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陕西省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华山

华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是秦岭支脉分水脊的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凭借大自然风云变换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的勾画出来,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它的历史衍化可追溯到1.2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西岳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以后秦王朝建都咸阳,西汉王朝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华山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华山以其峻峭吸引了无数浏览者。山上的观、院、亭、阁、皆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恰似空中楼阁,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别具一格。山峰秀丽,又形象各异,如似韩湘子赶牛、金蟾戏龟、白蛇遭难……。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涧的水帘瀑布,更是妙趣横生。并且华山还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依天剑,削出倚天峰。"都是针对华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进华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仅330-400米,而华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为1700多米,山势巍峨,更显其挺拔。  现在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雨华山”、“雾华山”、“雪华山”给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谓的西京王气之所系。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中华”、“华夏”皆因华山而得名。《尚书》里就有有关华山的记载;《史记》中也有黄帝、尧、舜华山巡游的事迹。华山亦留有了无数名人的足迹,传说故事和古迹。自隋唐以来,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上千处。自汉杨宝、杨震到明清冯从吾、顾炎武等不少学者,曾隐居华山诸峪,开馆授徒,一时蔚为大观。而建于汉武帝在位时的西岳庙,有着“陕西故宫”和“五岳第一庙”之称誉,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庙宇。中国历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华山 华山 华山 华山 华山 华山

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世界。这一建在公元前3世纪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之誉不胫而走,成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代名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遗址博物馆,除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保护陈列大厅外,还有兵马俑坑出土文物陈列室和秦陵铜车马陈列室。  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  西杨村本是郦山北麓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村庄。1974年3月,西杨村的村民在村南160米的柿树林畔打一口井。这里地处骊山冲积扇前缘,累经山洪泥石流淤积,耕地间夹杂布满鹅卵石的灌木丛和废弃荒地。3月24日动工,挖到3米多深时,发现下面是红烧土、烧结硬块和炭屑灰烬,大家以为碰上了老砖窑址。继续往下打,在5米多深处的井壁西侧,阴暗的光线下终于露出“瓦王爷”凝静的面容。村民们正诧异间,恰好公社干部房树民来检查打井进度。他下到井底仔细观察,发现出上的砖块与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秦砖一模一样,急忙告诉大家暂停打井,接着便匆匆赶往县城报告县文化馆。湮没2200年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就这样重新回到人间。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74年3月29日。  中国雕塑艺术的高峰  先秦雕塑古朴拙稚,直到接受佛教文化之后,才形成中国雕塑的艺术风格。它的特点是高度概括,线条简洁,风格浪漫,注重装饰,讲究神似而失于写实。然而,秦兵马俑的发现使中外美术史专家们瞠目结舌。人们在这里发现了2000年前东方古典写实主义雕塑艺术的高峰,找到了中国美术史上长期缺失的一页!它严格运用写实主义创作手法,无论形体、结构、比例、质感、量度都以准确的解剖构造为依据.从秦俑的脸部,可以看出皮肤肌肉下颧骨、眉骨、颌骨的准确位置,五官的大小、比例、位置一丝不苟,形体的每一凸凹无不符合人体解剖构造。甚至可以从马的造型判断其品种。非但如此,这些艺术大师还注意紧紧抓住人物性格,从人物的面部表情、内心活动、精神状态上追求变化,塑造出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形神俱备,无一雷同的众多艺术造型。  一号坑--宿卫军主力阵容  一号坑保护陈列大厅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最早的建筑,1979年10月建成开放。在三个兵马俑坑中,它发现得最早,规模也最大。俑坑呈东西向长方形,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局部发掘已出土陶俑1000余尊,战车8辆,战车的陶马32匹,各种青铜兵器近万件。根据出土兵马俑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藏兵马俑6000余件。  这是一个以步兵为主,战车、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配置有前锋、主体、后卫和翼卫,步骑相间,车马兼具,规模庞大,布局严密。东端3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每列68尊,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与步兵相间的38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各有1列分别面南、面北和面西的横队,那就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了。  这里的陶俑按兵种可分步兵俑、弩兵俑、车兵俑和骑兵俑4种。步兵源排列成纵队或横队,各作不同的手持兵器姿势;弩兵俑作张弓待发姿势并背负箭;车兵俑手持兵器跟随在战车后面;骑兵俑站立在马旁,一手牵马,一手紧握兵器。严格的军阶等级制度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从陶俑的不同穿着、装束和兵器配备上可以清楚看得出来。级别最低的士兵俑束发挽髯,只穿短褐,胸无锡甲,腿扎行股(裹腿),足登方口齐头履;级别较高的士兵束发或戴小圆帽,除短褐外还披短甲,足登短靴或方口齐头履;低级军吏源头戴单版长冠,身穿战袍外罩黑色长甲;高级军吏俑头戴双版长冠,战袍外罩彩色花边胸甲或前后摆平齐的鱼鳞甲;与众不同的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冠带在颈下挽结并下垂胸前。这种冠也叫“鹤冠”,冠上两边本来坚插黑色的鸡尾,据说鹤是一种性情勇猛善斗的鸟,“其斗到死乃止”。将军身穿两重战袍,袍外罩有形制奇特的铝甲,铝甲前胸呈三角形由鱼鳞甲片组成,双肩及前后胸有用彩带扎的花结。位于步兵俑群间的将军涌被一群军吏俑簇拥,面部威严,络腮胡须,双、足分开,右手紧握左臂手腕,双手交置腹前,似作拄剑姿势。另一尊原先站在战军上的将军俑额下长须,神态庄重,左手按剑。军阶等级也从所持兵器不同看得出来,将军涌和高级军吏仅有佩剑,用作指挥与自卫;低级军吏和士兵俑则各持进攻性兵器长矛、戈等。  二号坑--揭开古代军阵之谜  位于一号坑北侧约20米处的二号坑是在1976年考古勘查中发现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96米,南北最宽处84米,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  二号坑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弩的跪式和立式弩兵源组成方阵;第二单元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单元即俑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成长方阵;第四单元即涌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地组合为曲尺形阵,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阵式变换灵活,首尾相互策应,既是试探性进攻的触角,又是突击性进攻的前锋。它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唯一发现,为认识秦代军事编制和作战方法提供了难得的直观模型。据局部试掘所知的密度估算,二号坑埋藏兵马俑数量约2000件,并会有大量青铜兵器。与一、三号坑相比,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其组阵之复杂,兵种之齐全,姿式之多样及保存之完整都超过一、三号坑,其中鞍马骑兵俑、跪姿弩兵俑是二号坑独有的,各式战车之齐全也是二号坑的特色。这里的战车可分为指挥车、副车、驷乘车和一般战车四种。指挥车装饰华丽,通体擦黑漆,绘有精美的几何形图案,车顶有圆形华盖,车内位立将军俑、御手涌和戎右俑(警卫员),指挥工具是悬挂在车内的钟和鼓,击鼓时进攻,敲钟时退却。副车也有华盖和钟鼓,车上只有御手俑和戎右俑,留下将军俑的空位,作战时,副车紧跟指挥车,以备指挥车一旦发生不测及时递补与救护。驷乘车上也有华盖,但没有钟楼,车上有四名陶俑,一为御手俑,一为军吏俑,其余两名为武士俑,专家认为,这种驷乘车供作前驱,行军时在前引导,作战时在前挑战,向敌方投递战书,然后两军正式交锋。一般战车上有一名御手俑和两名武士俑,位于御手两侧的武士手持矛、戈等长兵器,车上还备有弓箭。  二号坑陈列大厅建成于1994年,建筑气魄宏伟,庄严凝重,具有秦代风格,拥有展室及录像厅、贵宾接待室、监控室、茶座、休息厅、文物库等配套设施,是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最现代化、功能最齐全完善的遗址保护陈列大厅。  三号坑——统帅三军的军幕  三号坑与二号坑同在1976年考古勘探时发现,1987年建成保护陈列大厅。它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一号坑相距25米,东距二号坑约120米,三个俑坑呈“品”字状排列。  在三个俑坑中,三号坑是唯一全部发掘清理完成的一座,也是规模最小的一座。平面结构“凹”字状,深5.2~5.4米,面积524平方米。从三号坑中发掘出1辆战车,4匹陶马,68尊武士俑和34件青铜兵器。除了与战车配套的4尊车兵俑外,其余64尊武士俑沿夹道以非战斗队形环状排列,手持的也不是弓弩、矛、戈之类实战兵器,而是更多体现仪仗威严的殳(音“书”)。专家们判定这里是统帅三军的“军幕”,也就是整支行卫军的指挥系统。古代军队虽有多种编列,但最基本的是左、中、右三军。一号坑是左军,二号坑是右军,三号坑是指挥部,那么,还有一支中军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只挖出土扩,没来得及铺砖棚木,更没来得及放入兵马俑的四号坑。据勘查,四号坑面积4000多平方米。人们虽一般很少提及,但它并非可有可无,因为这四个坑统一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编列体系。三缺一,留下了一个历史缺憾。史籍记载:“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秦铜车马  1978年,秦始皇陵考古队在秦始皇陵冢西侧20米的地下7.8米深处发现一组车马殉葬坑.这两具铜车马就是从中发掘出来的。  铜车马原先安放在木棺内,因年代久远,木棺朽烂,填土下沉,被压碎成千余块。为便于修复,考古人员把铜车马上部积土作初步清理后,以钢板插入地下,把铜车马从坑内整体吊出装箱,运回室内清理拼接修复,经过8年努力,终于使它们重新焕发出当年瑰丽华贵的姿容。  从艺术鉴赏角度看,铜车马的造型无可挑剔。矫健肥硕的马身佩光彩闪烁的金银饰件,双眼紧盯前方,鼻孔微微部张,马齿紧嚼滴衔,鬃花迎风飞扬,削竹般的马耳斜耸,仿佛正聆听号令,只待长策一挥,便放开四蹄疾驰。一号铜车马的御官站立车头,两腿并立,身体稍稍前倾,双手揽住辔绳,目视车前,聚精会神。二号铜车马的御官坐在车首。头戴切云冠,腰悬青锋剑,身着长孺,圆领外翻,紧握辔绳,高举长策,丰满圆润的脸庞上透出既志满意得又恭谨认真的神情。和秦俑一样,铜车马采用严格的写实手法,车、马、人的造型处处讲究比例匀称,形态逼真。马的每块肌腱都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甚至马口腔上颚的皱纹和牙齿都铸造了出来,连马大腿两侧两个附蝉黑斑及-括约肌都没有忽略。御官的脸部、睫毛、头发以至手纹指甲达到惟妙惟肖的地步。与造型艺术严格写实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铜车彩绘采用的高度浪漫手法,车盖和车厢上部的彩绘龙虎纹,团团簇簇,似云腾雾卷,如金蛇狂舞,纵情挥洒,奔放浪漫;而一到底边,画笔一转,风格陡变,丝丝缕缕,若即若离,笔意婉转,奇丽飘逸;再配以铸出的几何形纹饰,使得雕塑造型的精美与彩绘图案的绚丽共熔一炉,相得益彰。  门票价格: 旺季:150淡季:110 咨询电话: 029-81399020  嬴政 (前259~前210)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一说赵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赵国邯郸,是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说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出生后,姓赵。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时年13岁。相国吕不韦掌握实权。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政加冕亲政。这…… 详细++秦始皇兵马俑   嬴政 (前259~前210)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一说赵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赵国邯郸,是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说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出生后,姓赵。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时年13岁。相国吕不韦掌握实权。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政加冕亲政。这…… 详细++秦始皇兵马俑

大雁塔

大雁塔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和平门外4公里的慈恩寺内,相传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经的玄奘法师。奏请在寺内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带回来的经籍。这座塔初名为经塔。后世人称它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赞叹。  这座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大雁塔,成为古城西安独具风格的标志。大雁塔初建时只有5层,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经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层,底边各长25米。大雁塔是中国楼阁式砖塔的优秀典型。塔身用青砖砌成,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则是后人为了区别于荐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内有木梯,可以盘旋登塔,凭栏远眺,可饱览关中大好风光。大雁塔的底层南门两侧,镶嵌两块石碑,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贞观廿二年(648),为玄奘所译诸经作的总序。另一块“大唐三藏圣教序论”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作的纪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小雁塔  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谊路南侧的荐福寺内,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成为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因规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时间较晚,故称小雁塔。  荐福寺原建于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为高宗荐福而建寺。天授元年(690年)改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的著名寺院。唐代名僧义诤在荐福寺译经,共译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极有价值。  现寺内存有的小雁塔,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15层,高约46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门。塔身从下至下逐层递减内收,愈上愈促,秀丽玲珑,别具风格。门框为青石彻成。塔身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木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明清两代因屡经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13层。今寺内还保存一口重万余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铸的臣大铁钟,钟声宏亮,是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大雁塔

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大唐芙蓉园(TangParadise)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之侧,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早在历史上,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  大唐芙蓉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投资13亿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创下多项纪录,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是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集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之大成  早在历史上,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隋文帝开皇3年(公元583年),就于此修建了“芙蓉园”。现今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米,亭、台、楼、阁、榭、桥、廊,一应俱全。全园景观分为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民间、饮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举、歌舞、大门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园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包括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等众多景点。  园内唐式古建筑在建筑规模上全国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集中了唐时期的所有建筑形式,简直就是一本完整的唐代建筑教科书。大唐芙蓉园遵循古建筑应是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的原则。建筑材料设计均采用砖瓦混凝结构与木材结构相结合,既保存了唐代建筑的原貌,又能使古建筑长久不受损害。  此外,大唐芙蓉园利用各种表现形式来充分、自然地展示盛唐文化。既能领略到神圣恢弘的皇家文化,又可看到“百帝游曲江”那规模盛大的大唐仪仗队,更有杏园探花、雁塔题名、曲江流饮、入仕出相等主题活动。进入芙蓉园,每个建筑和各个景观都有着迷人的典故传说。漫步其间,高大的古典建筑与粼粼波光让人目不暇接,似乎自从踏入大门的那一刻,便已扭转时空,梦回唐朝。  大唐芙蓉园的建设,是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尤其是盛唐风格的皇家园林曾使这块区域为世界所关注。园区仿唐建筑设计建设、园区景观设计建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建筑、古典园林建设。大唐芙蓉园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成为华夏子孙寻根追梦的文化祖庭和重温盛世的精神家园,被誉为“中华历史之园、精神之园、自然之园、人文之园、艺术之园”,象征着中华崛起的伟大时代,是中国繁荣昌盛的新世纪图腾。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西路99号  类型:主题公园古迹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29-85511888  官方网站:http://www.tangparadise.cn/index.php  开放时间:  9:00-22:00(清园21:30)  冬季9:00-21:30(清园20:30)  交通  大唐芙蓉园西门(御苑门)公交车站途径公交:21,22,23,24,44,212,224,237,526,609,715,720,通宵4号线,游4,游9路;  大唐芙蓉园南门公交车站途径公交:21,22,23,24,212,237,307,601,609,715,720,通宵4号线,游4,游8路  门票  旺季全价120元/人,学生票60元/人,淡季票价为90元  

华清池

华清池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清池是位于唐华清宫遗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宫苑,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面渭水。因其亘古不变的温泉资源、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西安事变发生地以及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而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示范景区。  华清池融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于一体,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景区仿唐建筑大气恢宏,园林风光别具一格。主要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有飞霜殿、昭阳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有体验皇家温泉的以澜汤殿、御汤苑、星辰苑、尚食苑、长汤苑、少阳苑、香凝阁和御膳阁为主的华清御汤(精品)酒店。2007年4月推出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成为中国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典范。2012年5月推出的多媒体影像剧《玄境长生殿》,成为传统博物馆数字化改造的新模式。  近年来,华清池以“打造中国唐宫廷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为发展愿景,积极实施唐华清宫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按照历史文化、御汤文化、宫苑文化、梨园文化、宗教文化等五大文化元素规划建设唐华清宫文化旅游大景区。  门票价格: 旺季:110淡季:80 咨询电话: 029-83812003  邮编: 710600 景区地址: 西安市临潼区华清路038号

黄帝陵

黄帝陵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桥山之巅。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伟大人物。他率先民制衣冠,造舟车,营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音律,演算数,平定战乱,统一华夏,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文明,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据《史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总面积为8500余亩,下有沮水环绕,南与印台山相望,山上有古柏8万余株,千年以上古柏3余万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黄帝陵园面积10余亩,陵前设有祭亭,内立郭沫若亲书“黄帝陵”碑。陵冢高3.6米,陵园周长48米。园内古柏参天,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每年清明节、重阳节,海内外炎黄子孙聚集桥山,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陵园入口处有“汉武仙台”,高数10米,拾级而上,县城、东湾尽收眼底。  桥山东麓有轩辕庙,庙内沿南北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诚心亭、碑亭、“人文初祖”大殿。大殿神龛内有用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院东碑廊内树历代古碑50余幢,多是北宋以来的“御制祝文”与重修碑记。庙内有古柏13株,有高18米的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的“黄帝手植柏”和群柏之奇的“汉武帝挂甲柏”,院内还有“黄帝脚印”和“夸父追日石”等景观。孙中山、毛泽东、蒋中正及当代国家领导人-、李鹏的题文碑刻分布于院内及碑亭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98年、2000年清明节,由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笔题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及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亲笔题写的“澳门回归纪念碑”在庙内落成揭彩,为庙院增添新的景观。  1990年4月,-同志来黄陵视察期间,明确指出黄帝陵必须立即整修扩建,使之与其本身内涵价值相适应。1992年8月,大规模的黄帝陵整修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投资80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于1997年清明节竣工。新建的庙前广场、山门、印池、轩辕桥等掩映在绿树红花、湖光山色之间,使黄帝陵更显庄严、肃穆、古朴、典雅。  门票价格: 旺季:90淡季:50 咨询电话: 0911-5212742  邮编: 727300 景区地址: 延安市黄陵县东关庙前区179号  黄帝 (前2717~前2599)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 详细++  黄帝 (前2717~前2599)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 详细++

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

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黄巢堡是当年黄巢义军攻打长安时屯兵之处,这里山险、林密、水阔、谷深。十万甲士用头巾兜裹,从长安城外运回黄土,铺平了这座练兵台,至今有-声回荡。黄巢堡景区以湖光山色、幽谷飞流、苍山叠翠为主要景观。  “黄巢堡”位于西安城30公里的东骊山腹地。群山环抱,溪水环绕,四季常青。当地自古流传下来的四句诗描述道:“上有青松盖顶,下有四水围城;前有千山掩护,后有五龙护送。”她犹如窈窕少女,却纱幔遮掩不漏真容,她近在咫尺,却至今鲜为人知其“庐山真面目”。  “黄巢堡”古时人称“九龙山”,。方圆十余公里层峦叠嶂,沟壑连环,纵横交错,形成封闭之状,地势险峻如同兵阵;群山土岭之中生长着松柏、刺槐兼杂杏、栗、核桃等野生果树,各种灌木、修竹茂密,谷幽林深,到处清泉溢出,溪水潺潺;常见狐兔奔走于沟坡,雉莺飞逐于林间,百鸟啾啾,蹄声婉转,蝉鸣此起彼伏,蜜蜂振翅鸣奏,彩蝶起舞追逐,漫山遍野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吐芳证言。更有神奇妙趣之景、沟边岩畔怪石嶙峋,或似窝虎盘踞、金蟾望天、群马争饮,或如牧童弄笛,诗翁对月,众僧拜佛……令人目不暇接,凭尔尽意想象。  今日的“黄巢堡”山清水秀,四季景新。云白如棉飘动,雾霭如纱时生时消,忽晴忽雨,气象万千,山风徐徐,香随飘至;沟坡遍布果园,山果随季不断,林荫深处藏房舍,坡上劳作耕田,树杈顽童采果,三五村姑聚闲谈,一幅真实的田园诗话,身临其境,顿有飘然仙境之感;当地流传着许多神奇故事,都同具体的山、石、林、水有关。这里已被开发为“黄巢堡森林公园”,欲寻世外桃源处,邀友一行到此来。  据史料记载,隋唐末年,(公元875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揭竿而起,自称黄王“冲天大将军”。先在南方福州、广州等地转战,公元881年率军从山东西进,一路英勇奋战,攻破潼关,占领了唐都长安,与当年12月在含元殿登基,建立了大齐农民政权。883年,由于起义军内讧,朱温叛变和唐王朝-重兵包围剿杀,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失败了,同年4月义军撤离长安。据民间流传,黄巢撤出长安城后,为了再攻长安,屯兵养马,将部队隐藏在东骊山深处这个群山环绕、林木茂密、沟壑纵横、形如口袋、易守难攻的地方。这里既能藏兵,又距长安城很近,可以在攻城时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足见此地之隐蔽险要。  历史沧桑千载,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英雄言志诗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脍灸人口。黄巢在此屯兵养马,体恤百姓,为民除害,深受人民爱戴。义军撤后,当地人将原“九龙山”改为“黄巢堡”,以示世代纪念。  “黄巢堡”景区内众多的景点都有一段故事,至今仍在流传。只要你问及,憨厚好客的山民都回滔滔不绝地给你讲述,让你回味无穷。  黄巢练兵场  在“黄巢堡”山上南侧,有一块近50亩的平坦肥沃之地,形如平台,四周低凹,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巢练兵场。当年黄巢攻打长安,士兵有60多万人,每天到城外作战的士兵都从蓝天甘峪河、油坊街过霸河,上狄寨到东门外十里铺、长乐坡、韩森寨一带作战。士兵归来休息,倒出鞋中之土,堆积成此台,成为当地人民世代的财富。每次出征前,将士集聚于此,黄巢在山顶上点将,遂留下了今天依然可辨的练兵场和点将台。经考证,练兵场之土为黄土,同四周的土质形成明显区别,而同西安城东门外长乐坡一线土质相同,也着实耐人寻味。“黄巢堡”为一独山,山上长满松柏,四季常青,山下四条溪水汇聚长流,环绕而去,四周山崖峭壁,十分险要。后人纪念黄巢,在山顶上修庙,塑有黄巢阅兵像,使其特之山更具英雄气概。有诗赞颂到:“松柏盖顶四季青,四水联营绕秀峰;千山隐蔽成仙境,五龙护送出奇景,英雄屹立点将台,千载沧桑尽如梦;今朝西望古长安,九月黄花愈显浓”。  西望长安  “黄巢堡”在群山之中,树木繁密。山峰海拔1750米之高,可以遥看西安古城。当年黄巢经常登上此山远眺,撤退时即在此最后一次眺望,思绪万千,久久不忍离去。西望长安亭,古城景色壮观,白天如在雾中,楼房建筑隐约可见,夜晚闹事灯火辉煌,真有一种仙人看人间的感受。到此出,方可一览众山小,整个景区尽在视野之中。“人宗庙”山脉到此风未九支,“黄巢堡”一峰独秀,如同龙口之珠,你才能顿觉醒悟,“九龙山”之称名不虚传。  黑虎岭  很久以前,当地有一黑虎,经常出没袭击人畜,为害一方。山民们每天都只能日升三杆方敢出门,不等太阳落山就要回家关门。黄巢驻进以后,听山民诉说后大怒,即追寻恶虎,杀死在“黄巢堡”东北的土岭上,为民除害,人们奔走相庆,从此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为了纪念黄巢,此岭被称为“黑虎岭”。而黑虎岭前后的两个小山村因黄巢军曾驻于此,以后便称为前黄疙瘩村、后黄疙瘩村。  秦琼救驾坡  “黄巢堡”东两公里的山崖中,有一巨石,形如剑劈,崖下3米处有一快近2.5米高,1.5米宽的石块同山顶巨石吻合。这就是传说中的好汉秦琼救驾之处。隋末,李渊父子被隋炀帝杨广陷害,驱出京城长安,携家眷回原籍太原途中,经过骊山当夜在临潼金岗庙宿住,被杨广派兵包围发生激战。李渊当时身边只有马三保、段子贤、刘宏基、殷凯山四名家将,寡不敌众,边战边退到“人宗庙”,后头退到“黑虎岭”,激战中杨广将李渊的头盔打掉,危急之中李渊挥剑向杨广辟去,杨广躲过,宝剑将巨石砍断,掉落在石岩之下。此时秦琼从山东押解侵犯至此,看到杨广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义愤之际在暗中射出一箭,杨广肩部受伤,不敢恋战撤兵,李渊得救。后李渊起兵反隋,建立了唐三朝,于是此处被人称为“救驾坡”。在这块巨石上,至今仍有不知何时的刻字可辨,内容为“宝刀砍两段,性命难保全,来了琼好汉,举家回太原。”  哭井泣忠良  “黄巢堡”之北的一处山沟里,有一股清泉长流,出水之声如咽。像是人在哭泣,它就是哭井。当地人世代相传,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先锋官胡寿廷被欧阳芳诬陷杀害后,就偷偷葬埋在“黄巢堡”山上,后来其女胡秀英到此祭奠,万分悲伤,痛哭数日不起。忽一日在她脚下涌出一泉,如人在哭,胡秀英觉得是上苍有灵,知父蒙冤,造泉如泣,遂止哭作罢。秦腔戏中有一本叫《下河东》,讲的是胡寿廷死后,其子改姓胡延名赞,救驾有功,战败反将白龙,除了*臣欧阳芳,国仇家恨一起报。戏中有一句胡廷赞自报家门的台词:“康家的外甥胡家子,罗家山上长成人。”“黄巢堡”西二里有个康家岭,东三里有个罗家山都痛戏里说的吻合,世代相传至今。“黄巢堡”胡姓人家不管红白喜事,都不唱《下河东》这出戏。  骊山晚照奇观  关中有奇妙八景,千百年来,曾使多少人迷恋向往,更使陕西人引以为豪。但其中的“华岳仙掌”、“霸柳风雪”、“雁塔晨钟”、“曲江流饮”、“草堂烟雾”、“太白积雪”、“咸阳古渡”等七景都有具体地点,能为人观赏,而唯独“骊山晚照”一景源于何处,鲜为人知,但它就实实在在出现在“黄巢堡”西边的山峰上。有人经考证后这样记述:“霸桥古镇洪庆山,武家岩上显奇观,夏季傍晚天晴日,夜幕初临山林暗;瞬间一束金光照,方圆百米火一团,远看疑是灯或月,骊山晚照千古传。”  翠湖明眸  “黄巢堡”中部,有一小湖,水碧绿,清见底,它处在3座山峰之中,山风兀挺,长满松柏。清晨,林木散发出松香,沁人心脾,湖光如镜,山林倒映;湖畔别具有一格的别墅和蒙古包闪烁出的点点灯光,同天上群星辉映,伴随着山鸟啼叫之声,令人无限暇想。有游客到此游后描写到:“你像少女照亮的眸子,你像仙女梳妆的镜子,你是涓流的聚积,你是遥远的记忆;山岩因你不断增色,松柏因你更显葱郁。当晨曦撩开你的妩媚,当顽童在你怀抱游戏,当山林在你眼中倒映,当明月在你脸上映照,喧闹使你焕发出动人的青春,静寂催人充满诗意遐想。”  石硖探幽  “黄巢堡”同东边的牛心咀之间,形成一个十分险要的石峡谷,山崖陡峭,怪石遍布,嶙峋多姿,树木茂密。石峡谷内长年流水,哗哗作响而又不见水迹,过去连当地人也少有进入。有人写诗惊叹道:怪石嶙峋林荫间,自古长流水潺潺,刚才只听水声响,猛然咋以水成帘;山转峰回径不见,转身抬头洞穴现;人疑已进迷魂阵,猴说真是花果山。  “黄巢堡”,据西安市近在眉睫,却深入骊山之中,特殊的地形地貌使这里至今保持着较原始的山林风貌,是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山林景观。近几年已被陕西省列为森林公园,实行封闭式保护,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广植各种果木,山林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已形成西安市最大的自然柏树林和刺槐林,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各类果木经济林。同周围土岭形成鲜明对比,犹如黄土群山之中的绿色航母。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野生动物快速繁殖,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各种鸟类已有上百种之多,加之它与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相媲美,犹如一个天地两种境界。树随山高,山在林中,林中有水有奇石,更有鸟语花香,山珍野味,真可谓谷幽林深诱君入,山青水秀不思返。  神秘独特、长年翠绿的山林,加上神奇色彩的传说故事,使“黄巢堡”更具有神奇的色彩。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黄巢堡”为中心,十几个各具特色景点的森林公园游览大景区。  在这里你可以听松涛,闻柏香,看黄玫,采槐花,探幽古,涉溪流,捕蝶、蟹,垂钓、划船,享受大自然的不尽情趣;在这里你可以观斗鸡表演,看社火热闹,欣赏乡风民俗文化演出,还可以替体验篝火、烧烤、露营的乐趣;在这里你可以游览之中摘尝各种野果,品尝农家饭菜,听山农讲述传说故事,别有一番情趣。  游过山林河溪,看过奇石幽谷,听过传说故事之余,再品尝这里特有的山珍野味菜肴。野兔肉如鹿香美、山鸡异禽蛋鲜嫩,田螺硕大,石蟹鲜活。还可以看活鱼入盘,更可点活蛇入宴,可以亲自采野山蒜、灰灰菜、水芹菜等下厨烹调,再品尝时令山果红樱桃、青鲜桃、黄杏、石榴、柿子,真可谓身置花果山、享受不尽有。  目前,“黄巢堡”景区接待设置齐全,近50间中高档客房,可接待会议、团体活动,向休闲度假游客提供优惠价格服务。新建的城堡如虹,横跨两山之间,群山映衬,壮观醒目,站在其上观赏四周群峰,不尽遐想,尽在胸中。在“黄巢堡”你能乐趣无穷、乐不思返。  西安市是霸桥区的版图,犹如一朵盛开的芙蓉花,中间伸出狭长地带恰似突出的花蕊,“黄巢堡”就位于花蕊的中部。  从西安城朝阳门向东,途中霸河公园橡皮坝形成河道平湖,会使你赞美,霸柳飞雪的景色会使你联想翩翩,九桥舞坝的壮观会使你赞叹;到古镇洪庆,一条婉转的公路,缓缓升高,伸向骊山深处。公路依地形建在土山脊梁之上,身置其境如在龙背漫游,两侧沟坡景色,尽收眼底,十里风光,转弯皆新。春天,漫山遍野花红苗绿,梯田层叠,兼有农家楼舍点缀,就像人在画中,还有西安市最大的刺槐林。开花季节,不尽雪白,十里飘香,沁人心脾。路边野酸枣遍地,红如珍珠。再看西安穆斯林陵园隐于其中,碑林星罗棋布,犹如十万兵阵,蔚为壮观。秋天,豆子满坡红叶如云,石榴咧嘴,柿子火红,到处飘香,疑为进入仙境。再向前行,更有其险之地“三县寺”,车行长安一线,可左观临潼秀峰沟壑,右看蓝天千坡叠嶂,,霸河之水如带漂流,到此你方可真正领略“雄鸡一鸣听三县”的奇境。有人曾如此描写“三县寺”的险要、独特景色:“犹如骑在龙背行,左观右视斗叹惊,这边青郁伴红岩,骄阳照耀正火红;那边焉紫映青舍,坡叠水绕如画境,中流名刹镇奇岭,雄鸡一鸣三县听。”  过“三县寺”前行,山路婉蜓,一会儿林荫蔽日,气息清新,蝉噪鸟鸣;一会儿竹林延绵,各类果林闪现,飘出淡香,人在林中游,景随人眼新。正在你万分感叹,赞美这优美的自然景色,臆想昔日“野鸡湖”地名来历时,一个令你向往的,原始神秘的“黄巢堡”就展现在你的面前。晴天,她群峰绿翠,婀娜多姿,如诗如画,清晨薄雾如纱,神秘动人,犹如少女含羞期待。来吧,神秘的“黄巢堡”已向你展开热情的怀抱。  

法门寺

法门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兴起于隋,鼎盛于唐,因安置释迦牟尼佛的舍利而成为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塔,又名“真身宝塔”,塔初建时名阿育王塔,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后因地震倒塌。1579年扶风县佛教徒募化钱财,重建真身宝塔,历时30年。将原来木塔改建为八棱十三层砖塔。该塔建造的极为壮观,高47米,1至12层共有89个佛龛,为仿木结构建筑形式,每层有出檐斗拱,工艺精湛,纹饰华丽。塔底还有题额,分别为“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露”、“浮图耀日”等字。由于年久失修在1981年8月24日因阴雨连绵宝塔崩塌,仅留半个塔面危立在残台破砖之上。  1987年,国家拔款重建法门寺塔,在清理塔基时意外的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地宫。根据这次在地宫里发现的碑文记载,佛祖舍利藏在法门寺塔基内。同时在地宫中发现了深藏千年之久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养舍利的大批珍贵文物。  法门寺地宫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佛塔地宫,由砖砌踏步、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等组成,全用石头砌筑,共有石门四道,建筑构造宏伟壮观。地宫内珍宝之多,令人目眩。最为贵重的是藏于八重宝函之内的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它是世界上仅存的佛指舍利。  这最令人瞩目的4枚佛指骨,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之中,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金塔基银柱上。第二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第三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之中,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第一、二枚相似。据专家们考证、勘验、鉴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即唐朝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真身舍利具有同等意义,是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品种繁多,做工精巧,价值连城,为世间所罕见。经专家鉴定,确认这批稀世之宝有10个“世界之最”。现在,这些珍宝多已放置于寺旁新建的法门寺博物馆内,供游人观赏。  法门寺香火渐盛,道场兴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经佛教四众的努力,先后修复了大雄宝殿、长廊角亭、钟鼓楼、禅房。使宝塔地宫庄严再现,体现无上法门、无尽法界,再现唐密曼荼罗之精华,使法门寺重新成为佛教圣地。  门票价格: 旺季:120淡季:90   咨询电话: 0917-5256235  邮编: 722201   景区地址: 扶风县法门镇法门寺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山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米,自古便是一座名山。秦岭东西绵延一千五百多多公里,跨越中国数个省份,被誉为中国的龙脊、中原的龙首、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等,是中国南北气候、地理、水系的分界岭。独特的区域位置和神奇的自然特征,赋予太白山厚重博大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形成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于其它名山大川的独特魅力。在太白山三千多米的海拔范围内,分布了在地球表面几千公里范围内才能看到的非常明晰的动植物带。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便利,风景秀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森林生态资源丰富独特;生物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温泉资源得天独厚;药物资源丰富珍贵;第四季冰川遗迹地貌奇特,形态多样......,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中国天然动物园”、“世界物种基因宝库”、“第四季冰川天然博物馆”等。  1991年,原全国政协主席-视察后盛赞:在我国长江以北,气势如此之大,自然景色如此之美,离大城市如此之近,科研价值如此之高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  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太白山旅游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森令公园,先后多次被评为陕西省平安景区,已成为陕西旅游中集观光、度假、避暑、疗养、休闲、娱乐以及科学考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成为中国生态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爱好者的青睐。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的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文物古迹点缀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是中国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旅游区,被誉为中国西部的一颗绿色明珠,包括10个景区,180多个景点。公园海拔高度从620米到3767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宝鸡市眉县法汤路1号  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山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天  电话:4006391615  官方网站:http://www.tbpark.com/  开放时间:  旺季:8:00-18:00,14:00停止售票;淡季:8:00-16:00(因天气会有一些变化,具体可电话咨询)  门票信息:  3月1日-11月30日10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60元。    汤峪镇  汤峪镇政府驻地位于眉县县城东南18公里,是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东接横渠,南依秦岭,西邻金渠、营头,北连槐芽。全镇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10013户,38307人,其中农业人口37274人,全镇耕地总面积58081亩。 该镇交通方便,境内有汤法一级公路、汤横公路、汤槐公路直通310国道,眉县南环公路横穿全镇腹地…… 详细++

金丝大峡谷

金丝大峡谷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商南县境内,辖属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连接巴山北坡,居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区。境内地势起伏,谷岭相间,主要属低山和丘陵地貌。  丹江由西向南进入河南、湖北境内。商南县内丹江划分为丹北、丹南两大部分。丹北为蟒岭和流岭的东延,山体浑圆,峰峦起伏;丹南处新开岭腹地,山形陡峭,河谷深邃,水系发达,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植被覆盖率高,自然环境优美,金丝大峡谷即在其中。  金丝大峡谷由白龙峡、青龙峡、黑龙峡和石燕寨组成。  白龙峡,俗称七里峡、北峡。峡口左侧的山峰叫凤山,犹如凤凰展翅;右侧山峰叫猴山,山头有一石猴,有仙猴戏凤之说。左侧山坡上还有一个拔地而起的奇石叫仙人石,亦称仙人峰。坡上怪石嶙峋,青藤倒挂,自然景观妙趣横生。  青龙峡,俗称东峡,险峻异常。峡谷两面,绝壁千仞,藤萝摇缀。更为奇特的是两面的悬崖峭壁上,茂密地生长着海桐、樟树、铁杉等珍贵的常绿乔木,广展绿冠,为游人造就了避暑休闲的佳境。  黑龙峡,位于大峡谷的西端。沿石燕寨西进,就是奇险、神秘的黑龙峡,全程约10公里.因峡谷窄长,水在石槽中湍流,在石潭里回旋,在阳光的折射下,闪闪发光,犹如金丝串珠。人称金丝峡黑龙峡段,可谓险到极处,美到极处。金丝峡的景观特色主要是:谷深狭窄,壁绝峰险,瀑群奇幻,溪潭珠连,原始幽深。  石燕寨,南北走向,东、西、南三面均为悬崖绝壁,只有北坡狭路一条。山寨由五大台阶构成。第一台阶高崖峻壁,两面临空,是上山道路的关隘。人称南天门主寨在第二台阶,是道教圣地。  供奉真武祖师,每逢节日或者道会,人们接踵登山,有的为祈福求安,有的为观赏山光水色,有的为享受登山眺望的情趣,各尽所欲。第五台阶为玉皇顶。极顶远眺,楚天空阔,豫水旖旎,峡区数十里山水-各异。这里有数百种野花,芳香弥漫。  金丝大峡谷以窄、幽、秀、奇而闻名,河流密布、森林茂密、野生动物、植物繁多,原始生态保存完好。  这里的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日平均气温高于摄氏10度的日数约为240-285天;年降水量超出800mm,属雨量充足气候湿润地区。总体气候特征是: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气候温和。可谓“一日历三季,十里兰花香”,是休闲度假,寻觅探幽的旅游胜地。  门票价格: 旺季:120淡季:100 咨询电话: 0914-6324666  邮编: 726307 景区地址: 商南县金丝峡镇庙台子村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这里名碑林立,藏品丰富,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同时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驰名中外。爱好书画和历史的游客不可错过。介  绍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  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原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  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博物馆本身即为孔庙旧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明清建筑保存至今,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碑林博物馆各陈列室主要展品介绍  第一陈列室陈列的是《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陈列室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三绝碑”。  第三陈列室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第四陈列室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祝允明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第五陈列室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  第六陈列室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  第七陈列室陈列的是清代用《淳化秘阁帖》复刻的碑石,共145方。石刻两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石刻艺术室陈列了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60余种,是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集中于此而建立的展室。      地址: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  类型:博物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9-87210764  官方网站:http://www.beilin-museum.com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旺季(3月-11月)75元,淡季(12月-次年2月)50元。  开放时间  3月1日-4月底:8:00-17:30停票,18:15闭馆;  5月1日-国庆节:8:00-18:00停票,18:45闭馆;  国庆节后-11月底:8:00-17:30停票,18:15闭馆;  12月1日-次年2月底:8:00-17:15停票,18:00闭馆  交通  可乘坐14路、23路、40路118路、208路、214路、221路、223路、232路、706路、402路、512路、619路、704路、800路、游6路、五龙专线路公交车到达  

翠华山国家山崩地质公园

翠华山国家山崩地质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为2001年3月国土资源部首批的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而且是全国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公园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山崩地貌类型之全,结构之典型,保存之完整,规模之巨大,旅游价值之高,经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检索,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地质地貌博物馆"之美称。  《国语》记载:"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史记》等也有此记载。据推测,翠华山山崩地震诱发形成,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为《国语》,其它关中地震对翠华山山崩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翠华山山崩总面积5.2平方公里,倒石量达3亿立方米,目前初步开发1.5平方公里,分布在水湫池、甘湫池、大坪三处,主要由残峰断崖、崩塌石海、堰塞湖三大部分组成。  残峰断崖主要指玉案峰、甘湫峰、翠华峰及形成的山崩临空面。三峰鼎立,负势竞上,突兀险俊,直冲云霄。"南望终南如翠屏环列,芙蓉万仞直插青冥。"(清·陕西巡抚给乾隆奏章)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唐·王维《终南山》)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有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牛背梁国家羚牛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也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和一级开发区,陕西省著名风景名胜区。据《西京胜迹图志》载,翠华山自秦汉唐王朝起被辟为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长安八大寺院围绕其周。汉武帝因"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于公元前112年在翠华山拜谒太乙神,故翠华山又名太乙山,太乙山至今在东南亚等世界华人地区享有盛名。  "终南毓秀太乙钟灵始悟翠华招汉武;冰洞垂凌龙湫池玉应知胜景在长安"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不仅有山崩湖光、奇石异洞,气势蓬勃的天崩地裂壮景,更有其深厚的大文化、大自然背景和优质服务。当您在观赏山崩奇观同时,更多的会感到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和地质遗迹与自然文化的相融,开发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自驾路线:从西安绕城高速曲江口进包茂高速(西柞段)太乙宫口下向南20分钟即到;或从子午大道经秦岭环山旅游路向东半小时可抵达。  公车路线:翠华山距西安城南30公里,可在火车站乘坐公交车600、603路到达电视塔,换乘蒋家寨——翠华山(905)路旅游专线直达翠华山。也可打车直接上山。  门票  70元/张,1.2米以下儿童免票  开放时间  08:00~17:30  景点位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骊山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离西安市区30公里,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此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东西绵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亘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旧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红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做了恰当而准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期,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演出了一幕“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这是骊山沧桑的经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几十个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著名的周烽火台、0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鹞子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极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飘动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形状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过。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环城东路3号  类型:国家公园山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9-83812003  开放时间:  (4月-10月)8:00-18:00;(11月—次年3月)8:30-17: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于华清宫景区内,通用华清宫景区门票。华清宫景区旺季门票150元;淡季门票120元。  交通  旅游专线:  在火车站东广场解放饭店门前乘坐306路公交车西安到秦兵马俑的旅游专线汽车。发车时间7:00-18:00,间隔10分钟。到【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票价6元,约45分钟到达。  公交:  1、在火车站东广场解放饭店门前乘坐高速915路中巴车,发车时间每趟间隔5分钟,车票6元,乘车时间约为45分钟,至【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  2、在火车站东广场解放饭店门前乘坐低速914路中巴车,发车时间每趟间隔5分钟,车票5元,乘车时间约为1小时,至【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  3、由西安火车站乘西安-渭南途经临潼客运中巴,可至【骊山国家森林公园】站下车。  出租车:  在西安火车站可以租车到骊山,租车费用约为180元/单程,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车时应跟司机说清楚是前往骊山景区,而不要被拉到其它人造景点,耽误到骊山的游览。  自驾:  从西安自驾车前往骊山,可沿西临高速公路前行,行程约24公里(经过灞桥收费站,路桥费用10元/辆)。道路状况良好,在非交通高峰时期,车辆较少,车速可达60公里/小时,只需30分钟即可到达骊山。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公元1370——1378)年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明城墙呈长方形,周长约13.79公里,高12米,顶宽12至14米,底宽15至18米。墙体以黄土为主,加少许石灰、细沙、麦秸节,和水调和,分层夯打。城墙之上平整宽广,每隔120米建一座凸出墙外的敌台,台上建敌楼,全城共有98座。墩台之间距离相当,每2座敌台能够形成有利的火力夹击点,从而在战时有效地射杀攀爬城墙的敌人。城墙顶部外沿筑有2米高的垛墙,其上留有垛口,共有5984个,既能射箭、瞭望,又能有效躲避敌人箭矢。墙顶内沿建有半人高的女儿墙,无垛口,其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及辎重在往来城墙时跌落。城墙的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圆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转角原状外,其它都是方形。每角各修一座角楼。  城墙外有环绕城墙一圈的“护城壕”(护城河)。护城河宽30余米,深12—15米。城墙内有6米宽的马道和6处斜坡,方便守军调动上城。  明代城墙只有4座城门,东为长乐门、西为安定门、南为永宁门、北为安远门。每座城门由吊桥、闸楼、箭楼、瓮城、正楼5部分组成。吊桥位于护城河上,白天放下,便于出入,晚上吊起,断绝交通。闸楼在吊桥内,平时打更报时,有敌情时发警报;箭楼高30米,宽53米,正面有4层箭窗,每层12孔,两侧各有箭窗3层,每层3孔位。瓮城是箭楼与正楼之间的一个封闭空间,瓮城墙高15米,面积近万平方米,外敌一旦攻进瓮城,守军居高临下,四面攻击,如“瓮中捉鳖”之势。正楼在最里,是真正的城门,楼高33米,分两层,长40米,宽17米。这5个部分构成了五道防线。  明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巡抚张祉给城墙砌了一层青砖。清乾隆年间巡抚毕沅给城墙加修了排水系统。1883年开始,人民政府对城墙进行了全面整修。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明城墙四城门的基础上,先后又增开了朝阳门、中山门、和平门、朱雀门、小南门、含光门、玉祥门、小北门、尚德门、建国门等城门。  导览  敌台  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正楼(城楼)、箭楼、闸楼  冷兵器时代武器落后,城门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这里是守城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楼。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面,是城的正门。  角楼  西安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圆形(可能是为了保持唐皇城转角原状)外,其它的角台都是方形的。角台上修有比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了这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特别提示  目前在东、南、西、北等四门都有租借自行车服务,骑行结束后在上述任一门都可以返还自行车(景区规定会有变化,建议租借时再咨询确定)。同时这四个门还提供观光车环绕服务,你可以乘坐观光电动车,在城墙上绕城一圈,全程约50分钟。由于季节和其他原因,租借自行车的时间,时有变化,届时以电话或现场咨询为准。  地址:城墙环绕着整个西安市中心,多数游客从南门(永宁门)登城,南门位于西安市环城南路东、西段交汇处。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3小时  电话:029-87272792  官方网站:http://www.chinaxiancitywall.com  开放时间:  南门(永宁门):夏季(4月-10月)8:00-22:00。冬季(11月-次年3月底)8:00-20:00。(城墙城门众多,其余各城门开放时间,以届时电话咨询或当日公告为准)  门票信息:  登城54元。目前西安城墙和西安碑林博物馆发售联合套票,游客购买套票后,可以游玩以上两个景点,套票面值100元。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距西安30公里,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东约5公里,南依骊山,层恋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  秦始皇陵是为秦始皇蠃政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能与之媲美的是古埃及金字塔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时间还长8年,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0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间,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荣、王者的威仪,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现的仪仗队--秦始皇守陵部队换岗仪式”表演和精彩的秦始皇陵陵区、陵园、地宫沙盘模型展示,再现二千多年前神秘陵园的壮观场景,展示数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生动直观的揭示秦陵奥秘,展示其丰富内涵。  用时参考  3小时  交通  从火车站东侧乘白色的306路旅游专线大巴士可达  门票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陵门票实行淡、旺季浮动价格,“一票制”管理;  旺季150元/人次(3月1日-11月底);淡季120元/人次(12月1日-次年2月底);  在校学生和特定人群可以享受门票优惠的政策;  观众往返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两景区参观,可免费乘坐旅游专车  开放时间  8:00-17:00  景点位置  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    嬴政 (前259~前210)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一说赵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赵国邯郸,是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说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出生后,姓赵。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时年13岁。相国吕不韦掌握实权。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政加冕亲政。这…… 详细++  嬴政 (前259~前210)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一说赵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赵国邯郸,是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说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出生后,姓赵。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时年13岁。相国吕不韦掌握实权。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政加冕亲政。这…… 详细++

咸阳乾陵博物馆

咸阳乾陵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环其东,漠水绕其西,乾陵玄宫即位于北峰之上。梁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历史沿革  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继续进行。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5月,中宗李显下令将武则-入。此前一年,唐中宗还赦免了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因为政治问题而被破孩致死的皇族,并且将他们重新厚葬,其中包括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三人。除此之外,神龙二年(706年),还加建了许王李素节、泽王李上金、义阳公主李下玉等陪葬墓。《唐会要》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乾陵修葺时曾造屋378间。唐朝末年发生黄巢之乱,黄巢动用40万大军打算盗掘乾陵,但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罢,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五代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组织军队发掘所有唐朝皇陵,“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乾陵因建筑牢固而得以幸免。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0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  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经初步发掘确认被炸处是地宫墓道,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乾陵发掘计划》作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之后,国务院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由于乾陵墓道完整,且尚未发现新的盗洞,许多专家认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  陵墓格局  主陵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唐初,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地宫  根据西安文保中心有关专家对乾陵地宫的探测,结合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关文献,专家推测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文物遗存  述圣纪碑  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是武则天亲撰、其子唐中宗李显书丹,是为唐高宗-的-德碑,北距西阙8.65米。述圣纪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因此述圣纪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述圣纪碑为方形,高7.53米,每边宽1.86米,重约89.6吨。碑顶为庑殿式建筑,檐角刻有4个护法力士。檐雕斗拱中间为五节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下为碑座,亦用榫卯相接。碑座刻有獬豸和海石榴纹。全碑由顶、身、座七部分构成,碑首象征太阳,碑座象征月亮,中间五节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部分所组成,所以,述圣纪碑又有“七节碑”之称。七节取“七曜”之意,故立七节碑也就是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一样普照天下,光照千秋。述圣纪碑全文镌刻在碑的正阳面,碑身五节除第一块和四块无字外,其余三块的正面及东西两侧均刻有字。碑文为骈体,共计46行,5600余字,皆楷书。由于千年风雨侵蚀,加之人为破坏,现仅存文字1600余字。据资料记载碑文刻好后,每个字的凹槽处都填有金屑,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故又称“金子碑”。初建有碑亭,碑亭建筑基址呈方形,南北18.80米,东西18.85米,现碑亭早已不存。  无字碑  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线刻而成腾空飞舞的巨龙,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长2.14米,宽0.66米。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历代群碑之冠。  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题字于碑,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再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或许这正符合了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其中1135年《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以女真文字刻写,旁边有汉字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陪葬墓  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苏定方、薛仁贵)。  1960—1971年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有100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出猎图》、《仪仗图》等壁画,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外事往来等具有重要价值。  石雕石刻  从梁山南二峰的天然双阙起,往北依次对称排列。端立首位的是1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其造型昭示着生命长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的崇拜。接着是一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1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象征。紧接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或称直阁将军)。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还蹲踞着4对8尊高大雄伟的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凛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狮于陵前,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乾陵引人注目之处,还有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的两组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唐高宗入葬时前往参加葬礼,武则天为炫扬大唐威势,将他们雕像立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今字迹可辨认者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  这些石人残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领紫袖。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但这些石像都没有脑袋。  考古学家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可能是自然灾害给这些石像带来了灾难。通过大量资料证明,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所以致使80多万人死于这场地震中。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据专家们推断,这场地震才是造成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石像的材质不是很结实,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损的时候,头部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研究人员推断,这61尊石像很有可能是一部分毁于那场大地震中,还有一部分是毁于明末清初的战争中。     门票价格: 旺季:122淡季:82 咨询电话: 029-35510222  邮编: 713300 景区地址: 乾县312国道旁西侧  李治 (628~683)  (628~683) 唐朝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 (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 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 详细++  武则天 (624~70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则天,是一个颇具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名人。她是唐王朝开国功勋武士镬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嫔妾,高宗李治之皇后…… 详细++  李治 (628~683)  (628~683) 唐朝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 (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 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 详细++  武则天 (624~70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则天,是一个颇具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名人。她是唐王朝开国功勋武士镬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嫔妾,高宗李治之皇后…… 详细++  武则天 (624~70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则天,是一个颇具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名人。她是唐王朝开国功勋武士镬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嫔妾,高宗李治之皇后…… 详细++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建于195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08年3月起免费开放。  馆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级文物l34件,二级文物2236件,是全国革命类博物馆藏品最多的纪念馆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棉纺、石刻、铁器、手稿、文件、书报杂志、货币、邮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刘志丹用过的砚台、皮带、大衣、马鞍;谢子长的眼镜、手枪;红二十七军三团政委李赤然用过的公文包;毛泽东赠张明科的手枪;“小米加步枪”的文物组合;边区参议会议员证;边区政府红色大印;李鼎铭的金属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医院的出诊箱、魏一斋用过的听诊器;延安时期气象观测设备;干部学校的各种印章、教材、笔记、校旗;边区军民食用的豆钱钱、米糠、野菜,学习用的桦树皮、马兰纸、自制的桦树皮饭盒;新华化学厂生产的肥皂;兵工厂制造的武器;边区银行印钞票的油滚、石板、印刷机及印刷纸币、光华商品代价卷;大生产运动中颁发的奖状、奖章、纪念证和宣传材料;毛泽东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题词手迹;“四八”烈士遗物;延安时期出版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解放周刊》、《边区群众报》等等。其中有许多文物弥足珍贵,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实事求是”石刻:这是l943年毛泽东为中央党校的题词。镌刻在四块二尺见方的方石上,原嵌于中央党校礼堂正门上方。1947年胡宗南军队进犯延安时,把礼堂全部毁坏。由于党校师生事先将石刻从墙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幸免于难。建国后,延安师范学校在党校原址上劳动时挖出了石刻,交于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学院使用过的计时器,采用当地粗沙石制成,长77厘米。宽41.5厘米,厚l9厘米,呈长方形,石块上画一半圆,圆心竖一短棍,棍影随太阳升落不断移动,对应于石块所刻l.12钟点。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犯延安时,埋于地下,1953年出土,交纪念馆保存。炕桌:长51厘米,宽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驳。l936年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率东征红军驻进清涧县袁家沟,当晚宿于农民白育才家中,毛泽东在此桌上办公。次日,陕北大雪。2月7日,毛泽东伏案疾书,写下千古绝唱《沁园春·雪》。毛泽东作诗的“书桌”就是这张小炕桌。毛泽东离开后,房东一直将之作为传家宝,精心保护ol972年被纪念馆从袁家沟征回展出。黄呢大衣:刘志丹烈士遗物。刘志丹在从事兵运工作时,得到这件大衣。后来送给高维嵩,刘志丹牺牲后,高维嵩把它交给母亲保存,l953年,他赠送给纪念馆。小青马:毛泽东的座骑标本。鞍辔齐全,栩栩如生。西北局从三边草地选购回延安,毛泽东的警卫员贺清华在南门外体育场试骑后决定留为毛泽东的座骑。转战陕北途中,它是毛泽东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队未发现敌情的情况下,它机警地把毛泽东驮在山崖隐蔽处,躲过了国民党飞机的侦察。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小青马作为军功马被送到北京动物园饲养。随着岁数的增大,毛色渐白,成了一匹白马,1962年衰老而终,马皮被制成标本。l964年8月,运回延安。据说,它临终前,头向中南海方向长嘶三声,似同主人告别。  在众多照片中,有一张照片特别能引起人们兴趣。那就是新华社副社长石少华拍摄的《毛泽东在延安和两个小八路亲切谈话》照片。1964年,毛泽东在北京设便宴招待石少华,谈到他的摄影作品,特别问道:“你知道那两个小八路是谁吗?他们现在做什么?”照片中个子高的小八路是张学思的通讯员安定宝,中间个矮的那位叫刘长贵,山西寿阳人,l937年参加红军,次年末到延安。1955年转业到辽宁海城丝绸厂,任武装部长,l993年因卡车撞倒电缆不幸被击中而逝世。1939年4月的一天,毛泽东来参加“抗大”3周年纪念大会。上午8时许,毛泽东从乘坐的一辆浅灰色轿车上下来。安定宝和刘长贵跑上前去。毛泽东亲切地问:“小同志,你们多大啦?”刘长贵抢答:“我十四,他十五。”毛泽东又问:“你们这么小,为什么参加革命啊?”两个小八路同声回答:“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你们来看我,知道我是谁吗?”“知道,你叫毛主席。”毛泽东笑了:“不对,我不叫毛主席,叫毛泽东。”当得知两个小八路都没念过书时,他就在手心上教他们写“毛泽东”3个字。当时在场的新华社记者石少华便拍下了这一历史场面,成为反映延安生活的经典作品。  纪念馆广场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平坦开阔,环境幽雅。“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园艺花坛四季常青。最为醒目的是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的毛泽东铜像。铜像由著名雕塑师程允贤设计,高5米,重约3吨,通高8.15米,基座上锈刻着-总书记子书的“毛泽东在延安”。铜像名为“-远瞩”,毛泽东身着中山装,双手叉腰,目视远方,浩气凌霄。1997年1日13日,在中共中央、毛泽东进驻延安60周年纪念日落成揭幕。  纪念馆门前的王家坪大桥系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一跨大桥,全长205米,美丽高大的红色主拱圈,宛如一道钢铁长虹,横跨两岸,是全省同类桥梁中跨径最大的一座,同纪念馆庄严的氛围相互映衬,构成一道历史与现代相交融的绮丽景观,大桥是延河上最大的一座现代化桥梁。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每位来延参观、考察、旅游者必到之处。l989年,-总书记参观纪念馆,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该馆举办的《陕甘宁边区货币和邮票专题展览》。正如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该馆参观时所言:“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课书。”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的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陈列馆舍先后四次重建,2006年4月,延安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建,2009年8月落成的新馆,是中宣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号工程”之核心项目,其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陈列展出面积1.43万平方米,广场面积3.8万平方米,展出文物2500余件,历史照片1400余张。2009年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筑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咨询电话: 0911-8213666  邮编: 716000   景区地址: 延安市王家坪圣地路1号延安革命遗址杨家岭

山阳天竺山森林公园

山阳天竺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山阳天竺山森林公园  天竺山,又名天柱山,位于山阳县城东南部的鹘岭以南,郧岭以北,距县城30千米。天竺山森林公园属国营天竺山林场辖区,东西长40千米,南北宽25千米,公园面积1058公顷,森林覆盖率88%。天竺山崔嵬而奇险,闻名遐迩。  唐代罗公远、宋代理学家邵雍都在此山隐居。山峰最低海拔1255米,最高海拔2074.4米。山有七峰相对,主峰有北峰大顶山、东峰铁钟坪、南峰虹池梁、西峰松树荡。峰隙终年云雾缭绕,古松虬枝,苍翠欲滴,奇石突兀,多姿多态,与雄伟的古建筑相互辉映,浑然成趣,游人至此,如临仙境。最为壮观的是“天竺云海”,雨过天晴,团团白云汇聚于山腰,向开铺展弥散,刹时形成波涛滚滚的海洋,好似“水漫金山”。东西侧壁立万仞,壁上碥道,皆人工凿成。人称“阎王碥”。西侧碥上有铁索,险峡处有独木桥;临箭河处有著名的七里峡。两壁对峙,仰望青天一线,藤蔓交接,绿荫翳天,一溪南泻,水声如雷,大有一夫挡道,万夫莫开之势。陈鲁斋先生《登天柱山》诗曰:  “置身如在九霄中,万里川原一览空,呼吸可能通帝座,壮怀直欲问天公,悬岩峻峭巨灵劈,大地撑持砥柱间,秋色西来风日丽,下方佳气郁葱葱”,这正是对天竺山雄伟气势的真实写照。  天竺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致迷人。公园绚丽多彩,四季各异。阳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盛夏,绿茵满坡,凉爽宜人;金秋,红叶似火,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青松映雪。园内有森林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果子狸、狐狸、豹猫、锦鸡、青羊、杜鹃等。园内人文景观60余处,其中古迹6处,景点58个。石水塔,建于宋朝,位于铁瓦殿后百米,塔高丈余,围数尺,传为铁板道人所造,共3座,外呈圆形,传神生动,工艺独特。双峰观,是战争年代我党领导人-率军由湖北到商洛,在此休整之地;云盖寺,宋邵雍在此隐居时新建。藏经洞,清蜀僧超古禅师为藏经所凿。上天堂,建于南北朝时期,为最早的宫观遗址。药王庙,在主峰山腰两千米处,明石刻“药王庙”3字至今无损。除此,山麓有黑龙洞、朝阳洞、穿心洞等24洞,有绣女峰、叠翠峰,三星峰、飞身峰等12峰,有月亮石、葫芦石等12石。公园附近还有祖师洞、焦赞孟良洞、仙佛洞、元觉寺、擂鼓台、蛮王石、箭石垭、僧道关等。  自汉以来,天竺山就是道教活动的中心,历代建筑古寺庙10余处。民国前上山僧尼很多,1960年有20多人下山还俗。近年又有僧尼上山,香火甚盛,游客众多,每年有10万多人次,天竺山古建筑群对我们研究道教的历史和汉、唐的塑造艺术有重要价值。  门票价格: 旺季:90淡季:70   咨询电话: 0916-8888882  邮编: 726406   景区地址: 山阳县法官镇僧道关  邵雍 (1011~1077)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 详细++  罗公远   罗公远,唐代道士。又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说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筑室-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之间,与张果、叶法善齐名。 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策。尤善隐形,玄宗欲得其术,答说:“陛下以四海之尊,岂可经信小术。…… 详细++  邵雍 (1011~1077)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 详细++  罗公远   罗公远,唐代道士。又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说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筑室-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之间,与张果、叶法善齐名。 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策。尤善隐形,玄宗欲得其术,答说:“陛下以四海之尊,岂可经信小术。…… 详细++  罗公远   罗公远,唐代道士。又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说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筑室-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之间,与张果、叶法善齐名。 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言规讽,或以直道献策。尤善隐形,玄宗欲得其术,答说:“陛下以四海之尊,岂可经信小术。…… 详细++

汉景帝阳陵

汉景帝阳陵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公元前一百八十八年--前一百四十一年)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  经过多年来的考古工作发现,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座西面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区和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在陵园四周的丛葬坑中先后发现了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其0土的彩绘陶俑人物造型准确,表情丰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出土的断臂汉裸俑,堪称“东方维纳斯”和“东方大卫”,显示了汉代高超绝伦的雕塑艺术水平。      汉景帝刘启陵墓,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机场汽车专用公路西侧。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1990年5月,汉陵考古队在阳陵南区发现一组14行共24个俑坑的丛葬设施。现已清理的第6和第8号两坑,虽均遭盗扰,仍出土彩俑彩陶400余件,铜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千余件。另从17号坑发掘出土木车数乘和一批随车陶兵陶俑。出土陶俑均为男性裸体,除发、须、眉、眼涂黑外,通体为橙红色彩绘。  据测算,阳陵的陶俑总数可达数万个。伴随出土文物以金属器物为主,有铜簇、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戟、剑,还有陶井、灶等。   陕西咸阳  刘启 (前188~前141)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 详细++  刘启 (前188~前141)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 详细++

汉武帝茂陵

汉武帝茂陵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武帝刘彻在此建寿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冶铁、运输和贸易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贸易;在军事上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茂陵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相传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277000多人。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咸阳原共葬有西汉11个皇帝中的9个,陵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长近百里,气势宏伟。  汉茂陵详解  金人赵秉文有诗云:“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其诗道出了咸阳原上的历史场景。穿越时空距离,透过这些陈列着的苍凉陵冢,人们似乎看到咸阳原的荣辱兴衰,听到古陵主人战马的嘶鸣声,读到咸阳古陵文化的精彩篇章。  秦岭北麓的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北夹于秦岭山地和北山山脉之间,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自西而东的渭河,流贯条形的关中平原,故亦称渭河平原。古代这一带属秦国,长约七八百里,所以又有“八百里秦川”之称。西周、秦、汉时代,关中是全国最富饶之地,其财富占全国十分之六。古都西安即坐落于这片平原中部的渭河南岸。沣河、沪河、灞河等八条河流,从秦岭北麓蜿蜒而来,形成“八水绕长安”的景象。属于秦岭山脉的华山、骊山、终南山等巍峨高峻的山峰,罗列市区之南,重峦叠嶂,云蒸霞蔚,构成了美丽的山水风光。  位于关中腹地、泾(河)渭(河)之交的咸阳,是西汉皇陵的主要集结地。西汉王朝,凡214年,历经11位皇帝,建陵园11座,有9座位于咸阳原上,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陵,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这五陵当时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将其称为“五陵原”。古诗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五陵裘马自轻肥”的记述,即指当年居住在这些陵邑(县)中的纨绔子弟斗鸡走马、为非作歹的事情。  在西汉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当数汉武帝茂陵,在中国历史上,如此规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骊山墓方能与之相比。  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原上,南位乡的东南部,西距兴平市12公里,东距咸阳市15公里。其北面远依九骏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此地原属汉时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它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上述与今测量数字基本相符。总占地面积计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体积848592.92立方米。陵园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显得庄严稳重。  公元前139年,茂陵开始营建,至公元前87年竣工,历时53年。《晋书·索绋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3000余人,工程规模之浩大,令人瞠目结舌。  汉武帝的梓宫,是五棺二椁。五层棺木,置于墓室后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的后半部是一椁室,它有两层,内层以扁平立木叠成“门”形。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梓和楠木,三种木料,质地坚细,均耐潮湿,防腐性强。梓宫的四周,设有四道羡门,并设有便房和黄肠题凑的建筑,便房的作用和目的,是“藏中便坐也”。《汉书·霍光传》曰:“便坐,谓非正寝,在于旁侧可以延宾者也。”简单地说,便房是模仿活人居住和宴飨之所,将其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殉葬于墓中,以便在幽冥中享用。“黄肠题凑”是“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料皆内向,故曰题凑。”汉武帝死后,所作的黄肠题凑,表面打磨十分光滑,颇费人工,要由长90厘米,高宽各10厘米的黄肠木15880根,堆叠而成。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后,入殡未央宫前殿。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汉武帝身高体胖,其所穿玉衣形体很大,全长1.88米,以大小玉片约2498片组成,共用金丝重约1100克。  茂陵的地宫内充满了大量的稀世珍宝。《汉书·贡禹传》云:“武帝弃天下,霍光专事,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钱鳖牛马虎豹生禽,凡为九十物,尽瘗藏之。”《新唐书·虞世南传》也载道:“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因为汉武帝在位年久,又处在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所以随葬品很多,除190多种随葬品外,连活的牛马、虎豹、鱼鳖、飞禽等,也一并从葬。另据记载,康渠国国王赠送汉武帝的玉箱、玉杖,以及汉武帝生前阅读的30卷杂经,盛在一个金箱内,也一并埋入陵墓之中。  茂陵大事记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征募工匠、徭役数万人,在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茂乡,开始修建茂陵。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葬茂陵东侧1公里处,墓像祁连山。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葬茂陵东,墓像庐山,与霍去病墓并列。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武帝巡游,病逝于周至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逝后18日,葬于茂陵。  汉昭帝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茂陵被盗掘。4年后,有人在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买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  汉宣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茂陵复建置茂陵县,徙天下富豪6万余户居住此地。  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茂陵被盗掘。后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30卷,盛以金箱。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5年),赤眉军退走长安,西行途中盗掘茂陵。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地方官吏在霍去病墓前竖石碑一座,保存至今。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孟秋,陕西巡抚毕沅为茂陵和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墓前各竖石碑一通。今霍光墓碑已损,其余完好。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关中东府渭南、华县、大荔回民起义,进逼兴平,本县回民群起策应。28日,战事延至茂陵一带,团练头领边献壁率众团丁为占据有利地形,抢登茂陵,因陵上无工事作掩护,回民以-轰击,攻势凶猛,经半日激战,团练死伤400余人。  民国二十年(1931年)西京筹备委员会负责人张继,在霍去病墓北设立茂陵小学,于校内设立“茂陵办事处”,胡际平为主任,负责管理文物,并在墓南面两侧,修建两座瓦房,将9件石刻移至室内。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26日,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在东京出版的《东方学报》第三册特刊发表《关于西汉的墓饰石刻——霍去病墓的石刻》的研究论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21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由张学良、杨虎城等陪同,游览茂陵。  1956年,茂陵文管所成立。所址位于茂陵东侧1公里处霍去病墓前。仅有3间瓦房,16件大型石刻。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茂陵、霍去病墓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1月11日,兴平市豆马村村民赵振秀在村北土壕起土时,发现西汉珍贵文物铜犀尊,积极交献国家。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5月,茂陵文管所陈列室(即两间旧瓦房)整修完毕,16件西汉大型石刻开放展出。  1967年,6月上旬,一伙“0”中的武斗人员抢占霍去病墓作为据点,并扬言“破四旧”,企图砸烂文物,茂陵文管所工作人员坚持说理斗争,保护了文物。  为保护文物安全,文管所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挖深9米,三处面积均为15平方米的地窖,并在石刻周围用土丕砌墙,墙内充填黄土,以保护大型石刻免遭毁坏。  1976年,7月,国家文物局在茂陵文管所召开全国文物保护工作现场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沈竹作重要讲话,茂陵文管所所长介绍“茂陵文管所依靠群众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  1977年,由国家投资,对茂陵文管所进行了整修、扩建。盖起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文物陈列室一座,长30米,宽10.5米,面积315平方为。  1979年12月,茂陵文管所升格为茂陵博物馆。  1980年,茂陵博物馆自筹资金45000元,修建第二座仿汉建筑风格的文物陈列室。  3月,法国考古学家密特朗参观茂陵博物馆,并将其父1914年拍摄的霍去病墓及墓前石刻照片2幅转交茂陵博物馆收藏。  5月1日下午,兴平市西吴乡豆马村群众在茂陵三号无名冢南60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汉从葬坑一座,茂陵博物馆对该从葬坑进行发掘清理,共发掘出文物236件,其中有国宝级文物两件(鎏金马、竹节熏炉),一级文物37件。  同年,在茂陵博物馆附近16个村及厂矿、机关、学校,先后建立文物保护小组55个,发展文物通讯员269人,形成了一个以茂陵陵区为重点的文物保护网络。  1989年2月19日,武帝陵派出所成立,主要负责茂陵田野文物安全和周围自然村的治安工作。  2月,霍去病墓东西两侧石刻长廊建成。3月1日起,搬迁16件大型石刻艺术品,15日全部就位。  2月8日,茂陵博物馆珍贵文物展览正式对外开放。  4月5日,新修茂陵博物馆至汉武帝陵旅游复线路竣工。  1992年10月,茂陵博物馆仿制品青铜错金犀牛尊,荣获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纺织工业部及中国旅游购物节组委会联合颁发中国旅游购物旅游商品“天马金奖”。  门票价格: 旺季:80淡季:60 咨询电话: 029-38456140  邮编: 713100 景区地址: 兴平市西吴镇道常村  刘彻 (前156~前87)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详细++  刘彻 (前156~前87)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详细++

马栏革命旧址

马栏革命旧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马栏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1937年4月,0关中特委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迁驻马家堡村,-任特委书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是关中地区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1941年底至1949年4月,0陕西省委迁驻马栏,-、汪锋、张仲良、赵佰平、高锦纯、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过。  红色马栏——革命圣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南大门,是-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成果,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同陕甘、陕北革0据地一道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0为争夺和旬邑这块土地,曾发生过大小战斗170余次。重要的战斗有:谢子长收复职田镇、刘志丹夜袭马栏镇、陕甘游击队奔袭旬邑城、陈国栋以计取张洪、张占英巧取赵家洞、王振西吕家歼灭战、罗春生夜袭东牛坡、三五八旅出击西府首战解放旬邑城、七七一团攻克职田太峪镇等。  旬邑地区,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前沿阵地,曾谱写了我党、我军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其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  马栏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现存有-、汪锋、赵伯平等革命领导人的旧居及党政军机关办公居住过的103孔窑洞,有当年修建的七孔石桥和工字房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门票价格: 旺季:0淡季:0 咨询电话: 029-34422537  邮编: 711300 景区地址: 旬邑县马栏镇马栏革命旧址

铜川药王山

铜川药王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药王山位于陕西铜川市南市区东3公里,南距古城西安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均70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黄帝陵90公里,西铜高速、210国道、咸铜铁路、梅七铁路从山下通过,交通十分便捷。  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晚年归隐在与家乡毗邻的五台山、后世尊他为“药王”,北五台山便改称为药王山。山上五峰互拱,古柏苍翠,殿宇轩昂,碑石林立,风景优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享年141岁。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钻研百家学说,重视养生长寿,所编撰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堪称中国医药学家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对国内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古今医药学界的千秋典范、万世楷模。药王山自然景观丰富多彩。这里拥有规模仅次于黄陵桥山的古柏林2000余亩7万多株。山上古柏苍翠,野花遍地,药香四溢。山下药王沟流水潺潺,题刻众多,幽深神秘。药王山风景独特,四季纷呈。阳春,山花烂漫,争奇斗妍;盛夏,山峦叠翠,清风习习;金秋,层林尽染,野果飘香;严冬,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是保健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绝佳之地。  药王山人文景观闻名遐迩。金元以来的古建筑群集,汉代起始的碑碣石刻遍山,遗址遗迹众多,医药、佛道、民俗和谐并存,交相辉映。一天门气势雄伟,铁旗杆直耸云霄;药王大殿古朴典雅、雕梁画栋;金、元殿历经明清两次大地震独得幸存;无代壁画内容之迷至今无人破解;登魁星楼可见漆沮汇流,耀州风光尽收眼底;摩崖造像,堪称精华,等身菩萨具有唐仕女的神韵,精美绝伦,“摸摸爷”传说摸一摸可治病消灾;石鼓文刻石字数全国最多,孔子十字碑实属罕见,“龟蛇”碑镇宅辟邪闻名遐迩,宋徽宗瘦金全碑石保存完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药王山碑林珍藏着北魏至隋唐的造像碑石,弥足珍贵,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瞩目。  《魏文朗造像碑》是北魏民间造像之始祖,而是极为罕见的佛道合流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像碑》在我国书法界倍受尊崇,被于右任先生称为“三绝”碑。药王山石窟石刻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宗教、书法、民俗、音乐、美术、建筑、雕刻的珍贵史料,文物藏量居陕西第二,全国第四。药王山有关孙思邈的遗址遗迹有太玄古洞、洗药池、晒药场、石大医、法水神井、虎守杏林、聚虎坪、唐太宗登山御道、药王手植柏、隐居地、拜真台、龙王献方等十多处。医方碑亭内最早的医方石刻《千金宝要》《海上方》《历代名医神碑》《灵佑记》等6通碑石,刻录医论单验方1027个,碑石刊刻400多年来,人民群众在朝拜、求医和浏览中对碑刻药方广为传抄、拓印,对发展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使药王成为一座宏大的医药文化宝库。  药王孙思邈有名言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养生保健。药王山被誉为“中国保健第一山”,已成为人们求医、祈福、健身、旅游的理想之地。  交通:  1、从西安火车站乘西安至铜川汽车到耀州区出口下车,向东1.5公里即到。  2、自驾车旅游到耀州区交警队十字向东1.5公里即到。  看点:金元古建筑群、吕祖庙碑林石刻、药王大殿、摩崖造像、元代壁画、“三绝”碑、药王医方石刻、药王祭祀广场等。  节庆活动:  1、每年农历“二月二”古庙会期间,同时举办药王养生文化节。(农历二月初二至二月十二)  2、九九重阳节,举办药王山医药保健节旅游活动。(农历九月初九前后一周)  购物:药王山石刻拓片、党参酒、药王保健养生系列书籍、药王保健鞋垫。  门票:40元/人  联系电话:0919-6603519  信息来源:市文物旅游局  信息来源:市文物旅游局

华阳景区

华阳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华阳景区地处秦岭南麓的洋县华阳镇,距县城76公里,平均海拔1700m,山水风光以“高、寒、奇、险、秀”为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气候变化多样的生动写照。“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同一区域繁衍,世所罕见。境内森林覆盖率95%以上,有种子植物2039种,植被具有古老性,稀有种、孑遗种多,被誉为“动植物天然资源宝库”。华阳古镇在秦汉时期形成集镇,唐、宋均被设为县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岭第一镇”之称。汉代开拓的傥骆古道,是连接关中及整个大西南的交通命脉,华阳古镇作为一个重要驿站,随着商贸流通和多民族大融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清代诗人曾用“城在山头市在舟,万家烟火一船收。上有宝塔系古渡,下有魁楼锁咽喉。山环两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绕曲流。莫到华阳无名地,石有将军岭卧牛。”的诗句来描绘华阳“船形古镇”的八大盛景。  华阳景区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十一五”十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之一,是陕西省继“兵马俑”之后推出的第二条国际旅游品牌,引领着陕西旅游产业由文物旅游向生态休闲旅游的过渡。景区先后被国家、陕西省命名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古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景区规划投资6.91亿元,从2009年打造至2010年9月开园,一期工程累计投资2.7亿元,初步形成“两区四线”旅游总体框架,即门景服务区、古镇人文景观区和龙吟峡生态旅游线、红崖沟红色旅游线、鸳鸯河野生动物观赏线、小华阳田园风光线4条精品旅游线路,开园一年时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2011年遭遇7.28暴雨洪水灾害后,景区高起点科学规划重建,挖掘傥骆古道历史文化积淀,重点打造重灾区龙吟峡生态旅游线,新建傥骆古道意境体验区,恢复并延伸古栈道、步道11公里;在古街洪水遗址上规划新建黄酒文化长廊;安徽鲍家花园秦岭珍稀植物园和陕西延长集团旅游度假村等项目先后投资建设。灾后的华阳景区内涵丰富、品位更高,傥骆道生态旅游线11公里的亲水步道沿河而上,曲径通幽,谷口驿、雷语潭、端公坝、龙吟峡、苍耳崖等景点镶嵌在其中,平缓之地水清如镜,湍急之处翻滚如雪,犹如游龙出谷;红崖沟红色旅游线以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为中心,建有朱鹮塬、熊猫岭、红军林,与鸳鸯河野生动物观赏线内的金猴谷形成景区极具竞争力的新亮点;小华阳田园风光游览风景如画,使人回归自然,心旷神怡。  走进山水华阳,游览国宝家园,感受千年古镇,品味秦风楚韵,华阳景区是您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票价格: 旺季:135淡季:135   咨询电话: 0916-8372587  邮编: 723300   景区地址: 洋县华阳镇  华阳镇  华阳镇地处洋县北部秦岭中山区,距县城76公里,辖15个村,73个村民小组, 7220人,全镇总面积56100公顷,其中林地48000公顷,河流约6500公顷,耕地557公顷(水田337公顷,旱地220公顷)。2004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70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35元。山木药材和木耳、香菇、蜂蜜为本地的主要特产。.…… 详细++

红河谷森林公园

红河谷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河谷森林公园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红河流域,东临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南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公园设计2341公顷,园内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1.7%以上,最高海拔3666.6米。  红河谷森林公园地处动植物区系交会地带,具有南北过渡,东西兼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天然的高山植物园和动物园。据调查有种子植物1500多种,苔藓植物300多种,野生动物260多种,森林鸟类和昆虫14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太白红杉、连香树、水青树、星叶草等26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丝猴、羚羊、云豹、大鲵、青羊、金鸡等10余种。森林植物随气候、土壤的变化呈明显垂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自然景观奇特峻秀。低山区路随山转,景随山变,流水潺潺,林木葱葱。中山区山势陡峭,奇峰对峙,峰峦垒嶂,怪石嶙峋,气势壮观,水帘瀑布,玉柱飞虹,更有太白八景之一的红河丹崖,景象万千。高山区可见第四纪冰川遗址和高山湖泊,奇丽多姿,妙趣横生。森林景观四季各异,十分优美。阳春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盛夏绿树浓荫、苍翠欲滴;金秋霜叶似火,层林尽染;严冬银装素裹,冰雕玉砌。  人文景观丰富,与自然景观相辉映。进入森林公园,沿红河而上,有进林寺、温洞寺、莲花洞、观音庙、玉皇楼、小文公庙等文物景点。公园附近还有蒿坪寺、中山寺、上白云、下白云、点兵场、大殿、斗母宫、平安寺等寺庙和名胜古迹,是佛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红河谷位于宝鸡眉县营头镇境内,地处太白山主峰北麓,距西安120公里、宝鸡60公里。  红河谷是登太白山古道之一,现为森林公园,己开发景区四个,景点80多处。入园即可看到静林寺、显洞寺、玉皇阁、观音崖等宗教文化古迹。园内山势险峻,石峡深邃,飞瀑深潭。太公石船古朴悠远,双洞水帘神秘莫测。还有蟠龙湾、斗母瀑布等景点。  红河谷内有太白山独有的奇特景观第四纪冰川遗迹,不用登高山就可看到冰川石海的奇特。公园还可观赏太白八景的“红河丹崖”、“斗母寄峰”、“平安云海,和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胜景。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30 咨询电话: 0917-5790019  邮编: 722308 景区地址: 眉县营头镇  营头镇  眉县营头镇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建镇于入山通蜀谷口要冲,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为安营扎寨之故称“营头”。 营头镇南依秦岭,属半山区。东西宽7.75公里,南北长2335公里,总面积184.2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 村,其中山上7个村,川原9个村、71个村民小组,4700户农民,总人口19430人,耕地面积28600亩。全镇人均…… 详细++

龙门洞森林公园

龙门洞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洞森林公园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是宝鸡市北线旅游的重点景区,是独具特色的融道教名胜、原始森林、喀斯特岩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龙门洞古称灵仙岩,因元代丘处机在此修行七载,创立道教龙门派而誉满神州,为我国五大悬  空道观之一,也被誉为“关中山水奇观”。  龙门洞风景区位于宝鸡陇县西北陕甘交界处的景福山麓,距陇县县城22公里,古名灵仙岩,龙门洞是六盘山南段景福山的一部分。景福山主峰海拔1924米,龙门洞在景福山主峰西北面约1公里处的山腰上,海拔1800米。龙门洞景色优美,山势险峻,峭壁上悬空建有殿、台、亭、阁等多处,有飞索吊桥栈道,游客可攀援而上。  龙门洞是陕甘地区闻名的风景胜地,共有36洞及众多的古建筑名胜。龙门洞无限风光,为关中山水奇观,是历代贤人隐土修养之地。周大夫尹喜,西汉娄景先生,大唐孙思邈等曾隐居于此。公元1180年元代道士丘处机栖居龙门洞后。这里成为道教的宏大教场。历经元、明、清三代,洞殿亭阁云梯栈道不断兴建完善。近几年来,经过修葺的龙门洞,已成为一个新型的风景名胜游览区。      门票价格: 旺季:40淡季:20 咨询电话: 0917-4507038  邮编: 721200 景区地址: 陇县新集川乡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107国道横穿而过,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  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1992年报经林业部定为国家级,与陕西省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直属陕西省林业厅领导。  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河、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40里峡一线天、野牛河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潭、首阳山、观音庙等诸多人文景观。  公园目前开放的东楼观游园有景点50余处。主要有我国北方纬度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竹类品种园——百竹园;有抢救繁育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褐马鸡、金毛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珍兽馆;有我国最古老的道教祖庭——老子说经台,距今3000余年,为道教发祥地,史称“仙都”。有井深1700余米,日出水千吨,富含18种有益人体矿物成份的温泉水服务系统,可供游人沐浴、疗疾、游泳、垂钓。  森林公园有木本、草本植物78科197属千余种,各种竹子18属150余种。千年古树,名木花卉,蔚为壮观。森林公园风光绚丽,青峰碧水,深藏灵秀;春天:层山绿秀,嫩柳含烟,百花争艳;炎夏:群山凝翠,苍山秀水,清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满山红遍,美不胜收;隆冬:“三友”斗雪,娇娆迷人,涉趣无尽。  森林公园经过十多年建设,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基本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不失为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疗养避暑、探险考察、教学科研、议事开会的好地方。  地址:西安市周至县宗圣宫向南1公里  类型:森林山古迹道观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29-85180545  官方网站:http://lgtfp.forestry.gov.cn/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5.0元  

陕西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陕西太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陕西太平森林公园位于户县太平峪内,距西安44公里、咸阳60公里,总面积2117公顷。峪中山水景观奇特,多瀑布、急流、险滩,曾是唐王朝权贵观花避暑的山水乐园。园内有石门、月宫潭、石船子、黄羊坝、桦林湾五个景区近百个景点。景区内有瀑布群,瀑下皆有潭,飞瀑入潭,激起千层雾,形成万道虹,被誉为“北方九寨沟”。  太平峪由隋朝皇家建太平宫得名,峪中山水景观奇特,是唐王观花避暑的山水乐园。园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苍劲古老的落叶松原始纯林,顶风傲雪的红桦纯林,紫荆花开如春潮,山色季变,烂若图绣,春夏秋冬,山色各异。公园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国家保护的一、二类动物有30多种,苏门羚、青羊、林麝、刺猬、锦鸡、长尾雉、画眉等野生动物常常出没于林间、溪边、道旁,形成公园一大景观。一九九九年二月公园又放养一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为秦岭北坡增加了一个珍贵物种,也为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景区自然山水独特,截止目前,共发现大小瀑布十二处,瀑布最大落差百余米,主要分布于园内2.5公里范围内,形成瀑布群。是我国北方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瀑下皆有潭,飞瀑入潭,激起千层雾、形成万道虹,置身园中,如入仙境,最具特色的有:彩虹瀑布、玉带飞瀑、仙鹤桥瀑布、龙口飞瀑等。  清新的空气,葱郁的林木,清澈的溪流,展示一片大自然和谐的色彩。无论是结伴游玩,还是集体烧烤,都会带来轻松和惬意。新景点——太平峪森林公园会带给你一些神秘新奇的感受。  地址:西安市户县太平峪内(太平国家森林公园)  类型:峡谷森林瀑布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3-5小时  电话:029-81545776  官方网站:http://www.tppark.com  交通  1、从丰庆路汽车站乘坐到户县李家庄的班车,再转乘户县到森林公园的班车。黄金周期间城南客运站有太平森林公园旅游专线,往返票价30元。  2、从草阳村乘坐916路公交车到丰裕口下车,旁边有去太平的蹦蹦(需要自己议价的,大概是20元/人)或乘坐921路公交车到太平口,再坐面包。  3、大雁塔广场那有环山旅游公交,坐环山旅游1路(早班车7:00),起点站为大雁塔,终点站为太平森林公园,途径国展中心、子午峪、秦岭野生动物园、青华山、草堂寺等地。  门票  全票50元/人(外加1元保险费);  学生凭证30元/人(外加1元保险费);  65岁-70岁老年人凭有效证件25元/人(外加1元保险费);  现役军人持证件免费;  索道:双程60元,单上40元,单下30元;  滑锁:20元  开放时间  旺季(3.1-11.30):7:00-18:00  淡季(12.1--2月底):8:00-17:00  

铜川香山

铜川香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香山位于铜川耀州城西北45公里的柳林姚村西北侧,距西安90公里,距铜川新区20公里。香山由东、西、中三个石峰相连而成。三峰突兀,依此排列,形似一座笔架,横置太空,故又名三石山或笔架山;清代改名香山。山势挺拔峭峻,古柏苍翠成林,殿宇巍峨古朴。三峰之外群山环抱,如拱北辰,到处呈现出一派重绿叠翠的美景,令人神清气爽。  香山是我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妙善公主于此修身成佛(即观音菩萨)。香山中峰半山腰有一天然石穴,人称崎峰洞,即香山正洞,其中供奉着“千手千眼菩萨”,亦称香山菩萨。据《大香山志》载传说:香山寺为妙善王之三女妙善公主修行之地。昔日妙善公主因婚姻不满而出家,开始在四川遂宁白雀寺,庄王曾屋诏不归,后有火烧白雀寺的传说。以后庄王染疾求医处方要亲人手眼,公主遂舍自己的手眼,疗愈庄王疾病,故敕封公主为“千手千眼活菩萨”。为佛教礼拜之中心。香山创建寺院始于公元4世纪,曾迎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翻译梵经于此。宋代修中峰崎峰洞,建圣果院、白雀寺。清代光绪年间修建各类楼殿亭阁90余间。  香山庙会会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十天与十月十五日两次,香火隆盛,登山拜佛者云集此处。年年都有海外僧侣来香山进行佛事活动。海内外游客10余万人次来此游览、朝圣。而庙会期间山野景色或0宜人,独有芳菲:或满眼醉红,秋高气爽,令香客和游人游兴盎然。香山正沟内每逢四月花开之时,有成千上万的蝴蝶翩飞嬉戏,成为一大奇观。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照金香山旅游景区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919-8176999  开放时间:  8:30-17:30铜川香山

王顺山森林公园

王顺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王顺山森林公园,距古都西安仅60公里,西兰高速公路于312国道相接,改造后的312国道从山下经过,与国道接轨的公园旅游专线四级柏油路直通景点,交通非常安全方便。蓝田王顺山,古称玉山,因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是陕西有名的自然旅游景点,公园经营面积3645公顷,森林覆盖率89.5%,主峰玉皇顶海拔2239米,共分六大景区,150个景点,这里既有华山之险的阳刚之美,又有黄山之秀的妩媚娟丽,登上玉皇顶,可东眺西岳华山,北望渭水连天,南观群山蜿蜒,西瞰古都长安。“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这是明朝诗人刘玑笔下的王顺山风光。  王顺山森林公园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沟谷幽深、清潭点点,是人们饱览大自然风光的好去处。一线天,天光一丝堪称奇景;姐妹峰、孔雀梁、独秀峰等二十多座山峰惟妙惟肖;三十多怪石天工巧成,有的像古猿,似奔马,如骆驼;有的形如石狮观日,老鹰觅食,猛虎下山;松石、七彩、龙虎等七个池潭绿莹见底;白石栓帽,东羊等小河潺潺不息,弯弯曲曲地穿流于山谷之间,形成了多处悬流瀑布;山上树木繁茂,葛藤飞挂,崖头青松秀立,枝叶扑展,黑熊撕打,山羊成群。“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寒”(唐·杜甫《玉山并秀》),王顺山山景、天景、林景、水景、空间层次重重,景物深远不尽,四季赏景各有诗意,春天山花烂漫,百花争艳;夏天林荫蔽日,凉爽宜人;秋天满山红遍,色彩斑瓓;冬天冰雕雪堆,银装素裹,使人心逸神往,怡然快适。  王顺山人文远古,堪称一绝。110万年前,人类祖先在此生息繁衍,走向黄河,开创了中华光辉史篇;王顺山作为“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在此留下了-的遗迹,文人墨客,迁客骚人,览物抒怀,遗诗三百,留下了不朽的华章。王顺山也是佛教胜地,庙宇、摩崖石刻自汉、北魏、隋唐至今,有的现存,有的遗迹仍在。唐代大诗人韩愈遭贬洲,在此为雪所阻,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下前”的佳句。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此-成仙,现存有碧天洞、成仙岭、舍身崖、林英嘴、铁瓦庙等。王顺孝母祠、蓝关古道、古栈道、农民领袖李自成部下当年操兵练马的马岗子等遗迹清晰可见。  王顺山森林公园本着“游客至上、热情服务”的完旨,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强化内部管理,以一流的服务,欢迎您的到来。  摆脱城市的繁忙与喧嚣,王顺山森林公园是您回归大自然生态环境游的好去处。  地址: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安子沟村  类型:森林山  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  电话:029-82825070  开放时间:  8:30-16:3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勉县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侯祠位于勉县县城108国道边,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旅游景区。武侯祠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武侯祠,故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武侯祠占地50余亩,呈南北布局,中轴线直穿七进,大都三院并连,现有古建筑28座100余间,规模雄伟,为陕南较大的古建筑群。历代均有修葺,唐、元、明、清都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维修,目前保留下来的建筑大都保留清代风格。  武侯祠因其历史悠久,故历代名人、墨客留下的墨迹甚多,唐李商隐、宋陆游、明薛宣、黄辉、清王士桢、乾隆皇帝御前侍卫工部尚书松筠、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同治年间出使日本的大臣黎庶昌、蜀中才子李调元、近代爱国名将冯玉祥、-元老于右任等都在此留有墨迹。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杨静仁、李鹏、万里、宋健、陈俊生、彭珮云、张震等都曾来此参观视察,并留有墨宝。  武侯祠内文物丰富,匾联层层、碑碣林立,现有各时代石碑90余通,各种文物多件,历代名人字画400余幅,以嘉定年间皇帝亲笔御书的“忠贯云霄”金匾最为珍贵。除了文物古建筑外,还有汉柏、汉桂、旱莲、银杏等古树名木,其中汉柏据测定树龄在1700年以上。旱莲是世界稀有花木,现被定为汉中市市树。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40   咨询电话: 0916-3296212  邮编: 724200   景区地址: 勉县城西3公里  诸葛亮 (181~234)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 详细++  诸葛亮 (181~234)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成都有武侯祠。另,大诗…… 详细++

牛背梁

牛背梁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柞水县营盘镇,海拔1000--2802米,总面积2123公顷,距西安42公里,秦岭长隧穿腹而过,S102省道直达公园门口。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所构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观造就了这里中国少有的景观多样性与独特性汇聚一园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102省道直达公园门口。公园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所构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观造。  这里距离西安市区约1个多小时的车程。当游客进入幽静的森林,欣赏具有南方特色的青山绿水和自然风光,体验秦风楚韵交汇处所形成的有别与北方的语言、饮食、民居等民俗文化,感受踏上黄河、长江分水岭,站在“中华脊梁”一览华夏风光的美妙。  牛背梁森林公园面积非常大,计划分为四大景区三大功能区。目前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有:入口综合服务区和羚牛谷山水游憩区、六尺岭峰林景观区、牛背梁高山风光区三个景区。  众多的景区中,羚牛谷景区道路平坦,适合各类人群游览,这里也是大部分游客到达游玩的区域;六尺岭景区海拔抬升较大,台阶较多,比较适合中青年人及登山爱好者。  游览羚牛谷景区的线路:从售票处步行约500米到检票口,检票进入景区后,沿着步道步行,约4公里(1.5-2小时)路程,可以到达竖井服务区,沿途处处都是古树古藤、清澈的溪水和瀑布等。到达竖井服务区后,休息用餐。然后乘坐景区内交通车(需要另外购买车票),返回综合服务区(售票处),车程半个多小时。  如果想玩遍森林公园内的大部分区域,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可以住宿在红华林服务区。  门票价格: 旺季:90淡季:90   咨询电话: 0916-4325350  邮编: 711400   景区地址: 柞水县营盘镇  地址: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  类型:峡谷森林地质地貌山河流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914-4283666  官方网站:http://www.nblpark.com/  开放时间:  8:00-18:00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朱家湾村  朱家湾村是商洛市命名的首批秦岭美丽乡村,也是4A级旅游景区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朱家湾村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施硬举措强力打造国家美丽乡村。着眼于丰富美丽乡村内涵,做到与山水融合、与文化融合、与产业融合、与景区融合,推广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品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每到周六周天,特别是节假日,朱家湾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总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品农…… 详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景点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又称兵马俑、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馆为同一个景点,采用一票制。  秦始皇兵马俑素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这里出土的一千多个士兵陶俑,形象各不相同,神态生动,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历史背景  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前后将近使用了72万人力,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直至秦始皇去世陵园都未修建完成,由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1年多才完成。  传闻中,秦始皇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地宫,而兵马俑就是地宫的守卫者。  秦兵马俑就可谓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这个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的意志分不开。秦俑严格地摹拟实物,带有肖像写生的性质和特点,并且在规模和气势上更胜一筹。这也是秦俑之所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之一。  1974年3月,陕西省临潼区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勘探和试掘,确认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一号兵马俑坑。  1976年4月、5月在一号俑坑的两侧,又发现了二号、三号兵马俑坑,每个坑的大小、形状、出土器具各有不同,有学者认为,三号坑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坑的指挥部,古代称为“军幕”。  在秦兵马俑陪葬坑遗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正式开放,主要参观点包括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铜车马陈列厅及相关临时展览。至今已接待中外观众近9000万人次,其中包括近20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秦兵马俑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城市展出,海外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秦兵马俑每到一处就引起当地轰动,已成为增进国际间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参观导览博物馆门票可以参观包括一号坑在内的三个兵马俑坑和出土文物陈列室、铜车马展厅、秦始皇陵,接驳车包含在门票内。出土的兵马俑根据装束、神态、发式的不同,可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每一个陶俑的脸型、发型、体态、神情都各不相同。陶俑、陶马原本都有彩绘,但由于后来的火烧和浸泡,大多已剥落变色。  一号坑  景区中的一号俑坑,是最早发掘、面积最大的一个坑。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距现地表深4.5~6.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根据试掘已出土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  一号坑也是目前拼凑最完成最令人震撼的一个展厅,你可以看到庞大的士兵陶俑军队矗立在俑坑内,表情形态各异,据说光是胡子的造型就有30多种,自己观察,每一个士兵都栩栩如生,从盔甲到表情,从武器到手掌上的纹路,无一不令人惊叹。  二号坑和三号坑  二号坑和三号坑分别在一号坑的两旁。和一号坑一样有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近2000件。有车兵、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排列整齐有序。震撼虽然不如一号坑,但是因为每个俑坑的队伍、作用都不同,所以同样值得一看。  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铍、矛、戈、戟、殳、弩机以及大量的箭镞等。大部分兵器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锋刃锐利,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  铜车马展厅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距现地表7.8米深的地下发掘出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极重要的价值。每乘车前驾有四马,车上各有一御官俑。铜车马造型逼真,装饰华美,大量使用金银为饰品和构件,制作非常精巧,被誉为“青铜之冠”。  出行提示  秦兵马俑景区天天游客如织,在参观时可以避开高峰,先从最小的三号坑开始游玩。游玩完毕后,游客可以免费乘坐景区的旅游专车前往秦始皇陵,车程约5分钟。  西安火车站东广场乘公交914路、游5专线(306路),可以到达景区。西安北客站-兵马俑之间,目前已经开通免费班车。凭当日火车票和购买临潼区域任意一个景点门票换取乘车牌乘车(班车运营公司:029-83899123)。  请不要理会火车站和博物馆门前的拉客行为,前往正规售票点或者网上购票。  导览  1.一号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武士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  2.二号坑,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的“曲尺形”军阵,从试掘的情况推断,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3.三号坑,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有学者认为,它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坑的指挥部,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古代称为“军幕”。  特别提示  1.在景点门口,有时会有“热心人”告诉你:景点里面是博物馆,不是兵马俑坑!然后指示你乘坐所谓的摆渡车,前往一个当地人自己挖的“兵马俑”坑!对这些“热心人”,远离,不予理睬!  2.在西安火车站东广场,有很多假的游5专线(黑车),真游5专线的工作人员是穿制服带臂章的,乘客需要在一个牌子前排队上车。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  类型:古迹博物馆陵园/墓地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9-81399127;029-81399047;029-81399170  官方网站:http://www.bmy.com.cn/  开放时间:  旺季(3月1日—11月30日)8:30-17:30(17:00停止售票);,淡季(12月1日—2月29日)8:30-16:30。  

陕西省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西安市 秦始皇兵马俑 大雁塔 大唐芙蓉园 华清池 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 西安城墙 西安碑林博物馆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 翠华山国家山崩地质公园 秦始皇陵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曲江海洋极地公园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王顺山森林公园
铜川市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铜川药王山 玉华宫 铜川香山 照金—香山景区 耀州窑博物馆 宜君福地湖风景名胜区 马咀欧洲风情小镇 陈炉古镇 药王故里 照金溪山胜境旅游景区 周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耀州博物馆(文庙) 宜君云梦山 孟姜女祠
宝鸡市 法门寺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消灾寺 通天河森林公园 大水川景区 岐山周公庙 青峰峡森林公园 九成宫碑亭 中华礼乐城 中华石鼓园 红河谷森林公园 关山草原 龙门洞森林公园 泾河新城乐华城 凤县凤凰湖景区 金台观道文化景区
咸阳市 咸阳乾陵博物馆 汉武帝茂陵 汉景帝阳陵 石门山森林公园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马栏革命旧址 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 汉阳陵博物馆 崇文塔 咸阳昭陵博物馆 咸阳博物馆 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 侍郎湖
渭南市 华山 卤阳湖 同州湖风景区 少华山森林公园 澄城县尧头窑遗址 韩城市博物馆 司马迁祠墓 党家村古建筑群 洽川风景区 国际陶艺博物馆群 少华山 陶艺村 唐宪宗李纯景陵 杨虎城旧居 蒲城清-院博物馆 华阴关帝庙
延安市 黄帝陵 延安革命纪念馆 乾坤湾 壶口瀑布 黄陵国家森林公园 延安宝塔山 枣园革命旧址 延安革命遗址 万安禅院石窟 九吾山(马头山)国家森林公园 延安清凉山 蟒头山 延长翠屏山公园 洛川会议纪念馆 王家坪革命旧址 延安杜公祠
汉中市 武侯墓 勉县武侯祠 青木川保护区·古镇 石门栈道景区 张良庙-紫柏山风景区 紫柏山风景名胜区 五龙洞森林公园 华阳景区 黎坪国家级森林公园 朱鹮梨园景区 汉中民俗园 蔡伦墓祠 拜将坛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骆家坝古镇 南沙湖景区
榆林市 神木红碱淖 榆林佳县白云山 神木二郎山 佳县赤牛坬民俗文化村 子洲西峰寺 疏属山 榆林红石峡生态公园 小河会议旧址 陕北民俗文化大观园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榆林圣都乐园 榆林黑龙潭 金鸡沙生态旅游区 李自成行宫 镇北台
安康市 天书峡景区 飞渡峡·黄安坝景区 瀛湖生态旅游景区 南宫山 汉江燕翔洞景区 筒车湾休闲景区 安康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 香溪洞 中坝大峡谷 岚河漂流 千层河 千家坪 汉阴凤堰古梯田 子午银滩 安康博物馆 平利县龙头旅游村
商洛市 金丝大峡谷 山阳天竺山森林公园 丹江漂流 牛背梁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漫川古镇 木王山国家森林公园 塔云山景区 柞水溶洞 九天山景区 山阳月亮洞 天蓬山寨景区 云盖寺古镇 童话磨石沟旅游度假村 金台山文化旅游区 秦楚古道

陕西省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