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西安市 >> 周至县

周至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107国道横穿而过,与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相接。  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1992年报经林业部定为国家级,与陕西省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直属陕西省林业厅领导。  公园总面积2.75万公顷。规划为东楼观、西楼观、田峪河、首阳山四个游园,12个景区,200余处景点。是人文、自然、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有40里峡一线天、野牛河瀑布、旺子沟古溶洞、首阳山五彩石及仰天池、洞宾泉、龙王潭等自然景观。有光头山草甸、高山云冷杉、杜鹃天然林,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垂直带谱明显,季相变化万千。有说经台、炼丹峰、大陵山、吾老洞、红孩洞、龙王潭、首阳山、观音庙等诸多人文景观。  公园目前开放的东楼观游园有景点50余处。主要有我国北方纬度最高、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竹类品种园——百竹园;有抢救繁育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褐马鸡、金毛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珍兽馆;有我国最古老的道教祖庭——老子说经台,距今3000余年,为道教发祥地,史称“仙都”。有井深1700余米,日出水千吨,富含18种有益人体矿物成份的温泉水服务系统,可供游人沐浴、疗疾、游泳、垂钓。  森林公园有木本、草本植物78科197属千余种,各种竹子18属150余种。千年古树,名木花卉,蔚为壮观。森林公园风光绚丽,青峰碧水,深藏灵秀;春天:层山绿秀,嫩柳含烟,百花争艳;炎夏:群山凝翠,苍山秀水,清爽宜人;金秋:层林尽染,满山红遍,美不胜收;隆冬:“三友”斗雪,娇娆迷人,涉趣无尽。  森林公园经过十多年建设,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基本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不失为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疗养避暑、探险考察、教学科研、议事开会的好地方。  地址:西安市周至县宗圣宫向南1公里  类型:森林山古迹道观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29-85180545  官方网站:http://lgtfp.forestry.gov.cn/  开放时间:  8: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5.0元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河森林公园位于黑河源头、周至县境内,108国道横贯其中,交通十分便捷。公园面积4941公顷,森林覆盖率95%,有三大景区,100多个景点。园区内森林茂密,奇峰若雕,怪石嶙峋,山水入画,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及古栈道、钓鱼台等历史人文足迹频见。春之山花烂漫,夏之遮荫蔽日,秋之红叶满山,冬之白雪皑皑,被誉为北方的香格里拉。  黑河森林公园壮丽的景色和古朴原始的自然风貌,引起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特别关注,该组织引进国际最流行的生态旅游理念,与公园携手共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创建陕西生态旅游示范区。  陕西黑河森林公园距西安80公里,面积494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园内三大景区,100多个景点,既有黑河源头、南太白山原始森林绮丽壮观的美景幽静,又有古栈道遗址和众多古代名人遗留的人文景观,还有世界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的繁衍生息地和保护通道,令游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陕西黑河森林公园壮丽的景色和古朴原始的自然风貌,引起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特别关注。该组织与森林公园一起,在黑河源头南太白山区域开展秦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进项目,引进国际上最流行的生态旅游理念,实现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建立野生动物巡护体系,建设熊猫山庄,致力于发展生态旅游事业。  网址  http://www.heihepark.com/  交通  自助游:从西安丰庆路汽车站乘班车,抵达周至县汽车站,换乘由周至开往厚畛子、板房子、大蟒河等地的班车至公园管理处(水苑山庄);亦可直接乘坐至厚畛子的班车进入公园园区。  自驾游:  线路1:从西安沿西宝高速,至武功站下高速南行至周至县城,或沿西宝南线至周至县城。从周至县城南行12公里,至马召镇,继续南行,入山46公里即到达公园管理处(水苑山庄)。  线路2:从西安沿环山旅游专线向西至马召镇,共84公里,从马召向南46公里即可到达公园管理处(水苑山庄)。  门票  旺季55元,淡季30元。  开放时间  08:00~18:00  景点位置  陕西省周至县城南61公里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第一水街——周至沙河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周至县城南2公里,环山路马召转盘北约6公里,是在原沙河基础上改造的水景街景。这是一个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主题公园,也是国内首家立体水景、互动式滨河生态主题公园。  沙河是周至县境内一条古老的绕城河,全长43.4公里,河道宽65米,流域面积137.37平方公里,流经周至县城段为4.6公里。这里曾经污水横流、垃圾成堆,严重影响了周至城区的整体形象。2010年,周至县启动县城新区建设,规划将沙河作为新区景观核心,分期实施沙河治理改造工程,并与2012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期1.2公里、二期0.8公里已对外开放。  同时也是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主题公园、准5A级标准滨水生态旅游度假体验区——中国第一水街沙河湿地公园,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开园试运营,该园也是西部首家真正免费开放的水主题的景区,市民可以来这里感受与水和自然绿化的互动。  公园以沙河为载体,对水文化及精神追寻、挖掘、表现演化为:水之道—滨水历史人文、水之法—自然生态、水之义—民俗文化、水之勇—现代时尚文化、水之直—君子文化养生等5大主题区。  其中包含有六艺修身、盩山厔水、高空揽胜、承天载物、流波幻影、奇景天成、天人合一等7个一级景观节点;鸿儒广场、厔水大观、天下通衢等26个二级节点;高山流水、厚轸咸若、百姓溯源、哑柏秦绣、集贤鼓乐等131个三级节点;王朝文化与水等200余个四级节点。塑造出集市民休闲、亲水体验、儿童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类主题公园,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  景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城南G108国道沙河桥旁  乘车线路:西安乘开往周至的班车,到周至后换乘出租或至马召镇的班车在沙河桥下车可达。  自驾线路:1.关中环线,就是环山路到马召-后,往县城方向走。2.走老西宝线到周至县城往南走。3.西宝高速从武功收费站下,到周至。  地址:西安市周至县城南108国道旁  类型:河流湿地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开发建设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强”战略,西安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展示区规划面积为33.04平方公里,由周至县和曲江新区合作共建。以道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和以大地景观、生态高效农业为核心的观光农业示范区将成为展示区建设的两大核心。  以财神故里为核心的财神文化区、农业博览园、田峪河水景区于2011年7月19日盛大开园;以宗圣宫—说经台中轴线为核心的道教文化区、化女泉景区、延生观景区于2012年3月1日建成开放;以老子墓为中心的道家文化区以及大秦寺等重要景区也将陆续建成开放。通过推行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和村庄搬迁集中安置,展示区内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观光农业示范区和生态宜居的“楼观新镇”将成为“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新亮点。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开发,将紧紧抓住“中国”、“民俗”和“观光”这三个核心理念,按照“保护优先、突出特色、生态融合、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谋篇,通过区县携手共建,确保实现“两年成景点,三年成气候,四年扬名中国”的建设目标,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开发建设必将成为城乡统筹的破题之举和城镇化建设的扛鼎之作,成为陕西关中旅游产业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极,成为中国一流道文化旅游目的地。  发展历程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开发建设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西安市委、市政府  全面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展示区规划面积为33.04平方公里,由周至县和曲江新区合作共建。以道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和以大地景观、生态高效农业为核心的观光农业示范区将成为展示区建设的两大核心。  以财神故里为核心的财神文化区;以宗圣宫—说经台中轴线为核心的道教文化区;以老子墓为中心的道家文化区以及大秦寺、化女泉、延生观等重要景点将在2011年底前陆续建成开发。通过推行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和村庄搬迁集中安置,展示区内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观光农业示范区和生态宜居的“楼观新镇”将成为“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新亮点。2011年底前,曲江新区将在展示区内完成投资1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00亿,基本完成开发建设任务。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开发,将紧紧抓住“中国”、“民俗”和“观光”这三个核心理念,按照“保护优先、突出特色、生态融合、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谋篇,通过区县携手共建,确保实现“两年成景点,三年成气候,四年扬名中国”的建设目标,也将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5A级景区。  文化背景  有学者说:“陕西的黄帝陵是中国文化的根,楼观台则是中国文化的魂。”  《陕西志》载:“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此台一揽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从古至今,楼观台自然景观美不胜收,留下历代文人雅士溢美之词。新时期,楼观台将洗尽铅华,再一次傲立于世人面前。对于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启动开发,专家学者们寄予了厚望。  这一地区的民俗资源种类繁多,传统悠久。以财神庙、集贤古乐、民间社火、楼观牛斗虎、锣鼓、戏剧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首阳山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传说,留下了千古肝胆豪气,建于隋代的仙游寺法王塔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一座隋代砖塔。白居易曾在这一地区慨赋千古绝唱《长恨歌》。另外,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如唐太宗李世民、李白、王维、白居易、欧阳询、苏轼等都在楼观留下了大量人文胜迹。  自然条件  田峪、就峪等河,源于秦岭,水质清洌甘美,黑河水利枢纽中心也是西安市城市供水的主要工程。飞瀑、湍流、碧潭颇为壮观,闻仙沟“拐李”18瀑,曲径绵延,似一幅水墨画卷;野牛河瀑布,似玉柱连天,飞流直下。高山湖泊之仰天池碧波荡漾;洞宾泉、化女泉等青流终年不断。  秦岭自古无闲草,楼观更是植物品种丰富,常见木本植物78科97属480种,草本植物62科304属564种,以及苔藓、蕨类等共计1400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太白红衫、银杏、山白树、青檀、香果树、金钱槭等31种,占陕西省植物保护种类的47%。另外人工培育花卉苗木300种,引种竹子135种,栽植竹6000余亩。  展示区内动物种类繁多,野生动物262种,昆虫1000多种。有五大国宝级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褐马鸡、朱鹮,现已建成了陕西省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珍兽馆、百花园、百竹园,为楼观台一处独特的景观。  门票价格: 旺季:120淡季:120 咨询电话: 029-68075108  邮编: 710404 景区地址: 西安市周至集贤镇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仙游寺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仙游寺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终南山黑水河之黑龙潭畔,是陕西周至县隋唐时期存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是历代关中地区佛教活动胜地之一;是唐宋以来文人学士聚游之所;是史诗《长恨歌》的诞生地;是中国千年前的文化丛林。她的历史上溯周秦,下迄明清。  仙游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称“仙游宫”。仁寿元年(601),隋文帝为了在全国安置他早先得到的佛舍利,在这里创立灵塔,即法王塔,仙游宫便因建塔改寺,称仙游寺。在此以前,西周时,周穆王西征犬戎于此,休于玄池(即黑龙潭,也称仙游潭)之上,奏广乐三日而终。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曾在此吹箫习仙。唐代宗时,新罗国高僧慧超来大唐求法,受皇帝之命来仙游潭祈雨。德宗时,京城发生叛乱,皇帝来仙游寺避难,臣子乔琳在此代其出家禳灾。唐大中年间(847—859),唐宣宗李忱将仙游寺析建为三寺;黑河南面的叫仙游寺(亦称南寺),黑河北面的叫中兴寺(亦称北寺),另一寺毁于宋以后的战乱中。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仙游寺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复修扩建,改名为普缘寺。清康熙二年,募捐重修寺院,并恢复了仙游寺的原名。清乾隆和道光年间及民国初期,对此作过不同程度的修葺。  仙游寺像颗明珠镶嵌在黑水河畔,周围山青水秀,古往今来,这里吸引了大批文人学士,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白居易于唐元和元年(806)做周至县县尉时,在这里写了文情并茂、千古留传的《长恨歌》,在中外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嘉佑七年(1062),苏东坡任凤翔通判时,曾两次到过仙游寺,他满怀兴致,留诗多首,对逼水塔上十六方天王鬼神飞仙像作了鉴定:“非吴道子莫能至”。不但给这里留有文笔俱妙的对联,还在这儿制符调玉女泉中的水,至今被人们传为佳话。  仙游寺自隋朝创立到现在,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遗产与佛教遗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事业得以恢复,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该寺进行抢救和维修,使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利用。1992年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仙游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仙游寺法王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仙游寺因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异地搬迁,新址位于原址北1.5公里处的金盆北梁。2003年10月法王塔复建。仙游寺即将复建。  目前这块终南灵秀之地,还树有毛主席手书长恨歌碑,今人赵朴初、谢冰心、臧克家、王任重、贺敬之、王蒙、冯牧、徐迟、张光年、闫纲、周明、陈忠实、贾平凹等众多名家都对该寺有题书。更加丰富了仙游寺的文化内容。  仙游寺新址南依青翠的终南群峰,水荡碧波,北瞰广阔的平原村舍,令人悦目怡情,东西山岭夹峙,景色秀丽。新址建筑为仿唐风格,加上拆迁0土的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法王塔地宫释迦牟尼佛灵骨舍利的发现,举世瞩目。复建后的仙游寺与黑河水库及终南山的自然风景溶为一气,使人到此如临回归自然之感。

终南仙都宗圣宫

  宗圣宫位于楼观台风景名胜区前景区,占地面积约112亩。根据功能之不同,整个景点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北广场、遗址保护区、朝圣参拜区、园林观赏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圣宫原为周代星象学家尹喜观星望气之地,因老子在此为尹喜讲述《道德经》而名标青史。唐代之前,称为楼观也称古楼观、草楼观;唐代奉旨改名为宗圣观;北宋奉旨改名为太平兴国观、顺天兴国观;元代奉旨改名为宗圣宫,后世一直沿用。自唐至元历朝历代均曾在此设立官衙进行管理。明清以后,受地震、山洪暴发、战火影响,逐渐萧条。"文革"再遭浩劫,成为废墟一片。 周秦两汉为隐逸之士清修之地;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为道教楼观派,系道教北方第一大宗;元代改信全真道,明清以后为全真道龙门宗,明代以前一直是楼观宗教文化活动中心。  宗圣宫曾几经兴衰,唐初为第一次辉煌,元朝为第二次辉煌。元中统四年(1263)《重建宗圣宫记碑》载:原系春秋函谷关令尹喜故宅,后因老子于此讲学而闻名,南北朝时创建道观。唐武德二 年(619)和元太宗八年(1236)相继扩建。占地18150平方米,坐北向南,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宗圣宫、玄门、列祖殿、紫云衍庆楼、 三清殿、文始殿、四子堂等。“初入山门气象幽,春风先到紫云楼,雪消碧瓦六花尽,烟绕丹楹五色浮”(宋章子厚诗句)。“瑶花琪树间霓旌,十二珠楼接五城” (元萨都刺诗句)。现均已毁。  历史上,宗圣宫曾几经劫难,大部分石碑及石刻艺术作品已经散佚,现存于宗圣宫的仅有十余件。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有一件,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文物的有两件,其余为三级。  1、大元重建文始殿记碑 国家一级保护文物。1303年刻立。杜道坚撰文。碑文概要介绍了尹喜生平事迹及其著作《关尹子》佚失重出经过。  2、隋代石刻作品。作者及放置年代不详。共有两件,一雄一雌。雄狮威武雄壮,雌狮恬静温柔,现放置在三清遗址前。这组石刻作品地充分体现了隋末唐初我国石刻艺术审美观念及其工艺水平。  3、元代石刻作品。1278年放置。原为一组,一为大牛,一为牛犊。牛犊于"文革"中散佚。作品中的牛,体态匀称,骨骼分明,一呈回目状,一呈凝视状,相互呼应,形神毕肖,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宗圣宫现有历朝孑遗古树名木十余株,其中大部分为2000余年前西周时代种植。这些树木,是宗圣宫历史的活化石,虽经数千年的风雨剥蚀,但大部分时至今日依然生机勃勃。  银杏。相传为老子李耳亲手种植,至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曾几经劫难,总能劫后重生,已成为信徒及当地一部分群众心目中的神物。树下常年香火不绝。  柏树。九老柏之一。相传老子来楼观传道授经之前已有。民间传说,老子为尹喜传授养生之道延年之术,房前屋后九株古柏亦为其所吸引,状如老人环列其侧,凝神谛听。现其中两棵已经枯死。  三鹰柏。民间传说,老子在楼观期间,除了和尹喜坐而论道,还在一起相互研讨登仙之术,并教授尹喜如何炼制金丹玉液,无意间竟被屋旁树上三只老鹰听见。翌日,老子与尹喜外出未归。三只老鹰潜入室内,偷走老子已经炼制成功的金丹。老子发现后,气愤至极,立即施展定身之法,将三只窃贼定置在屋旁古柏之上。此后,三只老鹰始终无法脱身。年深日久,竟与所栖止的树枝凝结为一体。  宗圣宫的香火一直极为鼎盛,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两日,方圆数百里前来礼神烧香者络绎不绝,尤其以农历正月初一、二月初十两日为最甚。  明清以后,受地震、山洪暴发、战争影响,逐渐萧条,“文革”中再遭浩劫,成为废墟一片。2000年9月依照碑石所载元代宗圣宫全貌图再次重修,重修后的宗圣宫占地面积约112亩。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秦岭是珍禽异兽的家乡。进入秦岭50多公里,就到了地处西安市周至、汉中佛坪、宁陕3县交界的双庙乡,这里是公路的尽头。盛产金丝猴的地方就在周至县双庙乡最高处的玉皇庙村。  玉皇庙村,坐落在秦岭高处一个山坳里,三面是山,山上古木铺天盖地。金丝猴每到冬季,都聚在这里栖息,寻食和找配偶。  解放前由于滥捕滥杀,这里的金丝猴濒临灭绝的局面。解放后,金丝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捉。数量虽比过去有了增加,但还是极为稀少的。1979年,双庙乡建立了金丝猴饲养场,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试验。如今这里建立了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金丝猴,比起其它种类的猴子,长得美丽而奇异。它托着约60厘米的大尾巴,周身披着金黄如丝的长毛,背上最长的毛长达50多厘米,金丝猴由此而得名。它那宝蓝色的面孔和金色的项圈最为醒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那宝蓝色的面孔上长着一副朝天的鼻孔,因而有人称它为“仰鼻猴”或“狮子鼻猴”。  秦岭金丝猴多半活动在海拔1500米到25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过着典型的树上群栖生活。它们在树上吃食、行走、休息、嬉戏,很少下地。一群猴有五六十只到上百只,大的群体多达数百只。如果遇到惊扰,立即鸦雀无声,身子紧贴树干,静观周围动静。如遇到追赶,则迅速转移。它们动作灵敏,攀跃如飞,一次飞跃可达40米,一分钟在树上能转飞好几百米,因此又俗称“飞猴”。  “猴王”是一群猴中的天然统治者,不但指挥群猴活动,而且处理猴群中的纠纷。如果发现猴子斗殴,它就立即跑去,追赶,痛咬;争斗的猴子看见了猴王,赶紧逃避,变怒为驯,一场格斗立即平息。  很爱幼仔的金丝猴,在危急时刻,母猴为保护幼仔,可以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如眼看被猎人擒获,母猴就毅然将小猴抛下山谷让其逃生,宁愿自己就擒。人们还看到这样的情景,母猴发现自己被包围无法脱身时,就赶快给小猴喂奶,怕死后小猴吃不上奶而被饿死。有的母猴还给猎人摆手,示意不要开枪打。在万分紧急的时候,母猴就把小猴放在一边,用手指向自己的胸口,意思是不要打小猴,要打就打我吧。过去有的猎人看到母猴爱子之心,不忍捕杀,就放它母子逃生。  现在国家在秦岭山区的周至、太白、佛坪、洋县等县建立了金丝猴自然保护区,加强了森林管理和保护珍稀动物的宣传教育,严禁捕杀金丝猴。金丝猴再也不必为保护自己和幼仔而担心了。

周至涌泉寺

周至涌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涌泉寺位于周至县马召镇涌泉村,该寺内明代旧碑,周至学者王三聘撰文有记,原佛殿建于元至正三年,是否始创未考证,自仙游寺诞生长恨歌,及后传杨贵妃生逃东瀛之说,故今日本国亦随泉涌寺与仙游寺为推想,若杨氏慌乱中自马嵬坡潜行途经涌泉仙游也未必不可能,故推断该寺于唐天宝前已创建,后历宋元至明景泰弘治(1488-1505)、嘉靖(1522-1566)之际,寺院均有不同程度之修葺。  涌泉寺是由泉而得名,而涌泉村是由寺而得名,而周至马召,也因拥有了这泉,这寺,这一方民众的质朴纯厚,从而万物丰润而贵为金周至之名。据《周至地名志》云,因翠微山下有清泉自地中涌出之故。民间相传,唐时玄奘法师自长安出发,取经天竺,途径该寺。因见旱魃肆虐、河水干涸,面对庄稼枯焦于野、百姓哀哀于道,遂叹民生之艰辛,慈悲之心顿生,举手中锡杖杵地。手起杖落,即有数眼泉水汩汩涌出、清净无染,农人引水灌溉,旱情得解。乡民雀跃,感念法师恩德,易原寺名为涌泉寺。  据寺碑载“自元至正三年(1343)重起佛殿之后,历经明景泰(1450-1456)、弘治(1488-1505)、嘉靖(1522-1566)之纪,寺院修残补旧,均有不同程度之修葺。”至民国时,一度曾沦为流浪难民遮风避雨之地。1930年代初期,兵马慌乱之时,涌泉寺是马召的中心小学,后被马召进步人士在这断壁残垣之上将其创办的知行小学,当年的张景文等共和国进步人士,将其设为隐密的联络站,涌泉寺成为中共周至地下党的活动据点,为延安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员,为发展共和国事业,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是中国早期的红色根据地之一。  上世纪70年代初,背依翠微山的涌泉寺佛殿被山洪泥石流夷为平地,道严法师面遂奔走四方,千方百计募化资金,于2000年起陆续的盖起大殿,寮房以及山门;201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再次将大殿部分建筑冲毁,道严法师在大自然带来的灾害面前不畏慎,带领众尼师仅有一年时间将大殿重建,并将寺院山门完善,现在,依山而建的涌泉寺巍峨壮观,红墙绿檐,跃然挺立在翠微山下,劫后而复的涌泉寺重现辉煌。  景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涌泉村  乘车线路:西安水司汽车站乘西安至周至的车,或在大雁塔北广场乘环1旅游专线,在周至转乘106至马召涌泉什字,下车后南行500米。

大秦寺塔

大秦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秦寺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楼观台旁的大秦寺遗址内大殿的东侧。  大秦寺是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公元七世纪中叶,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称为“景教”,因唐代时称罗马为大秦国,所以称该教为“大秦景教”,称景教寺院为“大秦寺”。据碑石记载,唐贞观九年(635),景教传达教士阿罗本率教团来到唐都长安,请求传教。唐太宗对该教的入传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并给予了礼遇和恩宠,颁诏准许阿罗本建寺传教。朝廷遂在长安、洛阳等地建立了景教寺,周至大秦寺为此时所建,由于初唐几代皇帝对景教崇信和保护,该教发展迅猛,一度流行全国各地,曾创造了一个“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辉煌时期。  唐会昌五年(845),武宗灭佛时祸及景教,传教士全部被驱逐出境,各地之景教寺均被关闭,周至大秦寺也不例外,风雨沧桑,千年古寺曾三易其主,景教之后,道教占据过,佛教也曾占据过,但寺名一直沿用至今。清嘉庆年间(1796—1820),白莲教义-战周至,该寺焚于兵火,唯有大秦古塔幸存。  大秦寺塔,又称“镇仙塔”,坐南向北,砖结构。该塔为七层八棱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40.90米,内砌圆直径为10.86米。塔的第一层正面辟门,门宽1.38米,每面边长4.3米。四面错落券门,二层以上有木楼梯可通塔顶。第一层塔壁甚厚,达四米左右。塔身二、三、四、五层对开两门,交错而上,到六、七层则前后垂直开门,塔身也急剧收进。塔的外檐出檐甚短,檐下用砖制斗拱,朴实无华。仅在转角部位出方形倚柱,柱头使用阑额一条。塔身轴心偏离垂直线2.7米。大秦寺塔后有丘木山五峰岭为背景,西沟数百亩竹林郁郁葱葱,东与楼观台接壤,依山而建,塔、山璧合,浑然一体。该塔造型古朴,美观大方,被誉为我国古塔中之佼佼者,特别是该塔内遗存有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外文刻字多处,这些都是研究古代西文化交流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2006年大秦寺塔作为宋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周至清凉寺

周至清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凉寺位于周至县西南15公里的广济镇曹家滩,一座山峰南依秦岭,北望平川,因状如风凰展翅,故名“黑风山”,山有一寺,当地人因山称为黑山寺。寺前骆水曲绕,因水而美,因水而滋,寺自有茂林修竹之盛,涌泉湍流之雅,虽入山而未深,足清静其有余,故黑山寺又因此而称清凉寺。  出曹家滩村,逆山泉而行,一条新修的柏油公路渐渐隐入清悠的山林,约十余里行至黑风山的山腰处,几棵国槐树下,就是清凉寺的山门。清凉寺为四合院建筑群,坐南朝北的大雄宝殿一座五间,两边配殿共十二间。  据重修清凉寺碑文所载,明清时期就有了大雄宝殿,天王殿。自古迄今殿宇多次重建,多次倾圯,只有在文革期间,一场浩动,清凉寺被夷为废墟。清凉寺自一九八六年恢复了宗教体制以后,清凉寺原五社曹家滩、南大坪、北大坪、红旗、时家山和广济村以及诸方信众成立了僧介云法师为道的重修清凉寺筹建小组,捐资盖瓦房六间,东三间祀奉佛祖,西三间为僧舍灶房,后又多次修复。一九九三年,三中全会以后,寺院住持僧云法师,重新修建大雄宝殿五间,东西配殿共六间,东西僧房各二间,大殿塑释迦牟尼佛佗座像以及十八罗汉造像,二边配殿共十二间,东排南三间塑地藏菩萨,九六年古历二月十八日开光,西边北三间塑送子观音,二00六年古历二月十八开光,寺院围墙、门户整修一新,初步整修了沙石路面。  陕西省八届人大代表,九届政协委员,佛教协会副会长,周至县清凉寺奠基人法号释宽宗法师,因在此出家步入佛门,为回报寺院,于一九九四年出资重建大雄宝殿,大殿于一九九六年竣工。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广济镇曹家滩  乘车线路:乘环一旅游专线,或水司汽车站乘西安--周至公交车,坐到周至广济镇,进广济村,沿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南行至曹家滩。

秦岭国家植物园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亚热带植物和暖温带植物的交汇区,也是古北界动物和东洋界动物的分界线,这里植物起源古老,植被垂直分带清楚,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一个天然植物基因库。秦岭共有植物197科1006属3436种,共有动物722种,有大型真菌14目47科112属207种,有普通微生物130种。  秦岭国家植物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境内,北起省道S107环山旅游专用公路,南至秦岭梁,西起黑河,东至周至县与户县县界,距市中心70公里,规划总面积639平方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植物园。  秦岭国家植物园是由陕西省政府、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西安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国家级特大型综合植物园。该项目从1998年6月开始酝酿,在中科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沈茂才研究员承担的“秦巴山区优势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课题的基础上,2000年6月省长办公会议决定建设秦岭植物园。随着秦岭国家植物园的建成开放和科学研究、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等各方面工作的展开,秦岭国家植物园将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特色显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综合效益显著的世界级大型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基地,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景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关中环线大曲村  乘车线路: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东侧乘坐环山旅游1号线公交车(秦岭国家植物园站下车)  自驾线路:西安绕城高速——西汉高速(涝峪口收费站下)——环山旅游路(S107省道)向西约18公里——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赵公明财神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赵公明财神庙以华夏正财神赵公明故里和财神历史传承为核心,坐落于财神赵公明故里——陕西周至县集贤镇,它以三进财神殿为核心建筑院落,以偏殿和小庙构成众神体系,是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园区,打造以财神故里、众神传说、集贤鼓乐为代表的民俗旅游。  赵公明,名朗、玄朗、字公明,生于商朝末,曾任大夫之职,后隐居终南山。因他入黑水峪,(今西安市黑河水库)擒黑虎为民除害,受到尊崇爱戴。传说:赵公明修仙得道,被玉皇大帝封为五路财神之首,(福禄寿喜财)主管人间财富,华夏民俗文化一直尊崇财神赵公明,俗称财神爷,灶王爷,黑虎爷,财政部长。千百年来在世人心目中祭拜财神会带来好运。  中国民众供奉的财神主要有六位,赵公明被奉为华夏第一正财神,千百年来已被世人公认。相传,赵公明姓赵名朗,字公明,出生羽化都在终南山下陕西西安市周至县集贤镇赵大村。赵公明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  据传,赵公明原是日精之一。古时天有九日,九日被后羿射下以后,变化为九鸟,墬落于青城山,变成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但是赵玄朗却独化为人,避隐蜀中,精修至道。张陵在青城山炼丹时,收赵玄朗护卫丹室。天师丹成,分丹饵之,遂能变化无方。赵玄朗食丹以后,其形酷似天师。天师遂命其永镇玄坛,故号玄坛元帅。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有姜子牙封神一节,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被尊为华夏第一正财神。  地址:西安市周至县赵公明财神庙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29-87118888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60元  

裕源休闲农庄

  庄园位于周至县九峰镇耿峪村首阳山下,耿峪河从庄园蜿蜒流过,离107公里1公里,距离西安70公里,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坏境优雅,是旅游、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  这里有著名的景观,公主墓、香山寺、文魁庙、黑虎殿、大仙场、周博庙、观音山大殿、首阳山太白庙、庙宇殿阁、恢弘壮观、宛若人间仙境,首阳山更是风光无限,山峦林海,交相辉映,珍禽异兽,自然栖息。每个风景名胜都有着一段神奇的故事,如香山寺的前身,据说是汉武帝刘彻归天之五祚宫,公主墓乃唐庄王三公主妙善得道成仙后安葬于此,而首阳山更是古代义士伯夷、叔齐隐居的地方等等。  这里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有秀丽的自然风光。首阳山上看日出,观音山上观云海,在领略大自然壮丽美景的同时,可寻访圣贤踪迹,让人思接千古,流连忘返。春到九峰踏青、览胜;夏到九峰嬉水、垂钓;秋到九峰品果、休闲;冬到九峰赏雪、怡情。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开发,这里先后建起了裕源休闲农庄、观音山度假山庄、松润园观瀑山庄、东盈山庄、雷打石山庄、秀竹园山庄等,形成了集住宿、饮食、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服务体系,让你到此一定能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的开心。  详细地址:西安市周至县九峰镇耿峪村  联系电话:13759938101  公交路线:由西安乘坐旅游专线1号线至九峰乡-香山寺裕源农庄-首阳山(全程柏油路,路况良好,登山有旅游通道)  自驾路线:由西安绕城高速-西汉高速出涝峪口-经环山旅游专线-九峰乡-香山寺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八云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云塔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城。  八云塔又称“瑞光寺塔”。唐景龙二年(708)中宗李显敕建瑞光寺,建塔于寺中。唐诗描述瑞光寺:松门山半寺……缭绕藤轩密,逶迤仰径涂。(《寄瑞光寺真空禅师》,《赠瑞光寺莹上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瑞光寺改建为崇明寺,后毁,明永乐元年(1408),复建为善胜寺,明末兵毁。清初修建周至县城时,将城内西南隅善胜寺遗址复建为瑞光寺,八云塔下废寺改建为演武厅,塔下废址辟为演武场。民国35年(1946)将瑞光寺改建为学校,即今西街小学。  塔为正方形的密檐楼阁式砖塔,共十一层,每层之间有砖砌的出檐斗拱,全高约42米。底层较其他各层约高一倍,底层塔北正中辟有券门,东、西、南三面,各有假券门。二层以上,每层各有券门两孔,分南北与东西间层对开。一至五层为砖砌隐起的斗拱,柱、枋为楼阁式,六层以上为密檐式。塔基周长35.94米。塔内原有木梯,可以攀登而上,瞭望四处景色。塔身上小下大,形如笔立,姿态雄秀。其形制和结构观察,与西安市区内的小雁塔十分相似。这座四面砖塔与众不同的是,底层每面各有两朵阴湿的痕迹,每朵约一米见方,虽大旱也不干,远近引为奇观,也因而得名八云塔。八云塔地处周至县城城西南的小土原上,塔势孤高,涌出天空,二十余里外即可见其形影,不仅是周至县城的显著标志,而且成为风光如画的渭河南岸别具一格的景物。  2001年八云塔作为唐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生观

  延生观景区,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约 3.5 公里就峪口,始建于唐,曾称玉真观、玉真祠、升天台,为玉真公主修道的场所。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14亩,素有“关中三观之首”的美誉(三观指东楼观、西楼观、延生观)。据碑石记载,唐景云年间,玄宗之妹玉真公主曾在京城入观修道,于楼观修建别馆,道号“延生”,敕赐馆名为“延生观”。玉真公主是唐睿宗之女,唐玄宗胞妹,少年时即与金仙公主一起奉唐睿宗之命入道,师从道士史崇玄。延生观为玉真公主纪念母亲而修建,寓意天下所有人长生不老。延生观宋代曾整修扩建,至明代仍很兴盛。建观以来,历代许多文人学士曾来此游览,李白、苏轼等在此留下许多诗篇、故事和轶闻。  延生观景区位于楼观台中轴线以西,由主殿、寿星宫以及周边的商业用地等构成。主园区采用九宫格庭院式布置形式,设置修文访、修武坊、道茶坊、道酒坊、道医坊、道丹坊、药膳坊、针灸坊、瑜伽坊。延生观景区整体分为三大功能区。首先为入口广场;主要由大型主题雕塑广场,以及百花园、百草园,三个部分组成;其次祈福区:主要有玉真观、玉皇殿、寿星宫三大部分;最后是养生城:为九宫格形式布局,包括药膳坊、武修坊、针灸坊、道酒坊、文修坊、瑜珈坊、道丹坊、道茶坊、道医坊。  地址: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约3.5公里就峪口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正常营业时间09:00-18:00  门票信息:  30元  

楼观台

楼观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楼观台位于周至县楼观镇东南3公里处的终南山北麓。传说周代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后尹喜迎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相传后来秦始皇修庙于楼南,汉武帝建宫于楼北。史载晋惠帝元康年间(公元291~299年)植树10万余株,迁民300余户来此。隋文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又大肆修葺,使这里成为道士聚居之所。唐太宗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称此处为“宗圣宫”,次年奉道教为国教。唐玄宗改“宗圣宫”为“宗圣观”,并大加营建,使这里成为当时道教的圣地。唐以后屡遭兵火,宋至清代都曾修葺,但都未能恢复唐时的盛况,清末至民国时期,其中心渐由山下宗圣宫向山上说经台转移,“楼观台”之名始出。  楼观台现存清代所建的说经台,自南而北分布在俗称“凤凰头”的山岗上。山岗南坡下的山门坐北面南,面阔、进深各一间,歇山式琉璃瓦屋顶。门前阶下有六棱形飞角亭两座,西亭内有石条砌八角形水池,池上竖元代书法家赵孟■隶书“上善池”碑。门内两侧各有碑厅三间,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内陈列《大唐宗圣观记》等碑石15通。山门内有石阶可盘旋至台顶。阶旁石崖镶有历代名人题记,阶中段东侧有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坐东面西的灵宫殿。石阶高处为老子祠前门——迎仙门,门内两侧各有碑厅一间,共立《道德经》刻石四通。院内正中高台上有面阔、进深各三间、坐北面南的老君殿,殿为单檐歇山式,山墙顶有砖雕双踩斗拱和龙云图案,五架梁,四角各施两道抹角梁,梁架露明造且全饰朱漆。殿内神龛中供石刻老子像一尊,殿东、西山墙外镶有历代刻石十块,殿前置明天顺四年(1460年)所铸口径近1米的铁钟一口和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所铸高约1.5米的铁炉一座。老君殿两侧各有一配殿和四间厢房。1979年在老君殿后的斗姥阁旧址上迁建周至县城内明代所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五架梁、梁架露明造的城隍庙大殿,改称“斗姥殿”。1986~1988年在迎仙门内两侧建钟、鼓楼,在斗姥殿后两侧建碑廊,后又在山岗北坡建救苦殿和配殿、厢房,组成第三进院。在说经台南面对峙的一座山峰上有方形八卦顶石室一座,传为老子炼丹炉。楼观山下东北麓有椭圆形墓冢一座,冢前立清代毕沅书“老子墓”三个大字的石碑。唐宗圣宫遗址在山下公路的东侧,内有古柏、石碑、石狮、石牛等遗物。  楼观台共有记事碑、公文碑、经典碑、墓碑、塔铭、题记等84通,为陕西省道教碑石荟萃之地。  1956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至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二曲街道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哑柏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终南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马召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集贤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楼观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尚村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广济镇 北留遗址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厚畛子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青化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竹峪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翠峰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四屯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司竹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九峰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富仁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骆峪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陈河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板房子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王家河镇 楼观台 西安市黑河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沙河湿地公园(沙·沙河 中国第一水街) 西安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 仙游寺 终南仙都宗圣宫 秦岭川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周至涌泉寺 大秦寺塔 周至清凉寺 秦岭国家植物园 赵公明财神庙 裕源休闲农庄 八云塔 延生观 楼观台 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

周至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