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宝鸡市 >> 金台区 >> 中山西路街道

中山西路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唐秦王陵博物馆位于陕西宝鸡市北坡公园顶,距离市中区仅2.5公里,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展示唐末秦王李茂贞(公元856-924年)及夫人刘氏(公元876-943年)“同茔不同穴”的合葬陵寝为样板的专题博物馆,距今约1100年历史。  大唐秦王陵由山门、神道、献殿、祀殿、合两座地宫组成。在150米长的神道上,陈列着按皇帝生前出行宫廷仪仗的唐代石雕15组34尊。在两座分别长为120米、80米的地宫殿中,有高8米、宽4米用青砖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见全国唯一的砖雕飞檐古建端楼,做工精细,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砖砌墙并券的八边形穹窿顶;有栩栩如生墓道两侧18幅乐伎图;有唐代珍贵的胡人马乐俑;有精美的砖雕“十二生肖图”“八人抬轿图”“二人抬轿”“汉人牵马图”“胡人牵驼图”。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勺状“地面天象图”;有埃及“金字塔”式的人面兽身镇墓兽;还有带有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在唐代帝王陵寝中极为罕见。  李茂贞(公元856-924年)原姓宋名文通,唐深州博野人,因平叛护驾有功,唐僖宗赐予皇姓李名茂贞,并亲制字正臣,并入皇家典籍。     李茂贞 (856~924)  李茂贞(856~924)中国唐末割据凤翔(今属陕西)的藩镇。本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乾符年间,因败黄巢将领尚让,以功擢神策军指挥使。光启元年(885),李克用率军逼长安,唐僖宗出奔,文通护驾有功,擢武定军(洋州军号)节度使,赐姓李,名茂贞,字正臣。僖宗回长安途中,茂贞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代为节度使。大顺二年(891),他胁迫昭宗杀宰相,任命他…… 详细++  李茂贞 (856~924)  李茂贞(856~924)中国唐末割据凤翔(今属陕西)的藩镇。本名宋文通。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乾符年间,因败黄巢将领尚让,以功擢神策军指挥使。光启元年(885),李克用率军逼长安,唐僖宗出奔,文通护驾有功,擢武定军(洋州军号)节度使,赐姓李,名茂贞,字正臣。僖宗回长安途中,茂贞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代为节度使。大顺二年(891),他胁迫昭宗杀宰相,任命他…… 详细++

金台观道文化景区

金台观道文化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台观位于宝鸡市区北部的陵源上,距火车站仅1公里左右,始建于元末明初,为著名道士张三丰修道处。《明史·方伎》记曰:“太祖敬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2)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  古时民间曾有“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五尺半”的说法,言其观之高,若置身于金台观玉皇阁前平台上,居高远望,景象绝佳。金台观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现有玉皇阁、三清殿、八角亭、三丰洞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十月初十为金台观庙会,有秦腔等地方戏表演活动。  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金台观古建筑,后又将此建为宝鸡市博物馆。宝鸡市博物馆属于地方性历史博物馆。历年来共收藏文物14100件(组),以周、秦、汉、唐文物居多。   景区地址:宝鸡市北坡公园  票价:30元/张  咨询电话:0917-3512861  张三丰 (1247~1458)  张三丰(1247或1264—1458),武当派祖师,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此为一说,另一说法为君宝)别号葆和容忍,汉族,辽东人。元末明初儒者、武当山道士。善书画,工诗词。另有一说其为福建邵武人,名子冲,一名元实,三丰其号,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出生于今福建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卒年不详。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 详细++  张三丰 (1247~1458)  张三丰(1247或1264—1458),武当派祖师,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此为一说,另一说法为君宝)别号葆和容忍,汉族,辽东人。元末明初儒者、武当山道士。善书画,工诗词。另有一说其为福建邵武人,名子冲,一名元实,三丰其号,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出生于今福建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卒年不详。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 详细++

六川河生态风景区

六川河生态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六川河生态旅游区位于宝鸡市金台区硖石乡六川河,景区距宝鸡市区10多公里。因有西普陀寺和佛岩石窟,又称西普陀景区。它与浙江的东普陀,厦门的南普陀,北京的北普陀一起形成了中国四大普陀风景区。这里群山环抱,山峦叠障,谷深山幽,风景如画。90年代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学者楚图南曾为西普陀题字,金石学家康殷也为西普陀留下墨宝。六川河生态旅游区总体布局为“一轴两带三区”。“一轴”主要指沿六川河河道及沿河的川道区域,构建从宝鸡峡水库、西普陀景区至蜂泉山景区的景观轴;“两带”即六川河川道两侧的沟坡;“三区”即西普陀景观区,宝鸡峡库区、苟岭库区。充分体现了“景观旅游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生态文明发展”等特点。  景区地址:宝鸡市金台区长平路中段  电话:0917—2791500

渭水之央水利风景区

渭水之央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宝鸡市渭水之央水利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区内,依托渭河宝鸡段综合整治工程而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面积28.5平方公里。  景区呈东西带状走向,由一个景观长廊带和西湖景区、四湖景区、滨河景区、石鼓景区、湿地景区以及沿岸若干景点相串联组成。宝鸡市城区分布于景区两岸,景区建设以“让人民生活在风景区中”为目标,合理运用加宽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商业运作等综合措施,经过十年建设,现已形成了“两条林带,多处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城市水利景观,力图把渭河治理为防洪安全、文化丰富、水清岸绿、水质良好的景观廊道。

金台森林公园

  金台森林公园是宝鸡市依托市区北坡,突出生态功能,展现地域文化,兼融休闲、观光、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始建于2002年9月,因其园内著名道观金台观而命名。  公园西起长寿山,东经金台观,向北至柳沟,全长5.2公里;南始引渭渠,北到陵塬坡顶向北100米,南北宽度500-800米,总面积2.56公顷。根据狭长地带的坡面特点,公园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以红旗路中轴线延续台阶及建筑为景点,两翼长青山、金台观景区为辅助,形成了“五带五区”的总体布局。  五带:即按生态景观将公园依坡面从上而下分为生态防护林带、生态景观林带、生态休闲林带、生态防尘林带、城市园林风景带。  生态防护林带:位于塬顶向北50米地带,面积约12.49公顷。该带既可隔断塬面风沙尘土对宝鸡市区的危害,具有较强的防护屏障作用。同时景观性强,优美的林冠天际线,强化了公园景深。带内建有观光农业园、五处西府民俗街,以满足游人登塬休闲、观光的需求。气势宏伟的大唐秦王陵位于该区边缘,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临坡面以高大落叶和常绿乔木混交为主。北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树种。  生态景观林带:位于坡面上部的陡坡地带,面积62.75公顷。该带地形险奇,多为残沟断崖,坡度在25度以上,绿化基础较好,绿化植被呈带状密植、群植的形式,以常绿的侧柏、刺柏、女贞等为基调,镶嵌红叶李、山桃、柿树、银杏、白蜡、黄栌等色相林斑,构成冬季苍松翠柏、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五彩斑斓的生态景观。该带红旗路正对的坡顶将建斯飞阁,金台观上部将建观景台,长寿山上的牛头观,将是全园的主景,又是城市的背景,起统揽作用。  生态休闲林带:位于坡面中、下部的缓坡、台田地带,面积68.98公顷。该带是公园休闲活动及宗教、文化活动的中心,具有城市公园的性质。绿化以风景观赏树木及经济林木为主,乔、灌、草有机结合。既有隔离的密林,又有观赏的专类园、花园,还有成片的草地、草地疏林。该带布置有专类园、健身园、主题园、娱乐园、观景园等。身临其境,赏花品茶休闲,采果加工务农,攀岩锻炼强体,周游世界名景,射击越野娱乐等,别有一番情趣。位于东部的金台观为元明时代张三丰修道之处,其建筑雄浑凝重、金碧辉煌、文化底蕴深厚。位于中区的金顶寺初具规模。依史将要恢复的古栈道、五圣宫、羽阳宫等,更使该带充分体现公园的文史内涵。  生态防尘林带:位于台地南缘与居住区的交接地带,面积24.39公顷。其功能起隔离、过渡作用,适当设置有活动场地,满足居民休息锻炼需求。树种以常绿乔木为主。  城市园林风景带:该带以西起高升堡,东至群众路的2950米的引渭渠为主线,顺势修建改造后,将形成山水相映、绿波荡漾的带状花园,成为闹市区的一条绿色走廊,既丰富城市景观,又方便市民游憩,面积约9.53公顷。该带内设有4处公园主出入口及若干次出入口。  五区:即按主要景点特征把公园自北向西划分为铁马秋风、金阁流霞、雁鹜云霄、金顶0、长寿探幽五个景区。  铁马秋风区:柳沟至金台观地段,规划以古栈道,烽火台等为主要景点,辅助以现代军事设施,在游乐的基础上,使其成为军事教育基地。该区北侧紧贴中国人民解放军68210部队。传统古战场与现代军事交相辉映,给人一种肃然而亢奋的感受。植物拟以月季和黄栌、红栌为主,体现层林尽染的山林野趣。  金阁流霞区:金台观及两侧地带,是城市的主要景观区。以古朴雄伟的金台观为主要景点,在金台观上部接近塬顶部位,拟建观景台和金鸡报晓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既为城市对景,又是观赏城市风貌的最佳地方。该区以常绿树木为主,台阶盘绕,绿树环抱,道观其中,呈现出一派“危楼高峙对芳洲,海日腾辉霞影流”的园林景象。  雁鹜云霄区:红旗路中轴线坡面延续及其两侧,是公园的主轴线与主景区。在中轴线上修建有10米宽台阶大道,直达塬顶,气势非凡。中心地带建有广场,场面雄伟,绿荫环绕,健身、歇憩游乐设施齐全,为游园休闲、娱乐健身的最佳之处。半坡建望蜀楼,塬顶拟建斯飞阁,既是红旗路的延伸,又是全园的主景。拾级而上,城市风景尽收眼底,过望蜀楼、登斯飞阁,南望怀古,犹现苏轼登宝鸡斯飞阁时留下的绝句景观:“野阔牛羊同雁鹜,天长草树接云霄”。  金顶0区:金顶寺至长寿沟东坡,呈台地梯田,坡势别致,主要景点有羽阳宫,原址在老火车站一带,为秦武公时代的行宫。现异地恢复于坡面,既是宝鸡历史建筑的恢复,又可做为碑林,同时与长寿山牛头观形成对应。另一景点金顶寺,为佛教寺院,寺前古树一株,葱茏婆娑;石碑一通,记建寺缘由;寺内塑神像多尊,栩栩如生,香火旺盛。该区以观光农业和园林结合的桃花源等植物景观为主,反映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景趣。  长寿探幽区:长寿沟两侧地带。古时盛产紫卓(疑为灵芝),历史传说丰富。著名传统神话戏剧《白蛇传》中蛇仙白娘子盗灵芝就在该处。又传说金、元时代全真教“七真”之一的马丹阳曾于此修道……。该区长寿观前古柏苍肃,长寿沟向北绵伸数里,幽深宁静,林木茂密,四季郁郁葱葱,沟中玉涧河水潺潺南流,清澈碧透;坡面修竹,坡势陡峭,沟间筑坝拦湖,形成湖光山色、曲径通幽、循钟访古的探幽景致。假以时日,该区一定会恢复那种苍松翠柏丛中,红墙碧瓦焕彩;悬钟暮鼓声里,百鸟竞相争鸣的清幽景象。  金台森林公园地势高旷,视野开阔,远望秦岭叠障,环列如屏;俯瞰渭水萦回若带,市区高楼林立,山川秀丽,一揽无余。倘徉于其中,翠-滴,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曲径通幽,使人流连往返。同时,其间金阁流霞,雁鹜云霄等景致,仙风道骨,佛光若显之弦机,古往今来文人逸士之存留,使人能够切实品味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会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感受仿古苍桑的旅游文化,尽享出离尘嚣、放飞心境的优闭文化,其味深深,其乐融融。  然而,由于北坡自然条件较差,加之建园仅仅两年有余,植树绿化、景观开发、修建设施、居民搬迁等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随着全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金台森林公园之辉煌必定日臻显现。   

宝鸡市展览馆

宝鸡市展览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宝鸡展览馆位于宝鸡市行政中心南侧,2008年7月开始筹建,2011年9月22日正式开馆,目前仍处于建设发展期,主要承担政务接待、招商引资、市情教育、展览展示等任务,同时面向社会接待广大市民、社会各界和市内外朋友的参观,为公益性综合展馆。  展览馆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有效陈展面积7700多平方米,共设八厅一区,目前建成五厅一区,分别是:《历史文化厅》、《集萃厅》、《经济社会厅》、《艺术展览厅》、《雅集厅》和《办公区》。展馆通过“历史长廊”、“文化星空”、“经济舞台”、“和谐宝地”两个主体展厅的四大版块,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灯光模型等现代展览科技和艺术雕塑、浮雕、画面、沙盘、历史场景还原等传统展示手法,全面再现了宝鸡几千年历史文化风貌和建国六十多年来经济社会建设成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莅临展厅,您可以身临其境地全面感知宝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走出展厅,你会有“一馆看遍宝鸡”的满足与惬意。  《历史文化厅》:幽深的“历史长廊”,二十二个宝鸡历史的经典故事,由雕塑、浮雕、画面和场景,再现一条曲折而悠久的历史画卷,让你恍如进入时光隧道,从源头再次走过宝鸡八千年的悠悠历史;炫丽的“文化星空”上,二十五个产生于宝鸡的文化经典,由现代设计的版面、视频和美仑美奂的灯光氛围,镶钳出一片灿烂的文化星空,使观者全身心沐浴于宝鸡经典历史文化的氤氲里。  《集萃厅》:集中展示宝鸡民间文化为主,荟萃宝鸡各门类工艺美术、民间工艺品和地方特产,通过多种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展示宝鸡工艺美术历史、非遗文化、工美产业、产品及人物。  《经济社会厅》:现代的版面设计,高科技的灯光主题色彩,众多的多媒体演示和互动设置,通过“经济舞台”和“和谐宝地”两个大版块,全面展示了宝鸡市建国六十多年来农业、工业、城建、商贸、科技和人居环境、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方面的巨大成就,美景目不暇接,硕果举不胜举。徜徉其间,作为宝鸡人,自豪感油然  而生。  《艺术展览厅》:走进展厅,您可以欣赏到艺术家用手中的画笔,用手中的相机,用精湛的技艺,描绘着大自然的美、捕捉着生活瞬间的精彩,记叙着民间工艺的奇妙……  《雅集厅》:宝鸡文化艺术界聚集研讨和切磋的平台。  《观亭》:“观亭”极目,远看鸡峰山巍然耸立,俯视渭水不息奔流,南看高新区高楼如林,西望石鼓阁一柱擎立,宝鸡市区美景尽收眼底。  景区地址:宝鸡市行政中心8号楼  电话:0917-3261272

长寿山牛头观

  牛头观,为道家活动场所之一。位于宝鸡市区西北四华里紫草塬半坡长寿山的台地上。这里云雾缭绕,绿浪连绵,碧水潆洄,寺庙规模恢宏,风景优雅,传说,掌故颇多,是人们游历的好景观之地。  相传金元时代著名道家马丹阳(公元1122 - 1183年)。古称丹阳真人,为道教全真龙门派“七真”创始人之一。马丹阳名马鈺、字玄宝,西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系陕西兴平人,自幼继承家学,尊崇儒学,为人轻诺重信好义。中年弃家入山,拜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为师学道,专务清静。曾在终南山,宝鸡县八鱼原丹阳观住庙,后到长寿山牛头观绩仙。擅针灸疗法,著有《神光灿》、《渐悟集》等书,每外出云游布道或化缘吃斋,都随身带自配草药和银针,为民施药疗疾,普救众生,人称 “ 银针仙道 ” 。羽化后,元世祖封为 “ 抱一无为真人 ” 。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灵芝仙草救许仙的故事就源自长寿山。这里曾是白鹤栖息筑巢繁衍生息的地方。  牛头观据《宝鸡县志》和碑文载;始建于隋唐,元、明清屡经修葺。主要建筑有玉皇阁、东华阁、元帝殿、太极殿、韦殿、观音殿、镇江王殿、大佛殿、吕祖洞、丹阳洞、药王洞、月光洞、圣母宫、文昌祠、关帝庙、八卦亭、灵官楼、钟楼、鼓楼、戏楼,廊房、客房、山门等七十多间和五孔石洞。整个寺院分为三阶梯形台式建筑,山门雄伟壮观,中院崖间有石阶峭级数十台,拾级直上,有南天门,门额横书 “ 第一洞天 ” 四个字,气势磅礴。玉皇阁右崖间镌有 “ 中条仙境 ” 四字,岩下有玄武塑像一尊,神采奕奕,为元代雕塑艺术大师阿尼哥刘供奉作品,十分珍贵,可惜已毁。道教在牛头寺活动的历史十分久远,元朝初年这里建起东华阁后,道教就以此为活动中心。  牛头观以道家建筑为主,兼有儒、释、道合一的建筑,寺庙殿宇亭阁隐立在高峻险要的山峰险崖之中,苍松翠柏、古槐郁郁葱葱,石阶陡直临空,殿宇亭阁精工细雕,飞檐走兽,勃勃生机。寺内大钟鸣罄,声震渭滨姜水,潺潺泉流,终年不息,相传为马丹阳亲手所凿。长寿山峡谷内,林木森森,河水流淌,白鹤、鹰、雕空中旋翔,鸟类啁啾喧闹,不论是隆冬盛夏,遥望一派碧绿翠影,山风拂过,松涛奏鸣,为古刹更增添一层幽静神奇的色彩。如循石阶登至 “ 南天门 ” ,站立绝顶玉皇阁,俯瞰自然景观,遥望滔滔渭河、姜氏城、大散关、秦岭尽收眼底,如临幻境仙界之感。可惜民国以来,寺庙内曾驻扎军队、办过学校,加之土匪放火抢劫、毁庙伐树屡遭洗劫。改革开放后,民众集资,经过二十多年的修复建筑,殿阁庙宇绝大部分已经恢复,香火兴旺,游人如织,常年住有道家主持,特别是逢正月初九、七月出七庙会,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已成为人们游览的景点。

宝鸡金顶寺

宝鸡金顶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金顶寺坐落于宝鸡市西关地区陵塬南麓新春村以北的高坡之上,雄居金台森林公园中心,高峻宏伟,气势磅礴,东毗金台观,西望长寿山,为市区北坡宗教胜景之一。其寺院座北朝南,依山而建,周围林水繁茂,环境清幽,居高临下可俯视宝鸡全城。盘山公路从寺后盘旋环绕径到寺前;游客亦可由山前小路拾阶而上,直达山门。寺院居高临下,红墙彩瓦,锦绣华丽,门前东西两侧耸立两座巨大白色佛塔,西日菩提宝塔,东名尊胜宝塔。  金顶寺始建于唐,重修于明,自古即为宝鸡地区重要寺院之一,共拥有各式建筑近百间。“文革”中尽毁,仅存残垣断壁和五百岁古槐一株,后经多次修葺,渐成规模。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本愿法师重修大雄宝殿,天王殿各一座,僧舍十余间。后法师因病入寂。  2001年明舒上师接任主持,请壤塘大藏寺寺主吉美多吉-为寺院赐名,为“金顶了义吉祥法林”。并准备将金顶寺建为时轮金刚实修道场。为此,寺院必须进行较大规模扩建。  故明舒上师已于2001年、2003年和2006年三次扩地,占地已由6.7亩扩为29.5亩,平整土地推土二万方,新建围墙二百余米,并于2002年建地藏殿一座(附属房屋12间),于2004年建山门一座(附属房屋14间),并凿深水机井一口。  2006年建观音殿一座(附属房屋11间)、流通处一座(附属房屋2间)。  2007年建成海会堂一座(1200平米,附属房屋2间)。  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海会堂等,并有僧舍十余间,占地近30亩。其中大雄宝殿殿宇高大,雄伟壮观,佛光宝气萦绕四周,金光四溢,耀人眼目,故名金项寺。寺内一株古槐,直径1.04米,苍劲峥嵘,形似龙爪,树冠围约半亩,系明朝成化年间所植,虽历经明、清和民国诸朝,逾时五百多年,却仍然枝叶茂盛,郁郁葱葱,是宝鸡市区年代最久的古槐。  金顶寺虽历经兴衰,但香火一直延绵不断。近数十年,游客、信众日增,每逢初一、十五,更是游人如织,熙熙攘攘,香火缭绕,盛况空前。

北首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北首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首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台地上,台地高出水面约20米,东面隔河,与贾村原相望,金陵河由此向南流注于渭河。遗址中心面积约25000平方米。中国社会科学院古研究所于1959年、1977年、1985年作过多次发掘,共发现房屋32座,窑穴15个,墓葬439座,生产工具、生活用具1700余件。  房屋里为方形圆角的土坑。房内地面是先铺一层姜古浆,然后抹一层草泥土。四周墙壁也涂草泥土和灰色硬面,光滑平整。房内有瓢形火塘,塘旁一洞内有大量的白色草灰,当是保存火种之用。  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有的墓相互紧挨,有的墓上下叠压,距地面深浅不一,是当时一个氏族的公共墓地。葬式是仰身直肢,头向西北(或西),面向上。有个别墓为两手交叉和两脚交叉仰卧,有个别为屈肢葬。俯身葬的头向不太固定,还有二次葬和瓮棺葬。  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可分:  陶器:尖底罐、尖底瓶、罐、瓮、体、盆、壶、杯、鼎、三足器、小盂、器座、器盖、甑、挫、环以及人像等。器上纹饰较简单,主要以绳为主,多施于瓮、罐、尖底瓶等外部。出土一件船形壶腹饰网纹,十分珍贵。  石器:有斧、钹、铲、磨石、磨棒、球等。  骨器:有镞、铲、锥、针、珠、鱼叉等。以骨铲最多,它们的骨料多用兽的股骨,一端磨有锐利的锋刃,另一端仍保留原来的骨节。骨针的大小与今日的钢针无甚差异。  发掘情况表明,北首岭仰韶文化堆积基本上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文化属于本遗址的仰韶晚期,中层的文化面貌与半坡类型诸遗址大体相同,下层距今7000年左右,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还早,但在文化内涵方面,又显然与半坡类型有密切的联系。   

北首领遗址

北首领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北首岭遗址是我国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之上。是一处保存较好,内涵丰富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其中心在龙泉中学院内。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4米以上,分为早、中、晚三期,距今约7100年到5600年。  北首岭遗址1953年被发现,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1958年至1978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先后7次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727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50座,窖穴75个,陶窑4座,墓葬451座,出土各类文物6000余件。  为保护这一重要古文化遗址,1957年省政府将北首岭遗址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市政府成立北首岭文物管理所。2000年7月更名为宝鸡北首岭遗址陈列馆。9月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北首岭遗址比半坡遗址早400年,在遗址内发现了年代比半坡类型更早的北首岭类型文化遗存,为研究华夏文明演进的过程提供了不可取代的重要资料。首岭遗址向来为专家学者重视,作为反映史前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大、中学教材中都有讲述。现在,北首岭遗址正在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的评审,正报国务院待批。  宝鸡是“炎帝故里”,是原始部落聚居之地,现已查明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740多处。北首岭遗址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处,是唯一设立了保护机构并对外开放的,起着展示宝鸡璀璨的史前文明和提示炎帝故里文化内涵的独特作用。

宝鸡接引寺

宝鸡接引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接引寺位于宝鸡市陵塬乡长寿峪,顺北坡森林公园路向北3公里处,是继森林公园里金台观、金顶寺、长寿观、五胜宫后有一奇特景观。接引寺始建于隋朝,原占地138亩,文革后仅剩36亩。依山傍坡,地形优美,为座椅状。大雄宝殿坐落中央,左右扶手处建有庵堂数间。寺内外柏槐环植,古树参天。春天花草漫颇,鸟语声声,绿映溪吟;初夏时节使人领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清新景象。寺中有清泉井一口,泉水甘洌,饮之疗疾,时人谓之神泉。神泉流溢与岩石相撞时,发出叮咚之声,恰似天乐凌空,使人顿觉清爽,心旷神怡。  接引寺历史悠久,据碑文记载,西汉高祖刘邦曾在此避暑,亲书寺额—清凉台。当地老百姓为纪念此圣事,将其住所代代保护修缮。唐中宗神龙年间重建寺院,更名接引寺,距今已有1294年,历代兴废不迭。明、清两朝皆曾大兴土木扩充修建,香火鼎盛。末期亦有坍塌,剩余建筑毁于“文革。”  接引寺重修于1989年,建有大雄宝殿5间、念佛堂7间、庵房15间。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像,左供奉药师佛及观世音菩萨,西侧供奉18罗汉像等,工艺精湛,使你感到进入彩塑的艺术走廊,美不胜收。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庙沟村附近  乘车线路:宝鸡市内乘3、38、48等路公交在省电子工业学校站下车,在换乘小巴或出租北行至庙沟村可达。  

西府天地民俗观光旅游景区

  西府天地民俗观光旅游景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北郊胜利塬,是一个融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特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景区地理位置独特,渭河、金陵河、玉涧河“三水环绕”,魅力宝鸡自然风光尽收眼底;区位优势明显,陵原路盘旋而上,林荫道曲径通幽,距市中心仅五里这遥,交通极为便利;自然风光迤逦,金台国家森林公园、胜利塬防护林层绿掩映,道教圣地金台观、先民遗址北首岭、大唐古墓秦王陵等人文景观近在咫尺,是宝鸡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金台区实施三产富区战略的一个扛鼎这作。  西府天地民俗观光旅游景区,将宝鸡市北坡地质山灾害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关中西府民俗文化与现代休闲度假无素相结合,弘扬秦风秦韵与惠民相结合,通过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新建了占地660亩的综合旅游景区。景区设施完善,道路四通八达,空气清新宜人,旅游接待、农家客栈等设施一应俱全;民居古朴庄重,明清仿古商铺与民俗特色雕塑相得益彰,尽显关中民居的传统特色;民风淳朴厚道,农家小院温馨怡人,西府小吃美味可口,是居家旅游、亲朋聚首的首选之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西府天地民俗观光旅游景区,既是展示陕西西府民俗风情、彰显宝鸡城根文化的窗口,也是广大游客探古寻幽、溯本追源、回归田园、拥抱自然的佳境。

宝鸡卧龙寺

宝鸡卧龙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卧龙寺不仅仅是地名和单位的代名,它依然矗立在古陈仓--宝鸡。其古朴典雅,气宇轩昂,雕梁画栋,优美清静。寺院游人较多,香火也很旺,周围的人讲,这都是界如法师率僧和众居士化缘募捐建设而成。  卧龙寺在今宝鸡金台区陈仓镇龙丰村境内,距宝鸡东郊10公里处,陇海铁路以北。原名禅静寺。唐玄宗入蜀曾住宿于此,便赐名卧龙寺。清康熙帝访师陈仓,御书寺额。其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据考证,卧龙寺始于隋盛于唐。尉迟恭曾监修扩建,唐玄奘天竺取经也曾在此留宿。历经1300余年时事沧桑,至清末明初,占地8亩多,有五殿、三楼、一亭、八碑,钟鼓齐备,古树参天,旁附僧陵。1947年国民党军38师占据作军火库期间突然0,庙宇焚毁。1989年界如法师来寺任住持。1991年政府批准寺院开放。  目前寺院建有千佛塔、卧佛殿、毗卢殿、供奉佛陀、菩萨、尊者诸像24尊,金身彩塑,四壁绘画。平整院落种植花木,初见景观。金台区政协原主席罗杰、宝鸡书法名人宋志贤为寺院书写牌匾。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宝鸡金台区陈仓镇龙丰村境内  乘车线路:宝鸡市内乘15、31、81等路公交在林业局家属院站下车,后沿路北行可达。

李茂贞墓

李茂贞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茂贞墓    唐秦王李茂贞是唐末重臣,卒于公元924年。其陵墓位于宝鸡市北塬飞机场西端的陵原乡陵原村,距宝鸡市区2.5公里,与夫人葬在一起,为 “同茔异穴”。一号地宫为李茂贞墓,分为南北两段,两侧均设有耳室,陈列着许多珍贵的陪葬物;二号地宫为夫人刘氏的墓。文物考古部门从2001年开始对大唐秦王陵进行勘测、发掘,3年来共清理出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等珍贵文物735件,精美的铜器几乎全部鎏金,十分奢华;还有一些带有浓郁佛教气息的陶器,如陶经幢、石经幢、护法金刚。   墓区保存完整的端门建筑十分罕见,尤其是仿木结构的砖石端门,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砖砌端门。门上“二人轿子图、八人轿子图”的雕刻在全国也是第一次发现,为研究当时的建筑、墓葬形制、埋葬习俗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大唐秦王陵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个青灰色的神秘石函,由于年代久远,一直无法开启,石函里到底存放的是何物?有猜测是稀世珍宝的,有说是佛骨舍利的,专家对此众说纷纭。今日,宝鸡市文物局将用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启神秘石函,届时有大批文物专家、学者进行考证。

宝鸡峡渠首水景公园

  宝鸡峡渠首水景公园位于金台区硖石乡林家村的渭河峡谷地带,是以宝鸡峡渠首水利枢纽工程为中心而形成的一处旅游观光景区。该工程由库区水面、主体大坝、坝后电站、泄水大闸及桥梁涵洞等组成,并与蜿蜒数百公里的引渭灌溉渠相连接,灌溉着渭北高原300余万亩干旱的良田。其中主体大坝高49.6米,长208米,以气吞山河之势,将渭河这条巨龙拦腰截断,使处在崇山峻岭之中的渭河峡谷形成纵深15公里、库容500万立方米的高峡平湖,成为关中西陲一道靓丽风景,被誉为宝鸡的“小三峡”。  库区两岸山势险峻,峡谷蜿蜒曲折,水面碧波荡漾,支流清水环绕,连同周边的三凤山、西菩陀、狮子山等景点,使整个景区展现一幅独具特色的景观。进入景区,游人可乘快艇、游船,徜徉于宽阔无限的湖面,沿着叠嶂起伏的群山逶迤前行,依次进入三凤山,西普陀、狮子山等景区,每到一处,景致迥然,别有洞天。  在乘坐游船欣赏湖光山色的同时,也能看到宛如长龙的火车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出没于桥梁隧洞之间。在尽情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人们还能观赏到世界五大著名水利工程的微缩模型及宝鸡峡库区和灌区的沙盘模型。

美林观光园

  宝鸡美林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位于宝鸡市北坡公园顶西端,占地1000余亩,总投资2600万元,是集现代高效农优新品种引进繁育、高新农业科技产品研发实验推广、市郊休闲旅游、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效农业示范产业。  该园具有农业示范观光和休闲旅游观光两大功能。农业示范观光区规划合理,构思奇妙,景致独特,主要包括品种繁育、设施栽培、奇异性状、素质教育四个园区,十一个景点。“超市菜园”让游人在菜地里尽情采摘自己喜欢的各种新鲜蔬菜。“珍禽观赏园”养殖数百种笼鸟、信鸽。可使你在鸟语花香中,闲情逸致尽得其乐。“垂钓休闲池”设有大、中、小型垂钓池,是娱乐、会客、商务洽谈的好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中山西路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中山西路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