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宝鸡市 >> 扶风县

扶风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法门寺

法门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兴起于隋,鼎盛于唐,因安置释迦牟尼佛的舍利而成为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  法门寺塔,又名“真身宝塔”,塔初建时名阿育王塔,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后因地震倒塌。1579年扶风县佛教徒募化钱财,重建真身宝塔,历时30年。将原来木塔改建为八棱十三层砖塔。该塔建造的极为壮观,高47米,1至12层共有89个佛龛,为仿木结构建筑形式,每层有出檐斗拱,工艺精湛,纹饰华丽。塔底还有题额,分别为“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露”、“浮图耀日”等字。由于年久失修在1981年8月24日因阴雨连绵宝塔崩塌,仅留半个塔面危立在残台破砖之上。  1987年,国家拔款重建法门寺塔,在清理塔基时意外的发现了石函封闭的地宫。根据这次在地宫里发现的碑文记载,佛祖舍利藏在法门寺塔基内。同时在地宫中发现了深藏千年之久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养舍利的大批珍贵文物。  法门寺地宫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佛塔地宫,由砖砌踏步、隧道、前室、中室、后室等组成,全用石头砌筑,共有石门四道,建筑构造宏伟壮观。地宫内珍宝之多,令人目眩。最为贵重的是藏于八重宝函之内的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它是世界上仅存的佛指舍利。  这最令人瞩目的4枚佛指骨,第一枚舍利藏在后室的八重宝函之中,长40.3毫米,上下俱通,竖置在金塔基银柱上。第二枚藏在中室汉白玉双檐灵帐之中。第三枚藏在后室秘龛五重宝函的白玉棺之中,管状,长37毫米,白中泛黄。第四枚舍利藏在前室彩绘菩萨阿育王塔内,色泽、形状与第一、二枚相似。据专家们考证、勘验、鉴定,其中第三枚是灵骨,即佛祖的真身指骨,其余三枚为“影骨”,即唐朝皇帝为保护真骨而命人仿制的。但在佛教徒眼中,“影骨”也是圣骨,与真身舍利具有同等意义,是当今佛教界的最高圣物。  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品种繁多,做工精巧,价值连城,为世间所罕见。经专家鉴定,确认这批稀世之宝有10个“世界之最”。现在,这些珍宝多已放置于寺旁新建的法门寺博物馆内,供游人观赏。  法门寺香火渐盛,道场兴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经佛教四众的努力,先后修复了大雄宝殿、长廊角亭、钟鼓楼、禅房。使宝塔地宫庄严再现,体现无上法门、无尽法界,再现唐密曼荼罗之精华,使法门寺重新成为佛教圣地。  门票价格: 旺季:120淡季:90   咨询电话: 0917-5256235  邮编: 722201   景区地址: 扶风县法门镇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由七星河、美阳河、小韦河三条水系组成,水域面积广阔,自然景色迷人,是具有特色的黄土台塬湿地。六星绕一星(形成七星)的景观节点链接设计,形成了寻源、修身、至善三条禅意修行之路。在景观分区设计上,通过成佛之路、菩提论道、醍醐灌顶、极乐世界、大千世界、等共计26个景观节点的设计,整体彰显了佛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邃禅意。七星小镇位于扶风县城新区之间,其中仿古建筑、民国街区、人民公社街区、毛主席语录塔复原在山水当中。汇聚各地美食,茶艺咖啡、休闲采耳、保健养生,更有民俗演绎、成人枪战、擂台比赛,手工艺人汇聚其中,使人流连忘返。  门票:免费  地址:扶风县城县城新老区连接处  电话:  路线:宝鸡——连霍高速公路——绛法二级公路——S104——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扶风野河山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野河山旅游景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宝鸡扶风县,距西安120公里,宝鸡100公里,法门寺10多公里。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唐杨贵妃的出生地,贵妃叔父唐宰相杨国忠之父杨殉埋葬之地,是一个比较独特的黄土风情和人文、森林、丘陵、大山古融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野河山生态旅游景区不仅自然景色迷人,而且人文景点众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内有建于隋唐时的法门寺下院九眼凤泉寺和法门寺众僧圆寂塔院,日渐与法门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位于凤泉寺北一公里处兴于唐代的放生湖,近年来生态环境改善,蓄水增多,渐聚成湖,吸引着寺院众僧及八方信士慕名来此放生。  西周文化遗址封神台、乳峰山、烽火台、三霄(云霄、碧霄、琼霄)姐妹-成仙的道场西观山、中观山、东观山等遍布其中。作为杨贵妃的出生地,其内与杨贵妃有关的贵妃梁、贵妃瀑、神仙洞、奇石山、杨珣墓等更是演绎着许许多多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  景区地址: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南阳镇境内  乘车线路:扶风县法门镇乘出租或小巴至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关中风情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关中风情园位于扶风县城新区东大街,东临法汤高速,北距法门寺3公里。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50多万人次,已成为宣传陕西特色农业、饮食文化、风俗民情文化的窗口,成为法门寺旅游景区的一个新亮点。关中风情园各种游乐设施齐全,有占地12亩的风情湖,是游客荡舟、垂钓的理想场所,有足疗、美容、桑拿设备等,还有占地90多亩,投资300多万元的农业大观园。游客可以亲自参与体验“稼穑”、“采桑”、“纺织”等原始劳作活动,品尝关中风情园近百种西府地方名吃,欣赏关中民俗文化的永久魅力。  景区地址:宝鸡市扶风县城新区东大街  电话:0917—5218888

扶风大明寺

扶风大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明寺位於陕西省扶风县段家镇,前身为福荫寺,始建於隋大业元年(605年),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中。相传,隋炀帝惕贲为纪念其父隋文帝的功业,保佑江山永固、福荫子孙万代,与太陵旁边创建了此寺。内於福荫寺的创建有皇帝支持,所以当时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安史之乱”各国热逐渐衰弱,福荫寺和其他佛教道场一样,也随之香火日少,武宗灭佛,福荫寺也在劫难逃,殿宇佛像全部被毁。  明洪武、清乾隆和道光年间,福荫寺曾三次重修和补修,再次兴盛,较以前规模更大,僧人更多,计有土地一百八十馀亩,极一时之胜,清未民初,战乱四起,盗匪泛滥,福荫寺多处殿宇被毁,仅存三间大殿、六间厢房和钟鼓二楼,有数僧看门而已。  1949年後,寺院尚有僧人住持,有土地二十馀亩,殿堂、佛像、钟、彭齐备,但不幸毁於“文革”。1987年由净天法师倡导,在原福荫寺旧扯下恢复重建,l989年7月大雄宝殿落成,改寺召为“大明寺”,取大放光明之意,成为政府批准的合法佛教道场。  此後,在当地政府、村组干部和四方信众的支持下,特别是香港印行、圣一、悟达等法师在经济上的大力扶持,十多年来修建未辍,发展很快。现已成马有相当规模的沸教庄严圣地。该寺现占地12亩建有大雄宝殿5间、天王殿5间、斋宋坛两层14间、祖师殿3间、伽蓝殿3间及念佛堂、学戒掌、诸经阁、钟豉楼等,并有电房、浴室、客舍、厢房等配套设施。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段家镇大同村  乘车线路:扶风县乘开往段家镇的班车,到段家镇客运站换乘小巴至大同村即到。

贤山寺

贤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贤山寺位于扶风县城西南塬边午井镇南官村,面对秦岭同太白山相望,背靠北莽山与法门寺相峙,低头能睹渭水长流东去,足下可见陇海铁路输通神州各地。寺前两山环抱一沟,远看不见,诚访即到,绿树成荫,包刹其中,依塬建寺,游人有入山之感。清嘉庆县志载,建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年),从明杨博游贤山寺碑考察,磨毁寺内原北朝造像碑所刻一事证明,(碑上部造像尚存),其始建时代晚于北宋。清嘉庆县志载,张载(横渠)隐此读书讲学,故名贤山。  华腹之贤山,兼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闻名暇尔不逊色于秦地其他之名刹。这儿有历代帝王和中外文化使者的足迹,有墨客诗人的遗赋,有民间美丽的传闻轶事,特别与众不同的是有理学的启蒙,儒释的揉合修学院,有贤齐国师的美德,张载、王翰林的盛名,难怪人们贪恋此地是修心养德求智长慧的福地。不避徒步登山之辛苦,乐意到此一游,得其心舒神怡,福增祸消,万事如意。  贤山旧日有土地数顷之多,先朝曾搞过井田制度之试点,今天尚存百亩之大。加之地形特异,远离村庄,道路崎岖,工业不争,农业不喜,勤者能扩,居者能守,正是佛家-之畿,学佛盛殿,修行之宝地也。  文革期间,贤山寺被完全拆除。改革开放后,四众商议,修复宝刹,面对地形,规划上中下三院。沟底为山门殿,起步到下院,天王殿、菩萨阁、大雄宝殿、钟鼓二楼、法堂、藏经楼、念佛堂、净室禅堂和两廊配房,斋堂、法物流通处。中院有玉佛阁、达摩殿、祖师堂和前殿回廊相连。上院有前殿、中央贤公塔、千佛阁、卧佛殿。左侧药师殿,右侧弥勒殿,两廊八十间配房,做戒堂寮房等等。目前下中两院基本竣工,上院还末动工,如此壮举之业,只凭德才不足的拙僧界净,难以胜任,实难如愿,为早日恢复古刹原貌,特恭招天下德才兼优之仁者,光降贤山古刹,施德、施智、施财、施力,能解义囊,千秋之业,可成无量功德就矣。芳名永存,福报万世不绝,愿众德者添石加瓦而泰山可成,佛业就也,是众生之幸,国家之幸,天下之幸也。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午井镇南宫村  乘车线路:扶风县乘开往午井镇的班车,中途在西窑下车后南行至南宫村可达。

周原博物馆

  周原博物馆是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专题性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周原遗址出土的万余件珍贵文物。有巧夺天工的青铜器,如艺术瑰宝折觥、青铜史书墙盘、壶中之冠三年师  壶、  中之王  、战争史书师同鼎、法律判决书  等,这些文物不仅史料价值极高,且纪年明确,是西周青铜器研究中难得的断代标准器;有弥足珍贵的甲骨文,周原甲骨文字迹秀丽、字形工整、刀法流畅娴熟、刻划刚劲有力,有的小如粟粒,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堪称我国最早的微雕艺术精品,具有极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有玲珑剔透的玉器,周原出土的玉器数以千计,种类繁多、造型精美、构思奇妙、独具匠心。同时周原博物馆收藏着大量从周原遗址0土的陶器、蚌器、原始陶器、生产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三千年以前周人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政治、经济状况,同时也为周原这块宝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钟鼎彝器甲天下,金甲陶文冠古今",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华夏文化的源.   

杨珣碑

杨珣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珣碑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石碑村西。  杨珣(667-717),唐相杨国忠之父,被追赠武部尚书。碑嵌于硬山顶砖碑楼内。青石质,螭首,方座,通高6.67米。其中碑身高3.18米,宽2.19米,厚0.65米。天宝十二年(753年)立。圭额篆书“弘农先贤积庆之碑”由李隆基书丹。碑文隶书26行,每行57字,记杨珣门阀家世及生平德行。碑阴有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题记。碑旁有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杨珣墓碑一通,高1.98米。  2006年杨珣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扶风、岐山两县接壤处,保护面积24平方公里。这一带是周的发祥地,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迄今共已出土文物数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出土数量多、铭文多、考古价值高著称,这里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周原遗址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其中心在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历史上的周原遗址范围北至岐山,南临渭水,东到今武功,西到今凤翔、宝鸡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本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在此调查、试掘。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西北大学、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联合在此进行一系列规模较大的发掘。时至今日,周原遗址的考古发掘已经获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包括:对几处西周建筑基址的系统发掘;窖藏和墓葬0土了成批的青铜器物;遗址中听见的大批刻辞卜骨;出土了其它一些具有珍贵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遗物。  周原是周室发祥之地。周原成为历史圣地,距今已三千多年。著称于世的周原遗址,是周王朝最早的京城所在地。《诗·大雅·绵》“古公直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周原朊朊,堇茶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记述的就是周部族在岐山脚下建邦立国的史实。周原遗址内涵丰富,文物遗存数量繁多,周原文化瑰宝博大精探。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原遗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凤雏甲组西周早期宫室建筑基址发掘于1976年。基址位于京当乡风雏村西南,规模宏大,布局谨严,以门道、前堂中阶和过廊为中轴线,东西两边配置门房、厢房,左右对称,规整的“廊院制”平面布局开我国建筑史上四合院风格之先河,前堂为主体建筑,是周王处理朝政、举行祭祀天地祖先和婚丧等典礼的场所,后室是周王和嫔妃居住之处。  在基址发掘中,先后出土金箔、玉器、瓦陶器等贵重文物万余件及大型陶质水管等建筑材料,特别是在基址西厢二号房间发掘出占卜用的甲骨21050片,其中有字甲骨293片。这是我国首次大批发现的西周甲骨文,其意义之重大不亚于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主要记载上起先周王季或文王,下至西周康昭时期的卜祭、卜告、卜年、卜出入、卜田猎、卜征伐和杂卜之事,为探索周文化的渊源,研究商末周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商周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1989年,在宫室基址周围航测发现岐邑(周城)遗址。古城呈南稍偏西方向,周长约1300米,全城总面积约945000平方米。凤雏宫室建筑基址恰在城内中心部位,即小孟鼎铭“王格周庙”之周庙,亦即先周之京宫;古城即先周京都岐邑。  自汉代以来,在周原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甚多,其中大盂鼎、毛公鼎最为著名,与外地出土的虢季子白盘、矢人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1976年出土的牛形尊等为目前国内所仅有。1975年出土于京当乡董家村土窖-铜器37件,其中卫簋、卫蚕、懒匝等均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长篇铭文,分别记载着西周以物换田、土地交换、诉讼判决、策命赏赐等重要事件,是研究西周中期政治、经济、法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情况的实物资料。周原地区因之被称为“青铜器之乡”。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扶风县博物馆设于扶风县老城区东大街5号的扶风城隍庙内,占地面积6668平方米,现隶属扶风县文化文物局。创建于1981年5月1日,1994年被扶风县委、县政府确立为扶风县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2009年6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估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09年10月被国家四部一委公布为第二批免费开放单位;扶风城隍庙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扶风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上万余件(套),举办有扶风出土西周青铜器精品陈列、扶风出土历代铜镜陈列、西周农业科技史陈列、扶风碑碣石刻陈列等。除了文物陈列展览,还利用戏曲、民间工艺、壁画、宣传牌匾等形式向广大游人介绍科学、法律、历史、环境保护等各种文化知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博物馆利用一年两次古庙会举办扶风城隍庙文化民俗旅游节。  扶风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占地13亩,有古建筑18座,整个建筑置于南低北高的夯土台基之上,南北高差13米。布局对称宽敞,主要建筑物放置在中轴线上,附属建筑在左右两侧,全院为三进四合头院落,从山门殿开始,依次有古东西碑廊、牌坊东西厢房、钟、鼓楼、八卦亭、东西廊房、东西耳房、献殿、正殿、后殿、寝殿。其中以戏楼、木牌楼和正殿保存最为完好。  戏楼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占地面积102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歇山灰瓦顶,镂空花草纹脊,五架梁,中有通天柱,前檐施斗拱,柱头有雕花,出象鼻昂,工艺精致。  木牌楼初建于明末,清顺治十一年因地震损毁,现存木牌楼系清代在原址上仿原石牌坊结构重建,其结构为四柱三间三楼式,通面宽11.3米,镂空花脊,歇山灰瓦顶,檐下施斗拱与彩绘,楼两侧筑硬山砖墙。牌坊正额上有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文“万姓瞻依”四字。钟、鼓楼东西对称,形制相同,为重檐亭台式,歇山式灰瓦顶,脊上镂空花草为饰,檐下斗拱上有后来新作的油漆彩绘。  正殿为城煌庙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嘉靖三十年(1551年)原殿失火后重建,占地面积27坪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式,绿琉璃瓦顶,镂空花草龙纹脊,有正吻,七架梁,檐柱和屋柱上均饰斗拱,外檐斗拱施油漆彩绘,内檐斗拱为原木质本色。  除上述城煌庙古建外,扶风县博物馆现有青铜、陶、瓷、铁、金、银、玉、石、骨、杂等各类藏品10682件。近年来,利用馆藏文物举办了“扶风部分西周墓葬窖藏出土的青铜器展”和“扶风出土的历代铜镜陈列”等多个展览。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秀丽的东观山、中观山、西观山坐落在扶风县北部的乔山中段,三座山顶各有一座庙宇,从东到西分别敬奉着云霄、碧宵、琼宵三位仙姑。相传是《封神榜》中“三宵”修道之处。中观山顶峰高峻,青石叠出,犹如一块美玉镶嵌在绵延的林带翠屏之上,夜晚白光如月,有如白昼。山腰有清代建造的寺院净光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曾有不少高人方士、佛教名流隐居修行。净光寺左侧,有一清凤洞,洞口一尺有余,其深莫测,风声如雷。洞旁有一山泉,俗名风泉,相传为“三宵”用瓦罐从东海提来,每遇干旱当地人在此祈雨,留下了许多美妙离奇的故事传说。近几年又整修了庙宇,再现了昔日风采。东观山又名马泉山,跌宕起伏,颇有韵致,奇花异草布满山麓,昔日殿宇辉煌,香客不断,现仍存石碑两通。西观山松柏苍翠,山泉清幽,山顶有三教合一的庙观群,大雄宝殿气势宏伟,殿内彩塑佛像栩栩如生,伴随着阵阵钟声,令人心旷神怡。

韦水倒虹

  倒虹,顾名思义,如天上倒挂的彩虹。而扶风的韦水倒虹,是宝鸡峡引水工程总干渠跨越韦水的重大建筑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气势神态,奇丽壮伟,令人惊叹不已。那双管结构的身姿,犹如两条奔腾的巨龙自天而降,相挽并行。一头从南塬上扑扎下来,展筋舒骨,扩腹伸腰,呼啦啦顺着山沟的地势铺排过去,然后高昂头颈,义无反顾地沿着北塬冲腾而上,一口气窜上北塬顶端,整个虹身长度达880多米,最大水头可达70米。其中,水头在50米以下为钢筋混凝土管结构,管长622.9米,内径3.25米,管壁厚度0.65米;水头在50米以上为钢管,管长257.3米,内径2.9米,管壁厚度1.2厘米.钢筋混凝土管的平断是从人工修筑的石坝上通过的,坝长379米,高21.2米;钢管是从架设在河谷地段的一座4跨双悬臂钢筋混凝土桥梁上通过的,桥高9.1米,长11.2米,桥梁与石坝连接,负荷着横躺在沟底的着段虹身.两头落差3.5米,这头在南塬顶上吞波饮浪,那头在北塬顶上喷吐琼浆玉液,把一渠波连波的水流泻入万亩农田。  参观倒虹,最好选在行水的时候,你可以沿着砖石砌成的陡峭台阶,顺着倒虹通上进水口的虹身,上到进水口,观赏那万马奔腾、吼声震耳的万千景象。湍急的流水飞泻直下,勇士般呼啸着扑下去,飞珠溅玉,震耳欲聋,看看真叫人振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东方大佛宫

  东方大佛宫在位于宝鸡扶风县,在法门寺的对面。东方大佛宫是新建的,被誉为“东方第一“的四面五方露天大佛高48米,是东方大佛宫的主体,其他佛像分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东方大佛宫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外形宏伟壮观,与宝塔相对。内部有教义厅,释迦牟尼厅,玄奘西域厅,善恶因果厅,朝拜厅、百岁宫,万岁殿、舍利顶等十五个展厅。沿扶梯通过大佛腹内直登宝顶,举目四望,千里周原风光尽收眼底。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白山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米,自古便是一座名山。秦岭东西绵延一千五百多多公里,跨越中国数个省份,被誉为中国的龙脊、中原的龙首、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中华民族的父亲山等,是中国南北气候、地理、水系的分界岭。独特的区域位置和神奇的自然特征,赋予太白山厚重博大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价值,形成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于其它名山大川的独特魅力。在太白山三千多米的海拔范围内,分布了在地球表面几千公里范围内才能看到的非常明晰的动植物带。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交通便利,风景秀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森林生态资源丰富独特;生物种类繁多,起源古老;温泉资源得天独厚;药物资源丰富珍贵;第四季冰川遗迹地貌奇特,形态多样......,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中国天然动物园”、“世界物种基因宝库”、“第四季冰川天然博物馆”等。  1991年,原全国政协主席-视察后盛赞:在我国长江以北,气势如此之大,自然景色如此之美,离大城市如此之近,科研价值如此之高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  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太白山旅游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森令公园,先后多次被评为陕西省平安景区,已成为陕西旅游中集观光、度假、避暑、疗养、休闲、娱乐以及科学考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成为中国生态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旅游爱好者的青睐。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的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文物古迹点缀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是中国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旅游区,被誉为中国西部的一颗绿色明珠,包括10个景区,180多个景点。公园海拔高度从620米到3767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国家森林公园。  地址:宝鸡市眉县法汤路1号  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山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天  电话:4006391615  官方网站:http://www.tbpark.com/  开放时间:  旺季:8:00-18:00,14:00停止售票;淡季:8:00-16:00(因天气会有一些变化,具体可电话咨询)  门票信息:  3月1日-11月30日100元,12月1日-次年2月底60元。    汤峪镇  汤峪镇政府驻地位于眉县县城东南18公里,是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东接横渠,南依秦岭,西邻金渠、营头,北连槐芽。全镇总面积171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10013户,38307人,其中农业人口37274人,全镇耕地总面积58081亩。 该镇交通方便,境内有汤法一级公路、汤横公路、汤槐公路直通310国道,眉县南环公路横穿全镇腹地…… 详细++

红河谷森林公园

红河谷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红河谷森林公园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红河流域,东临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南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公园设计2341公顷,园内林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91.7%以上,最高海拔3666.6米。  红河谷森林公园地处动植物区系交会地带,具有南北过渡,东西兼有,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天然的高山植物园和动物园。据调查有种子植物1500多种,苔藓植物300多种,野生动物260多种,森林鸟类和昆虫14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太白红杉、连香树、水青树、星叶草等26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丝猴、羚羊、云豹、大鲵、青羊、金鸡等10余种。森林植物随气候、土壤的变化呈明显垂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自然景观奇特峻秀。低山区路随山转,景随山变,流水潺潺,林木葱葱。中山区山势陡峭,奇峰对峙,峰峦垒嶂,怪石嶙峋,气势壮观,水帘瀑布,玉柱飞虹,更有太白八景之一的红河丹崖,景象万千。高山区可见第四纪冰川遗址和高山湖泊,奇丽多姿,妙趣横生。森林景观四季各异,十分优美。阳春山花烂漫、姹紫嫣红;盛夏绿树浓荫、苍翠欲滴;金秋霜叶似火,层林尽染;严冬银装素裹,冰雕玉砌。  人文景观丰富,与自然景观相辉映。进入森林公园,沿红河而上,有进林寺、温洞寺、莲花洞、观音庙、玉皇楼、小文公庙等文物景点。公园附近还有蒿坪寺、中山寺、上白云、下白云、点兵场、大殿、斗母宫、平安寺等寺庙和名胜古迹,是佛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红河谷位于宝鸡眉县营头镇境内,地处太白山主峰北麓,距西安120公里、宝鸡60公里。  红河谷是登太白山古道之一,现为森林公园,己开发景区四个,景点80多处。入园即可看到静林寺、显洞寺、玉皇阁、观音崖等宗教文化古迹。园内山势险峻,石峡深邃,飞瀑深潭。太公石船古朴悠远,双洞水帘神秘莫测。还有蟠龙湾、斗母瀑布等景点。  红河谷内有太白山独有的奇特景观第四纪冰川遗迹,不用登高山就可看到冰川石海的奇特。公园还可观赏太白八景的“红河丹崖”、“斗母寄峰”、“平安云海,和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胜景。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30 咨询电话: 0917-5790019  邮编: 722308 景区地址: 眉县营头镇  营头镇  眉县营头镇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建镇于入山通蜀谷口要冲,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为安营扎寨之故称“营头”。 营头镇南依秦岭,属半山区。东西宽7.75公里,南北长2335公里,总面积184.28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 村,其中山上7个村,川原9个村、71个村民小组,4700户农民,总人口19430人,耕地面积28600亩。全镇人均…… 详细++

龙门洞森林公园

龙门洞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洞森林公园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是宝鸡市北线旅游的重点景区,是独具特色的融道教名胜、原始森林、喀斯特岩溶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龙门洞古称灵仙岩,因元代丘处机在此修行七载,创立道教龙门派而誉满神州,为我国五大悬  空道观之一,也被誉为“关中山水奇观”。  龙门洞风景区位于宝鸡陇县西北陕甘交界处的景福山麓,距陇县县城22公里,古名灵仙岩,龙门洞是六盘山南段景福山的一部分。景福山主峰海拔1924米,龙门洞在景福山主峰西北面约1公里处的山腰上,海拔1800米。龙门洞景色优美,山势险峻,峭壁上悬空建有殿、台、亭、阁等多处,有飞索吊桥栈道,游客可攀援而上。  龙门洞是陕甘地区闻名的风景胜地,共有36洞及众多的古建筑名胜。龙门洞无限风光,为关中山水奇观,是历代贤人隐土修养之地。周大夫尹喜,西汉娄景先生,大唐孙思邈等曾隐居于此。公元1180年元代道士丘处机栖居龙门洞后。这里成为道教的宏大教场。历经元、明、清三代,洞殿亭阁云梯栈道不断兴建完善。近几年来,经过修葺的龙门洞,已成为一个新型的风景名胜游览区。      门票价格: 旺季:40淡季:20 咨询电话: 0917-4507038  邮编: 721200 景区地址: 陇县新集川乡

扶风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街道 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大明寺 贤山寺 周原博物馆 杨珣碑 周原遗址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天度镇 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大明寺 贤山寺 周原博物馆 杨珣碑 周原遗址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午井镇 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大明寺 贤山寺 周原博物馆 杨珣碑 周原遗址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绛帐镇 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大明寺 贤山寺 周原博物馆 杨珣碑 周原遗址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段家镇 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大明寺 贤山寺 周原博物馆 杨珣碑 周原遗址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杏林镇 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大明寺 贤山寺 周原博物馆 杨珣碑 周原遗址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召公镇 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大明寺 贤山寺 周原博物馆 杨珣碑 周原遗址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法门镇 法门寺 扶风七星河湿地公园 扶风野河山景区 关中风情园 扶风大明寺 贤山寺 周原博物馆 杨珣碑 周原遗址 扶风县博物馆(城隍庙) 东观山 中观山 西观山 韦水倒虹 东方大佛宫

扶风县特产大全