前庭,室内有四层通高的中庭,阅览室之间有宁静的内院,通过多功能厅两侧的通道可达到与美术馆公用的文化广场。这种空间构成丰富了图书馆的室内外环境,为城市提供了公共休闲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具有文化品位并富有浪漫色彩的活动场所。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突出了现代典雅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在高层书库塔楼顶部和四个塔式楼梯间顶部均做向上起翘的檐顶,使建筑具有典雅,飘逸的气质,给人一种摆脱重力,奋发向上的力度感。同时,弧形檐顶敞向天空的形象也象征着吸纳人类智慧的渴求,与古代承露盘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反映陕西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祥地的历史感,门廊顶柱上采用了从汉代石造柱头构件抽象而成的装饰,立面上采用了陕西省图书馆初创时期的藏书楼——“亮宝楼”具有的券形窗。  陕西省图书馆新馆将是一座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开放式,多功能,研究型,现代化公共文献信息中心,拥有20多个外借,阅览室,除古籍等少数特殊文献外,采用大范围开架借阅,大通间分区阅览这一先进的服务模式。主要业务工作采用高性能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信息点设置800多个,为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建设数字图书馆奠定了基础。除向读者提供完善的文献借阅,参考咨询服务外,还设有高标准的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教育培训中心,为更好的发挥图书馆宣传教育功能,满足读者文化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开放时间  陕西省图书馆长安路馆区全年365天开放,每周一开放时间为13:30-20:30,周二至周日开放时间为8:30—20:30,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为9:00-17:00。  陕西省图书馆少儿分馆全年365天开放,每周一开放时间为14:00-18:00,周二至周日开放时间为10:30-18:00,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为9:00-17:00。  部分区域法定假日照常开放(各区域开放时间详见节假日前馆内公告、网站公告,或请致电029-85397162进行咨询)。  乘车路线  本站省体育场  大巴教育专线、12、14、26、31、36、215、216、224、229、239、321、323、521、600、K600、603、K605、K618  中巴701704709521游6、游8(610)  地铁2号线省体育场站B出口  本站省体育场西门(过马路穿行省体育场即到)  大巴五龙专线、18、203、204、218、407、410、  中巴508709713720游7  电话:029-85397162  邮箱:sxlibbgs@126.com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710061   

西安钟楼

西安钟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的全-政重镇,西安钟楼无论从建筑西安  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钟楼构建于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安御使龚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关中一带连-生地震,民间相传城下有条暗河,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长安在震动。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觉不踏实,于是想办法要压着它。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为此,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前来助阵。  钟楼修了,景云钟挂了,朱元璋又派他的大儿子镇守西安,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碑林博物馆正门口那两个铜狮子,就是秦藩王王府的东西。  明王朝定都南京后,其间还有一次迁都之议。有大臣主张迁都西安。朱元璋曾有些心动,专门派太子朱标赴西安实地勘察,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进献。但这位太子返回后一病不起,次年便死了。迁都西安一事终未实现。西安钟楼  建筑特色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心的“金顶”。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钟楼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环行通道。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7、8、601、611、618路等公交车钟楼站下车;  或乘坐3、6路等公交在“鼓楼”站下车;  或乘坐地铁2号线在“钟楼”站下车  门票  35元/人(钟楼);  50元/人(钟楼、鼓楼联票);  旺季钟楼敲钟10元3次  开放时间  4月1日-10月31日为8:00-22:00;  11月1日-次年3月31日为8:00-17:30  景点位置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大街  

西安大清真寺

西安大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西北隅,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晋升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5月荣获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观之一。  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构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缕细雕;东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四进院:第一进院最东边影壁正面镶有三方菱形菊莲图案,檐下砖雕斗拱,宏伟壮观,古建木牌坊竖立中央,异角飞檐,牌坊顶部琉璃覆盖,蔚为壮观,该牌坊建于17世纪,南北两侧各有厢厦三间,内部陈设明清两代古式家具。经过五间楼进入二进院,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三门四柱,中楣匾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照事”。往西十米南北各竖砖雕镶嵌“冲天雕龙”碑一座,往西是“敕赐礼拜寺”的“敕赐殿”。殿内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第二进院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和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真迹,其笔力飘逸,走笔遒劲,字型韵称,堪称我国书法的杰作。第四进院内有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殿内有井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具千秋。  清真大寺的建筑形式、基调一派中国民族风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巧夺天工的结合,令人观止,因而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伊斯兰文物之一。  现存大清真寺属于明清建筑风格,主体建筑有前后大殿、省心楼、凤凰亭等,寺内珍藏有清代手抄本《古兰经》和描绘伊斯兰教圣地麦加的《麦加图》一幅,以及阿拉伯文与中文的碑刻二十余。

阳光丽都大剧院

  阳光丽都大剧院是体现21世纪欧洲现代经典建筑流派设计风格、集世界多元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圣殿。大剧院以它独特的内涵、视角和定位,成为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和标志。1.6亿元重金打造,规模宏大,史无前例;1000余人豪华演艺大厅,视听俱佳;4个尊贵包间,彰显皇家风范;27间风格迥异、装饰典雅、设施齐全的阳光[V]坊,欢乐无极限;专业巨型华丽舞台,可容纳各界演艺明星和艺术团体演出;3千万打造的尖端高科技音响灯光,国内一流旋转升降舞台,功能强大完备;国内一流编、导、演、摄、舞、美制作群体,全方位鼎力支持协作;1800余名工作人员将为来宾奉献高档、严格、细致、周到、温馨的星级标准服务。  阳光丽都特色饺子宴分为百花宴、牡丹宴等5个档次。每宴由108种不同馅料、形状和风味的饺子组成。宫廷宴主要是以燕丝、熊掌、甲鱼等为主料的饺子;八珍宴主要以八珍为主料的饺子;龙凤宴和牡丹宴,则是以猴头、鱿鱼、海参等为主料的饺子;百花宴稍次一等,为普通型,除部分海味外,多数是肉类和素馅。其上桌程序亦颇有讲究,从烹制方法上讲,先上炸、煎类饺子,后上蒸、煮类饺子;从口味上讲,先咸、次甜,后麻、辣。咸味饺子中,先海鲜,次鸡肉,后清素。约十余道饺子以后,上一道“银耳汤”嗽口清喉,调节一下口味,再继续上其它饺子,层次分明,使人回味无穷。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环城南路东段29号  类型:剧场/剧院  开放时间:  自助餐、饺子宴使用时间:18:00-20:00。演出时间:20:00-21:10。

兴庆宫遗址

兴庆宫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兴庆宫遗址位于今碑林区咸宁西路北侧兴庆宫公园一带。原为隆庆坊,为避讳,改为兴庆坊,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与兄弟五人的住宅。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始作宫;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扩建;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始,为唐玄宗听政及与杨贵妃长期居住之所,又称“南内”。其北与太极宫、大明宫,南与曲江池均有夹道相通。1958年后,西安市文管会、陕西省文管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探测和局部发掘。  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80米、周长4660米,面积约1.35平方公里。夯筑土墙:西、北面墙基宽5米左右;东墙基宽6米;南墙为内、外相距20米的两重墙。四面设门:兴庆门为正门,在西墙偏北部;东门——初阳门据考古探测东西长16.5米、南北宽23.5米。宫内南部以椭圆形龙池为中心,是园林区;北部为宫殿区。建筑有二三十所,如兴庆、南薰、大同、长庆、咸宁诸殿及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   勤政务本楼位于宫内西南隅,是兴庆宫的主要建筑之一。始建于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以“勤政务,体民情”之意取名,为玄宗召见大臣议政、赐宴处。楼址呈长方形,东西宽26.5米、南北长19米,广五间、进深三间,面积约500平方米,似为一门楼式建筑。遗址北面,发现有一“日”字形回廊遗址。“日”字形回廊以东约15米处,在南北长29米的地段内,排列着八个大柱础,这里可能为花萼相辉楼遗址所在。出土了大量的琉璃瓦、莲花纹砖。  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信息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木塔寺遗址公园位于西安高新区科技六路,南靠科技八路,西接唐延路,东依太白南路,公园占地6.78万平方米,其中绿化5.5万平方米,硬质铺装1.3万平方米,水面积5020平方米。公园四周路网环绕,是高新区六大动脉的集中之地。公园内尚留存的遗址包括大殿基址和山门遗址,殿基线左右列植的两株古龙爪槐,寺址北端雕花青砖砌筑的窑洞式建筑。沿东西方向各有一个木塔遗址,为总持、庄严二寺之木塔当年的位置,但木塔已经不复存在。  木塔寺,隋唐长安城内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603年,是隋文帝为独孤献皇后所立,初名禅定寺。公元618年,改名为大庄严寺。位于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东半部,与该坊西半部的大总持寺左右比邻。两寺建制相同,规模宏大,各建有一座规制相同的七层木塔,高三百三十尺(约97米),周长120步(约176米),气势宏伟。  由于两寺在长安城的诸多佛寺中一直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香火隆重,所以在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运动中,被明令保护,免遭焚毁。公元852年,大庄严寺改称圣寿寺。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时,和长安城同时遭到严重破坏。后经宋、元、明时期多次修葺,但到明朝末年,又遭废毁,只有木塔仅存。清朝康熙年间,又进行过两次修复,并改名木塔寺。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该寺经过多次人为和自然破坏,寺内建筑和木塔均已无存。目前仅存清康熙年间所建山门、东西偏殿和法堂等几处遗迹。  景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科技六路木塔寨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一座大型美术博物馆,是由陕西省文化厅主管的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于2000年4月建成,2001年正式成立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0712平方米,展厅面积76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美术博物馆。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为收藏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精品展览、审美教育、文化交流与服务等,主要收藏保护、陈列展示和研究我国古代美术遗存、近现代美术经典、当代艺术佳作和陕西民间美术精品。是一座造型艺术博物馆。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的收藏为国家收藏。主要收藏的艺术品类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水粉、工艺、书法、篆刻、年画、拓片、民间艺术品等。其中重点收藏陕西及我国西部地区近现代和当代优秀美术作品、陕西民间美术精品及相关艺术文献资料。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现设有陕西当代优秀绘画作品陈列、陕西当代优秀书法作品陈列,并常年对外开放。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艺术品展览60余次,观众三十多万人次。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内部职能机构有综合部、展览部、收藏研究部、推广部。2004年成立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和收藏鉴定委员会。从2004年起,出版馆刊《美术博物馆》第1、2、3、4、5卷为我馆的学术期刊,分别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朱雀门

  朱雀门是西安城墙上的一道城门,在永宁门(南门)西侧。唐朝的时候朱雀门是皇城的正南门。朱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四大神兽之一,代表南方,古时候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故此门叫朱雀门。  朱雀门在历史上的唐朝占有重要的地位,那时朱雀门建筑宏伟,是皇帝出入的正门。玄奘取经归来,唐太宗带领房玄龄等高官出城迎接,当时的迎接仪式就是在朱雀门举行的。日本平城京即今天的奈良,是日本仿造唐长安建造的第一个都城,就是以朱雀门作为平成宫的正门。  朱雀门内连南广济街,外通朱雀大街,车流滚滚,人流如织。站在城门上,看今日西安之景,门内还有些盛唐气息,门外却是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仿佛历史与今天的对话。  特别提示  朱雀门不能登城,要上西安城墙需到东门(长乐门)、南门(永宁门)、西门(安定门)、北门(安远门)、含光门、文昌门、和平门、尚德门,其中南门是离朱雀门最近的一处登城点。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南广济街与朱雀大街相交处,永宁门西侧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 建议10-20分钟  开放时间:  4月1日-4月30日:8:00-18:00,5月1日-10月31日:8:00-19: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00-18: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西安城墙景区门票54元内。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张学良将军公馆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原是西北通济信托公司于1934年修建的一处住宅院落。1935年张学良就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并常驻西安时租用了这套房子作为私宅。这栋建筑是“西安事变”的见证。  整个公馆为民国建筑风格,以东、中、西三栋三层小楼为主体建筑,另有北排平房为传达室、承启室、军人接待室和汽车库;南排为食堂、卫士宿舍。西楼旁还建有中西餐厅。张学良在这里生活办公、运筹帷幄。1937年东北军东调离陕,张学良公馆退租,另易其主。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应邀来到西安,当时住的就是张学良公馆东楼。12月23日-24日,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与南京政府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在张公馆西楼举行了谈判,迫使蒋介石同意接受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等协议。  现在公馆辟为纪念馆,西楼按当年张学良所住情形恢复;中楼为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展出了相关的历史图片等;东楼为当年西安事变中共代表所住,现按原样恢复。纪念馆北侧位西安事变史实陈列,主要是一些历史图片和实物陈列。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建国路69号  类型:纪念馆游玩时间:建议30分钟  电话:029-87418247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8:30-17:30(10月1日-次年4月30日为17: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重要纪念日除外)。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凭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券。  

碑林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南院门街道 崔仲远 (1903~1964) 肖俊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西市 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书院门 湘子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钟楼 西安大清真寺 阳光丽都大剧院 兴庆宫遗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朱雀门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柏树林街道 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西市 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书院门 湘子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钟楼 西安大清真寺 阳光丽都大剧院 兴庆宫遗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朱雀门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长乐坊街道 崔仲远 (1903~1964) 肖俊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西市 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书院门 湘子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钟楼 西安大清真寺 阳光丽都大剧院 兴庆宫遗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朱雀门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东关南街街道 崔仲远 (1903~1964) 肖俊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西市 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书院门 湘子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钟楼 西安大清真寺 阳光丽都大剧院 兴庆宫遗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朱雀门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太乙路街道 崔仲远 (1903~1964) 肖俊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西市 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书院门 湘子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钟楼 西安大清真寺 阳光丽都大剧院 兴庆宫遗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朱雀门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文艺路街道 崔仲远 (1903~1964) 肖俊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西市 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书院门 湘子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钟楼 西安大清真寺 阳光丽都大剧院 兴庆宫遗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朱雀门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长安路街道 崔仲远 (1903~1964) 肖俊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西市 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书院门 湘子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钟楼 西安大清真寺 阳光丽都大剧院 兴庆宫遗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朱雀门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张家村街道 崔仲远 (1903~1964) 肖俊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西安碑林博物馆 大唐西市 西安博物院 兴庆宫公园 书院门 湘子庙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省图书馆 西安钟楼 西安大清真寺 阳光丽都大剧院 兴庆宫遗址 西安木塔寺遗址公园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朱雀门 西安张学良将军公馆

碑林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