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石月亮观景台 | 石月亮距离福贡县城32公里,在我们没有目睹它的芳容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石月亮。石月亮位于高黎贡山山脉中北部福贡县石月亮乡境内的怒江西岸海拔3200米——3500米之间的山颠中,是一个天然大理岩溶蚀而成的深洞穿透整个山体而形成的。深洞呈椭圆型,东西长32.70米,上下高约60米,宽30米,深12米,洞前有一棵约20米高的干枯云杉树。从远处眺望恰似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山林峰海之中,与天空连接为一体,群峰簇拥,形成一个集宏大、奇异神秘、秀丽为一体的怒江大峡谷地质奇观,傈僳语叫“亚哈吧”,是傈僳族的发祥地。在傈僳族和怒族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有关石月亮的神秘的传说,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最著名的是:在远古年代,洪水暴发,江河泛滥,人类遭殃,地球上只剩兄妹俩,哥哥叫启酒,妹妹叫来酒,天神指点他俩结成夫妻以繁衍人类。一天,在怒江边上,龙王公主与启酒邂逅相遇并深深地爱上了他,以后经常与之幽会,龙王得知后不仅竭力阻止他们相爱,还企图施用法术让河水淹没群山,淹死启酒。天神也察觉龙王的反意,事先为他们准备好木船和神弓宝箭,好让兄妹两和龙女在龙王作法涨水时便于逃生,后来龙王滥施法力,搅得沧海横流,洪水滔天,转眼就淹没了峡谷、漫过了群山。启酒兄妹和龙女三人同坐在天神为他们准备好的木船上,七天七夜漂游在波峰浪尖里,然而雷电不断,风雨不止,沧海成灾,在这关键时刻,启酒用天神赐于的神弓宝箭,对着天空射击一箭,风雨雷电立即停止,再射第二箭,驱散了满天的云雾,升出了火红的太阳,第三支神箭对着眼前的一座高耸的石峰射去,石峰射穿一个大洞,使洪水从洞中流出去,但他们三人却被围困在那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的石月亮洞中,来去无路,进退两难,在这无计可施的时候,启酒之妹来酒毅然从洞中跳下山崖,顿时那万丈深渊的山段之间出现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从而使启酒和龙女得以踏桥而过,并最终促成了他们的婚事,使人类繁衍生息…… 从地质构造上来说,石月亮是燕山运动晚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分别向北、向南运动中直接碰撞而形成强大水平挤压,加之当时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影响,整个区域岩性抗侵蚀力强,碰撞后所释放出来的应力,使反复遭受海侵的古地中海强烈隆起,从而使整个地区大规模的迅速抬升,河流沿构造线迅速下切,断块隆起,断陷沉降而形成的山地地质奇观。 石月亮是石月亮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石月亮风景名胜区海拔2200米——5000米之间,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月亮山景区由30多个主要景点组成,站在风景区的巴金山丫口、天椅、玛格约山顶,便可体会到“登高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可以领略到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岭高谷深的雄伟壮观的怒江大峡谷风光;可以体会到月亮山集黄山之神韵、华山之险峻、泰山之烟云、雁荡之巧石为一体的地质地貌奇观。 月亮山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主峰卧虎峰海拔约5000米,突起于群峰之上,巍峨挺拔,神形惟妙惟肖,犹如一只猛虎由南向北侧卧于山顶,遥望着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至今尚未有人攀登过此峰。而万丈崖则山体倚天拔地而起,从崖顶往下望去,深不可测,山体如刀削般险峻,令人毛骨悚然,望而生畏。在月亮山上观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只见那云海凝聚于山涧峡谷之中,一会儿似大海波涛翻滚,一会儿则忽隐忽现,变幻万千,犹如置身于月宫仙境之中,仿佛正在与嫦娥仙子遨游天际。月亮山周围均为奇峰危岩,在千峰万壑之间流淌着山涧小溪,汇聚成一条名叫巴金河的河流注入怒江。月亮山上有着数不胜数的飞流瀑布、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盎然生机,神采奕奕。旭日东升之际,一轮鲜红的太阳从碧罗雪山露出笑脸,顿时怒江大峡谷光芒四射,群峰突起,沟壑凹凸,沟谷纵横,层层叠叠,大峡谷轮廓在晨曦中逐渐退却神秘的面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0”彩色油画卷。当夕阳西照之际,高黎贡山上的石月亮便徐徐升起,迎着晚霞奔向无垠的夜空,恰似一轮悬挂在夜空中的明月。 地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石月亮村228省道 类型:地质地貌山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
高山冰碛湖 | 怒江两岸雪山深处,有无数的高冰碛湖。冰湖大都分布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的接近4000米,人迹罕至。春夏之交,冰消雪融,雪退到哪里,花就开到哪里,从山上到湖边,到处是一片花的海洋,清碧透亮的湖水,映照着无边的原始森林和空阔的蓝天,白雪把高山杜鹃衬托的更加鲜丽多彩。每年4--10月间是登山的最好季节,当地的人们在这个季节上山挖药、采集兰花、捕捉湖中的雪鱼。山上的珍贵药材有虫草、贝母、灵芝、蝉花和黄莲,怒江的兰花品种也是最丰富的。这个季节的冰湖国,还是野生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春暖花开的时节,它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觅食饮水、产子0。 没有人确切地统计过这众多的高山湖泊到底有多少,可当地的人们会告诉你永远也走不完,仅仅是福贡县境内海拔3800米以上的碧罗雪山上就有高山湖十多个,最大的是福贡匹河乡东北部,碧罗雪山中的七莲湖或称七仙女湖。七个小湖散落开来,尤如山中的明镜。湖中-大如磨盘,雪鱼时而跃出湖面,湖四周是雪山、森林、草甸花海和怪石,景色极美。 还有一个人们经常去到的湖泊,人称达友湖,傈僳语称“锅乃鲁比”。从福贡县城上帕沿碧罗雪山一侧有一条小路通往维西,当年公路还没有修通时,福贡一带的人们出入怒江,就是沿这条小路去的。大约走7、8个小时的路程,便可到达锅乃鲁比。湖泊周长约3公里,湖边箭竹成林,树林青翠。在湖边搭起帐蓬,挖好灶眼,烧着水,再到山中挖来党参、鸡冠菌和麻叶菜,就可以做饭了。山下的老百姓每当冰雪消融时,都到湖边采集野菜、挖贝母、黄岑、黄花和治腹痛的旦黄。再往山上走约20来分钟,在雪山丫口附近,还有略小一些的湖泊。这里海拔已达3800米,四周已无树木,只有低矮的灌木和苔藓植物。再越地山顶,下山后就是维西了。在下山的途中,约在海拔2000—2500左右的山腰,就可挖到草乌,民间用它治疗多种疾病。 |
高山湖 | 怒江大峡谷有许许多多的高山湖泊,这些高山湖泊尤如颗颗散落的明珠,镶嵌在群峰之间。在位于碧罗雪山海拔4138米的地方有一个在地图上称作“黑弄湖泊”的高山湖,关于这个神秘的高山湖,有这样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高高的碧罗雪山的另一面有一个美丽的村庄,村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湖畔住着一户寡妇人家。一天,寡妇的独儿子到湖边取水,落入水中淹死了,寡妇伤心致极,带了铜锅到湖边诅咒让湖水消失(传说用铜锅诅咒会十分灵验),说完后将铜锅丢入湖中。当晚深夜十分,村民被湖中发出的声响及飞出的亮光惊醒,看到一条形如巨龙的白光朝山的另一边飞去,随之村里的湖面渐渐变窄,湖水渐渐变少,直至干涸,而在亮光落下的地方,却出现了一个湖(也就是现在的黑弄湖泊)。一天,猎人到山上打猎走到湖边,在下猎口之前对着湖许愿说:龙潭啊龙潭,如果你能让我们今天下好的九个猎扣都扣到猎物,那么我们将把九碗酒、九晚米、九个鸡蛋贡奉给你。说完后,猎人们就上山下好了猎扣。过了几天,等猎人们再到山上收猎扣时,发现九个猎扣都扣到了猎物。猎人们高兴地唱起了猎神调和跳起了猎神舞。正在这时,突然听到树上有一只美丽的小鸟朝猎人们叫到:“九碗酒呢?!九碗米呢?!九个鸡蛋呢?!”猎人们只顾唱啊跳啊并不在意小鸟的话。他们从九个猎扣上取下猎物,并派出一个猎人到湖边取水。过了好一会,取水的猎人还没回来,又派了一个人去取水,可是都过了好长时间还是不见返回,接二连三,去了几个猎人都没有返回。最后一个猎人感到很奇怪,他跑到湖边,可是看不到一个人影,只听到那只鸟在叫:“不讲信用的人会有报应的”。此时,猎人才醒悟过来,发现说了谎话…… 从此,这里的人们就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后代要做城实守信的人,并把这个故事世代相传至今。 |
老虎跳-虎氏族 | 老虎跳傈僳族语称为“腊跨洛”,传说是傈僳族虎氏族的起源地。老虎跳距六库58.5公里,峡谷两岸峰峦耸峙,峭壁如削,峡长10公里,最狭窄仅10米。江中怪石林立,大家听,湍急的水流猛烈地撞击在礁石上,发出震耳的轰鸣,象不象老虎在咆哮。大家看,那块2米见方横卧在江心的老虎跳,现在石上仍有两个老虎脚印,是当年老虎追求美好爱情时留下的。据说在民国年间抓壮丁时,壮丁还从江东跳到江西。所以有人为其取名为“人来跳”。 这里是传说中傈僳族虎氏族的发源地,传说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在高黎贡山脚下住着父女俩,以打猎捕鱼为生。女孩从小生长在峡谷密林之中,与花草为伴,与鸟兽为伍,既聪明美丽又仁慈善良。当她长到十八岁时,已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大姑娘了。碧罗雪山上有一只老虎,是一位受魔法诅咒的王子变成的,他从小看着江西的小女孩,心中对她的情意也不断增长,而江西的女孩从小也十分同情王子的遭遇,他们终日对视,情深意长,无奈滚滚的怒江水阻隔了相思路,令他们无法相会,终于有一天,老虎决定要到江对面去,于是它走了三天三夜。到了这个江水最狭,江中又有一块石头可以支撑的险峻之地,奋不顾身跳到江中的石头上,又奋力一跳,终于到了对面,与心爱的女孩相会。天神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便将老虎身上的魔法解除,让它得以恢复人形,从此,他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幸福地生活,他们就是虎氏族的祖先。虎氏族每逢虎日虎年,氏族长老、头人就会组织对虎的祭拜仪式,一般向木刻虎进行祭拜,整个氏族还进行隆重的唱歌、跳舞活动,以示让子女后代不要忘记自己是虎氏族。 景点位置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
竹底民族文化村 | 竹底民族文化村 福贡县位于怒江大峡谷中段,是傈僳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区域。腊竹底傈僳寨离县城4公里,瓦贡公路从村边穿过,海拔1360米,居民346人,该村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性强、特色鲜明。其资源类别是被峡谷群山环抱的田园风光,奔腾的怒江和腊竹底河依村而过,怒江上有溜索和人马吊桥可供探险。江西的大沙滩可开辟为傈僳族沙滩埋情人的景点。村中有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傈僳族农民四声部合唱。沿村中的大清河及沿江小坝可以修建旅游接待设施及旅游商品生产一条街。 自然和人文的融合,给腊竹底山水与民情赋予独特的魅力,造就这里大峡谷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性格。民居、饮食、服饰、庆典、婚丧嫁娶、民族歌舞等古风浓郁,独成一格。包括特有的石头墙房、千只脚木楞房、篱笆房,别具地方特色的手抓饭、烤乳猪、玉米稀饭,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神秘莫测的原始宗教、泊来的西方宗教文化等共同形成了这里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体验地,是典型的傈僳族风情代表地。 |
知子罗(原碧江县城) | 知子罗:傈僳语的意思是“好地方”。 知子罗村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三十几年前它曾是州府所在地,二十几年前它还是兴盛的县城,而如今它兑化到只是怒江州福贡县匹河乡下属的一个村子,常被人伤感地称为“废城”。 这是一座久已废弃的老城,它位于吡咯重山西坡缓坡地上,面对高黎贡山,怒江就从它脚底下流过。这里原是怒江州州府和原碧江县县府所在地,1986年12月25日,刚刚在山坡上建起一个新楼的这个县城突然被宣布撤消,原因上根据地址部门的专家分析鉴定。该地区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于是“碧江县”这个地名便从中国地图上永远消失了。弹指一挥间,二十年过去了,山崩地裂的滑坡直至今天仍未到来,而昔日繁华如梦的知子罗却成了一座凄清冷的废城,但谁也不知道,明天的知子罗还会不会存在。知子罗虽比不上楼兰古城,吴哥遗址,但它在怒江州的发展史上却也算得是深刻的一笔。 走在知子罗称的废墟的而略显凄凉的街道上,时间仿佛倒退了二十年,是的,这就是二十年前知子罗的原貌,直到现今亦无什么大的变化,而外面的世界,却早已今非昔比可,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没有那个所谓的“滑坡”,现在的知子罗又将是如何一般景象呢?所谓“人去楼空”,不过就是如此而已吧。 景点位置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知子罗村 交通 从现在怒江州州府六库沿怒江公路北上福贡,过匹河乡后,再向前2公里处,转入右侧的岔路,沿着蜿蜒狭窄、年久失修的盘山公路旋转而上,约16KM可到达知子罗村,途中可经过著名的老姆登教堂。 |
福贡高山湖 | 福贡县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上,分布着数十个高山湖泊,它们是由雪山上的流水汇集而成的。 其中最美的要算达朴洛的高山湖。 达朴落的高山湖当地人称它为“思热衣比”,它位于碧罗雪山3200米的峰峦之间。 湖水清澈见底的,水质甘甜。 周围云杉、冷杉等珍稀树木环湖生长,树型挺拔俊秀,湖光与岸边雪峰积雪相映,妩媚迷人。 春天沿岸的野花织锦,杜鹃怒放,走进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是当地人理想的旅游、探险、消夏的发地方。 |
怒江普化寺 | 怒江普化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怒江普化寺离重丁天主教堂不到一小时的路程,在东风村,沿着小道穿过村中民居,看到的藏式风格的简陋寺院就是了。从普化寺看石门关比在怒江边看石门关更加奇险。在这里拍摄更能体现石门关的险要。普化寺平时锁门,可以到旁边的小屋里找-帮忙开门。不需门票,只适当给些维修寺庙的钱即可。 普化寺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举行祭祀活动,跳戴着面具的舞蹈祈求风调雨顺;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也有祭祀活动,叫“择起坐”;三月十五至十八闩祈祷念经、祭祀。 地址: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坎桶村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干地衣比湖泊 | 干地衣比湖泊 云南怒江干地衣比湖是尚未开发的明静雪山系软型浸蚀谈湖泊之一,位于福贡县城上帕镇驻地东,清澈的湖北方,碧罗雪山山脉西侧万山丛中,距福贡县城约40公里,湖泊海拔3490米,面积52500平方米,平均水深6米。盛夏季节,游人只要一声喊叫即会招来-,这种高山气候现象神秘莫测,怪像离奇,再加之湖泊景色如诗如画,胜过仙景,人们将会忘却一切烦恼和困倦,全身仿佛融化于神秘的神仙世界之中,为此被誉为“迷人的湖泊”。 |
亚坪生态旅游风景区 | 亚坪生态旅游风景区 亚坪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怒江西岸高黎贡山,离县城54公里,海拔2600~3000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雪山、竹海、原始森林、民居等主体生态环境令人留连忘返。高黎贡山绵延横区,山顶白雪终年不化,亚目河,亚左洛山山青水秀,处处可见危崖绝壁,奇峰异石,飞瀑溪涧。那满山杜鹃花,一望无尽的原始森林,秀色可餐。 |
傈僳族村寨 | 福贡有一个傈僳族村寨,在那里可以进行一次充满民族风情的晚餐。进门三杯迎客酒,然后坐在火塘边吃风味独特的傈僳族手抓饭;席间,还可以与傈僳族少女一起共饮同心酒、交杯酒;吃完饭,还可以欣赏到傈僳族歌舞。 |
碧江八角楼 | 八角楼是碧江的象征,是旅游怒江大峡谷的景点之一。八角楼在知子罗村办事处腹中,八角楼背风向阳,四季如春。八角楼以革命圣地道义楼式样设计仿造,1983年前,这里建有一所简易平房——称碧江亭,1984年4月国家投资20余万元建一座总面积832平方米的三层八角楼,成为怒江州当时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亚坪步道 | 这是一条从福贡县吉布得到缅甸球江极明的古老驿道,早在清朝期间就已开辟,至今仍是中缅商贸的主要商道,1942年8月中国远征军第五军部1700多人就是从这条布道上撤回的,现在这条路已通车,偶尔还会看到从缅甸运木材过来的车。 从亚坪道上走,真可谓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一路上森林蔽日,古木参天,野花遍地,鸟鸣不断,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层出不穷,让人不禁感叹“人在山中走,宛如画中游”。清新的空气,悦耳的鸟声,怡人的山光水色,断绝了尘世的喧嚣,有的只是无线的宁静和美丽的风光,这里是现代人心中诗意的栖居地!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木尼玛 | 傈僳语“木”是地方的意思,“尼玛”是心的意思,意为地球的心脏。“木尼玛”距离福贡县城3公里,从远处看上去,山型象一个心脏。传说它是大地的心脏所在,站在岛内最高的点就仿佛是站在大地的心脏上,可以倾听大地的心跳。基督教“三自”爱委会中心就设在这里。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匹河飞来石 | 在怒江“飞来石”几乎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奇名,它常常成为被人间传说的各种神奇而美丽故事的对象。有人说这是上帝赐于学校的传教宝,学校将成为人才并茂、腾飞成名的学校;又有人说这是块公石来寻母石的,应叫鸳鸯石。众说纷纭,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飞来石座落在县城南下46公里的福贡县民族中学石头房院坝中央。所谓的石头房就是高有七八米,直径有十多米的一个巨大石头上建造三幢平房形成三合院,住着七个教师,中间还留有七八平方米的院坝。1983年3月19日凌晨0,因连续下大雨,有一个长达七米,直径五米,重几千吨重的圆锥形石头,重重地砸在公路上,接着借助惯性又从公路弹到六米高的石头房三合院中央。它象有眼睛一样,既不伤一个教职工,也不损害房屋,就象人为的置放在那里。从此来观赏这块巨石的旅客连绵不断,络绎不绝,老人们称其“飞来石”悬心吊胆,年轻人叹了“飞来石”噤若寒蝉。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赞叹不已,诗人为它呤诵诗篇,文人为它留下笔墨,旅客留影纪念,百姓为它传颂奇闻……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腊乌岩瀑布 | 腊乌岩瀑布 腊乌是一个怒族人的名字,岩汉语,因腊乌最先开垦于此地而得名。腊乌崖瀑布是福贡县境内飞瀑流泉之一,位于县城东南方,直距2.75公里处,瓦贡公路东侧。因泉水从高山悬岩中涌出急流,到坚硬的腊乌岩顶端泉水突然飞流直下,经飞泻三级台阶,流泉自然形成神奇飞瀑。尤似千百万个白玉珠宝从半空中闪闪飞落人间,从远处望去仿佛一条长长的白云彩带从天而降,漂浮在郁郁大地上,光彩夺目,十分壮观,令人目不暇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