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铜川市 >> 印台区 >> 红土镇

红土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玉华宫

玉华宫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家避暑行宫——玉华宫  (世界佛教文化观光旅游地玉华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玉华宫是中国西部唯一皇家避暑行宫、高僧成佛地、度假和冰雪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距西安及国际机场120公里,北距黄帝陵55公里。景区一期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6%,景区年平均气温8.4℃年平均相对温度75%,有“天然氧吧”之美称。景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玉华宫是绿的海洋、山的魂魄、风的旗语、松的风骨,宁静、幽谧、广袤、深邃,怡人的美景犹如仙境,“暂游已骇非俗骨,久住直恐成真仙”。昔日的玉华宫是唐初三代帝王的避暑行宫,这儿曾发生过“扣释皇太子事件”;一代高僧庇奘法师在玉华宫译经、讲学,开窟造像,弘扬佛法,并创立成盛行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的佛教宗派——法相宗,使玉华宫成为当时世界佛学交流中心。公元664年玄奘法师圆寂于玉华宫肃成院,如今古代宫殿(寺院)遗址保存完好,已先后出土了玄奘亲制佛门到宝金刚座、佛足印石和佛头像等国家级文物,珍藏有玄奘大师亲笔所撰“佛迹记”(中国唯一)以及杜甫、魏源等历代文人墨客颂扬玉华宫的诗词文章。  目前,景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完备,游、购、娱、吃、住、行服务功能齐全,新建和修复了大批旅游景点,主要有玄奘纪念馆、石窟寺、肃成院遗址、郭玉沟生态景区等,已形成玄奘佛踪朝圣游、皇家避暑休闲游、冰雪运动体验游等别具一格的特色旅游活动。  玉华宫改名为玉华寺后,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闻名于世的玄奘法师奏请高宗皇帝恩准,带门徒移居玉华寺翻译佛经,并在玉华寺住了四年,译完了长达20公顷的辉煌大典《大般若经》之后因劳累过度而一病不起,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于玉华寺肃成院。  玄奘大师一生译经75部、1335卷,其中682卷都是玉华宫完成的。在此,玄奘还创立了佛教法相宗,因此玄奘大师亦被佛教界称为“玉华法师”。景区内有唐玉华宫遗址、肃成院遗址、石窟、石龛等,还出土了玄奘敬造的石雕金刚座和佛足印石、佛足印题记等文物。  玉华宫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运动营地致力于素质拓展与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的发展,建成了陕西规模最大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基地。2009年初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8家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之一,是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素质拓展训练单位。营地现有六大活动区域:素质拓展区,野外生存区,野外露营区,服务区,手工艺制作及农林科普知识展览区。户外运动项目有悬崖速降]野外生存、徒步探险、野外露营、青少年夏令营、室内心智训练项目等。  盛唐玉华宫气候凉爽宜人,有“夏有寒泉,地无大暑”之美称,景区年均气温8.4℃,年平均相对湿度75%,6—9月份平均气温比西安低10—12℃。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三代曾在此建有当时规模宏大的避暑行宫。炎热的夏季,这里是人们避暑休闲的理想之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清凉,做最有乐趣的事情,您可以选择滑草、拓展、太空漫步、垂钓、烧烤、篝火晚会、射箭等三十余种娱乐休闲项目,让您的夏日因玉华宫而充满热情,飞扬青春。  交通路线  1、西安西安火车站或城北客运站—铜川川口汽车站—1路或2路车—铜川北关汽车站—玉华宫  自驾车:从延西高速(G65W)“玉华宫”出口下高速,沿玉华宫景区导示行驶2公里即到。  2、咸阳咸阳汽车站—铜川汽车站—乘1路或2路车—铜川北关汽车站—玉华宫  自驾车:从咸阳出发上包茂高速,至铜川段金锁关下高速,沿305省道驶20公里即到景区,从金锁关到景区沿途均有路标导引。  3、渭南渭南汽车站—铜川汽车站—乘1路或2路车—铜川北关汽车站—玉华宫  自驾车:走关中环线于三原路口上包茂高速至铜川段金锁关下高速—沿305省道驶20公里即到景区,从金锁关到景区沿途均有路标导引。  4、延安延安汽车站—铜川汽车站—乘1路或2路车—铜川北关汽车站—玉华宫  自驾车:从延安出发上包茂高速—至铜川金锁关下高速—沿305省道驶20公里即到景区,从金锁关到景区沿途均有路标导引。  旅游看点:玄奘纪念馆、石窟寺、筛月湖、玉华湖、肃成院遗址、郭玉沟生态园。  参与项目:滑雪、滑草、射箭、拓展训练等特色项目。  四季主题活动:玄奘佛踪朝圣游——纪念玄奘系列文化活动(全年);  皇家避暑休闲游(每年5月1日-9月1日);  秋季登山赏红叶游(每年9月1日-11月30日);  玉华宫冰雪运动体验游(每年12月1日-次年2月28日)  门票价格:(全年七折优惠)  景区门票41元/人(通票,含1元保险)  1、滑雪80—100元/小时门市价七折优惠  雪上飞碟60元/小时滑雪场门票:5元/张  2、溜冰50元/小时七折优惠  3、滑索30元/次/人七折优惠  4、拓展收费标准(含景区门票)常年八折优惠  一天150元/人一天一夜200元/人  二天一夜260元/人二天二夜300元/人  三天二夜350元/人三天三夜400元/人  注:拓展训练费中不含10元/人意外伤害保险费(保险额度为人民币拾叁万元)。  食宿:  玉华酒店服务电话:0919--77622887762222  玉华宾馆服务电话:0919--7586000  农家乐服务电话:0919--75861097586013758620175860207586006  旅游咨询电话:0919-75861137586001  信息来源:市文物旅游局  信息来源:市文物旅游局

陈炉古镇

陈炉古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陈炉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陈炉在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东南30华里的山颠上,全镇总面积99.7平方公里,地形为土石低山梁塬丘陵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镇辖18个行政村,两个社区。2008年底,总人口1.98万人,其中镇区居民4004人。据史书记载,陈炉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因陶瓷而留名。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古同官八景之一。  陈炉古镇的陈炉窑,其烧造历史可上朔到1400多年前的北周时期,历经唐、宋、明、清,连绵不断。清乾隆年间,曾创造了年产800万件陶瓷的业绩。陈炉枕骨瓷窑早在唐代就有“炉火堂里翻火焰”的记载;北宋,制瓷业达到鼎盛,以烧造青、白、黑和酱釉瓷而出名;元代至今,是西北最主要的日常用瓷生产基地。主要有陶瓷陈列馆、手工作坊、特色民居等景点。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陈炉窑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其民间性、永久性、观赏性构成了陈炉镇独特的民风、民情、民貌。漫步炉山,古朴、古拙、古韵,宛如一阵清风,徐徐袭来,沁人心脾,荡人心底;罐罐垒墙,比比皆是,依山而立,密如蜂房;瓷片铺路,曲折迂回,远径通幽,宛如走笔,一幅“脚下的油画”跃然“纸上”。  如今,这里依然最大限度的保留着原始的工艺,成为国内和世界上难得一见的规模最大的古陶瓷窑场。在此,可以看到明清以来原始的制陶场景;山中取料,手挖车堆;雕花绣草,工笔而成;泥池陈列,明亮如镜;手工制坯,转轮制就;煤炭翻膛,蹄窑烧成;日晒火烧,自然而成。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东方陶瓷古镇的年画。  陈炉三大窑场总规划规模合计近20平方公里,发现陶瓷烧造区34处,其中陈炉窑场12处。今陈炉镇区旅游景区规划范围近2.5平方公里,基本框架是以陈炉四堡山梁为界括进地域,包括了陈炉镇区和主要风貌区。景区总体地形似一口大盆,四堡及四周山梁为“盆沿”,沟谷底地为“盆底”,四周山地中部坡势稍平缓处居民区和生产活动密集区为“盆帮”。  在千年的瓷业发展历史过程中,陈炉古镇积淀了浓厚的陶瓷文化。古窑场遗迹遍布镇区,罐罐垒墙、瓷片铺路以及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的民居构成了陈炉古镇独特的富有油画效果的古镇风貌,民食民膳和民俗风情也是自成体系,二十世纪陶瓷工业遗产与故窑场遗迹古今交织,瓷坊陶吧星罗棋布,古老耀瓷制作技艺仍在眼前展现。这些,都吸引着广大专家学者、文化艺术界人士和广大中外游客来此考察参观。这是一个能满足各个不同文化层次、雅俗共赏、各得其乐的理想休闲旅游目的地。明清之际,全国各地都有当地的八景,当时的“同官(即今铜川)八景”之一炉山不夜便是反映当年陈炉瓷业的兴盛状况。清代陈炉也有“陈炉八景”,一直流传至今。所反映景观有的已不存在。  陈炉八景(当地歌谣·清代)  炉山不夜第一景,  泥池水镜陶容生。  石罅玉柱丰年兆,  层洞错杂宛花城。  四堡撑天遥相望,  周陶宗古迤长兴。  古刹密集琼云护,  烟霞彩屏话丹青。  详解:“炉山不夜第一景”:指当年陈炉窑场瓷业兴盛,炉火昼夜不熄。陈炉瓷业烧造规模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此景今已不存,古镇景区专管部门正在策划用现代科技再造恢复这一景观。  “泥池水镜陶容生”:指当年为制瓷用泥量大,泥池多,总体规模宏伟。今古泥池遗迹犹在,保存完好,可看出当年盛况。  “石罅玉柱丰年兆”:指陈炉方泉,常年流水不断,地势背阴,天寒结冰,似玉柱悬挂石罅。今方泉仍在,景观不减当年。  “层洞错杂宛花城”:指陈炉民居特点。陈炉旧民居都是窑洞,皆依“盆帮”而建,上边一家的院落是下边一家的窑顶。群居成片,远看层层叠叠密如蜂房,又如花城。  “四堡撑天遥相望”:指陈炉四周山梁上的四堡:北有北堡,西有崔家堡(又称西堡),南有南堡,南堡的西边永受村顶是永受堡。这四堡都是明代修建,形成遥相呼应之势,四堡遗址今犹在,基本可见当年景观风貌。  “周陶宗古迤长兴”:反映当年陈炉制瓷技艺源远流长,从创烧之年一直流传不衰。今此景可用陈炉西社窑神庙代替,西社窑神庙相关记载最能反映陈炉制瓷年代之久。西社窑神庙虽毁坏严重,但旧址仍在,可恢复建设。  “古刹密集琼云护”:指当年陈炉庙宇众多,今大多不存,最著名的清凉寺遗址还在。  “烟霞彩屏话丹青”:指的是陈炉独特的罐罐垒墙民居风格,家家户户都用烧瓷废弃的装烧匣钵或瓷罐等垒成院墙,密集成片,远看好似一幅优美的丹青画卷。此景今日仍在,且是目前最为众多游客叹为观止的古镇景观,堪称陈炉一绝。  交通:铜川二马路宜园桥乘发往陈炉镇班车;从西安沿西铜高速到铜川川口立交下调整沿陈炉旅游专线前往即可  特色餐饮:陶家乐,有野菜、龙柏芽、八宝甜饭、条子肉蒸碗等特色菜肴。两个人用餐费用在15—20元左右。  参与项目:体验“转轮就制”,自己动手制作陶瓷作品。  服务电话:0919-7482007  信息来源:市文物旅游局  陈炉镇  陈炉镇地处陕西省铜川市市区东南20公里处,辖两个社区,18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99.7平方公里,人口1.98万人。陈炉镇制瓷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宋元以后著名的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场。陈炉,因“陶炉陈列”而得名,并逐渐发展成为陕西乃至西北最大最重要的制瓷窑场和瓷业 生产基地。千百年来,陈炉镇瓷业兴盛,炉火不熄,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 详细++  信息来源:市文物旅游局

周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周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铜川市印台区周陵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始建于2000年,是印台区委、区政府“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中重要一翼,是集种籽、苗木、种畜禽、花卉、蔬菜等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也为铜川市唯一的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印台区东部,属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的过渡带,总规划面积20046.35亩,其中耕地面积6161亩。园区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305省道穿区而过,交通便利;园内拥有现代农业企业多家,形成了集种苗、种畜、种禽、花卉、蔬菜等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农业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园区现拥有现代化果园、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等,游客可在时令果蔬花卉节庆活动期间,亲自体验采摘,身临其境地参与农业劳作,体验参与的乐趣。  近年来,园区旅游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形成旅游管理规范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采摘)产品有机化、旅游服务人性化、集新特农产品采摘、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为一体农业休闲观光园区。截止2010年底,园区已建成休闲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企业及示范村6家(三联果业大樱桃采摘休闲观光游、周陵农科公司草莓、圣女果采摘休闲观光游,盛东庄园、春蕾山庄、崾先农家乐示范村和周陵餐饮商贸示范村)。  周陵农业园区现在开展的旅游观光项目:1、现代农业新品种展示。2、现代农业新技术培训。3、樱桃采摘、苹果采摘、鲜桃采摘、新鲜蔬菜采摘。4、现代农业新技术展示。5、绿色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销售,园区现有春蕾鸡蛋、世纪三联樱桃、绿万佳蔬菜、礼品西瓜、花卉展销、哼瑞猪苗、丰盛澳洲奶牛等农产品。  交通路线  公交:从西安火车站或城北客运站乘前往铜川的车辆,到铜川川口汽车站,换乘1路或7路公交车至北关汽车站,转乘至红土镇的通村客运即到。  自驾:从西安沿西铜高速至铜川川口立交下高速,行至国道210铜川段和省道305在印台区二马路交汇处,向罕井方向7公里处即到。  门票:免费  看点:现代化哼瑞实业参观点、周陵草莓采摘园、三联樱桃采摘观光点、现代化蛋鸡生产线参观点、鹏大实业蔬菜瓜果采摘点、盛东庄园观光点等。  购物:春蕾鲜蛋、虹安草莓、绿万家果蔬、三联世纪大樱桃、樱桃醋、礼品西瓜、圣女果等。  咨询电话:0919-7681680

孟姜女祠

孟姜女祠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孟姜女祠位于铜川印台区金山山麓,距铜川古城约1.5公里。这里自古流传的孟姜女传说,使其蒙上了几分神秘色彩。  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极为广泛,铜川姜女祠修建于1000多年前,历经宋、元、明、清修葺扩建,到清代乾龙年间时,已成为规模宏大,庙宇林立,影响久远的名胜古迹。民国末年,由于-反动军队的破坏,姜女祠日渐荒祀。上世纪90年代人民政府整修扩建了姜女祠,现有山门、祭亭和孟姜女雕像等。姜女祠的传说——  据史料以及山海关孟姜女庙的石刻记载:“孟姜女是陕西同官(今铜川印台区)”人。相传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却没见到丈夫的面,她悲痛不已,放声大哭,一下子哭倒了长城800里,在倒塌的废墟里她找到了丈夫的骸骨。于是带着骸骨往回走,快到金锁关时,秦兵追至,情急中孟姜女抓住身边的山崖一转,挡住了追兵,人们把那座山转为搬转山。  传说孟姜女死的时候两只眼睛还在不断流泪,流到山旁一个石坑里,积成一泉清水,后来人们称它为“泪池”。直到现在这股泉水还在流着,清澈见底,甘甜爽口,据说可以治疗白发,附近的老年人常大清早来此挑水泡茶。  当地人敬重孟姜女的气节,在此修建了姜女祠,塑了姜女像,立庙祭祀。姜女祠旁的石窑中有洞隙,传说心诚的人叩拜时,可以看到姜女头上金钗的影子,被称之为“石隙见金”。   

重兴寺塔

重兴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兴寺塔   重兴寺塔坐落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原同官县城)北街山坡,西靠虎头山,东临漆水河,海拔882.4m。始建于北宋年间,为六棱七层仿木建筑结构,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约13米,底层每边长2.17米。雕饰富丽,造型精美,塔顶有仰覆莲座覆钵和相轮、宝珠等组成的铁刹。塔内有梯,可登塔顶,俯瞰市区景色。    重兴寺塔(铜川塔)原为重兴寺建筑之一。重兴寺始建于隋代,据《同官县志》载:“重兴寺,在县城北虎头山下。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县雷之采重修,中有石坊,乾隆间圮。有二石柱,上刻金刚经,系唐永淳间物,今存其一,移藏县府。又有塔七层,始建未详,今尚存。” 又载:“城北重兴寺故物,今置县府二堂后西廊下。唐永淳元年。高五尺,围三尺,八棱,中有长方孔一个。旧志谓上刻金刚经,但字迹磨灭,难识矣。” 县府所藏的二石柱之一即唐永淳石碑,于1957年5月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   1981年维修铜川塔时清理出土另一个石柱,高1.70米,围1米,八棱体,中有一长方孔,上刻金刚经,楷书,文字遒劲秀美,大多字迹清晰,形制、规格、碑名与旧志记载相同。   铜川(古称同官)是关中平原进入陕北高原的咽喉之地,自有历史记载以来,这里就是北方游牧部落和南方农业部落的交融带。北魏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佛教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当地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塔是佛教所特有的建筑物,铜川塔也不例外。   重兴寺塔塔门向南,塔壁厚1.61米。塔身的一、二、三、四层塔檐为双拱,叠涩出檐,做仿木方椽两层。塔身底下一层较高,第二层塔身每面为三开间,用砖作隐柱,柱上有斗拱,塔檐之上有平座栏杆,塔体每面三开间的两侧开间,用砖作出横式格棱假窗,塔檐各角原有铁制风铃。该塔雕饰富丽,结构奇巧,整个塔体造型优美,对研究古塔建筑艺术有着重要价值。  铜川塔是陕西省保存完好、造型高大的古塔之一。其做工之精巧、风格之独特,为全省少见,是难得的建筑艺术珍品。在宋代,我国建塔之风盛行,体现出宋时经济与文化发达的面貌。重兴寺塔对研究中国古塔建筑艺术和当时经济与社会发展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铜川塔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556年1月23日下午至24日凌晨)关中大地震时,塔身微倾、刹倒挂。1956年8月6日,被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年代初期,省文物局拨专款对塔身、塔檐进行维修加固。1982年8月,在铜川塔维修工程施工中,发现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石佛像及隋唐时期的石佛像头6个,其中佛像头4个,菩萨佛头2个,另发现一尊明代圆雕无头佛像。这些石刻形态优美、线条流畅,雕刻细腻。   如今的铜川塔被青松杨柳包围着,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仿唐院落里大红的廊柱,古香古色的琉璃瓦,伴着轻轻吹拂过的微风,塔顶的铃儿“叮当,叮当”,好像在给人们讲述着古老的过去,诉说着沧桑的历史……

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

王石凹煤矿工业遗址公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1957年开工建设,1961年11月20日建成生产,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是铜川矿区煤炭生产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矿区占地面积3432亩,鼎盛时期职工家属共约3万人。  王石凹煤矿位于铜川市东郊12.5公里处的鳌背山下,三面环山,背对山川,南临陈炉古镇,北望避暑胜地玉华宫,紧挨霸王窑遗址、周陵农业科技示范园、云梦鬼谷子庙。矿区内风景秀丽,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是夏季避暑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矿区交通便利,临近210国道、305省道,并有一条与陇海铁路咸(阳)铜(川)支线相接的煤炭专运线。从王石凹到陈炉、云梦鬼谷子庙、姜女祠、金锁关石林15分钟车程,到玉华宫、耀州窑、药王山、香山寺60分钟车程。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和交通优势,是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项目能够融入铜川旅游大环境及铜川市老区环形旅游经济带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曾经的王石凹煤矿以“矿井规模大、生产能力大、井筒直径大、矿车容量大、主副井提升绞车大、选煤楼选运能力大、风井扇风机大、井下主排水泵大、风机能力大、办公楼面积大”等“十大”闻名遐迩,并形成了“八街”“八景”,八街:爱岗路 福乐路、工业路、公寓路、敬业路、文苑路、迎宾路、正阳路;八景:巨鳌探海、钢缆钓日、乌金飞瀑、蛟龙潜洞、亭 阁挂月、古槐迎客、缆车如梭、银河坠地。  矿区现有办公、生活区域,具备完善的供暖、供水、供气、供电系统和通信设备。拥有1个占地1200余平米,包含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瑜伽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羽毛球场、塑胶灯光球场为一体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1个面积达2900平方米,座位1807个可供大型表演的影视俱乐部,3个约占地3000平方米的休闲娱乐文化广场;1个可容纳数百名职工同时就餐的职工餐厅和一个200人的会议室;2个中型超市、1个小型超市,1个价格便宜可同时满足于1500人住宿的单身楼及1个招待所。一应俱全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完全可以为举办各类大型文体、培训活动,接待大批量游客观光、度假、疗养提供可靠保障。  目前,矿井现存的炮采、高档普采、综采设备、主副井提升设备等一系列工业遗产,具有煤炭行业的典型性和稀有性,不仅能够再现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煤炭开采的顶级水平,更可为了解陕西省乃至国内煤炭工业的开采史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证据。矿区保存完好的办公大楼、选煤楼和千米单身宿舍楼等苏式建筑,既是中苏两国友好互助友谊的最好见证,也是建设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填补陕西煤炭大省乃至西北地区无煤炭工业遗址公园项目空白的最大优势和最好资本,更是成为铜川旅游业继照金红色文化、玉华宫佛教休闲、药王山养生保健、陈炉陶瓷古镇等特色项目之后,再增添一抹厚重底色的最大亮点和最美名片。  信息来源:印台区政府  信息来源:印台区政府

玉华宫·滑雪场

  玉华宫位于铜川市印台区西北部玉华乡玉华村北2公里的玉华山。玉华宫人文景观丰富,主要包括唐玉华宫遗址、“三宫”(正宫、西宫、东宫)石窟、大量珍贵的出土文物及历史典故传说,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描述玉华宫的诗词文章。  玉华山天然植被保存完好,森林环境优美,素有“夏有寒泉,地无大暑”之美称,是消夏度假的理想之地。唐初三代帝王在此建立了规模宏大的避暑行宫,遗址现今保存完整。冬日则银装素裹,高耸30多米的天然冰柱奇观令人叹为观止。玉华宫滑雪场就位于景区内,目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滑雪场,隆冬时节可以滑雪、溜冰、赏冰灯。玉华宫的历史——  玉华宫原名仁智宫,为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  (624年)营造。唐贞观年间扩建,改名为玉华宫,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宫,属唐代帝王四大避暑行宫之首。正殿名为玉华殿,贞观二十二年  (648年)李世民曾在此召见三藏法师玄奘。另外,李世民御制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及皇太子李治制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皆在此作成。为了让这位高僧有一个更加清静的道场,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651年),废宫改名玉华寺,唐高宗敕玄奘在此翻译佛经。  “天宝之乱”后,玉华寺颓废。诗人杜甫北行至此,曾触景生情写下诗篇。至今玉华宫的石室中还有佛像一尊,侧刻“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20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玉华寺遗址内存留有关宫、寺的碑石文物等。   

金锁关

  金锁关位于铜川市北约20公里处的三关口以南神水峡以北,曾是“榆塞秦关襟喉要地”,是关中的北大门,自古是军事必争之地。金锁关如今是西安至黄陵、延安旅游线路上的明珠。  金锁关文化遗存丰富。目前有关城城墙遗址、六郎洞、龟石、石棋盘、点将台等景点。这里自然风光独特,上有三山呈“品”字形鼎立,山势险峻,雄关天堑;下有五龙潭、瀑布白帘景色迷人。

马莲湖

  马莲湖自然风景区位于铜川市以北7公里处的马杓沟内,距西安市100公里,铜黄一级公路从旁经过,交通十分便捷。总面积27平方公里,属中山地貌,北高南低,山高沟深,天然植被保存完好,青山环绕着百余亩水面,似明珠镶嵌翠玉之中,秀美诱人。  马莲湖和药王山、耀州窑遗址、姜女祠、玉华宫、福地湖、香山等组成一道环形旅游链。山峰景观各异,雄伟健秀,两边支沟内不时有清澈的溪水流出,水声潺潺,松涛阵阵,鸟语花香,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马莲湖湖区为狭长地形,宽150米,长1000米,弯蜒曲折,湖面微波荡漾,时有各样飞禽飞过,令人心旷神怡。  早春,雪融未尽,山桃怒放,花香怡人,置身其中,如临仙境。  盛夏,沟外“草帽遮面半衣裳”暑热难耐,沟内凉风习习,沁人心脾,幽谷迂回,细流潺潺,清澈见底,鱼儿穿梭其中,伸手可掬,置身其间,心旷神怡。  秋季,果实累累,遍山红叶,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冬季,银装素裹,堆流凝脂,湖面如镜,分外妖娆。

金锁关石林

  金锁石林位于关中北部第一关“雄关天堑”金锁关西北7公里处,为渭北罕见的天然石崩奇观,是以沙岩地貌为主题的自然风景区,景区面积约3.2万平方米。  据考证,金锁关附近远古时代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冲刷逐渐形成了砂岩沉积区,经过造山运动,海底升高后形成了陆地。砂岩被雨水冲刷溶解、切割和风化后,逐渐形成了百余座石柱、石峰、石壁等罕见的石崩奇观,有的像雄狮盘踞山顶,有的像群猴在山顶嬉闹,有的像双猿仰望东西,有的像武士镇守雄关,有的像大鸟卧距高山遥望远方,精美的天然石雕群,是怪石雕塑的博物馆,遥相呼应,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近几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景区建设初具规模,已完成投资2300余万元,建设包括景区主道路、喷泉、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自行车环道、小吃一条街、玻璃桥和索道以及公厕等设施。其余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  自2015年,已成功举办两届太阳花旅游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多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游玩,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交通路线  公交:从西安火车站或城北客运站乘前往铜川的车辆,到铜川川口汽车站换乘1路或7路公交车至北关汽车站,转乘发往金锁镇车辆即到。  自驾车:从西安沿西铜高速、铜黄高速至金锁关出口下高速,沿玉华宫旅游专线至金锁镇西侧即到。  门票:免费  看点:砂岩地貌、赏奇石等。

铜川青龙山

  铜川市青龙山     青龙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焦坪煤矿(现为玉华镇)中心腹地,是子午岭的一个支脉,属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地带。山下蕴含有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煤炭类型为长焰煤、不粘煤,为优质动力煤。     青龙山名称的由来无从考证,因为地处焦坪山沟的中心腹地而被开发的最早最彻底.目前青龙山的煤炭资源已基本枯竭。     玉华镇  玉华镇位于陕西铜川市印台区。下辖: 610203103015 121 石头坡社区 610203103016 121 新街社区 610203103017 121 窑洞社区 610203103200 220 玉华村 610203103201 122 背塔村 ……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体验地

  鸭口煤矿是著名作家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地和生活体验地,鸭口煤矿即是书中的大牙湾煤矿的原型。《平凡的世界》获得矛盾文学奖,奠定了路遥在我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鸭口煤矿曾是铜川矿务局的一个重要煤矿,2014年已经停产,现在成为旅游观光地,建有路遥文化展览馆。游客在此可看到原来煤矿生产和旷工生活的众多遗址遗迹,可全面了解路遥当年的创作历程,可欣赏现在优美的矿区“樱花社区”。   展馆分为路遥和企业文化两大部分。路遥部分由“平凡的诞生”、“困难的日子”、“挫折的青春”、“辉煌的成就”、“巨星的陨落”。“采撷”、“静思”、“勤恳”、“文坛名家题词”等九个板块组成。企业文化部分由企业简介、领导寄语、鸭口煤矿赋、亲切关怀、艰苦奋斗奠基创业,光荣业绩彪炳史册、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强基固本,安全精细化管理保驾护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生福祉异彩纷呈、党旗飘扬映煤海、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生产水平大上台阶,荣誉墙、文化建设潮起澜兴,各项工作再上层楼等十一个部分组成。展厅内有雕塑3组,路遥工作室1个,各种文物书籍50余件(套),影视放映、一体机、影像翻书等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展馆可接待数百人参观。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书籍,一幕幕声情并茂的电视镜头,仿佛路遥的历史在这里倏然复活,使人们沉浸在神圣的文学氛围里。在强烈的震撼和感动中,灵魂得以清化,精神得以升华,斗志得以激励。  

红土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红土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